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在A站上看,没关弹幕,弹幕好多吐槽剧的法语配音的,说不是现场收音是后期配的法语听上去怪怪的,有道理,不过不影响看剧,而且也是奔着法语来的。
后来认真看剧就关了弹幕,有点脸盲,分不清谁是谁,然后也不太习惯男人长发,又不熟悉历史,所以不太走心吧。
之前看宣传说是号称最贵的法剧,想来只是看服装场景也是可以的。
也号称要跟《唐顿庄园》和《权力的游戏》相媲美,《唐顿庄园》跟好多人一样,我看到大表哥死了就弃了,《权力的游戏》倒是可以对比一下。
女性的角色:Henriette一出场记得就是游泳完,穿着一层衣服(虽然我不懂为啥游泳要穿那么多衣服,可能当时的风尚吧)好美啊!
她最后一集死的时候我还是很痛心的。
觉得有两个地方印象挺深刻的。
一是Henriette作为法国使者跟英国国王谈判,她本来就没有做过这种外交官的活儿,一句话说不好不只有辱王命可能自己都回不去。
偌大个宫殿三个男人往远处椅子上一坐,她一个人站着跟对方谈条件。
但是后来真是落落大方而且掌握了主动权。
(虽然从后面来看英国国王虽然答应了她但是不知道会不会联合荷兰那个谁反悔来对付法国);二是菲利普公爵从战场上回来之后就马上跟自己的同性恋人亲热,她一个人就坐在外面的房间里看书(书是她老公给情人带的礼物,情人一丢就给她了)后来路易十四还问她这是啥书,她就如实回答,路易十四还笑她也看“二手”的东西,她还淡定地回答习惯了。
感觉演得还是很到位的,不说多突出,就是很和谐很符合场景需要。
Sophie第一眼的感觉就是很好看,小家碧玉的感觉,但是又不是花瓶。
初次出场的时候还以为是那种坏人,但是越看越觉得即使她有潜质演耍心机的人,在这部剧里暂时还是挺纯真的感觉,符合人物目前的发展。
之后不知道会不会根据剧情发展黑化。
毕竟她妈妈已经不在了,之后在宫廷生存就是完全靠她自己了。
第9集的时候吧,在假面舞会上她对牢头(忘了名字)提出的条件悉数接受,一句话都没有多说,着实让牢头也吃惊了一下。
蒙泰斯潘女侯爵一出场是个有心计的坏女人的样子,但是不得不说她也是忍辱负重。
国王派她去一个顽固派贵族那里,让她把老贵族说服来到凡尔赛宫(调虎离山来对付异己),其实她是百般不愿的,我猜那个男人过去应该就欺负过还是个孩子(14岁左右那时候)的她,而且估计是糟蹋了她还始乱终弃的那种。
她去见他是要想起那段不愉快的日子,面对如今一个糟老头,但是他还是拥有伤害自己的能力的。
她带着Sophie去是想让Sophie被他欺负的,但是从后来Sophie对牢头说的话来看,老贵族应该没那么容易妥协,估计欺负了她,完成任务之后回去她有痛苦的一幕估计也是因为这样。
所以国王对她是有利用的。
而且晚上跟国王睡着睡着国王起床就去找别人(Henriette)了,但是她知道自己必须接受这一点,既是识时务也是大气的表现。
这点在最后她看到Henriette重病的时候忍不住哭也是体现,一点都不假,既同情也害怕吧。
期待这个人物后来的精彩表现。
王后王后虽然比较僵硬(僵硬符合这个角色的感觉),她绝对是不受宠的。
国王也利用了她,在应对非洲的王子的时候来利用王后引诱和牵制他。
(也有羞辱的成分)最后Henriette重病来到国王的床前求助的时候是她下床扶她的,之后的举动也表现了她的大气,是那种贵族的尊严,即使面对的是自己老公的情人也还是非常有礼节的。
有人说《权力的游戏》是女权的剧,这部《凡尔赛》肯定不会有女王,不过其中的女性角色还是很值得关注的。
很早之前听说王弟的美貌,在豆瓣标记了想看。
今年突然开始自学法语,凡尔赛就成了我看的第一部法剧。
服饰精美,八卦刺激,虽然法语配音有点点不够贴合,整体来看还是很不错的一部剧。
第二季第三季会慢慢补。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学了三四个月法语,今天偶然间翻回到最开始第一周记的笔记里给出的frere词语例句是,le frere de Louis. woo, 你们的路易真的影响力巨大,兄弟感情也是一段美谈生生不息:)
深受很久以前看的歌剧《太阳王》的影响,因而对法国传奇人物路易十四抱有极大的兴趣。
加上宣传海报演员逆天的妆容,找了好久才找到mkv第一季。
这部剧讲述了法王路易十四如何将四面受敌的法兰西从泥淖中拯救出来并修建了宏伟的凡尔赛宫。
法剧但动用的全是英国演员,大概也只有腐国的演员才能撑得起这基情满满又耐人寻味的剧情吧。
