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部电影是看到安妮的评论。
之后找了很久,今天才在56上看到。
画面很模糊,看到片头那些熟悉的人名,叶伟信,林岭东,马伟豪,心生感慨。
一些热爱着的东西,一边爱一边就消失了。
失去了一半乳房的女人,还是一个完整的女人吗?
从知道乳癌开始,我就很恐惧,仿佛哪一天我就会面临那个选择。
不管怎样选,都是沉痛的结局。
所以梅艳芳宁愿死也不做手术。
那是女人才能理解的悲哀吧。
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女人就只剩下疯狂。
而这个电影,让人一瞬间温暖,让人一霎那绝望。
茱丽叶与梁山伯Judy与JordanJudy的阿公说,一个女人,健康与家庭最重要。
可是这两样,Judy都没有。
签字离婚之前,她切除了自己的一半乳房。
Jordan只是街头的一个小混混。
无所事事,被追债。
他说,明明是一个妈生的,为什么所有东西都给了弟弟。
去英国留学,弟弟有,他没有,全家去巴黎玩,一起遇难。
连死都要剩下他一个人。
这个世界,我们最惧怕的,是不是就是一个人?
所以Judy严格管着阿公,不准他喝可乐,不准他在街上随便吃东西。
她说,我只剩下阿公了。
后来两个人一起帮新义安照顾二奶所生的小孩。
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个刚出生的小孩。
多像一个完整的家!
感情像藤蔓植物一样慢慢爬上人的咽喉。
小孩磕到了,他急着去找云南白药。
拉开抽屉,看见她白色的bra。
拿起来,又放回去。
尴尬地关上抽屉,扯下自己头上的纱布,贴在bb后脑上。
信任是这般让人感动的温情。
他抱着小孩说我先回去,然后她问。
你有钥匙吗?
他转过头看着她。
她拿出钥匙放进他的上衣口袋。
在商场的观景电梯里,她抱着小孩,轻轻问,你欠了很多钱吗?
十万。
我可以借给你。
没什么所谓阿。
有朝一日,终于是这样,曲终人散。
孩子被接回了家。
阿公去世了。
她打开抽屉,看着bra一侧厚厚的海绵垫。
她摊开报纸看新闻。
有人在家里煤气中毒。
后来买了几大包东西回家,夜深人静,关紧门窗。
一直偷偷呆在外面的他赶忙冲进去,她站在楼下的厨房边,黑暗中,她低低的哭泣声。
他湿了的眼睛。
后来她把纽扣一颗颗解开,问,这样的女人你要吗?
你走上去,摸她的脸,做好饭,我晚上回来吃。
走的时候,他拿走了桌上的钥匙。
于是,你看见,月光里吴君如那么温柔的脸。
生活重重阴影下,依然动人的笑靥。
他拼命跑。
因为终于有些东西这么有所谓。
一点点光,让我们不再是人潮里逐渐模糊的脸。
桌子上有四菜一汤。
他上楼,轻轻抚摸她的脸,她的手。
她露出动人笑容。
舞厅里,他躺在地上,血流了一地。
旁边是可乐瓶。
阿公曾经说,no cola,no hope.还有什么比希望曾经来过更绝望?
No coke no hope! 不論影片中的宿命感再強烈,貫穿葉偉信電影中的,始終是那一抹淡淡的親情,甄子丹說,拍葉偉信的電影,怎麼能少了一家人吃飯的鏡頭呢?
我不知道葉偉信是不是孤兒,如果他所寫的劇本中都是他個人的投影,那麼很無疑,他是一個戀家的人,能把一部糾葛的警匪片拍的很溫情,在緊張之餘,會來點冷幽默,甚至當主角和反派在對峙的時候,能夠慢條斯理的吃上一頓飯,肆意的挑撥著你的神經,而溫情過後則是暴風雨般的槍火。
提到葉偉信,不得不說吳鎮宇,總覺得從外表看,兩人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塊的人,而當兩人一個執起導筒,一個拿起點八黑星瘋狂激射,葉偉信的慢條斯理讓外放的吳鎮宇很鬱悶,兩部電影,一樣的髮型,一樣的可樂,一個平淡,一個離奇,最後居然都死了,宿命么,還是Coke後面所蘊含的快樂背後即是傷感。
如果我們把葉偉信所編劇電影中的主角分拆開來,而后再合併到一起,你會驚奇的發現,那個人就是葉偉信,他悲觀,帶著點冷幽默,講義氣,卻時常為義氣所累,他戀家,會為片中的主角都安排一個奇怪的家庭組合,他片中的愛情總是很淡,卻讓人信服,因為我們看過電影后會知道,主角就是那樣的人,葉偉信也是那樣的人。
他的電影鏡頭多是手提攝影機拍攝的,我想這大概是他想通過鏡頭的不安定來表達他自己的不安定,騷動。
而現在科技的進步反而拍不出以前的那種感覺,模糊,遊離。
他的《茱麗葉與梁山伯》,《爆裂刑警》中都有一樣道具來體現主題,那就是可樂,我很難想像,可以把可樂與希望聯繫在一起,No coke no hope!沒有可樂,沒有希望,簡單的一句話,卻似乎蘊含著太多的哲學態度,用宏觀來概括他卻似乎不貼切,我們或者可以把它理解為一種信物,沒有任何意義,而必要時我們會為它安上希望又或者是生命的罪名。
