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友罪

友罪,My Friend 'A',Yûzai

主演:生田斗真,永山瑛太,山本美月,夏帆,青木崇高,古馆宽治,佐藤浩市,忍成修吾,村上淳,渡边真起子,片冈礼子,光石研,西田尚美,石田法嗣,富田靖子,宇野祥平,小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8

《友罪》剧照

友罪 剧照 NO.1友罪 剧照 NO.2友罪 剧照 NO.3友罪 剧照 NO.4友罪 剧照 NO.5友罪 剧照 NO.6友罪 剧照 NO.13友罪 剧照 NO.14友罪 剧照 NO.15友罪 剧照 NO.16友罪 剧照 NO.17友罪 剧照 NO.18友罪 剧照 NO.19友罪 剧照 NO.20

《友罪》剧情介绍

友罪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生田斗真、瑛太主演前少年犯题材电影《友罪》,改编自药丸岳的同名小说,由濑濑敬久执导。 故事讲述了放弃记者梦想在小工厂工作的益田纯一(生田饰),与同期进公司的铃木秀人(瑛太饰)慢慢建立起友谊。然而,在附近的一个镇子上又发生了一起儿童谋杀案。人们都说这起案子跟17年前的非常相似。那时,罪犯还是个14岁的小男孩。他现已经出狱,而且没人知道他身在何处。益田看见了一张罪犯17年前的照片,开始怀疑铃木是17年前连续儿童杀伤事件的犯人。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祈今朝市委书记日记功夫姐妹风人物语蛇咒军情五处第一季不许抢劫海上密室谋杀案神速侦探~春天的诡计反击祭~博士的爱情方程式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初吻不会结束乡下听见下雨的声音诡心墨末路狂奔3被狮子吃掉了夏洛克的孩子们继母与女儿的蓝调SP你们这些混蛋逃亡者PlanB大喜临门教子有方第二季读或死表情奇幻冒险SSSS.电光机王冠军未来有你谢公子的酒安居

《友罪》长篇影评

 1 ) 中国版的熔炉

很多观众说韩国的熔炉很伟大,竟然逼着征服修改法律。

但我觉得中国也有这种例子,而且比熔炉早了8年。

当年葛优演的卡拉是条狗是2003年2月上映的,当年9月就出台了养犬管理规定的修改条例。

其中养狗费用,也就是电影里说的5000快钱狗证,变成了1000。

并删除了94年条例里“严格限制”这四个字。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0ZkzHe4V_DtrgYE7vJb4fQVAz3b55WOPb-RlQmm9_4gCVRn9K-oAReNtUrDJ1_Ga88FvPykxPmKHiQx_GRDI3K#1

 2 ) 人生而孤独,但..

2023年才有幸看了这部片子,那时候还能修改后体制内上映,今天估计直接不会过审。

好片子总是有这样的命运。

那时候的北京市真的像极了我小时候成长的小县城,那公共楼道里斑驳脏黑的墙,那搞突然袭击的警察和城管们让一切顷刻间烟消云散的能力,那警察帮人民办理公务却总像个领导在训手下,那立马用几百块钱来讨好警察,顺便来缓解被为难后的尴尬,还有那烟熏火燎的打麻将像极了那时候的麻将馆…太多小细节都是那么熟悉。

除了电影主旨想表达的东西外,特别关注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理解二字贯穿整个人类社会。

这个点体现在好几个地方:(1)在葛优听到狗被逮了后找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才敢对着空墙大骂老婆怎么能看不住一条狗;(2)老婆听他说要花钱赎狗并且花3年的工资办个狗证,老婆说“不就一条狗吗!