我大法王不仅颜值逆天极具智慧,同时是一枚出色的建筑设计师,更深谙各种撩妹技能,本身又是弟控。
算是看过的最好看的法(huang)剧(pian)。
感谢给力的互联网让我能够不晚于法国同步播放很久即追完了《凡尔赛》第一季和第二季。
第一次正式看法国电视剧就碰上如此宏大的高成本制作精良剧,真是大饱眼福。
继《都铎王朝》、《叶卡捷琳娜二世》后为了同步对该国历史的阅读才选择了此剧,也可能因为是每个国家各自最华美炫丽的历史章节,因此都是各国花了大力气大价钱制作的极品。
鼎鼎大名的太阳王,朕即国家,法国大革命前王朝历史上的顶峰,太多的正史光环和传闻逸事围绕在路易十四周围。
精美的建筑、服侍和宫廷细节让都铎王朝显得略微“寒酸”。
当然一方面路易十四全盛时期比亨利八世要进步了一百五十来年,另一方面本身法国的艺术审美、奢侈浪漫文化都力压同时期的欧洲各国。
有一个奇怪之处是明明是法国投资方斥资三千万美元制作的绝对正统法国王朝的历史剧,怎么一大票主演人员都是英国演员…以致于我从豆瓣上得知原版居然还是英文对白,我看的法语对白居然是后期“配音”上去的,仔细一看,果然演员发音口型对不上法语台词。
再一想去年看的《战争与和平》(BBC投拍电视剧)不也是一票英国演员演1800初的俄国嘛。
是否是英国演艺圈的底蕴、实力以及各年龄层的优秀演员吸引了欧洲大陆国家的摄制剧组?
东亚影视有时候中日韩演员也会到对方国家剧集里客串,但那绝对只是“客串”,不会像《凡尔赛》中的英国主演那样喧兵夺主,十分费解。
好在英法这对欢喜冤家的人种基本可以“彼此替代”,没有影响此剧的美学效果。
特别是安娜·布鲁斯特这位出生于伯明翰的英国美女,整个外形气质就像极了那种波旁王朝宫廷中贵族情妇应有的一切特点,妩媚妖娆、体贴朕意、嫉妒猜疑并且亦正亦邪,那个眼神和身材,太棒了。
不过主角之外,我还是最fan锦衣卫头子发比安,那种近乎冷酷的professional,只为了国王陛下一个人服务,而就算面对来自国王的驱逐,依然能够做到面无表情的淡然,大爱这个配角。
除去物化的细节展现,本剧让我加深了两个历史印象,所谓宫廷生活,绝对不是贵族们简单地去参加国王的舞会或晚宴,而是实实在在地“定居”在了凡尔赛,甚至连房间和生活供给都是国王分配的,不愧是真正实现了中央集团的太阳王,因此领悟到了凡尔赛的政治意义在当时远大于审美意义,在于帮助路易十四对外展现强大的国力、对内发展并加强中央的集权。
二是路易十四原来和荷兰的奥兰治亲王如此不对付,这样串联起来,可以想象等到奥兰治亲王兼任英格兰国王之后,英法关系应该不会比百年战争时期好很多。
还有一个小插曲,贵族圈子的情妇文化和我读的法国小说较为符合,发生频率和社会认可度较高。
可到了国王身上貌似这种婚外情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各种主教规劝,着实出乎我的意料;此前我一直以为由于基督教的关系,欧美社会对正统婚姻关系还是非常看重的,哪怕贵族甚至国王,在换老婆这点上过于草率容易面临很大阻力(比如《都铎王朝》中的亨利八世),但没想到连客串几个情妇都能诸般困难,看来这个国王不好当哪。
不过头两季只集中在了路易十四二十多岁的1660年代,随着往后的发展,应该有更多的历史节点。
最后,这在看英语剧从来没有遇见的新情况,那就是《凡尔赛》中的法语相当标准,且因为没有大段对白(比如法庭辩论,学术演讲等)往往语速不快信息量也不大,导致我若干年前的法语功底有了些许被唤醒的神奇感觉。
不说很多短语短句我已经听懂并能百分百复述,不少中长句我会暂停然后看下中法字幕对比,竟也能理解个大半。
这就痛苦了,其实没有字幕是看不懂的,但往往很多情况都能听到不少懂的,尤其有上下文情景就更比单纯的listening comprehension更容易了。
索性看个《叶卡捷琳娜二世》一个俄语单词都听不懂倒落得个清静,这下搞得心里痒痒的,是否要找个当口重拾法语呢。
作为一部没有一个法国人而是全部由英国人(两大主演全是英国人……)甚至所有演员全程说英语然后吹替上映的法剧,不愧为在经费上誓要与《唐顿庄园》和《权利的游戏》一较高下的神剧。
每一举手投足带起的翻了几百层的蕾丝花边的颤抖都透露出华丽丽的巴洛克风,每一次丛林中的骑马飞奔那飞扬起的卷发都演绎了“有飘柔更柔顺”以及“皇家卷发,有型不走样”的自信(路易十四和他的弟弟奥尔良公爵为我们实力演展示了当今世界最流行的大波浪卷,每次看的时候都忍不住陷入深深的思索——他们这卷发都是哪儿烫的),当然,剧组这样做只想声嘶力竭地证明一点——看!