我以前一直不知道,什麼樣的電影最打動人,不是可歌可泣的愛情,不是俠之大者的彪悍,也都不是豪氣蓋天的義氣,最感動的,往往是那些不經意的平淡,因為,茶,總會喝淡,酒,總會飲盡,而最平淡的,卻往往能從中品味出甜酸苦辣,就像生活一樣,本身是一杯白開水,沒有任何味道,我們卻可以從中感受到太多的東西,比如感動,溫馨那樣的詞語。
獨白,與其說是電影中男主人公的遣詞,倒不如說是編劇的心聲,當鏡頭定格在那一秒,仿佛主人公所經歷是事情,快樂的,悲傷的,感動的,都浮現在臉上,但是電影不會一直定格下去,生命還要繼續,主人公繼續奔跑著,於是我們生命中所未發生過的,都會出現在螢幕上,或者是離奇的,或者是感動的,或者是無味的。
電影中總會出現不可期的事情,人的身上也有太多的病態的東西,而我們看到的卻是,所有正常的人都不正常,所有的病的人都是正常的,我們看到電影中撕心裂肺的哭喊沒有任何感覺,而看到當吳鎮宇說出:這件衣服幫我洗一下,記住,好好洗,可以用很久的。
卻有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
“每個人都有應該做或不應該做的,放了錢就應該有罐汽水,我要的就是這麼簡單。
”生活本來就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爲什麽要那麼複雜呢,爲什麽要轟轟烈烈的愛情,爲什麽要有血液狂噴,殘肢亂飛的屍體呢,平淡,包容,不就是最真實的么。
是怎樣的開始呢一個幼嬰再加上隂差陽錯把一男一女繫在一起女人得過乳腺癌切掉半邊乳房丈伕同她離婚在酒樓當接待有一個齣車禍后來死掉愛喝可樂的爺爺相依為命男人自小就不討傢人歡心父母偏心于細弟弟弟齣國唸書傢人去探又是車禍 一傢人死光都沒他份他說這話的時候是笑着的握着她的手笑齣眼淚原來笑是壓抑難過時的最好錶情沒有做過爸媽的人帶小孩不知道他有未滿週歲不知道他名字看着男人抱着小孩逗他開心那場麵真讓人動心如果再加上那個男人是吳鎮宇看着他像個孩子一樣鬨嬰孩開心我都有衝動去找個男人生仔最緊要窩心女人就是這樣看到瞬間便可以想到永恆便當作是永恆感性衝動殺那永恆結婚不過是過日子愛情和婚姻並不堅固經不起攷驗和誘惑即便是不被誘惑也有可能誘惑到人誰人不想貪歡一時縯員就是這樣古靈精怪如葛明輝都不例外導縯要求妳油腔滑調便油腔滑調要妳誠實可靠便誠實可靠她不是妳的妳隻能遠遠守着眼睜睜看着她同別人一起教她閘車帶她玩樂仲唔得妳知道有很多是爭取不到的不是妳想想要妳就會得到無奈那時候的劉以達37歲看起來還很年輕身材勻稱頗英俊叼着煙打桌毬習慣搆女那次的吳君如沒有搞笑那裏的吳鎮宇難得安靜沒有衝動和太多暴力右半額的擡頭紋微微擡眼便可清楚看到讓人忍不住想伸手撫平他抱着那孩子我恨不得是我生的溫馨但心痠他玩孩子的腳低闆像個爸爸這樣的男人真叫人戀戀不捨女人不完整他說無所謂嬰孩被送走男人好像再沒有理由畱再這裏隻得齣走一個人太久孤單太久身邊忽然多個伴好容易漸漸習慣多么歡訢這一走便是更加不捨如果可以有人陪伴閤心稱意誰會願意繼續一個人過日子隻間中懷唸抑或懷恨蹲在路邊看她進齣至夕陽西下她要燒炭自殺她說這樣的女人妳要不要他上前抱住她說等我囬來喫飯等我囬來喫飯看到這裏基本上就是看到結侷多么傷心一句說話說齣來即是囬不來小時候為着朝偉為着老劉說這話讓人滿懷希望的空等偸偸掉過好多次眼淚這次又聽到吳鎮宇說這一生都是無所謂到死方知道有所畱戀妳明白的那刻便是大去之時難免悲哀是不是缺少溫煖的人都渴望都需要一個傢就這樣意料之中一場電影又再倉促落幕
吴君如+吴镇宇的组合,在看惯了90年代古惑仔电影的人心里,约等于「洪兴十三妹」+「靓坤」。
在中国大陆市场以《叶问》和《杀破狼》知名的导演叶伟信,配上吴君如、吴镇宇、任达华的古惑仔三人组组合,拍一部底层挣扎的平凡小人物爱情故事……似乎有点反差萌?
欠一身赌债的街头皮条客Jordon(吴镇宇饰)遇上了切掉半边乳又离婚的饭店侍应生Judy(吴君如饰),竟然温吞含蓄地孕育出了相濡以沫的爱情。
都市苦命鸳鸯这种故事桥段听起来似乎更接近陈可辛的风格。
但是据说,这部当年叫好不叫座,一直波澜不惊的《朱丽叶与梁山伯》,是港片影迷对叶伟信的最爱经典之一。
《朱丽叶与梁山伯》诞生于香港电影走向萎靡,经营惨淡的转型时代。
经过黄金时代徐克、吴宇森们的风生水起,这部让整个主创团队都面目一新的千禧爱情片,却在浓郁的小人物人性光辉里透出了怀旧港片独特的光芒。
1. Jordon:无所谓和有所谓
90年代的电影里,警匪、古惑仔元素似乎是绕不过的话题。
而2000年这部《朱丽叶与梁山伯》脱胎于古惑仔电影,但嫁接的主干却是个文艺爱情故事。
吴镇宇饰演的男主Jordon是个只身一人的小混混,欠下元朗大哥新界安(任达华饰)十多万赌债,人生漫无目的,口头禅是「没所谓」。
在人来人往的街头,Jordon满脸呆滞地说:「我每日都会经过这里,每日都会有这么多人。
我真的很想问问他们,知不知道自己想怎样?
