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从一开始的设定就过于悲惨。
小孩十年前绑架,死亡。
母亲,肺癌晚期,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除了不停发火给脸色,看不到任何自己主动捉凶的可能和希望。
警察失业,自发调查迟迟无果,警察小伙计不配合,处处顶撞,找母亲,频频甩脸色,给白眼,为了追嫌疑犯,还耽误了自己正业,被老板骂。
这一路子看下来,实在太压抑了,让人没有继续看下去的动力。
因为我已经不关心小女孩的死因和凶手问题,主人公当下的日子就是一塌糊涂,灰暗无比,从一个黑暗去探寻一个更深的黑暗,看不下去,毫无意义。
一部悬念设置很强的电影。
结尾也让人很意外,原来,凶手的背后还有凶手,故事的背后还有如此的心酸曲折。
我从未想到,白兰(宋佳饰)竟然是第二起绑架案的凶手。
在后半段,现实和过去相互交错,在现实中一点点为我们揭露过去的点滴。
讲述了一位母亲的复仇之路。
从《大人物》开始,慢慢喜欢上了王千源这位演员。
没有偶像的气质,英俊的外表,但演技和每一个角色却都深入人心。
期待他更多精彩的作品。
其实,白兰(宋佳饰)也很矛盾。
一方面,她憎恨李爱军(冯远征饰),另一方面,她也不忍心对小姑娘下手。
在这激烈的矛盾中,她最终决定了自己该何去何从。
所以说,母爱,确实是这世间伟大的存在。
它能匡扶正义、唤醒良知,也能给人绝处逢生的信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对于本片,我有两个疑问: 1.李爱军(冯远征饰)为什么只要40万?
这个问题在电影中出现了很多次,但在我看来,直到最后,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2.那个变声器需要经过相当复杂的程序处理。
那白兰(宋佳饰)究竟是如何制造出的呢?
总体来说,电影挺不错的。
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人人都在追热点与嘘头,却越来越少的人专注于雕琢作品。
拿来主义充斥着各个行业,其中就包括电影圈。
今年韩国电影《寄生虫》获得奥斯卡奖,充分反映出了这几年的韩国电影发展迅猛。
凭借着题材与尺度的大胆,剧本与演员的细腻,韩国推出了不少优秀的电影作品。
国内一部分投资者和导演看中了这个市场,于是翻拍片成为了一股风潮。
《小小的愿望》《破局》《大人物》《外公芳龄38》等都是翻拍自韩国的电影,但本土化之后并没有成功,甚至很多成为了烂片。
但是这股风潮并没有因此冷却,还在有不少翻拍片前赴后继。
去年11月22日上映的《你是凶手》,改编自韩国著名电影《蒙太奇》,由王千源,宋佳,冯远征主演。
实力派演员,加上已经打造好的剧本,似乎已经具备了好电影的条件。
但最终本片只取得4097万的票房,豆瓣评分5.7分。
十年前,白兰(宋佳)的女儿绑架后被杀,而承诺会把女儿救回来的警察陈浩(王千源)因此离开警队。
白兰如今是肺癌晚期,在医院度过自己最后的时光。
只是她一直有个心结,就是希望能抓到凶手。
陈浩离开警队后,生活过得很颓废,以帮人卖海鲜为生。
他给白兰带来了钱,同时留下了当年的案宗。
陈浩去女孩死去的地方祭奠的时候,意外发现有人留下东西,于是重燃起破案的信心。
回警局却遭到了众人的嘲笑,队长安排了公安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星星(李九霄)协助陈浩。
之后,两人翻监控录像,查找现场,发现了车轮留下的痕迹并以此作为突破口。
在偌大的城市找一辆车就是海底捞针,星星不愿在这个案子上浪费时间,之后去了其他组。
