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了」是在安心妈妈赵秀芳的生日宴上。
初看这首时,只觉得是对钟姐和角色契合度的一次炫技展示。
结局之后再回看,别有一番感慨。
跳这支舞时,是安心人生最富足美好的时刻。
她有舞技傍身,慈乌返哺,能够为妈妈挣了一场寿宴颜面。
台下宾客如云,高朋满座。
不仅有妈妈,还有伉俪情深的丈夫,乖巧懂事的弟弟若轩,还没有彼此折磨的小姨和妹妹若华。
安心跳舞时,妈妈哭了,那时的泪水都奢侈,因为那是感动和幸福的泪水。
自此之后,物是人非。
后来的机械舞「机械姬」是安心的新生。
安心为了证明自己,在林天宇提供的三种舞台方案里选择了最难的这首。
很难忘记这支舞带来的视觉震撼。
安心拒绝面部美容。
她在跳舞前,把脸上那道长长的伤疤也涂上和头发一样的银色,然后亮出她的金属假肢,直面镜头登场。
安心用舞蹈释放出的生命力,完完全全吸引着人的视线,甚至让人觉得——机械姬的义肢才是正确的,金属的双足才是美的——她那么与众不同,她的「异常」反而成了「正常」的标准。
「风暴」是最不同的一支舞,这是安心想象中的自己。
她看到自己憧憬的舞台,台上舞者翩翩起舞,安心看得如痴如醉。
她那么渴望舞台,舞者的脸就成了她自己的模样。
曾经品尝过舞台带来的无法复制的兴奋感,安心怎么可能甘心坐在台下当观众?
当她看到自己站在舞台中心的样子,她就明白了——打败风暴的方式,就是穿过风暴之后,让自己成为风眼,让狂风暴雨为自己而臣服。
大结局最后的「蜕变」,就如同这支舞的名字,是安心真正的破茧成蝶。
「蜕变」原本是林天宇为了贺朋朋创作的双人舞。
安心为了鼓励林天宇,对他说,希望他直面过去,做她的双腿,两个人共同呈现「蜕变」最好的样子。
而当比赛开始之后,这支双人舞还没有跳完,两个人就在舞台上意外摔倒了。
安心做了最果断的决定,她让林天宇独舞SOLO。
这是一个舞者对另一个舞者最大的欣赏和尊重。
她喜她悲,她的生活,此生此爱,都在此刻绽放。
真是一场车祸什么都夺走了啊安心,那么完美的安心,偏偏遭遇截肢,像她妈妈说的是不是太完美了 所以老天要夺走她的完美啊,妈妈也很可怜啊,年轻是丧夫,好不容易熬出好日子了,又遭遇这些,真的苦啊,这日子,希望能绝地反击,这场互相救赎的战役,希望能有个好结果!!
还有陈若华一家,若华弟弟去世才高二,还没来得及享受人生呢,唉 但他抑郁症又很严重,不知道算不算解脱,若华也是从小就失去父亲,母亲也不在意她,眼里只有弟弟,虽然说后面妈妈的关注又感受到了,但是丧子的痛让若华妈妈偏激的想捆绑住若华,想起前面陈若华说“都是为你好,这句话有那么扎心吗”,后面她也是终于感受到这句话的带来的压力和无从反驳了吧,感觉看前面宿舍那里,妈妈还挺好的,也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偏激,越来越压迫若华了,期待后面发生的故事!!
