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Rory就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向往生活中所有放肆而美好的一面,像个普通年轻的男孩一样玩耍、成长提早被告知的结局让他的心比旁人更一万分的渴望分分秒秒的自由,毕竟未来已是最大的馈赠再不敬如他,始终对爸爸温柔,再放肆如他,始终对爱情隐忍,再透彻如他,始终对Michael牵挂命运与缘分总是妙不可言,他看透了Michael,Michael也读懂了他rory独自从警局出走,回来大发脾气,Michael清楚他真正所需大喊着不用任何人帮助的他,想要的是成为任何人任何能自由驱使自己的身躯,能掌握自己命运,能把未来走的再远一点的人未来于rory很残忍,但不该再对Michael残忍Michael有资格以独立的人格活下去,哪怕没有了女孩,哪怕没有了rory,他仍可以选择他自己Michael从来都知道rory放肆甚至混球他想要的何尝不是放肆一把,混蛋一次,为自己舞一次也好,唱一次也好还好,rory和Michael彼此拥有了一段漂亮的生活漂亮的生活里就该有酸甜苦辣,百般滋味这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庇护所能提供的友情、亲情、爱情都在这段日子里迸发rory二十一岁生命里,终究以他想要的形态留下了你看,这病房,rory来过你看,这世界,rory来过
十几年前的片子翻出来看,的确是有些时代感了,画面有点糊,但感动仍在。
这个片子不仅是呼吁大众关心残障人士,更多的是强调一个人生而独立平等吧。
Rory一直以一个叛逆无畏的形象示人,初登场的爆炸头,鼻环,朋克风的打扮,特立独行,与疗养院的氛围格格不入。
他渴望融入社会,像普通人一样去生活,像普通人一样恋爱喝酒娱乐,像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的住所。
他很通透,总是戳穿人们善意背后对他们的怜悯。
当Rory坐在副驾驶位置感受飙车,警察发现他的特殊决定不逮捕他时,他很愤怒,他大声嚷嚷为什么他犯了错不受惩罚,人犯了错不就应该受惩罚吗?
这里是最让我心疼的地方,因为身体原因被区别对待,哪怕是善意的,也会让人觉得不公平。
麦克很单纯,和Rory搬出疗养院后,他对在社会上的生活一直充满美好的期待与希望,可是爱情不曾属于他,他努力向女主说出喜欢但被拒绝时流泪的样子,太让人难过了。
全片最让人唏嘘的是,麦克和女主终于为Rory申请到了独立生活补贴的许可,但Rory却已经去世了,Rory的父亲无奈地摊手,年轻生命的消逝,像是一记重击砸在观众心间,着实郁郁。
从电影中看到自己,高中时,我去一家慈善学校看望小孩子,总觉得他们很可怜,需要保护,需要关心,需要照顾,看到他们能自己做一些事情就觉得很了不起,现在想想,我凭什么就觉得他们做不到呢?
我把自己放在高处去怜悯他人,这种出发点就是错误的,真正的关心关注是需要把对方置于同等位置上,真正地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权益,不该有莫须有的优越感,四肢健全又怎能?
我们在人格上、思想上都是独立的个体啊,并没有高人一等。
所以,以后我要学会尊重,学会平等对待他人,关注自身与他人。
这是电影给我的启示。
好吧,最后这里有点像小学生作文。
<图片1><图片2><图片3>
很不好意思承认且无法直视看完这个电影我还哭了两个小时这个真相。
因为这电影里的一切都太美好了。
虽然发生在一些命运不够美好的人身上的这个故事,却无碍它的美好。
以前一直犹疑这片子怎么会是一美评分几乎最高的一部电影,看完我懂了,因为即使我可以忽视他又一次在这部片子里悲伤的挂掉,他依然用无可撼动的演技,对只有两个手指和一双眼睛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优秀的演技,我想史蒂文·罗伯特森同样配得上所有的称赞,在这两位演员身上,挑不出一丝毛病,称得上大器早成,拍这部电影的2004年时两位主演分别是25岁与24岁,看完电影边哭边想,如果让我在2004年看到这部电影,会不会有什么不一样?