我就不知道。
不过没所谓了。
」哀叹身世的时候,Jordon也显得更惨淡。
「你知道了,我什么都没有……一样是儿子,为什么我什么都没有,书没有读完就辍学,弟弟就读到外国。
放假全家还去巴黎,这些统统没有我的份。
在路上出了车祸,为什么死都没有我的份。
」
这样长大的人,很难想象他口中的「没所谓」是真心的豁达。
更可能地,这种「没所谓」其实是小人物自我安慰的洗脑式强制翻篇。
毕竟,沉浸在挫折经历里人很难振作起来活下去。
所以他必须要自己说服自己:没事啦,没所谓啦,爱谁谁听天由命啦,然后颓废木然地翻篇过去。
他跟Judy替怕老婆的黑帮大佬新界安江湖救急——临时照顾新界安的大陆私生子。
结果俩人居然乐此不疲,甚至还给BB取名叫郑叻(Janet),因为「英文又可以,中文又可以。
」浅淡的温情辗转绵延,同病相怜的三只走在一起,俨然是萍水相逢的一家人。
这样一个人,终于在遇到一个女人之后,开始有所谓,开始想要抓住这一点点温暖和希望。
为了还清欠债,Jordon决定孤注一掷。
他只给Judy留下一句「等我,我回来吃饭」,然后在新界安的委托下去砍人,终于被对方的可乐瓶爆了头。
生命是有实实在在的温度的。
但直到这时候,Jordon才第一次切实感受到。
「很舒服,但是好冻。
起码我知道什么是有所谓,我终于知道自己想怎么样了。
」是个悲剧,但也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小混混的标准结局:当你的生存能力仅限于砍人拉皮条的时候,幸福上岸只能是梦想。
2. Judy:没希望和有希望
看惯了搞笑版和男人婆版的吴君如,很难想象当她演一个苦情卑微郁郁寡欢的女人的时候,竟然有一种平淡写实的美。
女主Judy是一个患过乳腺癌,手术切掉半边乳房,遭遇丈夫离弃的酒楼前台接待。
离婚后,Judy跟爷爷相依为命。
这段亲情,可能是支撑她活下去的仅有的牵挂。
爷爷贪喝可乐,会体贴地给孙女买拖鞋,是个活泼快乐地老头,口头禅是:「No coke, no hope(没可乐,没希望)」。
爷爷心疼Judy,对Jordon说:「一个女人,没有健康,没有家庭,有什么用啊?
」 Judy两样都没有。
于是,身体缺陷让她深感自卑,既无法面对自己,也不敢接受别人的追求。
其实,抛开她的自卑,Judy并不是一个没人爱的女人。
她的驾校教练为人老实可靠,对她也一片赤诚,一直都在努力追求取悦她。
跟Jordon对比,两位备选基础条件高下立显。
但Judy能下定决心敞开心扉接受小混混Jordon,一方面也许能解释为荷尔蒙和爱情,另一方面依然是源自自卑。
Jordon无意间发现了她内衣里的秘密,知道她身体的缺陷。
两人一起吃面,为秘密的暴露尴尬无言,然后Jordon突然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没所谓啦!
」此时无声胜有声,Judy脸上表情明显是松了一口气的。
对她而言,不管是谁的爱,最难以跨越和启齿的门槛,都是她被切除的乳房。
因为一双尺寸过大的新拖鞋,爷爷独自出门遭遇车祸。
爷爷过世后,她的人生彻底失去了希望。
她拿胶带封住门窗,打算在家烧炭自杀,被冲进房间的Jordon救了下来。
她脱下衣服冲他喊:「你可不可以要一个这样的女人?
」Jordon轻抚着她的脸,说:「等我,我回来吃饭。
」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
Jordon紧握着Judy的家门钥匙,倒在血泊之中。
然后的情节是一段睡梦中鬼魂回家的戏:Jordon一路狂奔回家,坐在Judy身边温柔地看着熟睡的女人。
门上挂着那串带着微笑脸挂饰的钥匙。
这是导演给观众的温情表白。
但在现世人生里,Jordon显然是回不来了。
3. 无望的人生里彼此救赎
不论是对几位主创而言,还是对那个年代的港片而言,《朱丽叶与梁山伯》这种舒缓含蓄,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文艺爱情故事,都并不多见。
片名融合了东西方两大著名的爱情悲剧,其实也就暗示了故事最终的悲剧结局。
把故事背景设置在香港这座中西杂糅的城市里,莫名地契合了《朱丽叶与梁山伯》这个奇怪的片名的韵味。
展现对底层小人物情感的关照,在破碎人生里找寻人性闪光点的视角,让整部片都充满了细腻温情的质感。
电影里无数的小细节都让人记忆犹新:路口人潮中恍惚不止何处去的时候;医院里照顾爷爷顺便骗双丸粉吃的时候;便利店里挑最便宜的尿裤奶粉的时候;两人互相推脱给孩子喂奶的时候;铁路边给孩子讨论取名的时候;被汽水瓶爆头却努力抓紧门钥匙的时候……
那个年代的演员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演绎一个简单平淡的爱情故事——平淡到不需要拥抱,不需要告白,一切情感都放在留白里,欲说还休。
吴君如+吴镇宇的组合,入木三分淋漓尽致。
故事结尾,Judy再次经过小卖部买汽水,呼应电影开头的情节。
生命和爱情也许都转瞬即逝,但生活还要继续。
一个无所谓,一个无希望,一个沉默寡言,一个郁郁寡欢,同是天涯沦落人,所以对彼此才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也许,Judy能从Jordon身上学会一点点「没所谓」的精神,不管有没有希望,都能在往后无数个不尽如人意的日子里,安安静静地活下去。
- THE END -
