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天下无双,她的小龙女让人感觉人间值得,不用演,然而她的刀马旦动作干净利落,一身白衣更是飒爽……正因为小龙女不通世俗内心干净体现的真挚显得美,却也被公孙用世俗善意伪装下的虚假猥琐欺骗,虽然有时不通世俗显得有点不讲道理和规矩,只剩下她自己的时候反而过得轻松洒脱 想想过儿的入世从一开始被欺负到后来被误解算计冤枉最赞的郭伯父侠肝义胆,忠诚大义,为家为国,还不护短,可是我怎么没见过有一点这样特质的人呢 还有最清灵的郭襄,那事她还没变没整 绿萼也很纯净音乐天下无双等等……都很赞摄影选景制作用心了,无论小还是大杨过的选角都不行,为什么不让吴磊陈晓合作这个版本呢,尽管陈晓演技服装造型还可以
岂有此理,这两星,一个分系统自己给的,一颗给刘亦菲,剩下三分找油腻教主拿吧。
原本是奔着内地首次拍神雕侠侣,满心期待刘亦菲的小龙女,可惜了被黄教主毁了,好好的一个亦正亦邪的侠义柔情的大侠演绎成了油腻猥琐中年男,要我说,整部剧其实什么都不错,取景服装道具剧情都是很不错的,可惜选错了最重要的男主角,怨不得谁,当年金庸老爷子甚至都公开指出了黄教主的演技,一个浮夸的小青年,在古墓演的感觉像是在勾引小龙女~~~本以为至此而后勇黄教主能在以后的演艺导读上能扎实自己的演技,可惜了演技这玩意有时候还真的得有些天赋和灵性。
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两个没演技的男女凑在一块,能碰出什么火花来,鬼知道。
我说大家都懂吧!!!
如果当初换个演员我觉得这部完全可以与港版相抗衡的,不至于如此尴尬
真是纠结,大爱女神,很讨厌黄晓明,大爱神雕侠侣,大爱杨过,小龙女。。。
女神真不容易。。。
遇到这么个搭档。。。
演对手戏不容易啊。
想怨导演是怎么选的演员,黄教主表情僵硬,假,动作夸张,假。。。
总之,根本就不会演戏啊,演话剧还可以,需要夸张需要假。
关于演员本身不想说太多,只演技方面,就烂到家。
读神雕的时候还在学生年代,一口气读完,除了不太喜欢作者对郭芙的安排,一定要她也喜欢杨过。。。
但除此之外很喜欢他塑造的小龙女和杨过。
姑姑心地单纯,不食人间烟火,印象最深的情节就是黄蓉问她和杨过睡在一起的时候,她很自然的说一直这样,真是萌翻了。。。
刘亦菲真的很有灵气,她演这种很单纯的角色不会让人觉得假,因为她的长相和年龄都很适合这种飘逸。
杨过的机灵,敏感,爱恨分明,逍遥。
只是黄教主演的太做作。。。
没演出来聪明劲儿,也没演出来潇洒的感觉,他演的太假太俗,和女神站在一起总有一种违和感。。。
总觉得女神太美好显得他更猥琐。。。
真是毁了杨过。
女神最近总是演一些花瓶角色,希望多演一些小龙女,灵儿之类的形象,真是完美了
相信很难有人喜欢郭芙,神雕这部书里,即使是坏人也有让人同情的一面。
例如李莫愁,用情至深且在遇险时居然想到的是郭襄。
金轮法王一生武义不凡却没有传人。
欧阳锋虽坏却一心一意对杨过好。
唯一一个毫无可取之处的,莫过于郭芙了。
这个女人空有一副好样貌,继承了她娘的尖酸以及她爹的迟钝,实在是平庸之极。
家里人个个不凡偏偏她武功不好学不到精要,又喜欢到处惹事,一出事儿就恬不知耻的扛出爹妈的名头吓唬人。
且不知恩图报反而动不动一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牙尖却有反应迟钝,想逞口舌之快却处处吃人哑巴亏,常常被人骂过好半天才反应过来。
虽然嫁了一个如意君,却在若干年后醒悟原来自己其实也是喜欢杨过的,这样一来他夫妇二人纵然是举案齐眉也只能叹美中不足了。
这郭芙实在是太可恶了,不过却也凄惨。
她处处讨人嫌不说,更有一个人见人爱的妹子衬托更加不堪,这郭襄继承她妈的俊俏聪明和她爹的宅心仁厚,比郭芙不知道好多少。