平心而论,看片头部分的时候,我会同样以一种国人的身份代入,觉得残疾人这样的生活也还蛮不错了,护工任劳任怨的帮助残障人士擦身,无微不至的照顾,出行的方便,但是看了一会儿我承认我错了,残疾人也有正常人的权利,不容易得到不代表不可以争取、不可以去畅想。
Rory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来到一个新疗养院之后大声的介绍自己,特立独行的深夜开大音响,“教唆”Michael和他一起泡吧,争取独立生活的机会,然后是邂逅爱情,尝试各种难以做到的事情,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直到他开始对着朋友与心上人恶语相向,原谅我那时对他的误解吧(也许是看到一美容易智商为零吧)我顺利的跳进了电影里每一个坑,被带动着情绪笑着、哭着,所以最后才会更深刻的了解到什么是独立、什么是责任、什么是珍惜、什么是真正的为他人着想、什么是上天赋予的礼物,我想这才是最高层次的励志、最美味的鸡汤吧,不是将每个痛苦摆出来给观众看,而是将美好展现给我们每一个人。
无疑,Rory是Michael生命中的礼物,是一位天使,他怜悯的问Michael犯了什么罪要一辈子禁锢Carrigmore,他不仅带领他走出Carrigmore,还真正教会了他如何独立的生活、如何痛苦却成长,同样他也给予Rory真正的友谊。
就连Siobhan也不解真相的责备Rory的时候,只有Michael坚定的站在朋友身边,无论是恶语相向,还是存心打击,他都是如此宽厚。
他们才是真正的朋友。
女主角同样十分美好,不论最开始有趣的邂逅,还是之后为爱人展示自己最爱的歌,或者牵挂惦念愤怒却始终无法走开的牵挂,爱心的照顾两个人的情景,都是十分动人的。
值得两个男人的倾心牵挂,虽然最后没有一个虚假却美好的结果,但是那些爱情中动心的瞬间,痛苦到哽咽的时刻都敲打着每一个曾经爱过的人。
Rory外表坚强内里脆弱哽咽着也要表现自己的坚强,Michael软弱的哀求大声的说爱着,两个人展现了在爱情中的不同状态,哪个更令人心疼呢?
毫无疑问,詹姆斯·麦卡沃伊是片中绝对的男一号,他的生命虽短,却完美掌控了自己珍贵的时间用在何处,虽然也有被嫉妒折磨无法自持的时刻,虽然也有恶作剧的时刻,他却是善良的,他无法给爱人完美的责任感就强迫自己远离对方,他刻毒的讽刺朋友是想唤醒他看清真相,他无法容忍别人对于Michael的伤害为他冲入冰冷的雨中,他危险驾驶为了体验进监狱的感受,他与孩子们赛跑作弊之后又放弃了第一名,这是一个可爱倔强善良的人,他用有限的时间体验了更多为人的乐趣,抨击伪善也善意的对待身边的人,我想虽然很多人比如我虽然比他身体健全,却无法在生命终点骄傲的说出那句RORY O'SHEA WAS HERE,也无法如他一般 Inside I'm Dancing。
这才是我痛哭的原因吧。
从《成为简奥斯汀》开始,一直都在看jm这个萌大叔的电影。
《生命的舞动》收藏有些日子了。
中间停顿了近两个星期一直没看大叔演的电影。
前天计划昨天看一部电影,便选择了这部。
jm在里面饰演青年罗里,身体能活动的只有嗓子和右手。
但他的内心追求独立,人格的独立。
生命应有的色彩和光芒。
此外,脑性麻痹患者麦克,在罗里的鼓励下的改变,勇敢的走出卡里莫。
他们在酒吧里,坐在电动轮椅上跳舞,和女孩们调情,嬉笑。
罗里经常说的那句话,hei ,天气很好,出去转转。
说这句话时,他的脸上的表情是轻松的,他不在乎别人如何看待他的残疾。
他在小区里和小孩比赛,谁更快。
他开着车疾驰在道路上,他对警察说,你抓我啊,你不要歧视残疾人,残疾人也应该享有公民被逮捕的权利。