吴君如总是那么擅长小人物,一个让你想笑,笑完后又含泪的人这次她塑造的一个女人,失去了一边乳房,老公也抛弃了她,一个很平凡的女招待,面对形形色色复杂的人还要笑脸相迎而吴镇宇扮演的男人,一无所有,他的表情永远是那么不知所措,或者是可以说成冷漠,而内心却藏着一颗不被别人了解热情的心。
这样的两个最低层的人相遇。
若是不相爱,恐怕太过悲哀。
当他看到了她藏在胸罩里的秘密,两个人相对无言许久,他抬起眼眶真切的告诉她“无所谓啊”一个看似平淡的回答。
而在这一瞬间,融化了一个冰冷女人的心,从这个女人的眼里看到了感激和欣喜。
在她爷爷死后,她无法找到自己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他爱她,在乎她,但是无法表达。
因为自己也是没有明天的人,也无法给予任何承诺,只有整日守在她的门外,终于救了要自杀的她。
她站在门边,脸色苍白,目光无助。
他伸出手去抚摸她的脸,她闭上眼,用颤抖的手指握住他的手,小心翼翼的象握住一丝光亮。
整个世界都黑暗,只有这指间的温暖可以照亮她枯萎的心。
可是这样的爱情却无法得到一个美丽的未来,也应了那句只有悲剧才是永恒。
最后一次为了将来的赌博,他倒下去了,再也没有起来,他唯一能掌握的只有在他出去的时候她留给他的钥匙。
也许他一辈子不想丢去,也许他想带到来生。
梦里的他是那么的温柔,可是梦总有醒的时候,当她恍惚着醒来,她已经意识到什么。。。。。。。
没有希望,没有爱情,没有永远,没有温暖,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这样的爱情故事未免太残忍,但是我们宁愿拥有这残忍的一点东西,也不愿意相信爱情本是没有希望的东西,就如同电影名字一样,永远只是两条平行线--
不知道别人会不会也有这种感觉,可我常常这么想:我特别希望吴生能幸福。
一路细数过来,《朱丽叶与梁山伯》是我看的吴生的第七部电影。
在之前的影片已经不厌其烦地夸过多少次,吴生的角色千人千面,每个都独一无二且无可取代。
直到看到这部戏他演的Jordan,才终于找到一个准确的形容去描述他:吴镇宇的演技是十亿色,何止于千种颜色。
上哪也再找不到这么过渡细腻、层次分明、丰富到让人惊呼的表演了。
因为工作的原因频繁接触科技产品,才偶然知道了“十亿色”这个术语,大意是描述屏幕的一种高科技特性、指其能显示出超过十亿种丰富的颜色。
随便摘一段吴生在这部电影(其实应该是任意一部电影)的表演,都可说是十亿色的完美注解:在医院他第一次陪着Judy等爷爷急救,第一个近景是本能的怜悯关怀;接了兄弟催他的电话,一翻眼皮马上变得不耐烦,再看Judy 的神色也变得麻木;后一个远景,他应该是决定先离开了,抿嘴的表情又成了零星的内疚和无奈,肢体语言像在说“sorry,但我自顾不暇,走先”。
又后来他去火锅店赎自己被困的兄弟,没见人时脸上已经贴好讪讪的笑,发现兄弟挂彩、表情登时多了迟疑和棘手,预感自己要被揍时发狠而又无奈,被打得满头鲜血时终于露出无奈和疼痛……——到底有没有人管管呐?
怎么能允许他演得这么好?
吴生会演戏,其实我早已知道了;可即使已经看到第七部,看他的抬头纹他的眉毛眼睛嘴巴,看他扭动手腕的小动作和腿部交叉的停顿,他的远景中景近景,我还是由衷想感慨:他真的没有一秒不是戏。
这样的表演头脑和荧幕表现才真是“全链路的十亿色”,是无论00年代还是如今都无人能匹敌的技术碾压。
最近也看一些时兴的影视剧作,粉丝夸自己的爱豆“天生一对含情目”。
其实回头去看十几二十年前的吴镇宇,才真会刻骨铭心理解什么叫做含情目;瞧人时眸子里泛的那薄薄一层似泪非泪的水光,皎洁的天真、鲁钝的关怀和深深的悲悯啊,用什么语言也形容不够。
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他跟孩子和老人相处的画面,大概天生是个柔软到让人心痛的人,所以无论演的是黑社会打手抑或身世漂泊的混混,陪在弱者身边的他永远最温柔动人。
其实一早在《爆裂刑警》里也扼腕赞叹过他落泪的特写,亦在《枪火》里能感受到他举手投足、从头到脚的好多动作小设计、所谓“神经质表演”的张力和感染力。
偏偏在他造型如此雷同的第三个寸头角色上,我还是能看出焕然一新和毫不雷同的角色特质,简直是刻进骨头里的DNA的不同。
他演得出、他真的就是做得到。
那不止是抽象的“厉害”“优秀”“演技好”,不是那些定语和形容能够描述的。
我只能说,看着这样的吴镇宇,我特别希望他能幸福——知道那是戏,知道那不过只是剧本和角色,知道那已经往事消散如烟,现实里的吴镇宇是完全不一样的脾性和境遇,我还是在屏幕前无药可救地为他捧心……祈求天地放过一个他吧——知道众生皆苦,我也祈祷他是侥幸。
其实这很有可能就是导演想通过这部电影讲的主题了:众生皆苦,Judy和Jordan也不是侥幸。
早先就大概听说过电影的设定跟结局,有人形容这是浪漫爱情片,亦有热门的影评感慨Jordan那句“等我,我晚上回来吃饭”是动人于无声的炽烈情话。
看完之后,我却好像没办法认同。
又不得不引用Milly老师多年前的那条微博了:在黑暗的人群中抬头突然望见一同举着火把照亮彼此,如果一定要是爱情的话,就俗了。
还在大学的时候读心理学,大概是有那么实验说初生的小鼠更喜欢贴近绒布而不是冰冷的铁壁,意在证明哺乳动物天生就渴望温暖的抚摸和skinship. 让我描述的话,Jordan和Judy之间的吸引,说是爱情倒更像这种本能——爱情比那更俗气,亦比那更轻浅。
所谓的爱情是什么样子呢?
