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第五季

The Crown Season 5

主演:艾美达·斯丹顿,乔纳森·普雷斯,伊丽莎白·德比齐,多米尼克·韦斯特,莱丝利·曼维尔,提摩西·道尔顿,约翰尼·李·米勒,奥莉维亚·威廉姆斯,克劳迪娅·哈里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王冠第五季》剧照

王冠第五季 剧照 NO.1王冠第五季 剧照 NO.2王冠第五季 剧照 NO.3王冠第五季 剧照 NO.4王冠第五季 剧照 NO.5王冠第五季 剧照 NO.6王冠第五季 剧照 NO.13王冠第五季 剧照 NO.14王冠第五季 剧照 NO.15王冠第五季 剧照 NO.16王冠第五季 剧照 NO.17王冠第五季 剧照 NO.18王冠第五季 剧照 NO.19王冠第五季 剧照 NO.20

《王冠第五季》剧情介绍

王冠第五季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部虚构剧集基于历史事件创作,戏剧化地讲述了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故事,以及塑造了其统治时期的政治和私人事件。 迈入新一个十年,王室可能正面临着迄今为止最大的挑战 — 公众公开质疑他们在 90 年代英国所扮演的角色。 在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艾美达·斯丹顿 饰)登基 40 周年之际,她回顾了由九位首相组成的统治时期、大众电视的出现和大英帝国的衰落。然而,新的挑战即将到来。苏联的解体和香港主权的转移标志着国际秩序的巨变,这既是障碍,也是机遇。与此同时,国内正风云四起。 查尔斯王子(多米尼克·韦斯特 饰)向母亲施压,决意要与戴安娜(伊丽莎白·德比茨基 饰)离婚,这一举动引发了君主制的宪法危机。这对夫妻逐渐貌合神离,谣言四起。在媒体越发密切关注的情况下,戴安娜决定掌握话语主动权,打破家族规矩 — 她出版了一本书,而这削弱了公众对查尔斯的支持,暴露了温莎王室内部不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卡贾基迷失地铁尼斯警花简爱欢乐颂5身骄肉贵大导归来沉默不语的顾小姐骨及所有白鲸记俏女冲冲冲狩猎桑巴美丽的生物我的仨妈俩爸犬犬之心故事歧途镇灵攻略第一季大雪无痕亚当计划她的危险男友激辩风云远东特遣队之初试锋芒英雄诀超人王朝民间憋宝传说医馆笑传波尔达克第四季我们这样的人

《王冠第五季》长篇影评

 1 ) 黛安娜和查尔斯是新时代王冠的一分为二

我不知道当时的人们究竟如何看待这位所谓的“平民王妃”,或者说是自Edward VIII、Margarita之后的王室几乎所有成员,但我看来他们似乎只是在既要又要这件事上离真正的普通人最近,他们所有人都想在享受着普通人难以企及甚至不可想象的地位与生活的同时,又希望自己可以获得他们想象中普通人的自由。

在我看来,在这个半人半神的家族中,他们都太过于想增加自己人的部分,而且认为自己神的部分已经无需再复加了。

对于尊贵的人来说,尤其是自视清高的人,伸着舌头喘气是得不到哪怕一根骨头的,因为他们把你的低三下四当作理所当然,只会疑惑甚至愤怒于你的头低得还不够罢了。

当看到第六集开头时我就已经大致想到英国人会怎么表现了,果不其然是采取跨空间的交叉叙事,或许这也可以称之互文?

显然,红军处决俄国沙皇一家被比作英国王室猎杀禽兽,我相信没有谁能不说这里的红军战士都露着或狰狞或胆怯或麻木的表情,总之没有正义或者光荣,这与唐顿庄园这些表现老牌资本主义的作品一样,切实体现出对列宁式革命的恨之入骨与极力控诉,当然顺便也拉踩了一下当时王室的孤寡和与民隔绝。

 2 ) 《王冠》S05:退役

进入到第五季,愈发感觉看《女王》就是在看彼得.摩根的本子。

那些意蕴无穷的空镜,那些欲言又止的场景,那些通过镜头、剪辑、布景构成的重重隐喻和意向,其实都是强大的剧本的表现形式。

而不知是这个时代最具剧本掌控力的摩根实在是写的太累了写不动了想放飞一下自我随意划拉划拉权当娱乐一下,还是真实历史到了这个时间点时本就是一地鸡毛、狗血一场,总之,早已被摩根令人发指的剧本调教的口味越来越挑剔的观众猛一进入第5季,真是各种不适,以致失望地觉得摩根居然也“狗血”,以致这一季是唯一一季豆瓣评分跌出9.0的《女王》。

但细细看来,第5季的《女王》仍然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编导演方面,彼得.摩根的本子这一季虽然在厚度和力度上与前几季有差距,但剧本在故事切入点、叙事角度和结构、方式等方面仍然保有非常高的高度。

以英苏历史关系、沙俄皇室与英王室的姻亲故事暗写女王与菲利普亲王婚姻里的苦与痛、幸与不幸,用“身体里的DNA”呼应整篇一直在书写的王冠之下每个人的个性、共性以及为了王冠做出的或甘心或不甘心的选择;用女王、BBC、旧电视隐喻和互文,借由戴安娜访谈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书写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下新与旧、破与立、爱与恨......这样互为映照、草蛇灰线的叙事结构和方式还有很多实例,而这样的结构和方式使得《女王》早已跳出了荧屏的框架,具有了大银幕的气质和底蕴。

演员方面,觉得还好。

艾美达版的女王其实是有很多细腻的表现的,但可能没有了克莱尔.福伊青葱女王的巨大展现空间,也没有科尔曼老年女王自带贵气和霸气的从容,总觉得没有太多深刻的记忆点几近沦为配角。

高妹的戴安娜真的是美得不可方物,但在表演的灵动性上比上一季的艾玛.柯林还是差了好多,以致这一季的戴妃就真真成了个不被人爱的痴女怨妇。

维斯特的查尔斯比渣查真是不知道帅出了多少倍,演员也很尽职尽责,将王储急迫地想要让公众看到自己的想法近乎写在了每一个动作中,但仍感觉与奥康纳的查尔斯没法儿比,私心的认为,奥康纳在荧屏上创造了一个经典角色,而这个角色只是碰巧叫查尔斯。

