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猎杀星期一

What Happened to Monday?,超生游击队(豆友译名),星期一怎么了,星期一发生了什么,七女,Seven Sisters

主演:劳米·拉佩斯,格伦·克洛斯,威廉·达福,马尔万·肯扎里,克里斯蒂安·鲁贝克,帕尔·斯维尔·哈根,托米瓦·埃敦,凯西·克莱尔,卡梅伦·杰克,柯尔斯蒂·阿弗顿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美国,法国,比利时语言:英语年份:2017

《猎杀星期一》剧照

猎杀星期一 剧照 NO.1猎杀星期一 剧照 NO.2猎杀星期一 剧照 NO.3猎杀星期一 剧照 NO.4猎杀星期一 剧照 NO.5猎杀星期一 剧照 NO.6猎杀星期一 剧照 NO.13猎杀星期一 剧照 NO.14猎杀星期一 剧照 NO.15猎杀星期一 剧照 NO.16猎杀星期一 剧照 NO.17猎杀星期一 剧照 NO.18猎杀星期一 剧照 NO.19猎杀星期一 剧照 NO.20

《猎杀星期一》剧情介绍

猎杀星期一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设定在近未来,由于人口过剩和饥荒,政府不得不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正因为这个严格的计划生育议程,姐妹们必须轮流使用一个人的身份Karen Settman(拉佩斯饰)。她们的祖父(达福饰)给其命名为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和周日。每个人都可以每周外出一次。姐妹们只有在自己的公寓里才可以自在生活。直到有一天,“星期一”没回家......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热带情绪第二季美咲NO.1!!你好!梅芳草铁道英雄饥饿游戏海蜇亿万第四季出发泰逗2018末日2064爱情洄游电磁脉冲我不是男闺蜜被告人变脸丈夫拳霸风云女子战队替罪羊拔掉插头梅花谍影伤城天桥十三郎恶人传凡妮莎海辛第四季东风破真爱一生煤工歌手冈德曼断林镇谜案第七季赢得比赛追分成功

《猎杀星期一》长篇影评

 1 ) 钱、枪、暴力、政治和女人……这片子符合了我对男人的全部理解

8月28日下午,因为兔子公主的出生而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二人世界的狐狸小姐和鼹鼠先生决定度过一个久违了的美好的,浪漫的,温馨的独处的下午,他们把兔子公主留在家里,堵了半个小时的车,走进了电影院。

他们选择的电影是--《敢死队》ORG…… 于是,在这个阳光灿烂的,充满了被飞机扫射的码头,燃烧爆炸的汽油罐,划过空气的飞刀,用冲锋枪扫射的肌肉男和史泰龙脸上可疑的红晕的下午,狐狸小姐咬牙切齿地对鼹鼠先生说:这可真是一个“浪漫”的约会啊……以下纯粹是充满个人私怨的吐槽,不适应者勿入:首先,这是一部关于几位单兵作战能力可以在几十秒内撂翻一卡车士兵的佣兵们(他们联合在一起能做什么?

大概只剩下发动政变,单挑岛国政府了吧--于是他们就去炸人家码头了),拿了美国政府的钱为人消灾的故事(误!

)。

当史泰龙同学对岛国上的某女士念念不忘并决定回去救她的时候,这个故事开始往英雄救美的方向(大误!

)滑去……然而,当他决定一个人去进行这送死的英雄行动时却发现整个小队的人都在飞机上等着他因此我终于领悟了这其实是关于一群男银的友情的故事!

(有没有燃烧不息的腐女之魂?

有没有?

有没有?

)一起喝酒算神马?

一起杀人才算是真正的好哥们!

(各位想歪了的人你们可以开始面壁了)尤其是当史泰龙救出了女主之后并没有如您所愿地和她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为了钱而拼命太低俗了,为了色而拼命?

简直就是三俗!

我棉是为了伟大的,男人的友情和信仰!

) 走出电影院的时候,狐狸小姐悠悠地说:钱,枪,暴力,政治和女人……这片子符合了我对男人的全部理解。

鼹鼠先生:你对男人的理解就这样?

狐狸:没错!

鼹鼠:肤浅!

PS:李连杰扮演的华裔高手在片中不断地向史泰龙提出要提高分成,要多分些钱,理由是:我要付我儿子的学费,我要供他上更好的学校。

“你不了解我的生活有多辛苦”,他摇着头说。

啊啊啊美国政府给职业佣兵们的钱那么少么李连杰同学您干一票一百万美元的提成还不够您供儿子读书的么,伟大的导演啊难道您是在暗示贵国的教育费高昂以至于逼良(?

)为X么?

想起兔子公主三年四万的幼儿园赞助费,狐狸额娘四十五度仰面泪流……

 2 ) 我的期待理由

史泰龙自编自导,找了一帮硬汉子撑场,要夸老人家一句:不容易。

63岁,这绝对是及格的分数。

还得给他竖个大拇指,真是“老奸巨猾”。

给你一堆符号,休.杰克曼、裘德洛、成龙、李连杰、杰森.斯塔森、杰拉德.巴特勒、詹姆斯.麦克沃伊、斯科特.斯比德曼、米基.洛克、泰利.克鲁斯、兰迪.库卓、史蒂文.西格尔、埃里克.罗伯茨等。

你要找出几个人,从年龄气质及硬汉形象上考量,当然最重要的是在保证票房的前提下,能省钱最好。

于是把田忌赛马的策略运用上,就有了这么几个人。

相信如我一般博爱的人一定大有人在,以妇人之见,谁都不要舍。

当然,这只是我一家胡言,也许错怪了史老。

简单说说我关注的几位猩猩。

杰森.斯坦森靠《the transporter》上位,在好莱坞应属于B级Star。

也算有远见,逐步生练出一身肌肉,没休.杰克曼那么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但一个口哨也能赚几个MM的回眸一笑。

已经没时间重新回炉打造成李连杰那样的硬功夫了,但人家够努力,对功夫也有acting方面的天赋,元奎对他就有过一番褒奖。

所以此次出演,不会成为转折点,也能保守地稳住自己的地盘。

看似吃老本,其实已经在上升了。

李连杰,最近娱乐八卦说他老人家不谈慈善只谈电影。

蛰伏一段时间,回归是正常的。

但大家似乎更关注《新少林寺》存在与否,很少谈及此片。

海报上的李施主拿着一把枪,真希望那是把射出飞镖的独门暗器。

不知道这一次功夫皇帝的功夫在西方又是怎个亮法?