再说英雄大会上他的耶律哥哥虽然赢了,风头却被杨过盖完了,杨过虽未与耶律交手,不过两人的差距之大,可见连交手的必要也没了。
且一个堂堂的英雄会,远远不及郭襄的生日,可见她福气之好,远远将她那个不争气没人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草包姐姐甩在后面了。
可见郭襄的存在很大意义上是为了为众人收拾郭芙,但这个收拾就叫郭芙怎一个惨字了得,想郭芙之可恶,砍了杨过右臂还不知悔,还小龙女中毒,害他夫妇二人不得相聚,杨过这一生的悲剧可以说大多数都是那个草包女人造成的,这些罪过不是一个死就可以解决的,想来众读者看到她也是胸中一口恶气堵的厉害,就是死千遍万遍也是消不得的。
而金庸却用一个处处比她妙的郭襄把她羞辱的人人欲拍手称快,到最后更让她受杨过天大的恩惠甚至下跪,想来这比杀了她更叫人顺畅,在她以后继续平庸的人生中,想来醒悟到自己真实情感的她也好过不到哪去,大概会因相思而郁郁寡欢,且她这种上不得大场面的平庸之辈也很难立足江湖,以后的人生可见一般。
这就是惹得众怒的下场,可见,神雕中,最悲惨的,莫过于郭芙了。
连作者都讨厌你了,落得个比死还痛苦的下场,却没人同情,只有人拍手叹曰:快哉!
这是我长大后认真看的第一部“江湖”剧,不同的年龄段可能感受不同吧,以前可能会感动,现在却多了几分理性。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十六岁的郭襄遇见杨过,杨过送她的第三个礼物便是满城的烟花,十六岁的年纪注定了她终身不嫁的命运。
十六岁,怎么可能不心动呢。
最后几集金轮大王为救郭襄而死、黄蓉在战争面前一边是国家大义一边是爱情亲情,这两个桥段是我为数不多的几个泪点。
金轮大王竟然为救郭襄而死,一个人究竟如何才肯为另一个人牺牲生命。
这部的武打戏超帅的,小龙女的功夫“好俊”。
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我都很喜欢。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
满城烟花
少女
当年看神雕,被小龙女美得不要不要的。
刘亦菲的颜在神雕里边更好看了,整部电视剧画面都很美,九寨沟的风景那是没话说的,印象最深的是小龙女踩着白纱出场的时候,很仙,郭襄出场的时候很灵,这也是很多人对杨幂有好感的一个原因吧,虽然黄晓明的一头黄毛让我有点难接受,不过整体还是好的。
两个人打戏就跟跳舞一样唯美。
老版的也很好看,但毕竟那时候我太小,对神雕的印象还是这一版的!
大概从这部剧开始刘亦菲就有了天仙的称呼?
真是满足了很多小说里女主的想象,可惜她现在不怎么演电视剧了。
黄晓明刘亦菲主演的《神雕侠侣》首播于2006年,距今已经12年了。
彼时张纪中还处于黄金年龄创作期,他的金庸武侠系列翻拍剧也都堪称万众瞩目、炙手可热。
而刘亦菲以17岁的韶华之龄饰演小龙女,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在这之前,神雕侠侣的翻拍作品颇多,每个版本都各有其优缺点。
但在女主角的选择上,或许是囿于“姑姑”这个称呼,饰演者多为青年女性或熟女。
而张纪中版本的神雕则是首次将原著中小龙女的少女形象还原出来的版本。
作为全球华人心中最深入人心的美女,对于小龙女这个人物的塑造,无疑是重中之重,小龙女成功了,则神雕就成功了一半。
在之前多部成熟版小龙女的狂轰滥炸之下,要重新呈现一个虽然契合原著但与大众心中的认知完全不同的版本,无论是制片人张纪中,还是刘亦菲,要承担的压力都十分巨大。
原文描写:“忽听帷幕外一个娇柔的声音说道:“孙婆婆,这孩子哭个不停,干甚么啊?
