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邋遢大王奇遇记》是一部非常好的电视动画,如今的《邋遢大王奇遇记》却难称是一部精彩的电影动画。
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们(特指70后、80后)跨越的其实不是人间与老鼠的地下王国,而是一段20年的时间,是如今的繁冗的生活与那一去不复返的童年。
最让人感慨的是,中国动画曾经辉煌的缔造者——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现在只能沦为把旧片子翻出来重新剪辑拼接的地步,贪婪地吮吸着先辈们留下的那最后一点血液,却对给后人带来新的作品与希望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在《葫芦兄弟》、《黑猫警长》、《大闹天宫》相继被重新搬上大银幕之后,《邋遢大王》终于也被编辑成电影动画上映了。
难道这种吃老本式的重拍,就是上海美影厂今天最大和最引以为傲的创意?
为什么说《邋遢大王》是优秀的电视动画却不是称职的电影动画呢?
因为它虽然有一个连贯的主线——邋遢大王来到老鼠地下王国,他要寻找回去的路——但原本每集10分钟的剧情却各有矛盾冲突和不同的重点。
比如有的剧集讲长尾小白鼠的好心,有的剧集讲短尾小白鼠的阴险,有的剧集讲老鼠公主的矫情,有的剧集讲老鼠科学家的愚钝……在每集电视动画片的小情境下,它们是完整的,但是如果一部电影,每过几分钟就出现一个新人物,而这个新人物之前没有任何征兆和铺垫,之后又很快结束了使命,那么这个电影看起来就不像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是一个流水账。
《邋遢大王奇遇记》就把电视动画改编成了一个流水账式的电影,它机械式地按照原先的剧情顺序发展,没有能让其人物、逻辑、蒙太奇剪辑成为一个整体。
比如,一个简单的假设是,它能否以老鼠王国正在开发能毁灭全世界人类的病毒,要寻找人体实验品作为剧情的开端——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以邋遢大王为开端呢?
这样就把影片的主要矛盾一开始就明确了出来。
再比如,小白鼠的出现实在有些突兀,能否从邋遢大王一踏入地下王国的土地,她就关注上了这个来自人类世界的男孩,以一个黑影的方式被镜头反复交待。
这样当她形象曝光的时候,观众也能有个心理准备。
总之,对于有着众多脍炙人口的形象的美影厂来说,不是不能将它们改编,而是要创新地去改去编,要让老片焕发新意与新的青春,无论是角色、剧情还是叙事结构方面,而不是一味地用一个旧的方式再重复一遍旧的故事。
作为一个同《葫芦兄弟》、《黑猫警长》一样留给我们无限怀念的动画片,《邋遢大王奇遇记》的文本有着不同于上述两部影片的独特价值,那就是主人公不是刻板的典型形象,而是一个成长过程中的人。
影片着力刻画的,不是正义战胜了邪恶这样的意识形态教条,而是一个最开始很邋遢的小孩子,怎样变得懂事、珍惜友情,怎样变得不邋遢,在这个过程中顺便摧毁了老鼠世界的阴谋,完成了英雄的蜕变。
邋遢大王不是高高在上的,而就是你我他。
影片中最值得一提的角色还是善良的小白鼠。
它的存在让非黑即白的世界观有了一种新的色彩。
应该说,上世纪80年代的动画片中有这样的意识形态突破是很让人诧异的,这就好比在《葫芦兄弟》的蛇蝎洞中有一只蛤蟆兵竟然是好人一样让人感到奇怪。
虽然我们看到了导演在人物构造上寻变的努力,但这种寻变在当时表现起来也还是比较生硬的。
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你只能被动地接受在以偷盗和霸占为文化的老鼠世界中,有这样一只另类老鼠的存在,但你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另类会出现。
当然,从现代商业动画的角度去看《邋遢大王》,也还是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的。
首先,邋遢大王这个形象不易于衍生产品的开发,因为哪个小孩会买个邋遢大王的玩偶放在家里呢?
这个选题的教育意义,还是大于其商业价值。
第二,邋遢大王的故事不好往下进一步延展。
他叫邋遢大王,已经从邋遢变为了不邋遢,那么如果有第二部续集的话,还能怎么编呢?
总不能再让他重新邋遢一次吧。
也就是说,邋遢大王这个名字虽然辨识度很高,但是既影响了其商业延伸性,又限制了其剧情的进一步拓展。
在80年代这部动画片诞生的时候,导演们是不会考虑这么多的,当时也没有这个氛围、没有这个必要进行如此众多商业化的考量;但是如今,上海美影厂在市场经济时代还把这个选题搬出来,还考虑不到其市场推广的困难,那就是不应该的了。
观看《邋遢大王奇遇记》,那种本应快乐而温存的怀旧感,最终不及对上海美影厂的没落与其自甘没落的痛心。
有的小孩子看不懂过快发展的流水剧情,问妈妈:影片什么时候完啊?
