很多年前看过这部,情节早已经淡忘了,只记得郑宇成那招回马枪。
昨儿看《剑雨》,想起来男主不就是武士里的帅哥嘛,于是乎跑来温习,才发现原来这片子这么长,再看还是那么的惨烈,虽然好几伙儿人都死得有点不知所谓,但其中的细节还是有温暖有情义有豪气的。
导演是卯足了劲儿冲着大片儿拍的,场面调度,气氛营造都挺像那么回事儿的,初生的婴孩儿喻示着希望,最后仅剩的武士乘一叶小舟横渡海洋代表着归乡的夙愿或许能够实现。
但还是缺乏一些历史的厚重感,三个民族的人们,彼此语言不通,但其实都长着黄种人的看似一样的脸,蒙古帝国的没落,大明王朝的兴起,朝鲜彼属国即将变作此属国,也许是我只能从中国人的眼光看待历史吧,不知在鲜族人眼里这段历史是个什么样子?
人物方面,帅哥有,大叔也有,还有对于那个时候的章子怡,还是很喜欢的,虽然说当时的历史是不可能有这么一位公主的,而且凭老朱的样子,也生不出这么漂亮的闺女哈。
最让人感动的除了郑宇成的眼神儿,还有那些小人物,低级士兵和普通百姓,导演想要表达的烽火中人性的闪光也就在他们身上吧。
2001年第22届韩国青龙电影奖,安圣基获得最佳男配角奖项,金炯求获得最佳摄影奖项,郑雨盛获得年度人气演员奖项,《武士》获得最佳影片提名,金成洙获得最佳导演提名。
2002年第39届韩国电影大钟奖,金贤获得最佳剪辑奖项,黄宝荣获得最佳服装设计奖项,金成洙获得最佳导演提名,郑雨盛获得最佳男主角提名,朴政学获得最佳男配角提名,电影共获得十项提名。
2001年第46届亚太影展,《武士》金贤获得最佳剪辑奖项,章子怡获得最佳女配角提名。
2001年第2届釜山电影评论家协会奖,金炯求获得最佳摄影奖项。
2001年第3届加拿大国际奇幻电影节,《武士》获得最佳亚洲电影提名。
2001年韩国Cine21电影杂志,金炯求凭借《春逝》获得年度最佳摄影师。
电影全球票房收获1411.3万美元。
这部片子,比欧美的战争片更加紧凑和真实,没有煽情,没有夸张,没有浪漫,最可贵的是,中间的男人们话都不多,不像其他片子中的男人,总是像话痨一样,说个没完。
是男人,就应该多做事,少说话,别说起话来就像个单田芳大爷没完没了。
故事的起因是高丽使团被明军埋伏流放为背景的。
一开始便塑造了崔政刚毅(tie)猛(zhi)男的形象,随后遭到小股元兵的袭击,使官死亡、国书不在,崔政认为任务失败,决定回国。
并在途中使用严刑峻法处罚偷食的属下,导致一人身亡。
逆我者亡随后遇到公主,许多人认为崔政和黎帅是因为喜欢公主。
但实际上是公主向崔政求救,给了他一块姨妈巾,激发了崔政无限的想象。
姨妈血而黎率则是用副使给他的遗物换取了长枪,斩杀对副使尸体吐痰的人,结果花式装逼,光速被捕。
被蓝不花看中,而公主以为是救她。
呦呦呦,这小伙子我喜欢第二天崔政决定埋伏蓝不花夺下公主,手下包括副官都反对,而陈昱因为喜欢黎率而赞同,结果所有人又都同意行动。
(表明陈昱更得军心)
但是她都把苏菲给我了
后入战斗中黎率追到公主,打倒了蓝不花,展现了非凡的武艺和武德。
在公主中的心目嫣然成为了一个神秘的大英雄。
崔政迎接公主时,公主没过多搭理,反而更关心黎率。
【崔政心里不平衡了,当初是谁给他姨妈巾的?
】公主随后要求黎率做保镖,结果黎率不答应,被胖揍一顿后,崔政表示要杀,被公主阻拦,崔政很愤怒,给他划了一剑。
结果——瞧瞧公主那心疼的小眼神。
居然把我的小哥哥的脸搞花了随后蓝不花带兵追上来,崔政说要以驾车为诱饵,拒绝副官驾车的请求,委派忠义骑的小年轻去送死【众人不服】。
随后黎率要求加入,崔政表示很高兴,去(死)吧。
临别的时候公主又送了黎率她的姨妈巾做为信物绑在了枪上。
(此时崔政心中一万个草泥马)
沃日!?