陈浩在一次与客户谈生意的时候,意外发现嫌疑车辆,之后发现司机黑衣人蹊跷,于是开始了一场追逐战。
最后在一个小饭馆,陈浩被老板纠缠住,导致黑衣人逃脱。
饭馆大闹的视频被上传到网上,给警局带来负面影响。
同时因为海鲜生意没谈成,陈浩被老板痛骂一顿炒了鱿鱼。
陈浩的生活陷入困顿,在家喝酒打游戏,变得更加颓废。
陈浩把线索告诉了白兰,白兰来到饭馆拿到了黑衣人留下的雨伞。
通过雨伞的标志,白兰找到了发雨伞的保健品销售公司。
白兰用现金收买拿到了销售人员的客户名单,开始了地毯式的查找。
与此同时,又发生了一起女孩绑架案。
李爱军(冯远征)在海滩带着外孙女珠珠玩耍时,因为打电话炒股的一时疏忽,珠珠不见了。
之后绑匪打来电话,要求珠珠的妈妈准备四十万的赎金,而李爱军也在众人不察觉的时候被绑匪威胁支走了。
绑匪要求在码头交易,星星联想到这跟十年前的绑架案相似,于是急忙找来了颓废在家的陈浩。
码头的交易时间正好是一群穿迷彩服的学生上岸的时间,珠珠的妈妈按约定把钱放在垃圾箱后,很快有人就把钱拿走了。
陈浩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一个蒙面迷彩服的不正常,于是带着星星开始一场追逐。
最后费尽周折终于抓到了迷彩服,却发现竟然是珠珠的爷爷李爱军。
李爱军坚称自己是受绑匪威胁的,但警察发现李爱军与女婿关系不好,同时最近炒股赔了不少钱。
似乎嫌疑点转移到了李爱军身上,连李爱军的女儿也对父亲产生了怀疑。
陈浩推测李爱军不是凶手,之后他来到李爱军所说绑匪让他去的山洞,找到了绑匪留下的喇叭。
在喇叭的录音中,他找到了绑匪的声音,之后进行声音对比,他发现这段录音竟然是十年前绑匪的录音。
录音的蹊跷,加上赎金只要四十万,让陈浩充满了怀疑,同时他也开始察觉到白兰的不正常。
白兰通过客户信息一一拜访,在找到李爱军时,听到了那句“你有,且仅有一次机会”。
这正是十年前绑匪对她所说的话。
之后她在李爱军家上的阁楼里,看到了当初绑匪给女儿拍照的背景。
于是她绑架了李爱军的孙女,用的声音和手段都是当年李爱军使用过的。
而李爱军当年之所以绑架,也是为了给做手术的女儿筹钱。
他拿到钱后本来要放了女孩的,却因为意外而把女孩推下山摔死了。
白兰把李爱军约到了当年的山顶,而陈浩也在阁楼发现了秘密,及时赶到了山顶。
白兰一顿控诉后,将装着孩子的油桶推了下去。
陈浩经历了十年前一样的场景,十年前他没能抓住孩子。
这次他侥幸抓住了油桶,但最后还是力竭。
油桶炸开,红色油漆如瀑布般撒开。
原来白兰根本不忍心杀害珠珠,此时珠珠还在车里睡着觉。
白兰最后死在了山顶上,警察也找到了珠珠。
影片整体故事还算完整,但剪辑存在混乱。
为了制造悬疑,却扰乱了故事逻辑。
这部电影的导演王昱之前是摄影,所以本片的画面感十足,但人物与故事情节不丰富。
导致本片就像是抄写的作业,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补出的镜头,而缺少了故事的灵魂。
好多翻拍片都有这样的问题,直接拿来外国的剧本与镜头,一通模仿后就算完成了作品。
的确,这样的剧本经过外国市场的检验已经合格,加上国外佳片的嘘头营销,翻拍片完全就是圈钱的工具。
只是如今的观众哪有那么好骗,若是电影质量不好,大家又怎会去买单呢?
翻拍片若只是形式上的拿来主义,是注定不会有市场的。
长此下去,会让翻拍片成为烂片的代名词。
希望投资商和导演可以认真钻研如何制作好的电影作品,而不是一味的搞营销挣快钱。
口碑若是倒了,就再难扶起来了。
如何在影片的开始就能抓住观众的眼球,由宋佳、王千源、冯远征主演的电影《你是凶手》就是用简单又紧张的手法,在开场用视觉和人物情绪不断升华,得到了一种感官刺激,看完前三分钟就想要寻找真相,这就是悬疑片的一大魅力所在。
宋佳看到了什么?
王千源为什么执着于查这个案子?
