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是冲着阿米尔汗去看的,就算他的表演并没有让人失望,但可惜电影很难让人满意!
首先必须称赞一下阿米尔汗的演技,这次挑战饰演一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江湖骗子”,把那种外表油滑、心机深沉演绎的很不错,那种亦正亦邪、耍宝卖萌的感觉有点像杰克船长,或者也有些韦小宝的影子!
此外值得称赞的是整体的动作设计的不错,有一种中国武侠感,镜头语言也有些创意,音乐氛围营造的都很好!
当然其中表现出的追求自由的阿扎德精神和阿米尔•汗作为这部电影主角在信任与欺骗、忠诚与背叛、自由与奴役之间做出的改变和成长也是值得肯定的!
但可惜的是整体故事游走在俗套和尴尬之间,首先就是故事的推进不流畅,故事的转折还是有些生硬,最值得提出的就是主角的改邪归正甚至义无反顾还是有些勉强!
另外糟糕的是莫名的为了反转制造戏剧感居然让老天普又复活,这样的话所谓的反转基本就没得可讲,都能猜到的事情,否则主角从良的人设不就坍塌了?!
而且阿扎德赴死和复活的情节都显得有些糟糕,更让得主角的反转和转变变得尴尬!
还有一个点就是那个英国人莫名其妙就发善心放了主角,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还有本片的歌舞环节也是大为失色和有碍故事观感,我觉得要不是知道是印度片的一种特色,我都觉得这真是神经,好好的一部故事片子跳起舞来算怎么回事,而且部分还跟故事根本不搭调,所以如果处理不好歌舞的融合,还是不要生搬硬套,实在很掉胃口和品质!
所以总体上看,这肯定不是一部烂片,但也就及格吧,整体节奏和故事应该再精炼和紧凑一些,那么这样一部反映印度抗争史的电影恐怕只会对印度人民有些意义,最多让喜欢阿米尔汗的人更加喜欢他而已,所以票房口碑失利也不是个坏事,毕竟确实需要反省总结,再接再厉了!
1.一个人追星最好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可能就是阿米尔·汗这样。
阿米尔·汗,中国人称“汗叔”,深受大家的喜欢。
我们喜欢他一身的腱子肉,喜欢他的演技,更喜欢他出演的一部部揭露社会和人性的片子。
那阿米尔·汗的偶像是谁?
是这部片子的另一位主演阿米特巴·巴强。
阿米特巴·巴强被称为印度电影教父级人物,出生于1942年,比阿米尔·汗年长23岁,当巴强演出第一部电影的时候,阿米尔·汗才4岁。
阿米尔·汗崇拜巴强,除了他在电影上的造诣,也因为他演出的电影中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对女性地位的呼吁等等。
在这一点上来说,他们倒是一脉相承的。
阿米尔汗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时候,曾经说:我这辈子一直都是巴强先生的忠实粉丝,我从业30年,却一直没有跟他合作过。
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能否理解,对我们这一辈人来说和巴强先生合作意味着什么。
”所以,当这部电影中,阿米尔·汗和巴强在船上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慢镜头,脸部特写,在加上很有喜感的音乐,不禁让人感觉就像一个大型的粉丝见面会,阿米尔·汗的眼睛里都冒着光,我都害怕阿米尔·汗下一秒会不会递上自己的胳膊说一句:“能给我签个名吗?
”(导演:皮一下,很开心。
)2.这部电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主义电影,阿米尔·汗饰演的菲兰吉是一个以欺骗为谋生手段的混混,这种痞痞坏坏的感觉,跟以前饰演的“正”人物不同,作为一个已经50多岁的人来说,米叔还能演出这种小痞子的感觉,不用说,米叔的演技还一直都在线。
比起阿米尔·汗之前的角色,菲兰吉的角色更加饱满,是个“好人”,面对危险的时候也会怂,更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剧情上反转再反转再反转,虽然从一开始就知道这片片子一定是happy ending,米叔也最终是个宏观局面上的“好人”,但是看的过程中,就陷入了无数次去猜想编剧给米叔挖的坑,要怎么才能圆回来,也是一大乐事。
3.不过,除了剧情之外,倒觉得很多细节很有意思。
看过电影的,有人可能会对那个亲印的英国人(具体叫什么忘记了),为什么前面一直站在英国方,到影片结果的时候“突然”一下就亲印了?
