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亲爱的死葡萄其实心中非常执拗的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无论是《大话西游》来回五百年的反复纠缠,还是《天下无双》那看似不靠谱的最后只能推倒重来的洒狗血,到《情癫大圣》就成了人和妖,妖和妖,现在到了这部片子,变成了人和机器人。
其实刘导说的一直是爱情,是他问了五百遍的需要吗?
不需要吗?
至于剧情,从来都只是形式。
那些机器人的噱头,不过是葡萄做出来的又一个新瓶子而已,毕竟葡萄也要吃饭,投资人要回报,这个世界现实到大师也要为市场而折腰。
况且葡萄从来不是一个守旧的人,是我们固执的把他钉死在了《大话西游》的十字架上,观众喜欢他端坐在心中早已布置好的神龛中,一丝一毫的偏差会影响我们的神圣感,用熟悉的话说,叫极大地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
熟悉的桥段、久违的笑声、震撼的爱情,还有一点点的思考,情节和技术的粗鄙还重要吗?
这个时代大师多到已经玷污了这个词语本身,一生拍一部传世的作品已经是上帝的垂青,更何况凡夫俗子。
所以,给我们的刘导多一点点的空间,让他笑着、闹着、开心顽皮的拍下去吧,那也是我们曾经的承诺,毕竟我们都曾经、即将或正在经历着他反复咏叹和坚持着的那些爱情。
昨天我和我老婆一起去电影院看了《机器侠》,看完之后我最大的感慨就是:本片是烂片界的又一朵奇葩。
关于《机器侠》,这段时间最大的炒作点就是它前几天上了《新闻联播》,这让我想起了烂片界的另两朵奇葩《无极》和《南京!
南京!
》好像也上过《新闻联播》——我决定了,以后只要是《新闻联播》里提到的电影,我坚决不会再花钱买票去电影院看。
这部《机器侠》最大的卖点是什么?
无非就是导演刘镇伟,外加一个“中国首部科幻大片”的噱头。
先说说刘镇伟,我必须承认在很多年前,他执导的某些电影还挺逗乐儿的。
但从《天下无双》开始,此君执导的电影只能用“没有最烂,只有更烂”来形容。
陈凯歌拍了个大烂片《无极》,但从他随后拍的《梅兰芳》中能看出来他的诚意,能看出他在试图挽回些什么。
而刘镇伟呢,那部《情癫大圣》已经让很多人大失所望了,我心想着《机器侠》应该能好看一点吧,但没想到看完之后更后悔。
说到这儿我想起我从电影放映厅走出来的时候,一个25岁左右的年轻人对他的女朋友说:“后悔来看这个了吧?
什么玩意儿啊!
”不知道如果刘镇伟亲耳听到这样的评价,他会作何感想。
再说说“中国首部科幻大片”这一噱头,我可以原谅这部电影中粗制滥造的特效——因为中国的电影特效制作团队现在的水平确实有限。
但我不能理解的就是,既然是拍科幻电影,你至少得营造出一点未来社会的感觉吧,而这部《机器侠》可倒好,把时间设定在2046年,可片中的布景、道具以及社会文化氛围等基本上和现在一模一样,敢情中国未来30几年除了机器人技术之外,其他一切的一切都将处于停滞状态?
另外本片最让我无法容忍的就是片中的那些干瘪的、生硬的、拿肉麻当有趣的笑料。
这些笑料对我身后的三位大妈很有杀伤力,一部电影看下来,估计她们的脸都快笑烂了,尤其是胡军的脑袋变成屁股那段儿,她们的笑声简直可以用歇斯底里来形容。
听着这三位大妈恐怖的笑声,我的心情变得很低落,那一刻我忽然在想当时坐在我身边也在呵呵笑的我老婆以后也会变成这样的大妈吗?
而在我写这篇评论的这一刻,我又在想,豆瓣里的那些“清静凛冽”的文艺女青年们以后也会变成这样的大妈吗?
想一想就觉得很可怕,而这应该也是时间的最恐怖之处吧。
我有足够的理由给这部影片打五星。
在去看电影之前,我给刘慈欣发短信:“机器侠好看吗?
