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是挺好的一部片子。
不仅故事不错,而且人物形象饱满,更难得的是将各种元素捏合到了一起也没有看起来杂乱无章,条理自始至终清晰,片子主题并不鲜明,但却能使观者有所感触,引发思考,相信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影片是严肃的,并且主题也不单一,承诺、背叛、救赎、苦难等沉重的话题都有所表达,而贯穿始终的词应是——寻找。
承诺一词集中安排在主角老皮特的身上,汤米李琼斯真不愧为老戏骨,愣是塑造出了美国老牛仔版的关公千里走单骑,一诺千金,义薄云天,看过的好莱坞电影中为友情两肋插刀勇闯虎穴的英雄大有人在,而如老皮特这种这般珍视友情、坚守承诺的角色还真不多见,西方人大概是重视诚信的,但多半体现为一种契约精神,但影片中老皮特的行为好像不太可能用契约精神来解释,不知导演兼主演的老汤米李琼斯是否看过《三国演义》,据说某个版本的《三国演义》被西方人译为《战神》,说的就是关羽。
关于背叛,剧中主要人物可以说都存在着背叛的行为:年轻的巡警迈克和他同样年轻的女友貌合神离;咖啡店老板娘与不同男人不定期的乱来,甚至当着丈夫的面与姘夫动手动脚;葬礼主角艾斯卡达的妻子坚决否认照片中的自己,或许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奇怪的是,我们却看不出影片否定这些背叛行为,相反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美化,比如迈克的妻子与咖啡店老板娘结伴与男人去开房就呈现得一点都不龌龊;而老皮特从墨西哥酒馆打给老情人的长途电话更是演绎得让人无限同情与唏嘘。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些背叛行为是否恰恰隐喻了影片的现实大背景——非法移民离开祖国前往美国的前仆后继?
如果说逃离自己的祖国也可以定义为背叛,那么此处的逻辑就说得通了——离开没有希望的家园去追求更好的生活与离开冷漠无情的婚姻关系去追求热烈的爱情或激情道理上是相似的。
承诺与背叛或许就是硬币的两面。
救赎与苦难则更是孪生兄弟。
杀人者迈克被老皮特绑架着走上了自我救赎之路,九死一生。
救赎是宗教的名词,片中老皮特在对待迈克时俨然充当着上帝的角色,他掌握着年轻人的生死,迈克所犯下的罪在老皮特看来是为原罪,然罪不至死,也不能死,只有在朋友艾斯卡达最后的葬礼上做出彻底的忏悔,迈克的罪过才能消除,才能被原谅。
在救赎的道路上苦难是必须品,迈克所经历的在沙漠中差点被遗弃,在山洞中被蛇咬,直至到了墨西哥后冤家路窄,被曾经自己殴打过的偷渡女子打回来,一切的一切无不是在偿还其犯下的罪过,是为救赎之路。
片中安插的老牛仔的桥段则有更加直白的宗教意味,老牛仔正在经历的苦难是人类个体最后的也是最另人无奈的苦难,可以说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或许,观众眼中可怜的老牛仔在上帝的眼中并没有完成自我的救赎,没有洗脱原罪。
最后要讨论的名词是寻找——履行承诺也好,完成救赎也罢,这部前半段用了时髦的非线性叙事后半段俨然一部公路片的电影,如果存在着贯穿始终的主题的话,应该是“寻找”二字,前半段片中的大多数人物和片外的观众都在找凶手;后半段名义上一老一少二位主角是在找艾斯卡达的家乡,观众的感觉则更像是在寻找影片的结局及其所要表达的意义,正如你所看到的,老皮特最终没能找到艾斯卡达所描述的家乡,因为这已不再重要,老皮特认为他已然找到了。
也许找寻的意义不在(再)于是否能找得到。
让我震撼的:1/路上遇到孤独濒死的老人,老人最后的那句话。
