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独立日2》就像我最初的那句评价一样--套路、都是套路!
完全是一部流水线上的标准好莱坞大片,起-承-转-反转-再反转-合,没有任何惊喜可言,及格没问题、良好达不到。
没有惊喜但也没有什么惊吓2、全剧确实在各种讨好天朝,虽然就像很多人吐槽的,蒋指挥官的“中文”,中国人听着简直太别扭了!
但一部好莱坞片子,居然出现多个中国(或亚裔)面孔,在一众英文对白里强行说中文,甚至还要“打国旗”!
大约也真是没sei了3、导演艾默里奇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非常重视幽默元素,如果开场10分钟,观众还没发笑,他就会很忐忑。
那么,我可以告诉艾大导演,你可以放心了,午夜场的观众们的确在前10分钟不多不少笑场了两次!
A、“QQ已下线”的时候;B、蒙牛月球牛奶的时候!
不过,全场也就笑过这两次!
4、观众的下意识反应是最真实的,这种全场哄笑的场面,充分说明了国产品牌在做“品牌植入”的时候是多么刷下限地low到尽!!!
外国品牌做不做植入?
当然做,任何一个有追车画面的好莱坞电影都是赤裸裸的植入!
好,你说车辆品牌高端、历史悠久,和咱天朝的新兴品牌比属于不正当竞争,那好,我举个大家都熟知的例子!
《变形金刚1》里,女分析员用一张卡copy了一段包含“冰人计划”的霸天虎入侵音频,然后装在化妆盒里带走去找黑胖子。
当时镜头给到很明显的“panasonic”,谁都知道,这是广告,是品牌植入,但是,丝毫不违和、不跳戏,这是剧情需要,甚至是关键剧情需要!
这就是既让你无形间接受了广告,又不影响剧情发展的好例子!
有理有力有节!
但假设一下,如果随后上级发现这件事,向国防部长报告的时候说的是:有个分析员用panasonic的存储卡copy了一段入侵音频balabala,你有什么感觉?
是不是恶心得像吃了苍蝇?!
如果是这样,那就是最差劲、最低级、最low的广告植入方式!
但很可惜,无论是伊利舒化奶、还是QQ、蒙牛,用的都是这种一定要“说出来”的low到极致的方式!
这也是他们和国际大品牌之间底蕴、见识和品味上的差别!
(尽管我个人非常讨厌小鬼子的品牌)5、所以说,天朝品牌不是不能做植入,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停留在最low的方式上,半点儿长进都没有,还不许人批评了?
别动不动就上升到“国产品牌”的高度上,这种“爱国贼”的论调最最可鄙!
更别说什么鬼子、棒子多么热爱自己本国品牌,就你们不爱国!
要知道,人家是把品质最好的东西留给本国国民的!
为什么买日本化妆品要去日本本土而非海外免税店、为什么高端日本食品基本只有日本本土能买到?
因为人家拿自己国民当人,所谓“最好的留国内、次一级的出口欧美、再次其他外国国家”,至于我大天朝,对不起,最差的一级才给你!
你要说小鬼子这么对待咱们是理所应当,但很多国产品牌同样是这么对待国人的!
联想电脑同样的配置在美国买比在中国买便宜!
同样出了问题,美国买的无条件换新,国内买的?
对不起,你自己想办法吧!
蒙牛、伊利这些,不止一次被曝光出口产品质量比国内销售的高N多!
就算发货到香港的都是如此!
外国品牌把你们当二等公民、三等公民,不好意思,这些国产品牌同样不拿你们当人!
就这样还上赶着拿热脸去贴冷屁股呐?
一个字总结,我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
6、关于AB,应该这么说:别人是来演戏的,AB是来拍广告硬照的!
她脸上有表情么?
她那叫演戏么?!
说死鱼眼都是好听的!
《机械姬》里的机器人都比她表情丰富、眼神有戏行吗!
做个我很讨厌的比较,我很烦李冰冰,很讨厌她出现在《变形金刚4》里,但真论演戏,科班出身的她还是甩了整容出身的AB无数条街!
AB这种,真是丢人丢到太平洋了!
7、最后总结一下:《独立日2》是部毫无惊喜、中规中矩的爆米花电影,打折的时候还是值得看,毕竟,就像我半夜说的,特效的灾难场面还是值回票价的!
其他的就算了,剧情各种bug,表演无力吐槽,大家就当看特效吧!
