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不太讲求吃喝的人,饶是这样,心上还是留着些略显久远的味觉记忆。
偶尔回想起来,感觉美滋滋的。
那是小时候坐着外婆踩的三轮车,买来的一个烧饼,那是用农村的大灶烧饭后贴在锅底的一层饭巴。
虽然有时难免产生一种冲动,想再吃一回那样的烧饼,那样的饭巴。
但也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更有可能是把那份记忆中的美好给毁了。
这次重温《邋遢大王奇遇记》的经历,恰恰是没有止住怀旧的冲动,得到了个反面的教训。
由于这次的影院版只有八十六分钟,而电视版的《邋遢大王奇遇记》分13集,每集十分钟左右,共约一百三十分钟。
在去影院观看首映前,我先在线重温了一遍电视版。
看完之后,都有点怀疑自己真的看过这部动画么?
自己对这部动画,一直以来,留有深刻印象的是如下两点:一、邋遢大王拼命想逃出老鼠洞但死活都逃不出去,以至于被逼地喊出自己再也不邋遢了。
而现在看电视版,感觉在邋遢大王设法逃跑的情节中,他其实是一直处于优势的。
或许是自己长大了,才有这种感觉。
如果小孩子看,则会觉得邋遢大王直到婚礼放鞭炮前,一直处于劣势。
当然,也可能是我记忆有误。
二、就是临近结尾时的婚礼放鞭炮。
这点倒是和记忆没有出入。
今天看的影院版,是在电视版的基础上做了删节处理。
也许这样做是考虑到放映的效果。
因为,人双眼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是九十分钟。
不过,我感觉还是处理的不够好。
删节处理的结果,是有些剧情明显不够连贯了。
再有,就是处理掉的几段内容,恰好是我自己非常喜欢的。
虽然只做减法的处理方式,明显比《大闹天宫》的3D化处理要好多了。
下面把我记得的若干删节的主要情节列一下:1、邋遢大王在鼠王密探的指引下,第一次见到老鼠王国,他帮想玩摩天轮的小老鼠们装好了电池。
电影版里删去了这段。
2、邋遢大王遇到乞丐鼠时,见到绿毛鼠部队,躲进了罐头里。
乞丐鼠藏有邋遢大王的罐头献给了绿毛鼠司令。
电影版在这一后直接跳到了邋遢大王假扮洋娃娃靶子。
删掉了电视版里,绿毛鼠司令打开罐头看时,发现罐头里没有邋遢大王这段情节。
3、短尾巴小白鼠带着邋遢大王找出口时,有一段过水沟的戏,在邋遢大王过树枝做的独木桥时,故意使坏把树枝独木桥给踢掉了。
电影版里没了这段。
4、老鼠大王向邋遢大王介绍自己手下的特种鼠:背上发箭的绿毛鼠能向人类投掷标枪,嘴长锯齿的黄毛鼠能锯毁人类的坦克,尾似弹簧的红毛鼠能像导弹般摧毁人类的飞机。
电影版里没这段。
5、老鼠大王抱着地球,幻想自己成为地球球长,向群星发号施令。
电影版里没这段。
6、邋遢大王第一次逃出老鼠洞,红毛鼠不紧不慢地追捕邋遢大王。
电影版里删掉了红毛鼠向鼠王的密探夸耀自己本领的段落。
以上这些被删掉的段落,我觉得1和6可有可无。
3、4、5被删掉,就非常可惜了。
3中的情节相当于是个铺垫,让人对之后的情节有个准备,即短尾巴小白鼠假冒长尾巴小白鼠把邋遢大王骗到鼠王的王宫里。
