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挂帅

挂帅,The Village Leader

主演:何伟,张少华,李建军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9

《挂帅》剧照

挂帅 剧照 NO.1挂帅 剧照 NO.2挂帅 剧照 NO.3挂帅 剧照 NO.4挂帅 剧照 NO.5挂帅 剧照 NO.6挂帅 剧照 NO.13挂帅 剧照 NO.14挂帅 剧照 NO.15挂帅 剧照 NO.16挂帅 剧照 NO.17挂帅 剧照 NO.18挂帅 剧照 NO.19挂帅 剧照 NO.20

《挂帅》剧情介绍

挂帅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场洪水冲走了大陈寨80亩良田,村支书陈志强重新分地时收受贿赂分的不公,造成群众冲突。泼辣媳妇三婶要打刘富贵,却打伤了上前劝架的刘怪。乡党委书记朱根立想要把陈志强拿掉,乡长徐霖却不同意。大陈寨的矛盾日趋激烈,随时可能发生群众之间的械斗。朱根立夜访大陈寨,群众纷纷要求刘怪出来挂帅。可任凭朱根立如何劝说,刘怪因想不起怎样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治理河滩,又因为自己要在外面打工给上大学的孩子挣学费,不愿意出任支书。 陈志强得知朱根立夜访,多方打听情况后决心以不变应万变,坚决不改正错误,并压制群众的不满。村民四奶奶设计把刘怪骗到地头,拿出大家凑起来的钱要替刘怪的儿子交学费。受了感动的刘怪决心出来挂帅,他在河滩上坐了三天,终于想出了治理河滩的办法。他决定先礼后兵,找到陈志强要他体面下台,陈志强断然拒绝。由于村里情况复杂,刘怪向朱根立要求,他当支书不能乡里任命,必须经...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DC萌宠特遣队远山的等待夏目友人帐:曾几何时下雪之日似水流年这周,妻子要劈腿了内衣教父上篇孤战光荣大地花咲舞无法沉默七大罪:天空的囚人我爱你莫里斯实习期独自夜归的女孩恶魔烟筒3:烟筒之怒家族之苦百分比夏终年与顾平生大唐女将樊梨花圣女的魔力是万能的第二季新木马屠城记七大罪怨嗟的爱丁堡前篇家有虎妻失落的梦狼少女与黑王子新豪门恩怨第五季绿芥刑警三国杀·幻怪兽七色彩虹3贪嘴意大利第一季

《挂帅》长篇影评

 1 ) 这个世界他们曾经来过

日复一日的庸常,作家有书和笔,音乐家有乐器,普通人如何对抗,普通人有酒和足够忍耐的内心。

故事围绕中年邮差的寡淡人生,俄罗斯北部小岛,康查洛夫斯基的电影还是头一次看,在本片中,他启用了大量素人演员,这样的选择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质感,导演塑造出了人到中年的寡淡和孤味。

片中多次出现一个固定镜头,邮差的主观视角,单身的邮差醒来,坐在床边,看鞋子,看单调的地板,一如他枯燥人生,日复一日。

邮差是如此的普通,他在作为一个正常人的同时,葆有着一颗童心,他关心独居的酒鬼,就如同关心他自己,他关心寡妇艾瑞娜,对她有企图心,但当寡妇和孩子搬走之后,他对小岛似乎也失去了留恋。

理解到这里,我才真正理解了导演为本片起名邮差的白夜的用意,这样的生活,即使白天,也好像黑夜一样漫长和寂寥。

真的是应了那句名言,好山好水好无聊。

结合时代背景,苏联解体,俄罗斯也经历了村庄的迅速缩减和萧条,这样的村庄,这样的人群在这个星球上大量存在。

他们逐渐被遗忘,被淹没,但是他们曾经来过这个世界。

 2 ) 社会生活局 《秋菊打官司》翻版

《秋菊打官词》一样,漫长平凡。

无聊的活着,没多大意思。

影片最后,人们贫苦,单调乏味的生活与电视机中火箭的成功发射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顺便间接讽刺了前苏联只玩军事,不顾百姓生活的观念。

