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失忆 韩国-有些莫名和无聊...-扣脑袋那段挺吓人...-梦中梦?
-啊,男人杀了老婆,一直活在恐惧里。
老婆死后灵魂不灭,也终于记起来是被老公杀的。
-因为夫妻关系不合。
-就结束了啊?
那就太...无聊了...2轮回 泰国-我盲猜,韩国是杀人,泰国是诅咒,中国是精神病?
-像这样的短篇,应该要设计的非常吸引人才是,可是这个却让我看不进去...-结尾是...故事就会像之前那样发展了?
3回家 香港-那样剪头发剪一身啊,感觉好恶心...而且我猜女人回话,是幻觉吧?
-三年不腐烂,也是挺厉害。
-那个眨眼...?
-彻底没看懂了,本来还觉得挺好的呢...——看完了。
-不知道以前看咋样,反正现在看也就2颗星。
↑2025.2.15
便衣警察阿伟与儿子祥仔刚刚搬进了一座旧宿舍楼,在这里整栋大楼里就只有开门的老大爷,阿伟一家和对面楼里德邻居阿辉。
听老大爷说 阿辉有一个下肢瘫痪的妻子。
有一天祥仔说总有个红衣小女孩盯着他,那个小女孩是于辉的孩子,阿伟鼓励孩子不要怕像个男人那样面对一切。
祥仔提起勇气提出和和那个小女孩一起玩,他们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阿伟看不见儿子所以到处寻找。
恰巧发现了于辉的秘密,他的妻子不是下肢瘫痪了,而是死了,是警察的他发现死因是被人掐死,因为脖子上有清晰的掐痕,阿辉回家后发现阿伟,阿伟执意要找自己儿子,两人发生争斗。
故事才刚刚开始很不明白的是小女孩的出现,于辉说过自己没有孩子,他们的孩子因为妻子流产而被打掉了,那红衣女孩是谁,墙上的画是谁画的?如果因流产而死的孩子的魂魄没有离开反而是仍陪伴着于辉一家还说的过去,可是灵魂自己成长怎么说,就没有理由了。
莫非死的时候是婴儿,投胎的时候却是老人,这点没说服力, 所以女孩不是他们的孩子,可能是这栋楼里德亡魂,自己很孤单,喜欢和活人呆在一起。
一个三年,第二个三年。
故事开始的太具有戏剧性,让人忍不住怀疑是不是阿辉爱人至深不愿离开,所以相信歪理邪说,把民间偏方信以为真。
每天电视里播放的都是那些满含爱意的录像,那些温馨的往事。
在洗澡间,在床上,在饭桌上,在梳妆台前。
两人充满爱意的对话,两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生活是那么惬意。
只不过开始时妻子的回答都是在镜中让人不免怀疑。
正常的人怎么就不能面对镜头说话呢。
我们都相信她死了,这时的我们是阿伟,是那个便衣警察。
警察就是警察,绝不会相信再过三天她就能醒来,不过他对我挺好,说话和和气气,不虐待,吃饭有酒喝,尿急了可以方便。
只是单纯的不相信,单纯地为他们惋惜。
就这样他做了三年,很多人可能在一开始就会选择离去,或者是中途而废,三年间他们每一次微妙的谈话,那样不可思议。
明知道她死了,她不能说话的,怎么可能对警察说话,怎么可能对我说话,不要再骗自己了。
三年里,每一天都和妻子说话,有一次两人闹矛盾,她一星期没有理我。
仿佛她从未走远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还是那么继续着。
明天,过了今天她就可醒了。
爱让一个人坚持,爱让两个人充满默契,爱是心与心的交流,虽然有一个人去了,心脏不再跳动,剩下的那个人还在持续以前的生活。
她没有说话,她不能说话,她不能张开口,但是她想说的我都懂,当我看着她,当我身边有她,当我爱她。
明天,作为观众的我还是没有看到那一天,警察包围了于辉的屋子,破碎了他三年朝思夜想的梦。
阿伟没有为他辩护,他没有相信那个三年的说法,"事实"摆在眼前,再多的挣扎都是苍白无力。
坐在警车上的阿辉看到自己妻子被放在运尸盒里,放在车里,耳边想起了悲伤地音乐,想是在为两个人送行。
故事结束的时候阿伟一个人坐在屋中看最后的那段录像,回想医生说的话,阿辉得了不治之症,西医无法治愈他,在一次化疗后他消失了,后来奇迹般的康复了,他说西医治好了他。
而后的录像是那些温馨的往事。
在洗澡间,在床上,在饭桌上,在梳妆台前。
两人充满爱意的对话,两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生活是那么惬意。
只不过是影像中的是活着的妻子,阿辉的尸体.......活着不能相守,死了却能重逢。
一个凄惨爱情故事中的无奈和感伤,阿辉的死是上天安排的,否则又是另个一三年,两个三年,三个三年..........人的一生有几个三年?