他对失去爱情的麦克说,“未来就是上天对我们最大的恩赐。
”这就是那个梳着朋克头,带着鼻环的年轻人——罗里。
他的生命很短暂,甚至比麦克的还短,但是生命的短暂并不会限制它的宽度。
罗里在知道自己的结局时,仍然开心的活着,追求自己的独立。
jm大叔没让我失望,又一次为大叔掉泪了。
以前,看多很多励志片,如《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风雨哈弗路》、《喜剧之王》、《叫我第一名》......片子里的主人公和《生命的舞动》里的罗里有共同之处,他们认清自己的缺点,所处环境的弊端。
但他们从不自暴自弃,而是努力的改变自己,改变环境。
若生命长度很长,那么我们就坚持的走下去,若生命很短,那么我们努力的让它变宽。
-今天看了在2011年北大的毕业典礼上央视记者张灵泉的致词的视频。
她说,找到自己想要,知道自己谁,这个至关重要。
你想要什么呢?
你是谁?
———————————————————罗里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便那样坚持的去为自己争取。
你又为自己争取过什么吗?
你有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过吗?
不要让自己后悔,你应该知道这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
由于英语水平欠佳,看电影时还是需要借助字幕;可下载的字幕时间轴十分坑爹,导致我在观赏的过程中情绪基本是游离在外的,可惜了这么好一部电影,心塞。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这部电影仍然不失令人动容的力量。
Rory第一次出场的镜头其实十分可怖:他从一个像笼子一样的车里被运送到Carrigmore,他表情凝重显然是不喜欢这段旅程,亦或是这个新的“收容所”。
典型的叛逆期少年,可以想象他就是像那些调皮捣蛋的初中生被学校劝退又接收一样地辗转于各个疗养院。
他的确不是个好孩子,他的行为自我得简直令人讨厌(可惜颜值过高只能让人不疼不痒的说上一句:真淘气)。
事实上Rory只是在做他有权利做的事,他只不过是那类并不普遍存在的藐视规则的人罢了。
他带Michael寻欢作乐尽兴之后回到Carrigmore后还半开玩笑地把错推到他头上,而当他发现Michael真的会为管理员的批评而难过时便立刻严肃起来承担了责任。
他并不是个讨厌的自私鬼,他只是个热爱生命的乐天派,他只是想体验一切他应当享有的权利和乐趣。
我最喜欢的是Rory“驾驶”着他的轮椅跑得飞快连影子都看不清楚的样子,那份激情与活力让人内心禁不住也要欢欣不已。
Michael比Rory更可怜。
他的身体状况虽然比Rory要好一些,但他连一个会关心他的亲人都没有,疗养院的护士们虽然爱护他,却没有人能听懂他的话——事实上这并不是多难的事,照顾了他一段时间后的Siobhan也能轻易地听懂他的意思,可见护理人员们的关心其实也并不走心。
Rory能听懂他说话这件事几乎点燃了他,而他当初申请独立生活的唯一原因基本上也就是这个——其实直到Rory病危之前Michael都还不太理解他所追求的“独立”。
而Rory教给他的却不止于此。
在他倾心于Siobhan时Rory痛骂他一顿,叫他明白什么是责任——可见Rory虽是一副花花公子做派,却绝对不会拿女孩的幸福开玩笑。
可以想象,在他色彩斑斓的交际活动中怎么会没遇到过令自己心动的女孩呢?