”众所周知刘镇伟请了刘慈欣做发布会。
看到两位刘爷相谈甚欢,我都忍不住觉得中国科幻就要强强联合、资源整合、天地人和。
大刘说:“比预想的要好,以国内的标准,还是比较成功的。
”又补充道:“乐视公司昨天刚问我对机器侠续集有什么想法。
” 我说豆瓣上都是恶评。
可是大刘说对于整个电影界来说,科幻圈的看法算不了什么,太小众了。
他说这部片子票房不错。
于是我明白了,这部片子要到电影院去看。
于是今晚我就和十三去电影院看了。
九点半,只有一个很小的厅,厅里除了我俩,只有两个抱着一大锅爆米花的女孩子,当时我还不知道,她们嘎吱嘎吱的爆米花咀嚼声会和电影对白相映成趣。
电影一开场我就被胡军的爷们气息给震到了:“我这么正直的人,一亿算什么,我是不会放你走的。
(大意)”咔嗒一上枪,抵住了通缉犯K1的额头。
结果谁知道大家都稀罕这一亿,冲过来对付胡军。
最后,胡军英明神武制服了通缉犯。
这个时侯,响起了一片掌声:“你果然不愧是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曾志伟从人群中走出来,说,你,通过了我们的考验。
我——当即就有一种被雷深深穿透的感觉——我被刘镇伟用一根雷神大针狠狠钉在了座位上。
这种感觉,真是久违了, 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说明,这部影片是如何得到五星的。
Chinese Kongfu!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科幻,当然要深深打上中国烙印,不然怎么叫新闻联播去宣传呢?
不然怎能说是 “严格意义上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呢?
(你们就是不把霹雳贝贝放在眼里,也不把星爷当成中国人,不过还好,你们没有把老谋子的古今大战秦俑情当成是科幻。
) 所以呢,菩提老祖硬生生让两坨大铁块在毫无物理根据地飞向天空之后,在空中打斗起Chinese Kongfu!
当那一段流畅的双节棍耍起来的时候,我暗暗佩服:把中国武侠搬进科幻!
哦也!
这真是我大中华科幻的出路哇!
此时背景音乐起——一个流行的男音激扬地唱起“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后面听不清了),正中我心……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不要以为机械打斗仅此而已,当然不是,菩提老祖还有很多串葡萄。
你以为中国特色就是功夫吗?
哼,你想的太肤浅了。
中国还有僵尸!
中国还有僵尸头上贴的那道符!
当那道符迎风飘扬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瞬间组合起来的钢铁怪物绝对不是一个Made in China的大力神,他是一个铁铮铮的中国僵尸!
他有辫子有符签!
还有,你知道他是怎么被打败的吗?
是被一种叫做“江湖义气”的病毒打败的。
那些不知如何从K88背后冒出来的凌乱小人,有的是穿着武术服拎着棍棒,有的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有的的挂着高跟鞋围着披肩,他们——都是中国所向无敌的江湖义气!
香港电影万岁!
看着那些肉身小人爬满钢巨怪的样子,我就觉得,这个比喻很隐晦,我们国民很无力。
菩提老祖,我佛慈悲。
不可说,不可说。
笑到泪流满面 一部好的叫座的电影,怎么能没有笑料?
大话西游的导演怎么可以不让大家发笑?
我就是奔着笑料来的。
佛祖在上,我笑了,笑到放声大笑,笑到肆无忌惮,笑到脸部抽筋,笑到泪流满面…… 胡军的头变成扳手,胡军的头变成了豆豉鲮鱼,胡军的头变成了摇摇晃晃的屁股,胡军的头变成了一盆花,花盆变成了四瓣,眼珠弹了出来。
我承认那一刻他周星星附体了。
龅牙对眼的郑中基大喊一声“豆豉鲮鱼!
”昏了过去。
那一刻,我爆发出一阵大笑,笑啊笑,笑啊笑,笑啊笑,笑到脸部不能活动,笑到眼泪流了出来。
好久之后,剧情已经发展到另一个方向的时候,我对十三说:“豆豉鲮鱼。
”于是我们又笑,笑到肚子疼。
明星、广告百花齐放 看到胡军孙俪郑中基唐僧和曾志伟。
我感到的不是一般的欢欣鼓舞:不管什么样的剧本,不管什么样的题材,只要有菩提老祖,大家都是能出山的。
尤其当我看到郑中基看到胡军的头变成四瓣大花盆的时候,大叫着:“啊!