故事的最后是两个的团聚。
生不能,死却可以,两个人平淡的六年生活,或许是对爱的最美的诠释。
年度大片《投名状》的口碑票房双赢,不仅打破了国产大片“逢大必烂”的宿命,而且叫我几乎忘了陈可辛大叔是拍文艺爱情片出身的。
金戈铁马、尸横遍野的震撼性战争场面,固然壮观,但却让陈可辛作为导演的个人风格荡然无存,也让我分外怀念从《双城故事》到《甜蜜蜜》的陈大叔,那种淡定从容、娓娓道来的叙述手法,夹杂着怀旧和感伤气质,于不知不觉间感人肺腑。
当然,每个成名的导演都会求新求变,不过《投名状》的成功并不是陈可辛的成功,而是整个创作团队和商业模式的成功。
我个人最喜欢的陈可辛作品,始终是2002年港韩泰三地制作的恐怖片《三更》。
这是一部颇为流行的三段式结构的影片:三位导演,三段独立故事,共同的恐怖灵异主题,陈可辛执导的是压轴之作——回家篇。
48分钟的篇幅限制,导致了故事本身并不复杂:老警察阿伟和儿子迁入政府旧宿舍,儿子离奇失踪后,令阿伟怀疑住在隔壁的一家人:来自大陆的中医于辉和他的四岁女儿。
阿伟深入于家调查,发现屋内有一具女尸,竟然是于辉的妻子。
于是惊人的迷底揭开:原来妻子因肝癌已经死去三年,丈夫躲在旧宿舍里,与世隔绝,每天用自制中药浸泡,等待她复活过来…… 陈可辛以拍文艺片的细腻手法,加上缠绕在情节中阴森游离的配乐,杜可风掌镜下的颓靡吊诡色调,不动声色间,让恐怖感丝丝渗入观众心底。
如果到此为止,那只是一部成功的商业鬼片而已,但是,陈可辛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始终还是一个拍文艺爱情片的高手,这是一个包裹在鬼故事外衣下的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的脉络至片尾揭开:男人为妻子洗尸三年,用中医还魂的方式,企求爱情的复活。
阿伟在于辉家的录像机里看到,原来于辉曾经死亡,妻子正是用同样的方法救活了他。
这是一段孤独的爱情等待,从死亡到复活的等待。
少言寡语的男人,冷漠外表下潜伏铭心期待,三年足不出户,终日在浓烈中药味的小屋中看护从不开口说话的死人。
每天重复的浸澡、梳洗、自语,在最孤独的方式下埋藏着最炽烈的希望。
因为老警察的告发,在离三年期限只有几个小时之际,警车带走了女尸。
影片结尾,于辉站在马路中央,绝望的眼神,注视着即将复活的妻子封闭在灵柩里,远离而去。
当他准备追随妻子的躯体时,砰!
一声凌厉,他被一辆疾驰的车撞飞…… 此时,镜头一转,灵柩里双目紧闭的女尸眼角,一滴泪缓缓挂落,已经渐渐红润的躯体,又渐渐再度冷却僵硬…… 撞车的镜头拍得如此真实,黑色的死亡来袭得如此突然,陈可辛对这场爱情的结局处理得如此残酷和绝望,一场生死眷恋,男和女,生和死,希望和等待,三年暗室的昏暗时光,在全片唯一的明亮烈日之下,瞬间成为两具亡魂,无可救赎。
影片中刻意营造的一切迷离色彩,都不及这一刻烈日下的黑暗。
也许中医还魂完全是痴人说梦的传说,也许男人只是一个不能接受妻子死亡现实的精神病人,也许诡异离奇的男女相爱,似真似幻的生死存亡,只是陈可辛制造的一场爱情幻觉。
片名为什么叫《回家》,一直看到最后我才明白:生不能相聚,死终于在同一刻。
现在,他们可以在另一个世界回家团圆了……传说:数千年前中国古代流传一门绝学,只要在死者气绝半天内,以针灸、按摩、药贴、洗髓等方法便可复生。
大量剧透,50分钟的恐怖片,非常值得一看,建议看完再看以下。
一开始看以为是恐怖片。
之前听朋友说是很感人的纯爱片,我看了很久之后还是不信,或者说难以想象怎么可能嘛。
我甚至还以为会不会是因为我悬疑小说看多了所以没什么感觉,因为一开始还以为这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太爱自己妻子的变态的故事,而这在悬疑小说也是再老套不过了的。
但是,后来,真的就是最后那么一小段,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看法。
最后那段DV真的是把我戳死了。
片子拍得真的不错,很多小细节都注意到了。
但是嘛,其实还有很多费解的地方,比如那个红衣服小孩,还有为什么要勒死那个女的。
然后,赞一下演员!
