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是一部非常日本的动画,它不是功夫熊猫、WALL·E那种普世文化的作品。
但是今天的日本就是昨天的欧洲,明天的中国,所以这部动画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是也是有价值的。
其次,这是一部非常押井的动画,我一开始看到人设的时候也很失望,但是老鸭子要讲的是人生和理想,这才是他的特长,人设对这部动画可能没有太多加分,但是绝对没有减分,请不要因为这个问题而放弃。
The Sky Crawlers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架空历史的世界中,这个世界已经拥有了和平,为了让世人深刻理解和平的珍贵,光有历史书是不够的,于是欧盟等出资方资助战争公司进行空中战争表演,用持续的“真实”的牺牲来维持世人对和平的渴望。
这只对我们今天生活的这个世界进行了简单的包装而已,以色列在表演战争,非洲在表演饥饿,中国在表演GFW,所有这一切,都与日本无关。
日本人,则干着类似Sky Crawler的完美工作,待遇丰厚,无限复活,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但是,天堂的生活会很无聊。
在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之后,如何解决“感觉不到生活的实感”这个问题?
一切都上了轨道,意味着一切都是循规蹈矩,战争表演永远不会结束,孩子永远打不过大人,在这些无法打破的规则里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成为了困扰当今日本人最大的问题。
《穿越时空的少女》里面表现的爱情固然可以让人麻痹一下自己,但是爱情过后呢,55岁的老鸭子跑完人生的第一圈,开始跑第二圈之后,给出的答案是等待改变。
“你要活下去,在获得改变之前”,老鸭子苦苦思索之后并没有找到改变的方法,孩子还是打不过大人,但是他又不愿意说“好好活着,一切都会好起来”这种P话,只好选择了保持希望等待改变这个说法。
还在跑人生第一圈的我们也许会想,这个说法和没说法差不多,反正改变不了现状。
对于开始跑人生第二圈的老鸭子来说,有希望的跑下去和没希望的重复一圈肯定有着本质的不同,他自己也开始尝试一些改变,在动画中引入商业元素,引入催泪编剧,引入巴别塔中扮演聋哑人的演员配音,这些有诚意的示范就是他想要传达的东西,他希望我们在第一圈就能跑的精彩。
“如果今天和昨天相比变得不一样了, 那么明天也会与今天不同吧, 如此,我就可以怀着希望生活下去。
”
为什么男猪脚的脸画得象个婴儿?
下宽上窄,还有点婴儿肥。
战斗机的战斗场面画的很逼真,可人物,感觉很怪,太假了些,而且男的很女性化,女的比较男性化。
是故意的么?
突然还发现,男猪脚的长相和那只长耳朵狗很象,发型很像,眼神很像,性格也很像,爱毫无缘由地相信、依赖他人。
这部片子很长,但最后我好像没看懂。
是说“战争与和平”这个大道理么,还是在阐述别的什么深刻含义?
全片最喜欢的是川井宪次的音乐。
同样是飞行系的电影,却有着川井独特的飘渺感,空旷疏离,蛋蛋的忧桑,却刻意控制,让人只能抓住一缕,若有若无,就好像这部片子的总体基调。
这里面的人设,长得千篇一律,当然这是人家的风格,其中的亮点可能是相对平板的脸过于华丽的眼睛。
就好像娃娃一样,孩子的身躯,却不能自主——说来也是切题了,但是我还是比较喜欢黄濑和哉笔下的糙汉子啊。
毫无表情的馒头脸完全就没有萌点好么……唯一的一个play boy土岐野,性格却太过于模式化,让人也喜欢不起来。
画面也是一贯的暗色,但是相比攻壳2里面的CG差了不是一点两点了,可惜我不是空战迷,我只是个花痴的浪漫飞行爱好者,所以那些空战也看得我糊里糊涂,最后我还以为男主击中了教父,结果还是没有?
他还是挂了!
CG画面好像也总是笼罩着一层Gonzo雾,或者是故意为之,展现真实的云彩?
总之……没觉得很华丽,也没觉得很惬意……还有“情色场景作为卖点”,押井守搞的情色场景可能有任何卖点吗?!
他家那条老狗在动画中算是个萌点,时不时出来跑一下,形神之准,可见老押对它爱有多深。
还有女整备士,感觉就是一个女版的巴特……有个不懂的地方是:飞行员常去的那家肉饼店门口坐着的老爹是谁呢?
和店主又是什么关系?
说起来这片子看着很闷,但我又着实的恐慌着,因为下午的时候看网易新闻,说有个男的因为电脑座椅爆炸菊爆而死,说的是座椅气泵质量太差导致的。
我现在所坐的旋转座椅也是气泵的,太可怕了,一晚上都在恐慌中度过,但又不得不坐在它上面。
关于真正的,或者是表演的战争,在我看来似乎没有一点存在的意义,打着任何旗号的杀人,或者被杀都是一种残酷的非正义行为。
正义?
