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真实事件相比多了艺术加工,增添许多虚构内容,但是无伤大雅,尤其比起另外一部也是有原型的英雄机组对比真的拍得不错。
乘客形象很典型,空姐和机长们们也很有故事。
飞机上飞机下联动配合才有了完美结果。
真实故事去弄起落架的工程师的也太勇敢了。
演员们演技也很好。
对照现实,同样是起落架不同机组不一样结果。
因为中国机长来看的这部,总得来说以小见大,开篇一对即将和离的夫妻意外合作服务同一个航班,起飞后发现降落架有问题,几次尝试均无法正常放下,只能紧急迫降,在所有人的努力下终于成功降落,夫妻俩通过这个事儿和好,故事结尾打在俩人从另一边走出,错开鲜花和掌声,和女儿团圆。
(其实看的时候依照惯性会想降落后是不是有个大爆炸危机更好看更冲击,后来仔细琢磨了一下,还是原片的处理方式比较好,前后呼应,定在身后是欢呼身前是团圆更能体现机长的伟大。
)其中细节描述很到位,各单位部分团结配合,飞机上的乘客还都很听话,虽然有点小小插曲,但很快解决不占时长,夫妻俩人从和离到团圆的结局也是依靠迫降而转变,其中没有过多描写俩人间的感情,所有事都围绕着飞机如何降落去推进,每一场戏关键也很紧密,推荐!
(有个小细节值得表扬,飞机出事前单位联系地面机长时,机场开车过去,途中有经过一个没有信号的山洞,增加了紧张感。
其实可以简单处理地面机长接到后马上回去,虽然情节加快了,但那种紧张的感觉却没了。
)
太精彩了,非常棒的一部电影,强烈推荐。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本片的成功再次印证了这句话。
电影没有过多的对白、人为设置的冲突、刻意煽情的桥段,仅仅是本着真实的原则还原了这起中国民航史上的首次紧急迫降事件,便足以让观众身临其境,血脉偾张。
首先节奏非常好,20分钟左右便引出飞机故障,后续大量的篇幅都描绘了各方处理情况的真实反应,指挥中心各种专业的故障排除方案、紧急迫降的模拟分析、消防的快速反应及意外、甚至领导的表现都让人十分信服。
尤其是两段迫降的特殊摄影:飞机一边起火一边冲出跑道,发动机轰鸣着冲开航站楼、乘客大叫着被甩出机舱,令观众在那几十秒内也不禁跟着屏气凝神,目瞪口呆。
其次,说说文戏,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群有血有肉的机组成员,为本片增添了不少光彩。
尤其是机长通知乘务长准备迫降的那段,两人口头上不断交接着各种注意事项,眼神中却难掩对彼此的关心,徐帆在此处贡献了极其动人的演技:眼眶中的泪凝而不落,在灯光下映出昔日爱人的面庞;千言万语强抑心头,只能吐露最符合此刻身份的话语。
那种强大的情感张力,令人如置深海,呼吸困难,身体只能本能地维持运转,等到情节推进,气氛降温时,才发现演员传递的真挚情感,早已化为泪珠,不自觉从脸颊滑落。
我们不禁感叹,这种超越时空的共情体验,大概就是影像艺术的魅力吧,而如今已鲜能感受了。
感觉挺惊险刺激的,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些人纠结一些驾驶细节,以及影片里的一些领导,这些描写挺符合中国实际的啊!
影片里的一些细节或许与实际情况有差,但这不应该成为给低分的理由,看很多人打一颗星,真心不明白,电影跟实际难免不同,成天纠结这些,那很多电影都可以打低分!