其他的角色则可圈可点,大麻雀版的菲利普褪去了年少的轻狂,有了更厚重的一面,而三个版本的玛格丽特都非常出彩。

其实,《女王》的编导演是以编为主导的,导和演都是编的具化。

所以剧本厚度和力度有所欠缺的这一季,自然在导、演的复杂性和立体性上有所降低,这其实才是这季演员被诟病的真正原因。

服化道方面,仍然是标尺型的。

配乐、摄影,依旧凝重、大气、妥帖,多一分则太艳丽,少一分则太寡淡。

教科书般的运镜俯拾皆是,时代剧看出了史诗的感觉。

剪辑,打破时间的剪辑,呼应剧本,从结构上就有一种堪比电影的效果。

比如,第5集中查尔斯与卡米拉的那通暧昧电话与三年里不同时间段、不同人物反应的交叉剪辑;再比如,玛格丽特与彼得多年后的来信与当年各种事件的交叉剪辑。

这些线性的、非线性的剪辑成就了几个非常优异的单集。

进入20世纪90年代,工党执政、王室婚变、香港归还,曾经的那个大英帝国日薄西山。

这真实历史的沉重状态与差强人意的这一季也形成了某种奇妙的互文。

有荣光就意味着必然有晦暗,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一定会割舍些难以割舍的东西,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变迁的阵痛。

作为历史中人,能够在荧屏上看着彼得.摩根为我们书写这个几乎与历史同频的如此近又如此远的时代挽歌,我们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3 ) 春秋笔法欺负死人不会说话可太牛了

第五季是看女王老得不行了,查尔斯快要上位了,所以要全力讨好查尔斯吗?

一边大力鼓吹查尔斯是王室现代化进程号召者,一边把戴安娜塑造成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怨女,戴安娜90年代的光彩全都没有拍,复仇小黑裙的戏也被拍得平淡如水。

然后导演还强行让观众跟查尔斯共情,查尔斯跟卡米拉的私密电话被曝光,然后开始刻画查尔斯与卡米拉多么痛苦、多么无助,安妮公主说 “难道你们记者不会跟情人说一些没羞没臊的话吗?

” 我只想说,我们记者不是每个人都像查尔斯一样婚内出轨,吃着老婆的红利还想做小三的卫生棉谢谢。

且不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身为王室难道不是更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吗?

导演在故意压节奏,戴安娜的我的自述这本书的出版和她的那场电视采访所带来的剧情高潮都被导演压得很低,特别是那场采访,花大段笔墨和时长用来塑造电视台的领导如何纠结。

戴安娜与查尔斯正式离婚那场戏更是无语死,之前穿插了好几对无关紧要婚姻失败的离婚者的自白戏份(意思大概就是想表达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查戴婚姻失败不能简单归咎于查尔斯,如果这些戏是编剧现编的话其实挺尬的),然后还要讲查尔斯与卡米拉会见新的公关,完全看不到戴安娜的身影。

我知道剧里是要把女王与戴安娜婚姻的失败做切割,不想让女王沾上苛待儿媳的脏水,但是你让女王亲口说出 “我在背后一直全力维护你” 这种肉麻兮兮的话,然后用 “我们王室实在太忙了” 这个借口来搪塞对戴安娜的求助的冷漠态度实在是经不起推敲。

戴妃:我有情绪,我要理解、要同情 女王:我都在媒体上看到你抱怨几千次了,有问题你可以私底下说,不要在公开场合说 戴妃:可是我私底下找了你好几次了,你一次都不肯见我 女王:哦,那没办法,那是因为我太忙了。

(无语) 我其实蛮喜欢第四季那样,把戴妃与查尔斯的戏单独拍成一集的,剧情连贯,冲突集中,然后这一季把戴妃与查尔斯的戏和其他戏份放在一起,而且这些戏之间关联不大,主次不分,没有重点,比如戴妃的自述一书的出版就和菲利普亲王的忘年交两者放在一集,根本看不出联系,还把这本书带来的影响忽略了。

而且导演的春秋笔法玩得挺溜的,查尔斯公布与卡米拉的恋情,戴安娜崩溃大哭,穿上复仇小黑裙报复,而剧里查尔斯对此的回应就是参加公益活动,剧尾再升华一下:王子基金会为公众做出多大的贡献。

在导演的刻画下,戴安娜就是一个斤斤计较、儿女情长、情绪失控的疯子,查尔斯是一个被媒体打压,胸襟开阔、热衷公益的王子,卡米拉则是一个被媒体暴力的可怜受害者。

通篇指责戴安娜都要她注重dignity,菲利普、女王、首相都对戴安娜用过这个词,说得好听一点叫尊严,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脸面,你们反复强调这个词意思是戴安娜丢了你们王室的脸,意思是戴安娜是一个不要脸的疯女人咯。

不说现实,光说剧里,第四季查尔斯骂戴安娜 “你伤害卡米拉就是在伤害我” 的样子哪来一点的dignity,只要导演还承认第四季和第五季是连贯的,那我始终觉得不要脸的是骗婚加婚内冷暴力的查尔斯。

————————————————我觉得有两种非常不合理的批评戴妃的言论:1、戴妃恋爱经历好乱哦,她就是一个slut,因此她做的一切都是错的,无论她做了什么好事都改变不了她是slut的本质。

——好吧,如果你觉得衡量一个人的唯一尺度就是她的婚恋史,如果你维护你心爱的英国王室的最有力武器就是对戴妃荡妇羞辱,那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是希望你们下次维护伟光正的英王室和查尔斯时可以拿出更多光明正大的理由,正面回应一下公众的质疑,而不仅仅是靠攻击一个女性的私生活。

2、戴妃嫁到王室就是高嫁,没有王室她什么都不算(有人还扒出戴安娜婚前有多拮据以证明她配不起王室),她凭什么这么不知道感恩,她凭什么不能忍着(有人还说要换了自己那就忍了,好家伙,真牛,佩服),这么作,离婚了还敢要三千万?

——你听听自己说的话,你知道你有多封建吗?

查尔斯听了估计都要把王位让给你让你来当。

你们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女生高嫁了,那么她就要对婆家的一切忍气吞声,包括丈夫的出轨,离婚还得净身出户?