这是电影开始的一幕,送交神情焦虑又紧张,极大地表现出一个女性以及一位母亲的急迫担心之情。
配合着后面汽车的双闪,泛着黄色的光,着实体现了这个画面的紧张之感,黑夜,黄色的警示光闪烁,宋佳的神情,这三样构成了的悬疑色彩十分浓烈。
最后宋佳的眼神看向了前方,好像看见了什么可怕的东西,又好像是一种恐惧,这是种悲伤到极致的体现。
就是宋佳的这段剧情中的表现,极大地渲染了悬疑的色彩,让人不得不想要继续去寻找答案。
白兰(宋佳 饰)的女儿十年前绑架意外身亡,一直没有寻找到凶手,这令白兰的人生蒙上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十年后的她自身也是身患绝症。
电影用了很多画面来体现白兰的“恨”当然,这也是宋佳突破自我又不“脏”的演技,有时候,不是需要人物多么邋遢来体现人物遭受到沉痛打击后的颓废。
身患绝症却还要用吸烟来排解自身的忧郁,手上还打着针,看着红色的血液从输液管中回流。
白兰已然不在乎生死,可是这回流的血液却不证明她还真实地活着,她想要找到凶手,在寻找到凶手之前,无论多么颓废也如蝼蚁一般活着。
故事的主线剧情是由王千源一直在引导,他在电影中演绎一名离职的警察,无论是人物性格还是说话方式,这与他近些年出演的人物基本一致,并无亮点。
本来王千源饰演的这个人物还有所思考,想着他为什么离职了还会执着查这个案子,但是,可能就是因为是王千源演这个人物,很多人物性格显而易见,其实也不用思考了,这人物很“王千源”。
也只有他才这样执着,和《大人物》《龙虾刑警》《破局》中的人物相似也相同。
至于为什么他要执着于查这个案子,电影中也体现的不明朗,或许是因为他答应了白兰,或许是当年他就差一点就能救了白兰的孩子,或许是一颗正义的心。
显然,这一切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欣赏宋佳的演技。
宋佳的爆发力十足,有时候不禁不想,如果她出演《误杀》中李维杰的妻子是否会更好。
该温柔的时候不缺少温柔,该爆发的时候就想一颗子弹穿透你胸膛。
没有凌乱的头发,虽然在绝症面前也没有了挣扎,但是完全看不到这个女人把自己活“脏”了,这也是电影《你是凶手》最大的看点。
电影中也有两个小瑕疵也是难以接受一个是何云伟,另一个是冯远征。
相声演员何云伟不适合演绎电影中的小人物,完全没有灵魂。
虽然口才一流,但是他演绎不出生活的气息,当他扯着大嗓门与白兰抱怨的时候,这与电影画面格格不入,声音尖锐的差点喧宾夺主,还好宋佳忧郁的神情把这股子“喜剧”表演压下了很多。
何云伟也仅仅出场数十秒,但是他的出场就是令人不舒服,不符合电影整体的风格,想要演电影,不能完全靠嘴巴去体现,唠叨埋怨的语气他还是要去学习。
冯远征整体的演技无可挑剔,他最大问题出在了定妆。
孙女被绑架,冯远征在电影镜头下没有一丝的胡茬,无论怎样折腾,这个男人还能保持没有一丝胡茬,也只能有两种理由。
一个是他有洁癖,另一个是天生胡须长得缓慢。
至始至终,电影中也有去解释这个问题,一个男人时刻保持着没有胡茬,那一定是没有烦心的事情,哪怕他的孙女被绑架也依旧不担心,哪怕就抓进警局审问也依旧不担心。
仅仅通过他黑白相间的头发来让人感受他这个人物的特点,还是有一些牵强,有时候,细节决定成败,男人一旦没有准时剃胡须,这个男人的生活就想胡须一样,有些扎人。
电影中也有一个令人反感的画面田队长直接在受害者家里随意吸烟,看似给予人物有压力,其实内在感觉是一种不认真的态度以及不专业的素质体现。
哪怕他去和主人打声招呼,哪怕主人也在吸烟,哪怕他去门外或者窗口都行。
这个动作实在太痞了,不像一个队长的做派,更像是王千源。
电影整体来说还算不错,全因宋佳,还有她的女儿铃铛。
在报仇与寻找真相中不断挣扎。
这个时代,孩子是一个家庭的一切,近些年国产电影中,很多和孩子丢失的题材大多都以拐卖有关,很少有绑架孩子的为了要赎金的电影题材。
《你是凶手》在讲述母爱以及仇恨执着,虽然没有用回忆温馨的画面,但是通过宋佳的神情,足以能感受到这个女儿在她心里有多么重要。
电影的结尾很圆满,没有复仇,只是让真正的凶手体会了一次失去的痛苦。
其实,女性的母爱有时候不仅仅是体现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就算一个陌生女孩,一个女性也会泛滥出足够的母爱想要去保护。
仇恨永远不能去转移,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这种追凶题材拍的好的话真的很精彩,也会很出彩。
不过需要各种细节和环环相扣的线索来支撑,但是这影片,啥都没有,开头和中间就已经很烂了,看的断断续续,故事没讲清楚,逻辑也是乱的,剪的乱七八糟没眼看。
结尾有点儿看头了,但是太过仓促,什么都是匆匆忙忙的。
但是我觉得这剧有个很出彩的点,那就是用复制当年绑架案的方式来找出杀死自己女儿的凶手,替自己找回公道。
这种手法就很像是阿婆《ABC谋杀案》和《嫌疑人X的献身》里杀人凶手用的手法,以谋杀掩盖谋杀,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我愿意多给一星。
但是依然不能这是个拍的稀烂的电影这个事实。
白兰是怎么知道杀人凶手是李爱军的?