感觉有些人口味真心有点挑
昨天看完了《萨利机长》,再加上之前看过的《中国机长》,一起来对比着写一篇影评好了。
三部电影都是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来,记述的都是被挽救的空难,都是由于机长的过人能力和多方的齐心协力,挽狂澜于既倒。
这样类型的电影,我认为评价的最低标准是记叙和改编的成功与否——有没有强化冲突、有没有成功地把一个本就惊险精彩的故事讲述得扣人心弦;在这个标准上,我认为做得三部电影都是优秀的,其中我最喜欢《紧急迫降》。
《紧急迫降》把故事的细节完善到了极点,每一次尝试、每一个机舱里的人物的反应、调度和调度中的意外……;《萨利机长》则不仅将故事完美地叙述了出来,还叙述了两遍,观看这两遍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一次是被灾难调动起来的紧张和庆幸,一次是对机长的敬佩和感动;《中国机长》对于空难过程的叙述无可挑剔,尤其是调度和指挥,全面但又集中,不过一些机场外的支线显得不大必要,影响了故事的紧凑在此之外,《紧急迫降》和《萨利机长》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紧急迫降》对人物的塑造真的一绝。
机长和妻子的矛盾是那么真实而又普通,对女儿的爱又是那么一致和真挚(徐帆那声恍惚中的“哎”和邵兵那句“就是不知道,她能不能试着先当妈…欣欣这孩子比较调皮”真的令人泪目),这使得我们更清晰地意识到他们在危难面前也是个普通人,所以更加可敬、更加感人。
带着“巨款”的大叔可怜又可佩,他为了这笔“工人们的命”,连生命也看得不那么重了。
痛哭流涕、下跪哀求、不听劝阻的样子,可怜又可叹。
还有两位老人的有趣相处与深深相惜、世外高人的镇定自若、被误会傍上大款的空姐、机组惜命却肯在高空高速的飞机外尝试手动释放降落轮的“砂锅”……这些人物那么真实,所以愈发令人感佩和落泪。
《萨利机长》的角度独特又发人深省。
履行程序的调查、不考虑人性的苛刻质疑、一次失败对生涯可能的断送、充溢赞美的舆论反转的压力……一场万众瞩目、激动人心的成功水面迫降背后,其实还有无尽的关于“事后调查排除侥幸”、“人性”等等的问题。
萨利机长的插叙也很棒,梦境闪现的机毁人亡、回忆青年时的成功飞行、看到电视回忆起坠机经过等等,让观者仿佛也与机长的内心同在,陷入他的情感和思绪中。
,感同身受,愈发唏嘘。
一架飞机,承载着乘客和乘客家庭许多人的命运,舵操纵在机长的手里,沉浮被无数个细节决定。
航空史上著名的空难,有多少是因为一点点疏忽、一点点错过导致的呢?
能有这样三个不幸但又充满了幸运的故事,真是best news of the year(history).
不同于中国机长中相互配合的各方都是拿着步话机呼唤3U8633,紧急迫降中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职责,我们真正看到了一个集中的、统一的集体为在极短时间内解决一件事情而共同努力。
他们会翻书找方法,会提前在跑道上撒好泡沫,一个突如其来的车祸又增加了影片的张力,让我们看到了焦急的领导和混乱的人群。
电影不是只为了凸显英雄,所有人都镇定自若最终凯旋,而是真正演出了人的喜怒哀乐。
他们会紧张到满头大汗,会偶尔温情脉脉,会惶恐到精神错乱。
真实可信不浮夸,有理有据真本事。
在电视上意外看到这部片子,我震惊了,这么好看!
在豆瓣上搜一下结果发现从前评分4点多,我震惊了,这么神奇!
我还在纳闷是以前的豆瓣人自卑到这种程度吗?
以至于是国产片就打低分?
直到几个评论给了我解答:大家觉得电影里出现了市委书记市长所以是歌功颂德片啊,歌功颂德片怎么能打高分!!!
哇,我一下就理解了。
毕竟那个时候的风气就是,我玩豆瓣所以我逼格高,我看不起内地的东西我有品味,我反对主旋律所以我就是独!
立!
自!
由!???
再别舔着大脸不知羞耻看不出来自己是个傻逼了。
且不说先问是不是再讨论怎么办的情况下#领导明明就去了现场你还要求改编电影把领导抹去吗#;就算领导没去现场,这电影里加了也没有任何违和好吗!!
难道国情不是任何类似情况领导都会第一时间到现场吗??
何况这部片子难道是主要描述领导的丰功伟绩的吗?
难道是领导指挥迫降这么玄幻吗?