碎碎念了很多哈哈哈
演得太真实了,看得我泪流满面,特别是陈若华跑出来说若轩没了那一刻我就止不住的流泪,眼睛都哭肿了。
每个演员演技到位,都很自然,代入感很强,就感觉是身边的人发生的事情,我能理解若轩的抑郁,我能明白安心在意自己的丈夫无法看自己受伤的双腿而敏感,我能理解若华打几个电话,母亲都没有接,而无法安心去上学,最后带上偏执的母亲一起上大学。
剧情很细腻,真实,有共情,若华坚强善良,她让我看到了阳光,我觉得我要善待家人,爱惜生命,好好的生活,顺便还得减减肥,我女儿也说过我好多次了
开头说一下,这篇也仅仅是我自己的一个看法,不算真正的影评。
我是杨超越的半个粉丝,但我从来没有因为我是她的粉丝而对她的剧有滤镜,说实话她演过那么多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只有部分综艺节目让我长追,而她的电视剧我大多都是看一半就弃剧了,什么原因都有剧情,演技,设定,故事情节,我甚至没有耐心用正常速度看。
当官宣她接这部剧时我是没有任何期待的,我一方面急杨超越没有好的爆剧出来,一边又嫌弃她接这种剧,因为一开始在我的客观印象里这类剧都很枯燥且乏味,而超越妹妹的演技也让我替她捏了把汗。
直到后面临近播出,我又去专门搜索了一下花絮和预告,这时我才发现好像还不错,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以接受。
秉着对杨超越半个粉丝的身份我如以前一样打开了这部剧,开始的第一集主要说的是秀丽和秀芳两个家庭的背景和介绍,看完也没有太大感触,而杨超越也表现的平平,但也许是两位老戏骨的演绎过瘾,和粉丝身份的原因,我还是继续看了。
到了第二集中后期了,我发现事情好像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第二集开始节奏一下子就起来了,弟弟车祸去世,安心双腿截肢,两个家庭和第一集相比发生了天差地别的变化,而这一刻我才看到杨超越被我低估了,不管是医院走廊里她悲痛的阻拦着失控的妈妈,还是她在大雨里渴求妈妈看看自己,都演绎的很好,刷的一下让我眼泪出来了,而我也被她一下子带入进去,还有日常的一些枝末细节里她演绎的很到位,自卑敏感坚强,像是一颗顽强的小草。
另一边,安心也因为截肢而大受打击一下跌入尘埃,让原本自信骄傲开朗的她变的敏感多疑且固执,说实话钟楚曦的演技在之前我就知道挺好的,但在这里我不得不说她的演技是精湛的,那种残疾病态的点她拿捏的十分到位,甚至让我觉得她好像真的截肢了。
两位母亲的演技自然是不用说了,老戏骨都是了,我就不多做夸奖了,总之我看了几集下来最大的感官是我要把它给推荐给家人朋友,它是大社会也是我们东亚家庭的一个缩影,我能在里面感同身受,是一部值得让所有人细品的一部电视剧,是值得所有母子家庭深思探讨的一部剧,剧情方面的话大家可以去看看剪辑,我嘴笨也只能说说大概。
杨超越新剧 以女儿身份活下去的弟弟陈若华,她好像没有自己的人生。
弟弟出车祸前,她是重男轻女家庭里的那个女儿,是很少有母亲关爱的透明人,是不会撒娇永远都在操持隐形家务的承担者;弟弟出车祸后,她又是以女儿身份活下去的“弟弟”,是母亲身上痛苦的承载体,是延续母亲掌控欲的所有物;想要继续读书深造却被母亲劝说早点找婆家那一段她整个人都好似要静止在原地不敢呼吸,就仿佛是个借居在家的客人,小心翼翼而疏离……但是她又长了一颗懂事的心,所以她在被需要时就是贴心孝顺的女儿,是独立会照顾人的姐姐;她知道母亲的偏心所以不争不抢,她知道弟弟的压抑反过来还在开导他;她在弟弟去世后安慰所有人,默默承受母亲自暴自弃的后果,整部剧的若华就好像没有痛苦没有波澜,乖巧懂事就是她的完美标签。
杨超越妹妹演的真的让人很代入。
母亲的偏心是一场下了二十年的大雨,沉重地让若华在家庭突逢巨变后才敢说出来这么多年的心愿:想要母亲多点目光在她身上,想成为母亲好好活在世上的理由,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都是她可望不可求的东西。
💧幸运没有因为若华的乖巧懂事而格外眷顾她,苦难却因为她的懂事而束缚了她二十多年。
原来,妈妈和妈妈真的是很不一样的。
这个电视剧里有三个妈妈,安心的妈妈、若轩和若华的妈妈,这两人是姐们花,都是丈夫早早离开,也都是自己拉扯孩子长大,但在教育方式上真的有很大的差别啊。