她又是怎么知道他的作案手法的?
她是怎么拿到那些机器的?
是怎么在众目睽睽之下带走孩子的?
她手上的名单怎么来的?
一切的一切都值得商榷。
如果导演是用的倒叙或者插叙的手法,那这剪的也太乱了,自己都没搞明白到底要怎么剪辑才合适吗?
还有,最最最接受不了这些剧的就是:好人永远磨难多多,坏人永远逍遥法外,等个十多二十年才伏法,那受伤的人这么多年的煎熬怎么算?
凭什么所有的伤害都要有良心的人来背!
影片翻拍自韩国电影《蒙太奇》 , 作为一部悬疑片 , 剧情的确没有什么亮点 ,和原作相比差了很大一截。
来来回回的交叉剪辑不仅没有起到烘托气氛的效果,反而让人看得头晕眼花,无法产生共鸣。
但宋佳的演技绝对是电影中的高光,她饰演的白兰是一个濒临死亡想为女儿报仇的母亲。
肺癌晚期已经无比痛苦,而就算没有得病,这十年中失去女儿的痛苦也已经把她折磨的不成人形,她太渴望找到杀害自己女儿的凶手了。
前期的崩溃、无助再到后期的情感爆发,表面隐忍内心撕扯,根本不需要台词,一个表情就能表现的淋漓尽致。
aqy看的这部电影(下面称翻版),看的时候习惯性开弹幕,弹幕一直刷原版《抓住那个人》(下面称原版),也就是《蒙太奇》然后我就去看了看后我觉得....都有好有不好吧....有几个点,是对比也是吐槽之类的....Nevermind1.背景不同原:有公诉期,所以妈妈可以利用这个案件让老人判刑;翻:有公诉期,但还没到,到了也是可以申请的,并不是毫无办法,所以妈妈患癌症没几天能活了,亲自给女儿报仇后也无所谓了,被抓被抓,而且罪犯也能被抓紧去
百度的因为背景不一样,所以原版推翻老人犯罪的证据链就有很多人阻挠,而翻版则不行,而且虽然是艺术作品,但政治要正确的:妈妈这个事情做的是不对的;外公虽然上个案子是罪犯,但这个案子不是,不能冤枉人我看原版的时候还在想,这个证据怎么就推翻不了,那个音频的问题怎么就没人发现,不过也算个bug吧,发现问题,没人说明?
那个教授就不会说出来?
不过罪犯认罪了,推翻铁证好像也没用....但...看守所的探监室没有监控?
不合理2.对于“妈妈确认罪犯”的问题这个原版处理的好,嫌疑人画像和相册对比开始确认,相册说明动机辅助确认,日历说明罪犯在等这一天....另外,罪犯和妈妈案发后没碰过面而翻版...这都是啥...罪犯要查电话,真的不会去查长什么样吗?
就算随机抓人,就算孩子拨的号码(两个人没见过,不知道长什么样),妈妈怎么就能够通过“有且只有一次”(还是“有且只有一个”?
),就确认这个是凶手?
女人的直觉?
因为没几天能活了就相信直觉了?
可以解释,但...还是不合理3.妈妈并不愿意伤害孩子原版拍出来妈妈的挣扎,翻版....欠一点吧...4.老人跑那么快!
