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飘动的红丝带

飘动的红丝带

主演:余晨曦,高剑飞,吴振舟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5

《飘动的红丝带》剧照

飘动的红丝带 剧照 NO.1飘动的红丝带 剧照 NO.2飘动的红丝带 剧照 NO.3飘动的红丝带 剧照 NO.4飘动的红丝带 剧照 NO.5飘动的红丝带 剧照 NO.6飘动的红丝带 剧照 NO.13飘动的红丝带 剧照 NO.14飘动的红丝带 剧照 NO.15飘动的红丝带 剧照 NO.16飘动的红丝带 剧照 NO.17飘动的红丝带 剧照 NO.18飘动的红丝带 剧照 NO.19飘动的红丝带 剧照 NO.20

《飘动的红丝带》长篇影评

 1 ) 叙事批判人类学家的爱情

如果真的有一类电影可以囊括知识分子的自嘲和对知识分子的群嘲的话,第一个出现在脑海里的一定是伍迪艾伦招牌的卷毛和微笑,信手拈来一个古怪的学科和古怪的人群。

《麦吉的计划》也很有这方面的潜质。

《麦吉的计划》最受人瞩目的应该是三位主演,女一号是格蕾塔·葛韦格,代表作是人见人爱的弗兰西斯·哈,在电影里饰演了一个教育行业工作者,女二号是朱丽安·摩尔,在电影里第二次饰演哥大的教授,上一次是在《依然爱丽丝》。

男一号是伊桑·霍克,爱在三部曲的唯一男主。

这三个人物在一起,就是很强烈的知识分子气质了,剩下的就是如何产生一些化学反应,但是遗憾的是这个反应并不佳,豆瓣6.5,IMDB6.3,观影后的感觉就是,主演都很棒,摄影配乐都不能更出色,所有的锅都在导演那里。

故事情节很大胆,中年的麦吉想要一个孩子,这个时候遇见了有妇之夫约翰,约翰此时也正因为花了很多的时间在妻子乔吉特身上而感到压抑。

两人产生爱恋,并且约翰和妻子离婚。

然而婚后几年,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不幸福,在约翰身上麦吉感觉已经花费了太多的精力,所以她和约翰的前妻一起策划,让约翰和前妻重归于好。

而故事的本质在于探讨,理性的人该怎么相处。

如果双方都看清了一段感情的位置,看清了或者说太在意一段感情的付出,那么要如何取舍,才能让自己付出,贡献,而又不会咄咄逼人,耿耿于怀。

很多的时候,即使理性的控制掩饰,不愉快的藤蔓会慢慢勒紧彼此的空间,直到最后土崩瓦解。

约翰和他前妻都是希望有自己的事业,而这就伴随着不可避免的牺牲,所以约翰选择了分手,而麦吉同样有自己的工作和热情,当他和约翰相处的时间越久,约翰就越是沉浸到他自己的世界中。

而牺牲的,就是麦吉的耐心。

他们的心里好像太清澈透明,似乎有一架最清晰的天平,他们衡量,定夺,含着泪做决断,挤压,爆发,然后像是走出隧道一样的解释,忘记,愈合。

温柔和热情的像是温泉一样的雾气可能只在最开始的时候模糊过判断,而当雾气散去,白雪落下,所有的举动都留下了清晰的痕迹,时隔多年依然可以锱铢必较,走来的一路就好像是向着大雪最深的地方漫无目的的走过去,直到最后困住了双方。

他们可能到达了更好的地方,选择分开后走了更好的路,走的柳暗花明,但是之前错误路上细微的尘埃和光晕,路边一簇簇的花和闪着光的爱情,却可能再也难以得到。

但是这不是更好吗?

在生活这么粗糙的表面上,浪漫的都是虚构的光影。

原载于浪费

 2 ) 这电影就是有一点点超前

搁在现在,谁不说一句人间清醒啊麦吉!

腌黄瓜男多可爱!