让我们来做一道选择题:家境平凡的小D嫁入一个富豪家,婚后不久情感不合,丈夫出轨,并且对她冷暴力,婆家没有一个人劝丈夫,对小D非常冷漠,小D在这种情况下为婆家生了两个孩子,并且日常还要参加婆家的家庭管理事务,终于小D忍无可忍也出轨了,夫妻两人多年情感不和,并且不准离婚,小D只能到处跟同事、朋友吐槽自己的婆家。

终于矛盾激化,两人离婚,知道这件事的人群情激愤,说:小D你嫁入豪门,吃穿无忧,还要说豪门的坏话,你不知感恩,家丑不可外扬不懂吗?

你怎么能把婆家苛待你,丈夫出轨的事说出来?

就算是真的也不能说啊!

小D你算个p啊,加入豪门是你莫大的荣幸,就算你为丈夫生了两个孩子,还要天天工作,受婆家的气,但是你要离婚就要把在婆家吃的穿的用的全都吐出来哦。

小D你丈夫出轨你就不能忍忍吗?

他可是跟汪小菲一样的豪门继承人欸!

你怎么这么作?!

小D你离婚竟敢还要分财产,你居心不良,既要有要!

虽然你被折磨得患上了玉玉症、厌食症。

请问小D的身份是什么?

A.王妃 B.婚马户3、为什么你们这么喜欢在查戴婚姻的失败里,找戴安娜的原因呢?

你们听听自己的逻辑有多可笑:因为戴安娜这里那里有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学历低、没钱、情绪化、年龄小、不够理性),所以查尔斯才会不喜欢她才会出轨。

然后又举反例:你看撒切尔一样高嫁她的婚姻咋就这么幸福美满呢?

一定是戴安娜出了问题。

那你怎么不说查尔斯和丹尼斯·撒切尔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人呢?

也许丹尼斯就是比查尔斯素质高,就是比查尔斯忠于婚姻不行吗?

你这不就是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论吗?

王室这么多离婚的夫妻,你们怎么不一个一个挑毛病,安妮婚姻失败怪谁?

安德鲁婚姻失败怪谁?

玛格丽特婚姻失败怪谁?

另外别再尬吹查尔斯学历有多高了,去看看新闻,查尔斯能进剑桥就是走后门进去的,光靠他的成绩根本进不去,学习成绩差的一批,本科毕业时学位等级2:2,是最低的一档,就这,其中有没有注水都不一定呢 。

虽然我们欺负你年纪小,不懂事,连哄带骗把你骗进皇室婚姻里,但是你拢不住男人的心,那就是你的错,因为你学历低、因为你矫情。

21世纪了,男方出轨还在怪女方呢?

你到底活在哪个时代哦,怕不是真的王冠看多了自己也封建起来了。

于民众看来,她是好王妃;于孩子看来,她是好母亲;于查粉看来,她学历低所以配不上王子。

您算老几?

戴安娜要跟王室决裂还得把吃王室的喝王室的全都吐出来,不能分财产,净身出户(我确实看到有人这么说了)?

不然她就不是真反抗,就不是真高尚,只是一个嫁入豪门既要又要的gold digger。

啧啧,站在道德高地上你们不冷吗?

女王的四个孩子有三个离婚的,玛格丽特公主也离婚了,你们真的不觉得王室婚姻存在什么问题吗?

有问题还不准说,说了就是不知感恩,放下筷子骂娘咯。

—————————————————— 最后,我知道戴安娜玩的花,我知道她不是白莲花, so what ?

人们喜欢戴妃也从来不是因为她是白莲花,而是因为她在面对丈夫的不忠,婆家的冷漠以及system存在的不公与问题时敢于反抗,敢于说出自己的真话,敢于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4 ) 英女王讣告:责任的重量

女王过世后,《经济学人》出了特刊,本文译自讣告专栏。

原文是千字文,译成汉语也不过两千多字。

篇幅所限,对女王的呈现远不如《王冠》细致和深入。

不过《经济学人》认为《王冠》美化了女王,所以这篇讣告下笔时崇敬之情仍在,但力求不虚美、不煽情。

原文附在译文后,翻译上请多批评。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于9月8日去世,享年96岁。

1953年6月2日,英王加冕仪式首次由电视进行直播。

对数百万观众来说,临近尾声的授权环节最动人:大主教将镶有2868颗钻石、重量超过1公斤的大英帝国王冠置于伊丽莎白·温莎那秀逸乌润而纤弱的头上,在众人注视下宣布她为伊丽莎白二世女王。

不过据知情人透露,女王在此前的受膏环节内心最为激荡,这是唯一没有向公众直播的环节。

屏幕之下,伊丽莎白褪去首饰,像中世纪的君主一样接受圣油涂抹:这表明她之所以能成为女王,不仅因为拥有高贵的汉诺威血统,更因为接受了上帝的旨意。

仪式提醒受膏者:王位意味着神圣且永久的责任。

这一点女王终生不忘。

拎着大手提包,对鲜亮如春的外套情有独钟。

女王那娇小、微胖的身影孜孜不倦,走遍了英国内外。

很多人调侃她的寒暄之语(“你是远道来的吗?

”)、万年不变的手套和帽子,还有那庄重严谨的措辞——都是另一个时代的产物了。

调侃过后,人们本能地想要保护她。

不过她平视的目光和言谈间闪烁的机警明显透露着:大可不必,谢谢。

每当外国领导人不留心碰触了女王,英国媒体总是万目睚眦,米歇尔·奥巴马甚至把手放在了女王背上。

不过女王总将这些事从容略过。

她接受花束、观看部落舞蹈、为各种建筑剪彩、参加船舰下水仪式、向群众挥手致意——小小的社交活动累计了成千上万次,君主制也因此深植于英国和英联邦人民心中。

这在20世纪已经少有,21世纪则更为罕见。

王冠之下,女王很少显露真性情。

1936年,父亲突然成为国王;1952年2月一个阴晦的早晨,父亲去世、自己成为女王。

此前那个伊丽莎白想必要轻松自在得多。

不过转念一想,也不见得。

因为自孩童时代起她就已经是恪尽职守的样子:一个守责的长女,时不时照料花园,时不时看管贪玩的妹妹。

二战时,年轻的伊丽莎白在“辅助领土服务”军团服役、驾驶军用卡车,军装和她很相宜。

1947年,她与希腊王子菲利普成婚,婚纱还是用自己积攒和政府捐赠的优惠券买的,这段婚姻后来幸福而长久。

成为女王后没几年,她应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之邀,寄去一份手写的酪乳烤饼食谱。