距离独立日过去,已经20年了。
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其实独立日电影可以算作少年时代的一种独特回忆,因为独立日正是我们正面开始接触好莱坞特效大片的时代。
比如那个一下毁灭一个城市的大炮,还有最后勇敢的驾驶员驾驶飞机相撞与敌人同归于尽。
某种程度上,算作一代人的集体潜意识。
就连《合金弹头2》后面那个飞向外星人飞碟出口的飞机,也是恶搞的这部电影。
可以说《独立日》这部电影,是第一次向所有的中国人展示好莱坞的特效电影是什么的范例之作。
所以对于那时的观众,其实是情怀满满的。
说说这片子的看点。
说到看点,没有威尔史密斯,还真的不算太多。
视觉特效其实是相当不错的,飞船覆盖地球的感觉确实呈现出来了。
Angelababy在里面确实担当了角色,而且还有感情戏,当然,普通话场景也非常多。
只是……只是……当里面少数几个华人用好莱坞编剧思路翻译过来普通话的时候,真的觉得有点尴尬。
不过好莱坞真的是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了,加入大量的普通话桥段。
感觉上比惊天魔盗团2还要多。
其他的就是情怀了,20年后的老总统比尔普尔曼,还有杰夫高布伦和他爸,原作众多人物都登场。
此外呢,情节上,不管从剧本结构,人物设置,主题,都像极了原来的那部独立日。
所以,如果你想冲着情怀看的话,应该还是有不少看点的。
说说导演,导演还是二十年前的罗兰艾默里奇,其实我最喜欢的作品是他的《2012》,不过这是题外话。
说真的,在视觉上,这个片子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
各种特效都很棒。
不过,现在已经是20年后的2016年了,特效早已经不是我们观影的首选要素,甚至不是主要要素。
所以抛开视觉,和第一部对比一下,可以看到的是,主创还是尽量想要做出一个那个年代的故事,但实际上观众的心已经改变了。
明明都有啊,总统演讲,众人参军,惊险逃生,有人自我牺牲,全世界转危为安。
为什么看起来,就是和之前不一样了呢?
1996年的时候,计算机知识还并不是一种普及类的知识,人们对于外星人和外星社会的想象,也不会那么丰富。
所以呢,劫持外星人飞机,美国人和外星人早有接触,深入母舰放病毒,并且用计算机病毒瓦解外星人护盾,三天讲完的故事,独立日成为全世界独立日,渲染美国总统的战前动员演讲等等,这在当时都是非常前卫的想法。
而正是这种这种前卫,让人觉得剧本也极有新意而愿意看。
其实视觉震撼,说到底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过那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就是《独立日》了)但是,如果用20年前的那种思路和梗,用到现在的观众身上,那么就还真的是有点老了。
现在的观众已经被诸多科幻片洗礼过,而且是互联网时代的人,他们会有一些出自直觉的问题自然问出来。
比如,外星人既然可以横扫许多星球,那么他们的作战技术为什么如此不发达?
以致于决定整个虫巢归属的王蜂,会如此随意暴露自己?
20年前,真的不是问题,因为我们看过的电影还少,我们只是注意特效,比较难想到这样的问题。
但看过许多战争片的观众,虽然不一定意识到,但是内心却会浮现出一点浅浅的怀疑:这里不太对吧……当然,这只是减了1分。
然后,为什么外星人可以进行星际旅行,却在信息技术上如此落后,以致于有主控电脑的飞船,可以不经过软件层面的改变就被地球人随意偷走驾驶?
二十年前这不是问题,但现在用过电脑的人,都知道用户权限的概念(因为要数用户名密码),也都知道计算机都联网。
所以这里又会出现一点:这里不太对吧……再扣一分。
好,然后到总统演讲了,总统讲的倒是挺对,但是,怎么感觉不是这时代的讲法了。
原来我们已经过了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时代,现在打动我们的是个人主义的家长里短和人文关怀了。
于是心里又暗暗说:不太对吧……再扣一分。
于是扣着扣着,这些分就被扣得很低了。
对于主创团队来说,最关键的,是面对20年后的观众,仍然选择了和当年同样级别的梗。
比如当年的梗是1,现在可能是2。
但是20年后的观众,真正要看的可能是20,也可能根本不是数字,而是字母E,那么比起观众的期望来,这个2显然是不够的。
木鱼的完全主观评分导演 7剧本 6.5特效与技术其实不错 7新时代的老梗 5总评 6.4看不看都行QQ乱入月球基地,蒙牛大家最爱喝,各种普通话,感觉很熟悉,但是在这个背景下很出戏啊有没有话说……一旦接受这种设定……根本接受不了啊!