正义就是为自己的利益而剥夺别人利益的最佳借口。
有人需要通过战争来引人注目,有人需要通过战争来实现自我,但战争从来都是被人利用来做杀人的兵器。
只有孩子是最适合被用来当作杀人的武器,他们从不害怕,无所畏惧,无所牵挂,上手快,没负担。
他们从一出生就被设定为一个角色,成年人通过种种途径把他们推向舞台的中心,让他们表演那些已经安排好的节目。
不同的是,这场战争片,死亡和损害都是稀松平常的,而且恶魔们还充当粉丝,支持这些非正义的战争继续打下去。
他们的欣喜,悲伤,因战争而来,但他们却不明白战争的目的。
这场巨大的秀,牺牲一个又一个的复制人,他们轮回在永远不老不死的神话中,并非他们真的不老,不死,而是他们一生下来就注定了在那个时候被杀。
我突然间想到小时候完魂斗罗游戏,一开始就只有几个人的时候总是无法通关,后来出了破解版可以有无限人的时候通关就变的简单起来。
每一死掉一个战士,就马上会有新人出现,他跟前任一样勇猛无敌,前赴后继,死而无憾。
虽然到达终点通关的那一个人绝对不会是第一个,但他的成功可以瞬间将前面无数个人的努力都消灭掉,他才是英雄,我也为他而喜悦。
看完电影我眼前始终闪现草剃水素手中握着手枪跟函南优一在车中激吻的那一幕,优一大拇指扣着扳机,要不然就会脑袋开花。
没人会在这场可怕的轮回当中声称不满,除了了水素会跟长官大声嚷嚷几句。
他们更多的是认同这个奇怪世界的规则,默默的、按部就班的就这么过下去,战死在天上,或者还能活着回来。
人生何处不是这么一场以生命为代价的秀呢?
每天所做的一切重复又重复的事情,都像是优一驾驶着飞机在天空中巡查。
成功起飞只是第一步,每天安全回基地,遇到危险能靠着高超的技巧化险为夷是关键,但最最重要的却是,每一个任务都安全完成。
这难度太高了。
世俗的生活中并非每场战斗都能胜利,命运注定了“教父”是不可击败的,就像所有游戏都设定有终极大BOSS一样,这一关会是一个瓶颈,通关就意味着此后再无高潮,但不通关的话,轮回将会继续。
像上述的一样打完大BOSS就GAME OVER还算是好的,但身处千变万化的社会中时,你怎么知道这个老怪就是最后的那一个?
事实证明,小老怪打完还有中老怪,中老怪打完还有大老怪,大老怪打完还有大大老怪……只要你还没有去见上帝,这场打怪游戏就没有一个句号。
因为你早已被父母、老师、老板、朋友设定为是那个魂斗罗里面英勇而又肌肉发达的小小人了,没有别的选择,打怪、升级、通关、获得心理的满足。
轮回的过程就是这样的,人真的好狭隘。
我想请问上帝有没有答案B可以选择?
1、“觉醒”之后意识到自身存在的荒谬性《空中杀手》讲述了未来是一个没有战争的时代,人们需要用战争公司运营的战争表演来维持人类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敏感度。
起先是真人作战,后来发明了长不大的“孩子”专用于战争,这种作战员被命名为“孩子”,只要不被武器杀死就会永远不死。
他们无法长成为“大人”,因为战争表演常常会造成死难,所以将他们设计成无法长大成人、永远不会步入老年的生理构造。
一旦战死,就将之投放到新的身体,一个月后又能够获得再生,继续从事战争表演工作,因此也可以说这群从事战争表演工作的“孩子”永远不死,他们也被称为“永恒之子”。
作为“永恒之子”的优一在得知自己身世的真相之后,提出深渊一般的无解疑问,痛苦于自己作为“永恒之子”的生命的无意义性。
“一旦世界失去了幻想和光明,人就会觉得自己成为局外人,成为无所依托的流放者。
”因为此时已无任何信仰供他们的灵魂有所依傍。
本来,世界按照每天照常预设的那样正常运转。
如起床,上班,睡觉,开启下一天的轮回,结束战争表演后便开车去找成年女人睡觉,但“孩子”因永远长不大而被剥夺了生儿育女和拥有圆满婚姻的权利。
“未来世界”无战争但是仍有人需要作为牺牲品,(因为他们无法死去,所以牺牲的不是肉体而是在永生中所消耗殆尽的生之欲)。
他们处于这样一种事先被安排好的人生框架之中,他们永恒的使命就是战死,复活,再战死,再复活,如果不因战争丧命则永远不死,在所有时间之内,“永恒之子”就这样在既定的生活轨道中一遍一遍麻木地继续自己不死的生活,如同中了西西弗所背负的永恒轮回的无尽咒诅。
终于有一天,函南优一在厌倦之中,对自我生活产生质疑,产生质疑之后,自我意识随之引发,由此感到世界的荒谬性无可抵抗地涌入自己的体内。
“荒诞感是在这个世界中体验到的一种不安全感和不可信任感,从而产生生存的恐惧。
”自己的生命意义又在何处?