可以想象她真的会下厨做这些东西。

在马背上最快乐由于菲利普亲王时常在公开场合口无遮拦,人们猜测,女王私底下可能也喜欢开些刻薄的玩笑、说些拿不上台面的政治观点。

当然这些话她不会公开表达。

面对15任英国首相,女王的宠物狗暴躁易怒,女王本人则泰然以对。

有人说她很喜欢冷峻幽默的工党领袖哈罗德·威尔逊;还有人说她也喜欢撒切尔夫人,虽然有些影视作品喜欢刻画两人不和。

真相如何,只有她的亲友知道。

2014年,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全英国女王最喜欢的地区差点分裂出去。

(苏格兰的巴尔莫勒尔城堡是女王最喜欢的避暑之地。

)前往苏格兰教堂的路上,女王告诫这些北方的臣民要慎重。

这是她所有言论中最接近政治声明的一次。

1992年,查尔斯和戴安娜正式分居;最爱的温莎城堡失火、损失严重,女王的悲伤之情溢于言表:她将1992称作“可怕的一年”。

同样可怕的还有2019年,大西洋彼岸的“爱泼斯坦案”令安德鲁王子性丑闻缠身;在时任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建议下,女王批准议会休会,此举后来被最高法院裁定违宪,女王也因此卷入无休止的脱欧漩涡中。

虽然她没说什么,但人们普遍认为女王被这种政界拖王权下水的做法激怒了。

此前几十年,女王一直刻意与政治保持必要的距离,每年只在“她的”议会开幕大典上阅读拟议的新立法,而且尽量不带表情。

女王没有实权,她的职责是不断激励民众。

新冠疫情爆发后,她引用薇拉·琳恩的歌来鼓励国民,这位歌手在二战时备受欢迎。

第二年,女王的“力量和支柱”菲利普亲王去世,但她没花太长时间休整,而是继续履行职责。

当年维多利亚女王在丈夫过世后头披黑纱,多年未出现在公众面前。

与之不同,伊丽莎白女王还有受疫情所困的国民要操心。

赛马是女王永恒的消遣。

每当自己的马赢了,她总是流露出最真挚的喜悦。

马是女王的最爱,据说她读的书大部分和马有关。

经常有人拍到她裹着头巾、身着巴布尔风衣在乡村城堡外独自骑马,安保人员在远处跟着,天空中飘着雨。

继承人正快速老去,女王却迟迟不退位,看上去是她贪恋权位、舍不得放手。

不过时间越久,人们越觉得,这是女王管理王位的韬略。

查尔斯想法另类、不切实际,让他来领导“王室企业”可能并不适合;这个位子在别人手中或许更安全。

把君主制当成家族企业来运作,评估盈亏且不断培育品牌,这种理念在别的时代都无法想象,然而女王将它变成了现实。

不过,女王不退位的原因不止于此。

她持续统治英国,只因曾对上帝承诺永不退位,这一点在最后几年尤为坚决。

当年加冕仪式之前,她趁早餐时段佩戴王冠以适应其重量,某种意义上,她再也没把王冠摘下来。

1953年那一天,年轻的伊丽莎白被赋予一项神圣的职责:维系英国。

此后数十年,这个国家多元、分裂、地位下降、混乱无序达到历史顶点,而将它维系在一起的正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

注:文章中段有个小标题,下边第一句说菲利普亲王outspoken,我把这个词译成“口无遮拦”而非“直言无忌”,因为汉语中“直言”偏向褒义,而这位亲王的言论实在令人难以恭维。

可能有人不知道,1986年菲利普随女王访华时对英国留学生说:“在这儿待久了,你们也会变成眯眯眼。

”(If you stay here much longer you’ll all be slitty-eyed.) 1984年访问肯尼亚,有位女士送他雕像,他问对方:“你确实是个女的吧?

”(You are a woman, aren’t you?) 最离谱的是2002年,他嘲笑一个在战争中被炸伤眼睛的男孩。

当时女王问那孩子视力还剩多少,菲利普在旁边抢答:“从他那条领带的品味来看,视力应该没剩下多少。

”(Not a lot, judging by that tie.) 这样的言论还有很多。

去年他过世后,CNN发文称:“对许多英国人来说,菲利普亲王的决定性特征不是他的公共服务或者王室地位,而是他时常脱口而出一些鲁莽失当的言论。

把他描绘成和蔼可亲的国民大叔根本不符合事实。

”(For many Britons, the defining characteristic ofPrince Philipwas not his public service or his royal standing, but his propensity to make unscripted, off-the-cuff and sometimes wildly inappropriate comments. Painting him as a benign, cuddly uncle of the nation is simply untrue.)

 5 ) 《王冠》第五季剧情预测

英国王室历史剧《王冠》剧集影评:合辑第五季的三大关键词: 离婚 去世 战争《王冠》第五季在2021年6月才会开拍,估计会在2022年秋时才能上映。

第三季横跨14年,从1964年威尔逊成为首相为开始,到1977年女王登基25周年结束。

第四季也是14年,从1977年查尔斯和戴安娜相识(但开场是1979年撒切尔成为首相),到1990年一家子过圣诞为结束。

第五季如果也是14年的话,便是以1990年海湾战争为开始,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为结束。

王室全家福但由于主创说第六季不会讲到现代,第五季可能时间跨度会比以往短,倒是能更细致地叙事。

上一季的结尾停留在了1990年的圣诞,王室一大家子拍全家福。

小戴穿着小黑裙下楼🌟 壹 王室成员想想新一季就会格外好看,但基调或许会略带悲凉。

关于王室成员应会出现的情节有以下几点,戴安娜的离婚与去世,女王和菲利普结婚30周年,玛格丽特公主和王太后的去世。

1. 查尔斯和戴安娜的纠葛两人的感情戏可谓是第四季的重头戏,大多都是心疼戴妃的不幸福。

上一季结尾时她换上了小黑裙下楼,拍照时露出“黑化”气场全开的表情。

钮祜禄小戴而戴妃的确有个小黑裙被称作复仇裙(vengeance dress)。

复仇裙1992年,戴安娜和查尔斯分居。

戴安娜和查尔斯1995年,戴安娜在接受BBC节目《Panorama》采访中,十分坦诚地讲了很多关于自身在王室的生活,包括自己暴食症的事,和那句名句“三个人的婚姻太过拥挤“。