老邮差,游艇马达被偷,然后去找当军官的战友,看到那巨大无比的毫无意义的军备竞赛产物火钳屁股后面装着N个发动机,敢怒不敢言。

一个军事上那么浪费的装着N多个发动机,他这个老邮差寻找个民用船发动机都困难重重,真是极大讽刺军事帝国只顾枪炮,不顾人的死活。

其实,作者对前苏联是比较愤怒的。

老邮差站在童年时期的三层木屋学校回忆儿时唱歌,玩耍,嬉闹的场景这是唯一打动我的地方,也是第三颗星存在的意义。

 3 ) 社会生活剧《秋菊打官司》翻版

感觉和大陆的《秋菊打官词》一样,漫长平凡。

无聊的活着,没多大意思。

影片最后,人们贫苦,单调乏味的生活与电视机中火箭的成功发射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顺便间接讽刺了前苏联只玩军事,不顾百姓生活的观念。

老邮差,游艇马达被偷,然后去找当军官的战友,看到那巨大无比的毫无意义的军备竞赛产物火钳屁股后面装着N个发动机,敢怒不敢言。

一个军事上那么浪费的装着N多个发动机,他这个老邮差寻找个民用船发动机都困难重重,真是极大讽刺军事帝国只顾枪炮,不顾人的死活。

其实,作者对前苏联是比较愤怒的。

老邮差站在童年时期的三层木屋学校回忆儿时唱歌,玩耍,嬉闹的场景这是唯一打动我的地方,也是第三颗星存在的意义。

 4 ) 蓝猫,火箭,军装

以为又是《那人,那山,那狗》没想到完全不同。

蓝猫,火箭,军装,准备外出工作的女人,全片几乎就可以用这几个元素给概括。

看了许多煞有介事的分析制度问题的评论,都觉得滑稽可笑。

蓝猫象征着什么需要三点,第一点:蓝猫第一次出现是在镜子前,这么鲜明经典的符号“镜子”与“猫”竟然完全被影评人给抛在了脑海,第二点:蓝猫只出现在村庄的男人家中,当男人去姐姐家睡觉时镜头明显交代了蓝猫消失了。

而姐姐家位于小镇之外,一个满是繁忙火车的一个地方。

第三点:结合剧情。

所以综上,猫我更愿意把他理解为一种自我意识的反应,他不出现在其他任何地方,只出现在这个有一点与世隔绝的村庄里,再结合剧情,可以说蓝猫就是村庄的集体观念,但是这种构成看似平静祥和,实则摇摇欲坠。

火箭升空。

这让人不禁想起《三峡好人》和《山河故人》里的UFO。

但是这里火箭的意义更为明确,在一个充满火箭模型,就连钓鱼也会遇见火箭发射场里将军的一个乡村里,那硕大的火箭似乎与他们毫无关系,邮差以为自己会得到将军的保护将其作为犯错的说辞,丢了发动机也去找他帮忙,可不料当他真正去找将军的时候,连一句话也搭不上,只好默默离开。

还有当邮差去城里寻求补贴的时候,填个申请表也只能到旁边的秘书桌上。

所以种种的事情让邮差让小镇的人们无法融入,虽然她们个个都穿着军装,可永远也不会现代体制给注意到。

于是当火箭在不远处升空时,他们没有回头,继续谈论着自己的琐事。

外出的女人遇到多数类似影片一样,邮差爱着这个女人,对她无微不至,当邮差上门有事找这个女人时,不小心看见女人在自卫,他悄悄的坐在门口,然后把想要闯入家门的儿子给拦了下来…邮差本以为和这个女人的关系已经到位了,可衣服脱到一半被拒了(卧槽,这也太尴尬了吧)。

这是个姿色不错的女人,当他要离开小镇时,她打扮的“花枝招展”好像要奔向了美好似的,可她离开时那句“没有授权书”预示着女人的进城之旅可能会非常困难。

这个半乌托邦的小镇,每天都做着相同的事,看相同的电视,喝相同的酒,领相同的钱。

一切似乎都像那平静的湖面,但这种结构竟被一个酒鬼的一句话打破,淡淡的忧愁笼罩在村子的上空,死亡就像奇奇莫拉一样随时都有可能出现。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5 ) 被时代抛弃的失落和焦虑

2021.03.23

依山傍水的俄罗斯小乡村湖光山色,风景如画,湖面波光粼粼,漫山遍野的花草,宛如一幅美术大师的油画。

可是如此绚丽多彩的风光掩饰不住小乡村的破败没落,到处是腐朽破败无人居住的空房子,人老色衰独居的孤寡老人,偶尔传来孩童的嬉闹声为这寂寞的小乡村增添一丝生机。

其实小乡村的衰落也是整个俄罗斯的缩影,这些年虽然有强人普大帝的力挽狂澜,也难竭止内外交困的俄罗斯政治经济的全面衰退,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严重。