明明是地面和机组专业人员努力配合成功迫降好吧。
电影情节明明真实无误,却有人因此不满。
不是被南风把脑子吹干也只能是本来就没脑子了吧。
退一万零一步说,就算立意真的不好,这部片子的技术质量也是绝对过关的。
起码演技来说是没有ab、gxt这些奇怪的存在的。
偏偏有人仗着自己有个豆瓣账号要把对主题立意的不满撒到演员,配乐,运镜,故事节奏上,那只能说是存心挑国产片的刺,为了杠而杠。
嗯,这种人我祝他一辈子只能看ab演的片子。
其实我灾难片看的不多,这部片子在各方面都不算有特别突出,但又每个方面都完成了需要达到的目标,这已经很难了。
但就像(个人评分)假设2012是一部110分剧情,其他(演员配乐镜头)各方面75分的灾难片,那这部电影就是每个方面都80分的片子,剧情人物设计没什么创意 ,但无法被评分,因为它来自真实事件。
事实上,真实事件还要更加惊险一些。
以前看过记不清了,从极地营救来的,认真看了一遍。
紧急迫降确实比中国机长更丰富一些,相比之下,后者应该不算灾难片。
前者不是国际首例,因此可能没有太多侧重描绘机长,这样一来,倒是把机组乘务员乘客政府指挥波音保险消防救护新闻各方面人物都涵盖了。
并且把涉及到的机械技术问题,也通过领导间的沟通解释的很清楚。
再加上出舱检查这样的惊险画面,而且还把预想的最坏结果以想象的形式展现,增加危机感。
另外细节丰富,印象最深刻的是泡沫,之后我一直以为那是标配,中国机长里好像没有,我还很诧异……然后是记者车,忙中出乱,很真实。
还有做记录的姑娘,她态度的变化侧面体现了严重性和指挥员的优秀。
还有折断的笔,掉落手电后的幽默,还有那个白衣老爷子,隐世高人呐。
徐帆演的很好,但莫名和邵兵不是特别搭,其他人物着墨不多,但体现了各自特点。
而中国机长里面,因为故障原因不同,所以基本没有排除故障的过程,整个过程几乎依赖机长操作,但是人物刻画又比较扁平。
另外就是比例上,登机前后的准备工作占了不少比重。
对于乘客刻画很多,但如果作为灾难片,意义不大。
工作人员基本只有杜江的角色刻画,还稍有争议,主要是各主创演技以及事件影响力加持。
除了机舱释压瞬间比较惊险,紧张感基本是从指挥中心和爱好者身上体现的,而且多为语言描述,缺少视觉冲击。
算是类型片或宣传片?
猜测制作费用低不少?
都是空难,难免对比,中国机长应该也是给了五星,但是更喜欢这部。
重新get到邵兵
看了电影《紧急迫降》。
印象深刻。
在看这部之前,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说中国机长不好看。
看完99年紧急迫降,我又不明白为什么有人打分低于中国机长那么多。
其实我个人是李现的粉丝。
只要他没有品行不端,没有出现法律问题,等等原则问题,我想我会一直喜欢他。
所以他的电影等等我都会看,哪怕只有一点点镜头。
但还好,我不是狂热到一切都是好的。
看完紧急迫降,我真的觉得原来中国机长拍摄还可以再进步些。
原事件我们不用改动。
但是故事怎么发展跌宕起伏,情节如何刻画多个视角及揪心程度。
怎么将真实与虚拟,甚至特效结合。
并且能符合现代设备,甚至超越本年代。
我觉得紧急迫降做到了。
如何将生活烟火,及英雄刻画入木三分,戏剧性层层叠加。
紧急迫降确实做的不错。
中国机长看完我会感叹原机长的沉着冷静,以及强大意志力。
当然还有2位主角出色表演。
而紧急迫降我则会边佩服原机长,边感叹编剧的电影刻画情节情绪的厉害之处。
每一位乘客都是点睛之笔。
没有多余。
环环相扣。
不是2位主角了,而是各个厉害。
甚至连特效预演都觉得很有必要。
甚至倒推20年后,都觉得是佳作。
我这种不甘心的人就会百度及豆瓣,原来是有人觉得不真实,有人觉得电影配乐不好。
可是事实是,事件也是真实案件改编,艺术本身就可以多方面再加工。
至于音乐,我觉得也是有理有据。
歌颂共产党的音乐不是土,而是时代所致。
其次,确实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好生活。
尤其疫情,与国外的情形对比。
特效音也已经力所能及了。
要用当时的眼光去看,而不是以现代高科技的眼光说这么多再补充一句,中国机长也很棒。
包括导演,演员。
只是觉得紧急迫降还有我们值得学习更多的地方。
瑕不掩瑜。
依旧可以为我们2021年甚至以后提供高思路。
Ps:紧急迫降里才知道,原来徐帆年轻时那么美丽动力,黄奕那么稚嫩清纯。
每个人物的性格刻画真的很丰满呀!