这在当时引起王室的不满。

名场面1996年8月28日,两人离婚。

有纪录片说,戴妃自认为最快乐最自由的时光就是在离婚后,然而这只持续了一年。

1997年8月30日,戴安娜去世,享年36岁。

戴妃离世,民众献成了花海对于其葬礼和王室声明还引发了争议,可见编剧Peter Morgan同作品《女王》,电影中编剧的态度是更偏向女王的,认为民众对一个从未谋面的王妃这么动情有点做戏。

这一态度乍听起来很有道理,可如果民众自发前去送去世的国王女王是不是会被默认为真情流露,而不是做戏了,可一样都是素未谋面啊。

海伦·米伦在此影片中扮演女王2005年,查尔斯和卡米拉结婚。

第五季剧情可能不会涉及到那么远,但在二人结婚前,戴妃离世后,卡米拉已经开始公开出席王室活动了。

卡米拉的戏份一定还会有。

年轻的查尔斯和卡米拉2. 全员离婚1992年,戴和查分居;同年4月,安妮公主和马克·菲利普斯离婚,于12月再嫁前侍从武官蒂姆·劳伦斯。

安妮与现任丈夫1996年,戴和查离婚;同年5月,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和莎拉·弗格森正式离婚。

1986年7月,安德鲁王子与莎拉·弗格森结婚,并育有两个女儿。

prince Andrew and Sarah Ferguson安德鲁王子的前妻莎拉·弗格森曾公开表示在追《王冠》,还特别积极在社交网络上讨论和选择扮演自己的演员。

该角色在第四季中只有大婚时短暂出场,不清楚第五季戏份能否多起来,据说她算是戴妃当时在王室的好友。

Sarah Ferguson and Princess Diana女王四个孩子,三个离婚,还好小儿子威塞克斯伯爵爱德华王子当时还没结婚。

1999年6月,爱德华王子与苏菲·利丝琼斯在温莎堡圣乔治礼拜堂结婚。

现伯爵夫妇有一子一女,两个孩子都是零零后。

Sophie Wessex and Prince Edward不知女王对此是干脆看开了,还是会因儿女婚姻再次忧愁,感叹王室代表稳定,是国家的面子,王室的婚姻不该这么折腾。

3. 女王和菲利普的婚姻虽然菲利普出轨和私生子的传闻不断,但女王和菲利普的婚姻至少在大面上幸福美满的。

菲利普和女王青年时期毕竟这是讲王室的剧,编剧不可能真去较真和展现菲利普有无出轨。

第二季第一集,菲利普的随身包裹中出现一个芭蕾舞女演员的小像。

第四季第九集,戴妃为查尔斯生日上跳舞,菲利普问女王你怎么不为我跳舞,女王说你不是有你的芭蕾舞女演员嘛,真是笑死。

摄于Windsor Castle. May 19, 1997.1997年,两人50周年结婚纪念,估计又是一番庆祝和致辞。

之前二人的10周年和20周年结婚纪念都出现在剧情里了,这次又轮到菲利普讲话了。

1926年4月21日,乔治六世长女,伊丽莎白二世出生。

1947年11月20日,伊二世和菲利普结为夫妻。

1997年可谓关键节点,戴妃去世,女王结婚纪念,应该能出现在剧情中。

但不太确定编剧会不会放把hk回归进来,82年撒切尔访华的情节在上一季就直接被跳过了。

爱德华希思首相(任期1970-1974年)之前的剧情跳过的大事件还有,希思任期的“血腥星期日”,撒切尔任期的“矿工大罢工”,这种话题到现在还有争议。

毕竟电视剧要吸引甚至讨好更多的观众,对于delicate的事件稍有不慎就会被骂死。

《王冠》的定位本不就是点评江山社稷,而是以历史为背景讲述王权下的人性,制度和规则下的自我与个人,稳定和个性的碰撞。

4. 玛格丽特公主和王太后第四季就讲到玛格丽特公主做了手术,身体已经大不如前。

新的一季便是美人迟暮和离世了。

1998年,玛格丽特公主度假时突然中风,此后她的身体部分瘫痪,行动不便。

次年,她在度假时因神情恍惚地在卫生间中被开水烫伤,双脚被二级烫伤,治疗半年后才算好转。

此后她多次中风,以至最终失了大部分的视力,在公众面前出现时,不仅要坐在轮椅上,还要戴着大太阳眼镜,脚也因为烫伤,她只能穿一双拖鞋。

细跟高跟鞋是玛格丽特的标志,从18岁起,她出席所有活动时都会穿一双夺目的高跟鞋。

昔日美丽骄傲的公主成了风烛残年的老人。

(来源:百度百科)

年轻的玛格丽特公主2002年2月,玛格丽特因中风引起的心脏病辞世。

Princess Margaret and Antony Armstrong-Jones王太后伊丽莎白·鲍斯-莱昂(Elizabeth Angela Marguerite Bowes-Lyon)在之前的剧集中一直充当背后军师的角色,直到第四季第七集(The Hereditary Principle 世袭原则),观众才了解到这个苏格兰贵族鲍斯-莱昂背后的故事。

王太后与乔治六世王太后真是恨了温莎公爵一辈子,本来自己就想当个普通的贵族夫人,由于爱八退位,一下子被推到了王后的位子。

自己的丈夫乔治六世只好接过担子由于操劳过度早早就没了,自己的女儿在25岁成了女王,自己的家族鲍斯-莱昂也为了维护王室颜面隐藏有疾病的家庭成员。

乔治六世一家2002年3月,王太后离世于温莎堡的狩猎行宫,享寿101岁,女王随侍在侧。

王太后伊丽莎白·鲍斯-莱昂玛格丽特公主和王太后是先后脚走,但还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 贰 同期大事件以上是对王室成员的剧集情节预测,剧集中可能出现的同期大事件有海湾战争,贝尔法斯特协议,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1. 海湾战争第四季最后一集,撒切尔离职前夕,找女王最先谈的不是自己被同僚背叛,而是在说海湾危机。

第五季应该会以海湾战争为开端。

1990年,约翰·梅杰(John Major)赢得大选出任英国首相。

首相约翰·梅杰(任期1990年11月-1997年5月)海湾战争(Gulf War)是指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期间,以美国为首的由34个国家组成的联军和伊拉克之间发生的一场局部战争,一般媒体通称沙漠风暴。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zf,并宣布科威特的“回归”以及大伊拉克的“统一”。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7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military attack。