(应该很多人说这个bug)这个要计算一下:原版:15年前的案子,做手术的那个结了婚生了孩子,孩子还七八岁了,那现在应该也有30了,做手术的时候应该15岁左右,那爷爷15年前就是四十左右吧...(2013年,孩子十几岁,爸妈四五十应该比较少),那15年后应该不到60翻版:十年前的案子,做了手术的同样结了婚生了孩子,小孩六七岁/七八岁,所以现在应该也是30左右,往小了说好了,算27岁(20周岁一到就结婚生孩子,再小...不太行了吧...),那十年前是17岁。
外公,也往小了算(22岁法定结婚年龄嘛),那就是39岁,现在就是49岁。
ok,现在说下不一样的地方原版:爬火车轨道,在满是石子的路上奔跑,最后是平地(或者有点起伏的地面)翻版:船与船之间原版,我可以说是为爱激发潜力!
翻版,好嘛,跳上跑下,翻来翻去,看着身手比那个刚大学毕业的警察还敏捷,逗我呢?
49岁,原版那样的平地,跑的快倒正常。
船与船之间....也不是说完全不能,但是一个提前退休在家里带孩子的物理老师,49岁,还每天苦于炒股,精神和身体状况看着就不好的外公能够这样?
真的十分的合理!
当然啦,原版也不合理,水泥地也还好,主要前面那段石子路,那个真的不好跑的对于老人来说
既是翻拍关系,同一个故事,那就必须要对比了。
单刀直入地说,《你是凶手》在剪辑和悬疑的铺垫上,不及原版《蒙太奇》,情节和节奏的设计不够抓人。
看完之后的观感,哦,原来这是一个平铺直述的因果报应,男子绑架了一个女孩,若干年后,女孩的妈妈,为报复,绑架了男子的外孙女,结束🔚。
直到看了原版《蒙太奇》,才明白这其实应该是一个完美犯罪的精妙故事。
所以,豆瓣5.7的低分水准上,是有原因的。
《你是凶手》的编剧和导演,心思还是挺细腻的,倒是补了《蒙太奇》的很多BUG,有一说一,这方面值得肯定。
BUG 1.
电影讲述十年前,白兰女儿铃铛被绑架身亡,重案组警官陈浩许诺要将凶手绳之以法。
无奈经过追查一无所获,只能带遗憾离开警队。
十年后,陈浩发现新线索,于是和身患绝症的白兰两人展开调查,与此同时,李爱军的孙女也遭人绑架,手法跟十年前一样。
故事从三炷香开始讲起——离开警队的陈浩,对十年前经手的这起绑架案始终念念不忘。
每到铃铛的忌日,他都会去铃铛被“撕票”的地方进行祭奠。
这次他到案发现场给铃铛送花时,竟意外发现了一丝线索,草丛里居然插着三炷未燃尽的香。
陈浩立即让警队的好友调取沿路监控,锁定可疑人员。
奈何监控未拍清楚该人员样貌,且该人员所驾驶的车辆,经查询,车牌和车型不符,是辆黑车。
车牌线索断了后,陈浩计划通过车型进行排查。
巧合的是,一个雨天,陈浩外出时,正好看到了一辆同款车型的车停在路边,而该车主看到他后竟然露出了一丝恐慌。
陈浩立马追了过去,但这位神秘的车主跑进一家面馆,趁着人群混乱,又侥幸逃脱。
陈浩将这一消息告诉了白兰,此时的白兰已是肺癌晚期,每一天都在痛苦中等待死亡,唯一的执念是找到凶手。
她去那家面馆,意外发现嫌犯逃跑时落下的雨伞,上面印着一家保健品公司的名称。
于是,为找出凶手,白兰从这家保健品公司销售员手上买到了所有客户的信息,并假扮销售员挨个上门做产品回访,逐一排查。
经过一次次回访,白兰终于找到了那个让她恨之入骨的凶手——李爱军,一位退休的物理老师,现在在家帮女儿带孩子。
十年前,因女儿心脏病手术急需用钱,李爱军铤而走险绑架了白兰的女儿铃铛。
救女心切的白兰按照要求准备了40万赎金,但绑匪李爱军拿到钱后,得知警方已赶来,在慌张逃跑时,失手将铃铛推下了悬崖。
虽然蒙着眼睛的白兰不知道绑匪的模样,但她永远记得绑匪在勒索电话中说过的话,“不许报警,你有且仅有一次机会”。