兰迪.库卓和米基洛克,一位是UFC重量级冠军,真的摔跤王。

另一位是成功塑造了摔跤王的职业演员,当然他的摔跤底子也是专业级别的。

关于那位外号美国队长的兰迪库卓,他的fans一定很期待。

而米基洛克,他报恩的态度也令影迷感动,为他捧场也许是相似的情感找到了同一振源产生了共振吧。

最新资讯,布鲁斯威利和施瓦辛格不计报酬要加盟此片,肯定是客串,但都带着对史老的敬意。

大家惊呼,这就是男人的友情,如影片中惺惺相惜的硬汉。

这里可能没有报恩不报恩这样煽情的噱头,毕竟年华似水,英雄惜英雄,情结是自然的,而且顺水推舟也是立足江湖的技巧,混江湖的哪个不懂?

泰利.克鲁斯,相当看好他。

可是,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一定也在他身上施了咒。

除了在美剧人人都恨克里斯里让他过足了戏瘾,大银幕上境遇很蹩脚。

倒是常露脸,但往往一瞟而过。

最新《Gamer》里,以为他能多争取几分钟,结果还是一样,谁会在乎一个杀手甲的命运?

还好能秀秀胸肌,也算不白露。

至于这部片子,也不能奢望了。

感性一下,说说现实中的泰利.克鲁斯,结婚二十多年,有孩子有老婆,没离婚,生活很幸福,这对一个艺人不容易。

泰利.克鲁斯是西密西根大学的高材生,得过大学奖学金,曾经是职业Football Player。

做过Designer,做过Painter,后来做了演员,做任何事都认真对待。

别看块头大,但身体灵活,节奏感特别强,像当年的甄子丹一样,他还是跳机械霹雳舞的高手。

最重要的是,一些黑人身上有的毛病此公都没有,是个讲文明讲礼貌,不欺负人的大块头。

总的来说,这部剧里的明星不少。

不冲着老英雄兰博,就算对猩猩们图个认脸,也会等着瞧瞧啦。

于:2009-12-12补写:《敢死队》差点忘了它的美国国籍对我而言,电影有没有故事性,直接影响我的看片食欲。

因为没期待《敢死队》能用骨感、硬性的粗线条勾勒出一幅柔和细腻的工笔画,所以,在过后的回味中能牵着一条英雄救美的主线闯出打打杀杀的战场,脑海中留有清晰的故事痕迹,算这笔账,看过电影,也就觉赚了!

别说这想法太过儿女情长了。

咱知道这盘菜是给哪些迷、哪些粉儿准备的。

最好满眼都是刀光剑影,还要让子弹飞,噼里啪啦不绝于耳,只管打,少废话,别给人喘息的功夫,一战到终点。

可是,另一份新意就设置在此,因为它的分量不重也不轻,便给纯暴力加上了一点醒目的花边。

幕后权力较量,窝里斗,卸磨杀驴,以正义的名义讨伐恐怖军阀等等,甭管傍的是哪门哪派?

举着的大旗能否飘扬?

这都是幌子,真相是,为了老大哥的黄昏恋,兄弟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至于李施主为美刀为家庭卖命,到哪儿都谈钱,这个咱就不讨论了,能理解活着挺不容易的,当然纯属“意外”也不定。

我所要肯定的就是故事内容,面上不新颖没创意也好,里子营养不良也罢,本片在玩暴力的过程中,没打昏了头,后面撑起来了,这就好。

而一号女配角墨西哥美女吉瑟勒尔也很抢戏,有种石缝里冒出一朵小花的惊艳。

在剧里不仅夫唱妇随,与史老前后呼应了“打死我也不说”的革命烈士精神,尽显她存在的意义。

难得的是她这个加速战斗激情的油门不是摆设,也是个会功夫的花瓶,一面影响着壮士们的战斗步伐,一面扭转着战斗的实际意义。

男人们的领地,她高频亮相,那话怎么说来着?

反正男人征服了天下,任务还没完。

当然,在肯定故事的同时,也会冷静看待剧情的不足。

除了史老跟杰森满场转,在中间段,其他的队员明显有翘班的迹象。

就算是逐一展现人物背景,试图把群戏的框架支起来,这手法对系列剧没大碍,对电影肯定有影响,比较《洛奇》史老编剧的功力在此片中表现得并不那么顺手。

虽然有几处对白很幽默很讽刺,比如教堂里三兄弟的对话,令人印象深刻,就差搬来“planet hollywood”,把台词改成有关酒店管理的内容了。

再比如跟接头人桑德拉照面时的扯皮,等等。

但始终掩盖不了其他某处冷场,某处苍白,某处累赘的问题。

看这片时,我想起了个人。

史老爷子要是叫来昆汀帮他搞一些耍嘴皮子的段子出来,估计会有另一种效果,只要收住话匣子,至少能使剧情更饱满,人物更鲜活。

抱歉,天马行空了!

都说《敢死队》不靠CG,要的是拳拳到肉,以绝对的功夫技艺呈现男人的力量本色,并且大大方方地卷起了“借鉴”的复古风,让人有穿越到八九十年代的感觉。

是我龟毛?

我总觉史老未尽全力,这个跟投资多少,属于哪个级别无关,是导演执行力及掌控力的问题,摄影技法也不够凝重完美,场面控制住了,但细节就毛糙了,想剪辑得火爆凶猛,出来的效果就有点Rush,有些意犹未尽的遗憾。

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在影片风格定位上左右摇摆、力不从心。

要八十年代纯朴的硬功夫?

还是展现与时俱进的新暴力?

矛盾!

回归得不够洒脱,剥离得不够干脆。

可能是我错了!

我忘了《敢死队》是好莱坞动作片,忘了它的美国国籍。

和老派瞎聊,我说杰森帮女友出气的那场打得神道,像狂风扫落叶,我不太感冒,但扎篮球还不错。

派先生则认为“畏手畏脚”一直是好莱坞传统暴力片摆脱不了的阴影,画面色彩,暴力羽化,要符合美国人的口味就要顾及很多,他是不看好这小段的表现的。

对他而言有日本电影《必杀拳》中某类似桥段的先入为主,用他的话来说,史泰龙不避讳怀旧、借鉴、模仿,那何不一竿子到底,打爆了事。

看客也不用绷着激动的心情,克制自己的情绪。

在本片中,可能很多武斗的场面都没到可达到的最高境界,武术、空手道、摔跤、跆拳道、柔道、健美(大块头特型)等等,加之飞机、大炮、先进枪械、飞镖,可调度的劳动力,资源如此丰富,却留下了些打酱油,急着收工回家的感觉,是不是有点浪费资源了?