撒亚星人来侵略地球啦!
”我就觉得,只要有菩提老祖,你可以让任何一个明星说你想让他说的台词。
任何……我内心已经开始YY…… 记得《参考消息》曾经翻译英国报纸(忘了哪个报纸)一篇文章,说科幻是不能提的题材。
说什么星球大战基因危机小绿人进来你家这都不是科幻,为什么?
因为科幻卖不出去,因为科幻让人觉得幼稚低廉。
你看什么蔡骏啦什么郭敬明啦什么王小波啦(声明:我热爱王二老师!
),听到科幻两个字就立马弹开,我不是科幻我不是科幻。
没事,没说你是。
可是我难过的是就连大刘都说:“你想要卖的好就不能说自己是科幻。
” 于是我不知道中国科幻没人买书没人去电影院,还能活多久。
但是,葡萄还是给了我希望,我爱葡萄。
当K1同学(就是那个男猪)打开一个虚拟界面要发邮件的,我赫然看到了“新浪娱乐”四个大字!
“植入式广告!
”我惊呼起来!
我捂住嘴感动得要流泪!
中国的严格意义上的首部科幻电影里有植入式广告!
这多么叫人窝心……温暖到骨子里去了。
以后,也许《球状闪电》里面也会有一女明星拨打诺基亚手机的特写,然后她优雅地拿起一罐可口可乐,喝了一口,关掉她的苹果笔记本,出了门,开的是别摸我,路边还有一个喜来登大酒店…… 我我我,激动得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心甘情愿的几十块钱 看完了电影,姬十三满意地说:“这部电影还是非常值得到电影院来看的。
”要知道,我俩的票钱都是他掏的,虽有女士半价之说,加起来也有七八十块吧。
看来他觉得很值。
我很欣慰。
爱因斯坦做了三个小板凳,第三个小板凳是踩着前两个的尸骨爬上来的。
黄天厚土,我们有了第一部大家愿意掏钱到电影来看的科幻电影。
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看到了希望。
希望啊,希望是什么?
那就是星爷在垃圾堆上升起的飞碟!
姬十三还补充说:“如果知道了这部影片是这样,你不觉得很值得到电影院来看吗?
”说完眉毛一挑,一脸欣喜。
阿弥陀佛,请到电影院来看!
我不得说,我是多么地热爱大话西游,热爱那串葡萄,热爱那个月光宝盒,热爱那句“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热爱那只猴子把金箍棒架在脖子上转身离开的背影。
是你教会了我要珍惜一份真挚的感情,要对那个人说“我爱你”,是你让我笃信五彩祥云,笃信紫青宝剑,笃信只有你能伴我取西经。
这一次,我不得不说,还是你让我看到了昂贵的3D金刚怪兽,看到了双节棍,看到了僵尸和黄符,看到了胡军和孙俪,看到了郑中基大喊着:“地球好危险呀!
……”也听到了曾志伟的“浪奔,浪流……” 是你让我看到了新浪娱乐的logo,看到了IPOD,看到了新闻联播也能播跟科幻有关的新闻,看到了大手笔和大制作——看到了中国科幻是有人投资的!
是你给了我信心:不管什么样的剧本,有了菩提老祖,就有了投资!!
中国科幻太需要投资了。
当我们看到《地火》的时候,我们希望贾樟柯来拍(其实他老人家根本对科幻不感冒,表因为人家在三峡好人用了个飞碟,你就自作多情)。
当我们看到七仔的时候,我们真的在电影院里泪流满面地认为自己看到了希望。
(《长江七号》的英文名字叫Hope。
我一定要自作多情地认为,星爷是懂科幻的,表因为他把飞碟做得跟那个人的帽子一样你就以为他不懂科幻。
) 当我们看到中国最牛掰的科幻作家因为“节能减排”而失业的时候。
我就觉得中国,就是一个科幻的国家。
那么我们怎么能没有科幻呢?
爱中国科幻需要理由吗?
需要吗?
不需要吗?
菩提老祖在上,中国科幻有救了!