而这样的话,在白兰伪装保健品销售员来李爱军家里做回访时再次听到,“人生总会有些沟沟坎坎,但关键机会,你有且仅有一次。
”不知情的李爱军侃侃而谈。
终于找到了让自己痛不欲生的凶手,但白兰没有把这一信息告诉陈浩,一来可能是因为仅凭一句“你有且仅有一次机会”,证据不足;二来这漫长的十年,白兰手刃仇人的心情,已经溢于言表,她想让李爱军也尝一下失去挚爱的感受,所以她绑架了李爱军的外孙女珠珠,作案手法同十年前一模一样——用变声器拨打勒索电话,按照指示去交易地点放40万赎金。
不同的是,白兰一面威胁李爱军女儿准备钱,一面又联系李爱军,让他去一个山洞寻找珠珠。
当然,珠珠并不在这里,李爱军到达此地后,大门便被锁上了,因此,这位离奇消失的外公,成为警方的头号嫌疑人。
几天后,李爱军逃出山洞回到家,警方对其进行审讯,但通过“声纹鉴定”发现,李爱军的声音和勒索电话的那段录音并不一致,所以又放了李爱军。
李爱军心里明白是当年的受害者母亲在报复他,但是他不敢报警,因为他害怕自己的罪行败露。
他知道下一步珠珠也将会面临被“撕票”的危险,于是来到悬崖边哀求白兰不要松手。
与此同时,警方也调查清楚是白兰绑架了珠珠,也赶到了悬崖边。
珠珠的生死,就在白兰的一念之间。
最后,白兰还是松手了,一个塑料桶从悬崖滚落,摔碎一地,但里面没有孩子,珠珠在远处的车里正安然地睡觉。
白兰并没有伤害珠珠,录下李爱军亲口忏悔的罪行后,这位绝望的母亲在悬崖顶上含着泪笑了。
最后,李爱军被依法逮捕。
白兰肺癌去世,陈浩将其与铃铛合葬。
2021-1-25 你是凶手 小米盒子 个人自用非影评 剧透勿看陈浩去医院看望白兰并给了她一沓钱 白兰得了晚期肺癌 陈浩曾是警察 现在是卖鱼的 陈浩并没有放弃追踪这次绑架事件 陈浩骑摩托车来到省道发现焚烧过的几注香 白兰告诉陈浩那个地方自己和家属都没有去烧过香 陈浩在案发地发现监控 警方派了一名刚毕业的王星星警官陪同陈浩一起查案 陈浩查看监控发现车辆 车牌与车辆不符 陈浩开始排查车辆 一次与客户谈工作 陈浩发现门外的一辆车过去查看 嫌疑人发现逃跑 陈浩去追 餐厅里陈浩和嫌疑人打起来 嫌疑人逃跑 陈浩告诉了白兰只差一步抓到嫌疑人 白兰去餐厅得到嫌疑人的雨伞 根据雨伞来到一家公司 白兰用陈浩给的钱买通销售给她客户资料 白兰把姓名电话交给陈浩 警方因为陈浩与餐厅老板撕扯 陈浩因为抓嫌疑人错过了客户被老板骂 陈浩自暴自弃了 在家喝酒打魂斗罗十年前 白兰的女儿铃铛被绑架 绑匪打电话让她去她家门外垃圾桶 白兰跳上垃圾车打开垃圾袋看到女儿拿着当天报纸的照片 绑匪让白兰把赎金放到码头的垃圾桶里 白兰照做 警方在家中布置监听设备 船上下来很多穿迷彩的学生 钱被掉包拿走 警方没有追踪到绑匪 警方给的赎金都是假钞 绑匪给了白兰第二次机会 让她开车把赎金放到省道冯远征饰演的外公带孙女珠珠去玩 外公接电话牵了别人的孩子被误认为人贩子 不明群众围攻 珠珠被绑架了 警方监听 绑匪打电话复制成功经验 垃圾桶里放照片 赎金放在码头垃圾桶星星是第二次绑架案的负责警官之一 星星看到珠珠被绑架的照片去找陈浩 陈浩骑摩托带星星来到码头另一侧 因为嫌疑人需要在这个码头上船 陈浩认为嫌弃人是在复制自己成功的经验 在船上陈浩发现嫌疑人去追 嫌疑人打开赎金背包将跟踪器扔掉 嫌疑人把赎金背包扔到另一艘船上 钞票散落 陈浩和星星抓住嫌疑人 撕开面罩发现是珠珠外公外公被审讯 但是外公坚持不承认 外公找了律师被释放 陈浩根据录音找到警官对比 发现录音是叠加的 绑匪自己录制的录音 而且两次的录音相近 