邮递员尤哈一如既往的忙忙碌碌。

每天开着快艇穿梭在小镇与村里的孤独老人之间,除了送信外,还为他们代购食品和生活必需品,邻居心仪女人的儿子提姆卡成了他的开心果,闲暇时间,尤哈叔叔会带着提姆卡去人去楼空的学校旧楼回忆过去的时光,开着快艇去寻找传说中会把孩子拐走的水怪奇奇莫拉,终吓哭孩子的快乐。

岸边点一堆篝火,烤着捕捞来的鲜鱼片,这些都给尤哈带来满足和开心惬意。

童言无忌,小孩一句“很快人们就不需要邮差了。

”尽管尤哈嘴上否认,心里的失落感还是油然而生。

小镇上的人倒是年轻了许多,但也大多是丰满肥硕的中年大妈,一方面据说是俄罗斯饮食结构的原因使窈窕的俄罗斯少女一入中年就大多身材臃肿的一塌糊涂。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俄罗斯普通民众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有保障起码可以衣食无忧。

远处一枚导弹正在徐徐升上天空,强大的军事让俄罗斯在世界上依然强势,只是不知为何人们还是焦虑不安。

愿上帝保佑俄罗斯民族平平安安,保佑普京大帝长命百岁。

对比俄罗斯的现状,刚刚完成脱贫攻坚的中国举世瞩目,让世人引以为豪,作为一个中国人,此时想说的是: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6 ) 个人的命运与历史的进程

可以说是相当小众的电影了。

镜头绝美,几乎每一帧都堪比特列季亚科夫画廊里的油画。

看得出,导演对这片土地、这些“小人物”的命运,倾注了足够的关怀与热爱。

小岛村的凋零,何尝不是俄国自己的缩影?

苏联解体后的惨状,虽然无论是爱沙尼亚的《极乐迪斯科》还是我国的历史纪录片都已经讲得足够详细,然而也许因为不是俄国人自己的作品,所以似乎还是给我一种隔靴搔痒之感。

直到看了《邮差的白夜》,我突然感觉到,那些俄国大爷大妈跟我说的那些对苏联的赞美,以及因为他们当下生活产生的抱怨甚至痛苦,还有我很多俄国同学那些实质上与西方青年无异的思想与做派,一下子就这么和电影里的那些点点滴滴重叠在了一起。

苏联时代的学校,以及学校里那段回响在会议中的悠扬歌声,是包括邮差在内的成长于苏联时期的一代人的美好回忆。

而破败的村庄、因为被背叛、被出卖而不得不陷入尔虞我诈的原本淳朴的村民,又何尝不是俄联邦贫富差距悬殊的缩影?

没错,一个的奋斗,既是个人的命运,也是历史进程的一部分。

苏联解体这个历史的进程,说得中性一点就是给包括前苏联国家在内的人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给他们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而这个伤害,今天仍在继续。

想起自己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正是新冠疫情最为严重、不得不宅家隔离的时候。

是啊,历史的进程何时又曾远去?

我们将走向何处?

世界又将走向何处?

我们愿走向何处?

我们又希望世界走向何处?

而我这样一个渺小的人,在历史的洪流中又能做些什么呢?

希望我可以找到自己的答案。

 7 ) 邮差的白夜

“如果村子没了,还需要邮递员吗”“村子不会一瞬间消失的。

”人们永远需要邮递员的。

邮递员不仅仅是送信……“当所有的人都不再写信,你可以在网上投递面包吗?

”火箭的新科技与村落里人们的原始生活方式形成鲜明对比,更让火箭不断升空富有深刻的隐喻。

邮差也是连接城市与村落两个世界的桥梁,相当于提供了一种俯瞰众生的视角。

整片平静而忧郁的气氛——那个说灵魂中总是感到疼痛的人,又与“有时躺在床上就突然感到痛苦”却日复一日过着平淡而满怀善意和爱的邮差形成鲜明对比。

平日如此热心肠的邮差,稍一怀疑水手朋友偷了发动机,就被群起而攻之,被打倒在地的他望着天空的眼神,深邃而让人心疼……我一度以为酒鬼在自家门前自言自语那段话就是结尾了,而真正的结尾是:“这音乐源自何方?

是空气还是大地?