请求你给我一枪吧。
2/把尸体运到了死者所说的家乡,却不存在那个地方,主人公的微笑。
3/主人公打电话给他喜欢的女人,那个女人的表情。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2005)7.72005 / 美国 法国 / 剧情 悬疑 犯罪 西部 冒险 / 汤米·李·琼斯 / 汤米·李·琼斯 巴里·佩珀除了直白的描述悲情還有另一種可能艾斯卡達的三次葬禮 2005 美國 Tommy Lee Jones 落葉歸根 2007 大陸 張楊
落叶归根 (2007)8.62007 /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 剧情 喜剧 / 张杨 / 赵本山 郭德纲人生就是一路的奔波我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看過落葉歸根,但我推薦大家去看艾斯卡達的三次葬禮,你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整部電影有牛逼的蒙太奇剪輯手法,三場葬禮三場不同的人物故事出場讓你一層層的發現原來兇手在一開始就告訴我們是誰,兇手、死者、兄弟、兇手老婆原來都有一絲一縷的牽扯,但至始至終都圍繞這死者,而兇手帶這愧歉伴隨一生。
而落葉歸根倒是直白不修色,工友一路上折騰奔波,也遇到很多人發生很多小故事,但都沒想著放棄死者,堅守著中國人入土為安的信念,誰知道到了目的地死者親屬因三峽大壩修建被遷移到湖北宜昌,而主角又展開另外一段奔波的故事,我想這就是中國人一生的奔波的寫照。
你可能會認為看我的描述覺得完全不重合也沒有相似之處,但當你看完艾斯卡達的三個葬禮你會沈靜在一股意猶未盡之中,明白為什麼中國電影就是發展不起來。
老实说,我看这个电影看了三遍,用时1年……才看完。
头两遍看到中途的时候放弃了。
觉得这个片子太……好像是没有放盐而且煮过了头的鸡肉一样。
后来实在是无聊了,为了清理硬盘,我开始看之前没有看过的电影。
这部片子刚刚看的时候感觉不知所云,一个西部小镇上很平凡很无聊的生活介绍。
而且很长感觉好像预示着整部片子都是这样节奏的故事……看到汤米里琼斯把巡警推到尸体边上,说这也是条人命,曾经是。
(我记忆中的一个片段,可能不是很准确)生命。
这部电影让我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不得不说,在看完了这部电影之后我开始尊敬这部电影。
里面还有很多我不是很明白的话。
里面还有很多我不是很明白的感情。
里面还有很多我不是很明白的道理。
但是,这部电影在我的硬盘里。
但是,这部电影在我的记忆里。
至少它在告诉我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
原来这是一锅熬好的鸡汤。
这样是不是可以这样看,当你觉得没有什么、不值得经历、烦躁、不安的时候,不要急着退出,看看周围,也许你会发现,这道菜确实不是让你去欣赏鸡肉的,重点可能是汤。
马奎斯不想死却被边防巡警给误杀,瞎眼老丈想死却不得。
恰恰是偷渡边境未遂的墨西哥女人救活了那个抓捕并打断自己鼻梁的美国巡警。
很是巧合对不?
是否说,巡警的一次被迫旅行所观所感会让其重新做人,至少以后再遇到偷渡者,会施以最大善意吧。
美墨边境风情地貌有所展示。
起先有点不明所以,及至老牛仔闯入劫持巡警,后面的故事就精彩了。
美边防部分后来等同于渎职,那个小头头干脆度假去了,说不关己事。
后来出动的直升机等也并没给老牛仔带来太多麻烦,好奇美边防部门可以越界执法?后来找到瞎眼老丈的胖子,有在《地球上最后一个男人》和 《绝命律师》中出现。
此前,被射杀的马奎斯是否睡了巡警金发老婆?
不可能只跳舞。
因果报应?