时间对于自己是无意义的,因为永远不死,自己也根本无法通过死亡去对抗时间。
属于“永恒之子”的这种可怖的生活既无法逃脱,也无法与之相对抗,唯一能做的就是忍受这种漫长而痛苦的无意义感,一次又一次战死后重生。
主人公优一关于自己“生”的真相也是不可知的,因此自己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
面对这种自身命运的不可知性和生活本身的无意义,优一由此产生萨特称为的“恶心”之感。
控制自己命运的力量是凌驾于自己之上的,正如影片中的能够长大成人的“导师”,维系作为“空中杀手”的孩子们的战况能够平衡,他也意味着一种不可超越的力量(巨石之于西西弗,“永恒之子”的身份和“导师”力量的绝对压制之于优一),与死亡的对抗注定失败,与战无不胜的“导师”的对抗注定失败,让人看到自己面对无可改变的命运的无力感。
因此,此时作为“孩子”的优一在长久的麻木之后陷入一种无望的困局,与此同时,进入这种困局,实际上也是意味着一种觉醒。
2、直面“死亡”之时做出选择优一作为新人进入公司,上司是草薙水素。
优一因为前世记忆已经消除,并不了解自己作为“孩子”的真相。
给他分配的战斗机属于已逝前任飞行员仁朗,仁朗并非战死沙场,但其他人对仁朗之死避而不谈,此事也在优一心中留下重重迷雾。
优一对草薙水素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二人产生了暧昧关系。
随着故事的推进,真相慢慢浮出水面,优一渐渐得知仁朗就是前世的自己,水素是其恋人,仁朗被水素为帮其脱离痛苦而亲手所杀。
水素作为他们的上司,上级让她极少出战,也就免于战死。
因此,恋人函南优一一次次战死后再次来到她的手下,她以自己的不死之躯面对一次次自己死而复生的恋人。
因为一种人生的偶在性(为什么优一生来就是“永恒之子”?
)和人生的不可知性(“永恒之子的”人生意义又是什么?
战争表演的存在意义就是什么?
如何去定义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影片中,这些问题被逐一抛出,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因此认为:“谁自觉地走向死亡,谁就是走向自由。
”而加缪也在《西西弗神话》中提出:“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
判断人生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草薙水素在成为上司而较少参与作战之后,成为了一个永生的人。
在无终极的无意义面前,草薙水素曾以杀掉仁朗、抹除仁朗记忆的方式帮他脱离痛苦,而这次,面对作为仁朗转世的优一,草薙水素再一次对他说:“是你愿意杀我,还是我来杀掉你?
否则我们将永远无法脱身。
”接近影片尾声之时,草薙水素在和函南优一相聚,水素举起枪对函南优一说:“杀掉我,否则我会永远存在。
”此时随着一声枪响,函南优一将子弹打到了水素身后的玻璃上,并对水素说:“你要生存下去,在求得什么改变之前。
”由此放弃选择死亡这一方式,而选择自己鲜活地活下去来与这世界巨大的荒谬做对抗。
这也应证了萨特在经历了漫长的思想变化后,在其思想历程后期所撰写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所提到的那样,因为存在先于本质,所以“人性是没有的,因为没有上帝提供一个人的概念,人就是人。
”在书中,萨特转向了一种乐观的存在主义,即相信自己能够定义自己,自己先有了自己“想要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意识之后,通过行动去“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
”自己的生命意义,实际上是由自己定义的,然后通过行动去实现,因此,决定存在的是我们自己。
在电影的最后的时刻,函南优一选择放下手枪,且告诉水素要好好生存下去,因为一旦以死亡的方式选择终止,实际上也就丧失了作为“永恒之子”一切选择的可能性。
3、成为西西弗斯式反抗者因为优一所在的公司屡屡作战胜利,战争表演为了维持平衡需要扭转局势,因而派出“导师”前来战斗。
“导师”是一个可以长大的大人,意味着为了维持平衡而凌驾于这群“孩子”之上的不可战胜的力量,与他交战也就意味着必死。
正如影片中所说:“孩子是打不败大人的。
”在得知真相之后,优一与水素相聚,水素让优一杀掉自己,说:“杀了我,否则我会永远存在。
”而优一在这一刻将子弹打到了水素旁的玻璃上,并说“要好好活下去。
”优一也由此真正行动起来,人物的思想态度发生扭转,扭转了之前一种在思想态度上的“无所作为”。
在影片的最后,优一以西西弗斯式的精神去和“导师”搏斗,即便他知道最终面临他的必定是死亡。
影片中唯一一个清醒面对痛苦的“孩子”三矢所言:“老是重复同一件事情的现在,和过去的记忆,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这只是我的想象,你们可能非常健忘,就像做梦般模糊不清来自我保护。
”为了保护“永恒之子”的心理健康,设计者使他们的记忆和生活都处于混沌之中,以达到一种自我保护,这仿佛是一种我们现代真实社会的隐喻:农民、工人、乃至打工族同样也在过着重复劳动的、艰苦的生活,但他们在有意识之前是感受不到痛苦的,“只有在变得有意识的偶然时刻才是悲剧性的。
”在心理转折之前,优一虽未同其他“永恒之子”一样,放弃追问,浑浑噩噩地沉沦于生活中,但函南也未曾像三矢一样真正去直面、正视这巨大的荒谬,而仅仅是在心中留下一个又一个无解的深渊般的疑问,而并未投入行动之中。
三矢在清醒着告诉优一真相的时候,优一以冷漠应对。
优一在一次和水素吃饭的过程中,水素说:“这明明是自相残杀。
”优一则同样以缺乏温度的语言回应:“这是职业,从事什么工作都一样”。
而在最后,优一选择了自己定义自己,然后再通过行动去实现自己。
在之前,优一认为,一切道路都是一种重复,但在再次踏上战场去对战“导师”,又一次踏上相同的道路时,他则对自己说:“正是因为走过无数次的路,景色才会变化万千。
”优一也由此成为了西西弗斯式的悲剧人物,在无意义的亘长生命中创造意义。
作为上帝般为维护战争游戏的生态秩序的“导师”对于作为“孩子”的优一来说,正如巨石之于西西弗斯,是不可能战胜的存在。
如果“导师”注定不可战胜,巨石注定不可能被推上山顶,那一切不应该是全然无意义的吗?