还有就是秦峰的妈妈,很精明的那种“社会成熟人”。
1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先说安心的妈妈。
这是我最喜欢的妈妈,看着是个好吃赖做的大胖子,爱吃炸鸡,还很抠门,但对女儿真的是爱。
在寿宴上,亲家母让她说服自己的女儿安心计划要孩子,说是有一个铺面,如果安心怀孕了,就把铺面过户给安心。
虽然很爱钱,但是更爱女儿的她把女婿秦峰拉来当垫背,说两个人结婚之前商量好了什么时候要孩子的。
她从来都是全心全意的维护女儿的。
当然母女两个人之间也有矛盾,女儿希望她能减肥,因为过度的肥胖对身体有害,但她做不到。
可是女儿车祸,截肢了。
女儿安心是很受欢迎的舞蹈老师啊,截肢不仅意味着残疾,还意味着拿走了她的骄傲和梦想,心高气傲的女儿崩溃了,自暴自弃,她为了让女儿站起来,和女儿打赌,如果自己能在三个月减掉100斤,那么安心就要站起来。
为了减肥,她放弃了自己爱吃的食物,开始跑步,控制饮食,还刷各种短视频找减肥偏方或速效药,最后还一口气掏出来3万块钱来换取专业教练的指导,她把自己的进度每天都发朋友圈,终于女儿为她的朋友圈点赞了,也慢慢愿意出门晒太阳了,也尝试着座轮椅了。。。。。。
她用自己的爱托举着女儿,一点点的,一点点的,走出阴霾。。。。。
她坚持减肥的锻炼意志让教练很好奇。
她说,为了女儿。
女儿截肢了,生活不能自理,有一次女儿要上厕所,她200多斤的大胖子,抱不动女儿啊,把女儿摔了,她要加强身体锻炼,她的女儿需要她。。。。
听到这里的时候,我都哭了。
安心说过:“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可是你是我妈妈啊,你走不了啊”她的老公秦峰曾经和她海誓山盟,发誓一辈子照顾她,爱她,但最后还是和她离婚了,但妈妈一直都在啊,她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
为了能让女儿站起来,她克服自己多年的惰性,也一定要减肥成功;为了不让女儿被婆家嫌弃,她拼命讨好女婿、亲家母,为女儿瞒下不能生育的事实。
这一切,都是希望女儿能过的好一点。
她的母爱,真的好伟大。
是安心永远都避风港!
女儿安心其实也是很爱妈妈的,觉得妈妈靠着卖炸鸡一步步将自己抚养长大,很辛苦。
希望她能有安乐的晚年,给她办寿宴、为她献舞,带着她和自己在高档小区居住等等。
而妈妈呢,更是想把世界上所有好的都给女儿。
她们母女之间的互动真的是能让你感觉一件事,那就是:原来,爱是常觉亏欠。
2再看若轩和若华的妈妈,就是一股窒息的感觉扑面而来。
这个妈妈重男轻女,把生活的重心都放在儿子身上,儿子是超生的,为了生儿子,她失去了工作,所以她总是对儿子说这件事,试图控制儿子,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她想让儿子成为科学家,可是儿子并不喜欢科学类,他喜欢画画,可是他妈妈总是说:“这都是为你好,所以你必须听我的,你不听,就是辜负我的期待,就是不识好歹。
”她总是不断安排各种竞赛、考试,让若轩疲于奔命。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若轩噩梦连连,半夜惊醒,一身冷汗,喘气流泪。
那些挥之不去的,都是考试的噩梦,怕试卷忘了写名字,怕考场去晚了,怕没有考好。。。。。
她的姐姐(也就是安心的妈妈)说:“你把孩子逼得太狠了,他一见你,连笑都不会了。
”她不屑的回答:“不逼他,将来怎样成为科学家。
”在妈妈那里,凡是若轩喜欢的都是不被允许的。
若轩的人生,只能按照她的安排去走。
若轩跟她的姐姐若华抱怨:“我的头顶上,永远有个监视器加闹钟,24小时,不休不眠地看着你,妈妈的心都扑在我身上,但我感觉被压死了。
”那个时候的姐姐,因为总是得不到妈妈的关注,所以没有办法感同身受,直到若轩在那场车祸里去世,妈妈开始把重心转移到她的身上.......一直不愿意接受儿子去世的事实,这位妈妈整天是不吃不喝,不愿意从悲伤中走出来。
没有办法,若华带着妈妈去上学,将妈妈安排在宿舍里住,妈妈和室友们吵架,租了房子在外面住吧,妈妈抱怨她不回来住宿,不陪她,女儿面临毕业的关键期,承受着什么,忙碌着什么,她好像都不是很在意,她偷看女儿的手机信息,女儿出个门,她也是盘问很久.......