”杨过抬起头来,只见一只白玉般的纤手掀开帷幕,一个少女走了进来。
那少女披着一袭薄薄的白色布衣,犹似身在烟中雾里,看来约莫十六七岁年纪,除了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绝俗,只是肌肤间少了一层血色,显得苍白异常。
”
17岁的刘亦菲无论是外形还是年纪都和原著中的小龙女十分契合,唯一的小缺陷是她那婴儿肥未消的脸颊过于饱满,不够瘦削轻灵。
然其身姿曼妙高挑,加上古人称之为“美人肩”的削肩,行动之间还是完美呈现出飘飘欲仙之感。
除此之外,剧组给刘亦菲量身打造的几套精妙服饰,也非常完美地展现出“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回风之流雪”的仙子形象。
早期的莲花抹胸装采用了紧紧束腰的宽腰带,和极薄极轻的大袖,一招一式间既飘逸又轻盈。
这套中期造型,上衣采用半透明褶皱的布料做袖子,肘部和袖口装饰垂下的丝带,龙女一招一式之间丝带飘摇,动感十足。
这套后期的造型,上臂袖子偏紧,肘部袖子翩翩展开,身后环有长长的飘带,凌风而立时仿佛要随之远去。
当年的刘亦菲刚上大二,对于表演尚且处于摸索中,但正是由于这份不自知的青涩,加上演员本身的性格和导演的调教,恰巧贴合了人物形象。
幽居古墓的小龙女并非单纯的冷漠,而是不通世事、天真纯朴、举止稚拙,而当其离开古墓、感情萌发,本心就会开始觉醒。
她对世间万物是好奇的,她对爱和生命也是渴求的。
杨龙的洞房花烛夜,龙女此时身受重伤。
她自梦中惊醒,从惊恐、茫然、害怕、强笑,到不舍和痛苦,叫道“我不想死,我不想死!
”,这一段层次分明自然,凄楚震撼,演绎堪称完美。
当她历尽劫波苦难之后,便犹如璞玉被雕琢,变得更加温润、纯净、从容。
虽然这部剧播出后褒贬不一,但小龙女这个角色无疑是成功了。
这么多年过去,荧屏上没有再出现过一个脍炙人口的翩翩白衣清冷少女的形象,足以见这个角色之经典。
黄晓明的杨过在外形上是英气俊朗的,但由于拍摄任务太重,他时不时出现面部浮肿黝黑、神色疲惫的情况。
硬撑下来的黄晓明勉力打起精神扮演着跳脱的少年已经有些违和了,又兼之这个版本的杨过更偏向于热血狂傲、奔放不羁,所以前期的表演多被人诟病过于浮夸造作。
而清爽的束发只维持了两三集,就变成脏乱的披头撒发。
也许这是大胡子对于江湖人士的一贯的审美,却让原本俊朗的黄晓明颜值下降了十倍不止。
不过到了青年期和中年期,黄晓明的表演就渐入佳境。
我一直认为他最擅长表演的是历尽人事沧桑的角色,合伙人是如此,岳飞也是如此。
沉郁、悲痛、绝望、无奈都更胜其他版本。
这个版本的拍摄风格不仅仅延续了张纪中一贯历史剧般的豪情大义,在人物的情感细节方面的描摹也十分细腻。
剧本给杨龙之间设计了几个情节,即小龙女给杨过梳头和缝衣服。
这两个细节从少年期到中年期,从古墓到英雄大会、绝情谷都贯穿始终。
一则小龙女从小照顾杨过习惯成自然,二则体现了小龙女细心干净又洁癖的特质;三则几次众目睽睽之下女方为男方逢衣,烘托了他俩旁若无人、无视世俗的性格;四则,这个细节暗暗隐含了他俩之间感情的复杂性:小龙女对杨过如母亲如长姐般的关爱,和孤苦伶仃的杨过对长辈的依恋。