这么大的人了,就没一点别的追求”。

天呐,这句话真的很伤尊严,葛优听了一下子怔住了,不说话了,直接去卫生间去修马桶了。

然而能看出来他老婆也是忍着巨大的情绪和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在说那句话。

分别站在他们的立场上,都没问题,也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彼此沟通。

但就是走不到彼此的心里,所以加重了个人的孤独。

(3)儿子出现的几场戏里,都是自己消化着所有事情,妈不懂音乐然后随手关了,爸不理解他追求的喇叭裤然后撕了它,警察和家长都不理解他为什么打架而教训他…也许孩子青春期,但仔细单看每一件孩子关注的事情,都不是为了反叛而反叛,每一件都是挺合理。

但家长走不进孩子的心,孩子也在自我成长中渐渐孤独。

葛优每日活的没尊严,没大意思,就靠狗给他作为人的尊严,他内心追求的尊严是他目前现状里能够自己给自己的那么一丁点自由。

心里那份小小的愿望、美好和自由就掉进了缝里,近在眼前,却怎么拿也拿不到,有万般看不见的阻碍。

其实这点小心思也不难理解。

但放在那个家庭和社会环境下,没人有意识去认识到这个应该被理解,应该被支持。

老婆每日也艰难的算计着生活,就是社会里千千万万辛苦的劳动人民,精打细算,理性消费,一切跟家庭发展无关的精神追求都是不务正业,都不值得花钱。

这时候另一个配角的存在就非常有意思了。

就是那个单身女人,看得出来她生活较为富足,不用操心那么多的琐碎。

她立马能理解葛优,并且不遗余力的去帮助赎狗。

这就是为什么葛优明明和那单身女人没什么实质问题但却被老婆怀疑,也许那一点理解就足够让彼此亲近,其他的占有毕竟不道德,就何必呢!

如果老婆稍微理解一下葛优的心思,并且正视它,也许是另一番景象。

大多数家庭,可不都是这样吗!

但真的没有办法吗?

我认为就在理解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对于家庭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各自的理解,所以就会出现分歧。

如果价值观足够多元,体谅每一份对方的小心思,试图去理解那些看似“没必要”“不务正业”“瞎扯淡”的背后出发点,也许家庭里的每个人都能在生而孤独的人生里找到一个小小的出口去靠近温暖和爱。

对了,还有一场戏,也挺有意思,就是葛优找人去办事,花了大功夫,单身女人最后拿了一条高等级品种的狗给葛优,说他的那条狗没找到,就这条吧,还沾光换了条好狗呢。

但是葛优心思不是为那品种,为的就是那条与自己有感情的卡拉。

最后葛优抱着富贵名犬问那人,这个不是我那条,我要我的那条,人看他不识相,这条名犬也收回去了。

真的是花了大功夫最后啥也没办成。

葛优可怜吗,以前好多这样正直善良的人被诟病为没本事没能力。

这是人的问题吗?

健康的社会应该不会把人们的价值观扭曲成这样,然后人人拿着这种价值观去丈量每个善良的人。

还有,我还有点想讨论剧中葛优一家,他们都活着呢,但在怎样的活着?

生命到这个世界上有没有更应该去做的事。

我只是感觉为了社会游戏规则而摊上这唯一的一辈子似乎没那么有劲儿,那样真有点蝇营狗苟的意思,用葛优的话说“活的还不如一条狗”。

 3 ) 老二是卡拉

老二,老大去那了。

用老二自己的话说,在外面自己都是变着方儿的逗别人高兴,派出所的小张,杨丽的前夫,5000块的狗证。

因为他没权,没钱,没关系,在老二眼里他们就是老大。

自由的厕所,只有在这厕所里亮亮才能换上彰显自己个性的喇叭裤,只有在这老二才能痛痛快快的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在这里一切都是和谐的轻松的没有人来管你,没有人和你争吵,但是走出了这厕所,老二还是那个老二,裤子那还是不能穿地。

老二的世界,用老二母亲的话说,活了这辈子,才知道这阳光也是分个人的。

母亲每天熬点药,饿了吃点面条,住着大杂院,不管这周围林立了多少高楼,生活是简单的。

而老二却不能,为了工作他要骑行很远的路,为了国家现代化他要加班赶制火车,为了家庭他要把每月微薄的收入交给媳妇,老二的世界慢慢在物化,但老二却是越来越瘦了。

卡拉是老二的快乐,卡拉变着方儿的逗自己高兴,老二觉得只有在卡拉面前才有人样。

老二是卡拉的老大,卡拉天生就知道老大是人,老二嘛还是要有老二样子地。

最后的悬念,卡拉和亮亮都被关了起来,卡拉是快乐,亮亮是希望,老二在寻找快乐的路上失去了希望,快乐和希望都没了,老二却还需要继续生活。

老二是想要快乐的,但他是老二,他没有能力左右自己的命运。

最后他把这摸不着的快乐说给在栏杆对面的亮亮听,他希望卡拉能像杨丽说的那样能回到他身边,老二只能与希望分享快乐。

影片最后路学长用字幕的形式把卡拉还给了老二,看上去老二结束了这段艰辛的寻找,但是亮亮接下去怎么样了却没有交代,希望留下了悬念,也许希望本来就是无法预见的就像影片最后是黑色的。