PS:还有一件更让人欢欣鼓舞的事,中国正在加强外宣,于是给全国媒体拨了450个亿,于是我社要办电视台,于是我社新聘请了很多电视人来做视频新闻,于是有一个人来到了陕西分社,于是我听说他也是当年大话西游的导演之一…… 菩提老祖在上,中国新闻也有救了!
在回去的大巴上看完了,评价不高…但对于自己来说很感慨啊,k88最后不是想成为人,只是想做一个开开心心的机器人也行。
这个愿望其实做人也很难达到啊。
比如现在自己一路上就沉重的不行。
孙俪最后爆发的挺不错的,那时确实感动了我。
有些东西难以改变,人与上帝,机器人与人,就是这样。
其次,做一个开心而又平凡的人,这样就挺好的。
有个家伙语重心长地感慨说:比什么呀,高科技比不上人家,姑娘没胸也不露,大力神还有蛋蛋,你这个僵尸机器人说不准还是个前朝太监——先自行阉割过了。
没错,此君说的是《机器侠》,他的痛心疾首状,就夸张到好像上至三姑六婆、下到没出生的儿子全部被菩提老祖给侮辱过一遍了。
在不少人眼中,这部《机器侠》很不科幻,也不搞笑,设定愚蠢,段子太老,看到最后发现,原来是个煽情无比的爱情片,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莫大伤害,反复喃语着一无是处,一边就跟着唱起了《喜剧之王》里的达叔之歌,“屎你是一坨屎,命比蚁便宜”。
我不认为《机器侠》是个好片,但做人得诚实,要承认在观看时,当那些恶趣味元素跟随“江湖义气”病毒一起大爆发时,我还是跟上了后排一家伙的呼气节奏,他不时就来个大笑不止。
如果允许我用那些观后感的滥情流写法,在那个时候,我笑得就好像回到了十四五岁的青春时光,不觉得自己是在冷气狂吹的电影院。
阿飞小弟马仔暴徒女流氓,搬出这些东西干吗,干架啊。
再到满地封印时,众人依然以无敌热血状奋力爬出,一副义薄云天的模样,简直可以载入今年港片的经典时刻(如果还有港片的话)。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在入场前对影片没啥像样的期望,也看透了商业片的圈钱本质。
如果按照CG电脑技术、画面视觉效果逐项去比较,不用上面发话,我们都知道在有着一身魔鬼筋肉的好莱坞大片面前,《机器侠》会败下阵来。
不过对方有武术动作设计和传说中的爱情吗?
抑或在某个片子里,那真的能叫爱情吗。
对着一堆机器疙瘩没人笑得出来,对着人,也许我们还能乐一乐。
虽说《机器侠》耍来耍去还是吴京的太极还有布鲁斯李的双节棍,我能接受审美疲劳一说,可为什么没人会在视觉轰炸的好莱坞电影面前大喊我累了,痛不欲生还泪流满面。
这个我就真的不知道了,如果要从洗脑一说谈起,当然以《机器侠》的存在,尚不足以使我引出这一套可怕的说教,好比90年代的台湾观众就跟现在的内地观众。
我们面前有看不见的保护壁垒,然后都要接受合拍片。
在2046年的50年前,所谓的港产片躯体已经开始崩塌。
《机器侠》有很多颠倒错位的设置,但说到底就是娱乐,至于如何阐释,你就千万别认真了。
治安良好的和谐小镇,一群操着不同方言又无所事事的警察,充满“现代感”的制服,流行周杰伦用的还是iPod。
仅以这些东西要让一些人穿越到2046年,恐怕是无法成立的。
不过2046年只是一个承诺,不存在而且没人可以担保与确认。
只抓住这一点时空背景问题大做文章,实在太没有娱乐精神了。
春心荡漾不俗么?