孔琳饰演的黄蓉和周迅有几分相似,这个选角有意思,联系到张纪中版本的射雕,让人忍不住赞一声妙。
这个版本的黄蓉并无尖酸刻薄,而是更有一帮之主的稳重沉淀,总让人觉得思虑良多。
以往的神雕侠侣版本里,黄蓉通常是作为一个拆散杨龙的形象出现的,虽然聪明机灵,但也冷血自私、无底线地娇惯女儿。
所以神雕里的黄蓉常常被观众们感叹,射雕里的潇洒肆意的小东邪,怎么到了中年就从珍珠变成了鱼眼珠子。
但这个版本里的黄蓉却让我感受到她对杨过的善意,比如杨过、郭芙和大小武躲在树上偷听黄蓉向鲁有脚传授打狗棒法被发现后,黄蓉单独对杨过叙述心声,讲述了自己当年让杨过读圣贤书以免他误入歧途,以及郭靖对他的期望等等。
黄蓉和杨过都是极其聪明敏感之人。
两人互相试探,互相坦露心声,对话中都有保留之处,也都有真诚之处。
除此之外,她和郭靖的几场对手戏也让我印象深刻。
杨过在陆家庄当着天下英雄的面,宣布要与师傅成亲,并磕头离去。
郭靖既愤懑又失望,双手紧紧握拳,怒而划伤了手掌,鲜血从指缝中渗出。
黄蓉小心翼翼地把他的手捧起来靠在脸颊边,留下了眼泪。
其实作为曾经的小东邪,她并不太在意杨龙相恋是否有违伦理,她只是更心疼丈夫。
一个动作就把二人的性格和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关于手的细节,同一场戏在杨龙这对恋人之间也有呈现。
杨过面对天下英雄的鄙视和指责,气得发抖。
小龙女轻轻伸手拉住安抚他,眼神忧伤、无奈而怜惜。
这场戏对于靖蓉和杨龙之间的刻画十分细腻,四个人不同的性格、立场、观念的碰撞;两对有情人的爱情的表现方式,都让人动容。
结局时蒙古兵临城下,襄阳岌岌可危。
夜深寒冷,郭靖累得在城墙上睡着了。
黄蓉带兵巡视而来,俯下身把毯子给丈夫盖上,怜惜地依偎在他的胸前。
家国风雨飘摇,两人便如滔滔洪流中顽强支立的岩石,相互依靠,相互慰藉。
虽然主角是不为世俗所接受的杨龙,但这个版本却没有把郭靖黄蓉完全拍摄成不通情理、硬要拆散小情侣的反派,而是通过各种细节,延续了射雕时靖蓉的家国大义和夫妻间深厚的感情,展现出了人物更立体丰富的性格。
让人对这对夫妻怨不起来,也恨不起来,反而敬佩有加。
再来谈谈这部剧的制作。
总导演于敏是摄影师出身,采用了大量电影的拍摄手法,最值得称道的便是这部剧的打光,不止在当时,在如今也堪称首屈一指,无论是日景还是夜景,光线的运用都特别巧妙讲究。
如小龙女刚出场这一幕,先是空中传来清冷的声音,镜头转移到屋顶,佳人独立,在她背后辅之以极强的冷光,勾勒出小龙女曼妙飘逸的身姿,烘托出神秘的氛围,不止吸引了重阳宫众人的注意,也引发了观众好奇。
先闻其声,再见其影,最后才见其人。
“一波三折”的震撼出场方式让人至今难以忘怀。
再如小龙女教训杨过这场戏,随着她打人的力气越来越轻,杨过由此心知小龙女嘴硬心软、内心善良。
她把杨过拉到寒玉床上坐,室内光线从冰冷的蓝光慢慢转变为温暖的黄光。
预示着杨过从一开始警惕、戒备、冰冷的心怀慢慢敞开,两人的关系和缓。
这便是用光影和色彩烘托人物心境、情感和人物关系变化的手法。