那年夕阳下的奔跑!
那是我们燃烧的经费!
3000万欧元!
《凡尔赛》的主角为年轻的路易十四,这个和顺治几乎同期的传奇君王,除了众所周知的自称“太阳王”的终极自恋性格、身为一个心塞的矮子怒而起义发明高跟鞋造福了后代众多像他一样的矮子的壮举以及拥有数不清的情妇、还是一个爱跳舞爱音乐爱买衣服的文艺偶像派青年外,剧中贯穿始终的,自然是路易十四由受制于贵族而一步步夺权,在宴会上大喊出“朕即国家”这句经典名言(其实没有必要为了展现他欧洲种马这一属性加入这么多香艳镜头……当然十二禁的尺度是此也见识了法国儿童的心理承受力之强大)。
而被赋予了“弟控“这一属性后,霸道君主就有了柔情的一面。
路易十四的弟弟——奥尔良公爵——这个平日阴柔战时骁勇的汉子由他们奇葩的老妈(安妮还是安娜来着)一手带大,这位脑回路清奇的老妈为了不让弟弟和哥哥争王权从小把他弟弟打扮成女孩儿,而奥尔良公爵也不负其母所望成功出落成一个gay(……)和真爱洛林骑士相守一生。
剧中的核心就是许许多多的争斗。
路易十四与贵族的争斗,步步为营,你来我往,浮华奢靡之下暗藏杀机;路易十四与王弟奥尔良公爵的争斗,亲情与权力,理智与情感之间,左右为难。
除了这两条主线外,贵族之间的争斗,情妇之间的争斗,法国与西班牙英国之间的争斗也是穿插其中,精彩纷呈。
精致宛若油画般颇具艺术感的画面,形形色色或城府深或单纯如水或狂放不羁或阴狠毒辣的人物通过于凡尔赛宫的穿梭中塑造得栩栩如生。
在第一季的最后,伴随着奥尔良公爵的妻子、英格兰公主的逝世,路易十四渐渐成长起来,他最终只剩一人,傲慢地俯视着他足下的土地。
不难设想,在第二季中的路易十四,会愈来愈腹黑强大,矛盾也愈来愈冲突尖锐。
他是日,他是月。
他是光,他是影。
他执刚,他便只能守柔。
他居雄,他也只得守雌。
剧集对于政治斗争和历史大事只能说是二流的还原,然而对于路易和菲利普两兄弟性格与感情的刻画可谓是佳作中的佳作。
单论两兄弟的扮相就是绝妙的对比:太阳王面色红润,发色深褐,留着小胡子,爱穿华丽的红色和金色;而王弟发色乌黑,皮肤白皙,五官柔美,穿的衣服也多为深蓝或银灰这些低调的颜色。
为了防止王弟与路易争权,安娜王太后将小儿子当作女孩养大。
这件事在剧集中只是略有提及,却是王弟这个人物身上一切矛盾点的源头。
菲利普的扮演者Vla的原话说的很好:“他渴望做一个女人,也渴望征战沙场。
他是一个同性恋,却又不得不爱自己的妻子。
” 若菲利普为长而路易为幼,前者未必不是一代君王。
然而作为王家次子,离王位最远的继承人,他的地位注定是尴尬的;即使他全无反心,在别人眼里他也永远会是最有造反动机的人。
他的异装癖和同性恋在当时看来虽然离经叛道,却未必是不受欢迎的;他的柔弱无能实则是对路易十四最好的忠诚。
“我建造我的帝国,你建造你的衣柜。
” 路易对菲利普如是说。
然而菲利普想的却是带兵出征,“哪怕是一次小小的战役。
”“你只知道做国王很难,却何曾想过做国王的弟弟是什么样的感受?