米基洛克回忆那段也很“主旋律”,这老头的面相就能唬人,干嘛不利用呢?

替泰瑞.克鲁斯抱不平,要说大部分都是有褶子的昔日老英雄了,泰瑞还抓着“青春”的尾巴呢,瞧他一身肌肉,只驾驭一杆枪炮,史老是没深挖掘新人的潜力呀!

关于此片的动作戏,大部分影迷觉得恢宏、强大、完美。

我不是挑刺,还是遗憾的问题。

对于动作片,显然全剧总武指的存在很重要,是高手,就能设计出风格多样但会连贯相容的精彩。

老派对邵氏功夫电影是有深厚感情的,新近的他也不歧视,我就是菜鸟了,但我们竟然不谋而合。

看这片时,同时想到了另一个人,洪金宝。

不好意思,又天马行空了!

我的胡言乱语,但愿没让喜欢《敢死队》的朋友跳脚。

虽然在这儿小小抱怨了一下,但我还是会承认这部影片的成功。

我给《敢死队》四颗星,不为别的,为史泰龙在此片中倾注的心力与诚意。

把剧情结构的问题放一边,本该极其骄傲的、已过花甲的史老,没玩个人英雄主义,尽量为各路壮士铺路搭台,这是让人感动的。

还有他在编写如此老套的剧情中,恰到好处地给了女配角可发挥的空间,我记得的《敢死队》,除了打打杀杀,还有一段异域恋情。

更重要的是,执着,拼命,敬业,了不起!

于2010-8-29

 3 ) 快来听响吧!Merry Christmas啊!

这个题目来源于哪里,去看过的人应该知道了吧。。

那个囧囧的黑人和他的女朋友合作愉快之后的发言词啊!

多么具有脑残却爆笑的潜质啊!

看这个电影的人,或者想看这个电影的人,都是为啥选择它的呢?

我们来说说吧!

我是为了看:看一群猛男演绎,一个人打扁一群人。

两个人互扁,扁过来又扁过去。

就在这拳拳到肉的过程中,不断伴随着大爆炸,小爆炸。

各种经典炫目的爆炸,还有连高射炮都不需要的人体发射机制造出来匪夷所思却让某位携带美女的腹黑人士无限绝望的爆炸啊!

看,演员亲身为你示范,这个时候应该堵上耳朵,做忍受状!

那些爆炸后的熊熊火焰实在是太好看了,当你还沉浸在头先的爆炸里,很快就会被接下来更大的爆炸吸引,在爆炸中应接不暇。

也许很多人已经不再相信拳头决定一切。

但是无法阻挡我爱那表现男人特质的激情:暴力,暴力,暴力!!!

没有血腥,也无所谓血性。

只是粗犷的暴力就让人大呼过瘾。

你看史泰龙换子弹的动作是多么给劲啊!

至于为什么女人就让这些几乎不仅仅可以以一当十,甚至可以以一敌万,面对整个军团而全身而退的敢死队队员,瞬间抛却理性和豪放。

开始絮絮叨叨像个怨妇,然后疯狂的采取报复行动的个中原因的合理性。

就当是为了证明“恋爱让女人智商为零”这句话反过来也是成立的,又或者谁在乎,我们只是为了看打斗和爆炸去的。

最后怨念一点,谁给李连杰设计的台词啊?!!!!!!!!

 4 ) 《敢死队》:巨星时代最后的激情

Solo lau/文不知道《敢死队》里的那些硬朗面孔曾经让多少影迷血脉贲张,他们都是银幕上最热血的硬汉,先不谈电影质量如何,单只诸位孤胆英雄齐聚一堂,就足够让人激动的。

常听人说情怀是无效信,但如果你是一位动作片影迷,当自己坐在影院看到一位位巨星惊艳亮相的时候,内心能真的那么平静吗?

提及电影《敢死队》不禁想起了另一部电影《打擂台》,同样是情怀之作,但后者是老骥伏枥那般,有种英雄迟暮的宿命感,前者却是快意人生的豪气。

东西方两种人生观的差异显而易见。

中国人天生就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感,连圣人面对河流都说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更何况我们呢。

人至暮年,大都会有些伤感。

不过也正因如此,中国人才更加重视自己对于生命的领悟。

而史泰龙这帮大叔们虽然一脸皱纹了,但一如以往作品中那样热血,为了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女孩直接深入虎穴。

这就是西方人追求自由的天性,正如织田信长最喜欢的那首歌一样,明知“人生五十年,看世事梦幻似水”,仍然有“海天之内,岂有长生不灭者”的雄心。

所以《敢死队》最感人的地方不是故事,而是一群老牌巨星快到了打不动的时候,仍然表现出一种无畏的兴奋状态。

我羡慕他们,不知道自己到了那般年纪是否能像这帮老硬汉一样保持激情。

其实电影《敢死队》的故事很俗套,还是这些巨星之前演惯了的英雄救美套路,虽然对于女主角的定位从情人变换成了反暴力女性,但依然没有摆脱女性角色在银幕上的柔弱特质,仍是一个“被看”“被拯救”的小线索而已。

几位敢死队员救一个女孩从而达到自我救赎的设计虽然较之以往的动作片会深刻一点,但情节仍然显得有些儿戏化。

不过这本就是专属于玩性不改的老家伙们的一场激情party,也无所谓了。

出人意料的是《敢死队》的暴力场面居然如此生猛,几个人凭借出色的身手和配合干掉了几百号人这种戏虽然看过《黑客帝国》的影迷都会见怪不怪,但由这帮巨星一招一式地演出来意义就不一样了。

最后的决战场面无论是场面还是动作戏都很火爆,今年的动作片真有意思,先是《天龙特攻队》上演坦克打飞机,这里又让史泰龙拿西部快枪打爆炸弹。

最搞笑的是阿诺州长和史泰龙的那段幽默对手戏,一看就不禁想起了当年两位动作巨星针锋相对,佳作不断的豪情时代,而最后一句“他想做总统”更是令观众捧腹。

李连杰估计是又想着借电影宣传“壹基金”,一再强调自己没钱,而光头杰森斯坦森几乎成为整部电影最抢眼的人物,陈木胜真该跟他学学那一手惊艳的飞刀绝技。

看完电影就在想一个问题,当《敢死队》里这帮动作巨星有朝一日真的再也打不动纷纷落幕的时候,影迷们还能看到令自己内心激荡的动作猛片吗?