俗,俗不可耐。
禽流感、打酱油不生硬么,有那么点。
不过突然说出一声春哥时,我还是觉得有些异样的搞笑。
至于僵尸道长,我看多数人都反应不过来,即便反映过来,那也不能代表什么。
《机器侠》依然在重复,重复刘镇伟的过去,重复他对王家卫的无良调侃和诙谐嬉戏,重复港片对好莱坞流行片的拿来主义毫不客气。
当胡军那张正气过剩的脸也能搞起笑来,当方力申以充满未来感的冰冷造型出现,仅凭接受不了的结论,恐怕不是对待一部电影的良好姿态。
风间叔说起《机器侠》里的人机无爱,打了个比喻,就像是大话里那道不可破除的清规戒律。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跟什么机器人定律佛家修行文化没有多少关系(至少不是起主要作用)。
跟这个夏天更劣质、巨白痴的喜剧片相比,《机器侠》至少像是一个编写出来的故事,K1的出场到K88的加入再到搞怪的两人同体,会让人有暂时的喘息空间。
里面的爱情很俗气,一些点子非常恶俗的,可发生在你身上的爱情就见得有多感天动地,我看未必,至少还不如结尾那么悲情地很煽一次,就当你是被人打了一记耳光,火辣辣的疼。
既然你承认电影是在造梦,如果这是一个庸俗的不可理喻的幻梦,为什么有人就非要拒绝《机器侠》,以合理性来推翻一切,试图将它贬低到万劫不复的地步。
原因是你的胸没人家的大,机器人变形没有人家的逼真好看,对于这样的人,说白了就两个字,没劲。
因为我的工作,我出们的时间并不多·如果可以的话我会支持中国科技电影的发展·另外还想问问还有第二部了吗?
我非常想看续集。
中国不会因为那些不看好中国科技的影片就停止发展,如果你是一个人就请你们不要用恶言相向,如果你们是中国人就不要不相信中国因为中国的科技与我们个人同在。
如果拍了第二部一定要给我发个短信。
力推 并表示非常喜欢
刘镇伟自从大话西游后,已经无法超越自我,只能一再重复自我,很多在大话西游里大家耳熟能详的桥段,他总是一再使用,总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
虽然如此,他的电影总有某一个段落、某一个点、某句话,能忽然击中我内心深处的柔软。
比如,在天下无双里有个情节,梁朝伟和王菲陷入沼泽只露出一个头,没吃没喝没人来救援,眼看两人都要撑不下去了,梁朝伟有却先见之明,嘴里叼了一片树叶纹丝不动整整一个晚上,只为了接点露珠给王菲喝。
当他毫不犹豫又小心翼翼将树叶倾斜,让露珠凝成水流入王菲的干枯的嘴唇中时,王菲哭了~我也哭了。
我对这样的桥段,完全没有免疫能力,泪点全面被触动。
虽然都是喜剧,大多数时间是胡闹,有时候很荒唐……但总有那么一刻流露的真情,无比温暖而纯真,为这些几乎是平庸的电影涂抹上闪闪的光辉,让我在回忆的时候,只记得它们的好。
机器侠其实故事也很简单,一个高科技仿生机器人到了一个小镇上,如何做了一些事情,闹了一点事,又如何爱上了一个女孩。
这个故事诸多破绽,甚至连最重要的核心——爱情部分的产生,也十分地语焉不详。
当然了,紫霞为何爱上孙悟空,也是十分荒诞的——仅仅是因为孙拔出了她的佩剑,于是她至死不渝。
所以,我也不至于去深究其合理性了,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这个假设。
于是在这个故事里,一个机器人爱上了一个真正人类,但是他们却是完全没有可能在一起的,而且最致命的是,机器人有个自我毁灭程序,爱情将令他灰飞烟灭。
将爱而不能爱,这种滋味非常难忍,哪怕是对于一个机器人来说也是一样的。
机器人这种挣扎和矛盾,和我们人类并没有区别,只是他面临的困难更大——他不得不在承认爱情和自我毁灭之间做出选择。
这种选择对机器人来说,本来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他并没有被设置这类程序。
问题是他的设计师给他被赋予太多人类的智能,而他不自觉地又在学习人类的各种感情,所以到了后来,他在思想上,已经和人类没有不同。
也就是说,就像匹诺曹一样,通过各种经历和磨难,他已经进化为真正的“人”!
甚至,因为机器人思虑的单纯与无邪,使得这个后天的造物比我们人类更完善而纯真,所以我们才得到了这样的一个结局:知道自己要被带离爱人身边、永不复返,也许会重新组装抹去记忆……他此刻已经做了决定。
他走到孙俪面前,微笑着用双手捧出一束红色的小花赠送给爱人。
此时,我们都还记得孙俪问过他的一个问题:“如果,我要你上一个悬崖摘一朵花给我,但是你知道你会跌下山崖,你会不会去?