 4 ) 真实的市井小民

看这部片子,前奏很长,葛优在卡拉丢失之后,儿子试图去警局求情之后才出现。

这个有点违背我的猜想,我以为电影要先讲述老二和卡拉之间的深厚感情,有点像忠犬八公的样子。

但是不是那种俗套的剧情,而是俗世的剧情,让人总是想起生活中真真实实存在的画面。

挣钱少,遇到这种事情,要拿出私房钱,碍于面子,不肯向朋友借,不愿向母亲要。

曾经的麻友找老二借钱,老二自己钱少,但是又不想伤感情,假装没带钱,还有打气,拿出100元,2毛就省了,这2个细节实在是很体现人物的卑微,普通。

我坏坏地想,有时我也可以这样干来推辞···哈哈最让人难受的还是一直想要找回狗,但是去贩猫的市场买了一只上了颜色的狗,亏了300,还被抓上了警车,遇到狗贩子想要追回款,但是那钱已被警察给没收了。

起初夏雨不是不收贿赂的100么···╮(╯▽╰)╭偷鸡不成蚀把米,小人物,没钱没势,境地总是那么悲凉,我也是小人物,我的家庭也是小人物组成的家庭。

引起强烈共鸣。

当老二在家和老婆对质,商量要不要拿钱去办户口,老婆怀疑他和送他狗的女人之间是否有私情。

男人到中年大概有出轨的想法吧,但是又不能不顾家。

他们之间应该是暧昧,女人在热心帮助老二。

但女人离婚,跟前夫又吵架,富裕又怎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本来遇到的霉事就够多了,儿子为了义气让黄毛的肘关节鹰嘴粉碎性骨折了,被关进派出所。

一家三口相聚在派出所,多么讽刺。

卡拉没有吃葛优给的狗粮,这里我没看懂。

但是蒙太奇果然是个好东西,拍了上面的围墙瓦片,又拍了葛优那张急切又无奈,做贼心虚的面目表情,我只能说,葛优果然是适合演这样的小人物,出神入化。

谁没有遇到过那么尴尬的时候,窘境逼迫。

这让我想起了《偷自行车的人》,自行车被偷了,被迫去偷别人的自行车。

还有黄毛的家长,摔断了手臂,其实在我看来也不能全怪人家亮亮。

是他自己要去打劫胖子。

黄毛妈妈说自己孩子从小不缺吃的,那么富裕的家庭还能养出一个打劫的校霸。

为了面子,也为了不仅仅被1000块打发了,妇女的嘴皮子耍得挺溜。

最后,妈妈在杂货铺买烟,应该是准备去贿赂或者求情于黄毛家长吧,回头一看,押送卡拉的车却开走了,那时正是4:05分。

这部电影只演了18个小时内发生的故事,但是体现了太多市井小民的真实生活和无奈。

老夫老妻在家吵架。

我看不出老二是好脾气还是坏脾气,不过我很欣赏他不在家和老婆对吵,而是去厕所跺脚对着空气骂几句让心里舒服。

对,每个月挣多少,量体裁衣,可是狗是有感情的。

老二更多的还是放不下感情,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只有在卡拉面前能享受一种中心,做主,被拥护的感觉,不再像在其他人面前(警察,上司ETC)那么卑微的感觉。