男主很好,居然演过这样一个渣男哦伊桑霍克,记不住名字他是低俗小说里乌玛瑟曼的前夫乌玛瑟曼照片比那个电影好看超美的他们居然一起过他是战争之王里那个耿直警察哦朱利安摩尔一出来就知道此事不简单她和渣男确实互相需要关键是她事业搞的太好了提拔渣男顺手拈来大家都在完成自己的角色吧不用心疼任何人现在看视频评论里老婆看老公突然发生变化,就知道对方恋爱了突然唱伤心情歌就是分手了还要安慰他爱情就是起起落落啊大家现在都好通透这电影重播一下肯定8分

 3 ) 《麦吉的计划》:计划失败才有故事

「纽约」、「知识分子」、「自嘲的幽默」,《麦吉的计划》(Maggie’s plan)将这些元素集合在一起,实在让人难以不联想到伍迪艾伦(Woody Allen),或者同样由葛莉塔薇洁(Greta Gerwig)主演的《弗兰西丝·哈》(Frances Ha),但与两者不同的是,电影一开始,女主角玛吉便向友人大谈想当妈妈的计划,由这种一点也不文青的角度切入,为整部片的生活化定了调。

导演从三十岁的纽约女性观点出发,讲述了一个只要小孩不要婚姻,但又不小心介入别人家庭,兜兜转转、亦悲亦喜的故事,看似离奇,但仍在相当程度上写实描绘了中年文青的无奈。

片中男主角约翰,夹在两个女主角之间,大多时候却都处于被动状态,除了「写小说」与「对自己诚实」之外,他在片中几乎没有实际作为。

片中对他心里的着墨不多,大多是由两个女主角的角度去理解:在玛吉看来,约翰虽然聪明,但却缺乏某种正视现实,以及利落解决的能力,当玛吉向他抱怨一切快爆炸的琐事时,他却天真地回答:「我们一起离开吧」。

而在前妻乔吉雅的眼中,约翰虽然努力写着他的小说,但其实早就困在小说与人生半真半假的转换中,他对自己的了解甚至不及乔吉雅。

虽然电影给了约翰一个红玫瑰与白玫瑰式的情境,但无论是在玛吉身上重新感受生命力,或在乔吉雅身上得到知己的理解,他扮演的始终是被拯救的角色,尤其后半与乔吉雅的重逢完全是两个女人设计的,约翰与其说是三角恋情的中心,不如说是个被操控的棋子。

但话说回来,两个女人难道就真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吗?

当她们的计划曝光,玛吉紧张地去找乔吉雅商讨对策时,乔吉雅的青春期女儿在旁边冷冷插了一句:「妳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对吧?

」她们看似有计划,但计划又往往随着己身的欲望浮动,就像乔吉雅和约翰喜剧性的关系,上一秒还针锋相对,下一秒又情不自禁;玛吉就更不用说了,她异想天开的计划美其名是让约翰回到真爱身边,但实际上又有多少逃避罪恶感的成分?

呼应到原片名Maggie’s plan,乍看之下指的是玛吉疯狂的「退货」计划,其实更暗指玛吉凡事都想照计划、习惯将事物量化的性格,从一开始借精生子,挑选商品般选定孩子父亲的过程,到与约翰的感情出现危机之后,以不要「浪费」为理由,异想天开要「退货」的提议,都在在呼应了她性格中忽略情感的倾向。

她不习惯以感情出发的思考模式,却反而使得剧中的感情关系更混乱。

话虽这么说,但无论约翰、玛吉或者乔吉雅,片中角色的塑造都仍是讨人喜欢的,他们彷佛天生具备不可思议的复原能力,即使经历一桩桩荒谬的事件,仍然能在之中找到意义。

片中最温暖的莫过于玛吉与女儿的关系,女儿不仅是玛吉在婚姻中最大的珍宝,也是片尾全新希望的暗示,她虽不懂大人的世界,却巧妙地连结起玛吉与他人。

喜剧是如此迷人,正如饰演约翰的伊森霍克所言:「我非常感谢能饰演一个没有身处在痛苦中的角色!