这真的没有觉得这是爱,而是以爱为名的牢笼。
打着这个旗号来控制孩子,让他们按着自己预设的方向去走,实现自己的目的。
我想想都不寒而栗。
这种美其名曰“为你好”的中国式父母的爱,真的要拼命的逃离啊。
这两位妈妈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本书《园丁与木匠》,这本书里提出来的“园丁”和“木匠”,其实是两种教育的思维方式。
园丁,就是你看到孩子他的自身的优势,兴趣爱好和生长的环境,努力为他营造一个有利于成长的氛围,比如说,给他带来阳光、雨露,松土、施肥等等的,让他长成他自己应有的模样。
木匠呢,就是不管孩子是什么样的,到了你手里都是一块木头,你都做成规格统一的桌子、椅子,望子成龙,把他培养成你想要他成为的样子。
很明显,安心的妈妈是用爱浇灌孩子的园丁,而若轩和若华的妈妈则是在做木匠呢!
3秦峰的妈妈属于哪种特别精明,会挑事的人。
如果儿子心术正,顶多是婚姻里鸡毛多点,但不会伤其根本。
那还可以。
儿子心术不正,那迟早是悲剧。
其实,秦峰和安心的离婚注定了的,就算不是安心遭遇车祸作为导火索,也会有其他事的,很难说两个人最终走到头。
这位妈妈第一次出场,就是在车里,她和秦父去儿子秦峰和儿媳安心的家里,自己是科长,丈夫是局长,那种优越感,真的从屏幕外,我都能感觉到。
一路上,她就在给儿子絮叨,挑事,一会儿抱怨丈母娘抠门,一会儿催生。
对这门婚事的不满,表达的清清楚楚的。
去看望安心的时候,当着安心的面不断追问医生脸上留疤做医美的事,面子工程大过媳妇的感受。
安心出院回家,她居然策划让儿子和媳妇分居,周一到周五回父母家,周末来照顾安心。
其实,到这里,这段婚姻,我不用看后面的剧情,就知道离婚是注定了。
这压根不是在熄火,如果让明事理的婆婆,或者善良的婆婆回安慰儿媳,会多教导儿子,让儿子多照顾、体谅媳妇,一起走过这个难关等等。
儿子是自己的,媳妇是别人家的,这样的婆婆,这桩婚姻能走远才真是奇怪了呢。
其实,秦峰就算之后再结婚,可以说,婚姻里的事也少不了。
这么一个能生事的婆婆,哪个媳妇能喜欢?
三个妈妈,三种不同的人生味道。
原来,妈妈的品性和教育方式,真的会确定子女的人生基调的。
其实,这个电视剧看得让人有很多感慨的地方,比如,秦峰妈妈要他和安心离婚的时候,秦峰不是不愿意离婚而是不敢,因为不能背上抛妻弃子的名声。
在婚姻里,爱情并不能维持一辈子,最后看的都是责任感和道德感。
还比如,安心的妈妈算是很通透的人,她知道女儿想留住秦峰的心,给女儿支招用分居来让秦峰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也想借此来试探秦峰的态度,可当她知道秦峰没有碰安心,她知道,这段婚姻真的要完了。
本来没有写长评的想法,看完剧后过来评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星评论说被老小三剧情恶心到,觉得狗血又低俗。
想说如果真看了剧的话,会发现老小三二十来分钟那段,演员台词和场景真的极其优秀。
生活向来比剧本狗血,可能很多人在标签化套路化的生活剧冲突中感受到了重复,但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啊,风平浪静的日常里,潜伏不了天降怪兽和英雄,只有感情的消磨,人心的易变。
楚经理在妈妈过世后的那段独白,细腻又有力。
这种深刻剖析灵魂的发言,让情欲和道德的越界都情有可原。
从麻木到激动到流泪,她在那段长台词中,由刻板印象里的又老又不好看的小三,长出来血肉面目清晰,变成了活生生的人,变成了完整的楚志娟。
和秦峰的出轨戏不是低俗的挑逗和单纯的情欲使然。
两个有血有肉不高尚的人,做不了圣人又无法独自面对自己的卑劣,眼泪悔恨绝望情欲死亡这些黏糊的东西混在在一起,情天欲海也是苦海翻腾。