”做国王的弟弟难,做像路易十四这样一个多疑而刚愎自用的国王的弟弟只会难上加难。
菲利普上战场前的那场戏将他内心的两个人格——同性恋花瓶和能征善战的大将——之间的矛盾性和统一性诠释的淋漓尽致。
他将妻子发饰上的羽毛插在胸前,说:“那样我就打扮得漂亮些,他们(指计划暗杀菲利普的敌军)就认不出我了。
” 他骑上高头大马,拿出小镜子照照,之后拔出宝剑,冒着枪林弹雨发起了冲锋......历史上的王弟和洛林骑士虽然各有各的渣处,却也算是相爱相杀白头偕老。
王弟曾为了洛林怼天怼地怼老哥怼夫人怼教皇,也足见两人的感情。
出于对历史和真爱的尊重,虽然剧集中的洛林愚蠢虚荣(不过据说第二部的洛林是个亮点),我仍然不得不站这一对cp。
恕我看不到兄弟cp的萌点,因为在我的认知里兄控是一种与情爱无关的属性。
相比较之下凡尔赛宫中的女性角色显得极其乏善可陈。
恕我直言,亨里埃塔殿下您拿的剧本是路易的充气娃娃吗?
倒是蒙夫人蛇蝎美人的属性更得我心一些,连和侏儒偷情的王后都起码对命运做出了自己的反抗...... 然而亨里埃塔重病那一幕却实在是一场好戏,也进一步刻画了兄弟之间的矛盾。
路易对亨里埃塔不可谓不爱,但在他心中,美人不可能比江山更重。
菲利普对女人未必有多大兴趣(何况是他王兄的女人),然而他对亨里埃塔至少有一种处于亲情和夫妻名分的关怀,他对王兄控制他的一切乃至占有他名义上的妻子这一行为虽无能为力,却也绝不是没有意见。
在亨里埃塔的病房外,菲利普对路易破口大骂,指责他出于野心派亨里埃塔出使英国从而害死了她。
而路易却反复对自己强调,虽然他为亨里埃塔的病情焦急,他绝不后悔派她出使英国,他对她的成就深表骄傲。
而路易为自己的政治野心辩白的那一段话,更是霸气。
“我不可能征服整个世界,但要让法国成为整个世界的中心。
”剧集末尾,菲利普愤而携情人离去,而路易站在高岗之上眺望江山如画。
尚不知后事如何。
法国Canal+频道的法剧《凡尔赛》(Versailles)是一部以法国路易十四为时代背景的电视剧,描绘了主角路易十四如何一步步建立君主专制并建立欧洲最奢华的凡尔赛宫以及他的各种罗曼蒂克史。
这部电视剧斥资2100万欧元、制作精良、演员颜值演技在线,旨在与英剧《唐顿庄园》和美剧《权力的游戏》一较
目前正在播出第三季,也是剧终季了,最开始的时候估计是想拍个七、八季的。
但是收视率下降,原因居然是随时晃来晃去的裸体和几分钟出现一次的船戏让大家审美疲劳?!
虽说收视下降,但口碑确实不俗,豆瓣9.1的评分,360度完美无死角的俊男靓女们,加上典雅复古却又带点时尚感的古装服,完全重现凡尔赛宫廷的富丽堂皇,毕竟大多数都是实景拍摄。
此剧光是在视觉上就已经遥遥领先了。
第一季前期故事稍显凌乱,但有种越看越精彩的感觉,强烈推荐爱看历史古装剧的观众一定要入坑。
另外虽然是以太阳王路易十四为背景,但是全部的人都是讲一口流利的英文,连我都觉得怪,不知道法国人看着什么感觉。
对了,不知道路易十四是谁的同学或许认识下面这幅画,就是这个把高跟鞋变成潮流的男人:
当时法国面临内忧外患,路易十四在内要担心被人行刺、其他贵族叛变,在外则是对西班牙不停征战。
同时,路易十四也是个风流情种,要打理皇后与众多情妇的感情纠葛。
他的弟弟奥尔良公爵是宫廷间众人皆知的同性恋,在宫中毫不忌讳的与他的骑士情人调情。
不过据观众反应,他们才是该剧中最甜的一对...
但这些错综复杂的情爱纠葛并不是胡编乱造,而是根据法国史实及添加些许野史改编而成。
可以想见路易十四的宫廷是多么的放荡不羁,剧中各种船戏裸露片段都如实呈现。
毕竟要符合史实嘛~
在无尽的恶梦还有内忧外患下,路易十四相信只有依赖凡尔赛宫能巩固他的王权,而这个皇宫不只是路易十四跟他的亲戚居住,他的目的是要所有贵族都搬到这个大牢笼里,让他就近控制。
只是贵族们可不是这么容易就能操弄,有的贵族很快的就入宫陪伴国王,但也有在各地操弄税收的贵族心虚不敢入宫。
路易十四第一个首要任务就是要铲除这些不听话的贵族纨绔子弟。
搬进凡尔赛的贵族们,主要的目的当然就是讨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欢心。
有女儿的当然要把女儿往国王那送,没有女儿的则是要在国策讨论上面争得国王的信任。
为了不让路易十四受到威胁,他们的母亲从小就让奥尔良公爵扮女装,而这件事也常常被宫里其他贵族当作笑柄。
身为弟弟的他从小就只能隐忍,兄弟俩人争吵时,也只有他会被责骂。
因为哥哥是未来的国王,所以错的只能是自己。
剧中长大成人的奥尔良公爵仍然会穿女装跟着情人走在宫廷,有可能是为了羞辱自己与路易偷情的妻子,但也有可能是为了展现出自己不可能争夺王位的忠心。
奥尔良公爵的妻子在戏中也被塑造得十分戏剧性。
路易十四在剧中声称为了更靠近她,才将她许配给自己的弟弟。
两个人如胶似漆,情话绵绵,但是分开的时候,一个马上去找了别的情妇,另一个则是想尽办法明哲保身,不想牵扯到任何宫斗里.