黎明不愧凭这个得了个影帝。
还有那个女人,她的眼睛绝对是亮点啊!!!
后来DV里的独白,她演得超赞的!!!
还是喜欢那双眼睛!!!
这个演员找得真的好不容易!
还肯裸!
最后,谈谈最后那段DV。
“福气”,从那个女人的口中说出,我真的是被戳得一塌糊涂,虽然当时还没有完全明白故事的含义,但是被这段话深深打动。
在自拍DV结束后,后来又出现的画面,让人瞬间就清楚明白了一切。
3年的时间,有谁能够用3年的时间独自日复一日地在一间小屋中陪着一具尸体,日复一日地做着一样的事、说着一样的话。
或许上一个3年的时候,她也一样为他做着3年后他所为她做的一切。
要有多坚强,才敢坚持这样的信念。
什么是福气?
她静静地说“我当然有福气了,因为我可以依赖你”。
好羡慕好羡慕好羡慕。
看之前知道的,说一个中医将妻子的尸体藏在家中,天天用中药泡澡,希望她醒过来。
听听觉得颇为吓人,但也仅此而已,看了才发现,原来比你所能想得到的,还多了那么一点点。。。。。
那个于辉,谨慎小心,沉默寡言,日复一日重复一样的动作,烧开水,煮中药、小心翼翼的给妻子泡澡,温柔的说话,小声的,日复一日,同样的动作同样的话。
一共三年。
诡谲吗 ?
变态吗?
一个心理变态的医生的偏执行为?
或许在拯救的背后隐藏着更可怕的真相:杀妻?!
不由自主地会这样猜测。
然而都不是,谜底最后揭开,一切一切原来真的只是一个爱情故事,关于执着和信念。
关于爱情可以到达一个什么样的深度,忍耐可以熬过怎样长的时间。
所有的唏嘘退下去了,不再是为了他无谓的救治,不再是为了不忍见他无谓的挣扎。
因为他原本真的,真的可以救活他的妻子!
余下的是愤怒,是的,他本可以做到的,是谁破坏了这一切?
人啊,总是用自己知识的底限来判断问题,以为超出自己理解能力的就是不正常的,自以为是的去怜悯那个做出不正常的举动的人,却不知道自己才是一切破坏和悲剧的造就者。
我不知道当曾志伟最后洞悉真相的时候,心里会否有愧疚?
或者仅仅愧疚是不够的,他的无心闯入,断送了两条人命,败坏了一个十年辛苦支撑的希望。
是十年,不是三年。
这样悲剧,道歉有用吗?
一切的惊骇都藏在那卷录影带里,那个女人说的话:“⋯⋯如果上天是故意要考验我们,看看我们夫妻是不是同心,这才让我得了和你一样的病,我答应你,三年后,我一定会醒过来,就像当初你作到的一样⋯⋯”答案瞬间揭晓,然而一切已经都来不及。
只剩下两具冰冷了的尸体,和那一滴尚未苏醒的眼泪。
那里面有不甘吧,就插临门一脚的时候,突然闯入的那些重装警察粉碎了两个人,活着的和死了的,醒着的和睡着的,所有的梦想和希望。
那不甘,就像于辉从警车里冲出的身影,朝救护车奔跑的身影,被横冲的车子撞翻飞起的身影,他有口却不能言,因为没有人会相信。
一切都已经来不及。。。。
然而我们却知道,原来还有这样一个故事:那个丈夫,十年前得了肝癌,那个妻子,在他死后每天用药水给他泡澡,三年后,终于救活了他。
perfect ending 了吗?