”他曾经为了避免自己死机而大声说“不会!
”但是现在,已经不用隐瞒。
他在孙俪耳边轻轻说出真情。
明明知道他是机器人,明明知道不可能,孙俪还是满怀幸福破涕而笑。
就这样看着爱人的笑容,他全身一点点化为水晶状碎片跌落……一阵风来,碎片又成为粉末随风而去。
刚才幻化出的鲜花洒落一地、依然鲜艳,刚才的话音还在耳边回响,而他已经化为乌有、消失殆尽。
刘镇伟一如既往地在某个瞬间让我动容了……这真的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结局。
我真的喜欢这个爱与死交替的瞬间。
当他终于在死亡和爱情之间做出选择,当他在灰飞烟灭之前在爱人耳边轻声说出心意的时候,我分明看到无法抑制的力量已经使他超越了自己被先天设置的本能,这是一种怎样简单和决绝!
何等的力量与感情!
我想这个结局表达了两个意思:爱情会让人灰飞烟灭;爱情值得人灰飞烟灭。
就像杰克和露丝一样,最美好的爱情总是定格在生命结束的一瞬,不再会有庸常冰冷的现实来侵害它、改变它。
所以最完美的爱情总是需要死亡的成全——美好而短暂。
于是,我终于为这个完美的结局心痛而微笑。
附录:孙俪爱上了机器人,机器人也学会了爱,但机器人却有个自我毁灭程序,爱情令他灰飞烟灭。
刘镇伟表示,机器人要从零开始学习人类的爱情,非常不容易,但当它终于陷入爱河后,才明白人类的爱情原来是那么苦的。
刘镇伟说:“我觉真正的爱情也许只存在一秒。
”
看过机器侠,深刻理解了味同嚼蜡这个成语,这是最大的收获,甚至连一口气看下去的冲动都没有,勉强花了好几天,断断续续利用各种活动的间隙总算踉踉跄跄看完此片。
简单苍白的拼凑式剧情,几乎不需要什么演技的表演,花俏却毫无震撼的打斗以及自不量力的特效,凑合成了这部纯粹的应景式商业电影。
唯一有点儿逗乐的就是一贯的刘伟强港式幽默,操着各地口音还无比无厘头八卦的派出所干警同志们倒是时不时擦出些许欢乐的火花,私下以为颇有点儿ICE AGE里那只爱抢坚果的松鼠之效果,可惜最终仅仅是个点缀。
真是非常佩服制片人的勇气没记错的话此片的档期貌似紧随变形金刚2前后,不过可能也就是冲着这股子机器热潮,想搭个顺风车,我非常怀疑这样的电影也居然有人愿意掏钱去电影院观赏,OMG,多谢了神奇的互联网下载多谢了BT分享!
《机器侠》给我的感觉像极了几年前的《长江七号》。
这两个曾经的黄金搭档、无厘头的绝顶高手,前赴后继地打起了科幻的大旗,骨子里却都还钟情着自己那一套。
周星驰的父子情背后延续的还是小人物的心酸,刘镇伟的机器人依然在上演着注定无缘的悲喜爱情。
其实都有着很不错的创意,某些片段依然精彩,昔日余味若隐若现,但最终还是让人觉得差了点什么。
内地背景是他们共同的致命伤,尤以《机器侠》为甚。
我直到二十多分钟后,才勉强习惯那一个个五大三粗的胖警察操着不同的方言废话连篇,和胡军那张方方正正的面庞却要挤眉弄眼来表现虚伪、贪便宜、小心眼。
反正就是别扭,原本精心设计的笑料突然变得很冷,原本充满喜感的人物突然变得很假,但以前那些无论多么荒诞离谱的香港喜剧都很少给人这样的感觉。
这绝对不是内地观众口味或者审查限制之类导致的,还是没生活吧。
如果模糊这个故事的地点,或直接让它发生在香港,相信感觉会大为不同。
这是现在合拍片的大问题,混搭起来后却到处不讨好,港台观众直接叫他们做“杂种片”,《机器侠》香港只收了区区100多万,而内地的观众要么觉得你还是香港那一套老东西,要么觉得你港味丧失殆尽。
特效依然是华语片比较弱的一环,在那些古装大片里飞天遁地、风卷沙舞烘托下气氛还看得过去,一落到外星飞船、机器人这些机械化的实物上,明显就粗糙的难以入目。
如果真把这个当成科幻片来看,肤浅的人机关系绝对会让你皱眉叹气。
不过,就像周星驰另辟蹊跷把外星人弄成七仔这样的小宠物一样,刘镇伟也根本没想往科技的路上走,片里机器人太中国太东方了:K1第一次展示能力就是“透视眼”,K1和K88见面就操起双截棍和双刀腾云驾雾一阵神打,当然也少不了太极的四两拨千斤。
就连K1消失那一下,靠,你到底是机器还是鬼魂啊?