虽然据说中国版的删减了40分钟左右的时长,但是在中国上映的版本中,其实导演已经给出了很多伏笔:比如在英国军队攻打阿扎德根据地的时候,进攻的时候他自动请命“活”捉所有人,这无疑是要给印度暴徒们一条生路;再比如,当他与阿米尔·汗在船上狭路相逢的时候,两人拿着剑对决的时候,他一直是一只手背在背上,仅用一只手和阿米尔·汗决斗,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打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要致阿米尔·汗于死地,尽管当时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死”的危险境地……在电影的最开始,宽阔的海洋上出现了巨船,宏大的篇制和效果,让人分分钟想到加勒比海盗;而在影片的最后,同样是海洋和巨船,阿米尔·汗饰演的混混,和神棍、舞女一起向英国出发,阿米尔·汗说:我不把英国卖掉,就不叫菲兰吉。
这种“气度”,又和海盗的那种“信仰”融合到了一起,不能说是巧合。
尽管在某些打戏上,细节堪比中国的“手撕鬼子”,但是我觉得这并不影响整部片子的效果。
因为尽管这部片子的主题是要表现印度抵抗英国殖民这个比较严肃的话题,但是本质上来说,这还是一部喜剧,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些细节本来就增加了喜剧效果。
从另一方面来说,起码在中国是无法把这种主题的片子拍成喜剧的,更遗憾的是,有些本意是要严肃的抗战片,拍着拍着就给了观众喜剧片的感觉……4.在电影里,印度暴徒的实际和精神首领叫“阿扎德”。
有一个很有趣的事情,阿米尔·汗的小儿子也叫阿扎德,求问,当剧中演员在大叫阿扎德的时候,阿米尔汗内心在想什么?
阿扎德本身的意义就是象征自由。
在波斯诗人希克·萨迪在其《花园》中说:如果你手上很富有,要像枣树一样慷慨大方;可是,如果你没有什么可给的呢,做一个阿扎德,即自由的人。
那到底什么才是自由?
希克·萨迪把自由比喻成柏树,世间树木大多都有自己的生长周期,春发芽,夏茂盛,秋落叶,冬干枯,顺应着四时的变化而变化,年复一年;但柏树不同,无论春夏秋冬,永远苍翠茂密,不受季节的约束。
能够脱去镣铐,才是自由。
所以为了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不在自家休的路上被收税”,是自由;无论理想能否实现,巴强说:“能有追求梦想的勇气”,是自由;但这些概念都太过于明显,我觉得影片中传达出来的最大的自由,是信仰自己。
巴强的“信任是我的本能”,并且一直为之坚持到底是自由;而阿米尔·汗到了影片结束,还是相信“欺骗”,并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活下去,更是英雄。
所以,在影片的最后,阿米尔·汗没有娶了女王,走上人生巅峰,开始到英国“坑蒙拐骗”,恰是这部电影最好的结局。
5.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这样写道:“人类在过着静静的绝望的生活。
所谓听天由命,正是肯定的绝望。
……在人类的所谓游戏与消遣底下,甚至都隐藏着一种凝固的、不知又不觉的绝望。
”巴强可以在“不毛之地”上种出新芽来,那是希望;但菲兰吉还是菲兰吉,那才是自由。
选择可以承担的,承担自己选择的,“别伤感,我的孩子,谁能指定你去做你未曾做完的事呢?
”
之前看《幻影车神3》时,一直觉得阿米尔汗不该接这样的片子。
知道今天看了这部电影,才明白,阿尔米汗也是算伟大,一心想拯救印度动作电影。
但是不是我看不起印度动作电影,而是印度动作片真的不好看。
不知道这些动作指导在导戏时想什么呢,动作戏怎么能这么拍!!!
我是没见过,动作戏一场电影下来,全是慢动作。
这怎么让人受得了,你真以为动作戏和歌舞一样,动了就行啊。
追求美感也不是这样的美感,还不如歌舞。
剧情方面也是槽点多多,烂片的标签是撕不下的。
举个例子,最后大战的时候,加入的那场歌舞,可以说是最大的槽点了。
你唱歌跳舞没问题,我能接受,毕竟是你的特色。
但是你在两军交战时,居然唱歌跳舞还安排了换好几次演出服服,这谁都接受不了。
完全当人家反派是啥啊,把观众当啥了!!