漫漫返乡路《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The Three Burials of Melquiades Estrada 年代:2005年 / 类型:反西部 / 导演:汤米·李·琼斯 / 主演:汤米·李·琼斯、巴里·佩伯、朱里奥·塞萨·塞蒂洛一句话评价:披着西部外衣的友情故事,坚硬如水。
西部片一直都在衍变过程中,只不过约翰·福特、霍华德·霍克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给了西部片一个定义:在激烈的交锋中展现个人英雄主义,前提是明确正确的价值观。
到了最近20年,西部片日薄西山,当凯文·科斯特纳接过最后一棒之后,就难以再有谁描摹西部片的轮廓了。
作为演员,汤米·李·琼斯尝试导演行当,便染指西部片领域,这一次他把一个友情故事镶嵌在西部原野之中,影响颇深远。
后来的《落叶归根》《大兵小将》等电影都有它的影子。
友谊万岁《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诞生的2005年,还有一部西部片也备受关注,那就是李安导演的《断臂山》。
实话说,这两部片子都不是典型的西部电影,都是带有浓郁的个人风格。
李安让两个牛仔在西部谈情说爱,一反牛仔阳刚十足的做派,塑造了一个温柔阴性的西部世界。
汤米·李·琼斯的《艾》其实也是两个牛仔之间的故事,只不过是将爱情变成了友情。
电影前半部分看上去有点杂乱无章,乍一看让人摸不着头脑。
实际上导演将原本的故事线索全部打乱,让人在支离破碎的镜头组合中梳理出一条故事线来。
在跳跃的情节里,我们得知皮特和艾斯卡达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曾一起在西部度过许多平淡的时光。
艾斯卡达曾经对皮特说:“等我死了以后带我回家。
”皮特自然是当成玩笑话来听的,但是没想到这句话居然一语成谶。
再一次意外中,艾斯卡达被误杀,于是皮特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好友的遗愿。
为了让他的归乡之旅更有说服力,影片用了双线并行的叙事方式, 最开始就是皮特知道了艾斯卡达死亡的消息,然后他便千里迢迢将艾斯卡达的尸体送回故里。
另一条线,通过皮特和艾斯卡达往昔生活反映他们的交情,暗写了皮特失去好友的沉痛,比直接的表达更让人感同身受。
此外,编剧又专门为“凶手”也拉出一条叙事线索。
杀害艾斯卡达的人是小镇的警察迈克。
按理来说,迈克是个逍遥法外的杀人犯,虽然他是过失犯罪,但也理应接受他失手的惩罚。
不过影片并没有把他塑造成混蛋或是蠢货,而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人。
比如,他和妻子的生活缺乏交流,生活的没滋没味,虽然这些并不能成为他误杀艾斯卡达的借口,但迈克也确实有令人同情的地方,所以即便皮特痛恨他杀害了好友,却没有以牙还牙的情节发展就有了站得住脚的理由,同时,这也将电影的主题引向了人性的深度:逝去的友人固然值得铭记,更重要的是对在生者的宽恕。
尽管西部片已经日薄西山,但西部精神仍然代代传承。
汤米·李·琼斯扮演的皮特头发花白、皱纹横生,但是他却成了最具有牛仔精神的人:沉默、执着、我行我素。
尽管这看起来有点不合时宜,但对待朋友两肋插刀,履行诺言毫不犹豫,并以自己的方式惩罚罪人,令人不得不心生钦佩。
当他履行了承诺并引领迈克完成了救赎之后,他的背影那么疲惫,并没有胜利者的姿态。
根植在他身上的牛仔精神,已经跟随者落日,一同在这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边界和解在《巴别塔》中,可以看到美国政府对于偷渡者毫不手软的惩治,但是《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却恰恰相反,通过一个墨西哥偷渡者的死亡来表达对这一个群体的同情,这是一种超越了种族界限的悲悯。
皮特和迈克在前往艾斯卡达的家乡途中见到了很多墨西哥人,他们都质朴善良,为他们提供帮助,这与美国人对他们的暴戾行为是显得多么的不公平。
美国是移民国家,反应移民生活的美国影片也不在少数。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是典型的“美国梦”故事,但在墨西哥人的美国梦破灭的同时,美国本土的牛仔梦也在一点一点凋零。
皮特是在用传统的方式处理他所遇到的问题,这个牛仔从不用爱憎分明的标准来判断食物,这也让很多西部片影迷感到有些不爽,因为他明显没有觉察到自己传统观念的动摇,他只能对使用暴力、宽恕还是报仇这些问题而伤脑筋。
如果说影片中美国人对墨西哥人的态度是敌视,那么墨西哥人对美国人的看法就要单纯得多。
美国在墨西哥人的眼中是个天堂,加上两个国家地理上又近在咫尺,所以美国总是被第三世界国家的人视为充满财富的乐土。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提供了一个新的美国梦:现实是冰冷的,即便你有像皮特这样的朋友,返乡的路也依然很遥远。