《空中杀手》中,函南优一长久凝视深渊,最终选择对抗这种虚无、对抗不可能,以自身的生命在无意义之中去成就一种价值,选择去奔赴战场,撞毁“导师”的飞机。
当然,结局必定失败,优一必将在作战过程中死去,“导师”也并没有任何被打败的可能性,但此刻,优一的命运是属于他自己的,至少在他选择和“导师”抗衡,选择赴死的那一刻所获得了幸福,在那一刻,作为上帝一般存在的“导师”是被驱逐的,是失败的,而函南优一也在他此生生命的最后成就了一种西西弗斯式英雄主义的完成,这也是函南优一在长久的“放逐感”入侵之中,对生命本身的一种回归。
2、影片中视听元素的现代社会隐喻在电影中,押井守频繁运用寂静的长镜头,广阔景色中人变成一个微小的的存在,室内场景也基本是如阿基·考里斯马基电影中的一种极简和空旷的氛围,给人以一种强烈的抽离感。
电影中也经常使用一些意象,如永久旋转的巨大金属齿轮,还有空灵不断绝的歌曲,“永生之子”面对无终极人生的绝望感受通过这种方式对观众悄然渗透。
这种绝望来源于一种对由无法改变带来的无感,深深切切在刺痛当代人精神深处一会回遇到的共同体验。
影片中常常陷入寂静,这也是城市生活中时常陷入自己面对自己的孤独处境,科技虽然在持续发展,但很多城市人却在“上帝已死”之后、在城市化进程中脱离集体的精神联系而变得孤立无援,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放逐感。
电影中,一位曾经战死的“永恒之子”再次拥有同样的身躯回到战争公司,但他已经忘记自己前世的所有记忆,坐在办公桌前,以和自己前世同样的方式折叠报纸(永恒之子转世后消除记忆后,仍会保有一些无可磨灭的习惯和作战技术),但全然忘记自己是谁时,函南优一长久注视着他,体会到了一种强烈的异化。
优一在完成战斗表演面对镜头接受采访,面对别人的称赞后说“这是自己应做的”后,露出久久不退去的、机械的微笑同样传达一种异化感,令人在观看过程中不寒而栗。
这何尝又不是一个属于当代生活的深刻隐喻,每个人都成为社会机器的一个螺母,自我的意义最终丧失。
优一在和“导师”战斗中战死。
在影片最后,新人(优一的转世)再次前往水素面前报道,也开始了无尽的生命中又一个无意义轮回。
因此,押井守在《空中杀手》中虽赋予函南优一西西弗式英雄主义精神,并以自我燃烧的形式完成了与荒谬的对抗,但是这种胜利最终仍然是个人层面的,在完成个人的对抗之后,荒谬仍然将从人的身体之上碾压而过,荒谬永久持续。
导演在55岁的时候制作了这部电影。
55岁对于我们来说,人生已经过半百,生活是一个沉淀的过程。
曾经的一切要么都已随风而去,要么沉于心底。
片中近乎冷漠的语言,近乎绝望的希望,近乎灰色的色彩。
片中唯一的一段可以说是彩色的片段就是水素回忆的片段,不仅有颜色还有欢笑。
什么叫“永恒”?
“永恒”有多少人在追求?
真正“永恒”时,真的永恒了吗?
仁郎为什么要水素杀他?
水素为什么要优一杀她?
仁郎死后,为什么托身于优一来和水素会面?
也许理清这几个为什么就明白了什么才是永恒...........生活是灰色绝望的,偶尔有点彩色也会转瞬即逝,不可回头的消失在天际。
那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那就好好珍惜每天还在关心自己的人,也好好关心在关心自己的人。
虽然知道前方还是绝望和无奈。
我们都是这个美丽世界的孤儿,被人抛弃的同时也还在抛弃别人。
那就不要埋怨任何......因为有些事情如同荆棘鸟,你得付出代价。
很喜欢开头的那段音乐,虽然也是近乎绝望。
因为本片的人设兼作画监督是 西尾铁也此人正是 naruto 第一季 的人设兼作画监督……from 24frames囧rz……
看这电影我有人以来第一次感觉到:活着真的很累,越是清醒这感觉越强烈!