还有里面有对同性情侣啊!
<图片1>
别再说AB整部戏都是同一个表情了,根本所有演员都是那个表情好吗!
角色跟角色之间难道有任何差异吗!
20年没重看第一集,到现在都还记得威尔史密斯把外星人从机舱里拽出来踹、Jeff Goldblum告诉老爸自己要去外星人母船时顺手把饮料罐扔进回收桶说"你知道,我一直都想拯救地球"。
两人最后上了母船发现自己的太空船被固定住走不了,准备用核弹头跟母船同归于尽,威尔史密斯递过雪茄时不抽烟的Goldblum说"我本来以为我会死于肺癌",自嘲地笑一下,接了。
这种对角色的刻画在这次彻底消失了。
双男主除了外型以外,言行举止根本就没什么不一样不是吗,如果不是有旁边的人补充几句对两人性格的描述,人设都要看不出来了吧。
威尔史密斯20年前的女友是跳脱衣舞的,跟总统夫人有场对手戏。
逃难时两人聊天,第一夫人问她你是做什么的,她回答"跳舞"。
第一夫人直觉地跟她道歉,她洒脱一笑,说她并不介意这个工作的污名,这工作让她自食其力,养活孩子。
光几分钟就让一个角色鲜活有个性,结果这角色到第二集,就剩下站在大楼顶上等直升机然后掉下去的份。
别说我剧透,反正看到了你就知道,凭这角色的塑造,你其实不太在乎她怎么了。
今天刚去看了这部电影,总的还行,剧情方面稍微有点问题,比如美国居然没有强夺非洲黑蜀黍的外星人基地,还有另一外星人与地球敌对外星人对抗了数千年来到月球的飞船居然被一发击落,还有白球星人都已经进化到没有实体,靠精神存在,居然还不如丑比外星人。
杨颖是一脸出戏,表情只有微笑,微笑外加面瘫。
大企鹅还有蒙牛也是强行植入,给的镜头也是醉了,一脸懵比然后是笑死我了。
当然,120分钟的电影情节还是相当饱满,参杂了点笑料也是可以得。
之前看评论说外星人水,智商低,其实这部电影并没有强行拉低外星人智商,好好看电影就会发现,外星人败得是有理有据的。
说水的可以去看看奥创啊,天启啊等等反派BOSS,至今都觉的漫威的反派BOSS是一部一部的都是水货
《魔兽》火了,玩的是情怀。
《独立日2》烂了,搞的是破坏。
当《独立日2》的片名定为“卷土重来”时,大部分前作的影迷都会心有戚戚焉——外星人又要来毁灭地球了。
可惜导演一等20年,毁得是自己的招牌!
从《哥斯拉》到《后天》,再到后来的《2012》,罗兰·艾默里奇成为了科幻灾难片的标志性人物。
据说他的电影爆炸越多,票房越好,所以到了《惊天危机》里,艾默里奇直接把白宫给炸了!
但这次,《独立日2》的大场面轰炸真的让人食不下咽。
因为它除了视觉刺激以外,基本让人一无所获。
吐槽一:请不要在广告期间插播电影刚一开场,男女主角月球和地球间的通话竟然靠QQ!
当你还在懵逼时,蒙牛又成了空间站御用奶!
这是在眼馋《变形金刚》里的舒化milk嘛!!!
吐槽二:baby用演技证明了和教主天生一对都知道Angelababy是去打酱油的,但没想到竟然这么不走心。
不管聊天、开会还是作战,一个表情打通关!
看完之后只想,Angelababy out!
吐槽三:没有威尔·史密斯,你让我看啥?
当威尔•史密斯宁愿去《自杀小队》里当群演,都不来《独立日2》挑大梁时,我们就应该把对这部电影的期待调到最低。
艾默里奇曾说:“没有威尔·史密斯我不会拍《独立日2》。
”但最后发现只有其它几位老人给面子。
比尔·普尔曼饰演前总统,杰夫·高布伦饰演科学家,布伦特·斯皮内饰演的疯博士也回来了,同时也出现了新面孔。
雷神弟弟利亚姆•海姆斯沃斯从打酱油变身男主角,电影中将出现美国第一位女总统,难道导演支持希拉里?