2023年又看一遍后,发现这可以称得上是新千年以来最好的国产行业电影。
聚焦某一行业的作品要想拍好,就一定要体现出行业的专业性,具体到航空题材,就应该真实展现空乘和地勤的工作状态,如果再加上是真实事件改编,就更应该尽可能还原事件始末,毕竟航空业给外界的印象就是专业严谨。
本片因为题材,难免会被和《中国机长》对比。
在专业性和真实性这两点上,本片可谓是非常讲究,还原出的事件前后链条清晰,乘务、飞行员、地勤、消防、医护各方也是群策群力,救援过程非常清晰。
相比之下,《中国机长》完败,胡编乱造的遇险情节直接冲淡了真实事件的千钧之力,既失了真实性,也落了专业水准。
近几年的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国内电影,大部分都压根不想展现真实事件原貌,都要按自认为好看的方向改编,感觉主创都挺傲慢的,不屑于了解真实事件,自认为自己脑海里的才是好看的,《八佰》、《中国机长》、《中国医生》、《金刚川》、《长津湖》、《烈火英雄》等等都是如此,要不是国内电影工业已经颇具规模,这些电影连“感官刺激”的遮羞布都要没了。
看完中国机长来的,真的觉得这个剧情拍的比较细致,而且还是99年拍的,剧情很跌宕起伏,虽然知结局大概是什么,但看了心还是跟着一起提起来,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字幕。
这次居然不是喜剧,而是充满细节非常写实的空难科教片,还能兼顾到现实生活和人性。看的时候一度想给五星,但是鉴于一些演员台词的重音都没有说好就忍住了。片子中那位让大妈感觉眼熟的市长同志全中国人民都眼熟吧。
标准的国产电影水平,标准的天朝体制内剧情,标准的正义演员脸。
怎么看都像是一场无头烂尾的混乱闹剧啊,或许现实就是如此(不知道),但编排和调度是你电影的工作啊,与其这样,不如去掉所有配角,加上旁白,穿插主要当事人的回忆采访,做成一档纪录栏目岂不是更好?由此可见20年来本就起点不高的国产灾难类型片,除了资金以外……还是有一丁点进步的。
有中国特色的灾难片
最后的故事情节还是很紧张的…不过电影的演员们实在是太搞笑了,不光有情深深雨蒙蒙剧组的客串,还有那个超级像胡哥的指挥官…看得好凌乱,哈哈
= =也是学校组织看的
市长的演员很像涛哥专业性比《中国机长》强点,但有的情节也比较鬼畜,还是给这两部电影同分好了
【电影院】中学学校组织看,当时让我们学到:飞机原来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囧
当时学校组织看的……
看完中国机长那个傻不拉几的电影我决定过来打个5星拉高一下分数
机组的淡定真是厉害。“似是故人来”其实是来看涛哥代餐发现原型是HJ……邵兵真的很帅,黄奕高鑫都好年轻。
1998年9月11日,中国东方航空一架MD-11(B-2173)客机,航班编号MU586,由上海飞往北京,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后因起落架失效被迫折返,事件中无人受伤。其后事件被制作成一出电影名为《紧急迫降》。
2000的电影 现在看着还是有可取之处.据说是当时虹桥发生的真实事件。明星群演 当时好年轻
这几天两起国外事故让我突然想起翻出这部老片,我妈看中国机长的时候提起这部也拍的不错,当时没在意。飞行题材电影在国内不容易拍成,虽然这部有点古早主旋律味,但总体来说拍的不错,比中国机长人物塑造更丰富立体,但客观说跟国外高分空难片仍有差距。
小时候以为是中国灾难片的曙光……结果亮一下就再也看不见希望了
猛然想起小的时候还看过这么一片儿~
一颗星都不想给!有关飞机事故的电影都应该民航局审过再拍!你以为飞机是你说出故障就出了?!起落架不能正常使用,竟然还让机组的人去站到飞机外面去修?你丫以为你这是拍美国大片呢?!飞机内禁止吸烟是头猪都知道吧?机长 驾驶员 机务竟然一起在驾驶舱内吸烟?你丫脑子用粪填了?! 拿好负无穷分 滚
很媚俗,很主旋律。
小时候在中央6台看过很多遍的电影。今天看完《中国机长》,失望之余过来补评。这么说吧,看过多年之后,依然记得本片的情节和人物,这一点就说明这部比几张早了二十年的电影要优秀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