背景声音都有汽车鸣笛的声音 很少见的情况珠珠外公曾经在车底发现一部手机 手机来电是绑匪 绑匪让外公去一个地方 外公前来是一个海边空屋 外公被关起来 醒来后手机短信显示让他穿迷彩服上船把赎金背包扔到一条船上 但是这个镜头现金没有撒出来白兰给客户打电话冒充保健品公司工作人员回访 白兰查到外公 问他有什么成功的经验 外公说且仅有一次机会 且仅有一次机会这句话在绑匪的电话里是绑匪对白兰说过的白兰给陈浩打了电话 陈浩来到一间房间看到很多证据 陈浩当年追踪绑匪开车来到公路沿海山上看到绑匪不小心将装有铃铛的桶推入大海 外公当年绑架是因为自己女儿病了需要四十万 陈浩骑摩托又来到当年的案发地 白兰把装有珠珠的桶要推下山坡 外公跪下 陈浩前来 陈浩去追桶 桶滚下山坡 与之前铃铛一样 装有铃铛的桶滚落山坡 陈浩没拦住 铃铛掉落山坡掉在公路上摔死 珠珠的桶滚落山坡 陈浩抓住桶 一只手抓着山坡上的树枝 外公扶树枝 桶还是滑落了 里边没有珠珠是红油漆 珠珠在一辆车里 白兰去世 陈浩把她和铃铛合葬 外公被抓
3.5星吧。混剪虽好,可不要分神哦。
最大的BUG大概是,为啥顶着花白头发的李爱军可以身手如此敏捷……
1080#难看,这老几位谁都没能救回来
作为一部集结了犯罪 悬疑 惊悚等多种元素的作品 围绕着两宗扣人心弦的绑架案来展开剧情 片中的出场人物众多 角色也是相当出彩 汇集了王千源 宋佳 冯远征等一众演技派 而宋佳饰演白兰 更是凭借对人物内心的精准刻画 细节上的严苛把握 情感上的分层次演绎 以及在外形上的突破表演 成为引领剧情发展的关键
就算我被催眠睡着了快要一个小时,我也能断定这部片子还没《南方车站的聚会》的贴片好看。
时长多约半小时的韩国版没看完,知道剧情后这个更忍不住快进
改编的地方都有点逻辑不通吧 倒是王千源很适合演一个穿西装卖鱼的hh
王千源是准备当翻拍韩影专业演员了嘛?
挺好看的啊,结局应该让绑匪自杀换孙女活命
还可以,拍成这样已经算良心了
非常不喜欢,感觉就是导演故弄玄虚,强行制造悬疑感,但片中处处又经不起推敲,再加上莫名的剪辑,不舒服
宋佳真是骨子裡自帶神經質 歇斯底里氣質 這類角色感覺都本色出演 我王千源無功無過完成作業⋯ 本來故事創意是很不錯的 宋佳王千源可以完成地更好!無奈導演業務能力實在太差 搞些意識流的寫意抒情鏡頭 水土不服不接地氣 雙故事線剪輯生硬 唉!可惜了倆好演員⋯
纯描摹,本土化的并不成功,原作的诉讼时效和母亲的复仇动机一改,精髓就全无了,那些名场面换个背景复制过来,明显水土不服,不伦不类。每个人都太单薄了,抽离于角色和故事,不悬疑,不感动。两星半。
意外结局,但是很多剧情太过生硬,让人摸不着头脑
结局是意外的,过程却是平庸的。表演是卖力的,但人物情感的表达却稍有欠缺。想表达的很多,兼顾不暇,剧情便流于平淡。
宋佳的演技让我有点刮目,王千源的角色没有存在的必要,仲系男主角...冯远征也比佢有存在感。漏洞蛮明显的,剧情没有太大惊喜。
亦步亦趋的翻拍
最不合理的地方难道不是一群年轻强壮的警察追不上一个六十左右的老头。对,我知道是翻拍,原版就这样。那既然翻拍,不合理的小细节改一下不行吗?
2020.1.3:时间线看不懂,去垃圾站的是猪猪母亲,怎么宋佳找到了照片?还有宋佳干嘛去码头?2024.4.15重温,依然是以上疑问。
其实想给两星,这什么东西,看得我如坐针毡芒刺在背。情节拖拖拉拉,形式远远大于内容,故弄玄虚。有《浮城谜事》的气氛,但没有相匹配的震撼。白难受了几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