多国部队以轻微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

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第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通过海湾战争,美国进一步加强了与波斯湾地区国家的合作,却未能铲除萨达姆regime,为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埋下了伏笔。

(来源:维基百科)2. 贝尔法斯特协议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在1997年5月2日正式出任英国首相,带领工党走中间路线,于2007年下台。

托尼·布莱尔(任期1997年5月-2007年6月)1998年4月10日(耶稣受难日),在北爱首府贝尔法斯特,英国zf和爱尔兰zf签署协议,成立北爱尔兰的自治zf,并得到多数北爱尔兰政党支持。

《贝尔法斯特协议》(Belfast Agreement),亦称《耶稣受难日协议》(Good Friday Agreement),是北爱和平进程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998年12月26日,托尼·布莱尔成为第一位在爱尔兰议会发表演说的英国首相。

北爱尔兰问题(The Troubles)简称为北爱问题,是指由1968年至1998年在北爱尔兰的长期暴力活动。

1801年以前,爱尔兰由一个由新教徒支配的爱尔兰议会统治,这个议会拥有相当大的自治权,但新教徒在爱尔兰属少数人。

1801年爱尔兰议会被解散,爱尔兰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一部分。

1846年到1849年的马铃薯产量很低造成了一场大饥荒,许多人饿死,更多的人背井离乡。

爱尔兰的人口从850万减少到600万。

英国zf袖手旁观。

因此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爱尔兰的独立运动又抬头了。

1921年,爱尔兰岛南部的26个郡从英国独立,爱尔兰共和国成立。

北部的其它郡依然是联合王国的一部分。

北爱冲突在由英国和爱尔兰zf签订北爱和平协议后中止。

对于北爱的争议,编剧在第四季第一集Gold Stick黄金护杖中有提到过,因为事关王室核心成员蒙巴顿元帅的葬礼,实在没法避免了。

1979年8月,路易·蒙巴顿(Louis Mountbatten)被刺杀身亡,享年79岁,一名爱尔兰共和军(IRA, Irish Republican Army)成员先前在其船上绑了炸弹。

年轻时期的路易·蒙巴顿刺杀蒙巴顿同日,IRA还对在北爱尔兰唐郡沃伦点行军的英国陆军发动袭击,共18名英军士兵丧生,称作沃伦点(Warrenpoint)袭击。

撒切尔夫人就此向IRA宣战。

贝尔法斯特协议是象征和平,这一季应该有希望能看到。

3. 两场战争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视美国为盟友,并大力给予支持。

他曾在2001年和2003年,分别支援美国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

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01年10月7日起对阿富汗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为美国对九一一事件的报复行动,同时也标志着反恐战争的开始。

伊拉克战争(2003年3月20日-2011年12月18日)是21世纪初以美国、英国军队为主的多国部队进攻伊拉克、并以攻灭以萨达姆·侯赛因为首的伊拉克复兴党政权的一场战争。

军事行动是在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所发出的要求他和他的儿子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的最后通牒到期后开始,并于2011年随着美军撤离宣告结束。

托尼·布莱尔支持英国出兵伊拉克的决定,使他遭受到各界十分强烈的抨击。

麦克·辛扮演的托尼·布莱尔在2006年电影《女王》中,托尼·布莱尔的扮演者是麦克·辛(Michael Sheen),在2019年英剧《好兆头》中扮演天使亚次拉菲尔。

天使与恶魔总的来说,新的一季中,女王四个孩子中三个将会离婚,三名重要女性成员会去世(戴安娜,玛格丽特和王太后),英国将迎来两位新首相(约翰·梅杰和托尼·布莱尔)参与到三场战争中(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

🌟 叁 新卡司《王冠》共计划拍六季,每两季换一批新演员。

第五季新卡司第五季女王一角又迎来新的扮演者,艾美达·斯丹顿(Imelda Staunton),《哈利波特》系列里的乌姆里奇教授。

菲利普的扮演者乔纳森·普雷斯(Jonathan Pryce),被《权力的游戏》中大麻雀一角熟知,同样扮演过《教宗的承继》中的主教。

Dolores Umbridge这是既克莱尔·芙伊Claire Foy和奥利维娅·科尔曼Olivia Colman后第三位女王扮演者,应该也是最后一位,因为《王冠》系列最终季是第六季。

克莱尔·芙伊1984年生人,奥利维娅·科尔曼1974年,“乌姆里奇教授“艾美达1956年。

三位扮演者第五季开始,女王进入64岁。

艾美达·斯丹顿现65岁。

Imelda Staunton新一季戴安娜的扮演者是澳洲演员伊丽莎白·德比茨基(Elizabeth Debicki),因身高1.9米(戴妃身高1.78米)被网友称作“高妹”,在2020年电影《信条》中被全球影迷认识。

Elizabeth Debicki高妹1990年出生,比第四季戴妃扮演者艾玛·科林(Emma Corrin,1995年生)也就大了五岁,不像女王演员间年龄差距那么多。

Emma Corrin但两人气质还是不同,艾玛·科林更多是少女稚嫩感,高妹在《信条》中气场全开有大女人范,想必再借助服化,饰演29-36岁的戴妃更为贴切。

艾玛和高妹现在退出王室公务的哈利梅根隔三差五出来爆料又把英国王室置于媒体的风头浪尖上,第五季很有可能会看到威廉王子和哈利王子的戏份。

由于剧集不会讲到现代,但根据以往剧情的细腻和八卦程度,可能在情节设置上会以王子俩的童年旧事来反映和对照现如今新闻事件的必然性。

第二季:《王冠》背后,第二季分集简介第三季:《王冠》第三季分集个人笔记第四季:《王冠》第四季分集简介-第1-2集《王冠》第四季分集简介-第3集世纪婚礼《王冠》第四季分集简介-第4-5集马岛战争《王冠》第四季分集简介-第6-8集《王冠》第四季分集简介-第9-10集同类影视推荐:不列颠历代英国君主影视作品