再比如小龙女教授杨过抓麻雀的这场戏。
一般人大多会选择在笼内和野外随便拍拍,但于敏竟然想到采用皮影戏的拍摄手法,让小龙女和杨过站立在透明的幕布之后,背后辅之以橘色暖光。
观众们看不到人脸,只能看到小龙女修长的身姿和半透明的衣袖,但她辗转腾挪、翩然舞动的身姿被勾勒得更加美轮美奂。
这么一个小情节,便可看出独具匠心的摄影功力和动作设计。
关于此类别出心裁、设计精妙的细节不胜枚举,在此不做赘述。
作为第一金牌制片人,张纪中最擅长的就是合理运用经费。
在绿幕特效盛行的今天,当年踏遍祖国大好山河,却被嘲讽“风景纪录片”的张版武侠剧里的场景,已经变成了再难以得见的优势。
须知绿幕建景最为省钱,但几百名工作人员扛着器材万里辗转,耗费的时间和资金不可估量。
但大胡子最为精明,他和各地风景区建立合作,不仅游说他们免费提供拍摄场地,还说服几个地区的政府建立了影视城用于电视剧的拍摄。
如云南大理的天龙八部影视城、浙江的象山影视城便是分别为了配合04版《天龙八部》和06版《神雕侠侣》的拍摄而建立的。
有这样精通艺术和商业的制片人,自然能够在最佳性价比的情况下,让观众大享眼福。
《神雕侠侣》虽然亮点颇多,推陈出新处亦有,但缺陷也不可忽视。
如采用了一些意识流的手法(玉女心经的舞蹈、小龙女被迷奸时的沉水、结尾杨龙的飞天),与真实情节混淆,观众可能看不懂;在一些文戏上过于拖延和缓慢,在高潮的重阳宫大战上则删减过多,详略不当等等。
在张纪中之前的几部剧里,造型场景都十分古雅有韵味,但也许是被网络暴民们大骂毫无“武侠味”、“历史味太重”,神雕摒弃了这些优点,开始向所谓的“时尚感”靠拢,于是出现了一些匪夷所思的造型。
如郭芙的毛线帽子
如李莫愁那一缕蓝紫色挑染的长发、
如公孙绿萼的黑纱头饰和一袭层层叠叠宛如大白菜叶子的裙子。
还好演员们外形合适且演技精妙,不然在这样抢镜又奇怪的造型之下,一个不慎就会让观众出戏。
至于配乐更让我失望,无论是张纪中在笑傲江湖里采用的赵季平,还是射雕英雄传的赵麟,都是极其优秀的音乐人(没听过的请自行百度)。
这两部剧的配乐大气苍凉有之,凄凉婉约有之,黯然悠远有之,无一不流露出浓厚的中国古典意蕴,与整部剧的风格浑然贴合。
而神雕侠侣邀请台湾音乐人小虫作曲,还出品了原声大碟,剧中却没有使用,而是用了耳熟能详的英美电影配乐,虽然情感上也比较贴切,但实在是有些不伦不类,令人扼腕!
不过我听了小虫的原声带,感觉他的曲子水平一般,和整部剧的风格也不太相符。
这部神雕虽然让我又爱又恨,有击节赞叹处,也有拍案扼腕处,但总体来说还是一部相当优秀的武侠剧。
尤其是在2006年,各种新技术的运用堪称惊艳。
然而自神雕之后,张纪中武侠剧就每况愈下,他作为大陆新武侠的开拓者,一出手就是顶尖,已经大大抬高了观众的胃口。
其实十多年来出产的武侠剧不少,但大多由于资金的限制、艺术审美的固化、选角的偏差而显得中庸平淡,激不起半点水花。
唯一引起热议的于正版《笑傲江湖》和《神雕侠侣》,给观众留下的也是超级雷剧和花里胡哨的印象。
去年华策的新射雕因为男女主选角的适合,取得了不少人的夸赞,今年又有不少金古梁的武侠剧将要开拍,不知能否再出新意呢?