反类型指数:★☆适宜人群:西部片拥趸
这个电影里没有恶人,但都是恶人,两个女主出轨偷欢,各有需求,老一点的女主貌似喜欢老牛仔,但她知道不可能,因为她的过往及放弃不了貌似安逸的现状,在感情和现实面前,她选择和阳痿老公凑活过日子,年轻女主因丈夫不懂情调(估计是早泄,或者性生活不顾及他老婆的感受),出去寻欢。
倒霉警察因错杀墨西哥人,被老牛仔折磨(被迫护送墨西哥人尸体送惠老家,中途经受种种磨难),最终以安葬墨西哥人及在墨西哥人尸体前祈求原谅而结束,我相信他不是虔诚的,但他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中途的折磨及妻子的不告而别,相信对他来说是人生中最好的一课,要懂得尊重别人,不论是他的妻子,还是墨西哥难民,心存敬畏,尊重他人,是他人格中应该有的一个底色。
老牛仔貌似冷酷无情,但是个有情有义,心地善良的人,教训警察,对老女人动情,对待瞎子老人,对待墨西哥朋友,都可以体现出他身上的温度及对生命的尊重。
最后这个电影表达什么,我没搞清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在2007年一月末,一个打工的农民信守承诺将死去的工友尸体带回家乡,入土为安的故事在银幕上为中国更多观众知晓,赵本山和一干客串明星用不错的演技将一个诙谐而又带着苦涩的故事演绎的笑中带泪。
其实,像这样“带尸还乡”的故事已经被搬上过屏幕,好莱坞老牌影星汤米•李•琼斯执导的《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便是这样一部影片,而将该片和《落叶归根》放在一起观看也成了一件颇为有趣的事情。
好莱坞影星转行当导演的事例已经不稀奇,其中最成功的当数伊斯特伍德,而克鲁尼凭借《晚安好运》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相比之下,汤米.李.琼斯在2005年的《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虽然引得电影界的好评,却至今不为更多人所知。
这部电影讲述了美国德州牛仔皮特信守承诺,将死去的好友艾斯卡达的尸体带回墨西哥老家的故事,这个过程中还伴随着边防巡警诺顿的救赎之旅。
在这部电影里,汤米可以说采用了近几年流行的大量电影叙事手法,如顺序中带着插叙,同一事件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多次表达,多线索叙事等等,任何一个单独提出来都不新鲜,但是综合运用,且显得驾轻就熟就显出老将的不简单之处了。
本片开始的线索很多,以皮特寻找杀害好友的“凶手”为主线,还有皮特与艾斯卡达的昔日岁月,误杀艾斯卡达的巡警诺顿的经历,咖啡馆老板娘的经历,诺顿妻子的经历,而这些线索又互相交织,充分表现着人与人之间关联的偶然和背后的必然。
皮特是一个典型的牛仔形象,外形粗犷,作风自由,同时保持着一股牛仔的热情和倔强性格。
所以,他同墨西哥来的艾斯卡达成为好友,又因为对好友一句“如果死了,请将我带回墨西哥老家”的请求的承诺而执着,甚至有些疯狂的带着老友的尸体前去寻找那片家园。
而在途中,他并不孤独,因为有诺顿相伴,当然,这不是诺顿的本意。
在本片开始时,就可以看出诺顿的生活出了问题,他显得易怒、暴躁,和妻子的婚姻也有了N年之痒,他俩机械的做爱,而诺顿甚至只能靠看色情杂志寻的快感,而其妻也只能找其它男人作乐(巧的是正好找到了艾斯卡达)。
而或许正是这种不顺的境遇,让诺顿精神紧张,误杀了艾斯卡达,又被为朋友“复仇”的皮特生拉硬拽上了归乡之路。
应该说,《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与《落叶归根》相比,共同的都有对朋友承诺的信守,皮特为了信守承诺,可以不顾法律,让常人无法理解的拉上诺顿,带着尸体在美国和墨西哥苍凉的边境上穿梭。
他在这段旅途中一直显得很平静,感情上也只有在墨西哥喝醉后想到幽会的情人时有了波折。
他的承诺之旅应该说颇为顺利,汤米显然不想通过一路上的曲折吸引观众,而更想通过这个过程来表现一个牛仔信守诺言的执着。
最后当他找到艾斯卡达所谓的破败的“家园”时,他笑了,这段在暖暖的阳光和音乐下,他和诺顿为好友修缮破弃的房屋的情节颇为温暖而感人,是的,重要的是过程,或许这里是不是艾斯卡达的真正家园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皮特可以为好友带来一个安宁的葬礼,让他也让自己的心平静。
比起《落叶归根》,本片更多出一层救赎的意义,而诺顿正是在救赎的路上行走,起初被皮特绑架强行带走后,他对皮特充满了愤恨与恐惧,但是,渐渐的,沿途他经历了苦头,也遇到了一个个曾经被他暴打的善良的墨西哥人后,他的心境开始发生变化,特别在看到妻子曾经喜爱的电视剧时,他哭了,他此时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他也此时才明白家究竟是怎样的概念,他最后对着艾斯卡达“家人”照片忏悔的镜头颇为动人,他的灵魂得到了救赎,皮特对他说“你可以走了”,诺顿对着他的背影喊道“你也回去,对吗?