话说的很对,狗为了蹭吃蹭喝,就得把主人哄好点,可是人活了那么久,却不一定懂这个道理。

好吧,这是一部好片子。

我想起我的父亲与母亲。

没钱,但是还是要继续生活,遇到窘境要商量,会有计较,会有生气,会有吵架,但是最终为了整个家庭,还是要做出妥协。

正如这里面,老二愿意去买条其他的狗,而妻子默默取出了本来是给孩子上学,生病了用的钱来给狗办证。

 5 ) 《卡拉是条狗》:直面生活烦恼的真实叙事

妻子遛狗时跑慢了点,卡拉就被警察给逮了去,临走,逮狗的警察摞下话来,第二天下午四点前必须到派出所办狗证,过了时间,狗就要被送走处理。

老二下了夜班闻听此事,不敢冲着妻子发火,憋了一肚子气在公共厕所里将怒火和着粗话尽情地宣泄了一通。

这是真实的老二,顶着一个让人轻慢的绰号,头发蓬乱,衣着随便,脸上攒满琐碎与烦恼堆积的卑微。

卑微的面容里透着对周遭的小心,小心一切,因为对老二说来,自己这样的家庭不能出事。

《卡拉是条狗》就在对生活耐心、细致的观察与摹拟下,真实的演绎了普通人平凡而辛酸的人生。

影片对名叫“卡拉”的狗着墨不多,到是把叙事重心聚焦到老二身上。

很难说老二能代表普通人里的大多数,可这个人物的寓意自有其耐人寻味的解读之处。

老二要上夜班,平凡岗位劳动者的身份不容置疑。

老二挣得不多,符合上夜班的劳动者的工资收入现状。

老二发了工资,偷偷藏下100元钱,一个远离尊严的中年男人形神兼备的在影片里传递出生活的本来面貌。

通过对老二的刻画,电影成功地还原了真实的烦恼和人物内心纠结的心绪。

为了捞出卡拉,老二费尽心机想了不少歪辙,都以失败告终。

影片明确地昭示,只要肯花钱,就能办上狗证,却又在一波三折的情节发展下不无隐晦的指出,不是每个人都能眼都不眨一下的点出一沓钞票去办狗证。

隐晦与现实交织,共同构成了与真实生活极度吻合的观影体验。

狗证,如同一个隐喻,横亘在情感寄托和法规之间,成为调节人情与法的看不见的杠杆。

卡拉在第二天下午四点被送走,却在当晚七点回到老二家里,撇去背后关于请托的运作,老二这一天为了捞出卡拉所经历的人事浓缩了太多一部一百分钟左右的电影所难以承载的“言外之声”。

在捞出卡拉的这一天里,老二见了不少人,那些奇怪的人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冒出来的,这也注定了卡拉回到老二家里后,老二也不知是谁起了作用。

这里呈现了一种关于人情的精细而复杂的网络,它不会公开现身,却能将触手伸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老二在生活层面与成功无缘,可他也并非一个失败者。

成功与失败不是《卡拉是条狗》所要着力展现的社会命题。

老二是个战战兢兢活着的普通人,下了夜班回到家里,见了桌上那较为丰盛的菜肴,对妻子提出“这是早饭还是午饭”的质问,见证了普通人对待“活着”的真实状况。

这种真实的生活在妻子对家庭存款的数说下,揭开了无法绕过的辛酸和怅然。

妻子的絮叨里列举了存款的用途,一家人要吃饭,孩子要上学,有了病还得靠这钱去看病。

絮叨尽管包括了日常琐碎中常见的话题,却在有无闲钱支出这一具体指向上拔高了琐碎话题的重要意义。

妻子是善意的,絮叨里对生活现状的提醒显得疲惫而心虚。

疲惫是对生活习惯后的认可,心虚则是对如履薄冰过日子的惧怖。

惧怖随着情节弥散,恰似生活在电影里的重现。

重现中,老二的面目越发清晰,清晰的好象观众自己的影子。

每个人都能从老二身上觅见与己相似的一面,或多或少,就算否认,仍难以绕开。

“从单位到家里,我每天得变着法让人家高兴,只有卡拉每天变着法让我高兴。

说白了,只有在卡拉那儿,我才觉得我有点人样。

”老二的自述道出了一种心声,这是沉淀下来之后的自嘲,有着玩世不恭的对生活的彻悟。

老二的心声隐然寄托了真挚的情感,他把卡拉当成了解忧的参照物,在老二眼里,卡拉已是自己的家人,一个可以倾诉而不会对自己表示厌烦的理想对象。

寄托是老二在日常之下情感的闪耀,藉由“寄托”一词,观众可以从容地对老二掬一把同情之泪,因为老二演绎的正是每个人在现实中的烦恼,以及真实呈现的平凡人生。

影片没有营造跌宕起伏的矛盾冲突,而是通过对生活近似逼真的还原和再现,以一个普通三口之家面对日常事件所呈现出的纠结、徬徨、难下决断的心绪表现出小人物的艰辛与挣扎。

一切在生活层面展开叙事,又于生活层面铺设出日常的悬念,其中的机巧与不确定性同电影之外的生活吻合的天衣无缝,带给观众一种仿佛在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情感共鸣。