来自西班牙的皇后在剧中被塑造成超级喜欢黑人的欲女,甚至路易十四要他去勾引非洲国王,她居然也默默的接受了。
当然不受宠的皇后在宫中也是多方隐忍,只是偶尔嫉妒心大发的时候,还是会警告一下路易十四身边的情妇不要乱来。
只是警告了一个,还有千千万万个啊。
下面附上路易十四的简介:路易十四(法语: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内·波旁(Louis-Dieudonne),自号太阳王(法语:le Roi Soleil),1680年更接受巴黎市政会献上的“大帝”(le Grand,路易大帝)尊号。
他是波旁王朝的法国国王和纳瓦拉国王,从1643年至1715年在位,长达72年3月18天,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确切记录在世界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独立主权君主。
路易十四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长子,出生于法国圣日耳曼昂莱,王弟奥尔良公爵菲利普则于1640年出生。
登基之初,由他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娜摄政,直到1661年法国宰相红衣主教马萨林死后他才真正开始亲政。
在红衣主教阿尔芒·让·德·普莱西·李希留和马萨林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了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王国。
他把大贵族集中在凡尔赛宫居住,将整个法国的官僚机构集中于他的周围,以此强化法国国王的军事、财政和机构的决策权。
他建立起的这一绝对君主制一直持续到法国大革命时期。
在他亲政期间(1661-1715年),法国发动了三次重大的战争:法荷战争、大同盟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两次小规模的冲突——遗产战争和重盟战争。
法荷战争和两次小冲突让他建立霸权,使他在1680年开始成为至高无上的欧洲霸主;后两场大战对上荷-英-奥的三强联盟,大同盟战争因双方厌战而和解,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最后由法国王孙继承王位,但战争负担也使国库日渐空虚,使法国国力在他死后日渐下滑。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小怪兽看美剧’。
关注后回复“凡尔赛”,可获取百度云盘观看资源。
图片及视频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为公众号:小怪兽看美剧(微信号:littlemonsterwatchtv)
尺度很大的电视剧,讲的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故事,第一季主要讲路易十四和他弟弟奥尔良公爵的妻子英国亨利叶特公主的故事,最终公主死亡。
Une bonne série qui raconte les histoires de Louis Quatorze, le Roi-Soleil. La première saison raconte les histoires contre Louis Quatorze et Henriette qui est la princesse anglaise et la marie de son frère le duc de l'Orléans, jusqu'à la mort de la princesse.
法比安·马夏队长好像是社畜。
当然,这是我非常个人的解读。
皇家卫队卫队长马夏先生永远在工作,从早到晚,从皇宫到妓院,从地上到地下,几乎所有他的戏份都是在工作,连谈恋爱最后都落脚到了工作上。
可能是由于冷峻的外形和不善做文字汇报工作的语言表达能力,直系领导路易十四很少夸奖他,但是一旦工作出现了问题,国王的怒火绝对不会因为平常工作的顺利完成而稍降辞色。
一直到第一季剧终,辛勤工作的马夏队长也只请了一次假,还是因公负伤才请的假(虽然他的请假方式是玩失踪)。
用现在流行的说法来说,法比安几乎就是那个时代的社畜了。
这个认识让法比安·马夏的形象骤然亲切了起来,而且越想越觉得是这个道理。
p1.第一印象作为主要角色,法比安在第一集的初登场颇具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那股气势。
“法比安”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在卫队队员的口中:“我们还不知道,法比安已经前去解决威胁。
”接着我们看到,在泥泞的雨夜,法比安残忍地手刃了几名刺客。
这一行为奠定了他的冷酷形象,他的台词兼自我介绍:My name is Fabien Marchel , my work protects the king. Welcome to Versailles.展示了他作为凡尔赛冷峻凛冽的一面,凡尔赛豪奢裙底的利刃,决不会姑息任何有损国王安全和威仪的不轨行动。
法比安是残酷的,他是法国版的锦衣卫指挥使,工作是秘密血腥的,不见光、不干净的。
这一点也得到了镜头语言的充分暗示。