删掉3中的情节,感觉节奏就紧了。
4、5的想象不算特别新鲜——让人想起《大独裁者》和《小王子》,但是也算有趣了。
2中的情节删减,就有些叙事层面的不通顺了。
其实,叙事上的不通顺,感觉电视版中也有。
比如莫名其妙地就蹦出一只小花猫和一条大灰狗,而且它们似乎是邋遢大王的宠物。
不过,看了导演阐述,知道电视版《邋遢大王奇遇记》改编自同名童话,作者的最初构想是三部曲,最后要在第三部点出这一切都是邋遢大王在公园里的一个梦。
只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最后童话版和电视版都只推出了第一部。
这样的话,叙事上某些地方的不通顺倒是有意的了。
然而,就这点来看电影版的话,只做减法的改编方式似乎是太偷懒了。
或者导演打算先把电视版的搬上屏幕,如果反响好的话,再推出第二部,第三部。
首映式中,上美厂的厂长也说正在计划推出《大闹天宫》和《黑猫警长》的第二部。
这次看大屏幕,更明显的感觉到国产动画普遍的呆板及不注意细节。
看背景公园里的花草画得毫无生气。
至于细节,邋遢大王用衣袖抹脸上的食物残渣时,残渣一开始没变化。
小白鼠挤橙汁给邋遢大王喝时,橙汁溅到邋遢大王脸上时,没有留下痕迹。
想想小时候,更喜欢看日本动画,现在看来,就是因为日本动画更注重细节,注重想象的真实性,因而即使里面的打斗纯粹是幻想,也让人看得心情紧张。
说到细节,这部动画,有一点很让我喜欢,就是古墓里的场景设定,诸如陶俑、壁画等,色彩感很不错。
说了这么多不好的话,也主要是从大人的角度考虑。
就小孩子来说,这部动画还是非常不错的。
邋遢大王的形象也算是对中国传统动画中的好孩子形象的颠覆。
只是有些孩子似乎觉得这部动画有点恐怖。
在观影途中,我耳边不时响起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妈妈,我怕。
小时候看的小邋遢,除了那首主题歌,情节全然忘记,只依稀觉得有点重口味。
今天几乎是以看新片的心情,和一群孩子重温一遍。
发现以今时今日的眼光看,《邋遢大王奇遇记》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儿童动画电影,制作者底蕴深厚、匠心独运,在寓教于乐的同时,甚至埋有不少伏笔、隐喻,值得解读玩味。
关于政治,独裁的鼠王、狗腿子军师和密探、敢死的卫队、怕死的奴才、温顺的臣民,威权政治中权力架构从上到下的元素都齐备了。
骄纵的女儿、庸俗的女婿、铺张的婚礼,则具备以独裁者为核心的特权家族一切特点。
鼠王那个爱闻汽油的特殊癖好,总让人不能不联想到独裁者总有几个变态奇怪的嗜好,你懂的。
制作者或许无意向儿童灌输“独裁统治”的有关概念,却因为在现实环境中形成的“刻板印象”,而“情不自禁”地在影片中反映出来,今天看来仍具现实批判意义。
关于阴谋,有考眼力的长短尾巴双胞胎姐妹互换,短尾巴一朝得势,即刻被大王钦点为“老鼠学校”校长,她在老校长面前顿时耀武扬威。
这样的情节,活脱脱就是80年代《讽刺与幽默》上的漫画!