昨天开始看碟了。
看了三集。
今儿要不跟这儿骂骂,晚上又得睡不好了。
对于金庸剧我没有办法,基本是出了就老老实实地看,除了台湾版的,实在受不了那口音。
因为看金庸剧的主要功用在我而言是复习原著,所以一般我都能忍受,央视版的,我也一直都看了,宽容度也绝对比身边的朋友大,虽然李小哥连着毁了两部,但我觉得《天龙八部》还是不错di,毕竟周晓文比那些只干电视剧的强些。
可是周晓文跟张纪中掰了,张纪中拍了几部之后,不明白怎么着自信心就膨胀了,可能是《天龙八部》的好评让他夸大了自己的重要性吧,所以就觉着自己也能把这事给办了,于是就扶持了一个傀儡导演,垂帘听政搞起《神雕》来了。
这个傀儡导演赵箭更可怕,武术指导出身,我们都知道咱们这边从小练武术的小孩,他们认识的字是比较有限的。
赵箭导演导的文戏,分明是有人念剧本给他听,然后他再导,抓不到每段的重点,是他导演风格独树一帜的地方。
他背后的那个圣母皇太后张某人,认识的字也不多,急于贡献,就跑去后面唱片尾曲,还拉了周华健小虫等来助拳,靠人多想蒙混过去,可惜啊可惜,就那么一张嘴,唯一跑调的一句就出来了,在一大堆调儿准的人当中,那么明显啊那么刺耳。
短短三集,赵箭和张纪中疯狂窜改金庸原著,犯下的罪行已经到了罄竹难书的程度:1,把电视剧拍成了电子游戏。
开场陆展元家连环境竟然全部是3D做的,水准还是剑侠情缘那个年代的。
2,李莫愁是魔术师,绝招是手指打火机。
3,童年杨过是个小胖子,而且讨厌程度属于赵志敬打死他都不冤枉的那种。
4,跟欧阳峰学蛤蟆功以及在桃花岛受黄蓉虐待的情节全部略过,只靠和郭靖的几句对话就算交待过了?!?
这么重要的关节,我看你往后拍怎么圆回来?
5,郭靖居然找了个尖嘴猴腮来演,中国人死绝了吗?
6,所有打斗场面都变成了喜剧场面,及其不严肃,尤以小龙女的极其疑似蜘蛛精武功为甚。
7,小龙女家前门是雁荡山,后门是九寨沟,空间感完全错乱。
8,重要人物尹志平莫名其妙被改名为甑志丙。
9,小龙女看过《九周半》,杨过还是个孩子就老拿绸子水袖蒙其脸跟他大玩情趣游戏。
10,黄小明一出场就从水里蹿上来,表情之白痴令人直想一脚再给丫踹回去……都别劝我,我今儿还接着看,就当玩抓坏蛋吧~~
刚刚出场就是全景替身,然后近身露脸是自己!
英雄大会擂台上男替身打了整场,当然露脸镜头又切回她自己!
踢伞,躲伞,三连踏也是女替身!
抢小孩这里又是整场男替身打!
双剑合璧战公孙止,整场女替身加男替身帮忙打完!
悬崖边战公孙止也是由替身完成!
睡在绳子上既然是抠图!
这么敬业的演员我第一次见!
鼓掌!
抱着满满的期待看起来却收获了满满的失望不得不承认,在拍摄的技术以及背景的选择上,制作团队下了大功夫,也付出了相当的努力。
所谓的尊重原著,成了简单的将书本上的直白浅薄的换成电视剧的形式播出,而不是取其精华,还原一个好故事金庸老爷子的《神雕侠侣》是几部之中最重情的一部,可是看完了电视剧,对于风景赞不绝口,说到剧情,却开口难言。
小龙女虽然是姑姑,却是只有十六七的模样,刘亦菲却是还是年轻,妆容也往清新可人里化,与书中却是有几分相似,看着剧照真心还是觉得不错。
可是电视剧不是ppt,不是广播剧,不是有了漂亮的脸蛋,有了完美的配音,就可以了的,演技的缺失,成了最大的败笔。
姑姑不是冷冰冰的,她在古墓中尚且如此,可是出了古墓之后,她已经喜欢上了杨过,满心满心只有一个过儿,她的眼里,心里,只有一个过儿。
可是在剧中,过儿与路上的过客在她眼中又有什么区别?