或许是那个暗恋Judy的驾校教练手里的Hello Kitty公仔,到影片结局都没交出去,却自己坐在驾驶座上、把公仔胶袋上淋的雨滴悉心擦去;爱情是他坐在电玩城对Judy讲笑话,眼里全是满满的喜欢和讨好。
爱情没有不好、不是不好。
爱情是太好了,好得Jordan和Judy这样的人承受不起。
飘萍无依,他们连一个活下去的基点和理由都没法拥有,更别提是一段浪漫爱情、一个温馨家庭。
很长一段时间我应该都没法忘记,新界郑过来接走宝宝的时候,Jordan望着他们背影的那个神情。
那不是落寞足以描述的眼神——比起说是落寞,他的那双眼睛其实是空空的,像他这一生到底一样空荡荡。
因为曾经拥有过一些情绪,一些温热,一些希望和生机,现在又失去了,所以越发衬得空荡荡。
他不怨,他不急,他亦不伤心。
他早知道他不配了,就这么无根无据无路可去地飘萍一生,他也早已麻木了。
很可能也是从那一个瞬间起,Jordan开始理解Judy了。
他们两个人一个是幼年失怙,另一个是近年家破人亡;一个伤疤风干成痂了,另一个还在夜夜垂泪舔舐新伤。
如果不是那个生机勃勃的可爱宝宝来过一趟,恐怕Jordan早都已经忘了:人生不苦短,人生最苦的是有希望。
何其残忍又何其诛心啊——到电影的结尾,导演还是一人许了他们一个终生无望的希冀,给Jordan一把钥匙,给Judy一声承诺:等他,他晚上会回家吃饭。
对他们各自而言,那都不是一个轻轻松松就能给予对方的信物——他们痛彻心扉地知道失去的感觉,尽管如此,还是选择再次鼓起勇气靠近对方,用弱不禁风的肩膀重新承担一些牵挂的重量。
“对一切保持虚无是很轻松的,真正困难的是勇敢地投身其中。
”所以无论真正的结局是什么,无论Jordan最后有没有回家,我坚持觉得《朱丽叶与梁山伯》是一部积极主义的电影。
最后的Jordan选择了勇敢——他停留在舞厅的走廊上,血红的光落在脸上,预兆着不可回避的血战和可能的死亡;他手无寸铁,他心怀希望,他松松脖子,他选择了勇敢。
那可能是愚勇,可以有人管他叫愚勇,亦可以有人无关痛痒跳出来指点:就是这点愚勇最后害死了他。
可是对屏幕前的我而言,在没有生机的绝处找到信仰,那样的Jordan已经给我足够的鼓舞跟感动。
就好像科学家在极其滚烫的熔岩里、在无比深邃的大海中第一次发现了生命。
在被极限压缩的空间里还在挣扎,在黑暗里举起火把——我不停地想起《救姜刑警》里,家辉说:人这一世,没什么好事值得想。
吴镇宇演的祺少微笑说:那就尽量吧。
他已经尽量了。
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攥紧了回家的钥匙,Jordan尽力了。
他最后说:冷冷的,很舒服……至少现在,总爱说无所谓的他,已经知道什么有所谓了。
光是听到他那句“很舒服”,被什么痛苦紧攥的心脏都会因此小小地松一口气的我,已经对这个角色偏爱到了无可理喻的地步。
我希望他幸福;如果不可以的话,我祝福他自由;如果自由也奢侈,那至少、至少,我祈祷他可以死得其所。
伏仪有一首歌叫《记昨日书》,里面的歌词送给Jordan和Judy再好不过了:承认吧这是迷途/兜兜转来取荒芜/记昨日书,赠一笔寂寥深处/你说这人间是苦……可是啊,“记昨日书/三两章林深见鹿”,你也说“这聊胜于无”。
像他最后留在Judy家门口,抱着宝宝的那张花里胡哨大头贴。
他明明曾说“这有什么好留恋”,却最后偷偷给了她可以永远珍藏的怀念。
他好好地活过一场,这聊胜于无。
已经够了。
晚安Jordan,晚安吴生。
下个平行世界见,下一世也为你祈祷,要你一定平安喜乐。
相遇以前,我们都有过不同的经历,别把自己当唯一!
你以为你是金刚还是哥斯拉?
《朱丽叶与梁山伯》看名字有点怪异,但悲剧人物何止这两个?
世界无奇不有。
乳癌夺去的不只是一个女人的性征,往往还有她对于美好的期望。
说男人负情薄幸也罢,说女人软弱无力也罢,时间带走伤感,也带来伤感。
士多的阿婆,JUDY的爷爷,岁月走了,他们也老了,他们比我们快乐,世界对于他们来说都是过去式,他们有许多回忆。
要是人人都做到万事可乐,那真是个良方好药。
每人都会有各自的烦恼,不然阿叔的话就不会成为金句了。
阿叔还有一句说话好感性:我是忠于我自己,忠于爱情。
我的爱情只剩下一粒灰,我也要追回来。
方师傅的心思谁看了都会会心微笑,但如同小混混的各式欺诈一样无助,带给人的始终还是笑中有泪。
世界艰难啊,就算做人无所谓,自己也不一定能笑得出来。
更何况,自己是有所谓的。
犹如郑叻头上那块红印,还没有散去。
从前有人戏曰:香港的黑社会怎么都只去打边炉啊?