但正是因为新老人物数量略多,没有突出的主角,基本每个人都是蜻蜓点水。
如果把戏集中在几个人身上,也许效果会更好。
吐槽四:与第一部的差距怎么那么大!
第一部里,开场时外星母舰飞过月球上空,逼近地球,整个城市被乌云笼罩,人们置身于危机里,末日的气氛一下子就被烘托出来了。
可《独立日2》里,一下子亲人离去,一下子科学家又开始搞基。
人物关系太多,让观众没有代入感。
第一部里,前总统一副美国救世主的形象。
结果第二部直接怂掉了,嘴里不停念叨这次我们赢不了。
至于后面怎么又重振雄风了,也没交代清楚。
导演说:“如今的特效技术,让我有理由再重新启动这一经典电影。
”没错,这部续集的特效的确够足!
但20年前,在那个技术有限的年代,《独立日》依然获得第69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
而这集里的外星人更是奇葩。
上一秒还牛逼哄哄,下一秒就被全突突了。
难道他们横跨了大半个地球,只为和你们人类打打飞机???
艾默里奇在签订《独立日》续集的合同时表示——希望拍摄的不只是一个续集,更是影片在新时代的重启。
可惜在一个流行“反英雄”的时代,这么一部“主旋律”科幻灾难片很难吸引人们的眼球。
如果你还在猜测导演能不能兼顾新老观众,一举两得,那么我可以直接告诉你,这部电影,两边都不待见!
电影好看吗?
好看!
画面好看,人好看~剧情嘞?
你看到五米开外那个垃圾桶么?
就好比我手里这团垃圾随便一扔有两万分之一的概率扔进垃圾桶里,结果我就随便一扔,进了!
然后我愉快的和你一边聊天一边扔,又进了!
我在原地high的转了起来,旋转之余随便一扔,又进了!
托马斯全旋转体三周半最后一周的半当中,随便一扔,还是进了!
我靠!
激动的拉起隔壁老妈妈手跳起舞来,老妈妈冷不丁拿起你手里的垃圾,一扔,又特么进了!
老妈妈戈壁的老大爷也愉快的过来斗舞,跳到自由飞翔的时候,随着节奏激动的一个move一不当心垃圾掉了,你猜怎么着!
垃圾桶自己跑过来hold住了!
我******啊!
<图片2>这片就是这么个鬼德行啊!
主角光环节棍到炸天!
小概率事件发生率等同连中一百年乐透啊~这绝对不是独立日2,这踏马是一个都不能少2啊啊啊啊!
外星人:不陪你们玩了!
你们地球人开挂!
还把我们整这么蠢!
求👽心理阴影面积!
能覆盖整个银河系了吧~
二十年前,年幼无知的我被大场面震撼被外星人吓哭被爱美国主义教育出了森森的独立日情怀,二十年后魔兽可以打到8.0分,独立日才6.0分,魔兽的情怀就是情怀,独立日的情怀就不是(无意冒犯魔兽粉丝,只是借此抒发一下不公平的怨气而已),总之我觉得作为一部承前启后的爆米花主旋律电影已经完全足够了,独立日难道就是要每一部都让人看的被外星人好好虐一遍重新独立一次嘛,难道就不能作为一个连贯的故事存在吗?
是无论是作为中国人还是地球人猥琐的装逼自卑感才会让你们自high么,别非要整的天天自虐心灵冲击道德观价值观重塑才觉得像是看了部电影,不是非要把每部片子都拍成蝙蝠侠才叫电影的,看电影的动机有时候真的可以纯粹点,单纯弱智的享受一下两个小时的故事,被各种爆炸袭击事故蹂躏一遍,出来什么都忘了,一身轻松,多好。
虽然不算那么完美,但为情怀多加一分。
期待第三部真正的地球反击战。
补充一些所谓槽点的个人分析:1,对蜂后夺球的吐槽,剧情已经很明确阐述了那颗球有多么重要,相当于整个星际反抗联盟的密钥,对于掠夺者们是至关重要的存在,蜂后抑制不住亲自出动抢夺球也是情理之中的,人也穿了辣么大一件生物装甲,开了架辣么大的飞碟去了,人也不知道会被骗会被核弹炸啊。
2,对蜂后能量护盾的吐槽,有人说蜂后的护盾核弹都没炸了,却被小飞机给炸了,拜托,也说是能量场护盾了,基本属于以毒攻毒,以眼还眼形式的,抵御了一颗核弹得用去护盾多少能量啊,最后抵不住小飞机的一路轰炸也是合情合理的,而且这一段最重要的是为了体现传承的意思。
3,对外星人社会架构的吐槽,生活在水生火热的大天朝,你们就觉得资本主义是最优秀的社会制度,对么?