什么情况?
蓝不花识破了计谋,派了几个兵去给黎率送人头,让黎率升级。
而崔政这边,因为崔政对公主百依百顺,又不想等黎率。
所有人包括副官都不听话了,没人听他的了,搞的很是尴尬。
卧槽?
然后升了级的黎率回来了,公主就急切的看枪上的姨妈巾,结果没有看到,在一边愁眉苦脸。
待黎率过来把姨妈巾从裤裆里掏还给公主,结果被一旁妒火中烧的崔政夺过来扔到了地上。
呵呵这就体现了一个对女神百依百顺,救她百次,奋不顾身并且得罪别人也要帮女神的直男老好人,和一个偶尔救你一下,爱搭不理的高冷男神。
女生对这俩者的差别待遇。
随后公主提出要抬,崔政说好的,被和尚骂“蠢货!
”,但崔政还坚持要抬。
随后元兵赶上来,崔政为保护公主探探路,被射个半死。
而黎率救被绑架的公主,耍了一招转体360度飞枪,帅气的救下了公主,然后想问问公主被撩到没有,结果被换来了1耳光。
黎率生气的逮着公主手说,不要任性。
其中黎率还拆了公主的凳子。
老子可是男神最后结局就是为保护公主而被射个半死的崔政不但遭到了手下背叛,连都公主没去照顾他。
他自己一个人流浪了,都没人留他。
(好惨呐)不过后来又与大部队遇到了,公主赶快给他台阶下,让他回来。
你们根本不在乎我是否存在结果到了小土城,蓝不花让人来劝降,大侠黎率二话不说上来就砍死了一个,陈昱也为了他的好基友射了死另外一个。
晚上陈昱表示关键时刻还是要靠钢铁小直男崔政指挥,被拒。
果不其然,第二天直接险些全军覆没。
当晚丹生被射死,男神黎率生气的表示要砍下公主的头挂城门上。
PS【当初是他二话不说杀劝降的使者的】这时我们的钢铁直男老好人,依然站在公主这边,骂众人是懦夫,又指责黎率。
可她关心过你吗结果黎率跟钢铁直男讲哲学,众生平等,男女平等,还挑衅。
叛逆第二天受不了别人的指责的公主无奈的走出去了,高冷男神黎率跟了一段时间后又拉住她的手说你不要出去了(反复无常)。
于是钢铁直男(崔政)赶快跑出来解围。
最后钢铁直男被干翻,副官为救他嗝屁了,男神被俘。
蓝不花要收服男神,可惜这句话用错了对象,只有崔政才是他们不在乎的。
陈昱在乎、公主在乎,你在乎
那你放手吗最后大战之后,就剩陈昱一个人带着男神的遗物回乡去了。
可怜的崔政将军从来都没人在乎他。
可能是这类动作的,逃亡的,追捕的,侠骨柔情的看多了。
所以感觉不出什么新意来。
但是其中也有不少亮点。
第一,最大的亮点是郑宇成。
什么时候都带有一种成熟,冷酷,帅到牺牲的外表。
其实就是冲着郑宇成叔叔才看的。
之前那么多都是看郑宇成的电影。
例如《雏菊》的杀手,《我脑海中的橡皮擦》木匠。
郑宇成的胡子。。。
第二,这个故事本来是韩国人自己的事情,但是后来章子怡的出现,是这件事变成了中韩人民的大团结的故事,起先的战士的战争,演变成了人民的战争。
历史书上说,中国的解放战争是一场人民的战争,是中华人民用独轮车推出来的战争(还像是朱德要么就是彭德怀说的,忘了)所以故事的最后,主角都死了,但是人民胜利了。
这就一反中国人常态让主角活着,这种老俗套的电影。
我记得小时候看《天地英雄》的时候就是,大家跟女主角(赵薇)有了感情,大家都被敌人困在一座大漠孤城,最后决战。。。。
太多了还有《百夫长》,相当英国式的电影了(男的特别有风度),最后大家几乎都死了,主角都没有完成自己愿望,虽然没有完成愿望,但却获得了感情。
第三,有一个跑龙套的中国人,就是跟于荣光饰演的蒙古将军一伙的一个兵,居然是新版 三国 里的张飞。
其实,最主要的 还是郑宇成。
章子怡的表演风格于他在卧虎藏龙的表演一样,感觉挺倔强的,但是一看就知道,哎 ,感觉没有卧虎藏龙表演的好
“都是因为你死了这么多武士”,好想那一枪刺中公主,一切都验证了红颜祸水这句话。
当一个英雄爱上一个女人,注定的悲剧。
最后,大海上的一艘小船,摇摇晃晃,一个人,当回家变得那么遥远,变成一种奢侈,还有什么比“心归何处”形容得更贴切。。。
电影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好说。
电影带给人的启示是:很奇怪的现象是韩国人用中国(香港)的技术拍中国人的特色文化(武侠)居然非常受韩国人欢迎。
从《飞天舞》到《武士》,我们看不出它比一部中等水平的港产武侠片有何突出之处。
可就是这样的二流制作,愣是打破了韩国票房一个又一个记录。
静下心来一想:真正打动韩国人的是那些所谓精彩武打镜头、大场面、“好莱坞明星”章子怡,还是其他的什么?
