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个小男孩儿非常不注意卫生,所以大家都叫他邋遢大王。
就是因为他不讲卫生,才误喝了被老鼠放了缩小丸的橘子水而导致自己缩小到老鼠大小,被老鼠骗进地下城后,邋遢大王就时时被追杀,因为国王想拿他做实验。
后来老鼠国的公主想按照人类的方法结婚,因为经不住公主的苦苦哀求,国王只好让邋遢大王来准备婚礼。
邋遢大王抓住了这个机会,让爆竹充当礼花,把老鼠王国炸得一片狼藉。
邋遢大王趁老鼠们慌乱的时候骑着新郎的摩托车逃出了老鼠王国,就在他站在地面上的那一刻,邋遢大王也恢复了原形。
邋遢因为吸取了这次教训,也变得讲究卫生了
大概在家是真的无聊,中央六播放的《邋遢大王奇遇记》都能被我津津有味地看完。
小时候动画片版看了无数次,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笔画”连9个点,毕竟那曾经是奥赛题,但是我却是考完了才看到的动画片,那时候那道题基本上是全军覆没。
现在想想,动画片做到寓教于乐,大概就是这个高度和水平吧。
这次再看动画版,13集缩成了88分钟,再加上电视上的动画片版真的太久没看过了,居然又沉迷其中了。
不得不说,小时候以为那个时候的动画片只是开始,没想到却是这些年的巅峰。
即使后来出了《大圣归来》(豆瓣8.3,看电影的时候旁边带孩子来看的大人顾不得孩子要上厕所的吵闹,呵斥孩子等会马上就完了)和哪吒(豆瓣8.5,票房神话)。
但是80后生人应该都知道,这个分数多少都有感情加分,真要拿出剧情来谈厚度,无论是何种原因,都和80年代产出的动画片相去甚远。
就拿《邋遢大王奇遇记》来说,动画长篇版豆瓣8.2,短篇8.6,虽然比不上好莱坞那多部9+大作,但是自认为它的故事内容毫不逊色甚至略胜一筹。
我看的时候不禁惊讶,原来动画片还可以拍出讽刺的效果,还能借动物喻人(后面这段,我甚至怀疑马男是不是在偷师)。
动画片的选择就很考究,用了老鼠这个人人喊打的物种,那么他们做出的什么事情毕竟是不讨人喜欢的,所以那些背叛、愚蠢、贪吃、腐败等等特性你看起来也毫无违和(这点我居然感觉略胜马男好几筹)。
但实际上,长大了之后的我才明白过来,这些又怎么可能讲的是动物或者说老鼠呢!
小时候,我一直以为这是一部要让小朋友讲卫生不邋遢的电影。
即使现在,电影院的动画片也总觉得要拍给孩子看,甚至羡慕好莱坞能拍出《怪物史莱克》和《马男波杰克》等这种拍给大人看的动画片。
但是回头看看小邋遢,原来只是自己太年轻,错过了太多细节(也可能是当年的我太热爱数学,就记得一笔画了……)。
且不说画工为了体现古墓效果画出来的古代人俑像,
单说鼠王那段致敬《大独裁者》的制霸全球梦就让我再看的时候十分震撼,而这显然是小孩子看不懂的。
甚至地球仪的角度都在致敬更不用说,动画片里居然可以有血,这是现在只能看满屏绿汁的现代人了解不到的喜悦。
所以我们的动画片,是可以讽刺,可以见红,可以教数学的。
再看看现在,刻意逢迎所谓的真人化和低幼化,忘记了故事性对于动画片的重要性,是不是有点舍本逐末了?
当然,你可以和我说,对比那个时代的监管,时代不一样了。
但是相比那个时代,我们对于国外电影的开放度越来越高,我想如果电影本身剧本出色,阻碍应该比那个年代小多了。
所以有的时候,与其简单的去喷高层,埋怨时代,不如踏踏实实做事,搞好创作,会有不一样的惊喜,毕竟对比那个百花齐放的年代,现在的我们,精品太少而渴望精品的心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动画片的黄金时代,何日君再来?