前面不懂物理学就出来瞎逼逼,现在又要来一次社会学大批判了,虫群就不能发展出高级智慧了对么,拜托这是电影,宇宙的奥秘我们也还没解开,你们就能自负到以为自己看透一切了。
也许是很久不关注电影,也极少去电影院,所以对于好莱坞大片的印象,还停留在2001-2005年左右,那时,几乎每年都会出一个部轰动世界的片子,我周围地人和我都急忙去看,大家都讨论,电影频道也讨论,这些片子都成了经典,还记得01年开始的哈利波特,从03年第二部出来之后,我就一直追着看,那时候网络不普及,我们都买盗版碟来看。
接着就是0405年的加勒比海盗,KK的古装,同时的似乎还有黑客帝国三部曲,似乎比这更早一些,都买了盘反复看了很多遍,台词都记得了。
我就是一个普通市井小民,没什么高深的小众文艺电影爱好,就是喜欢好莱坞大片,喜欢那种精良的画面制作,严谨的故事情节,主题鲜明,看得过瘾。
印象中的《独立日》,是小时候刚刚有网络的时候再那笨重地大脑袋台式机上看的,当时看得很激动,主题曲响起来的时候,真的有热泪盈眶的感觉,电影主题突出了“独立”的概念,线索紧扣主题,叙事情节毫不拖沓,主要人物的刻画也很成功,威尔史密斯也当年成为第一个喜欢的美国影星,因为他身上真正演绎出了那种不分民族,不分等级的对国家,对人类的大爱,演员的人格魅力是一方面,导演剪辑也是一方面。
对于一个大场面,不可能面面俱到地交代外星人入侵时每个人的反应,但是导演很好的选择了重点突出的一部分人,这类人就是典型,每个人都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总统夫人落难被平民妇女搭救的情节我印象很深,这个情节体现出的那种来自普通的人民大众之间最质朴的爱,超越了国界,使我这幅异国人也对这个国家的人民产生了共情与好感。
这是能打动人心的东西。
第一部里有很多,所以它成功了,所以它的第二部我才会不由自主地期待,特地跑到影院去看了一场3D。
结果却令人失望。
AB出现让观众出戏就不说了,当那个看起来还挺招人喜欢的美国小哥从贩卖机里拿出一瓶蒙牛牛奶时,我实在不忍心了,发出一声叹息。
与此同时,坐在我右边的大哥嘟囔着:这么明显的植入广告!
接着就是这位小哥不断地想办法接近这个中国姑娘,屡屡表示好感,让我觉得颜面丢尽了,我简直无地自容。
我不怕爱国婊骂我,我要说出来,我真的觉得无地自容。
因为我想像得出,我们是怎样用“聪明”的手腕,威逼要挟了这些美国演员们,自作聪明地让他们在剧情里突出中国演员,然后又把这些明显属于三岁小孩的自我幻想的幼稚情节给我们这些历来不自信的国人看,仿佛在说,看吧,外国人追着赶着喜欢我们呢!
这样阴暗扭曲的心态,分明是长久地自卑的某些人士的在电影中的报复性反弹。
我为这些明显属于自我安慰的情节感到羞耻,看到原班人马中的大部分人,竟然遵循着这样的故事来拍续集,不知道是收到了什么样的威逼利诱,我心痛。
好莱坞,你发生了什么!
或者某个智障重复输入了数据,导致流水线大傻片中所有烂俗元素都在本片中X3,把本该煽情/燃向/解释的正经剧情挤没了。
负责插科打诨强行提供无聊笑料的科学家X3美国总统X3,他们本该振奋人心的演讲X3花瓶X3,且恰好都是有主角光环的飞行员主角团和他们的love interest X3可(强)爱(插)的中式元素X3,包括企鹅、牛奶和蜡像(本来我想说充气娃娃,但觉得这样说可能是对女演员的不尊重,所以我就不说她的演技像充气娃娃了)另外还有一个负责插科打诨的公务员另外还有一个负责插科打诨的老头另外还有一艘负责插科打诨的船他们想让大家在地球要完蛋时开心地笑出来,但是正常人的内心是毫无波动的,甚至想退场。
类似于“你想死为处女吗”的经典名言再也不会有第二句了。
20年过去了主角科学家才去勘察坠落地点,非常有效率。
20年过去了美军对付外星人的方法还不如黑哥哥,就会瞎射一气,这一点都不美国(我以为他们已经设计了种种战术面对单兵作战的外星人?