这一段剧情,有密谋、有欺骗、有“领导”随心所欲的人治,甚至有几分“老同志”日薄西山的无奈与自嘲。
功亏一篑的专家,毕其功于一役,“失败”后等待他的只有崩溃,又让人对他的执着专注感到怜悯。
暗笑制作者也是深谙中国潜规则,多少年来一样的竞争法则,一样的游戏玩法,在这里告诉你社会的真面目是什么样的。
关于历史,地下宫殿入口处的赑屃、跌入地底最先看到的四大天王塑像,追捕中各种随葬的青铜鼎、陶俑、汉代风格的古棺,都清楚准确地交待出“古墓”的特征,也可见制作者的用心(非专业人士就不苛求动画背景的制作技术了)。
在一场追逐戏中,竟然在背景里看到了说书俑,就是城乡知名读物《故事会》的那个LOGO。
关于益智,怎么用四条线贯穿九宫格中的九个点,轮滑原理的运用,醋能祛除霉菌,黑死病的介绍,贯穿得生动自然,对家长来说,也是要花时间琢磨下的智力题。
略有遗憾之处:关于勇敢,小邋遢像喜羊羊一样计谋百出,能文能武,不管面对威胁的刀子、气势汹汹的敢死队,他都无所畏惧地面对,是个很好的榜样,但有点过于拔高了。
关于友情,忠诚的猫狗,也会使“张冠李戴”之计解救主人,只是小白鼠的死没有展开不够人性化,有点冷漠了。
工业党批判,因为他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认为上海美影厂不争气,如今只能炒冷饭,恨不得上去抽国产动画制作者几个大耳光。
确实,喜洋洋与灰太狼,比之《邋遢大王》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但那是“忧国忧民”的工业党的事了,情怀党怀旧,只为了还一个欠“邋遢大王”多年的“好评”,为多年前就出现的成人、儿童共赏的经典内涵动画片致敬。
在我观影的县级市电影院,一百人的影厅,十几二十人的上座率,几乎全是家长带孩子。
除了一个孩子提前退场外,其他人全部看完,期间好几次哄堂大笑,结束时很多小朋友在说“还想看一遍”。
有诚意的动画电影,不论年代,成人、孩子,都值得看。
80后都记得。
邋遢大王真好看。
现在做了妈妈,领着3岁的儿子去看电影,儿子的人生第一场电影哦,看什么好呢?
灰太狼?冰川时代?
邋遢大王?
显然选邋遢大王了。
情节和小时候的一模一样。
儿子看的兴奋的不行。
专注与兴奋持续了85分钟,对于3岁的小孩,尤其是小男孩而言,还真是难能可贵。
说明动画片的吸引力真的不低。
我和老公看的就比较无聊了。
虽然是童年美好回忆,可是,画面什么的,和功夫熊猫之类简直没法相比。
其实,和在家看2元盗版碟没啥区别。
有点圈钱的感觉。
大概在家是真的无聊,中央六播放的《邋遢大王奇遇记》都能被我津津有味地看完。
小时候动画片版看了无数次,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笔画”连9个点,毕竟那曾经是奥赛题,但是我却是考完了才看到的动画片,那时候那道题基本上是全军覆没。
现在想想,动画片做到寓教于乐,大概就是这个高度和水平吧。
这次再看动画版,13集缩成了88分钟,再加上电视上的动画片版真的太久没看过了,居然又沉迷其中了。
不得不说,小时候以为那个时候的动画片只是开始,没想到却是这些年的巅峰。
即使后来出了《大圣归来》(豆瓣8.3,看电影的时候旁边带孩子来看的大人顾不得孩子要上厕所的吵闹,呵斥孩子等会马上就完了)和哪吒(豆瓣8.5,票房神话)。
但是80后生人应该都知道,这个分数多少都有感情加分,真要拿出剧情来谈厚度,无论是何种原因,都和80年代产出的动画片相去甚远。
就拿《邋遢大王奇遇记》来说,动画长篇版豆瓣8.2,短篇8.6,虽然比不上好莱坞那多部9+大作,但是自认为它的故事内容毫不逊色甚至略胜一筹。
我看的时候不禁惊讶,原来动画片还可以拍出讽刺的效果,还能借动物喻人(后面这段,我甚至怀疑马男是不是在偷师)。
动画片的选择就很考究,用了老鼠这个人人喊打的物种,那么他们做出的什么事情毕竟是不讨人喜欢的,所以那些背叛、愚蠢、贪吃、腐败等等特性你看起来也毫无违和(这点我居然感觉略胜马男好几筹)。
但实际上,长大了之后的我才明白过来,这些又怎么可能讲的是动物或者说老鼠呢!
小时候,我一直以为这是一部要让小朋友讲卫生不邋遢的电影。
即使现在,电影院的动画片也总觉得要拍给孩子看,甚至羡慕好莱坞能拍出《怪物史莱克》和《马男波杰克》等这种拍给大人看的动画片。
但是回头看看小邋遢,原来只是自己太年轻,错过了太多细节(也可能是当年的我太热爱数学,就记得一笔画了……)。
且不说画工为了体现古墓效果画出来的古代人俑像,
单说鼠王那段致敬《大独裁者》的制霸全球梦就让我再看的时候十分震撼,而这显然是小孩子看不懂的。
甚至地球仪的角度都在致敬更不用说,动画片里居然可以有血,这是现在只能看满屏绿汁的现代人了解不到的喜悦。
所以我们的动画片,是可以讽刺,可以见红,可以教数学的。
再看看现在,刻意逢迎所谓的真人化和低幼化,忘记了故事性对于动画片的重要性,是不是有点舍本逐末了?