再看看史泰龙那松弛的肌肉和龙格尔的皱纹,难道《敢死队》就是巨星时代最后的激情吗?

 5 ) 年度最爷们,铁血真猛片

《敢死队》是一场无所不用其极的武器大观,老派动作片中的桥段在此一样不缺,是一部充分满足老动作迷怀旧心态的作品。

动作巨星史泰龙此回卷土重来,身兼编剧,主演,导演三职,成功贡献出一部充满阳刚暴力的巨作,从头到尾毫无冷场,娱乐性非凡。

片中主演一个比一个更勇猛,毫无顾忌的大肆炸烂各种东西,或是随心所欲的干翻一大帮对手,看得人肾上腺素狂飙。

和史泰龙一起上阵的硬汉们也个个是牛逼的动作英雄,保证每个都能让死忠的动作片影迷激动狂呼,就跟小妞们进了贾斯汀•比伯的演唱会一样。

杰森•斯坦森和功夫皇帝李连杰是身陷前线,与史泰龙并肩作战的一线战友,其他一大票家伙杜夫•龙格尔,泰瑞•克鲁斯,兰迪•库卓,史蒂夫•奥斯汀和米基•洛克则提供强力支持,当然方法各有巧妙不同。

布鲁斯•威利斯和施瓦辛格的客串则是电影不可多得的调味料,他们都是头一次和史泰龙合作。

看到这两人出现,多少让人有些遗憾,如果他们能在巅峰时期合作一部片子,那不知会强大到什么地步。

影片情节也相当“怀旧”,一群雇佣兵冒着生命危险执行谁不愿干的危险任务,很“80年代”。

史泰龙和他的敢死队员们被一个自由女战士的正义感所激励,前去推翻一个小岛的独裁者。

这个独裁者有前任中情局探员撑腰,在毒品生意中大开杀戒。

敢死队员们都是被战争麻木了情感的木偶,试图通过另一种生活寻求生命的意义,但最终不得不重新披甲上阵,在战场上获得唯一的救赎,这和史泰龙的代表作《第一滴血》的主旨一脉相承。

片中米基•洛克有一场独白深深道出了这些身不由已的战士们的心声,他们的生命如何变得这般支离破碎,史泰龙编写的这场戏虽然多少有点让人出戏,但却是发人深省的一幕。

当然,影片的卖点还是大量充满男性气概的暴力场面,史泰龙就跟罗伯特•阿尔特曼(译注:好莱坞擅长拍群戏的著名导演)一样,精心挑选了演员来拍摄片中的危险场面,这些精通特技表演的高手都能极其精确完成动作,使影片具有一种相当写实的惊险刺激。

史泰龙对于老式动作的迷恋一展无疑,他在镜头后的工作不比镜头前来的逊色,在这个CGI横行的时代,本片中那些与这个时代看似格格不入的英勇搏命和肢体冲突仍然有其魅力。

他还擅长在影片中加入充满思想内涵和道德思辨的佐料,其对战争的反思主题曾经贯穿了他的动作片生涯,而在本片中依然不死。

当然也有些小瑕疵,对白还是有点逊色,作为点缀的少量CGI特效略显粗糙,史泰龙运用大量的快速剪辑和摇晃镜头,多少还是和沉重的动作场面不搭调。

总之,《敢死队》就是一部纯爷们的猛片,你能想到的任何对雄性元素的期待都可以在本片得到满足,顺便说一句,它的原声碟也不赖,够劲爆。

来源:Matt's Movie Reviews 略有修改

 6 ) 史大爷和他的最后的糙爷们

昨天在发烧的迷糊状态下看了《敢死队》,甚是欣慰。

《敢死队》颜射了这个不断变娘,性别模糊的世界一脸凶猛的男性荷尔蒙,作为一个标准的雄性动物,我完全无法接受屏幕上蹦跶的那些瓜子脸,戴美瞳,下巴比曾哥还光滑,说起护肤品比我媳妇儿还头头是道的“男孩”们,你们把裤裆里的鸡巴夹起来就能装凤姐了。

CG横行,史泰龙已过耳顺之年,布鲁斯威利斯的鱼尾纹让人黯然心碎,施瓦辛格被财政赤字搞得焦头烂额,李连杰转型成了《海洋天堂》的爱心爹地,硬桥硬马的爷们也只有杰森斯坦森这个大光头在B级片里乱造了,所以史泰龙大爷把这一堆肌肉发达的爷们凑到一块儿的时候,《敢死队》并不为人看好,毕竟史泰龙最近的作品都是票房毒药。

但《敢死队》的感觉太棒了,完全是八十年代那种动作片的完美回归,故事背景异常简单, 一帮没心没肺的老爷们被行动目标的女儿触发了心里若有若无的情愫,接着就是摧毁敌人,杀人如麻,和心爱的姑娘擦肩而过。

动作场面是主菜,史大爷六十四岁的身材让多少年轻小伙子情何以堪,追飞机那段绝对是好莱坞“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教科书般重现,扒着舱门就飞起来了。

再说他们的那架飞机,复古范儿,双螺旋桨水上飞机,刷着全球环保组织的马甲,就天生是那种电影中才能出现的飞机。

为了一个一面之缘的女人,掉转机头,冲入敌阵,在《怒火攻心》中我就成杰森斯坦森迷了,这哥们早年真的在街头混过,所以骨子里就有那股邪劲儿,配上他那种沙沙的嗓音,杰森斯坦森已经成为动作影星的中坚。

《敢死队》里他真的在几百米的高空从机舱里出来,戴上墨镜,跟史大爷打了OK的手势,架上机枪就这么干上了,没有替身,只有被风吹起的坚硬的身体曲线。

史泰龙当时觉得这个动作太危险,就跟杰森提了一下,也没指望他能上,结果这爷们说:我试试呗。

啧啧啧啧,纯爷们。

最重要的是他在里头还有个相好的姑娘,这爷们在里头狠揍情敌的那段太让人心情舒畅了,揍完还对姑娘一斜眼说,爷并不完美,但值得你等。

说完姑娘就跨上了他的摩托,消失在道路的尽头。

哥哥我难不成是爱上他了吧。

史大爷说,不成,我要回岛上去救姑娘,我一人去,跟你们没关系。

李连杰默默地坐上了史大爷的车,我刚被感动一点儿,结果李连杰说,我要多分点儿银子。

史大爷说,为啥呀?