让乐声不再。

” ——威廉·莎士比亚《暴风雨》

 8 ) 在节日和哀悼日之间,人们过着一样的生活

当一个人逃离家乡时,他会带着什么?他会在路上遇到谁什么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想知道,谁决定体验冒险的精神,探索遥远的地方,认识其他人,学习新的东西。

这可能就是andron konchalovsky电影的主角,谦虚的孤独邮差alexey brypitsin想要做的,他暗恋着一个在观众面前自鸣得意的邻居,照顾她的儿子。

这一切都发生在大自然中。

然后电影结束了,没有一个大点。

这个真实的角色几乎每天都在不断出现。

作为村里和外面世界的联系,仅次于电视和收音机。

就像一座活生生的纪念碑,受到人们的尊敬。

但实际上,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他日复一日地从一个村庄旅行到另一个村庄,给每个人带来信件和证券,他只获得了信使或信使的名声,他所做的就是不停地送啊送,只得到几个干枯的“谢谢”“再来”。

所有的日子都很单调,他几乎和第一只鸣叫公鸡一样早起。

日常的一切就像一个昏昏欲睡、懒惰的篮子,你几乎无法把它拖到外面,日子一天天过去,岁月一天天逝去。

康查洛夫斯基习惯于谈论真实的人。

那些不怕在镜头前说真话,嘲笑别人的不幸,为别人的胜利而悲伤的人,一些并不引人注目的形象。

电影里几乎都是普通人,从来没有演过电影,他们创造了电影的背景。

大部分镜头都是用隐藏的摄像机拍摄的。

当然,村民们知道他们在拍电影,但有时他们会忘记。

这就是乡村生活今天有人被埋葬,明天又有人出生。

在节日和哀悼日之间,人们过着一样的生活。

 9 ) 那村,那湖,那老人。

“這音樂,是從什麼地方來?

天上?

還是地下?

”——莎士比亞《暴風雨》#寧靜致遠本片獲得,71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俄羅斯版《那山,那人,那狗》,只是少了一條狗,多了一艘快艇。

一部優秀的藝術,俄羅斯北部風光片,畫面/色彩/構圖,都非常美妙。

一個寧靜鄉村,一群孤獨老人。

#《郵差的白夜》《Белые ночи почтальона Алексея Тряпицына》,是俄罗斯导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执导的电影。

该片在2014年,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奖,反响非常好。

影片通过邮递员,阿列克谢·特里亚皮钦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俄罗斯乡村,现状和居民的生活状态。

#電影主題现代文明与乡村生活的对比:影片通过阿列克谢的日常工作,展示了现代文明(如邮政服务和科技),对俄罗斯偏远乡村的影响,同时也突显了,乡村生活的传统与宁静。

人性的温暖与孤独:阿列克谢作为邮递员,他不仅仅是送信,更是连接,乡村居民的重要纽带。

他与居民们的互动,表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

然而,影片也深刻反映了,阿列克谢自身的孤独感,和生活中的艰辛。

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影片大量运用了,俄罗斯乡村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当地美丽的湖泊、森林和夜晚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社会现实的反映:通过乡村居民的生活状态,影片揭示了俄罗斯农村地区的社会问题,如贫困、缺乏资源和人口流失等。

《Белые ночи почтальона Алексея Тряпицына》是一部,充满诗意的现实主义电影,通过细腻的叙事,和优美的画面,探讨了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与城市的矛盾、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对自然的依恋。

邮差的白夜 (2014)7.72014 / 俄罗斯 / 剧情 /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 阿列克谢·特列比斯特恩 Timur Bondarenko

 10 ) 死亡阴影下的旧制度与人性

所谓“死亡阴影”,不仅指那正在消亡的村庄,也指本片中处处迷漫着的“死”的信息:邮差里欧卡一开始就展示他过世的邻居,酗酒溺亡伙伴,与他分道扬镳的妻子;那代表一个时代终结的离世老人安娜,总想着灵魂痛苦只靠宿醉来缓解、时刻想着要捅死人的尤拉和他时刻想着去照顾、相信他们死亡就意味村庄消亡的阿邦;还有那唯一新生代提姆卡的母亲也只是想着如何逃离。

不过有点吊诡的是,这些“死”信息是在一片和平美好静谧安详世外桃源般的背景下展开的。

最能让人产生“死亡”印象的是里欧卡幻觉中的“灰猫”。

这应当是旧制度的隐寓,寓示前苏联那已失败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那时刻萦绕人们心头的共产主义幽灵。