其次就是阿米尔汗这个角色的设定,模仿《加勒比海盗》的杰克斯派诺没关系。
但设定的太夸张了,一个人三番五次欺骗反派的人,最后反派还能相信,反派智商是负数吗?
奉劝各位印度的电影制作人(单位),你们还是好好拍一些反应印度现实的良心作品,别掺和这些动作片了——《印度暴徒》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世界电影”,欢迎朋友们关注
愚昧的领袖 巨婴印度人 被一个叛徒玩的团团转 最终叛徒帮助印度人打赢了仗看完《印度暴徒》,觉得这不是讲印度人民如何反抗英国殖民者最终取得民族胜利的故事,而是讲一个印度“汉奸”如何把自己的同胞以及英国人玩的团团转的故事,可笑之极,十分荒唐。
总的来说,主角非兰吉就是个为了生存而不择一切、两面三刀、油嘴滑舌、不惜背叛同胞的“叛徒”,它不仅背叛了同胞,也会背叛英国人。
看上去非兰吉是这故事里面最可恨的人,那你就错了。
最可恨的人应该是阿扎德人和印度人民,其次是英国人,其实他们都有啦,又可恨又可怜,整个故事就是被非兰吉这个人玩的团团转的,请注意,可恨的人是阿扎德和印度人,在背叛了那么多次后依然像个小宝宝一样的相信非兰吉,“怒其不幸,哀其不争”,非兰吉都明确表明了他是个喜欢欺骗的人,他们在经历过他的欺骗后依然相信他,这后来遭罪可真的是可怜可怜。
在电影里面,非兰吉一口编造了许多自己的价值观、道理,并将给阿扎德首领听,阿扎德首领在听了这些后没有半句话来回应,人生都过了一半多的人似乎在防人这方面没有一点领会,他就只会相信,这不就是小孩吗,只有纯正无邪的小孩才会这样,由此可推理印度人心智发展真的低(可以到网上验证,著名心理学专家武志红也承认印度人在心理发展水平还未出生,中国人是1到6个月)故事开头是主角菲兰吉在路上与资本家相遇后来背叛资本家通知匪徒抢劫获得钱财,又背叛匪徒告知英国人抓捕匪徒,在这个主角一出场就上演了双重间谍的好戏,还好抓的是匪徒,虽然是叫英国人抓,但这也算的上为社会做好事。
后来接到英国人的任务,叫他进印度当时最大的反抗组织阿扎德当间谍,抓捕阿扎德的领袖。
阿扎德是为自由而奋战的一个印度民族组织,不过这个组织不在于团结印度人民,而是只为自己组织争取自由,也并没有民族爱国之心。
阿扎德在一次海战中进入了阿扎德,虽然在话语上阿扎德领袖不相信他,但是领袖还是让阿扎德加入了他们一次取武器的行动。
阿扎德顺势而为,通知英国人,英国人知道了这次的行动,就马上行动抓捕阿扎德人,首领现在知道非兰吉背叛了他们,与他进行打斗,在打斗中阿扎德在首领快要从高处跌落时救了首领,首领再次相信非兰吉,最后首领为了摧毁一艘英国船只而牺牲。
回到阿扎德的躲避处,非兰吉再次“背叛”阿扎德,把阿扎德的位置交给了英国人,但是英国人来到非兰吉给的地方却遭到非兰吉和阿扎德的袭击,英国人船只被抢,阿扎德获得了一次大胜,英国人被“背叛”,最让我惊讶的是阿扎德人居然放过了英国人的首领,放他走了。
非兰吉当晚又再次获得了阿扎德首领女儿的信任。
第二天早晨,非兰吉再次想离开阿扎德,但在走时发现英国人正驾船赶来,他马上通知了正在熟睡中阿扎德人,阿扎德人马上撤退,保住了性命,非兰吉把阿扎德人带到了他认识的一位为英国人跳舞的舞女家里,阿扎德人对非兰吉的信任更深了。
非兰吉为了帮首领女儿给父亲报仇,他们与舞女串通在即将举行的“灭恶魔节”里面埋伏在节目里面,乘机杀死英国首领与英国人(但是他们并没有很好的计划怎么对抗英国军队,但主要目标是杀死英国首领)。