一切就像是一场梦,妻子患了和丈夫一样的病,是的 ,一切重新开始,只是,这一回,换丈夫来拯救自己的妻子和爱情了。
于是明白了这三年来于辉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过每一天的,他的希望源自于活生生的现实,他所做的是一件有实现可能的有盼头的事情,他每过一天,就离希望更进一步。
他一天一天,缩短与希望间的距离,这是他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持。
但是这样的真相更残酷不是吗?
愈是如此,对于悲剧的结局愈加不能释怀。
或者说是我的天性使然,明明幸福就唾手可得,为什么突然间,一切却已经消失得灰飞烟灭,尚且没有人可以对此负责,因为一切不过是一场意外罢了。
那个于辉奔向救护车的镜头,我哭了,也许无法遮掩瞬间涌起的哀恸,也许因为隐隐洞悉了后面隐藏的更大的悲怆。
这两个人,没有刻骨铭心的誓言,没有温情动人的时刻,甚至没有交谈,永远只有一个活着的人,独自面对另外一个人死去却鲜活如昔的面容,以及无法预知的茫茫长夜。
起先是她,后来是他。
他们却让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爱情故事:从长沙到香港,两小无猜的爱人,一再的倾尽力量来拯救对方,生活在两个三年里变成了彼此。
那个陈可辛,拍过《甜蜜蜜》,在这个鬼片里,讲得原来还是爱情 那个黎明,我从来不曾留意过的,一个据说是从内地去了香港的歌星,我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会拿到金马奖的影帝,他这尊奖杯的分量,也许比过往不少演员所拿的,都要重 爱情是什么呢?
没有人说得清,我也是。
但我知道,现在泛滥的臭大街的《我的失忆男友》、《绝种好男人》等等标榜爱情的电影里都给不了我答案,或许,来看看这部鬼片吧,也许你能找到点什么
我这里给他五星全是给陈可辛的回家,有人说陈可辛拍的不是恐怖片,而是爱情片,说明你只看懂了一半,那个理解是把小女孩的那条线给断了。
整体故事也很简单,就是两个中医相爱并结婚,然后其中一个患肝癌,先是男的,西医已经判定男方死亡,但是中医没有,女的默默照顾男士(尸)三年直到把他救活,然后女的也得知自己患了同样的病,所以影片一上来就是那个男的在照顾女士(尸),但因为曾志伟这一条线导致失败。。
这基本就是整个影片爱情故事的主线,然后再讲讲这部影片的恐怖故事线。
两个医生之前打掉的那个孩子,就是这个小女孩,整部影片唯有小女孩是一身红衣,应该还不是一般的鬼,整个大楼都没什么人,不知道是不是就因为闹鬼才没人住的,而且曾志伟找孩子时邻居还说要快点找到,不然可能就找不到了。
也许之前就总丢失孩子。
这个小女孩让小男孩跟她玩,就是小男孩被鬼带走了,而这个小女孩的目的就是让曾志伟参与进来,从而破坏她父母的复活计划,因为死掉了,父母就能和小孩在一起,也就是和小女孩一起“回家”了,小女孩因为目的达到了所以她也放小男孩回家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整部影片叫回家。
看了那么多的恐怖片,最怕港片,总是给我带来心灵上的恐惧,可最爱的也是它。
记得以前看山村老尸的时候,吓的一个多礼拜晚上不敢上厕所。
可后来当别人问起这部片子时还是赞不绝口。
记忆深刻的,除了楚仁美那张狰狞的面孔之外,还有她离开时的最后一句话:看来你是真的爱她。
会看三更之回家是个意外。
郁闷的下午总想找点什么来刺激脆弱的神经。
这是部被我搁置了很久的影片,被我从一大堆碟里抽出来放在边上,再放回去时有些迟疑,下次再见它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于是关上门,拉上窗帘,躲在被窝里开始自虐。
画面很恍惚,隐约看清楚戴眼睛的男人是黎明。
他给我的感觉总是很阴森,很适合演鬼片的那种。
每天,他都会用中药为她的妻子泡澡,温柔诉说过去的点点滴滴,更是为她剪去长出的指甲和涂上鲜红的指甲油。
楼下的保安告诉新搬进来的曾志伟父子:他已经带着他瘫痪的妻子在这里住了快三年了。
生活总是突兀的。
平行线突然无力坠落,于是有了交集。
曾志伟的儿子在一个清晨失踪了,唯一的怀疑对象就是一直深居简出的黎明。
接着潜入了那充满中药味的屋子,也发现了一些不该发现的东西。
三年前黎明为了挽救患了肝癌的妻子,亲手掐死了她,之后每天用中药为她的尸体泡澡。
他坚信每天这样做,三年之后妻子体内的毒素排清,就会复活,永远不会再受病痛折磨。
那么疯狂纠结的爱,上天会给他们什么结局呢?