而他彼时的割舍之痛谁又能体味呢?
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理解“独立”的意义,太多的人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却离不开长辈的羽翼瞻前顾后。
而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又凭什么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面临的风险再大能大过残疾人无人照料的危险境地?
影片的最后,Michael凝视着Rory空荡荡的轮椅,却听见了来自他的spirit的那句:If you wanna have a walk? 如果你想自由地行走,那就勇敢推开家门,独自走向这五彩斑斓的世界。
即使身体只剩两根手指可以活动,依然要独立鲜亮的活着。
一直排斥这类压抑的题材,冲着James McAvoy,看了这部片子,看完果然胸闷,片中充斥着黑色的英式幽默,让人心酸的笑着在美国时,处处可以看到方便残障人士的设施,让他们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出行,感叹于资本主义国家物资之丰富,体系之完善。
病残的躯体阻挡不了生命的舞动,像Rory那样独立的人格更需要社会,家庭和制度的关怀来养成。
Inside I’m Dancing, Inside I’m Freedom——记电影《生命的舞动》不出我所料,又是一部让我沉入其中的片子。
会止不住的想,所以尝试着不住的说出来吧。
他拥有鸟儿的灵魂,所以注定不能被困在牢笼中。
他渴望自由的拥抱,所以注定不凡。
在常人看来,他已经不普通了吧,只是这种特别并不是大家想要的。
永远只能生活在轮椅上,没有他人的帮助,他甚至连床都上不上去。
我不知道全身只有眼睛嘴巴和一根手指能动的人是怎样感受这个世界的,是怎样生活下去的。
就是这样的他,出场的顶着一头刺猬一样的金发,眼神中藏着对周围一切的不屑,那种高傲,那种与环境的格格不入,那种永远不该出现在疗养院的音乐和语言,那种不同的,特别的心灵……看到他,不知为何我想到了Andy在肖申克,他们都像是大众中的异类,孤高的活着,走着自己想走的路,甚至不畏惧against world。
不同的是,Andy是在沉默中活着,在沉默中继续,在沉默中爆发。
而他,永远散发着活力的光芒,根本不像是一个身体有残缺的人。
Andy有很长时间实现他的愿望,而他,也许明天就没机会再沐浴阳光。
所以,当评审员让他半年之后再申请独立基金时,他止不住的破口大骂,他必须为自己抓紧时间。
他的渴望只是拥有自由,像个正常人一样拥有独立的空间,从此能告别那些fking rules。
这样一个异类,在疗养院中不会受到护理人员的喜欢,他们不愿意帮他整理刺猬发型,不愿意让他保留他自由的态度。
于是,他认识了这样一个孩子,一个只有他能理解那个孩子含糊不清的发音中隐藏的真实的意思。
也许那个人不应该被称为孩子,他叫Michael。
不再需要拿着让人着急的拼字卡片,像正常朋友间的对话,能够有人理解,而不再被当成一个傻子。
对于Michael,已经是一种幸福了吧。
所以,他们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朋友。
面对着从小就抛弃他而去的官员父亲,Michael只有直直的望着,无法发出一个音节,不知心中有什么情感在涌动,不解,期望,还是仇恨呢……我不知道,不过我觉得Michael,根本不是个会怨恨别人的人吧。
而他大声告诉Michael,你要说话,告诉他你不是傻子,你也有尊严。
尊严,是他第一次感受这种力量吧。
第一次感受到不同,第一次自己喝酒,第一次接受亲吻,第一次看到原来就算是坐在轮椅上也能像个舞者。
这是Michael以前没有经历过的世界,和疗养院截然不同的世界,其实人人都应该享受的世界。
所以,从搞砸那个募捐开始,也许才是他真正认识Rory的开始,也许才是他渴求自由的开始。