当然,你可以和我说,对比那个时代的监管,时代不一样了。
但是相比那个时代,我们对于国外电影的开放度越来越高,我想如果电影本身剧本出色,阻碍应该比那个年代小多了。
所以有的时候,与其简单的去喷高层,埋怨时代,不如踏踏实实做事,搞好创作,会有不一样的惊喜,毕竟对比那个百花齐放的年代,现在的我们,精品太少而渴望精品的心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动画片的黄金时代,何日君再来?
邋遢大王不邋遢,大家喜欢他。
第一次看到这部剧的时候还不太懂邋遢是什么意思,毕竟这俩字我都认不全,看完之后看明白邋遢是什么意思。
可能是第一次留下的印象被吓到了,后来它在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一个恐怖片,因为里面的一些画风对于童年时代的我来说实在是有一点小恐怖。
这部动画片还是挺好看的,里面的各种教育意义也很不错。
男友事先订的票子,问我想看不……好吧,电视版的邋遢大王一直想不起来结局,就趁这个机会补上。
小的时候我最喜欢的是邋遢大王帮老鼠公主置办嫁妆和婚礼用品的那一段:牛奶盒穿2根筷子就变成了花轿,觉得邋遢小子真是超级有才……好吧,最后要说的是,气球真是个好东西,关键时刻还能用来自救……
其实很小的时候就看过邋遢大王这部动画片,当时的我由于年纪小对于剧情等各方面的理解都还有限,看着只觉得最后主角逃出来了,是个欢喜的结局,很开心。
长大后重看,才注意到了前期剧情中的一些略带“惊悚”的部分,血肉模糊的老鼠,甚至还有老鼠想吃人的剧情,想想觉得还有些可怕。
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当时的动画片比起现在,深刻多了,基本没有什么弱智的剧情,几乎每一个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还是怀念的。
邋遢大王奇遇记 (1987)8.71987 / 中国大陆 / 动画 儿童 / 钱运达 阎善春 / 丁建华
当片头出来的时候,依旧是那个可爱的小女孩,扎着红绸花,90年代最流行的头饰,做着古怪精灵的表情,唱着我们小时候都会唱的歌。
十多年过去了,我们长大了,这个小女孩也去法国嫁人了。
我们终于到了够资格怀旧的年纪。
于是才会有那么多的人为了小虎队的重组流泪,去电影院看《黑猫警长》和《蓝精灵》。
于是红领巾和海军衫重新流行,大瓷缸和五星帽成了最in的潮物。
《邋遢大王》留给我们的是很多年的美好回忆,或许这部电影是顺着怀旧的东风来圈钱,或与是再次为了我们逝去的年华狂欢,我已经不在乎了。
我的眼里和心里没有这部电影的发行和放映,还有票房。
小邋遢已经在我心里深深的扎根。
我们的童年曾经多彩,我很幸运的成长在90年代,那时候民谣很纯粹,动画很温暖,左右邻舍也相亲相爱。
我依旧记得邀了很多小伙伴在夏天来我家看动画片的场景,房子很小,小朋友都齐刷刷的坐在地板上。
没有开电风扇,还依然看的津津有味。
这不是用几只羊撑起的童年能够相比的,也不是《大嘴巴嘟嘟》《高铁侠》《雷锋的故事》这些所谓的原创动画能够相比的。
不管豆瓣的评分如何,我的分打给小邋遢和红绸小姑娘,与电影无关。
天马行空的剧情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我印象里,这是一部我很早看过的动画片的。
这部拍成电影我看了以后感觉还是很好看的,说明了中国的动画片已经上了一个台阶。
不管是在人物的处理上,还是客观上我觉得都非常的生动,这就可以吸引很多观众的眼球。
动画片的还是孩子看的多一些,而且这部动画片他的剧情也很简单,但是简单。
就可以吸引小孩儿的关注。
其实简单的事情拍出来也就是不简单的事情了,说明他们这个还是非常用心的一部动画片。
所以还是多多支持中国本土的动画片。
这是他们一步一步成长的动力。
首先感谢豆瓣观影Club和广州飞扬影城天河店提供的免费观影体验。
城市化的许多东西不喜欢,大鸡笼的房子,挤当当的交通,大片大片温热的水泥地板,扑扑而来的地下商场或是空调的热风。
但是,再一次在豆瓣上抢到票,找寻着电影院,在为房子的事情闹心许久之后,又闻见爆米花的味道,踩过软又绵绵的星星月亮蓝色夜空般的厚毯子,终于又在标准化大墙幕前软椅子上架起蹄子,看着刷刷的广告(乱入:杨丽萍孔雀舞的联想广告好漂亮!