我觉得可能是“开片”比较容易,抄起什么来打都能合情理。
如果有个小混混在高级西餐厅放飞刀飞叉,感觉会好奇怪。
JUDY一身的红底金花的旗袍看上去很是华美,可惜那是在香港,20世纪的香港,服务行业啊!
(盈丰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一袭红衣,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华衣背后几多辛酸!
老大说:她不过是打工的。
别人眼中的小角色偏遇上一个街头小混混。
大家算是共渡过患难了,却依然没有好结果。
谁能接受那种结局?
笑脸背后还有不甘心,于是钥匙随他的心回来了。
剩下一口气也要把爱追回来?
我们身边太多相遇却不能相爱到老的人。
对于JUDY,把希望放在任何一个男人身上,都是徒然的,他们离开,他们老去,他们倒下。
长夜灯冷,几多弱女芳心已碎。
影片不长,但感觉时而轻松,时而压抑,适合孤独的人自己观看。
吴镇宇的迷人其实是来自于那一点点的缺憾,其实太美丽的人儿比如金城武对我就有点儿雕塑似的失真,吴的不完美更具质感。
他额头高,颅形圆,发髻线细长秀美,方下巴带一股韧劲,小头长颈宽肩加埋长腿,骨架上是亭亭玉立的,介于平头光头之间的发型最迷人,穿风衣特别打眼。
头发黑且浓密,软硬我倒看不出,不过即使这个年纪也没有发髻线后退的问题。
眉毛也黑粗直,眉骨高而且平直,与鼻梁搭建出幽深的眼窝,高眉骨下,最妙处也在此,是一双诗人般感情翻涌的眼睛,眼眶长而宽,欧式双眼皮下面还有温和的卧蚕,眼尾略有一点向下的弧度,只一点,止于无辜。
眼珠又特别大,感情容量极其丰沛,汹涌而柔和。
考无线的时候说是有对眼的问题,我觉得大概是因为眼珠太大了。
标志性的挑眉的动作,一挑成了萌萌的八字。
特别率真。
鼻子不甚完美,胜在直挺,这可是最紧要的,正面看鼻孔略大,精致度不够,不过他身上那一两分的邪气痞气傲气都由鼻子带出来了,是糙了,但是性格又型格。
嘴巴没什么好说的,锐气的薄唇,收的正好。
他是标准的小头小脸,看枪火的海报就知道了,头身比超赞。
本来小脸易老的,他表情又丰富,虽然只有颧骨线微微凸出,但是脸上的脂肪层极薄,上年纪以后褶子是有,但是大轮廓一点没走形,看看同年的黄秋生就知道了。
靓靓上康熙说他是爱保养的人,也不无关系。
吴生说如果演技和长得好看选一样会选长得好看,和阿Y说愿意用全付才华去换陈冠希的长相说起来一样辛酸。
吴镇宇真的是个异常高产的演员,出道以来,喜剧正剧舞台剧电视剧无一不涉猎,但是老被打上一个“最佳反派”的标签,接连着长相也被说像变态像坏人。
到底意难平呀,他演落魄画家演面包师演飞机师演律师...........哪个说演得不好,他说自己演过烂片却从没演过烂角色,有目共睹。
他说有的角色被写下来就是注定要拿奖的,不论谁来演。
这是所谓“机遇”,才华或者勤奋是一回事,终究是要百分之一的“天赋”的,美貌的人确实更容易得到,尤其对演员。
我不怀疑如果他再长得完美一点会得到更多的好角色,不过吴镇宇自己也说哥哥那样矜贵的人到底是演矜贵的角色最合衬,演员终究是投射别人梦想的镜子,怎么都有局限性,太容易被定型。
说吴生演黑社会精神病最贴切,那是演技,演好人依旧,说他长得凶恶确实是误解。
吴生很好看很温柔的,未必是普世共知的那种美,让我形容,略语塞,思来想去,唯有迷人。
留刘海的时候眉眼突出特别萌,监狱头甚至奇怪的飞机头只要露出秀气的发髻线,随便笑笑,邪魅狷狂和深情许许微妙的溶于无形,优雅而放荡,如他说,颓废的华丽,是天生的演员。
硬轮廓和孩童般无辜的眼睛映衬,有人说他最适合铁血柔情的角色,实在是他每一缕温柔都让人信服。
据说他不会唱歌但是会跳舞,声音也特别好听,粤语鼻音重低沉,国语柔柔的,不过他多数角色台词都不算多,私下里似乎挺话痨的,须根show里有少见流利风发的吴镇宇。
私服特别爱穿迷彩,吴生曝光率不高的,自己说喜欢打扮成军人的样子,街拍穿迷彩的次数真多。
最后说一句,吴镇宇微低头,锁眉,然后意味深长的挑着嘴角,露出清浅的抬头纹,眼里含着微光的模样太销魂了,这个表情绝对可以被命名为“吴镇宇表情”,因为实在没有一个人比这个时刻的他更有味道了。
“我看了一部电影,《朱丽叶与梁山伯》,很悲伤。
”——我给你发了条短信,未语,泪如泉涌。
“飞鸟和鱼可以相恋,但是要在哪里筑巢?
”——《飞鸟和鱼》没有飞鸟和鱼的距离,却同样不能相守。
没有朱丽叶与罗蜜欧的苦大仇深,没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哀婉动人,我们只是朱丽叶和梁山伯,为什么同样不能相守?
在恰当的时间,遇见恰好的你,曾那么接近幸福。
Jordon一路狂奔,时明时暗的灯光里,我看见他的脸,那究竟是什么样的表情啊?