当时看到这里弹幕上那句:孤独的苟且。
真的太过贴切。
而在这样一部讲述母女关系的电视剧里,楚志娟的存在不仅仅是安心丈夫逃避和背叛的体现,也是女儿和母亲关系另一种纠缠和扭曲。
她太像另一种若华,也是出生于重男轻女的家庭,不过弟弟没有死掉,她看似成功出走,独自打拼独自买房,但最终还是被孝道绑架回来。
瘫痪的母亲被弟弟压榨完最后的价值后扔给了她,传统价值里对好人的要求是不嗔不怨,尽心尽力养老送终,但活人太难活成道德模版。
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不能动弹、长期忽视没有给过自己多少爱意的妈妈,要陪夜看护,日复一日。
楚志娟是有恨的,恨母亲被传统价值观绑架,对自己缺少爱意和关注,恨母亲最终被弟弟和父亲啃食殆尽,留下一具长满褥疮的身体来压榨自己。
但女儿天生是最能体会理解母亲情绪的人,她比任何人都真切地感知着母亲的绝望,她知道母亲生硬对抗姿态下的痛苦和煎熬。
但她自己也麻木了,不知道如何去爱去柔软起来。
楚志娟在母亲遗像前跟秦峰描述,妈妈死的时候,她睡着了。
平静语气底下的惊涛骇浪淹没一切。
她说父亲想随便处理母亲的身后事,她花八万给妈妈买了墓地。
那些指向母亲的恨意,最终回过头指向了更深层的问题。
是什么扭曲了母亲和女儿最亲密的链接。
而这八万块钱买来的到底是什么,是解脱,是悔恨,还是赎罪券。
她崩溃、扇自己耳光,情绪拉扯到顶点,然后弦断了,一切都无所谓了,道德也好,秩序也好,死亡催生了太多的压抑隐秘需要宣泄,所以他们顺理成章地搂抱亲吻追随情欲。
狗血的只是空泛的标签和套路。
而太阳底下本就没有新鲜事,能展现细微幽暗的人性细节,故事就能能从悬浮中落地,打动人心。
感谢主创团队的努力和付出,好故事不该被偏见埋没,加油吧奔跑!
“你的孩子并非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渴求自身的儿女。
他们由你而生,却并非从你而生,纵然他们跟着你,却不属于你。
你能给他们爱,却不能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能庇护他们的躯体,却庇护不了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于明日之屋,那去处你不能拜访,即使是在梦乡。
你可尽力去仿效他们,却不可让他们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逆转,也不会在昨日滞留。
”逼仄的房屋困住了陈若华,她小心翼翼地渴求着母亲的爱意;窒息的爱意困住了陈若轩,他郁郁寡欢地徘徊在阴沉的房屋。
弟弟走了,自由后的灵魂归于天地,燃烧后的肉体却依旧囿于逼仄的房屋。
陈若华在这个“四口之家”里,一直扮演着一个对比组的更为逊色的一方,她是“没有弟弟聪明的姐姐”、“不及表姐省心的妹妹”、“不被妈妈期待的女儿”,她在不自信中长大,也在沉默中慢慢讨好着母亲,期冀着母亲施舍给自己哪怕一分,那给予了弟弟的爱意。
无论是独自笨拙地搬运行李,还是省吃俭用打工买二手手机和电脑,她是那么努力地希望得到母亲的认可。
但即使这种令人喘不过气的高压环境下,陈若华也是爱弟弟的,她也试图张开自己小小的翅膀,去理解去承载弟弟心中阴暗天空里的狂风巨浪。
总是相信明天会好的吧?
只是意外啊,先于明天到达,把小小的陈若华淋得六神无主。
东野圭吾在《从前我死去的家》里最后写道:“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从前的自己死去的家,只是他们不愿再见到自己静静躺在那里的尸体,所以假装没发现罢了。
”。
当母亲抱着两个骨灰盒坐在沙发上,木着一张脸告诉陈若华,我们不需要吃饭时,陈若华崩溃了,作为看客的我也崩溃了。
什么是我们?