(全文完。

作于2021年1月11日)

 6 ) 不能让观众看到是电影人的最大失败

这话是路学长说的。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是中国第六代导演中少有的体制内导演,在北影厂上班。

当然了,他也说过自己不排斥任何制作方式。

他常被大家误认为是拍地下电影的导演,其实他的每部作品都得以公映,处女作《长大成人》还是1998年中国十大卖座片之一。

很荣幸,我接触到的第六代的第一部作品就是《长大成人》,那会儿我在读高中,不见得把片子讲的都看明白了,但是,一种莫名的震撼延续至今。

而《卡拉是条狗》,我也就是冲着导演去看的。

他属于让我一见钟情型的导演。

关于《卡拉是条狗》所传递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大家都说了,我就不多嘴了。

说点琐碎的吧,这片子最让我眼睛一亮的地方,是两处带有政治隐喻的场景,还都用了空镜头:一处是亮亮在长安街上骑着自行车(说不定还是《十七岁的单车》里头的那辆)经过天安门广场,要知道最近的《苹果》就被电影局删去了天安门升国旗的镜头;一处则是亮亮奶奶的阴暗的小屋子和背景里明亮的高楼大厦的对比。

另外,作为本片的“主角”,多处狗的特写也有着明显的意味,就像《落叶归根》里的“背尸”一样,本片的“寻狗”更多的只是一个载体,过程中的种种遭遇才是实质。

导演说本片剧本送审时有四十多条修改意见,等到部分完成送审时只有十几条,最后拍摄完成后是一次就通过的。

不简单,体制内导演尽力保持着自己创作的独立性。

片子里还有几处细节也处理得挺有意思,比如那位车主喊留胡子的人的一幕。

音乐和音效的配合也不错,比如老二看见餐馆的狗肉的时候,传来的《甜蜜蜜》的歌声也被扭曲了。

还有画面的构图及拍摄手法的选择,比如一些特写和手提摄影,都展示了导演的科班功底。

总而言之,我觉得导演对于整部影片的略带诙谐的现实主义基调把握得相当到位,同时作为编剧,整个故事也讲得挺吸引人,商业元素运用得恰到好处。

导演没有去展示老二在丢狗之前是多么地爱狗,也没有设计他在之后如何歇斯底里,而是把故事直接置于一个有限的时间段内展开,形成张力,特别是高潮时制造的戏剧性。

可以说,在商业性和艺术性的调和上,路学长做得不错。

葛优在本片中的表演被评价为“继在张艺谋《活着》中成功演出之后,又一突破自身表演局限的力作”。

正好《活着》我也刚看不久,我倒是觉得和《活着》一样,他“演”的痕迹没能完全脱掉,不是说他演得不好,其实他演得很“像”,只是有些地方“过”了点。

同样是演小人物,我觉得范伟在《看车人的七月》里的表演就挺自然,不留痕迹。

另外,李滨的叛逆有点让人不可信,特别是最后和老爸吵架的一幕。

这个角色基本上和《十七岁的单车》里的小坚一模一样,没有任何突破。

张艺谋几年前曾经说过:“第六代导演我比较欣赏贾樟柯和路学长。

这两个人心态都比较好。

”不知道他现在还是不是这么认为,反正我确实觉得这话不错。

如果说贾樟柯在体制外的艰辛让我感动,那么路学长在体制内的坚持则让我佩服。

正如导演所言:“我的电影目标很明确:跟广大观众见面。

如果审查通不过,我可以修改,不断修改到通过为止,但是我不会放弃自己的底线。

”能够公开放映让更多的观众看到,我觉得,这一点真的很重要,也就从这一点而言,我们不该去苛求《落叶归根》这类对现实浅尝辄止的作品。

其实体制内的电影同样也可以做到很好,一路走来的路学长和地下归来的贾樟柯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果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会有一些好电影出来。

中国有许多优秀导演,中国电影要想做好很简单——真实。

只要做得真实。

很多年我们都很虚假,这是中国电影最大的问题。

”路学长如是说。

 7 ) Cala, My Dog.