生不如死就是这样吧,永恒的生命是种痛苦,只有死才能解脱。
其实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事情其实是永生不死,当悲伤慢慢的沉淀、当心中的悲伤渐渐的扩大,突然觉得如果生命没有尽头,那么对于人来说是多么残忍的事情啊,也许死亡对于像我这样的人来说是可以真正休息、放松、释然的时候吧。
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活着?
这问题我也想了很久,但也没得到答案。
每天演译着不同的角色,天天重复不断重复着........偶尔会感到很累,真的很累
“Teacher是不可战胜”,因为“城堡是不可达”的。
这场战争其实是三方在打,两个公司+Teacher,于是很1984。
永恒之子都是K,但是他们不会死,所以他们也是福斯卡。
人物和细节上肯定还有更多诠释的空间,但是到此为止也可以了,因为故事已经足够荒诞了。
如果秉承押井守一贯的风格,这片子应该更多还是想讨论存在、自在和自为。
但也许Teacher属于那种神来的设定,不舍得丢弃,可惜喧宾夺主,反而让整体世界观有些拼凑的感觉了。
ps. 四星里有0.5-1是画面的加分。
原文:http://sakinijino.com/archives/1272
最初关注这部闷剧纯粹是因为押井守,后来通过慢慢解读了解到作品的深意,也逐渐体会到了监督的诚意。
押井守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因为他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做一些任性的事”,比如制作这部《空中杀手》。
剧中有很多情节初看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也有很多画面富含潜台词。
这里以QN版本的空杀时间来逐一解析,还原一个信息量更加丰富的the sky crawlers。
剧场版不同于原著,所以其中仍有部分情节的解读有待商榷。
1:00 Teacher印有黑豹标志的J2击落一架散香。
驾驶员弹射座舱,仍被教父射杀:为的是不让Kildren增长经验。
这里交待了:一个永远无法战胜的敌人,和一场永远无法结束的战争。
5:00 函南登场。
押井犬欢快地奔向函南的战机,不是觉得新鲜,而是觉得熟悉。
狗咪对函南这个“模子”有好感,所以无论他是栗田还是函南,对它来讲只是一个味道好闻的有机生命体而已。
5:39 笹仓登场,身后的整备仓库上方出现ROSTOCK的字样,表明战争游戏中的所属派别。
5:50 函南摘下头盔下机。
貌似押井作品里的人物摘头盔时都是一个动作。
6:09 函南的表情触发笹仓“第一次看到女维修员”的疑问。
函南“似曾相识”的回答让笹仓感叹,更多的是一种无奈。
6:26 笹仓指给函南的专用机,函南不愿意换,但这是“上头的指令”,便于战争公司管理,驾驶员对号入座,同样便于教父在行动中依据各自的弱点(特点)实施斩首。
教父会记住每个基尔多雷的战斗特点吗?
当然不可能,他只要记住几个王牌的小BOSS就可以了,比如函南,比如草稚,比如三矢。
7:00 经典动作一:函南吸烟&折断火柴。
狗咪自然对这一动作再熟悉不过了。
7:16 草稚用手指在玻璃上“触摸”着逝去的爱人。
身后的八音盒随后出现。
7:58 这时的草稚戴上了眼镜,体现她与函南的距离感。
8:13 函南对自己提前到达兔离洲的理由引用了阿尔贝·加缪《异乡人》中的一句话。
作者引用可能只是普通的借用,但考虑到加缪生前曾投身反法西斯战争并抱有“抵抗”思想,或者引用他的话也跟本作主题有关。
背后是欧洲地图。
8:27 草稚的电话打断了函南的继续问询,电话来者不明。
草稚在函南走后的表情解读不明,求达人解析。
8:50 函南回头望向司令室,应该是在犯嘀咕:整备员和司令官为什么都这么眼熟?
9:07 函南来到204宿舍。
巨大的房门和身为孩子的幼小躯体形成鲜明对比。
9:44 函南开窗后看到自己作为交通工具的战机被回收。
9:57 草稚捡起刚才函南点烟时折断的火柴,熟悉而亲切,隐隐的应该还是悲哀。
10:41 经典动作二:汤田川叠报纸。
11:59 土岐野听说这个陌生人叫做函南的时候一脸坏笑。
这个及时行乐的花花公子是个明眼人。
16:50 周而复始的螺旋桨转动,象征永恒之子的生死轮回。
17:29 函南在和土岐野向草稚汇报战况时提出了上次被打断的问询,草稚仍旧戴着眼镜。
17:38 函南问了N个问题,草稚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后,后两问均是“我不能回答”。
草稚姐姐不说,我们可以给出答案:——他去了哪儿?
他死了。
——他为什么离开这里?