意思就是母亲、死去的父亲和弟弟是“我们”,陈若华融不进这个“我们”,弟弟活着时陈若华尚且争取不到这个“我们”,弟弟死后陈若华更是永远归入不了这个“我们”了。
陈若华不被看见不被需要不被期待,这个沙发乃至这个家就是一个巨大的坟墓,墓碑是父亲,棺木是弟弟,坟土是母亲,她在这个死去的家里再怎么瑟瑟发抖也无济于事。
她只能把自己撕光了揉碎了,反复掰开那颗伤痕累累的心,在雨夜中哭着质问母亲,一处处地指给母亲看:“我还活着”“我要吃饭”“我怕被雨淋到了”“我需要你”。
只有这么声泪俱下了,母亲才会将目光勉强地停留在她身上。
可是陈若华从来不是童话里的乖小孩,也不是陈若轩的替代品。
她既是烈火也是干柴,她的一部分始终在消耗着她的另一部分。
通篇我引用了很多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诗句,结尾就补完开篇吧:“你是弓,你的孩子犹如飞箭从弓上发出。
那射者瞄准无限路上的目标,他用力将你弯曲,好让他的箭射得又远又快。
让你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一件乐事吧;因为他既爱飞驰的箭,也爱稳当的弓。
”希望陈若华能在一路奔跑中,找到爱的课题,完成这篇人生论文。
陈小艺开头那段戏真的…不知道她在哪学的东亚家长的影子……其实在陈姐本人的生活中,无论是作为女儿时还是作为母亲时,秀丽这种类型的母亲是很陌生的,但是不知道她是怎么把握这个度的……两个孩子养成了两个典型,一个是承担了太多期望,一个是遭受了太多忽视对儿子听他汇报好消息时是非常迫切的眼神
听完后又冷不丁地哭出来
然后上价值,从自己之前的付出与苦难来一串情绪绑架、道德绑架,把积极和谐的气氛硬生生打成低气压
(后面根据儿子和大姨的对话,其实妈妈这个灌输有让他怀疑自己“我是不是不该出生”“我如果不出生,我妈是不是可以过得更好”)她毋庸置疑是爱儿子的,但是这种爱沉浸在自己的付出与贡献中。
她强硬地让寄予自己期望的儿子必须承担她过去的苦难、必须接受她的付出。
她觉得自己牺牲的东西必须在儿子身上找补回来。
对女儿她表现的态度是“结果不重要,努力了就行”
但其实这种态度是在暗示“我本来也没有对你抱什么期望”“你什么样子都行,我接受你不是因为尊重你,而是本来也没觉得你能做多好”。
这种态度其实更伤人,尤其是如果女儿是一个心气高的人……她已经默认女儿是个没有天分的人,是没那么优秀的人
这个默认甚至可能都不是基于事实,而是基于“她认为”。
东亚家长潜意识里的打压,潜移默化暗示“你不行”“你让我失望”但比起失望,女儿更怕的是母亲对自己不失望
“不失望”,其实更伤人她的偏心已经很明显,那番对女儿上学表现出的重男轻女也很明显
但是她坚决否认,声称自己一视同仁。
也许在她心里,她就是一视同仁的,因为她给两个孩子的标准不一样。
她觉得自己对儿子的标准是把他培养成自己心里的人才,对女儿的标准是凑凑合合过日子她觉得这个都达到了,所以觉得自己对两个孩子是平等的。
然后这个儿子…虽然说了一些“清醒语录”,但总觉得他有一种既得利益者的冷漠,他的确比很多重男轻女中的弟弟做得好了,但是他也只是没有像妈妈一样忽视姐姐,其实也是接受着自己的利益,也永远理解不了姐姐心里的空虚。
渴望母爱的若华,在弟弟车祸去世后,放心不下母亲,带母亲一起去北京,等于主动带上了金箍,但也得到了心心念念的、母亲的全部的关注与爱,却没想到最后金箍变成了紧箍咒。
以后被母爱束缚想要逃离的时候,母亲反而会说,当初时你说的要做我的下生,现在后悔了吗??