第一集法比安一共出现了七次,只有两次画面的色调不是灰暗的;一次是他向路易十四汇报工作,但是画面的主体是路易而不是他,另一次是国王向众人演说未来的理想蓝图,并用眼神示意叫他去跟踪有反叛倾向的蒙考特,主体也不是他。
与凡尔赛光明的一面相反,法比安的主场:地下室的情报机构和审讯室都是灰扑扑的,正如他本人穿戴的配色一样,予人极大的压抑感。
他的每次出现都是见血的,就连剧情没什么起伏的情报机构的片段,背景都挂着女士们带血的姨妈布。
这就是法比安在剧中的第一印象了,一个残酷无情、执行能力很强的,保安队队长、情报机构负责人兼一线特工。
p2.社畜生活与路易十四手下大部分其他员工不同,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马夏队长没有固定的上班时间,如果有,那就是24小时全天候待机。
虽然没有要求马夏队长一整天都待在审讯室或者一整天都外出巡逻,并不是真的24小时都在工作,但是有一点却是必须要做到的,即随叫随到。
现在许多领导喜欢用微信在员工的私人时间里布置任务,还要求员工秒回,这令许多社畜苦不堪言。
马夏队长的工作,由于性质特殊因此也是有着类似的要求,他必须时刻保持机警,严防任何有碍国王人身及财产(比如第三集被劫走的、修建凡尔赛用的大理石)安全,一旦危机逼近,必须迅速行动(例如第一集),这和现代人被要求“秒回”信息似乎没什么区别。
不过既然这是保护国王周全的必然要求,所以,和现代职员怨声载道的反应不同,马夏队长对这种本职工作内的要求并没有什么怨言。
法比安负责的主要工作范围是维护凡尔赛内部治安、掌握凡尔赛内部情报、保护国王及相关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皇家御道治安。
此外,法比安作为一线特工,落实到他本人头上的任务也不少,上到接待非洲王子的弟弟,下到刺杀偶然看见了不该看见的婴儿的女仆,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法比安是块砖,哪里有空往哪搬(虽然不全是就对了)。
按理说,仅仅是维护凡尔赛内部的秩序和承担不定期的个人任务就已经是很繁重的工作了,但是在第三集蒙考特等人劫走经由皇家御道运往凡尔赛的货物之后,严格的领导路易十四要求马夏队长加强对御道的管理。
马夏队长向路易十四承诺自己会加强巡逻,可是随后深受国王信任同事邦当私下告诉他由于备战,人手不够了,"I'll handle the roand."——邦当说。
然而随后帕尔奈特一家在御道遇刺,路易十四的怒火倾斜而下,在当众深刻地表达了对马夏队长的失望之后发出了炒鱿鱼警告。
这么一来,法比安算是变相地背了个锅,因为实际上对于这件事情邦当也是要挨训的(而且之后这两个人私下的交谈也反映出邦当的计划有毛病,这任务走了一圈又回来了)。
而且,既然国王已经对他发出了鱿鱼通牒,那么法比安就得比平时更加卖力地干活,将功抵过,换句话说,他的工作量上升了。
而这显然导致了超长的工作时间。
如果有人和法比安轮班或者分工的话法比安可能工作时间会短很多。
但是很可惜,由于工作的保密性质,了解内幕的人当然是越少越好,所以法比安一个人要负责全部的工作,这也导致了他刚忙完这一阵就要忙下一阵,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基础上不断延长工作时间,争取达到人力资源的最高利用率,绝对的007(零点到零点,一周七天)工作制。
凡尔赛里每天都有的牌局、聚餐、宴会、演出,对法比安来说重点不是参与其中,而是作为旁观者暗中观察,仔细查看有无安全威胁。
在大家都在享乐之时还要严格地履行职责,这一点不由得让人觉得凡事亲力亲为的卫队长似乎没有自己休闲时间。
而且确实,马夏队长似乎和他娱乐活动丰富的同事们不同,他不太会享乐,在这礼仪森严的宫廷里也没有熟练掌握臣子应有的驭君术,邦当在第二集职责他没有礼法,路易十四也说过他不会迎合自己,而在社交和娱乐密不可分的凡尔赛,这一点是很伤脑筋的。
出身底层劳动人民的法比安比起其他人来说确实没有什么享乐精神,在交际达人的映衬下显得有些孤僻,就算是在短暂的私人时间也只是阅读和工作相关的著作(详见第六集),没去牌桌或者舞池寻乐。
工作像一件合身的衣服,一直披在他的身上。
纵观全集十集,不算基础性的工作,法比安·马夏队长直接或间接参与并解决的事件大大小小有约六件,并且每一件都事关王室安全,自始至终马夏队长都奋斗在工作一线,毫无消极怠工情绪,虽然偶有失误,但是任务大多都能圆满完成。
这大概就是现代企业老板的理想员工了吧。
p3.社畜的爱情在报纸或者微信公众号上经常能看见“大城市年轻人单身率高是因为工作压力大”之类的言论,这大概能解释为什么马夏队长的左手无名指指是空着的——但右手倒是戴了。
专门为工作而生社畜不需要爱情,一直在工作的法比安就是该理论的践行者。
一直到六集克莱蒙夫人主动找上门来勾引他,他还在看“一本有关罗马帝国时期间谍活动的著作”。
可能这就是直男社畜吧。
我不清楚克莱蒙夫人对法比安的感情,但是我相信法比安对克莱蒙夫人是怀抱爱情的,不然他不会在处决她时流露出那种悲伤宛如暗河一般的表情。
而且从法比安的角度来看,克莱蒙夫人必然是可爱的。
法比安一直在除了女医生以外全是男人的人际圈里生活,既没有看上谁也没有被谁爱慕(这就是广大社畜的真实写照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风韵犹存的贵妇闯入他的生活,以极其大胆的手段热烈地表达自己对他的爱慕(打一巴掌再舔一口当时真的吓到我了,克莱蒙夫人当真是艺高人胆大,路子挺野的),又有谁不会动心呢?