外星人紧缺那么模拟训练不行吗?
)。
实际上全片唯一的动作设计就是射,大家一起,扣动扳机劈头盖脸来一波,连弱点都不瞄准的。
可能屏幕里的人比较爽,屏幕外的人看到的只是无脑小学生,没战术无美感。
想到演员对着绿幕做出这样的举动,可能是挺可笑的,所以似乎不该批评他们的演技。
去年看木星上行时,我以为看到了史上最难看空战,如今恭喜20福青出于蓝。
这部的大型空战场景可能还没有三分钟。
场面出奇得单一。
大概是想不到新的动作设计了。
用老梗也就算了,关键是还不煽情。
以前看到人类战机陨落都会心头一紧,这部里的表现方式比较像放烟花啦,既不肃穆又没悲愤情绪,真.一镜带过,牺牲的都没有镜头。
镜头全给主角团驾驶舱里射射射的面部特写,以及色彩未校正、滤镜也不舍得加的过场动画水准的空战。
哎。
剧情推进主要靠强行拉低外星人智商和真.EX MACHINA! —— 邪恶的外星人并非死于话多而是死于拖延症,你们甚至不用派出战机,直接让母舰升空换个地方着陆,如此来个两三遍,那么蓝星全方位遭物理碾压哪能反抗。
皇后爱玩儿啊还想御驾亲征自己追球,这种非常低级趣味且一点都不实际的行为只有人类做得出来,你们凭什么觉得外星人一样蠢。
正义的外星文明是个神奇宝贝球,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人类完蛋的时候就正好出现敌人的敌人救人类于水火之中,方便得一塌糊涂。
Plot device处处都是。
强行一校车小孩反逻辑地驶向最危险的地带为的就是让主角和老爹团聚,顺便拯救美利坚的未来,令人讶异。
皇后在逼近球球时忘记自己会跑步。
女主莫名其妙去射男友的外星战机可是她明明应该知道那是自己人。
当然她可能是故意的,也许早已发现男友和若干基友的奸情。
男主在军中不服从命令还在训练中因好胜心差点干掉同伴,这样的男主啊呸空有一张脸。
老人,小孩,黑人,亚裔,都有了,非常平衡,非常刻板印象。
我之前没见识过某位女星的演技,今天见识到了,蒋叔叔死去时她的表情更像大骂公交车上踩她脚的人。
其余时刻像是被P进镜头的一样。
但这不是她一个人的错。
除了剃胡子前后都帅爆的前总统,大家的演技都毫无感染力,毫不悲壮,看得人毫不紧张,感觉这届人类不行啊,炸球就炸球吧。
我来看这部电影,就想体验一下20年前被美帝拯救世界、人类打败地外邪恶种族这种YY剧情洗脑的快感,然而它没有给我。
预告片挺燃,正片软成泥,连mediocre都算不上。
人家木星上行还至少有个稍微有点设计的宇宙观和美工呢,这片比较像辐射里那种垃圾发射器喷出来的一堆——零散的,垃圾。
人类的胜利毫无说服力,普通人类的美好品质也没有在此战中得到表现。
而那句“你们人类真是伟大的种族啊”就是自欺欺人,尴尬爆表。
目前的评论是压倒性的批判,其实这个片制作上没有什么问题,整体节奏比1还好点。
2最大的问题还是太多怀旧要素了。
1代是想全景式的反映这场全球灾难,所以加了方方面面的人物,2代完全没必要照一样的思路来做。
随着先驱者的出现,剧情已经扩展到HALO和星际争霸级别,框架比1要大的多,靠新剧情新人物完全可以撑起一个完整的故事。
典型的例子就是《异形2》,与1完全不同的作品类型,同样大获成功。
当然,让艾导去跟卡梅隆比可能太苛求了吧。
按理说1代也没几个大牌,最大的那个大牌这次又没上,没事你怀什么旧啊。
但是制片方打定主义要充分利用1代的情怀,把老人全都叫出来了,光给每个老人怀旧一段就花了很多时间,导致这个爆米花片居然显得剧情很紧凑,很多地方没能展开。
最典型的,老爸和小学生的剧情横插一刀,要么就再加半个小时,要么就全砍了,现在不上不下没什么意思。
而相对比较创新的进入敌人主基地抢飞机的过程因为时间不足被匆匆带过。