李连杰说,因为我腿短。

这是神马理由啊!!!!!!!

坑爹呐这是!!!!!!!!

照这么说,我是不是也该跟领导提要求多加点儿工资来着。。。。。。

当史大爷踏上飞机的时候,所有的爷们都在飞机上等他了,接着我就在座椅上选了个最舒服的姿势等着他们去菊爆坏人的巢穴了,总而言之打得非常漂亮,有些镜头也很血腥,类似一脚劈腿踢断坏人的颈椎什么的,让你全身每一个毛孔都洋溢着最原始的暴力快感。

这是让你早这个文明到让人感到无奈的社会里最安全的释放方式。

《敢死队》以一种古典的暴力美感来向那个简单的理想的时代致敬,也是那些老去的动作巨星给自己谱写的最后一曲悲壮的雄性挽歌。

我们在这个重度污染的星球上,无法阻止我们精子活力的降低。

时至今日,它们的含量只有一百年前男性的三分之一。

我们阻止不了这个娘化的世界。

我们只能怀念。

 7 ) 敢死队:唤醒男人心中的男人

所谓“肌肉猛男”,跟“纯情少女”一样,大抵属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口味。

在大妈和同龄女生沉溺在某阿姨的爱情小说里泪眼婆娑的时候,我们这些豆芽菜小男生正在偷偷对着老妈的穿衣镜,奋力鼓起新发育起来的每一块肌肉,不时扭头瞟一眼床头贴着的那个头系红带、手端火箭筒、满身披挂子弹带的身影,计算着自己与史泰龙之间的差距。

那是个电脑还没有驯服肉体的时代,没人想过一身腱子肉可以拿来给黑客帝国做干电池用。

从日本的动画片、香港的功夫片到好莱坞的警匪片,太平洋两岸都依然笼罩在李小龙引发的肌肉男崇拜狂潮之下。

好人受难——设法变壮、变强——像擂西瓜一样砸爆坏人的脑袋,这就是动作片的全部。

瘦弱如尼奥,矮小如伯恩,哪怕穿上再酷的风衣墨镜也只能换来一句“娘娘腔”。

至于什么好人心中也有黑暗,坏人心中也有天良,动作片不需要这些,要的就是一个字:爽!

驾着《敢死队》这辆战车归来的一帮老英雄们,给我们带来的恰恰就是这个久违了的“爽”字!

什么是“爽”?

是杰森•斯坦森脚踏神鹰手挺机关炮,从空中俯冲下来干掉整个码头的士兵,留下满满一银幕的熊熊烈焰。

是特瑞•克鲁斯手持AA12自动霰弹枪端掉岗楼和碉堡,嚎叫着“哥们!

你告诉我,这种巨响谁能挺得住?

”是史泰龙以68岁高龄,依然奋勇上演飞身水上扒飞机的壮举。

是李连杰干净利落地一脚后跟踩断对手的脖子!

整部《敢死队》,复兴的就是这种没有被电子战、信息战、假假的电脑特效和半吊子港式武打入侵之前的八十年代好莱坞刚猛动作风格。

这种回归,《虎胆龙威4》尝试过,不过多少被现代信息战缚住了手脚;川尻善昭的《高地人之复仇者》完美再现过,不过是以动画的形式;《天龙特工队》试图靠拢过,可惜终究让过分精巧的设计摒除了真实感。

只有《敢死队》,回归得如此货真价实而又轰轰烈烈。

可是不要把这种回归误会成不思进取,其实在“肌肉加枪械”的基调上,《敢死队》还是充分与时俱进了的。

其一是加入了华丽的美式摔角动作,尤其是终极格斗冠军赛冠军兰迪•库卓和世界摔跤联盟冠军史蒂夫•奥斯汀对打的一场,精巧的动作弥补了八十年代动作场面你一拳我一脚的单调。

就连被我误以为再也打不动了的史泰龙,也在史蒂夫•奥斯汀身上表演了一记漂亮的擒抱,同时(在幕后)成功地摔折了自己的颈椎。

其二是功夫皇帝李连杰的加入,让好莱坞硬汉们记起人身上除了拳头和肌肉之外,还有关节和双脚。

尽管说实话,“夺命剪刀脚”死活剪不动壮汉龙格尔那一幕实在让人有些汗颜,不过我把这归功于导演史泰龙的偏见。

其三是加入了适当的电脑特效,让银幕上的场面看起来更为壮观和真实。

最重要的是,导演并没有让这些元素压过“肌肉加枪械”的动作主旨,而是作为点缀来锦上添花。

这使得好莱坞八十年代刚猛动作风格得以保持的同时,银幕感染力也成倍加强,可谓成功进化到2.0版。

八十年代动作片的活力不仅体现在动作场面上,也体现在剧情的编排上。

故事可以简单,但是细节一定要有趣,一定要突出英雄的牛人形象。

例如当年《独闯龙潭》里施瓦辛格拎着犯人在悬崖边审讯那场戏,就是这二者结合的典型范例。

《敢死队》里的这种趣味可谓俯拾即是。

开场对付劫匪一幕,史泰龙和斯坦森根本没把胜负当成问题,只顾着多“瓜分”几个敌人来料理,让人想起《飞龙猛将》里成龙、洪金宝和元彪三兄弟的搞笑对话。

千钧一发之际突然铃声响起,斯坦森镇定自若回答“是短信”,幽默感简直冷到家。

不只如此,斯坦森在美女询问名字时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叫布达,他叫佩斯”,巧妙地运用谐音,把“佛陀”留给自己,把“害虫”丢给了搭档,俨然冷面笑匠一位,喜感天成。

李连杰在片中说突破也好,说自毁形象也好,破天荒拿自己的个头开起了玩笑,还处处不忘伸手要钱。

这大概是他东渡美国之后最有喜剧效果的表演了,让人欣然想起这位娃娃脸宗师早年的那些喜剧形象。

本来嘛,木口木面的东方杀手形象也就不适合他,在美国打拼这么多年,也该考虑换一下形象了。

当然,笑点最密集的还要数教堂里“三巨头”会面一段。

由于档期关系无法跨刀主演的布鲁斯•威利和阿诺•施瓦辛格两位动作巨星与史泰龙一起上演了这幕划时代的会见场面。

既然无缘真刀真枪交手,三位把台上台下的那点小心思全都放进了冷嘲热讽当中。

史泰龙挖苦施州长是“壕沟里的老鼠”,自嘲“我身上掉下的那点肉都长他身上去了”,挤兑人家“想当总统!