好在我原本也对科幻类型兴味寡然,反倒觉得刘镇伟这些古怪的创意很是有趣,尤其是江湖义气病毒召出一帮墨镜男和飞女围殴僵尸机器人的大场面,完全是恶趣味的大集合,到也恰恰是香港电影的妙处,刘镇伟的神来之笔。
抛开那些所谓科幻和有点别扭的笑料,《机器侠》还有两地让我心里稍稍颤了颤,第一颤是甘薇假意给郑中基支招最后却表白了自己的爱意,这段真是好戏,虽然被那二位演得有点硬,但当甘薇淡淡问了一句:“你看到了什么”尔后转身走掉留下傻愣愣的郑中基时,靠,怎么这个蓬头垢面的邋遢女(据说这位是投资老板硬塞进去的,我怀疑葡萄是不是故意把她弄得这么脏兮兮)和暴着大牙的猥琐老师都不那么面目可憎了。
还有K1大喊出:“我不愿意”后,孙俪讪讪地道:“不用也用不着这么大声吧,开玩笑的嘛。
”,尔后揉着头离去。
最后K1消失那一段我倒没什么感觉,孙俪嚎得太实在了。
可能我的G点有点怪,这种有点失落的爱情场景总能打动我,就像何金水那落寞离去的背影,就像阿星抢劫时认出芳后的失神狂奔。
我一直觉得周星驰去拍爱情戏或去演爱情戏绝对会感动死人。
而葡萄的喜剧永远比胖子高竿,大约也就是在这些地方了。
其实我在看到片头,机器人打赛博咏春木桩的时候就应该感到不妙的。
但是我只是迟钝地觉得,哟,这个打木桩的特效动作做的还不错哦,特效还是花了点钱。
接着剧情,果然把我创死了!
干家务的时候放着当背景音看了十分钟,就让我忍不住想腾出手来,去点右上角的小红叉了。
但是实在是来了来了,就想坚持一下说,这个片到底还能难看到啥程度去。
真的是好烂好烂的一片,本片的演技担当其实是一直在屎尿屁喜剧里被人低估了的郑中基,郑中基其实不管演啥都角色都还挺有说服力的,这部电影里的小人物,略带迂腐的老师,《黑拳》里的大陆仔队长,他演的角色都不会让人出戏。
胡军虽然演技很好,但是在港片里面格格不入,演法不一样,略显突兀,但是可能这种反差感也带来了挺多喜剧效果的,不知道是演员设计呢,还是歪打正着?
娘娘则真的完全没有喜剧天赋,不知道为什么后面还是跟着邓超各种瞎闹演喜剧。
而且,娘娘可能真的是电视剧脸吧,在电影里面,总觉得有点说不上来的奇怪。
方力申的造型是结合了《人工智能》里裘德洛跟猫王的造型设计出来的,但是裘德洛在AI里面演的是个牛郎机器人啊,所以才很风骚略带油腻的样子啊!
K1是去当jc的啊。。。。。
为什么要把脸上的毛发弄的干干净净,眉毛修的整整齐齐,眼线也画的清楚分明啊!!!
外加上猫王头,真的很像舞男啊!!!!
而且方力申自身潇洒程度又不够去带动这种浮夸造型,整个人就显得很奇怪而出戏。
最后来说吴师傅,都变成机器人,还逃不过打太极,让我真不知道说什么了。
不过,他对打K1的时候,恶狠狠地说完,“你这个电子的奴隶,浪费电!