最终还是被发现了。
当警察开着载着他妻子尸体的车离开时,他不顾一切地冲了出去。
我猜到了这一幕:他被一辆车狠狠地摔在了地上,眼里有不舍,更有不甘。
那天,是三年的最后一天。
一切都不是他疯狂的自我纠结。
他的妻子,眼角出现了一滴泪,手无力地抬起,终于还是随着他一起离开了。
看到这里,会感叹爱之伟大,爱能创造奇迹等等。
只是,一切就只是这样吗?
一切的秘密都在曾志伟在他们的屋里找到的一盘录象带里。
原来,六年之前,黎明也得过肝癌,她的妻子,用相同的方法,复活了他。
讽刺的是,在丈夫醒了后的没多久,妻子也患上了同样的病,更是将肚子里的孩子打掉。
“懦弱的人要比坚强的人有福气,因为我可以依赖你。
但是,在没有你的这三年里,我孤独地面对着所有人,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每一个人都认为我神经错乱。
渐渐的,我变得独立、坚强,却再也没有了福气。
”录象里她的妻子对丈夫说的话。
难道这样的爱依然抵挡不了命运的捉弄吗?
最终他们还是一起回家,只是这条路太漫长,足足用了六年的时间,耗尽了一生的爱。
“年轻的我们太低估,世界该有的冷酷,再多的爱也没帮助。
”突然想起FINALLY的歌词,特别有感触。
或许吧,我们的爱在命运面前总是那么苍白无力。
但它总是无处不在。
看一同学在微博分享了观看评分,五星,于是马上找来看看。
整个剧情在夫妻出现之前都很平淡,无非是一个闹鬼的小区,居民纷纷搬出。
毫不知情的主角不幸闯入。
但是,当夫妻的故事后相信所有人都会被深深感动。
两人的爱情跨越了生死,跨越了一切。
整个世界只剩下对方,自己生活也只有对方才有意义,才有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感人的还在于这是一个悲剧,剧情结束时似乎让观者感叹道,他们的爱情逃过了“命”的不济,却逃不过“运”的不幸——如果不是因为新邻居警察(曾志伟饰)闯入他们的生活他们就可以带着巧克力回家看父母了。
似乎这是一个人定而不能胜天的悲剧。
=============刚看时我也是怎么想的=====================当影片结束时我一边听着片尾曲《好象在我耳旁》,一边回味着悲剧的剧情...等等..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
对了,红衣小女孩!
小女孩很寂寞,看着男人(黎明)给女人理发,她也给玩偶理发。
小女孩对着小男孩说“你和我一起玩吗?
”小女孩是鬼,她在照相馆(其实就是奈何桥)不照相,就是不去阴间。
她为何不甘心去阴间呢。
但她仅仅是因为寂寞才找小男孩玩的吗?
不是的,她想一家人团聚,她在等爸爸妈妈——那个男人和女人。
女人因患了癌症需要化疗,西医建议堕胎,堕掉的就是片中的红衣小女孩。
如果真的让男人治好了女人,他们两个是可以团聚,从此两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但是小女孩不会幸福。
她只有一个人。
想到这我不寒而栗。
小女孩一开始找小男孩玩就是预谋好的。
自己不能(不忍)亲手把父母杀死,只能假借他人之手——把新搬来的小男孩和男孩父亲卷入事件之中,通过一切看似巧合的事将自己的父母逼死。
于是我们看见那一幕,一家三口幸福的团聚了,在照相馆一家三口幸福的微笑着照下一张相,团圆而幸福的共赴黄泉路。
所以我们还应该觉得这是悲剧吗?