”曾主演过喜剧片的施州长又岂能示弱?

以叼着雪茄的大佬派头讥笑他“傻瓜才接这种任务”,不过没关系,某些人“就喜欢钻丛林”。

放下刀枪耍嘴皮,二位一样有来有往,好不热闹。

跟这两位莽汉一比,常扮“城里人”的布鲁斯•威利就显得有教养多了,只是笑嘻嘻地在一旁观战。

待“终结者”出门,才面不改笑地盯着“蓝博”的眼睛,一字一句地撂下“谁敢拿了钱不办事,小心我把他剁碎了丢街上喂狗!

”的狠话。

三位巨头都赚足了面子,圆满收场。

我只是好奇,我们中国影迷在这边盼了那么多年,让李连杰、成龙、甄子丹几位分个高下,难道美国影迷就真的没有看看这几位好莱坞顶尖打星在银幕上生死相搏的执念么?

传说中,《敢死队》的阵容还不止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

“吸血鬼猎人刀锋”韦斯利•斯奈普、“时空战警”尚格云顿、“轰天潜龙”施蒂芬•席格都曾有意参加,只是后来由于各种因素未能实现。

不过没有关系,看如今的票房,《敢死队》很有可能再拍续集,留点念想给下一集,也不失为好事。

其实追溯起来,这样一桩盛事已经筹划了许多年。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大概十多年前,就有“史泰龙VS成龙”的《绝地双龙》计划走漏风声,引起当年这“双龙”影迷的一阵骚动。

史泰龙几次密会成龙商讨细节的传闻更给这个东西合璧的计划增添了几分真实性。

只可惜,到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谁知兜兜转转,十几年后,这个天马行空的计划终于还是变成了现实,只不过“双龙”变成了“群龙”,东方代表换成了李连杰。

至于成龙大哥,多半是忙着代表别的什么去了,当年的骨干,只有史泰龙留下来独撑大局。

此事看来偶然,实属必然。

放眼动作影坛,真正既能在摄影机前出生入死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又能出色掌控剧本、导演等幕后环节的明星,实在屈指可数。

动作明星多半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即使贵为州长的施瓦辛格,在幕后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业绩。

独有史泰龙不然。

此君早年即展现出电影才华,代表作《洛奇》和《第一滴血》都是自编、自导、自演而且一炮而红,票房口碑双丰收的杰作。

也只有这种全才,才有底气广招天下豪杰,成就这桩盛举。

因为是史泰龙主创,所以他不但担任了主角,整个剧本的主线也与《第一滴血》后面几集如出一辙,都是雇佣兵打击地方豪强,解救当地人民的故事。

当然,这类片子里的“雇佣兵”从来都是现代豪侠的代名词,最后促使他们行动的,归根结底还是解救不相干的老百姓于水火的豪情。

这样的故事貌似简单,其实包装好了,是最符合商业电影“造梦”功能的。

动作电影老手史泰龙对类型片要素的把握,是这部八十年代风格动作片能保持原汁原味的关键所在。

只是在中国影迷的私心看来,“蓝博”在片中的掌控力稍显过火。

君不见,他被不逊于《第一滴血III》里面的黑大个差点吊死之后,怨念深重地死缠烂打,非要用同一根绳子去收拾史蒂夫•奥斯汀。

这份执著实在让人忍不住掉过头去数落我们的李连杰:“你看你怎么就那么不懂得给自己抢戏呢?

你数数自己在片子里被史泰龙救了几次?

三次,三次哎!

他最后连女主角都没有吻一下,你知不知道腐女们现在在微博上议论什么?

”《海南日报》2010年8月30日

 8 ) 爷爷敢死队

一群猛男李连杰变得好小只看史泰龙追飞机真心累啊老咯真伤感施瓦辛格布鲁斯·威利斯来打了个酱油史泰龙冲着阿诺来了句他想当总统真实写照还是Jason最有看头也就他是当打之年了动作戏份果然重剧情薄弱了点砰砰砰砰砰砰从头砰到尾还好在家看的去电影院的话估计出来就聋了老史如果想拍II的话记得带上甄子丹啊

 9 ) 肌肉改变世界

多少年后,我还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打飞机时那个房间的布置:巨幅的《First Blood》海报张贴在墙壁上,一不留神就能瞥见西尔维斯特·史泰龙那双硕大的牛眼——从此以后,我便患上了轻度早泄的毛病。

这是一个青春期荒诞的开场,像所有荷尔蒙分泌旺盛的男孩子一样,我每日和突如其来的性冲动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直到有一天,一个美妙绝伦的尤物走进我的视线——从遥远城市转学来的韩MM,她性感的薄唇顷刻之间占据我的心田,看着自己快要被那话儿涨破的裤裆,我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妞搞到手。

对一个十三岁少年来说,这种念头实在有些龌龊,也许韩MM本能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她总是躲我远远的,有一天,好友菜花头鼓励我向韩MM表白。

我俩在校门口一直等待韩MM放学,可最终的结局是我被韩MM十六岁的男友揍了一顿,头顶上隆起一个周长为2.6英寸的包。

我放弃了,因为韩MM的男友实在是个大块头,身高5尺7寸,体重至少130磅,而当时的我只是个5尺2寸的小丢丢,看了看他隆起的二头肌,我只得双手抱头蹲在了地上。

这次血的教训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泡妞的成功几率和胳膊的围度成正比!