」片中的角色虽然陷在复杂的三角恋情中,但电影轻松幽默的基调,使观众被卷入角色的迷惘焦虑之余,又被不时迸出的荒诞对白逗笑。

电影处理中年、外遇、婚姻等大命题,却又以戏谑的方式为他们开脱。

观众明知生活里没有这么尽如人意的结局,却又为所有角色荒谬的适得其所感到开心。

正如玛吉的好友一语道破的:「你永远不知道是你安排了这一切,或是命运安排了这一切。

」人算不如天算,但既然身处宇宙神秘的洪流之中,不如就放宽心,看看生活到底会将我们带往何处吧。

 4 ) 风格轻快,内容引人深思

没想到这部片子节奏还挺快的,叙事风格是比较轻快的,但探讨的婚姻家庭问题又很现实,要是有旁白我会觉得是伍迪艾伦的片子呢。

麦吉其实算是小三,但是性格很讨巧,像原配说的她很innocent ,学历高还擅长操持家务保持work life balance,所以挺喜欢这个女孩的;原配也是很优秀,事业有成又有人格魅力,很成熟的女性。

只有男主不讨喜,优柔寡断还自私……看了之后觉得一声叹息,婚姻需要真心和耐心,要当这门课的优等生真的很难,自身情商高,还得运气好碰到那个懂你珍惜你的人。

 5 ) A message to you

來自電影裏的一首歌曲,,大約也是每個人想對自己,能對自己說的話吧?Maggie看起來是一個對自己生活相當有計劃的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麽,所以她當時的big plan,是為自己生一個孩子,所以她需要借用一顆sperm,能讓自己達成這個願望,她有很科學的一套執行手段,包括選擇好了日期.只是她遇見了John,那個困頓在當時自己婚姻裏的John,被妻子壓得喘不過氣,疲于應對而且奮力想逃出.他的小説,就像是他的唯一出口,而那個出口的守門人,就一下子變成了Maggie,因爲他們能討論能分享,甚至漸漸走入内心.對,這TM就是個老套的小三故事,以至於港版的片名翻譯,叫做<小三大計>,不知道會不會誤導諸多小三過去刷片,學技巧呢?咩哈哈哈哈哈哈事情的走向,瞬間就變了方向.John和Maggie走到了一起,生下了叫Lily的女兒,而前妻喬吉特也因這段經歷,出書著作,更成名了.但事情並不會就此終結,每個人忠於自己内心的時刻,就能發現一些真實的想法,以及所謂出口之餘每一個人.對於John來説,他就像是一個需要照料的孩子,無論是誰,只要能照料他以及他的孩子,就可以了...而Maggie漸漸覺得,他或許和前妻更適合,所以有一段特別'詭異'的對話,請喬吉特把John帶回去,所以也有了一場會議的安排發言,和未曾預料的大雪紛飛阻攔了歸程....a message to you, to me, to everyone...只不過我們能不能認真地聽到自己的聲音,以及聽到了,願意去遵循,試著去體會,甚至做改變.故事的結尾,看起來有點兒不易理解,而對於易控制和易被控制的人來説,knock knock未必能讓自己真正放鬆下來,卻依然是一個警醒.因爲太多事情,根本就out of control,倒不如一塊西瓜皮,滑到東來滑到西,隨心所欲點兒.整個片子的故事發生在美國,而色調和取景,都在冰冷的冬天,像極了歐洲的小鎮,或者他們說的魁北克,又或者哥本哈根.或者想,大雪紛飛裏,才會有内心更深的,對擁抱的需求吧?

 6 ) 小三上位终于成功了,然后又被前任挖墙脚了

这是一个小三上位后的故事。

我们平时看惯了小三和原配为了一个不忠诚男人的争斗,或者是男人口口声声说爱着小三,到了故事结尾依然回归原家庭的老生常谈,但这个故事直接过渡到了小三和男人再婚后。

约翰因为老婆乔吉特的自我主义而感受到在家庭的被忽略和压抑。

同为大学研究人员的他们,老婆的学术成果和业界口碑似乎也更高一层。

在他对这段婚姻倍感压力无助又开始尝试小说创作以拓宽他的格局的时候,遇到了大学职业指导老师麦吉,当时的麦吉因为每段恋情不超过六个月而决定寻求人工授精做个妈妈。

这两个人因为约翰给她看小说让她提意见而熟知,一来二去的就滚起了床单。

男的还离了婚,离开了他口中万恶的旧家庭,投入了新欢的怀抱。

扮演老婆的是老戏骨朱丽安·摩尔,举手投足间都是戏和气场。

而麦吉的扮演者格蕾塔·葛韦格最著名的是那部《Frances Ha》,也是普通平淡生活的故事,混得很一般的怀揣梦想的如金三顺般的傻大妞,虽事事不顺,但依然是打不死的小强。