我说不清楚。
但是他的目光不再迷茫。
我忍住心中的焦灼。
Jordon慢慢走上楼梯,也坐了下来,伸出手,轻抚Judy的脸,目光如水波一样。
Judy展颜,温柔地笑着。
这一刻,象做梦一样。
我的泪迸了出来,心里有着非常悲伤的预感。
女子微微仰起面庞,斜倚在二楼的栏杆边,嘴角含着笑,静静等待着归人。
那么安静又甜蜜。
可爱的阿叻。
Jordon一开始傻傻的接住抛过来的小宝宝,好小好可爱的小宝宝,象一个小公仔。
乖乖地在Jordon的手中,吸气呼气朱丽叶和梁山伯因为一个孩子住在同一屋檐下。
Jordon在逗阿叻开心的时候,竟然把人家软软的小脑门也给撞了,立刻就手忙脚乱起来。
让我爆笑了一通。
小小的宝宝竟然可以以那种姿势那么乖乖地睡在梁山伯的腿上,还睡得很甜呢。
朱丽叶,你是否在那时候感觉到有那么一点点幸福呢?
Judy提着金色的高跟鞋,一路狂奔,鲜红色的旗袍在夜色中触目惊心。
她那已经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只是凭着本能。
Jordon在被打破了头,流了那么多血,我真怕他把一脑袋的血都流光了。
到医院的时候,血还顺着指缝不停地流出来。
他的目光有点直直的,大概是晕的。
我能不能说他注视着Judy?
因为在我看来就是在看她啊。
但是看她什么呢?
喜欢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节,也许只是要说他们又在医院遇上了。
但是如果那时候Jordon的眼神看着别处,那感觉就大不同了吧。
他狼吞虎咽地吃着双丸河粉的样子,我觉得真是搞笑又可爱。
我记得Judy关上门后,他明亮的眼睛。
竭力隐藏的让自己感到羞耻不堪的秘密被人发现的感觉,就象青天霹雳一样吧!
他们吃着面,Judy因尴尬又害怕遭到羞辱而回避的表情。
Jordon则痴呆地看着她,揣摩着她的心情。
“无所谓了。
”白痴才会说出这种对白,我抚着额头想哀鸣。
Judy眼里却滚动着感动而释然的泪水。
恩恩……一对白痴。
无所谓了,什么都无所谓了。
既然这样,为什么在知道爷爷死了后,躲在河边的草丛里,远远看着她的家门。
为什么在第一时间预感到她要自杀,破门而入。
两个人的眼睛因为泪水的洗礼而亮晶晶,象天空的星星一样明亮。
“等着我,我回来吃饭。
”微亮的黎明,挂在门上的钥匙串。
这次是真的流光了血了……为什么忍住悲伤,忍到喉咙发痛。
Judy算是带着Jordon的有所谓而坚强地生活下去吗?
但是悲伤,如何平息?
有点不明白导演的意思,Juliet in love,为什么要给我们个悲剧收场?
是想说,人生是没有奇迹的,命运是不可扭转的吗?
为什么不能颠覆传统,改变宿命?
当然,这样说,已经没有意义。
剩下的,只是静静的哀怨而已。
平淡的故事,因为有了朱丽叶和梁山伯而精彩。
003|《朱丽叶与梁山伯》—我每天都会经过这里—每天都有很多人—我真的很想问问他们—"究竟知不知自己想怎样?
"—我就不知道朱迪是一家酒店的迎宾领班,服务行业难免会遇到许多奇怪的客人,那天,又来了一个不想等位的小混混。
但是她都没在怕的,面对佐敦的插科打诨,她倚在台子上,面无表情地说,“请问我现在是要笑吗?
”作为一个无赖,是要有不要脸的底气的,佐敦有。
但那天他还是栽了,因为他妄图冒充已订位的郑先生,是地头蛇新界安。
不过大佬很讲礼貌,虽然一个电话叫来一帮小弟,但也只是非常温柔地教育佐敦,不要为难朱迪。
三个人就这样不打不相识了,以后发生的每件事,都是有缘有分。
在深夜的马路上遇见赤脚狂奔的朱迪时,佐敦正在前往火锅店准备去营救自己借高利贷无力偿还的损友,放高利贷的正是新界安。
在医院和朱迪的爷爷做邻居,一起偷喝可乐,把佐敦打进医院的,也是新界安。
而促进两个人关系更进一步发展的,那个从天而降的宝宝,是新界安的私生子。
手忙脚乱地去买尿布、奶粉,还要向养了九个娃的资深奶爸请教,到底奶粉要怎么泡才冲的开。
两个从没做过父母的人,照顾着一个陌生的宝宝,情意就在这氤氲的奶气中升腾缱绻。
但没有人点破什么,没有你情我爱的山盟海誓,也没有为谁赴汤蹈火的奋不顾身。
整部片中,朱迪和佐敦甚至没有过哪怕一次的牵手或者拥抱,但是情就在那里。
在佐敦找到放弃自杀的朱迪之后,两个人楼上楼下,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我以为佐敦会抱抱朱迪,但是他没有。
他只是走过去,用手摩挲着朱迪的脸,说:“等我,我回来吃饭。
”港片是禁不住立这样的Flag的。
为了帮朋友还钱,佐敦答应帮新界安去打断他老婆情人的一条腿。
但就是那么寸,放枪的小弟晚了一步,和佐敦擦肩而过。
手无寸铁的佐敦,就这样被一瓶子拍到在地上,手里还攥着朱迪给他的家门钥匙。
—一个女人,失去一边乳房,丈夫跑掉,没有了家,那她算是什么都没有了吧?
—你还有爷爷嘛。
我却真的家散人亡啊,同一个母亲生的,他们硬是什么都给了我弟弟。
他去英国念书,我没份,暑假,还一家大小去探望他,然后还说去巴黎玩。
都叫过他们不要开日本车嘛,人家对面一辆富豪撞过来,对面的车丝毫无损,他们都死光了。
我老是想找个机会去问问他们,为什么一家死光都没我的份?
连死都剩下我一个,为什么嘛?
我们是一家人嘛!