我却想问问上海美影厂还能称之为“动画人”的那些人:没有创新的吃老本,什么时候完啊?
邋遢大王不邋遢,大家喜欢他。
第一次看到这部剧的时候还不太懂邋遢是什么意思,毕竟这俩字我都认不全,看完之后看明白邋遢是什么意思。
可能是第一次留下的印象被吓到了,后来它在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一个恐怖片,因为里面的一些画风对于童年时代的我来说实在是有一点小恐怖。
这部动画片还是挺好看的,里面的各种教育意义也很不错。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一部剪辑版的《邋遢大王》再度将我们拉回了正在遗忘的现实——整个老鼠王国便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其背后的含义固然发人深思,但却暴露了更多美影厂的缺陷。
所谓的“剪辑版”从表面上看是“去粗取精”,但同时也去掉了一些让我们曾经拍手称快的精彩场面。
不仅如此,但从画面和制作水平上来看,美影厂一直在止步不前,仅仅想凭借曾经的“辉煌”重挽人气必然成为一大败笔。
个人并不赞成纯粹的剪辑,如果没有技术上的提高与更新,这无非是在向世人宣布“看,这就是我们的最高水平”然后换得一场喧笑。
在这个国产动画“没有最脑残,只有更脑残”的当下,如果美影厂只能靠着曾经的存粮来维持而不能有所创新,那只能说美影厂的寿命只会越来越短,这和所谓的“啃老族”又有何分别?
不过。
纵然如此。
它依然把回忆从光影的角落带回了给了我们。
就这一点而言,无话可说。
80后都记得。
邋遢大王真好看。
现在做了妈妈,领着3岁的儿子去看电影,儿子的人生第一场电影哦,看什么好呢?
灰太狼?冰川时代?
邋遢大王?
显然选邋遢大王了。
情节和小时候的一模一样。
儿子看的兴奋的不行。
专注与兴奋持续了85分钟,对于3岁的小孩,尤其是小男孩而言,还真是难能可贵。
说明动画片的吸引力真的不低。
我和老公看的就比较无聊了。
虽然是童年美好回忆,可是,画面什么的,和功夫熊猫之类简直没法相比。
其实,和在家看2元盗版碟没啥区别。
有点圈钱的感觉。
≪邋遢大王奇遇记≫,讲述邋遢大王意外进入老鼠世界的荒诞故事。
又一部儿时的经典动画剧集重回到观众视线,此次电影版同样经过数码修复,片长由两个多小时缩短为不到九十分钟,加快了故事节奏。
本片同样看的是我们儿时的情怀,以及我们对儿时的回忆,也让现代儿童感受我们那时的纯真。
总之,值得一看。
我只记得,我小学看了一部《阿基拉》之后,我对动画改观了。。
和小时候的什么<西游记>,<黑猫警长>一比。
太儿童了弱爆了。
看到名字的时候什么都想不起看电影的时候却能随着调哼唱起那首歌若要说里面影射了多少的现状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对我来说 爱跳舞又勇敢的小白鼠是可惜的地球球长的笑点还是不错的然后想了一下地球好像还真是没有一个球长呢好像里面老鼠们变成了人而邋遢大王变成了环保卫士而猫狗则是无条件的跟随者其实对于这部电影我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回忆小时候看的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葫芦娃了就这样保留着原汁原味的重新看一遍可能要比用高科技的3D效果翻拍让人更加感动于心在离职和下一份工作的间隙第一次可以体验豆瓣观影也是十几年来第一次看国产电影感知到除了网络游戏和重复矛盾的工作之外那么单纯简单的、清新的存在之前一直都是习惯性的玩豆瓣现在才真切的体会到它存在,真的是一种幸运
男友事先订的票子,问我想看不……好吧,电视版的邋遢大王一直想不起来结局,就趁这个机会补上。
小的时候我最喜欢的是邋遢大王帮老鼠公主置办嫁妆和婚礼用品的那一段:牛奶盒穿2根筷子就变成了花轿,觉得邋遢小子真是超级有才……好吧,最后要说的是,气球真是个好东西,关键时刻还能用来自救……
动画片改的电影,剧情有删减,颜色很奇怪。
据说原来这部动画片的导演当时还打算拍续集的,特意还在故事里面做了铺垫,结果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拍成。
若干年后,不知道什么原因,美影厂就搞了个电影版,吃老本咯准备?