我只记得,我小学看了一部《阿基拉》之后,我对动画改观了。。
和小时候的什么<西游记>,<黑猫警长>一比。
太儿童了弱爆了。
小得时候看过很多遍,可是长大了还是有点记忆模糊,这个电影就是删减版的动画片,看着里面的画面,想起小时候的心情,很是怀旧。
我是第一次参加豆瓣的活动,其实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位有趣的豆友。
十几年后重温这部《邋遢大王》,觉得放在现在来看也算是一部经典的CULT片。
想当年这部动画真是风靡80后这个群体。
小时候真的好喜欢邋遢大王,觉得他的爆炸头以及玩世不恭的态度真的好帅好帅作为一个5,6岁的什么也不懂的小女孩,这种放荡不羁的男生真的好吸引人;现在回头再看,小邋遢的魅力真是在心中当然无存,看的时候我还跟旁边的友人说:切这不就是一个小痞子嘛!
而且现在看来,小邋遢就是小滑头一个,无知无畏的男青年一枚。
小时候,对充满神秘色彩的老鼠王国充满着好奇,诡异的地下王国里不仅有老鼠和偷来的东西,还有骷髅,财宝,棺材,完全是一部探险片的感觉;现在回头来看,觉得导演把故事场景设定在一个这么诡异的古墓里面完全没有为小孩子幼小的心灵考虑。
小时候,觉得邋遢大王智斗老鼠的场景很过瘾,还有他们四个好朋友染上霉菌病毒的变成彩色的情节好好笑;现在看来,小邋遢被群鼠围攻的场景那叫一个恶心,染上病毒变色那场那叫一个恐怖。
从电影院出来,不禁思考为什么十几年过去以后,同样一部动画片会有着不懂的感受。
在买电影票的时候,旁边一小孩子吵着要看《喜洋洋灰太郎》,而孩子妈妈让他看《邋遢大王》,我想现在的00后们都不知道邋遢大王是何许人也吧,于是劝孩子妈妈带孩子看喜洋洋。
其实心里也是觉得这部动画片有些恐怖,可能不太适合小孩子看吧。
现在想想,也许是是因为小时候的自己也是一无知少年,对各种未知的神秘的东西充满着好奇。
而这样一部动画片也满足着我们年少时的猎奇心理。
十几年长大后的我,已经被教育成了一个安分守己听话懂事的乖孩子,再看这种CULT动画其实已经带上了有色眼镜。
为什么小时候这么喜欢的东西现在再来看就有些恶心恐怖的感觉了呢?
只能说那时候初生牛犊,勇气无限;成年的自己,小心翼翼的活着,活的心态都变了。
好怀念小时候的自己,年龄越成长,丢掉的属于自身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小邋遢,真呀真邋遢邋遢大王就是他,人人叫他小邋遢小邋遢,真呀真邋遢……邋遢大王他不邋遢,我们大家都喜欢他”每每想起邋遢大王,这这小女孩清脆的嗓音,邋遢大王这熟悉的旋律都会出现在耳边。
这部动画片陪伴过我一段天真烂漫的岁月。
带着孩子看着,他看惯了熊出没,汪汪队,不太感兴趣,这也许就是属于我们这一代的动画片吧。
参加豆瓣观影CLUB的同城活动,幸运地获得了两张电影票,正巧下午没事,就去了上海影城。
到影城的时候,大厅里已有不少的小朋友,家长们在忙着领票。
我才知道原来这场是首映式,看阵势大部分都是参加活动拿到赠票来观影的。
首映式上编剧、制片、导演和小白鼠的配音演员都到了,看到白发苍苍的阎善春导演,我想或许像他们这样的老动画人在二十多年前从未想过会有这么一天吧,自己的作品能够在大荧幕上展现。
有人说这部影片注定是美影厂的再一失败之作,我并不赞同,这些动漫形象都是八零后记忆瑰宝,他们陪伴着八零后度过了孤单的童年。
有人说发行修复版的影片不值得一看,应该合拍或改进。
如若真的在这片子里加上喜羊羊之类的角色,八零后还会看吗?
还能找回记忆中的邋遢大王吗?
作为一个九零后,我没有看过这部动画片的连续剧版本。
但是透过这部影片里,我却看到了二十几年前中国动画的发展水平,包括绘画和剧情。
事实上,这种水平在现今看来或许已经相当落后,远不如国外动漫,我甚至能说出其中的种种不足。
比如说整部动画里背景毫无生气,只是类似幕布的存在;比如说除了主角大部分配角的形象相隔不远;比如说色彩的运用犹如水彩和油画。
但是,请别忘了这可是二十几年前的作品!