显然,里欧卡对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怀念的,他希望大家都固守乡土,甚至希望小男孩提姆卡毕业后能继承他的衣钵便是明证。

所以,他总是看到那只“灰猫”,因为在这只“猫”的监视下,人们就没了迁徙自由,没了脱离农村逃往城市的路途,如果还有这只灰猫,村庄一定还在,校舍也不会荒废,他儿时的歌声也不会消失,更重要的是,他的幸福有了可生长的土壤。

然而,世事巨变,小村庄再也不是与世隔绝的飞地,他也不是与外界沟通的唯一桥梁,失落感是可想而知的。

这就是他为何时常被灰猫困扰的原因所在。

村庄虽美,但绝对称不上与世“隔绝”,这点影片有充分展示:波澜不惊的湖面是谈不上“壮阔”的,而且电视、电话、邮路尚通,渡轮仍在,普通民事纠纷很快能引来公权力介入,人们定阅报纸也对时事津津乐道,这种状况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我们对这个村庄产生“隔绝”之感。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可以谈谈旧制度影响下的人性问题。

人们能感受到普遍的社会压力,这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也是这个村庄并不“隔绝”的一个人性视角的证明。

比如居民尤拉跟邮差里欧卡交谈时就说:“他们是有发年金给我们,店里也有很多东西可以买,但大家还是压力很大。

”而邮差也完全同意这个观点:“现在就是这样”。

压力会带来同样痛苦,说明这个村庄跟外部世界并无不同,它也不是逃避压力的避难所。

所以,尤拉才感叹:“我的灵魂痛苦不已,只有喝醉时才能平静……”虽然他也怀疑是否“在地平线之外的某处,有五彩缤纷的美好人生”,但他一靠近就发现“没什么两样,一样灰濛濛的……”而邮差也有相同的感觉:“有时候只要躺在那儿,你就会感觉到痛苦。

”这种痛苦的感觉可能是战争的后遗症,也可能是社会制度变迁的结果。

但无论什么原因,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养育他们的村庄并非他们惬意的乐土。

他们向往着外面的世界,只是找不到出路,宛如那在玻璃上乱撞的苍蝇。

年轻人都逃往城市了,只留下一些孤独如邮差般的人们。

普遍人性还表现在村庄人们的风情上。

邮差里欧卡到邮局就敢跟那里工作人员调情,阿邦喝得醉醺醺也要去找那有着惹火身材的梦中情人,他们听到“孤男寡女”就能想到是“色情”,可见,这个村庄的人情可并不那么淳朴。

能够典型反映这一特征的是邮差的同学伊莉娜,她为了能够带孩子逃离这个小村庄,不惜以性交易来达到目的。

当然,上述人情充分说明了村庄居民的人性需要,但这绝不意味着他们的堕落。

道德本能似乎仍扎根在他们的本性当中。

那位并不被大家待见的阿邦,有着小偷小摸的坏习惯,最有可能是偷窃邮差马达的人吧,因为在大家都还不知道马达被盗的前提下,他却第一个告诉了小男孩提姆卡,他还自言自语地说了这么一句话:“有些人说他们知道,其实他们什么也不知道,事实是没人知道真相。

”即使他不是盗窃者,他也一定是盗窃知情者,因为他点着香烟却不知香烟多少钱,香烟是不是他的封口费?

他的那段读白似乎是为他的不道德行为辩护。

但从后面居民同看的电视节目——讲述的是育幼院男孩的梦想的故事——来看,当他听到男孩回育幼院的目的是希望那里的孩子能成为“堂堂正正的人”时,他老泪纵横。

这说明他人性当中仍有不灭的道德感。

重要的是,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堂堂正正了:他只要有烟抽,他就可以对关照他的邮差隐瞒真相,只要有酒喝有人陪他跳舞他就可以置身他挑起的事端之外。

然而,他毕竟流泪了,他的泪水无疑是对戕害他童年的旧制度的无声谴责,因为他现在再也做不了什么了,他只能是一个牺牲者,靠着所谓的“年金”孤独终老。

阿邦的故事显然可作为旧制度扭曲人性的一个证明,但也正好说明人性中的道德感是要从属于他的社会性的。

制度对人性影响的另一证明是邮差里欧卡在片尾的行为。

邮差可以说是社会制度变迁的受害者,他穿着迷彩,显然有战争创伤,他奔向大城市结果又逃了回来,说明他已无法适应外面的世界,他怀念旧制度,他应当也痛恨新制度,因为正是猫来猫去的制度使他的生活没了自由选择的可能。