其实这几年韩国电影的卖座之作(例如《朋友》)并非盲从好莱坞式的大片,而是立足于本土化、民族化的作品。
即使武侠,也因为韩国文化根源在中国,那里面有高丽民族的血液在流淌。
由此联想到中国人用好莱坞的技术来拍大片行不?
一百多年前就有个识时务的魏源在大声疾呼“师夷长技以制夷”。
李安好像是最先觉醒的人,姑且勿论他是否曲线救国。
事实上,几年前大陆的冯小宁就在做。
张艺谋现在也在做。
问题的症结其实并不在此,而是中国人是否能拍出中国特色。
好莱坞在向世界灌输唯美国独尊的大国民思想。
如果我们仍然在闭门造车、夜郎自大,那么,到头来只能用鲁迅先生的两句话来为中国电影总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年轻的武士折戟沉沙埋骨他乡,有的为了理想、有的为了情感与忠诚、有的为了一时热血。
很久以前看过阉割版的、看到《天地英雄》城堡之战时就觉得模仿了这部电影,今天又看了一遍,还是那么好。
古代武侠片不需要太多的武打设计,搏杀不要花里胡哨的,真实就好。
安圣基演的太好了,久经沙场的武士,经验丰富又冷静的神箭手,用老兵的经历在战场上看透一切,最后独舟过海,伴着悠扬的歌声!
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看的电影,已经不记得看这部电影的动机,但肯定不是因为中方演员,呃…不能说坏话这部电影完全实景拍摄,韩方在这方面的处理非常对我胃口,就是一群糙汉子穿着破褂子每天在沙堆里摸爬滚打,险象环生,脏的连五官都模糊的那种。
“长工”郑雨盛在主人口头撕毁奴籍后仍旧坚持拖着主人尸体一路前行,随着时间推移尸体发生一系列变化,在剧中也没被忽略,虽不能说合理,但还是细心的。
本就是一帮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大使还挂掉的落魄使团,朝鲜将军却在遇见大明公主后试图赢回局面,真是色字头上一把刀,连当时才二十出头、离奔三还有些距离的我都想抽他个大嘴刮子。
就这样,任性傲娇不知死活的朝将军拉着明公主踏上自以为的逆袭之路,路上又遇到一帮被打劫的大明子民,公主深感重任,死活要一起带着,队伍瞬间集齐老弱病残孕……指着逆袭却得罪了蒙古将军,最后被围堵在了破城里,随后上演一出大明子民和朝鲜使团联手抗击蒙古大军的戏码,这里不得不表扬韩方,每一个打斗场面都可圈可点,从演员表情到兵器交缠的瞬间,镜头给得即唯美又森严。
大结局我忘了,只记得最后响起了刘沁的心归何处,而自这部电影后我就被安圣基这大叔圈了。
电影很长,如果我早先知道电影这么长的话,我肯定不会看的。
本片系同事推荐,比较早的电影,昨天,百无聊赖,于是观摩。
最近章子怡的影片看了几个,《卧虎藏龙》《艺妓回忆录》等,弄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她。
章子怡是个好演员,她的眼睛很有内容,最顶级的演员就是用眼睛来演戏。
章能走红于国际必定是有原因的。
本部影片而言,大明公主一开始的傲气,刁蛮,随着那么多生命因他而死的愧疚但仍不失骄傲刁蛮,到最后心灵脆弱无法承受那么的生命,章都用眼睛很好的诠释了。
看过一篇分析,说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章子怡,是因为,章一开始就奔着国际去了,国内的观众没有看到她的成长经过,仿佛一下子蹭的冒出来一个人似的。
不像周迅、赵薇之类,大家见证了他们由稚嫩青涩到成熟的过程。
我觉得说的蛮有道理。
影片比较不错,不过夹杂了高丽人的意淫,如若真的还原历史的话,我们的蒙古兵绝对不会那么不堪一击。
当年蒙古兵横扫中原,成吉思汗甚至打到了欧洲,势力绝对不是盖的。
但是这个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我们国内拍一些抗战片的时候,把日本人拍的那么愚蠢,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还会有当年的东三省彻底沦陷吗。
但凡常人,心理总有共同之处。
写到这里。
不知所谓,跳着看完了。
剧情一般,最爱安圣基的表演,不温不火,恰到好处!