他们自由的生活并不像想象中的一帆风顺,可是只要能够自己想出门就出门,想听音乐就听音乐,这样其实就够了吧……那个女孩子的出现也许让他们看起来更深情,虽然无法顺利表达自己,也一样有自己的爱。
这是谁都没有权利,也没有办法拿走的。
只是,这注定是无果的爱恋。
昨天还激愤的和一群孩子一起开快车被警察堵着,叫嚣着如果不抓我就是歧视残疾人的Rory;昨天还自己坐着轮椅从警察局中出来,让人担心了许久还能笑着说自己成功越狱的Rory;昨天还向着天空大声控诉市政厅不给他们在桥上留轮椅自杀通道的Rory;昨天还笑着说回我们的家的Rory,今天就已经离去了。
当他对Michael说着自己内心最后的话时,Michael用自己并不能完全自由活动的手捉住了Rory那根唯一能感受的指头时,一切的一切,都已经不再重要了,Rory会随着他指向心脏的手,活在Michael的心中。
因为他教会了Michael勇敢地拥抱自由,勇敢的独立生活,他已经将自己自由的灵魂,让Michael感受到了全部。
也许在天堂,你能够自由的奔跑,能够自由的喝酒,能够向自己的渴望一样,主宰自己的人生,能够永远生活在自由的时光中。
所以,无需流泪,对于他,已经足够。
Inside I’m Dancing. Inside I’m Freedom.后记:又变成这样了,感觉就是在写电影,只是那种片段让我止不住的想,而且想的时候又感觉不到悲伤,反而是一种开心吧,不同于喜悦中的兴奋,却是一种看到另一种人生的启示。
只是简单的两个人,简单的故事,并不轰轰烈烈的经历,却让我看到了一种心境。
也许随心而行,是一种幸福的选择吧。
很多人也许觉得Rory的性格很自傲,不知道为别人着想,其实这只是一种他存活的方式吧。
没有过多的乐趣可以从其他地方获得,偶尔想要潇洒的过下去,也许就会伤害别人吧。
本来找这个片子来看就是因为看了X Men:First Class之后很喜欢一美来着,只是未曾料到找的第一个片子竟然这么棒。
没有过多的修饰,只是看到人物本身的性格吧,简简单单的,但是却有着神奇的力量去感动我们这种正常人。
其实不知道为什么,最感动我的地方竟然是Michael握住的那根手指,唯一的接触,唯一的感觉接收器,一瞬间,我感觉我们真的真的好幸福。
片子名字翻译是《生命的舞动》,其实还是很不错的,至少舞动,也可以是心灵的动态吧。
又说了这么多,果然我的后记很,恩,啰嗦。
不知道为什么在写正文的时候全是电影场景,挥之不去,所以也不知道怎么加入自己的情感了吧,觉得破文笔一加入好像会破坏整体美感吧……我觉得我就是语文水平下降的产物,好久没写影评了,可能是好片子太少,有感觉的就更加少之又少了。
这次片子只是在看了一半的时候就感觉很兴奋,平静中的兴奋。
本来激愤的用英文写了微博要发的,结果短信抽了,说成功发出去了结果空白,我的稿子也没了。
后来凭着记忆把它整下来,也只是想留着那种心情吧。
好片子真的不容易遇见,更别说是能想到,能有下笔冲动的了。
于是,完了吧,完了,终于,画上句号了。
我要继续看小麦的片子去了,恩,法鲨也继续找找吧于是下面是那天晚上微博的复原体,绝对是给自己看的,顺便我的滥英文不知道能不能鼓动大家看片子啊。
算了,反正是文艺片,现在看得人也越来越少了吧。
最后算作自我安慰,只是给自己,给自己啊!
Watching Inside I’m Dancing, I didn’t feel excited, but peace, freedom inside heart. It’s a literature movie, but not boring. Although I didn’t finish this movie, I’m sure I like it!写于Dec.01.2011突然想起6年前自己还写过这种东西,挺好玩儿的发过来就当纪念了…因为在写那个30天推电影挑战,恰好写到你因为哪部片子喜欢上自己的本命,一美也算是本命之一了hhhh初看是因为叉男第一战,但是喜欢上他恐怕要算这一部了…2017.12.7
【最喜欢的台词】麦克:我想回我家了。
罗里:是我们家。
不然你要我去跳河啊?