卡拉,当我还可以抱着你的时候,忘记对你说。

你不肯吃我带去的狗粮,也不再那样兴奋地迎接我,我知道,你还不明白,所以萎靡下去,一点一点的,让时间盘剥你快乐的精神。

我看见你萎靡下去了,只能站在铁笼外,束手无策、充满歉疚地看着你被死亡盘剥。

临离开的时候,你从铁笼的间隔里探出头来,那呼求的动作是无声的,却尖锐地刺痛了我。

卡拉,我的狗。

在我还可以抱着你的时候,我忘记说——你并不知道自己生命的卑微,也看不到我生命的卑微。

所以你才在无知中享用快乐,无忧无虑地爱我、哄我、崇拜我。

而我,正是利用了你的无知。

卡拉,来不及告诉你。

但是后来的你也看到了,到处,都是铁笼。

世事荒唐。

我甘心为你犯险。

但是,所能做的只有那么多。

我们都卑微地低着头。

并不看天空中悬挂的太阳——太刺眼。

卡拉,我抱着你到处跑。

一直到那个角落,我们蜷缩在一起,还是逃不过那几盏明晃晃的手电筒,齐刷刷地照过来。

他们带走了你,我的生命不能抱紧你、守护你。

我的生命支离破碎,不值一提。

你,想不通吗?

卡拉,我跟他们淡化你给与我的快乐。

因为怕被那些人笑话。

他们不明白。

卑微的我拥有快乐的你,多满足。

但是,我走到茫茫人海再次寻找你,与你相似的身影,带我回到曾经的温暖记忆。

但是,这世界上再也没有你了。

卡拉,即使没有你。

我仍然要生活。

可是,如果没有你,我的生活有什么意思?

如果能像你一样生活在无知的快乐里,躲开那些牢笼,该有多好。

如果没有你,我像狗一样生活在这孤独的牢里,静静地等待死期。

卡拉,最后的你明白了吗?

如果你明白了,要告诉我。

卡拉,我被他们关起来,他们说要控告我。

我不知道他们要控告我什么,所以我不怕。

我没有错。

但是,我被关在这三五步的高墙内,目光凋萎,心神惶惑。

我听见你。

我高声叫你的名字——卡拉!

我怕我再也见不到你。

我要回应你,告诉你,我卑微的生命爱着你,所以,不要怕。

但是那些雄伟的声音呼喝说:不许嚷!

不许嚷!

多可笑!

我想起那夜他们也这样呼喝你们:不许叫!

让我的生命安静下来,静静地等待死期。

把我从温暖快乐的童话中带出来,丢到这铁笼里,高墙下。

他们说:不许叫!

世事荒唐。

卡拉,我们遵从那些规则吧!

卡拉,我们从缝隙里溜走吧!

卡拉,我们是一无所有的!

卡拉,我都说了——你还爱这样一个我吗?

卡拉,你都懂了——你还有时间和精力来爱我吗?

 8 ) 中国老百姓真实的生活画卷

场景小胡同,废墟,破落的街道,简陋的住房...人物没有西装领带,没有香车豪宅,素面,邋遢,情节小人物的卑微,狗证的昂贵,关系链,呆板的教育,迷途的孩子,夫妻离婚后的反目,麻将徒的生活,无处不在的欺骗......还有比这更真实的中国吗?