无所谓啦,有什么所谓呢?
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经历之惨,惨到家了。
好不容易遇到彼此,总觉得就要苦尽甘来,触底反弹了,但是其中一个人,死了。
禁不住想感慨,人生啊就是这样造化弄人。
朱丽叶与梁山伯,两个故事里面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相遇了,又散了。
也说说缘分这回事。
《武林外传》里郭芙蓉教育佟掌柜时说道, “咱们老说缘分缘分,什么是缘分?
上天给了你机会,这是缘。
你抓住了这个机会,这是分。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但这世间,偏偏大部分都是有缘无分的人。
《和Summer的500天》展现了两个人从暗恋、热恋再到失恋,在一起500天的各种生活细节片段。
一个人从相信爱情到怀疑爱情,另一个人却从质疑真爱变成了相信soulmate的存在...伤心也好,痛苦也罢,都别着急。
因为「Summer」之后就会迎来「Autumn」,而此时的自己,也会比上一个500天前更好更优秀。
「No Coke No Hope」是朱迪爷爷的口头禅,Coke象征着一切的希望。
片头片尾连接的朱迪买可乐的片段,一边是步履蹒跚的老太,一边是蹒跚学步的宝宝。
朱迪在这二人之间来回几趟,最终打开了可乐瓶。
佐敦虽然死了,回不来了,但他变成了朱迪生的希望。
同样的希望体验,在日影《Jose与虎与鱼们》中也有表现。
Jose是一名截瘫的少女,她就像一只迷路的海贝,在死寂般的海里滚来滚去。
每天生无可恋,躲在奶奶封闭的婴儿车里偷偷触摸这个世界。
但在遇到恒夫之后,她却变得勇敢起来,握紧恒夫的手,去动物园看了她的噩梦,老虎。
一段感情逝去了,谁不曾抱怨上天的不公,仿佛所有的一切都在针对自己?
但午夜梦回,总该暂停一下自暴自弃,为自己想想,在这段关系中汲取的到底是养分还是粑粑?
是养分就要好好利用,充实自己,作为继续好好生活的希望和动力。
是粑粑就要赶快扔掉,不要一直吃屎,臭气缠身,好运来敲门,都会被熏跑的。
电影让人思考更多真实生活中的自己。
想起《老友记》那句,欢迎来到现实世界,它糟糕得要命,但你会爱上它的。
以上,首发于公众号(Ji-Danny),欢迎关注。
“等我,我回来吃饭。”人觉差我不觉得太差,人要醒觉应要有点化。两个姓吴的人,一出感人的戏。
評分這麼高有點沒想到……原來許志安《半天假》是這部的插曲。想看 任達華&吳鎮宇 演cp!
国语版蛮毁的,好不容易在吴君如脸上看到点玉女风范,熟悉的御用配音一出现毁所有。故事还不错,但是制作得有点潦草了。最后情感处理的方式还蛮特别。
到底是演的是什么啊.评分这么高,浪费时间
刚瞄了眼新一期公high课才想起这片以前上课的时候惠民哥放过,印象还比较深,两个本不该在一起的人的爱情。
"他并不象世界上所有的人结婚那样:也不跳舞,也不招待宾客;也不到礼拜堂去。但是他们庄严得很,因为百感交集,彼此哭了一遍。"PS:配乐实在是太差
张爱玲说,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人,她也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个人主义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但在这和平的年代,却容不下一对卑微的男女。
吴镇宇最适合的是爱情戏…
说实话编剧上还是有问题,基本把女一以外的女人都当工具来写的,不过既然把区域限定得这么狭窄,且这么重感情和情怀,索性就忽略掉好了。还是喜欢这样的吴镇宇,玩世不恭又深厚,开蛋蛋的玩笑,又能敞开心扉,不过就是童真得过了一点点,对婴儿的感情来得快了一点点。
相约在@The One 我本身是很喜欢这种底层人民互相给予温暖和信心的主题的,但是电影实在过于抽象,不仅情节细节缺乏逻辑站不住脚,摄影/剪辑/配乐还沾染了文艺片的恶习。
2008-4-14 22:48:25 8/7.2(114) 吾爱梁朝伟,吾爱刘德华,吾更爱真理——他们各欠吴镇宇一个影帝
多年以前, 吴君如走的还是苦情戏路线.....那真的不适合她.
前阵子看了弗里尼的《朱丽叶与魔鬼》(没标记),然后在豆瓣搜到这个港片,评分蛮高的啊,但是下来一看,还是落入巢臼,香港电影好像永远摆脱不了黑社会这个梗,不加入这个梗亲情友情爱情就不够悲壮不够感人不够吸泪,但是劳资对这个梗早就恶心透顶了。看似悲壮感人实际牵强附会矫情做作。6.7分
不放《甘十九妹》我都不知道有杨露,身材太他妈好了,喜欢。演员阵容不错。
两颗星都给吴镇宇,虽然不晓得他到底在表达啥子情绪,总归是在释放魅力
真爱不光是能够每日拖手吃饭打啵看电影做爱甜言蜜语,还要紧是,他倒下时她陪着他,她撑不住时他在她身边~人的生活,总有一丝无奈,无奈之中却总也有一抹温情~
演大于导。和银河映像比起来(《两个只能活一个》),只能算徒有其形。#《半天假》#
演员是真的处于语境当中……问题是这个时期港影普遍毛病是莫名其妙煽情太多,节奏太拖,还有最不能忍的是【悲剧必须要安排在某个节点发生所以悲剧就发生了】的逻辑……
陆港价值观相左,大陆谈感情,香港谈钱。
几年前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年轻,没看懂。这次再看,觉得所谓成熟的爱情,就是吴镇宇对吴君如说的那句话:回来,等我吃饭!于男人,是有地方可以回来,于女人,是有人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