”反手就拔掉了K1的电线,那种语气,让我幻视了一秒,天女王说,“你报不了仇,真可怜!
”的那种轻蔑的气势。
接着居然掉书袋地来了句莎士比亚的名言,不得不说,这个B真的被他装到了。
虽然K88戏份不多,但是还是挺能给人留下印象的。
其实看完这个片,整体的感觉就是,HK电影真的是老了,不是演员老了,是创作者的思维太老了。
即使用上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效,讲的还是老套的故事,而非科幻故事。
并不是人肉互搏的功夫片,变成机器人打架就成了科幻片,而不是功夫片了。
如果加上机器人就科幻,那刀削面机器人,跟送外卖机器人,也在演绎着一种现实题材的科幻片了。
本片的特效即使十几年后的今天来看,其实也不差,在当年应该是特效很好的电影了。
但是,特效也不能掩盖电影内核的过时与老套。
电影开幕是以K88的质疑,“上帝造人,人造机器,人可以怀疑上帝,机器为什么不可以怀疑人?
”引出主题的。
这里其实让我对电影有了些期待。
这本来是一个很适合讨论机器人存在的的科幻母题,但是,全片最科幻感的,就这么一句话了,接着就急转直下,开始HK喜剧屎尿屁的那一套,中途胡军变身那一段,甚至颇有《百变星君》的遗风。
电影的主线也变成了,刀削面机器人爱上了餐厅服务员小芳,酒店大堂的送外卖机器人不想再送外卖,想发展新事业,酒店老板就派了刀削面机器人去削送外卖机器人,两个机器人大战一通,最后刀削面机器人使出了TVB绝学,“做人最紧要就是开心,我去下碗面给你吃吧!
”,领悟了不管是做机器人,还是做人,开心就好,就稀里糊涂地结束了电影。
不止是09年的《机器侠》,2022年《明日战记》也有一样的毛病,即使号称机甲大片,电影内核还是在搞抓内鬼那一套,毫无科幻可言。
从小看过许多港片长大的我,看到这些“烂 ”片,骂完之后,内心觉得很遗憾,好像我成长了,但是陪我一同长大的电影制作人们,并没有成长,而是留在了港片的最黄金年代,在HK的辉煌时代过去后,仍在一直试图用各种方式去包装,复刻当年的辉煌。
但是,时间不停息,人只能向前走,时代也一样。
一部神奇的科幻电影,在观影过程中我多次感觉到导演和编剧在对观众的智商进行挑衅,比起里面充斥的各种科技,电影的剧情无疑更加科幻离奇。
本来故事和拍摄只给两星的!多的那颗星是给去不断尝试科幻题材的刘镇伟的勇气的!
我也想被治好眼睛。。。
整体不如细节 春心荡漾,爱泡的邓丽君和江湖义气很不错
国产科幻片虽然特效勉强但是需要机会与支持来发展,这是一部很不错的试水片
我看到唐僧了。。。ONLY YOU 。。。
把方力申当成郑中基了=。,= 还津津有味的想了半天他用什么护肤品
山寨无敌了,连《情癫》的特效都不如啊,话说两高智能机器人拿个大刀和双节棍对打,的确亏他们想得出来——葡萄老矣!
本以为是钢铁侠来着
我所看过的最烂的电影。
胡军不适合演喜剧,小方造型太雷人
就中国目前的技术,拍成这样还真是很不错了,国人不能总去拿国产电影与欧美商业电影比,毕竟人家是发达国家我们却是发展中国家,如果拿中国电影与落后国家的电影去比较呢?所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为国人就应当很满足了。
浪费时间看本来就是错误。下次根本就不应该下载这种片子。
怎么这么长
山寨什么的最讨厌了
我没勇气支持国产
看动作的电影,在电影院看效果会好一点。站在中国科幻的角度,应该稍稍鼓励一下。
方力申怎么帅的了!胡军演的让人好想揍他呀!
除掉那80年代的特效、不够有耐心的爱情、虎头蛇尾的排列、生搬硬套的哲理,其实还不错啦!!我很满意了!!挺好的!
看见大陆公安就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