麦克:护栏太高了。
罗里:的确太高了。
给都柏林政府致信:亲爱的诸位,我抗议大桥没有为有自杀倾向的残疾人士提供方便的轮椅通道,剥夺了残疾人应该享有的自杀权力。
厌恶你们的:罗里·奥西亚和麦克·康纳利。
是看了朋友说她看过这部片子之后呆呆地哭了两个小时,我才会选这部片子来看。
看过之后才发现这部片子标记的类型是“剧情/喜剧”,其实也确实算是一部喜剧,可是在片子里令人轻松发笑的桥段,背后总难掩悲伤,只因为故事的主角,是两个永远都无法站起来的孩子,但他们却执拗地想要舞动自己的生命。
故事选择的主视角,是患有先天大脑麻痹而全身瘫痪的男孩麦克。
麦克从小便被寄养在一家疗养院中,这里有着无数和他一样的悲惨的人。
疗养院里有各种规定,初衷当然也是为了病人们考虑。
麦克早已对此习以为常。
尽管一直生活在单调而乏味的生活中,但麦克也没有丝毫的厌倦,因为他从未享受过生活的其他可能。
直到同样瘫痪,却浑身散发着与众不同气质的罗伊也来到这里,麦克的生活才发生了改变。
说实话,我是个对残障人士没什么好感的人,因而片子一开始让我有些轻微不适——满屏的残疾人,都在可怜巴巴地等待着护工的照料。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厌恶,是觉得残障人士由于自身的残疾,心态上不免会发生扭曲——那种依赖感和自卑感,会让他们的生活看起来只是在消耗时光,等待死亡。
但罗伊出现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罗伊带着麦克体验他从未体验过的真正的生活,尽管这使得疗养院的秩序被打破,使得“好孩子”麦克也变得不守规矩,但麦克却找到另外的生活方式。
即使身体残缺,但他却可以依靠自己而生活。
随后,二人便一同离开疗养院,开始了独立生活。
尽管是一部以残障人士为对象的电影,但作品里对于独立的讨论,无疑适用于更多的场合。
一个人即使身体健全,他的心理同样有可能是残疾的——心理上的残疾,使得他也会生成一种依赖感,他会选择放弃一些东西,来谋求一个安定的庇护。
甚至可能在很多人看来,生活,只要能寻到一个保障,那便是最好的局面了。
他们放弃的是什么呢?
是肆意跳舞的权力。
离开疗养院,自己租了公寓之后,麦克和罗伊邀请了他们在酒吧认识的年轻女孩做自己的护工。
这位有爱心的女孩把二人照料的还算周到。
但天性散漫的罗伊很快便惹了很多麻烦,甚至还体验了“被捕”的滋味。
但是最大的麻烦,其实还是麦克制造的。
他爱上了一直照顾自己的女孩。
所以当在化装舞会上,麦克紧紧地抱着女孩的时候,便意味着作品很难以一个圆满的方式结尾了。
因为罗伊,麦克已经收获了自己心灵上的解放,但解放不意味着无所不能。
关于麦克的爱情,或许是可以跳出“残疾”这一人物设定来看的,因为麦克最后是释然的——这就是生活,总有些事我们无能为力,但只要尽力去做,便不会有遗憾;只要用力生活,一切也都会美好如初。
所以整部片子弥漫着“沉重的美感”,可能这世界,一切无从改变,但人依旧可以拥有美好。
一切都无从改变,比如像是,天使总要回到天堂。
尽管作品最显眼的,还是对残障人士的生活的描写,但在我看来,其实作品探讨的是更普遍意义的话题。
在《发条橙》里,有句台词是说人一旦不再做选择,那就意味着他死了。
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一个人会失去一些选择的可能。
但一旦默认生活的不公平,默认了自己只能接受无路可走的局面,便自暴自弃,那样生活也会变得很容易打发——因为没有什么可能被得到,或者是失去。