从那时起,我用压岁钱买了一对大哑铃,整日苦练弯举,终于有一天,我的胳膊上渐次隆起了二头肌、三头肌、以及三角肌······每一个猛男背后都有一段被虐的经历,西尔维斯特·史泰龙也不例外。

15岁那年,史泰龙参加了一个邻居们举办的教会舞蹈活动,在那儿一个大个子狠狠地教训了他。

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小史泰龙抚摸着自己被打成"S”形的鼻梁暗暗发誓:我一定要练成一个牛逼哄哄的肌肉棒子!

十五年之后,一个牛逼哄哄的肌肉棒子诞生了!

伴随着往日的纤细偶像保罗·纽曼、罗伯特·雷德福、华伦·比提相继老去,好莱坞史无前例地进入“肌肉男”时代。

在史泰龙带领下,整个西方世界掀起狂热的健身浪潮,大家把锻造肌肉的活动称为"Bodybuilding",男人们都想成为那个敞露胸肌,手持重机枪,在丛林中横行无忌的兰博形象,而有些人甚至为此服用类固醇,并注射硅胶。

在肌肉棒子最盛行的80、90年代,清晰的线条、硕大的肌肉块成为最能获得异性好感的因素之一。

在世界肌肉联盟(World Muscle Union)1988年的调查报告中称:97%的受访者认为坚硬而厚实的三角肌和胸大肌是男性性感的标志。

而世界房事协会(World Sex Association)针对三组分别以名牌装扮、漂亮脸孔以及强健身材作为抽样标准选取的测试结果显示:西方女性更热衷于同肌肉发达的男性做爱。

在体育界,Bodybuilding也成为各种竞技体育的基础训练项目。

NBA球员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平均身高保持不变(6英尺7英寸),但体重增长17磅,体脂含量则降低2.07%,而足球运动员的改变更加明显,2002年韩日世界杯,三甲球队球员平均体重比达到1.13(体重和身高的比值),而战绩最差的三只球队球员平均体重比只有0.84。

所有这一切,都要归结于Bodybuilding的巨大效用。

然而同竞技场上有所不同,2000年之后,随着史泰龙、施瓦辛格、尚格云顿等一干银幕硬汉衰老、退隐,肌肉男的受欢迎程度急转直下。

在西方世界,女人们越来越对傻大黑粗的肌肉棒子嗤之以鼻。

而罗伯特·帕丁森、奥兰多·布鲁姆这样的粉面俊男则广受青睐。

在世界房事协会的最新调查报告中显示:肌肉块对女性的性吸引力已经远远不及跑车洋房、名牌服饰以及漂亮脸蛋。

而在东方世界,5尺2寸的小丢丢们对肌肉的迷信早已被证明是个华丽丽的错误:中国女人从来不喜欢肌肉男,她们或者喜欢有肚腩且有实力的中年人、或者喜欢肤若凝脂的正太、而一幅蠢样的肌肉男——Never good所以在遭受韩MM前男友创痛的十年后,虽然我长到了5尺11寸(比史泰龙还高一寸),肌肉快要撑爆了T恤,但韩MM还是和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走了。

你知道,当年那小子也绝不是用肱二头肌钓到MM的,他老爹是市里的公安局长,这才是令人目眩神迷的真相所在。

不久,《The Expendables》上映,对比当年第一次打飞机时造就我“早泄少年”美誉的《First Blood》海报,我凄凉地发现史泰龙越长越像钟镇涛了,虽然他的胳膊上尚有几块肌肉,但好像一使劲就能发现上面的硅胶痕迹。

我知道这个时代结束了,而我的青春期也行将结束。

我没有太懊悔自己走上了一条肌肉男的不归路,毕竟,肌肉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

但是,肌肉真的改变了这个世界吗?

还是女人改变了肌肉而金钱改变了女人————编译自"World Muscle Union”09年特刊之《肌肉棒子传奇》原作者: The Big Lebowski

 10 ) 《敢死队》差点忘了它的美国国籍

对我而言,电影有没有故事性,直接影响我的看片食欲。

因为没期待《敢死队》能用骨感、硬性的粗线条勾勒出一幅柔和细腻的工笔画,所以,在过后的回味中能牵着一条英雄救美的主线闯出打打杀杀的战场,脑海中留有清晰的故事痕迹,算这笔账,看过电影,也就觉赚了!

别说这想法太过儿女情长了。

咱知道这盘菜是给哪些迷、哪些粉儿准备的。

最好满眼都是刀光剑影,还要让子弹飞,噼里啪啦不绝于耳,只管打,少废话,别给人喘息的功夫,一战到终点。

可是,另一份新意就设置在此,因为它的分量不重也不轻,便给纯暴力加上了一点醒目的花边。

幕后权力较量,窝里斗,卸磨杀驴,以正义的名义讨伐恐怖军阀等等,甭管傍的是哪门哪派?

举着的大旗能否飘扬?

这都是幌子,真相是,为了老大哥的黄昏恋,兄弟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至于李施主为美刀为家庭卖命,到哪儿都谈钱,这个咱就不讨论了,能理解活着挺不容易的,当然纯属“意外”也不定。

我所要肯定的就是故事内容,面上不新颖没创意也好,里子营养不良也罢,本片在玩暴力的过程中,没打昏了头,后面撑起来了,这就好。

而一号女配角墨西哥美女吉瑟勒尔也很抢戏,有种石缝里冒出一朵小花的惊艳。

在剧里不仅夫唱妇随,与史老前后呼应了“打死我也不说”的革命烈士精神,尽显她存在的意义。

难得的是她这个加速战斗激情的油门不是摆设,也是个会功夫的花瓶,一面影响着壮士们的战斗步伐,一面扭转着战斗的实际意义。

男人们的领地,她高频亮相,那话怎么说来着?

反正男人征服了天下,任务还没完。

当然,在肯定故事的同时,也会冷静看待剧情的不足。

除了史老跟杰森满场转,在中间段,其他的队员明显有翘班的迹象。

就算是逐一展现人物背景,试图把群戏的框架支起来,这手法对系列剧没大碍,对电影肯定有影响,比较《洛奇》史老编剧的功力在此片中表现得并不那么顺手。

虽然有几处对白很幽默很讽刺,比如教堂里三兄弟的对话,令人印象深刻,就差搬来“planet hollywood”,把台词改成有关酒店管理的内容了。

再比如跟接头人桑德拉照面时的扯皮,等等。

但始终掩盖不了其他某处冷场,某处苍白,某处累赘的问题。

看这片时,我想起了个人。

史老爷子要是叫来昆汀帮他搞一些耍嘴皮子的段子出来,估计会有另一种效果,只要收住话匣子,至少能使剧情更饱满,人物更鲜活。

抱歉,天马行空了!