在节目中,发现阿扎德首领并没有死,而是被锁了起来。
首领女儿拿着非兰吉给的手枪来到了英国首领面前,用枪指着英国首领脑袋,这一刻英国人发现被“背叛”了,但就在开枪那一刻发现并没有子弹,这次阿扎德发现也又被“背叛”了,非兰吉下令抓捕了阿扎德所有人(是不是很可恨,非兰吉背叛了双方两次多,在电影中他也告诉阿扎德和英国人他是个小人,但是他们还是会信任他)现在阿扎德的所有人都被关在牢笼里,阿扎德再次“背叛”,他给受监狱的士兵吃了有毒的食物,阿扎德人得救(如果现在我是阿扎德人,我真的想一刀捅死非兰吉,鬼知道他什么时候又会背叛)。
最后,阿扎德人反抗成功,歼灭了当地的英国人(我想这样的反抗胜利是暂时性的,在大体上来说英国人只是丢掉了一个地方,而且胜利是碰巧的,英国人还会卷土重来)。
而非兰吉拿着他在为英国人当“间谍”中获得的财宝,偷了首领女儿的一艘船离开了。
在最后首领女儿杀英国首领的画面最让我觉得好笑,英国首领已经手无寸铁了,在他背后是象征恶魔的大纸人,女儿把带火的箭射过去,是故意没有射到英国首领,射倒的是纸人,纸人被烧而倒下,英国首领被纸人给压死。
(这是首领女儿故意的,这一幕我觉得不是象征印度人民打倒殖民者获得自由的一箭,而是在印度人心中对恶魔的消灭而获得了自由。
对于印度人,他们需要打倒的不是殖民统治者,而是在他们心中宗教里的恶魔)
今天补了一道 印度暴徒。
其实非常能理解阿米尔汗由于近些年在脱口秀节目以及电影刺痛太多次印度社会的顽疾而地位尴尬,出于求生欲的考虑想要通过拍一部宣传民族主义的电影来迎合印度国内的大部分市场来为自己挽回自己由于反主流的立场而逐渐流失的人气,毕竟莫迪最后还是连任了。
但是他以及导演最终还是没有拍成巴霍巴利王(虽然汗不是没拍过剧情简单的爽片)。
深明大义的民族英雄,面对英国殖民者的炮火,还是无能为力。
良知未泯的江湖骗子,面对战争和死亡,本能贪生怕死,及时享乐。
即使是迎合国内逐渐狂热的情绪所拍出的电影。
他以及导演也想给出他们的思考(或者夹带自己的私货)。
高高在上、凌驾一切理性与情感的情绪,有的只是空洞虚无。
充斥着骗子、舞女、神棍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
印度暴徒失败的原因大概是,在目前肉眼可见的困境下,很多人想要的大概还是如神的巴霍巴利王,他们不需要探讨很多问题,毕竟他们的社会是永远不会有问题的。
只有巴霍巴利王能救印度。
顺便,阿米尔汗的角色终于不是正直,善良,不畏传统,无惧困难的神了。
可能很少人知道,米叔拍这部戏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一直醉心金庸先生的鹿鼎记,并且非常喜欢我们的宝爵爷,一直梦想在一部影片中去诠释自己对于这个角色的理解,这不这部戏正好就是量身定做了。
无论是亦正亦邪,机巧斗智,或是左右逢源,无论是宫斗戏,江湖戏,或是感情戏,不能算非常优秀,但必然是及格了。
试问一个印度人对于中华文化已然理解至此,用自己民族的故事,诠释了他族的角色!
我们的导演,演员又做了什么?
自己民族的故事尚且讲不好,诠释角色也是抠图瞪眼,遑论他国文化?
这样有什么脸面,评价别人如何?
可层有过抱负拍拍人家的摩诃婆罗多?
哪怕一个小故事?
只怕是有几人知,又有几人读过?