连杨龙之间最深情最动人的感情都无法让人感动,我在看的又是什么?
杨过本是我极喜欢的角色,却在剧中让我一点儿也喜欢不起来,所有的痛苦磨难总觉得是他自己作出来的,是他就该得如此。
疯疯癫癫,小时候就是一个熊孩子,长大了,就是一个长大了的熊孩子。
空长了年纪,却没长一点心智。
唯一觉得还不错的是郭襄,只是造型还是不喜欢,我小东邪郭襄女侠为何一身破破烂烂!
毫无侠女之风,哪怕只是少女时期的郭襄,也不应该是这个模样!
想起之前看到的视频,两人在拍戏时点眼药水,有时候真是觉得自己这个看客都可笑。
连演员都不入戏,我这个做观众的怎么可能入戏?
特效的滥用,让原本那个似乎我们触手可及的武侠,变成了不可企及的仙侠,失真了。
鼓风机的滥用,大概是张大胡子的一大特色,虽然不喜欢,觉得浮夸又可笑,只是有的时候还是觉得挺烘托气氛的。
大概是他实在有钱任性,抓不准什么时候用了是锦上添花,什么时候用了是多此一举,反正油多不坏菜,一个劲的用就是了。
可是看到最后,只剩下了鼓风机和壮哉我大好河山,便一无所有。
那些情深如海,爱恨痴缠全都如风中幻影,过了就过了一个情字拍不出,写不成终究只是一部风景片
说刘亦菲不如李若彤的,我就骂李若彤,老妖怪丑死了
各方面全方位拉垮
杨幂的脸没整容时也很好看啊!刘亦菲好看!
其实,内地没有人比刘亦菲的颜更适合小龙女了。她往那里一站,便已经是那个遗世独立的仙子。
天仙的颜和那时候的气质太适合演小龙女了,清冷 淡漠 不谙世事,不需要演技就可以。黄晓明大败笔,是傻子吗?
她踏月而来,惊艳了我一整个童年,从此沦陷。
杨幂郭襄
两个最不会演戏的人去演,神仙姐姐死活不在状态,教主拼命用力表演
当年还YY过黄晓明和杨幂CP的我也是醉了
粉丝别踩我李若彤姑姑。看到恶意打分,才来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的。略略略。还有女主剧里憨憨的真的没有那几张剧照仙...
还是襄儿最可爱...18岁的杨幂啊...
刘亦菲的小龙女才是真真仙女好么!虽然没什么演技僵是僵了点。景也好,其他角色也好,就是黄晓明真的是科班出身不是来砸场子的么……
刘亦菲拍的最好的两部电视之一,另外一部就是《仙剑奇侠传》了。
还是喜欢这个版本。主要是杨幂太可爱了!
灰常不喜欢黄晓明。。。刘亦菲的小龙女还行吧
黄晓明是真的油腻大叔
应该讲,场景、道具、文本跟原著还是很贴切的,但意蕴实在太差。杨幂确实亮了,刘亦菲仙气十足,但是缺点成熟的灵气。至于黄教主,近景特写微风拂面,就更装了,实在是......
刘亦菲或许不是最被广大书迷接受的小龙女,但毫无疑问是极富灵韵与仙气的。若干年前,看着电视里刘亦菲版小龙女的数次惊艳出场,叹为观止,许多人将其评为神仙姐姐,丝毫不夸张。《神雕侠侣》之后又出了几个版本,小龙女的选角,再难有超越刘亦菲者。
不觉得这部片子有多好看,不太喜欢里面的服装,唯一有印象的是演公孙绿萼的那位妹子蛮好看的。
这男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