”,影片就在这里结束,可以说恰到好处。
在叙事上,《落叶归根》显得干脆的多,直接就以赵本山带着工友尸体的归乡之路开始,同时,它也更加“大胆”,不像皮特带着好友的尸体在人迹罕至的美墨边境穿梭,赵本山是直接将工友的尸体带上路。
尽管将工友扮作醉相解决同行的身份问题和采用土方解决腐烂问题的理由都显得牵强,但是也使得故事可以进行下去。
随着赵本山带着工友尸体的沿路的归乡之旅,这部电影也带着些“公路电影”的味道,如果说《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属于直指人性的话,那么《落叶归根》更多展现着沿途的“风景”,车匪路霸、失恋的司机、孤独的要靠假死寻热闹的老人、骗钱的路边小店老板、发廊女、经历了不幸却恩爱的夫妻、卖血的妇女,可以说将中国很多现实都展现出来。
当然,它不是要深刻的揭示现实,所以更多的是浮光掠影、点到为止,却充满了中国气息,从而很容易激起观众共鸣,也让本片超越了一般意义的贺岁片的范畴。
片中的赵本山也带着一股倔劲儿,他就是一门心思要把工友送回家,他显得土而木呐,却因为善良而执着的心总能“逢凶化吉”,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承诺。
《落叶归根》很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是一种对家乡的“根”的强烈表现,在片中,一路上,主人公都遇上了不同口音,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他们为了生计离开家乡,在外奔波,而他自己和死去的工友也正是这样的人。
在春节前夕上映这样的电影,无疑更能勾起大家对回家的期待,这也为本片在观众心目中增加了几分。
最后,和《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一样,主人公实际上也没有完全将工友的尸体带回家乡,但是同样的这已经不重要,他已经信守了承诺,他已经尽力。
影片的结尾也很出色,它将背景放到了三峡工程这一引起了大规模移民的大背景下,最后当主人公找到工友的“家”时却发现那里同样被放弃,工友的家人已经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这就将使得一场归乡之旅的结局带上了悖论色彩,死去的工友回家了吗?