期待更多这样有人文关怀的导演与作品。。。

 9 ) 析《卡拉是条狗》的镜头、人物

镜头1. 画框构成的隐喻。

影片对玉兰、亮亮、老二之间的对话有很多镜头描写。

他们三人对话时,玉兰处于宽敞的房间里,而亮亮和老二总是在卫生间里洗脚或修马桶,父子俩的镜头多是框架式构图,导演巧妙的运用卫生间狭窄的门作为边框,把父子俩挤压在门框里,这种压抑的视觉感受表达了人物生存处境的压迫。

路学长通过对画面的安排,隐喻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即展现规则重重的社会环境下小百姓被束缚的局促现状。

2. 路学长拍摄影片的景别与角度,意在营造一种客观的真实。

影片在叙述一家人面对卡拉被抓后的行动,无论是老二在家中与家人们商量的片段,还是他为了接回卡拉发生的一系列爆笑经历,基本上用了全景、中景、近景的镜头,以平视的角度,让整个的事件客观清晰的展现在观众眼前。

这种朴实的叙事,使影片无线趋近于真实的世界,以至于观众欣赏影片时,能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认同一种对于自身平凡的无奈与痛苦。

3. 电影里有一个镜头特别值得考究。

老二去母亲家里寻亮亮,看到了屋子后面的高楼,虽然觉得光被高楼挡住了,但是老二的母亲还是照常生活着。

老二进门时镜头先给了一个全景,奶奶阴暗的屋子和背景里明亮的大厦被囊括在画面中,一明一暗就形成了鲜明的色调对比,表现出老百姓面对这种事已经麻木的内心,奶奶院子里的人被挡了光却不知道如何反抗,只有一个律师为大家挺身而出。

这其实就是很多人在现代社会下的生存语境。

人物1.导演设计很多角色来体现老二这一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

以老二在家里的地位就可以看出他欺软怕硬的特点。

影片中亮亮多次提到,“他(老二)谁也欺负不了,就敢欺负我。

”,玉兰却是掌管家里开销的女人。

将这三人的关系放大,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阶级关系,老二处于阶级中间,甚至比中间要低。

他面对弱者时强势,而遇到强者就变成了沉默的“卡拉”。

但老二的形象同时也有父爱、对家庭的责任的正面部分,只有两个部分结合在一起,才能让人物更加多面性,多面性也造就了真实。

在老二身上,我看到了许多平凡人的身影。

没有绝对的非黑即白,会因为一点小钱锱铢必较,也会有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其实很多人都只是平凡世界的小只蜉蝣,没有辉煌的过往,也没有伟大的梦想。

但是生活还不是要继续过下去吗?平凡且充实足以。

“成长就是认清现实,不在做那些遥远而不切实际的梦,屈于自己本来属于的平凡。

”希望你我能在认清现实后,还能勇敢朝梦想奔去,fighting!

 10 ) 男之殇

疲惫的自己,在下班的电梯中,忽然想到了这部电影。

少年不识愁滋味,高中年代时看到这电影并没有什么感想,而今即将完成从学校到职场的转变,却开始沉浸在这部影片中。

并不会刻意的再去考虑导演所要表现的深层含义,对于这个社会,生活在其中,便无需再去用艺术的角度去思考,影片所展现的另一面还是留待没有深入社会的国人以及外国人来了解。

有一种情感叫做共鸣,而这种情感却比真爱更为稀缺。

当妻子与邻居聊工作事情,当妻子抱着卡拉躲进车库,当老二拿到工资抽出一百元,当老二假意翻遍口袋而不愿借钱,当母亲仅为三千元钱就心满意足的失去阳光,当儿子心中老爸成了笨蛋,我们就知道为什么一条杂种狗竟然值了五千元。

是的,我们已经不再是一个健康的人,这个社会已经将人们的灵魂扭曲,无所谓的对与错,每一个人都仿佛是规则的制定者,而每一个人又都被规则所限制。

有些电影,并不如表面一样,深入到生活,就不再是简单的评论,而是一种体验。

就如前后两次看此片,间隔了7年,心态完全的改变,对电影的态度也有了大幅的改变。

在《石器时代的经济学》中,作者论述了其实在石器时代的人们生活幸福程度其实并不如现代人想象般可怜,恰恰相反,他们非常的满足,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当人类中有人指出各种弊端的时候,才有了衍生的各种烦恼。