他没离开,我杀死了他,帮他解脱。
18:26 函南问到草稚是否是孩子时,草稚的表情解读不明。
18:36 土岐野掩门离开,好像在看一出戏,看看草稚姐姐如何敷衍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18:52 草稚笑函南提到的“经验”。
所谓的经验不过是植入的信息,一个没有记忆的人又哪来的经验。
20:29 函南第一次注视餐厅门前的老头。
22:26 久须美奔向土岐野后,富子饶有深意地看着函南,回想起当初的栗田。
22:37 富子坐向函南时,似乎是惧怕眼前陌生的大型哺乳动物,函南下意识地向里侧坐进。
富子与函南的身高对比仍凸显出函南作为孩子的“小”。
22:41 富子胸前的刺青强烈吸引着函南的眼球,本能是一方面,更多的仍是熟悉带来的困惑。
23:04 土岐野大笑函南对于肉馅饼的“似曾相识的味道”。
观众观看函南,同时也以他的视角来观察周围的一切:从视觉到味觉,为何这么多的事物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函南的疑问也是观众的疑问,彼此获得的信息量相同,观众也将带着这些疑问随主角一起寻找答案。
24:03 土岐野问函南是否对富丽堂皇的大厅也有印象,明知故问。
24:11 二楼的三位小姐问函南“水素”在哪,如此看来:1、草稚曾经来过这,后面富子的回忆可以印证这一点。
2、栗田“转世”后在相貌和身材上未有大的变化。
后面这一点只是截至目前为止的推测,实际上并非如此,后面会提到。
24:36 富子背后的刺青继续勾起函南的回忆。
25:55 富子的第一个问题“你的出现代表仁郎死了”设置得很巧妙:问方作为旁观者以提问的方式陈述了事实,而作为当事人的被问方却对已有的事实毫不知情,回答不知道。
综合后面函南回忆的十五个画面,这里也可以看出:富子招待过栗田。
这也是笹仓在餐厅看到土岐野带函南深夜外出时显示出不满的原因。
25:15 函南问询草稚无果,在富子这儿继续对战机的前任机师加以询问。
富子回答“像你一样”,暗示了男主角的轮回。
26:00 富子知道函南是永恒之子,所以说函南“真像一个小孩子”。
27:46 函南问笹仓仁郎的事,机体完好,驾驶员却没了。
证明函南本身也在思考问题。
28:03 草稚猜到,或者从笹仓那儿了解到函南去寻欢,一直在司令室等着。
29:06 草稚趴在函南的床上,伴随轻柔哀婉的主旋律,水素的眼神中一扫平日的冷漠,充满着无限缱绻。
床单上函南的味道令她想起死去的仁郎。
30:08 草稚从204宿舍走出,仍旧带着眼镜,恢复了常态。
30:39 草稚瑞季登场。
这是全剧中唯一一处节奏舒缓的场景,小女孩儿的天真无邪营造出轻松活泼的氛围。
这里有个疑问:小姐们能认出函南,为什么瑞季这么大了对仁郎没印象?
在后续修改稿子时我自己给出了一个答案:小姐并没认出函南,只是看见来光顾的客人是飞行员时想起了当时草稚大闹的情形。
永恒之子虽然有足以判断他们的“特征”,但外表还是有区别的。
函南在看到合原时也没立刻觉得就是汤田川(虽然声优没变)。
估计仁郎和函南也是一样的道理。
瑞季只是放假才来基地,在她上一次来到基地后仁郎去世,所以她不认识函南。
33:10 押井犬仍未理会瑞季,只跟函南玩耍,对应前面函南登场时的推断。
35:10 草稚说瑞季快“赶上自己”,是指体表特征。
这里可以推断如下:1、草稚默认了自己是永恒之子,回答了函南之前的询问。
2、既然永恒之子自己不会变老,那么永恒之子之间结合后生下的孩子应该也不会变老。
瑞季会成长,那么她的父亲就有可能是一位有别于“孩子”般母亲的“成年人”。
接着草稚让函南代替自己接待参观团,实际上是不想自己像动物一样被围观,送瑞季回学校只是借口,汤田川紧接着与函南的对话以及整备班在参观过程中无精打采的慵懒状态可以证实。
36:45 汤田川经典动作回放:叠报纸。
37:15 汤田川道出草稚枪杀了仁郎,前面土岐野道出瑞季是水素的女儿,留给观众的谜题更多了。
37:58 驾驶员以性命为筹码在天空血腥厮杀的画面与观光团拍照、采访的轻松愉悦形成鲜明对比。
为让人们记住战争的残忍而组织小规模的杀戮以表示缅怀,最近热映的《饥饿游戏》也是这种故事构架。
另:声优加濑亮的英语很是标准。
39:57 'Enough is enough!'草稚在表达强烈情感时摘下了眼镜。
同情等于侮辱,这是草稚生存至今的感悟。
同样作为永恒之子的水素,不接受旁人认为自己可怜的看法。