比较有趣的一个细节,是在麦克和罗伊想要离开疗养院独自生活时,需要去申请社会福利,申请的条件是申请者“是否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这其实明确了作品所说的一个指向,即“独立生活”,最终明确的是一个社会地位。
只有具有独立生活勇气和能力的人,才可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尽管自己的申请并没有得到通过,但无疑罗伊有这样的勇气。
影片一开始,初来乍到的他便对麦克说,活着就是该折腾。
无论是怎样的生活都是一笔馈赠,以自己的方式去“挥霍”它,去找到自己的精彩,实在是理所应当。
活着,就该肆意地跳舞。
一貫在電影裏吃爆米花約會看電影的甜美少女換成了電動輪椅上的一對男主角 被命運無情的賞賜 被道貌岸然的慈善機構與表情麻木的神職人員重重包圍一片灰蓝色布景 他們與處境抗爭 依靠盡可以動彈手指的能量 他們自我選擇 選擇自我 不因生活能力的喪失而墮落 他們玩世不恭而調皮 極度自負且極端自卑 他們陷入無法掌控力量的恐慌中 他們調侃無力完成的自殺 他們珍惜而且藐視生命 他們的生活命名一塌糊塗 他們自得其樂 他們生於憂患 他們死于情誼 他天生愚笨拙劣不堪 他古靈精怪才思敏捷 他天真幼稚善良純真 他利落帥氣無往不利 他們是天造地設的彼此 他們高山流水 他們柱著荊棘做的手杖 互相攙扶依靠 他的墓碑祭奠另一個人的臉 而他的心臟負擔另一個的心跳 不曾相同處境的也許根本不會懂 我提醒你們不要濫用愛心 褻瀆神聖 同情跟假想都是狗屁 別套用情誼 我會做你的夥伴 只是因爲我們都是距離上帝最近的孩子 而我隨時可以觸到你 Inside I`m dancing...
小麦的头发是黄色的
没有带入感……可能因为画面太老,没有英文字幕,口音也有点听不懂。
前半部很不错,后半部慢慢散了。几个主演的表演都挺出彩的
一句话评价:电影比海报好看多了 但还是不够好看😾两句话评价:不过听一美喊一百分钟的Michael 还是很满足🐒现在好累好难受 具体怎样就不记录了 反正整个一美片单我都能把所有分镜背下来了。简而言之 电影在我这不值三星 但詹一美值得。詹一美值得世上所有的星星。(矫情怪上线 踢到火车下面
sure it&#39;s dancing, what do you think i&#39;m doing inside :*(
7 演得很好
看多了这类片,没感觉了。
有点揪心
关注少数群体,
叙事性还是差了 两个主角演的真的好
就是去看人的
就算是一美脑残粉也没看下去,勉强快进着看的。想在一个电影里找到人生奋斗目标的你还是省省吧,活了二十多年都没找到方向一个电影就能给你了?可笑
如两极天使般,两位主演应该双双得奖才是
&#34;你不需要任何人,你是独立的“
两个男主角的演技已经无可指摘了...twinge,不是虐也不是伤,像灾难片一样能唤起人心中最柔软的那份悲天悯人和自我反省...当James只剩下头脑和右手能活动的时候,表演的杀伤力仍然丝毫不减,甚至有更加泛滥之势...原来华服西装都无所谓,只要他的眼睛仍然幽蓝...
quite touching...
2017/37)这类题材的片子/电视剧,日本比欧美要擅长多了。曾经沧海难为水。
还可以啊
hey u can live by yourself~u r ur own man...
我也想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