当他被迫固守乡土时,他背后冉冉升起的火箭似乎应包含新制度的喻义。

(文/石板栽花 2015年11月18日星期三)

《挂帅》短评

几段监控摄像头般的镜头拍居民重复的日常。

6分钟前
  • 浮云客
  • 还行

主角是风景。

7分钟前
  • 心是孤独的猎手
  • 还行

乡村终将衰落、甚至消失,在每一处。

12分钟前
  • 不是很妙阿森
  • 推荐

很真实的美

13分钟前
  • 潇潇暮雨
  • 还行

时代就像当年父母遗弃阿邦一样遗弃了这个小村庄

18分钟前
  • 普拉蒂尼啃脆梨
  • 推荐

僵硬的素人演员

22分钟前
  • 杨多荤
  • 很差

失去的东西,不会回头

26分钟前
  • 通叔
  • 较差

节奏巨慢,画面好糙,看睡着了好几次,完全找不到兴奋点,好在也没啥关键情节好错过的。

28分钟前
  • 小偷
  • 较差

自然主义。构图和色彩深得我心。

31分钟前
  • 懸蛛
  • 推荐

出色的摄影让镜头下的小村庄有“世外桃源”的美感。影片的最大看点是导演曾经作为艺术电影大师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御用摄影师。影片呈现出写实般的诗意,却也包含对乡村失落的无奈。看似随意的镜头,以及男主“邮差”最终的回归,都更像是对传统正在进行的缅怀。

36分钟前
  • 枫林挽秋
  • 推荐

他需要再三确认自己生活的世界是他所熟悉的世界,可突如其来的事那么多,多到他终于明白恐怕突如其来才是生活真正的常态。从描摹到叙述,举重若轻,不留痕迹。

37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邮差的白夜》选用的演员都是当地的真人,也就是由非职业演员出演。影片的风格可以说是散文化的、实录式的,表现的社会环境是在俄罗斯北方肯诺塞洛湖畔的一个小岛上,通过描写一位当地邮差里欧卡的工作与生活,将其他人物的故事分头展现与辐射开来。

39分钟前
  • dami
  • 推荐

这样的电影可以被一万个人吹毛求疵,可以挑出一千个“毛病”,可以被一部分人唾弃一百年,但是,它必须存在,就如在现代社会夹缝中艰难求生的邮差一样,即使终究会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过,但它所承载的那层看似浅薄实则厚重的意义却又万万不可替代。

43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壮阔的湖水,隔绝的村庄,单调的邮差生活。不远处就是喧嚣商场、火箭升空,就是现代俄罗斯景象。电影像漂泊在新旧时代间的孤岛,讲述着苏联解体后的民族虚无。 “这音乐是从什么地方来?天上,还是地上?”——莎士比亚,《暴风雨》。

4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资料馆】后缀为斯基的导演都有大师的潜质。忘不了那只猫、那双拖鞋、那片湖水、那个酗酒的面包叔、那个发动机被盗的邮差、那个单亲妈妈、那个小男孩、那些淳朴的村民、还有那腾空而起的火箭……

51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力荐

#威尼斯电影节#

56分钟前
  • 黄灿灿
  • 推荐

俄罗斯版帕特森。

60分钟前
  • geua
  • 推荐

他是孤岛的邮差,在前苏联被遗忘的村庄和现代俄罗斯的小镇间往返,他会一次次离开,但走不出很远。他是白夜的邮差,时近午夜天也只是变灰,夜是白天仍在存续的假象,却更加孤寂、漫长,让人辗转难眠。暴躁的流行乐里人们沉默,只有欢快地拉起手风琴才翩翩起舞。灰猫如幽灵倏忽而来挥之不去,旧日的水怪却成湖深处难觅踪影的塔式乡愁。火箭在他们身后升空,两位穿着迷彩服的男人坐在湖边木然抽着烟,谁都没有回头。

1小时前
  • 奥兰少
  • 推荐

缺组织性,一种没有方向的失焦感让片子很没重心。火箭试图挽回但失败了。

1小时前
  • 金色狮子
  • 还行

好樸實的電影,好真實的生活。不過, 我更喜歡精美製作的

1小时前
  • Hayden Chen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