也使得故事在最后当上一丝淡淡的沉重,却比一个大团圆似的结局更耐人寻味。
尽管故事上类似,但是两部电影由于文化差异和导演的表现意图的不同,应该说风格还是不同的,《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更多直指人性的东西,而且也带着西方此类电影常有的宗教色彩,加之壮丽而苍凉的西部背景,使得整部影片的基调有些压抑。
而《落叶归根》更多乡土气息,片中更多喜剧元素,整个归乡过程显得波折不断,热闹非凡,却在其中又不时点睛性的引出淡淡的苦涩,喜剧性的展现着一些沉重的内容。
两部影片都不看重结果,重在过程,但是前者更多展现心灵的过程,后者更多展现路途的实际过程,但是殊途同归,都将一段承诺引发的不寻常事件表现的充满了戏剧性。
从个人来讲,我认为《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显得更有味道,值得细细咀嚼。
而《落叶归根》的本土性则更让我看着有感觉,特别它在喜剧色彩下的现实主义风格令我印象深刻,没有《疯狂的石头》那么夸张,却依然不失黑色幽默的意味,作为2007年的首部国产大片,《落叶归根》开了个好头,让人在不时的笑声中感受到了“一诺千金”的感人力量。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8cd945082ad4aa950b7b82cf.html
须发花白的汤米·李·琼斯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一样,老而弥辣,就像德克萨斯州黄绿相间的绵延山川,充满了西部老牛仔的粗犷力量。
这样的风情总让我联想到中国武侠中磊落豪迈的北方侠客,如《天龙八部》中的萧氏父子,独来独往快意恩仇。
据说导演拍摄此片的初衷是来自于美国士兵在墨西哥边境的一次误杀事件,肇事者至今逍遥法外,这样的情节到与《天龙八部》中雁门关外的伏击差相仿佛。
但西方人却没有东方人那样处心积虑数十年的城府,他们的救赎方式粗暴直接,却能给人以一种别样的回肠荡气。
老牛仔之所以要挟持杀人的士兵踏上这条艰难旅程,目的其实很简单,一是出于复仇心理,二是出于对承诺的坚持。
这样的精神放在古代中国来说是江湖义气,放在美国西部来说是牛仔间的友谊,这种拳拳之情总能让人在冰冷枪弹的夹缝里感觉到丝丝温暖。
老牛仔的行事也是开门见山、毫无迂回,在与警察交涉未果的情况下,直接破门擒敌、掘地掳尸,这样的不由分说透露出一种真性情、大痛快。
他明知道此举定会冒犯世俗法律、触怒军队警察,但依然全无畏惧、义无反顾,他的执著与顽固正是单纯直率的西部精神的体现。
除了老牛仔以外,影片中还有很多流露着慷慨古风的人物。
那个路旁独居的盲人老者,对待陌生过客大方坦然、毫无芥蒂,心地光风霁月令人敬佩。
但作为底层人民,却对军队、警察这些官方代表保持着天生的抗拒和敏感,极力维护江湖同道。
猎熊人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可谓是此类豪侠的最典型代表了。
还有那个墨西哥姑娘为大兵疗伤时的真诚、报复时的狠辣和事后的一笑泯恩仇,足当得一个干脆爽利、恩怨分明的巾帼英雄的形象。
即便是人尽可夫的老板娘,心中也存着对老牛仔的情义底线,风骚媚骨里也藏着悲悯心和正义感。
救赎是影片的主题,不仅仅是对做错事的大兵,也是对背负诺言的老牛仔。
大兵的年轻与软弱使得他选择了逃避作为自己的出路,所以他的救赎是被动的,也必须经过更多痛苦和折磨。
这样的长征对原本空虚无依的他来说无疑是一场弥足珍贵的历练,足以使他从老牛仔的凛然正气中学到男子汉的责任感。
而对老牛仔来说,是在通过兑现对挚友的承诺,来主动完成对自己灵魂的救赎。
就像萧峰会为了阿朱的一句遗言而不离不弃地保护阿紫一样,大丈夫一诺千金,若是不能恪守信用,跟背负杀人的罪责并无二致。
最后他们找到的地方是否就是死者的故乡,或者死者生前对老牛仔所言的是否只是一个美丽谎言,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这场救赎之旅,都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这样的故事也隐隐含着冥冥中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意味。
艾斯卡达与大兵的妻子一场风流,却阴错阳差死在了毫不知情的大兵手下。