二十几年前的作画工具并没有现今的工具多样且方便。
这是一代动画人的心血结晶,我们应该用宽容的姿态来看待它。
相较而言,如今的动画片真是让人蛋疼。
由于国家对国产动漫的补贴政策,类似高铁侠之类的奇葩动漫层出不穷,长此以往二十几年后还会有人看所谓的山寨国产动漫吗?!
在剧情方面,我更觉得教育氛围很浓厚,在有趣的剧情中寓教于乐。
甚至在这片里我还学会了如何用四根线穿过九个点……(╮(╯▽╰)╭)剧情的复杂和跌宕起伏比某部红遍大江南北、在大荧幕上圈了不少钱的弱智动画片要好得多。
弱智的影片真的会严重影响下一代的智商啊!
美影厂的领导说,下一步的计划是出《大闹天宫》、《黑猫警长》等影片的第二部。
我希望下次不止是修复,而应该有一些细节的创新。
冲着这些老牌形象,八零后会愿意掏钱重温记忆,带着孩子们去分享自己童年的快乐,前提是美影厂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以下是一些观影建议:(1)片中有大量的老鼠聚集镜头,密集恐惧症患者慎重考虑;(2)洞穴镜头常有,幽闭恐惧症患者也请慎重考虑。
作为中国第一部动画电视系列片,动画中,以钱运达先生为主的主创人员通过把邋遢大王的性格设置为叛逆、自嘲,有点儿幽默感,但又机智勇敢,爱憎分明,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在某种程度上与当时少年气味相投,产生与少年儿童共鸣的作用。
《邋遢大王奇遇记》不仅让大家认识了片中这个不爱干净又贪玩的“邋遢大王”,朗朗上口的主题曲也传唱祖国大江南北。
本片作为美影厂“美影经典剧场”的启动影片,也是中国真正的优秀动画片。
记忆中,经典国产动画虽说不上很多,但《葫芦兄弟》《魔方大厦》《舒克和贝塔》》《黑猫警长》《神笔马良》以及今天重温的《邋遢大王》等等都是儿时看得津津有味的作品。
还记得那个时候总是放学后马不停蹄地往家赶,就等着吃晚饭的时间看中央台播的这些动画。
而现在,十多年过去了,在我早已被日本动漫“毒害”+“洗脑”,对童年的记忆快要遗忘殆尽的今天能够重温童年的美好,让我觉得十分幸福。
回想起来,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国产动画不再有感情甚至是到了极度鄙视的地步呢?
记得高一的时候我曾在校刊上写过一篇关于中日动漫比较的文章,讨论了一下在国产动画日渐堕落而日本动漫却能维持长久兴盛的原因,我得出的结论只有两个字——深度。
于是回到今天的主题,我简单地谈一下《邋遢大王》。
不得不承认,经典总归是经典的,尽管剪辑后只有短短的80来分钟,但我依然感受到了20多年前这部作品寓教于乐的深意。
影厅里有很多家长带着小孩子来观看这部动画,而整个观看过程中不时地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以及小声的对剧情的猜测和评论。
在我看来,光从这一点来说,这部电影已经算是成功了。
让孩子们了解了“社会”的险恶,又能启发他们的思考,还能让他们感受到快乐,这难道不是大人们最希望看到的吗?
尽管这部电影因为剪辑少了很多精彩的情节,但里面可以探讨的东西依然有很多。
比如邋遢大王变小的原因是个很典型的反面教材,是在教育孩子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邋遢大王的奇遇经历中,告诉孩子们要勇敢坚强,面对困难要发挥自己的本领;做人要像长尾巴的小白鼠一样善良、维持正义,不能因为环境的肮脏而降低了自身的价值,也要像邋遢大王一样能够相信别人,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要充分相信朋友、团结就是力量,在面对困难时应该齐心协力共同面对;以及要吸收各类文化,充实自己等等。
其实这些都是很浅显的道理,但是如果枯燥地直接讲给孩子们听也许会适得其反,而这种恰到好处的幽默会更好地促进孩子们去接受它们。
在现在这个时代,有必要让孩子们认识一下邋遢大王,因此我真心觉得这部电影还是很值得一看的,相比起近几年大热的“脑残”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真不知好了多少倍。
(记得和以前朋友聊《喜羊羊》时,有人说这部动画在法国是禁播的,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
听完我就笑了,因为说得太对了。
真当狼是傻子么?