故事讲了一个靠说谎生存的印度人,被英国军官聘任去捉拿印度暴徒阿扎德,而后靠着自己说谎的小伎俩,布下一个个局,帮助阿扎德打败英国人,使人民重新获得自由不再被奴役的故事。
这部片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模仿加勒比海盗系列风格的一部电影,只是杰克更是洒脱自由,而这部男主则是给人一种放荡不羁的流浪感,当然故事背景也不一样。
拍得挺好玩的一部电影,虽然有槽点,但是整体挺顺畅的,剧情也是各种大反转,男主角反派正派来回切换,真是自由,就像这个角色所塑造的性格:欺骗是我的天性。
而阿扎德,信任是我的本能,却在用另一种方式获得自由。
他们是有冲突的,但是又是和谐的,这两股力量,当像绳子一样娇柔在一起的时候,对抗敌人只会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还挺喜欢中间那段舞蹈表演的戏,整段舞蹈节奏感很好,舞者柔中带强,流畅地舞出了女性的魅力,那种淋漓精致,像是对自由自在所奔发出的渴望,我很是喜欢。
还是值得一看的电影。
快进的看的 毕竟没有什么文化共鸣 没法感同身受 只能看看剧情和片段阿米尔汗很清醒 电影没有再讲什么种姓 妇女什么的 而是回到英国入侵 正是印度本土意识被埋没和取代的时候 同样太久的历史不会激起太大的阻力 也就更便于他发挥仇恨是最好的分界线 重新建立仇恨也就是和片中英国带表的西方文化影响划分界限同样是印度本土思想的觉醒 从反抗英国到反抗奴役到反抗社会不公最终由印度人民自发的废除现在印度社会的种种弊端比正面直接刚社会矛盾要容易的多 而且火一旦点起来 速度会超过想象个人觉得这是阿米尔汗思虑之后一次新的尝试 阻力小但必定成 只是过程漫长了些 这人真的可怕虽然印度一直被我们当笑话调侃 但有些事情我们是没法忽视的 印度的外部环境一直都比中国好得多 现阶段虽然基础差但速度已经开始飙 国内很多改革和转变一直在进行 虽然磕磕绊绊 但没有停止 如果再解决了国内几个最大的问题 印度复兴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我们只能更加努力和希望事情按我们想的来 在他还没起来的时候 巨人一旦崛起 那他就只剩下绝望 再无翻身
和朋友一起去看的, 真是刷新了我在电影院观看体验的下限, 看到后面, 越看越烦躁, 估计当年无缘得见的<富春山居图>也不过如此了吧. 让我有了写下这篇评价的冲动. 虽说印度电影的特色是伴有歌舞, 但是本片中的伴乐让人听到烦躁, 几乎每次有点动作场面, 相同的音乐就一直出现, 根本无法调动人的情绪啊, 音乐必须适度且要动摇人心才可使用的, 不是全片一直响!! 还有片中几个主角动作戏, 导演都要来个pose特写, 生怕观众觉得不NB...拜托, 角色形象不是这么树立的!!! 比如匪徒老爷子第一次审判内奸时, 说完话接着就是很平淡的一刀杀了, 根本没什么心情的起伏, 导演把握影片节奏的能力感觉很烂. 让我不由怀念日本电影里, 女角色要被杀时, 缓缓起身的同时, 眼神紧盯对方, 在让人喘不过气的氛围下, 突然被对方一刀杀了的震撼感. 还要吐槽一点, 阿米尔汗演的主角, 真是反复无常, 就这样双方还一直相信他, 在我看来, 他后期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嘛, 真不知道编剧什么脑洞, 写出这样bug甚多的剧本... 电影就开篇时的舞女好身材, 给了我期待, 后面剧情就越来越扯. 果然, 世界各地都一样, 好坏电影都有. 不过, 周边的一些观众, 不时出现的爽朗笑声, 倒让我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智商不够用, 无法欣赏此电影. 但我觉得, 在中国上映的印度电影, 神话要被打破喽...