想想都好惨啊,太惨了。。
这可比母亲强迫她硬要跟着若华在一起更难受,因为这一切都是她自己的选择。
弟弟还在的时候,她无法理解为什么明明母亲那么爱他,他却一点都不快乐。。
可是等她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母亲已经把全部的关注都放到她身上。。
看了前三集+中段B解版+大结局。去年四月与另一个人去湖州旅行,在南浔古镇的小公园里恰好碰到剧组当天在草坪拍一场戏,好像是昨天才发生的事,又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近期最有烟火气的电视剧,杨超越那条线可以全砍了
真是饿了
剧情饱满扎实节奏明快,真的太久没看到这样聚焦母女主题的戏了,今晚陪麻麻看央八,看到这个剧太打动我了。秀芳妈妈热情开朗乐观,秀丽妈妈重男轻女。安心美丽大方,陈若华隐忍克制。第二集直接来个车祸打断了四个人的生活节奏。陈小艺老师的戏绝了,质问秀芳那里,那种疯癫人陷入重大打击中的不可置信,尖酸的嘲讽让我心跳加速。杨超越,天呐这个女孩演的更让我拍案叫绝。雨夜呼唤妈妈那场戏让我这个泪点高的人一下绷不住了。我看到她眼中的希冀可怜哀伤和痛苦,这个一直被忽视的女儿终于忍不住了,她也会饿会想要妈妈的关怀。她在关怀大姨安心姐妹妈妈,谁心疼她失去了爱的弟弟也无人关心。真的泪崩了,这个剧每个人演技在线,看的人欲罢不能,我妈也爱上了,一直在说真惨啊真苦命啊!命运专挑细线处断,好期待后面的剧情和大咖们的表演!
故事很特别、很吸引人,是近年来国产剧中(应该)没有的题材,而且剧情走向不落俗套,常常令人耳目一新。聚焦的是好几对母女(子)之间关系,更普遍些,其实在思考东方的家长与子女之间永恒又深厚的羁绊——既想逃离,又难割舍;既恨意绵绵,又爱得深沉。主要演员的演技也都比较自然,选角贴切。安心太有魅力了,狠狠get到钟楚曦,身材和体态真是顶级。
谁打的高分
2024.1.20-30 01-21弃了,越来越没意思了。前面的伏笔在后面就是个笑话2024.3.28
陪妈妈看了一集,意外的非常的好看,两位母亲的演技迅速就把人带入进去了,医院部分的给我看哭了
总有些剧励志的前提是主角不是个普普通通的"普通人",无论是拔高了,还是压低了。
角度其实挺好的,虽然里面若华的母女线有些桥端似乎略过同时也有些老套了(比如处女情结的讨论)。可惜出圈上热搜竟然是吐槽男二出轨了比女主更老更丑的女性,对比这位“小三”最后离开男二的台词,尤为讽刺。
央视的剧质量还是在线。看了4集,剧情紧凑。继续追剧。看了下评论区,一堆恶意1星的,这剧能打1⭐,我只能说饭圈文化真臭不可闻。打1⭐的你们真的不配说内地影视没有好剧。
全剧就ycy演技差了 谁的戏也接不住 面瘫一样 哭戏也就是咧嘴 莫名其妙比女主戏份多
仅仅把现实搬到台词里,除了让一些自以为是的人继续膨胀外,没有任何价值
狗血
我要被周凯泽的台词笑死了、、
陈小艺可能演出了史上最让人窒息的母亲角色,和她很有母女像的杨超越稳稳地接住了她的对手戏,充分证明了人的偏见是一座大山。
我的腿也坏了,虽然励志,但只有腿坏的人才能明白,电视剧太多的幸运,安心有一个拿捏有度的妈,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太恰到好处,现实上不会有这样的妈。安心碰到了假肢大拿还爱自己的小邱,有一个爱自己顶尖的舞者,再加上安心自己也好看,而前夫,我算他可以出轨,但现实应该是出轨了一个同样漂亮年轻的女人,而不是像找了个妈。就算是找了个妈也不会谈婚论嫁,前夫条件也不错,不会这样落魄,若华线还算青春懵懂,成长正常线路。安心的故事太假了,她太幸运了。
有共情和感人的部分,但某些腐朽的价值观让我忍不了,女主腿都没了,医生神神秘秘向家属交代子宫受损不能生育,她妈妈还要向婆家道歉,好像不能生育是比腿没了还要命的事情,她是个人啊!她不是婆家的生育机器!
被若华的表演催哭两次了,天啊杨超越你真是潜力无限,加油吧,好爱看你演戏。
还行吧,虽然不喜欢杨超越钟楚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