在自然界狼吃羊是天经地义的事,那是狼的本性,而动画则是一直在误导小孩子。
)当然,《邋遢大王》也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个人认为从制作的水平上来说可以有所改进。
比如在每一个角色都是处于说话时嘴巴却几乎没有动过的状态,这显得很不协调。
同时,电影的结尾也显得有些仓促,在观众都没来得及反应时便结束了,其实结局可以塑造得更有深意一点。
说了这么多,我觉得这部电影最重要的意义或许是在于能让我们在听到“小邋遢,真呀么真邋遢”这句歌词时唤起我们最纯真的记忆,让我们记得原来这么多年以前,还有这么一部优秀的国产动画让我们深深迷恋过,陪伴过我们的童年生活。
最后,感谢豆瓣的这场活动让我重拾了童年的美好,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还能看到这么优秀的国产动画。
《邋遢大王奇遇记》,自从消息放出来就很期待,既然说是修复版,期待它能带来儿童时代的欢喜和新电影时代的惊喜。
可是本片看后比较失望,如果你想看本片,不如去看原本十几集的动画片更完整。
当然,如果已经身为人父母,那么可以带着宝宝来回忆下我们小时候喜欢的动画片经典也未尝不可。
只是,见是重新剪辑的精编版,票价和观影感受多少不成比例。
形象和小时候看的一样,剧情好像和我印象中的不一样了
无论什么时候看都不觉得过时,都觉得经典……再回想现在的……哎 屏幕不够大看得不够爽- -而且场次安排的好少……想再去看战队TAT(够啦
一毁童年的新招。
一星仅仅给美影厂。
重温一遍,没有小时候那么有意思了。
真的只是一份童年的记忆而已。
记不得情节了,重看此片发现相当的棒啊!!
当年当动画片放映的时候一刀未剪,现在合在一起为毛删了那么多情节?小白鼠太性感?不过。。。邋遢大王他不邋遢,我们大家喜欢他~
应该剪掉了不少内容,最后的结局尤其仓促,邋遢大王,经典阿,要是站在今天的视角,再拍一部新时代邋遢大王,应该会很有趣。
其实这并非是单纯给孩子看的国漫,还是有些内涵与特色的。那些年流行的寓教于乐,将87TV版剪辑成一部电影,只是比起13集情怀满满的老版,这部电影版配音全换了。而且如今细看,有些片段确实称得上“童年阴影”,比如阴阳怪气又阴险的坏老鼠,重现几百年前欧洲“黑死病”的惊悚画面,邋遢大王突然露屁屁,小白鼠被机器鼠扔下悬崖,拿活人做病毒实验的疯狂老鼠科学家,老鼠公主大操大办结婚还要看电视……嗯,不胜枚举。只是搞不懂为什么不能帮助小白鼠实现她的美好心愿呢?她只是想要和人类交盆友到人类的世界欣赏一下风景而已,为什么主创那么狠心非要让她死于非命呢?在我看来,她可是里面最可爱最善良的角色啊。cctv6。
怀旧但质量不敢恭维,还冷饭热炒,略无语
博纳银兴4厅 24元 with小光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596179/
凤凰台回合肥发展规划亚军_大哥哥v方便不丰富的vvv
糟蹋了我童年的记忆
对于小孩来说,这个情节实在是有点太恐怖了。。
炒冷飯頭麼就是把昨天夜裡廂沒吃光額再出來炒炒伊,再回味回味昨天的味道…小邋遢真呀麼真邋遢~邋遢大王就是他~~~♪一瓶臟汽水引發的迷案
那个年代是个动画片都完爆喜洋洋
根本就是把动画片版拼一拼,还是拼的不怎么好那种,细想想剧情,其实口味也挺重的。
毫无诚意!!!!回忆是好,拿来卖就是做贱
重制很坑爹~尤其是瞎眼的色指定~~不过就邋遢大王本身而言~还是超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