 6 ) 只见无为,不见人情

这是五季以来最冷漠且单薄的女王形象,以至于你甚至不能确定她是一个鲜活的人。

E04里玛格丽特告知女王汤森德的邀请,真诚而有节制地流露一丝丝掩埋多年的感情。

她总是话留一半,无非是期待姐姐的关怀与接纳。

然而回应她的只有女王official的套话,夹杂着旁敲侧击的说教。

是的,汤森德如今家庭美满,儿孙绕膝。

伊丽莎白所“善意”提点的,玛格丽特并非一无所知。

旧爱时过境迁,即使相见,玛格丽特大概也无意再作争取。

她所需要的,从前是一纸婚书批文,现在是姐姐对她无疾而终的深情的理解与共情。

两样都没有得到。

于国家政事,女王一丝不苟地践行态度中立的无为之治,时刻警醒自己不要逾矩。

这成就了她作为立宪君主的优秀品质,及其极为敏锐的政治嗅觉,而这恰恰以部分人性为代价。

她立场先行地选择不露声色地表达不赞同,因为从中嗅到了违反道德的危险气息,就把妹妹的倾诉扼杀在核心话题的外围(即使是现在,也不要和有妇之夫再生风波)。

女王也许明白自己应该说出一句“那个时代不允许你和汤森德,我也很遗憾”,但她就是不把台阶递出去。

所以当玛格丽特向她发火,她的眼睛晃过几滴泪光,憋着一口颇为委屈的气:“不允许你们结婚的是作为女王的我,不是作为姐姐的我!

”这种煽情没有任何信服力。

第五季的伊丽莎白,在应付任何亲人时都采用这个万能策略:永远不去介入对方的故事与内心,绝不尝试共情。

即使你是她的胞妹,也不要妄想可以从她那里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她所能够提供的只是冷静,甚至冷漠得不近人情的道德与理性判断。

作为君主,女王理应如当初王太后所说的“做这一体制的唯一核心”。

但作为一个人,这一季的女王要求妹妹看到她的无奈,谴责戴安娜不理解她的忙碌……她永远向别人索取无条件的理解与宽宥,却从不反馈某些应有的温柔。

也许编剧认为女王年过六旬,其观念与性格已经不需要成长发展,也不需要她重复展示对曾经的艰难决定的纠心。

她已经是一个掌权年久,自蕴威严的大家长了,也越来越像一部程式化的冷漠机器,掏空了为人的真心,对谁都能准备好一套滴水不漏的外交辞令,规避真正参与他人的生活。

于是妹妹怒目而对,丈夫另觅知己,这样的孤家寡人我不觉得有多可悲。

E08那集,戴安娜反问女王自己多次求见而不得,忍无可忍才接受采访控诉王室。

女王仍面不改色,正襟危坐,用惯常的话术将责任回抛:“也许我们家在别人眼里显得很冷漠,但对我们来说,冷漠的近义词其实是忙碌。

”或许“冷漠”于她们家确是一个褒义词。

这种苍白的说辞像是告诉世人,在其根深蒂固的自私与虚伪面前,冷漠简直不值一提。

既然君主的美德是无所作为,谁又真正需要一个君主?

P.S.这季家长里短太多,翻来覆去地讲查戴婚变。

最有意义的话题的难道不应该是政府拒绝为修复温莎城堡拨款,女王为顺民心开始纳税吗?

牵涉到可能动摇君主制的内容似乎被刻意回避了。

 7 ) 黛安娜的幻灭——体现了大众对王室幻想的破灭

第一二季的女王基本以国事为主,第四五季,讲的就全是家事了,果然一地鸡毛。

黛安娜太孤独了,总是被查尔斯否定,一次又一次地否定,这种被生命中重要他人——自己老公的极度排斥让她精神上非常痛苦,所以她暴食。

我很佩服戴安娜的是,她努力重塑自我的过程,虽然每一次她的人格都被查尔斯击成碎片,但每一次她都努力地把掉落一地的人格碎片再重组起来,暴食是重组的努力,对媒体镜头的倾诉是重组的努力,参加公众活动得到大众认可是重组人格的努力,跟其他男人谈恋爱也是重拾信心的努力。

可惜查尔斯伤害她太深,黛安娜要走出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查尔斯非常缺乏对他人共情的能力,或者说是一种人性的缺失,在查尔斯的背后,是王室家族(豪门)人性的缺失,太冷漠。

也许,系统就是没有感情的。

这一场斗争,是冷漠的系统与有血有肉的生命之间的斗争,是对王子公主童话的破灭,是对王室幻想的破灭。

 8 ) 第六季别等了,不如直接看电影《女王》

从戴妃车祸的时点切入,奥斯卡影后的演技,故事情节不多,但氛围最大限度的现在女王视角审视这件突发事件。

托尼布莱尔说戴妃是人民的王妃

托尼布莱尔演员是我最喜欢的《性爱大师》实在太传神了。

如何面对公众的舆论保持王室的体面,他们二人从不熟悉到,默契配合,成就彼此,度过难关,这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故事,打那只鹿是一个意向,贯穿影片。

 9 ) 看完第五集有感

虽然只看了五集,但这季应该是前5季中最差的已经没什么悬念了。

第一集开始发现,咦换演员了,而且整个影调和前几季已经不太一样了。

女王的演员,可能是哈利波特的原因,怎么看怎么别扭,怎么看怎么像乌姆里奇。

虽然我认为三四两季的女王完全可以胜任这个年龄,换演员是不必要的,玛丽王太后和前几季的天壤之别让人困惑,体型从160斤+变成现在的100不到,真的让人很出戏。

再从故事,叙事的变化是最明显的,本季已经不再花过多笔墨去描写王室的生活日常以及细节了,要知道细节能使故事看起来更可信更丰满更有血肉。

看完第四和第五集之后,这种感觉已经越来越强烈了,大段大段的独白和说教,甚至是演讲稿直接糊观众脸上,请问一个优秀的故事真的该这么拍吗?

虽然本季对于现代化和王室危机着墨颇多,分为非常压抑,但毕竟是纪录片,所有人都知道英国王室扛过来了,存活下来了,是否有更有趣的叙事手法呢?

导演要不是偷懒要不就是无能!

还有各种没有意义的穿插叙事剪辑手法,真的很初级也很低级,再则此片是否有查尔斯三世投资拍摄?

否则我想不出任何理由为何要如此美化他???