大兵曾打歪墨西哥姑娘的鼻梁,后来中了蛇毒却只能恳求她的治疗。
种种种恶因、得恶果的戏剧性情节契合着基督教教义,也表达了导演的一种善恶立场。
有两场当事人举枪欲射又犹豫放下的场面,一场是警察面对在山路中跋涉的老牛仔,一场是老牛仔面对落荒而逃的大兵,这表现出导演对枪火暴力的反感和对人性中悲悯良善一面的保留。
虽然老牛仔自始至终面无表情,但他的硬汉形象还是异常鲜明,一言一行都豪气逼人。
他与艾斯卡达和大兵迈克的交往,真的可以说是“对待朋友如春天般温暖,对待敌人如秋风扫落叶般无情”。
在墨西哥的时候突然打电话向老板娘求婚,这也表现出他内心柔软的一面,使得他的形象更丰满细腻。
大兵迈克也属于典型性格人物,从他一开始暴打墨西哥非法越境者就可以看出他冲动暴躁缺乏理性,这为他后来误杀艾斯卡达埋下了伏笔。
在一场痛哭流涕的忏悔之后,他变得成熟而坚强,居然也会关心起老牛仔的安危,如果没有这样的性格变化,这段旅程对他也就毫无意义了。
影片一开始以各个主角为视角的错落叙事很有特点,有助于加强观众的真实感受。
但这对于影片整体的硬朗风格和豪迈情怀来说,只能算小技了。
背尸还乡这的样题材本身极具传奇色彩,再加上老牛仔的铮铮傲骨,影片流溢着白马西风塞北的粗犷武侠气质。
在我的印象里,中国武侠片里却很难寻见这些耐人寻味的东西。
虽然这里有文化背景的因素在内,但当今的中国武侠若不能从一味玩动作玩画面中走出来,恐怕很难有更高的进境。
本片就是教男人如何做一言九鼎的爷们汤米.李.琼斯执导并主演的一部反映美国人性的感人至深的电影。
一个在美国德州打黑工的墨西哥人,碰到收留他并看重他的牧场主老牛仔,他们既是雇佣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墨西哥人甚至庄重地告诉老牛仔,“若我万一死在美国,你得把我的尸体送回家乡”——就为这一句看似信任其实只是瞎扯淡的委托,老牛仔当了真不说,还为此绑架了美国公务员……墨西哥人被边防巡警误杀,然后又因尸体开始腐烂、家属联系不上,被警方迅速掩埋。
老牛仔为了曾经的托付和承诺,不仅绑架了凶手,还挖出了墨西哥人的尸体,把他们一同捆在马背上,一路向南。
千里送尸还乡的友情就这么昭彰到强悍。
被迫跟着向南并受尽苦头的凶手本来还只是惧怕杀人偿命,最后他在老牛仔坚毅意志和忠诚践诺的感召下,灵魂被深深触动,开始真正地忏悔。
恩,没错,本片就是教男人如何做一言九鼎的爷们的。
除了导演兼主演汤米.李.琼斯那张熟悉的脸之外,本片的编剧吉勒莫.阿里加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墨西哥最受瞩目的新生代编剧,《爱情是狗娘》《通天塔》《21克》等都他的作品。
还记得《通天塔》里的种族障碍么,本片也有。
从头闷到尾,莫名其妙的结局。要看多少烂片,才能找到一部适合自己的好片啊。
3
背尸还乡
虽然我看不懂……
08夏,红星剧院
悲凉的牛仔通过运尸来履行最后的信义,小混混青年多难后的救赎。前戏过长且叙事故弄玄虚,第二幕开始后才猛然提升。
明明很绝望的电影,却拍出了欢乐的感觉,3.0。
赵本山的落叶归根肯定借鉴了这部电影
我真的使劲看了,但我真的没看懂哇!小警察杀了人,老牛仔押着小警察把人送回墨西哥埋了,小警察就获得救赎了?道明寺:如果埋人有用,要警察干嘛?
You gonna be all right?
Tommy Lee Jones同学执导的第一部电影作品,虽然说不上技惊四座,却拿下今年两项戛纳大奖。这个一个关于人性、公正以及救赎的故事。Tommy的演出很平静,哪怕出手的时候。
高潮都被耗成反高潮了。
烦死这种圣人光环了,多此一举的替观众做道德判断.汤米李琼斯这个人物太失败了,太爱给自己脸上贴金了,明明导演技法不行还非要重组时空,做多线叙事,乱七八糟。人物也没里起来,还把女演员立的婊气十足。
入戏慢了。老牛仔的求婚,墨西哥姑娘和瘦巡警迈克一起剥玉米,俩人鼻梁上都缠着胶布,这两个镜头足以5星。shy cowboy in a red shirt
意料之外的结局,却更加令人感叹。牛仔之间的感情,那么单纯而坚定。
什么孤独什么救赎,我的天呐,爹味扑鼻了可以说
友谊之歌 赎罪之旅
一场误杀,一个承诺,一段旅程
那个瘦子警察就是挖坑, 挖坑, 再挖坑, 搞了三次, 终于得到了救赎。
不是随便看一个救赎题材喝喝风吃吃土埋埋死人感受一下平淡是真就得感动得一把鸡汤泪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