其实制作方完全误解了1成功的原因,1代的魅力80%都来自于外星人炸地球这个大噱头,2代要么就走星际争霸路线打个痛快,要么就按照1的思路把地球整个犁一遍。
现在炸地球的长度居然比1还少,真是爆米花失格。
现在人类已经获得终极技术要反攻敌人老巢了,3代无论如何不能再拍成灾难片了吧,除非把地球炸了。
这片有多情怀,看日版预告就能知道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xOTcxNTQ0MA==.html
QQ用得遛,蒙牛随便喝,正面积极向上的…宇宙警察
剧本肯定是软件生成的,这也就算了,关键是爽也没爽到。预算镜头都在预告里。史上最难看空战,滤镜没加色彩没校正单一得连学生习作都不如。重点通通没抓到。笑点尴尬至极。动作场景就是射射射得跟智障一样。某女星面对亲人死亡露出的表情仿如“你踩到我脚了”。前总统帅√ 然整片烂泥扶不上墙。
3.2星。没有继承第一部利落的节奏,第一部的剧情套路倒是用的挺溜。。。看完电影觉得人类真是多灾多难,美国总是扮演救世主角色,外星人科技那么发达智商却低到令人发指,外星女王傻不拉几跟一辆校车过不去,新任总统的演讲简直是东施效颦。太空员喝着蒙牛用QQ视频,我觉得挺low的
好烂
真是渣男款的电影啊~~~看起来像模像样,实际上没有一丝一毫的情意。
还不如变形金刚4。
又是一部和地标有仇的片子。
低智而无聊的故事搭配强行植入的中国广告们,看完之后就记得AB尴尬的嘴角了,讲真,整成这样连悲伤的表情都做不出来还演什么戏呢?唯一的看点只剩勾搭AB的那个小帅哥了~
去看IMAX就对了。看特效看场面看情怀看中国元素,至于20年过去外星人还是那个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傻大丑的问题,就表去琢磨了。越琢磨星星越往下掉。。。
外星人题材的难题是,太强了打不过,太弱了就变蠢萌。独立日一还是很经典的,可是二……特效没问题,但这剧情……外星人的智商比抗战神剧中的鬼子还低,主角们欺负脑残又有啥光彩。有本事去打三体星人啊。
(楚天都市报文摘)此片在视觉奇观的营造上逼近了“前无古人”的水平。不管是对外星武装力量的想象,还是人类绝地反击战的设计,都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此片使劲糟蹋了很多著名地标:美国白宫、法国埃菲尔铁塔、英国大笨钟。此片最抢镜的是中国金主:QQ视频连线、中国牛奶、杨颖女二被追。
一分钟两个中国式植入广告,一部电影无论高潮小事鼓掌欢呼五次,一如它宏大的爱地球爱人类主旨,表演浮夸无限,恍惚间觉得2012又来了,最伟大的种族拯救了全宇宙维持和平。baby虽无演技,英文流畅,挺美。
我就想知道政府把那一亿美金兑现了没有,哈哈哈哈哈!!!!
恶心
不报啥期望也不带偏见去看的,作为一个对剧情和内涵要求不高的视觉党来说,观赏性很不错,特效和音效碉堡,杜比全景声不是盖的,飞船降临的时候,音响轰鸣整个影厅都在震动,再加上弧形巨幕,有很强的压迫感,电脑电视上看绝对无法体会到这种震撼和压迫。另外,颜值不错,男帅女靓。
为什么对于独立日这种最后地球人赢了我一点快感都没有呢?科技跟人家差了千年,能到达地球的外星生命的科技瞬秒地球没有悬念。而且2也没拍出特别的进步,只是用先进的特效简单重复原剧情。只是那副为了票房用中国女演员来跪舔的姿态实在难看。
AB不笑的时候还是不错的,影片后半段不错!!!
一塌糊涂,剧情为零,最后打怪跟奥特曼打怪兽,奥特曼还没出场那个小队就能打掉的怪物🙄
惊天魔盗团2>3人行>独立日2
居然效果感觉不输2012,我还以为在毁灭地球这件事上2012已经无法超越了呢。。。当然,逻辑差的也超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