战机的坠落很可能是教父所为,对应前面土岐野所说战事倾向于罗斯托克,教父要开始矫正失衡的游戏了。
这也是后面对方派3个轰炸机编队突袭的前兆。
40:17 函南下意识地跑去给草稚开车门,这可能是他体内本能的反应。
话说函南比草稚还矮了一截……41:11 草稚平复了情绪,又戴上眼镜。
41:58 函南第二次注视餐厅门前的老头。
42:45 老板说叫人,应该指的是富子。
土岐野带函南第一次来餐厅时先跟老板打招呼,但却是坐下后才开始点单,所以跟老板说的内容应该是叫久须美和富子过来。
43:45 草稚说自己现在很忙,是她在为即将到来的空袭做准备。
草稚说应该是两个编队,因为这是战争游戏预先约定好的。
对方之所以会出其不意“不按套路出牌”就是想把目前战争的优势扳向自己。
44:18 老板娘和老板告诫函南“小心一点儿”,函南反问“小心什么”。
没错,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他的工作,战死沙场或许是被植入的程序。
46:00 久须美和富子为什么要来关注战事,这一点求解。
46:20 草稚着陆。
没有头盔和飞行服,只穿短裙、戴墨镜上天,看来情势确实很紧急。
下机时没用函南帮忙,显然是不满于他让富子进入基地。
47:09 函南经典动作:折火柴。
草稚在电话里的对白我们可以还原,对方所谓的借口就是后面接待草稚的本田毅提到的“台风肆虐”。
47:59 草稚的车时速开到160,正是她心情差的表现。
函南前番给草稚开车门,即示意不让她驾驶。
看来函南在骨子里还是真心了解这位恋人的。
由此也有了招待所里独处的进一步发展。
51:17 草稚在招待所打电话给汤田川问是否有情况,与前面对应。
52:30 草稚做饭给函南吃。
个人感觉这是一处冷幽默,后面土岐野跟函南坐儿童玩具和草稚打保龄球的场面也是。
53:00 草稚宽衣。
是寂寞?
还是与爱人例行公事?
草稚的话明确了射死仁郎的人就是自己。
话说押井大神您就不能把水素姊姊画得丰满些……55:12 函南与教父首次交锋,不过只是打个照面。
只一个回合,汤田川就挂了。
教父已经来到兔离洲战区。
56:39 草稚面对函南时仍戴着眼镜。
58:20 借土岐野之口,交代了第一个明确的信息:教父。
58:40 草稚屋里的八音盒响起音乐,草稚应该想起了与教父有关的一切。
土岐野刚提到教父从未在兔离洲出现,现在现身不免让草稚开始回忆。
她不能再等了,立刻驾驶函南的散香和土岐野等人三机编队开始巡逻。
面对教父,草稚也是严阵以待。
1:03:00 草稚的飞机上有弹孔但仍活着,看来教父也有失手的时候。
失手的原因就是战机的驾驶员没有一一对应。
讽刺的是,发现草稚并搭载她返回基地的,竟是自己恨不得要开枪打死的富子。
从富子的措辞中我们可以推测,当时草稚大闹时富子屋里的客人就是教父。
同样的人,给水素同样的打击:一次在心灵上,一次在身体上。
1:06:06 函南猜测瑞季的父亲是教父,笹仓默认。
这与我们前面关于瑞季可以成长的推测吻合。
1:07:02 部队开始向三月兔基地(March Hare)迁移时草稚背朝飞行方向望着函南。
这里求解答:草稚的座位怎可以朝后看?
1:08:52 三失碧登场。
随后开始作战部署,草稚预计会在海上交锋,这是当然的,因为不会影响到地面上正常工作和生活的“观众”,所以战斗进行到最后也没见轰炸机投下炸弹。
欧盟和战争管理委员会可以从中协调,罗斯托克和罗顿两大公司可能也受其支配吧。
1:20:10 餐厅老板和老头坐在一起,作为这场游戏的旁观者。
1:21:48 电车出现,函南和土岐野外出找乐子。
名为Krakow的OST响起,直接表明故事发生地是在波兰南部。
估计这也是押井守去采风的地方。
1:24:00 草稚打保龄球,即便是最小磅数的球在她拿来也显得有些吃力,孩子嘛,而且还是女孩子。
1:24:13 无语……1:26:34 函南与草稚在酒馆里的对话,导演借水素之口进行了第二次大信息量的传递,包括教父和战争。
水素像木偶一般长篇的说教不禁让人想起多年前《和平保卫战》里后藤和荒川之间冗余繁复的对白。
1:30:35 草稚又一次拿枪对准了自己的恋人,接着酒劲儿表达了内心的绝望与无助。
眼睁睁看着自己所爱的人被教父射杀然后又一无所知地重新回到自己身边,不要说这位久经沙场的王牌飞行司令官,就是任何一个有感情的人也无法忍受这种反反复复、一次又一次地蹂躏与摧残。