120925晚1306
首先感谢豆瓣观影Club和广州飞扬影城天河店提供的免费观影体验。
城市化的许多东西不喜欢,大鸡笼的房子,挤当当的交通,大片大片温热的水泥地板,扑扑而来的地下商场或是空调的热风。
但是,再一次在豆瓣上抢到票,找寻着电影院,在为房子的事情闹心许久之后,又闻见爆米花的味道,踩过软又绵绵的星星月亮蓝色夜空般的厚毯子,终于又在标准化大墙幕前软椅子上架起蹄子,看着刷刷的广告(乱入:杨丽萍孔雀舞的联想广告好漂亮!
)等待影片开场的时候,差点儿就热泪盈眶了。
无论哪个时候哪个地方走进放映厅,像是所有的人生经验洗白,所有空间和时间的感受清零一样,剩下的就是各种奇遇生活的呈现。
似乎还记得那只尖嘴的老鼠,还记得那些样奇形怪状各般武艺的老鼠兵,尤其是那只妖冶漂亮的小白鼠。
但是现在再看邋遢大王已经全然变样了。
看到了许多邋遢身上有的机巧和有心思,看到了许多庸俗脑子的机械和阵仗,甚至看到了许多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英雄般的愤慨和激烈,领导人物的号召利用和兄弟帮衬,还有终于都还来不及有几帧为小白鼠掉眼泪的画面,就匆匆而来的死亡战斗。
殊不知最美的,是邋遢刚缩小时徜徉于大花大草的植物之中,是小白鼠枕着收音机说她最喜欢的是人类的音乐,是那些聪明的小鼠仔们不辨是非的好奇和求知。
没有马达加斯加的鲜艳和梦想,没有大闹天宫的音乐和精致,邋遢实实在在地教了我们一种中国的大经验:遇到坏人,要勇于斗争,最后一定会胜利的。
但是多少父母在热热闹闹之后,会如此告诉孩子呢。
兴许会说,看吧,邋遢喝了脏了的桔子水,就被坏人带走了。
以后不干净了,就要去老鼠窝当细菌实验品了。
影片没变,观影人的心思变了。
影片重温,是告诉我长大了。
所有对人和事的感受再也不像从前了。
但是我还是很心疼影院后头被吓到的孩子哇哇的哭声,很美好旁边小朋友忙不迭地看大屏幕,脑袋从左扫到右,从右扫到左。
生活如果称得上“奇遇”的话,也许就是这样。
一个月前从重庆出发,走着走着,就远了。
然后又抢到票,走着走着,就到了一家广州的电影院了。
除了删掉限制级的一些画面,不觉得做的精简有任何意义。有些可以理解是为了和谐(比如致敬《大独裁者》的国王梦),有些可能是错误地判断为“过时”的桥段(比如红队黑绿队黄队),而有些则糟糕得无以复加——最突出的例子,tv版结尾邋遢大王在仓库偷了一把剪刀(一个镜头交代),随后用剪刀解绑(一个镜头交代);剧场版删掉前一个(及前后一组)镜头,最后剪刀解绑改用人声旁白的方式交代——除了强行倒计时造紧张感,更主要的,想必是怕观众“看不懂”。观众的水准确实在下降,但因和果,也就很明白了。
童年回忆,
善良从来都不是生存下去的方式,残忍才是。
动画人物的口形和对白依旧是对不上(还不是声画不对位),动画帧数依旧少。不知仅靠“怀旧”二字支起的大荧幕动画的这一角还能撑多久?不知从小看惯了美国十几万帧一部动画孩子能否为其心动?
博纳银兴4厅 24元 with小光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596179/
童年cult启蒙作。什么铁臂阿童木,三眼神童,你们先靠边站一小会儿吧。
重温一遍,没有小时候那么有意思了。
不知道小时候的我干嘛去了,竟然没看过。这动画在今时今日放映,真的只能给2星。
3669
至今還記得那個唱歌的小姑娘~~
怀旧但质量不敢恭维,还冷饭热炒,略无语
为了打前两字,我还得切换成拼音输入
童年的美好回忆经过岁月沉淀为一碗无味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真的只是一份童年的记忆而已。
好似童年的美好记忆都发生在夏天!2000年夏日的CCTV6电影频道,唯一遗憾的是这次把邋遢大王生病后肚子内细菌大战的戏码给删了,好想听那句“传播细菌的伟大事业”。
一般
其实当年的动画片也不那么好看,不过这么多年进步真心不多,态度上简直退步了。
片头那个闺女一出来好有亲切感啊!!!
像垫板一样的2D哇。。00后们才是社会的中流砥柱!wiz 66.
3星。童年回忆,经典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