都说《敢死队》不靠CG,要的是拳拳到肉,以绝对的功夫技艺呈现男人的力量本色,并且大大方方地卷起了“借鉴”的复古风,让人有穿越到八九十年代的感觉。

是我龟毛?

我总觉史老未尽全力,这个跟投资多少,属于哪个级别无关,是导演执行力及掌控力的问题,摄影技法也不够凝重完美,场面控制住了,但细节就毛糙了,想剪辑得火爆凶猛,出来的效果就有点Rush,有些意犹未尽的遗憾。

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在影片风格定位上左右摇摆、力不从心。

要八十年代纯朴的硬功夫?

还是展现与时俱进的新暴力?

矛盾!

回归得不够洒脱,剥离得不够干脆。

可能是我错了!

我忘了《敢死队》是好莱坞动作片,忘了它的美国国籍。

和老派瞎聊,我说杰森帮女友出气的那场打得神道,像狂风扫落叶,我不太感冒,但扎篮球还不错。

派先生则认为“畏手畏脚”一直是好莱坞传统暴力片摆脱不了的阴影,画面色彩,暴力羽化,要符合美国人的口味就要顾及很多,他是不看好这小段的表现的。

对他而言有日本电影《必杀拳》中某类似桥段的先入为主,用他的话来说,史泰龙不避讳怀旧、借鉴、模仿,那何不一竿子到底,打爆了事。

看客也不用绷着激动的心情,克制自己的情绪。

在本片中,可能很多武斗的场面都没到可达到的最高境界,武术、空手道、摔跤、跆拳道、柔道、健美(大块头特型)等等,加之飞机、大炮、先进枪械、飞镖,可调度的劳动力,资源如此丰富,却留下了些打酱油,急着收工回家的感觉,是不是有点浪费资源了?

米基洛克回忆那段也很“主旋律”,这老头的面相就能唬人,干嘛不利用呢?

替泰瑞.克鲁斯抱不平,要说大部分都是有褶子的昔日老英雄了,泰瑞还抓着“青春”的尾巴呢,瞧他一身肌肉,只驾驭一杆枪炮,史老是没深挖掘新人的潜力呀!

关于此片的动作戏,大部分影迷觉得恢宏、强大、完美。

我不是挑刺,还是遗憾的问题。

对于动作片,显然全剧总武指的存在很重要,是高手,就能设计出风格多样但会连贯相容的精彩。

老派对邵氏功夫电影是有深厚感情的,新近的他也不歧视,我就是菜鸟了,但我们竟然不谋而合。

看这片时,同时想到了另一个人,洪金宝。

不好意思,又天马行空了!

我的胡言乱语,但愿没让喜欢《敢死队》的朋友跳脚。

虽然在这儿小小抱怨了一下,但我还是会承认这部影片的成功。

我给《敢死队》四颗星,不为别的,为史泰龙在此片中倾注的心力与诚意。

把剧情结构的问题放一边,本该极其骄傲的、已过花甲的史老,没玩个人英雄主义,尽量为各路壮士铺路搭台,这是让人感动的。

还有他在编写如此老套的剧情中,恰到好处地给了女配角可发挥的空间,我记得的《敢死队》,除了打打杀杀,还有一段异域恋情。

更重要的是,执着,拼命,敬业,了不起!

《猎杀星期一》短评

好幼稚!

9分钟前
  • 吴嘎嘎
  • 还行

去他妈的电脑特效,老子要的就是原汁原味!纯纯的纯爷们!爆爽!!!老史快拍续集吧!

10分钟前
  • Azazel
  • 力荐

看了开头能猜到结尾的爆米花电影,电影院三星,回来改两星

12分钟前
  • =_=秋叶
  • 较差

纯爷们片,李连杰在里面整个中国受气小男人形象啊

14分钟前
  • 正经出版不正经
  • 推荐

蛮!爽!

17分钟前
  • 旭亮搜神记
  • 推荐

一个白痴不知道为什么爱上一个女人,毅然决然的带上他的傻帽兄弟们,去完成一个不可能的任务,然后成功了!

19分钟前
  • 残酷的真理
  • 还行

b级大片

21分钟前
  • 柯不悔KOKIKA
  • 推荐

就沖著這一群真刀真槍的肌肉男。

26分钟前
  • 齊楊森
  • 还行

我不会从这里找一些年轻的回忆 你们老的也是那么有味儿!!

29分钟前
  • L小姐
  • 力荐

不记得电影,只记得在最后一排天旋地转的吻

33分钟前
  • 白洁悉
  • 还行

李总他们不给钱.....用壹基金整死他们.

35分钟前
  • Kartarosa
  • 还行

昏昏欲睡之际,突然爽到!可惜反派太弱了,米基洛克浪费了……

40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嗯。仍是一贯动作片的统一制式。史泰龙怎么长得越来越像成龙了!!!!

42分钟前
  • A-sun*
  • 还行

情节拖沓.场面调度混乱.文戏一滩狗屎..

46分钟前
  • Dr.Young
  • 较差

史泰龙 杰森斯坦森 李连杰 布鲁斯威利斯。够了 没理由不给五星。

48分钟前
  • ReMinD
  • 力荐

821 @三裡屯美嘉 VS 花!傑森斯坦森很給力!李连杰的台词只有三句:1.我家穷 2.我个儿矮 3.给我加钱给我加钱给我加钱!

51分钟前
  • 比芭宝
  • 力荐

不仅仅是征服不了媒体,征服观众都很困难。

55分钟前
  • 阿尔法
  • 还行

一群名人堂级别的肌肉大爷终于凑到了一块,值得庆幸的是并没有把片子搞成万圣节大游行。不黄但很暴力,血浆四溅。用来消磨一下周末的无聊时间,挺好。

59分钟前
  • 齐天小射
  • 还行

先不说电影如何,仅仅看到这些熟悉的明星,就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些最顶尖级的动作明星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棒了的视角效应。只可惜,剧情一般,场面好多似乎是电脑制作,因为的确跟游戏中很像。但不可否认,这是一部难得的电影,你很难看到这么多明星齐聚一堂了。

1小时前
  • 田唐
  • 还行

没太大意思,堆明星而已

1小时前
  • SoYoung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