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追求、讨好,直接进入甜甜的恋爱环节,这难道不是所有渴望爱情的社畜所需要的爱情吗?
“我从未见过像你这样的女人。
”“只要看到你,我就别无所求。
”至少在说这两句话的时候,法比安·马夏的内心是充满浪漫和激情的。
但是非常不幸,克莱蒙夫人是动机不纯地接近皇家卫队队长的,所以法比安的爱情实际上只是一场梦幻。
他被克莱蒙夫人下毒,可怜的老年女助手更是被克莱蒙夫人所杀。
铁证如山,克莱蒙夫人的色诱术也百口难辩,最终只能认罪伏法(我不认为克莱蒙夫人的行为算是revolution,在大环境下她的行为应该是rebel,当然只是个人理解罢了)。
法比安第二次对克莱蒙夫人说“跪下”的时候有一个脸部特写镜头,镜头里面法比安·马夏的眼神是躲闪的,有些动摇。
“看着我,你看见了什么?
”如果法比安不曾喜爱过克莱蒙夫人,那他绝对不会以这种轻柔的语气提出这样的问题。
克莱蒙夫人回答:“我看见……我看见孤独、我看见恐惧、我还看见……绝望、悔恨。
”“还有责任”法比安的眼神重新坚定。
这句话彻底抹杀了他们的任何可能,为这场主要是法比安方面投入感情的、如梦似幻的感情画上句号。
法比安大概是全剧最无桃花的角色之一了,本来以为自己能在凡尔赛收获爱情,结果只是一场泡影,还为之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说白了克莱蒙夫人会投怀送抱也是因为法比安是卫队队长,目的是干扰卫队长公平执法。
看来对于马夏队长来说连谈对象或者约之类的事情也要和工作挂钩,否则很可能会扰乱工作的正常展开。
P4.抗压能力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抗压能力往往是我们考察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杆。
沐浴着太阳之王威光的凡尔赛宫廷虽然不是竞争激烈的工业社会,但是压力也绝对不小。
马夏先生的工作本来就不是心理承受能力一般的人能干的来的,并且其复杂的职场关系也要求他的心要像橡皮一样韧性十足,像钢铁一样坚不可摧,还要像明镜一样时刻保持理性。
虽然他也有所恐惧,认为人临终之时看到的会是敌人的面孔,可他并没有因此而产生心魔。
相较于路易十四“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的恐惧、王弟身陷对哥哥和妻子的爱恨纠葛、克莱蒙夫人刀口舔血也要立足凡尔赛(在她说出'revolution'之前我一直都以为她只是想在凡尔赛混下去)的觉悟、或执意遁入空门的国王情妇的悲怆,法比安·马夏队长的生存压力非常简单,虽然他从事着极其危险的工作,但是所有的压力归根结底都是工作压力。
像法比安这样的人,在被领导当众问责之后还能面不改色地汇报工作,发现自己的“恋人”实际上是乱臣贼子后还能理性地执法,这些工作压力对他来说应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吧。
法比安是一个耿直的人,路易十四抱怨过他的耿直是一种武器。
虽然他在察言观色方面可能欠缺了点,但是这也赋予了他其他的优势。
直来直去的思维方式不会造成过多的思虑,心理上没有那么多灰色地带,正如他自己说的:“我不去思考那些问题(当被问看人受苦自己内心是否痛苦时,他这样回答)。
”被“爱人”下毒之后发现其并身份是为伪造的时候,法比安也只是表示:“之前我怀疑我的直觉,现在不会了。
”语气平淡。
由于眼睛要敷药解毒,他上半张脸都埋在纱布之下,而下半张脸也没有流露出过多的感情。
被和自己上过好几次床的女人下毒,这既是工作上的重大失误,也是情感生活的巨大波动。
但是在医生家里,法比安显然已经给自己做好了思想工作,并没有心理上的崩溃,而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一现实,并迅速地开展接下来的工作。