所以哪怕开头比较无趣,我也耐着性子往下看了。

照道理来说和新欢结婚应该是遇到人生的真爱了,但前任不消失的梗依旧重现。

老公每天要和前妻通数次电话,虽然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判给了前妻,但平时若她有工作在身外出也要临时照顾,再加上他们本身的一个小女孩。

那小女孩真的是好可爱好可爱,想要冲到屏幕里把她抱起来狠狠亲。

这些都是一些日常琐事和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因为你嫁给了这个男人,也其实嫁给了他的过去,婚姻中需要分享和互助不是吗?

但这样的生活总有些怪怪的地方约翰几乎不在乎孩子,我行我素,麦吉几乎成了他的佣人和助手,除了日常的所有家务全包外还要负责他工作的行政事务,但他基本上不和她交谈。

交谈的意思是他们的思想不在一个层面上,说不到一块去。

表面显而易见的生活方面可以安排,但就连生活方面麦吉让他帮忙带孩子的下午他也会因为一个电话而打消彼此的协议,最后发现是去见了前妻。

如果是一般的女人,早就气势汹汹冲到前妻面前痛骂对方一顿让她远离了,但麦吉没有,和前妻接触后才发现这是一个极其富有魅力的女人,不仅长得好看,学术成就高,也是一个内外兼修的好母亲。

在参加完她新书的朗读会后,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结错了婚。

男人和小三再婚基本上都是因为前段婚姻的失利或者发现小三才是真爱,可是在这个故事里的转折是男人可能选错了。

而现实生活中其实也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再婚后发现新欢还不如旧任或者说换了一个人,但婚姻无聊乏味的本质还是没有变,很多的尝试都是徒劳。

当然也不排除真的是可以幸福快乐到永久的。

麦吉设计了让这两个人重逢的机会,而两个人也不负所望重新燃起了火花。

后来发生的故事,虽然起起伏伏,但最后男人还是回归了。

为什么?

因为前妻拿着他小说文本的灰烬给到他,告诉他应该怎么写才可能写出一本好的小说,男人发现这个女人是比他自己还要了解自己的人。

所以,女人啊,年轻漂亮无法永久留住男人的心,当你在事业上对他有帮助的时候,就已经俘获了他的心。

在我们为纯真善良的麦吉感到惋惜时,导演给了我们一个明亮欢快的暗示:那个可爱的让我忍不住又亲又抱没玩的女娃,她三岁的数字天赋可能来自于那个有数学天赋正把腌黄瓜事业越做越大的捐精男。

呵呵呵,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谁说失婚就是Loser,谁说小三上位领证就会幸福快乐到永久,谁说看似没有缘分的人最后不会成为你的另一半。

人生处处都是转机,处处都是意想不到的精彩。

这是一个从普通人角度出发的故事,太多的稀松平常和鸡毛蒜皮,你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还有那些生活的烦心事。

但故事中的女人们,却值得让人拍手叫好,你能想象小三和原配握手言和甚至共同照看三个孩子的画面吗?

但就是这些个普通,却告诉了你:作为一个女人,你永远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遇到错的人就要像麦吉一样断舍离,活出自己力量,去原谅去爱去努力生活。

欢迎关注林小路的个人微信公众号,让我们畅快淋漓嬉笑怒骂人生又心心相映奋斗不息。

 7 ) 其实两个女人也是可以开一台戏的

一个叫麦吉的女人计划生一个孩子,但是却不想结婚。

到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但是却经历了一个比较苦逼的剧情。

一句话其实是可以解释清楚的,但要理清楚里面的弯弯绕绕就需要一部电影的长度了。

虽然不是一部小妞电影,但是里面还是包含着一些小妞情节的。

虽然女主年纪大了但是依旧在纽约这个活力四射的城市依旧表现的活力四射。

他的生活状态决定了她是一个有活力的人,喜欢小孩却又不想婚姻。

因为对于未知的恐惧使得自己面对无法预料的婚姻时候表现的很逃避。

这点可以从大胡子临时想要和他发生关系的片段可以看出。

对于一个活生生的人她依旧是逃避的。

或许他只是想要一个孩子来给自己作伴。

而其他就需要顺其自然了。

通常一个有所期待的女人必然是要配备一个渣男的,而对于文艺男的两种结局似乎亘古不变,一种是被伤害就像《和夏末的五百天》中的男主一样;另外一种就是本片中的男主了,显然这是一种施害方。