 10 ) 比起成为神,更难的是成为人

很喜欢第五季的处理方式,比以往的任何一季都更多地提示“神职”和“人职”在皇室成员中的身份转换。

做人本来就不易,在面对情感面对冲突面对亲密关系的时候,每一项事件又再一次成为塑造下一段人生的关键。

时间或许都无法令不可调和变得更调和。

众神,那些七宗罪无所不犯的众神,要君保持的是冷静和疏离,架不住现代社会里的媒体把君摆在一个透明的箱子里。。。

也许有人天生契合适应。

稳重、守旧、有责任感,比其他人更成熟,有能力完美地执行神授予的那部分职权。

可当卸下神职,直面自己内心和亲密关系时,仍然需要决心勇气和坦诚去化解不够人性那部分结下的结。

也要有能力感受她的water和air,体会生命里不可或缺部分可能对她的憎恶。

但也可能正因为这份憎恶让那个人体会到生命里隽永持久的爱(lasting love),确认它非稍纵即逝。

(fleeting one)而那些脆弱、孩子气、充满热忱的人,就有更多的路要走。

感觉到自己的不被需要,体制的冷漠。

媒体的过度曝光,视线的聚焦。

体会到亲密关系被刻意切断了——这似乎是皇室等待成员成熟长大的一个方式。

成为合格的皇室成员,不是一件可以学习的事,好像你要让它发生,它就发生了。

关键是在这期间你让渡了多少——爱、个性、被完全接纳的渴望。

这里更不是受伤的人自愈的场所,它甚至提供了众多受更多伤害的机会和场合,唯有完整的人格可以接近。

皇室是强者的战场,但民众愿意看到更多的不堪和脆弱,愿意投射个人情感到那份脆弱里,好像自己混乱的家庭关系,开卡车的丈夫为了多赚钱不着家,妻子说不回家又要家干嘛呢,丈夫说要有钱才能养家啊!

可不需要养家的皇室成员也有如此多的不易,人格随时会坍塌会崩溃,也需要很多的关心很多的爱。

比起成为神,更难的是成为人啊。

《王冠第五季》短评

本来看王冠主要就是看演员们对于高端英语台词的演绎,这点还是一直在线的。但是这个戴妃的身高实在是太让人出戏了… 另外最后悔的就是刷豆瓣发现女王是乌姆里奇…之后再也无法直视!

6分钟前
  • Kensnow
  • 还行

失望

7分钟前
  • 小山今
  • 较差

这个戴安娜比上一季的顺眼多了。查尔斯失去了神韵。那种老黄瓜一样的苦笑,一直持续到他老年娶了卡米拉之后才散去的衰气和猥琐气,演员都没有表现出来。反而演得像个帅哥渣男。要是查尔斯有演员这么帅,他的父母就会更疼爱他,民众会更支持他,他的前半生也不会过得这么不堪。情节上有为王室辩解的嫌疑,可能别国人会信它的辩解,但是英国人,尤其是英国年轻人,是再也不会相信了。

10分钟前
  • 席德
  • 推荐

现实中Charles拒绝与黑人握手,真是讽刺啊。越拍越差越像zz任务了。

12分钟前
  • 跳跳糖游侠
  • 较差

对这个家族真的很无语。好几位主演的演技也并不是非常在线,虽然妆发做得不错,但是依旧让人很出戏,也没有前几季的制作那么精良了

16分钟前
  • 牙膏味夹心饼干
  • 较差

玛格丽特公主!和彼得汤森再次见面很感人,第四集和女王的对手戏,一点一点推进情绪,演的好厉害

19分钟前
  • momo
  • 还行

3.5 选角可以说非常失败了

20分钟前
  • WildestDream
  • 还行

第四季玛格丽特单独值一星,看完是真不喜欢这家子。查尔斯没有他的家庭指不定啥德行好吗,老头还亲自让老太太承认自己的companionship,比儿子还恬不知耻。黛安娜一遍遍被模仿,跟梦露一样化为了人们赚钱赚流量的符号。

24分钟前
  • momo
  • 还行

主创私心、人物塑造的问题都不提了,这一季拍得叫一个家长里短,王室变成普通家庭,除了香港的剧情,整季都和这个世界脱离了,这大概也就是王室必然的轨迹。ep03全季最佳,也只有这一集能看到主创对王室的批判。

27分钟前
  • unfoldway
  • 还行

熟知的历史事件改编典范

29分钟前
  • 老枪
  • 推荐

你变了

34分钟前
  • 小马过河
  • 较差

第三集埃及人融入英国上流社会,第四集margaret和旧爱重逢,第六集沙皇认亲。the system是不是一个不可能三角,稳定的君主制,君主制带来的特权,和个人的独立与快乐。

35分钟前
  • 妮可Gay得慢
  • 推荐

比不上前几季

36分钟前
  • 铁甄泥
  • 较差

E1不算出彩,但保持住水准了。E7No Woman's Land也还可以,但对比使女的故事S5E7No Man's Land,可说一无是处。我是没想到有天我会给《王冠》打两星的。话说这季别名《被嫌弃的查尔斯的一生》or《查·卡戴珊·做作·尔斯家族》,编剧是把女王当配角来写了吗😅

37分钟前
  • 赛林
  • 较差

剧组似乎有点不敢得罪新王。这季最大的亮点似乎是Jonny Lee Miller的出演

40分钟前
  • 一颗大豆
  • 推荐

很怀恋上一季的女王

45分钟前
  • Rui🐇
  • 较差

本季的剧情就比较家长里短了都是些婚姻琐事,但的确到了王室后期真的没有什么话题,难怪基本就只在讲戴安娜。某些集的剧情感觉都是凑数加的,剧本虽然不太行但必须承认制作依然精良。可怜的一直被消费的戴安娜却永远都是话题满满,等了一季都没等到她和多迪谈恋爱还要等第六季😅

48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五季以来,第一次有了那种看着看着就看不下去的感觉,以致我四天才看完10集。整个90年代对英国对王室都有很多素材可取,但这一季选的素材跟肥皂剧一样。女王作为英国元首是成功的,但对家族尤其是母亲是失败的。这可能是因为她首先是元首身份,其次才是母亲所导致的。(8.1)

53分钟前
  • Caesar_J
  • 还行

最差的一季

54分钟前
  • 几及
  • 较差

整个皇室传统陈旧封闭,年老一代固步自封,年轻一代盲目自信。女王算游走在中立但偏保守的一员,查尔斯则犹如娇气娃娃整天嘤嘤嘤。艾美达和高妹都演得很好,演员塑造角色〰️无需长得多像,关键是有神韵。

59分钟前
  • 无人应答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