要是每个高三学生都能像法比安·马夏这样心比钢坚,那么学生们对高三生活的记忆可能也不会那么痛苦了。
P5.工作中如果没有统计失误,那路易十四在第一季全十集中对马夏队长的赞扬只有一次,而且是平平无奇的'Very well'(第二集),但是多次直白地表达了对马夏队长的不满,以至于马夏的同事邦当为其辩护:“不可否认马夏队长确实依靠暴力多于依靠脑子,但在下相信他是一个忠心又尽职的人……如果没有他的话,您今天不可能还活着。
”马夏队长虽然没有那么受到国王的宠信,但好在有明辨是非的同事和可靠的助手们,在这样良好的工作环境下,冗杂的工作也没那么痛苦了。
在国王病危之际,一个“最受国王信任的幕僚”名单出现,这其中有与国王血缘相同的菲利普、与国王互绿的王后、被国王认为'you are more than a king'的邦当、受到重用的部长们,以及受雇来保护国王的卫队队长法比安。
由此观之,虽然路易十四没有过多地奖赏和鼓励法比安,但是法比安还是他在凡尔赛最能信得过的几个人之一。
法比安当然知道这点,所以即使国王对他大为光火,他也知道国王不可能真的把他辞退,这样工作也更有了底气。
据说日本作家林真理子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公司职员,但是由于不喜欢那种工作气氛而辞职。
法比安·马夏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流露,他没有像菲利普那样深情告白自己对战场的向往虽然他承认工作可以给予他成就感,他也不像泡妓院的那个税务官一样消极怠工,他就想如今互联网大厂里面996的员工,每天工作,让生活围绕工作,让工作成为生命的主旋律。
真是辛苦啊,这样怎么看都是社畜了吧。
14这统治既不行王道,又不行霸道,都靠长袖善舞、妖媚诈术,一半用着情妇和王妹平天下。
拿破仑用军事天才征服欧洲,路易14用美丽提升国际地位(凡尔赛宫,芭蕾舞,华服美妆以及美貌哈哈)。
似乎怀柔的倒可以存续长久些。
冲着波旁姐妹花的治愈系颜值点个赞。
王弟男装比女装好看,战场冲锋最抓人心,因为看到温柔的人勇敢。
14病中发烧跳舞最抓人心,因为看到精明严肃的人的妖娆脆弱。
总之是反差萌
一部看颜就让我忘掉所有剧情的毒剧……
宫斗青春偶像剧、无任何逻辑可言、好看在哪、一开始以为是法剧结果是英剧、坑爹、
……好几年没见过大公主这种天仙下凡一样的美人了,有点缺氧
额 我算是明白自己不适合这种人很多的片子了……脸盲根本认不得人Orz
非常出乎意料滴好看!虽然戏说的成分很明显,但任务塑造还是要点赞~~喜欢王弟X亨利埃塔X王兄的CP啊!!!太虐恋了!!!!!
开头就把我震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不知道还能不能看下去了⋯⋯
看到最后都不太知道每个人叫什么名字,而且大家都长得好像……不过还是看得好开心啊,皇兄皇弟都太可爱啦,第二季赶快来吧
我从未见过颜值如此之高的电视剧
画面美感十足,剧情有点糟糕,后半部分观感比前面要好。
是谁允许路易十四长得这么俊美?完全不符合史实嘛。
love it!不能拒绝这庞大的历史背景
果然画风够法式,王弟竟然这么美
已沦为GB颜粉,期待第二季。
第二遍知道了所有角色后再看真的太腐了hhhh第一集简直就是全剧基调
凡尔赛的安保堪忧啊,路易十四活那么久真是烧了高香了。
服装不错
路易和小医生竟然没有擦出火花…
波旁姐妹花这个颜值!!我天我还看什么剧情啊!!女装癖!同性恋!不伦恋!贵圈真乱!!所有的男性都穿蕾丝边蝴蝶结衬衫配白丝袜和高跟尖头小皮鞋 穿得比女的都好看这样真的好么!!二公主真是太美太美了!
补档 多年前看过 当时不太熟悉法语 就没看下去 。印象中有场景精美、画面大胆、人物关系复杂等。
GB小哥真好看 剧情一开始让我觉得有些过于家长里短并且有意用各种污吸眼球 尔后逐渐喜欢上了这风格 以一斑略知全豹也是一种讲述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