当两个女人密谋对于文艺男采取措施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其中一个人意志不坚定。

但是越害怕什么就越会迎来什么。

随着剧情的发展,原配觉得自己的意志力如同被带进温暖房间里面的雪一样,慢慢的不知不觉的融化了。

于是乎,一个女人站起来就意味着另一个女人必须倒下去。

很显然女主作为后来者必然不能居上了。

然后就被原本的两个人生生抛弃了。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习惯于一种状态的时候。

你的周遭的环境就非常排斥另外一个人的介入。

但是有时候因为自己觉得生活就要发生改变了的时候其实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别人对于你的好奇,仅此而已。

你所认为的爱情其实很多时候只不过一种新鲜感而已。

当男人开始用下半身思考的时候当时就不会去考虑结果了。

而更为狗血的是,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时候却又犯了另一个错误使得两个错误交织起来。

那就更加乱了。

但是很多人对于这种情况就是乐此不疲。

当然受伤的人总是那个付出者,其他人顶多是换了一种状态而已。

并无其他。

当你准备接受一种新生活的时候就得准备新生活带给你的负面影响,有时候这种影响是可以克服的,有时候后则是不能被克服。

当你付出的时候就别想着对方也会以同等的回报来给予你回应。

因为爱情本来就是相杀的。

这种不公平是一直以来客观存在的。

接受这种不公平会让你的生活更加好受一些。

执拗的陷入矛盾中不能自拔的话。

其实还是改变不了现状的。

习惯了一种状态就别想去打破他,如果决心打破就要随时接受可能带来的后果,当然也许是恶果。

管他呢?

生活还在继续,不是吗?

最后告诉我们,与虎谋皮是极其愚蠢的决定。

 8 ) 这样的生活

 9 ) 人生的计划

 10 ) 一切随心

虽然女主眼熟,但是没印象,男主是爱在三部曲的男主,女二号太眼熟了。

故事很奇特,西方处理爱情婚姻显得那么直接有没有。

麦吉是个独立的女性,单身,想人工授精做个单身母亲。

偶然认识了深陷强势成功的终身教授的老婆的阴影下的小男人,不过小男人也好像有所建树,约翰刚开始写小说,没有读者和可以倾诉的人,于是麦咭和约翰总是相约讨论,然后呢,麦咭的捐精者上门,其实他喜欢她,想直接来传统式。

当然遭到了拒绝,女主不想把自己原本设想简单的事情搞的复杂,毕竟她也是在一次意外中诞生,并且一直自立,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麦咭人工受孕的当晚当时,约翰跑来表达了爱意,于是,时间来到了三年后,他们的女儿已经活蹦乱跳,而麦咭的生活完全陷入了约翰造成的全职保姆的境地,她尽心尽力安排一家人包括丈夫之前的两个孩子,约翰呢,完全沉浸在自我的世界,影片最后解密:其实约翰是因为这部难产的小说才爱上麦咭。

他以为麦咭希望他写完,而其实麦咭只是想要一个懂她爱她的人儿。

于是麦咭和他的前妻设计了鸳梦重温的桥段,不想真爱的俩人还真成了,只不过麦咭的好朋友酒后失言说漏了,男主气急败坏跑了,两个女人互相理解支持下带了几天孩子,此时,男主的书稿前妻看完后给烧了,顺便还了碳肥给男主,顺便指出他应该怎么发表他自己作品,并预估了后边的前景,两个互相了解的人必定走在了一起。

以前我总以为看上了就赶紧扯证生孩子,现在看了,互相欣赏互相理解才可能长远,如果没有分开的三年,也许他们原配的夫妻依旧是男主丢了自我女主独自强大,最后也会走向崩溃的边缘的,我现在便是深陷其中的感觉。

为孩子,为事业,为家务无休无止争吵不休,都太自我,以为自己才对这个家,孩子还有对方付出更多,理应得到更多的尊重。

总之,希望这片子给情侣看,给夫妻看吧,好片子,虽然不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