)等待影片开场的时候,差点儿就热泪盈眶了。
无论哪个时候哪个地方走进放映厅,像是所有的人生经验洗白,所有空间和时间的感受清零一样,剩下的就是各种奇遇生活的呈现。
似乎还记得那只尖嘴的老鼠,还记得那些样奇形怪状各般武艺的老鼠兵,尤其是那只妖冶漂亮的小白鼠。
但是现在再看邋遢大王已经全然变样了。
看到了许多邋遢身上有的机巧和有心思,看到了许多庸俗脑子的机械和阵仗,甚至看到了许多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英雄般的愤慨和激烈,领导人物的号召利用和兄弟帮衬,还有终于都还来不及有几帧为小白鼠掉眼泪的画面,就匆匆而来的死亡战斗。
殊不知最美的,是邋遢刚缩小时徜徉于大花大草的植物之中,是小白鼠枕着收音机说她最喜欢的是人类的音乐,是那些聪明的小鼠仔们不辨是非的好奇和求知。
没有马达加斯加的鲜艳和梦想,没有大闹天宫的音乐和精致,邋遢实实在在地教了我们一种中国的大经验:遇到坏人,要勇于斗争,最后一定会胜利的。
但是多少父母在热热闹闹之后,会如此告诉孩子呢。
兴许会说,看吧,邋遢喝了脏了的桔子水,就被坏人带走了。
以后不干净了,就要去老鼠窝当细菌实验品了。
影片没变,观影人的心思变了。
影片重温,是告诉我长大了。
所有对人和事的感受再也不像从前了。
但是我还是很心疼影院后头被吓到的孩子哇哇的哭声,很美好旁边小朋友忙不迭地看大屏幕,脑袋从左扫到右,从右扫到左。
生活如果称得上“奇遇”的话,也许就是这样。
一个月前从重庆出发,走着走着,就远了。
然后又抢到票,走着走着,就到了一家广州的电影院了。
标准cult片,还是以前的老动画够诡异够恶趣味够黑色幽默。话说小白鼠死的好惨……
从小就对上影这种风格的动画有阴影
童年阴影啊~~~
凤凰台回合肥发展规划亚军_大哥哥v方便不丰富的vvv
嗯,充当临时家长的角色,带了临时小盆友去看~ 挺欢乐的~!
瞬间穿越回到小时候看动画片的感觉 国漫果真还是原来的画面原来的味道
配音和嘴型对不上哦
有空间幽闭症的谨慎啊
当年可以的。现在纯回忆了
形象和小时候看的一样,剧情好像和我印象中的不一样了
不错
童年的美好回忆经过岁月沉淀为一碗无味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童年回忆啊
重温一遍,没有小时候那么有意思了。
片头那个闺女一出来好有亲切感啊!!!
为了回忆的五星。只是重新剪辑版,未做任何一帧的修改。
糟蹋了我童年的记忆
又见重制?
童年阴影
不知道小时候的我干嘛去了,竟然没看过。这动画在今时今日放映,真的只能给2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