这次阿米尔汗的造型超级像疯帽子,人物有杰克船长的影子,故事虽然发生在印度,但同样是一群“恶人”为了自由跟英政府过不去。
疯帽子的外表,里面藏了一颗杰克的心firangi是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这一点也和杰克船长雷同了),他接近印度的暴徒们,然后再把这些暴徒”卖“给东印度公司,生意越做越大,直到英国人要求他去接近印度暴徒内最大的boss。
接下来的这些镜头,和《加勒比海盗》系列无限接近,都是不知道就从哪下来根绳子,刚好掉进主角的手里,主角们就像人猿泰山一样荡过来,捅一刀,荡到那踹一脚。
最后firangi很自然的为公主殿下当了一刀,成功混进敌人队伍。
公主想看傻子一样看着firangi结局当然就是很老套的friangi经过一系列的事件,成功洗白自己,从一个混混,混成了拯救了整个国家,帮助公主把政权从东印度公司的手里抢了过来。
对于印度的翻身经过,就算用脚趾头想也不会就这么简单,但因为不了解,所以也没法评价。
只能说,电影把这个故事进的太简单了,或者说广电把这部戏删的太狠了,删到剧情接不上。
整部剧的BUG太多,firangi的很容易就被说服,放弃了自己奉行了半辈子的行为指南。
firangi给英国人吐露假情报,为的是打英国人船队的伏击,打了就打了,居然把战队的指挥官放回去送信,明摆着告诉英国人自己不打算再给他们干了。
但是大家决定破釜沉舟的时候,又再次变脸,重新站到了英国的身后,把暴徒们又一起卖给了英国人,英国人就这么相信了。
英国人前程都像是真正的傻子,情报全部来自于这个完全没有一点信誉的小人,被耍的自己一整个战队都搭进去了,还在傻乎乎的相信他。
这样的槽点简直就是数不胜数,造型方面也是不太用心,场景也完全没有阿米尔汗以前电影里精致。
这套舞服特别像神奇女侠虽然槽点多多,但是这部戏还是值得一看的,打斗场面激烈的不行,拳拳进肉,拽绳子荡来荡去的场面大部分还是很帅的。
很具有印度的民族特色,firangi的女朋友简直太漂亮了,也很勇敢,说革命就革命,说不干了就敢追着firangi跑……
你的羊毛卷
人家的羊毛卷总而言之,还是及格的。
这是一部很印度的电影,印度的历史,印度的歌舞,印度的美女,还有印度的片长……国内观众对这部片子无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就是印度的贺岁片
印度武侠片
印度版的加勒比海盗? 巴强的身形气质在某些镜头中显得阿米尔汗特别萌(jiao)宠(xiao) 。 幸好阿米尔汗没有跟法缇玛一起,一看到他们总要想起&lt;摔跤吧爸爸&gt;里的父女档,尬的很!
和之前几部确实没得比呀
挺好看的。。印度电影我还挺喜欢的
很主旋律的電影 很合格的喜劇 劇情很簡單 用民族情緒戰勝外侵勢力 兩句金句很走心:信任是我的本能/因為你需要我 我從地獄回來了。 作為感性的觀眾 有所觸動的是演員怎麼扛起這個單薄的劇本 A/F/Z撐起了台面 服化組走心了 各個人物形象都不粗糙 配樂也是印度本土和西方交響融合創作 不是一味的寶萊塢也不是一味地跪舔西方古典 就是米叔這次怎麼都有Jack Sparrow即視感 痞里痞氣 亦正亦邪 所以才看得下去的吧
4.5/10 剧情滑铁卢,配五毛特效
Hmmmm...德艺双馨的阿米尔汗扑街了。这不就是印度的抗日神片嘛,慢动作和特效看得人real尴尬。要不是删了四十分钟,指不定得煎熬成啥样呢。
印度加勒比海盗?还不难看呢。
平安夜看的点映。一个迷人的反派角色。
片子看了有一周了,总的来说还行吧,本来对印度此类影片期望值不高。 阿米尔·汗 饰演的男主亦正亦邪,场面一如既往的有点夸张过度,周末休闲一下还可以。
抗英神剧感,不过蛮符合印度人喜闻乐见吧
哪有外媒说的那么差!!!
跟许多还外国人拍的中国电影类似,把最核心的那个东西没了
一般般。
成熟商业片罢了。
又爽又雷,又雷又爽……看开头心想无非是印度战狼嘛,但故事展开居然有点吸引人!结局不俗。不过,看印度片的时候总想帮他们请个正经武指,笑。
感觉像是印度的贺岁片,中间一度看睡过去了。。。
啊米尔汗的眼睛真的迷人!!!
不管片子的拍摄背景是什么,总之娱乐性和艺术性一样都没有。和所有“大片”一样,阿米尔汗也陷入了“过于关注大场面而忽略了打磨细节”的大片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