水素无法承受非人的折磨射杀了仁郎,仁郎解脱了,留给水素的却是又一次撕心裂肺的哭喊,仿佛在本已鲜血淋漓的伤口上刺下更深的一刀……戴着眼镜,草稚是兔离洲的司令;摘下眼镜,水素只是一个柔弱的青春期少女。
1:34:03 重新回到兔离洲基地后函南碰上了新到的合原。
汤田川的叠报纸经典动作重现,函南开始醒悟。
1:35:04 函南的回忆开始:十五个画面里有七个不同。
函南的记忆出了问题,或者说函南的头脑里还有另一个人的记忆。
1:37:00 从三矢与笹仓的对话中得知,草稚活了七、八年之久。
草稚、仁郎和三矢都是王牌飞行员,越是王牌越活得久,越是活得久对这场游戏越是看得明晰,越是看得明晰就越是有更多的困惑。
三矢之所以开口提问,就是她困惑的表现。
1:39:33 三矢与函南的对话,第三次大信息量的对白,以她的明晰来阐述她的困惑、不安与痛苦。
1:47:13 草稚终于无法忍受这种折磨,拜托函南帮自己走向终点,完成当初和仁郎的约定。
1:47:34 函南开枪惊醒水素,让她活到世界改变的那一天。
草稚深爱仁郎,函南也深爱草稚;草稚爱仁郎比仁郎爱草稚更为强烈,所以草稚杀死仁郎,留下自己独自承受一切;函南爱草稚比草稚爱函南更加深刻,所以函南选择牺牲自己,为水素寻求世界的改变。
函南作为仁郎的记忆可能已经苏醒,当他紧紧拥抱着水素时,水素第一次失声地痛哭,身为永恒之子的她也第一次显得苍老而疲惫。
1:49:09 朝阳下函南向草稚敬礼,这是下级对长官的敬礼,也是函南对水素的诀别。
函南应该很清楚,自己再看见水素时可能就不是以函南的身份了。
1:49:37 草稚目送函南的战机,她亦清楚自己很有可能再也见不到函南了。
这像是月台上送别的一幕,其实是一次永别。
1:53:40 教父射杀函南。
这一动作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完成的。
1:55:50 押井犬看着天空,等待函南的归来。
但看见草稚和瑞季相继走后,也若有所失地走出了画面。
2:01:50 柊勇的生命在延续,草稚的希望在延续。
(完)
看不太懂要表达什么,略无聊~
哲學電影.......存在主義之感....
2015年3月27日看过,但是还是有点真的不知所云。
谷原章介的声音一如既往delicate
过誉了很讨厌2d3d画风的切换,更他对丑陋头发的热爱…人设实在太丑了… 没有战争人却要欣赏战争…
8.7;困境是個艱深的冷笑話,看誰先領悟到笑點在哪,然後付之一笑便跳過它
无尽轮回之类的,总是浪漫得不可救药
牵强附会 不明所以 押井守的片子 我还真看不惯
一切都是淡淡的,音乐淡淡的、表情淡淡的、交谈淡淡的、做爱淡淡的、求死淡淡的。知道自己陷入永久循环中,想要结束这个循环就驾驶战机把公司轰炸了呗,老美那边的克隆人得知自己身份后还试图逃离圈养区呢,日本人真是被绳子栓久了居然害怕失去绳子。与其说是模拟战争的战斗机驾驶员不如说是连锁店的招揽玩偶,做得比较过激的行为就是蹿竞争对手门口抢客人、和对方玩偶打架,其他时候蹲守在自家店门口等领导派活。和同伴的下班日常就是吃饭玩女人问前任,看书玩游戏训练模拟战斗通通没有,其他人也都面无表情的脸,整个电影就是一个低精度的资料片,留白不是让你在一张A4纸上拿铅笔点9个点。
多想在鬼门关走一遭后有一个女人,一面将我揽入怀中,一面拿枪抵住我的太阳穴,在我的耳边娓娓道来这世界的真相和存在的意义,之后问一句:还想死吗?将枪口转向,对准自己。
废镜头连篇
namco出个卡通渲染版《皇牌空战》
喜欢夏天的 想放空的可能会喜欢该片 弃 情节发展太慢了
我忍不了那个人设……
分三次看完,每次都睡着……你是要闹哪样!!!!
看了之后,老久了,忘记了剧情。。
曾经,我是那个给这部伟大作品打三星的人。为什么?因为我停不下来。但在春夏交接之际,任谁都可以做到用手轻轻抚过水面,那扩散去的波纹掌握了天地。无需言语证明,更不必费力在那姑娘身后想象一片大海,或者肃穆、富饶至永恒的草原,因为它已在那里,正如孩童应有的那般游刃有余。
6/10。没觉得概念有多新奇,就比《月球》早出一年而已。空虚的情节,陈腐的寓意,干巴巴的氛围,埋太晚的悬念,慢死的节奏换来了更装逼的表现,人设、激战场面乃至片中飞机形像都被赋予平庸的可能。也只有柔美孤郁的配乐和画面光感能带来一丝短暂的意境。 @2014-04-28 14:03:48
人物画风还真是一般,战斗情景不错,剧情么...看完又是胸闷和无奈啊...
好沉闷,实在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