又蠢,又臭,又长……
9年前看的時候哭了
@2014-05-06 17:37:59
什么什么跟什么啊。。。一群高丽人为了保护明朝公主全死光了。。。。这哪儿跟哪儿啊。。。
我真的就是不喜欢韩国人-。-
早期臭长韩影代表。逃杀片我最烦三类:圣母、愣头青、装逼犯,很不幸这片全占了,而且还反反复复没完没了。
武士,最大的光荣就是战死沙场。大明王朝、蒙古国、高丽国,三个不同民族演绎出一场腥风血雨慷慨悲壮的战争故事。一个明朝的公主,被元朝掳掠,得到高丽勇士的保护。蒙古族壮士勇猛自不待言,明朝的百姓与高丽勇士的自我保卫战也可歌可泣。没有失败者,作为勇士,只能在沙场上血拼到底。蒙古壮士为了完成带回明朝公主的任务,明朝百姓要保卫自家主人,高丽勇士要回到家乡。为公主一人,战死无数,随着死亡人数不断累加,攻与守的双方都在反思。然而,战斗一经开始,便没有回头路,战死也不能认输。
成吉思汗的霸业毁在这么一群蒙古兵手里也算是理所当然了。当年的国际章在各大片中角色是可以互换的了。
郑宇成的枪使得太帅!太帅!
与天地英雄同时买的电影。回忆好久才记起,一查是中韩合拍的。中二时买的dvd,当时觉得很热血,章子怡很俊气。再看一下,剧情啥的好烂啊,直接改到2星了
中韩合璧的商业大片,可能连中韩合璧的故事都是虚构的,整体故事框架似曾相识,好像天地英雄又或是什么?
郑宇成能不能不要每部片子都装逼装的那么深沉,这样真的很傻啊!!!!
少有的水准上档次的合拍片,忠心耿耿的奴隶、傲慢的公主、维护尊严的将军……个性鲜明,嗜血恰到好处
也难怪郑斗洪十几年后也要将这部电影视为他武指生涯的最佳作品。此时是他作为武指的第七年,负责调度战争题材电影绝对是个挑战,不过老郑完成的很不错,在兵器对打、攻城阵法、马术交锋和丛林伏击等方面上完成了自己的很多想法,配合毫不掩饰的暴力效果实现了相当的视觉冲击。其他方面无惊无喜。当年的章子怡在卧虎藏龙、武士和尖峰时刻2里演的角色都主打一个不高兴式画风。
感觉此片的战力问题是个谜,起初流放高丽人就只有三三两两,中途还折了不少,结尾只剩一些个老弱病残还能和人数士气都很猛的元军打个五五开,奇了…
中韩两国影人的一部挺棒的合作影片,时代背景选的很有味道,蒙元覆灭试图重整旗鼓,明朝初建时与朝鲜发生摩擦,虽然有所夸张,比如朱明公主被王宝宝绑架……一些搏斗场景给人的印象很深,特别是割喉的特写镜头很震撼。
故事发展的不错,人物刻画也很生动
小泉作妖后中韩友好期的产物,中国角色形象还行。元明夹缝之间的背景也还算新鲜,高丽小分队反正是既回不成家也去不成南京,打打打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