现代人经常会忘记了生存第一性,而是追求着各种满足感,或许是真的上进心强吧,但是,得到越多,失去的也便越多。

老二的生活,仅仅失去了18小时的卡拉,却爆发了如许多的问题。

自己的生活又何尝不是问题重重,只需要再来一颗稻草,便轰然崩塌。

《友罪》短评

好处是在于真实,接地气,非常平实地展现了新世纪之初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尤其是用狗来写人的刻画方式,从而展现人不被人重视的困境,挺老中的。尤其是放到当下疫情之后的节点来看,更是让人印象深刻。不太喜欢的地方在于,有的话说的太实了,反倒失去了韵味;结尾过于仓促;以及,现在已经不太能共情这种窝囊废男主了,也有点难对这样的男人产生同理心了。当然了,不管过去多久,警察还是一样牛逼一样横哈。

4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第一届端端春日影展』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处处是批判与讥讽,却以幽默示人,现实主义还是第六代处理得好。路学长走得太早了。

8分钟前
  • 闪电杰克
  • 推荐

“一条百十块钱的土狗和一张五千块的狗牌是生活里诸多荒谬的一瞥。在中国生活的独特性在于:媒介许诺你商品化的幸福,政治貌似不再禁止你的欲望,而一切却如玻璃天花板一样,只是个没有保障的画饼。朴素的欲望加上法律条款下的剥夺及其后的人情交易就是后现代中国的全部特色。”

12分钟前
  • Entropy
  • 还行

疫情期间看这个特有感触,穷人其实什么都保护不了,随便一个政策可能让你一无所有。这电影的结局明显无奈之举。

17分钟前
  • 䟇鑄㩭
  • 还行

感觉奇怪的地方是矛盾到底在于狗证太贵导致养不养的问题还是情感身后导致追不追回卡拉的问题;当然优秀的作品可以同时讨论二者,但我却觉得这部片子的着墨是失于平衡的

20分钟前
  • 某种女人
  • 较差

6.5 千禧年之后的准现实主义作品,在巨变的前夕,让人思考和狗的关系与自我价值存在的意义,几段手持很不错,但就结尾来说太意识流了。

23分钟前
  • Michele
  • 还行

2010.3.22 不好意思,我不喜欢...

25分钟前
  • 齐妙
  • 较差

果然没有任何高潮就结束了,这里面的每个人都是演小人物的最佳人选。抛开客串不说,简直就是葛优+重案六组的演员嘛。

26分钟前
  • 喜喜
  • 还行

现在已经很难看到的国产讽刺闹剧,但片尾的字幕让人泄气,直接从四星降为两星,彻底的妥协。

30分钟前
  • 山出
  • 较差

太轻了,轻的重不起来。

35分钟前
  • Memento Mori
  • 还行

葛大爷这部剧个人感觉真的最烂的剧情了!

36分钟前
  • 笑妖丸
  • 较差

《卡拉是条狗》《十七岁的单车》《长大成人》,三部路学长的电影看完,最喜欢的还是关于成人礼的《长大成人》,卡拉是条狗想说的很多,不过那个镜头实在太平。路学长最常用的莫过于高潮前隐黑,调戏观众。

37分钟前
  • 狗肉
  • 还行

喜欢里面的生活气氛,如葛优夫妇在饭桌前的那场戏,还有葛优夫妇在家里的对话,都非常贴近生活,很有借鉴意义。但是感觉结尾略显仓促,有些小遗憾。

40分钟前
  • Johnson Lee
  • 力荐

在看完有关流浪狗的纪录片后很有感

43分钟前
  • 意马独自去
  • 还行

找人办事途中重复场景,布达佩斯大饭店

48分钟前
  • hzjsdjk
  • 较差

环环扣,后来疯狂的石头什么也玩这么个路数。

51分钟前
  • 红男
  • 推荐

02年左右狗证就要五千块,太吓人了。简单嘲讽以前的政策。全片夏雨那句话值得深究,这狗是你们家的吗?怎么和你不亲啊?这部作品之后,葛大爷就没有头发了

56分钟前
  • Jay
  • 较差

现在还上哪儿看这种老百姓电影????

57分钟前
  • 吃 硬
  • 力荐

丢条狗也能演这么长,养狗还不给狗狗上户口,还有理了啊~

1小时前
  • 湛湛
  • 较差

路学长最高作,灰色的现实主义,中国人情关系的出色探讨。

1小时前
  • 黑狗成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