这不是悲剧,电影的结局是大团圆,我们所希望的结局只是小团圆而已。
看照相馆中照相的人,要么是面无表情,要么是低声的啜泣。
但是男人女人小女孩一家三口确实是满脸的幸福和发自内心的笑容。
小女孩照完相后牵着男人(她爸爸)的手离开照相馆时,回头向着小男孩开心的笑着招手道别。
这是久违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永远不再分离的大团圆结局,而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个悲剧。
=========================================尾声:小男孩在目送那一家三口离开后也离开了照相馆,他没有照相,他又回到了阳间。
看到这,我心中暗骂一句,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女”啊。
当初警察(曾志伟)闯入男人家中,被男人囚禁在房内。
男人对他说:“等我妻子苏醒,我再放你出去。
”小女孩是不是也对小男孩说过:“等我和爸爸妈妈团聚,我再放你回去”呢。
“懦弱的人要比坚强的人有福气,因为我可以依赖你。
但是,在没有你的这三年里,我孤独地面对着所有人,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每一个人都认为我神经错乱。
渐渐的,我变得独立、坚强,却再也没有了福气。
”
我受不了了…我让“恐怖片”三个字给骗了,昨天晚上就应该一气呵成看完,那个接受到的反馈才比较真实。
四处搜罗了一下蓝光片源,没找着就在阿b看了一点cut。
前十分钟诡异的配乐以及感受到小朋友在害怕,坏就坏在只看了十分钟。
这种朦朦胧胧隐约认为后面会特别惊悚的感觉,吓得我12点多没敢自己睡,反复做梦。
等到了白天,我已经给了自己太多的暗示和心理准备,肾上腺素飙升,高度的紧绷让我完全不能沉浸在故事里,对演员的表演也无法评价,说不上来是好还是不好。
看完之后,竟然有种,“就这?
”…不是,预期不对等的落差,身体激素的错乱,让我现在心里特别特别不得劲。
到底谁允许《三更之回家》放在恐怖片里,就跟把《戏梦巴黎》放情色片里一样滑稽…明明人家都有在好好讲故事。
苏照彬,你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小女孩一直跟在爸爸后面,小小的好乖哦。
刘伟强和麦兆辉是不是看了这个片子才找黎明演杨锦荣…我敢说,这个片子最大的惊悚感就来自于,黎明讲普通话的腔调特别温柔。
到底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天才。
女演员的牺牲还是蛮大的,需要她表现出空洞感的地方,我都感觉她特别像我小时候集市卖的那种芭比娃娃,最后一段独白听得出来有努力讲了。
黎明是不是得罪造型师了,这个眼镜,不好意思…好几幕我都以为是林国斌演的。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正常情况下讲,我应该很能get黎明这个角色,一款精神脆弱的鳏夫,但是好像我对“恐怖片”这个标签的偏激心理预期,彻底盖过了演员的表演,现在对角色印象就是癫癫的。
(再次狗美拿塞)自己吓自己之下,回味一下现在觉得黎明(角色)有一点恐怖。
想知道们学中医的朋友,看完这个片子怎么说…其实很好看啊,四星!
等忘的差不多了,再平常心拿出来看一次好了,唉。
-完了,我今晚肯定会做噩梦。
一般人连贯看完可能,啊原来也不恐怖,还蛮痴情的男主。
我这样一通操作,心理压力反而扭曲了男主imagine,直接反向操作。
- -来自4月6号偶然在杨锦荣广场看到于辉,我还是会下意识害怕,没办法了。
后来我想想,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个是我看过《僵尸》,我对梅姨的情感色彩是贬义的,于辉没有害别人(还很可怜),但我太能联想了。
另一个是于辉把女主角放在地上清洗,虽然是因为此刻他濒临崩溃,但这个行为好像对待牲畜,我有点不能接受。
陈可辛可能没想到,他自己都怕鬼,就拍前边十分钟拿来唬人的,根本不是恐怖片的电影,还能真的吓到人…🤦♀️
《回家》最佳,单拎出来是够四星的。其他两部差的太远了。整体其实并不恐怖。
这几年看到评分还好一直准备看,今天看完发现好像不是很满意,拍的让人有点看不懂。
当时的情况是:我们三个人一人抱一碗泡面,一起窸窸窣窣看完这部片。韩国的最烂,泰国的还好,香港的最精彩~不是俺偏心
故事1:黎明出场自动毁所有(卧槽居然有人赞他演技)。故事2:故弄玄虚,不知所云。负分滚粗。故事3:儿童版泰国鬼故事,效果算是3个故事中最好的,无奈时间短没发挥出来。
看了黎明的《回家》,医学奇迹,痴情故事,天堂照相馆,完全不恐怖。
泰国那段什么鬼乱七八糟的。韩国那段也是又空又碎。最后一段黎明曾志伟倒是还有点戏。
星星全给陈可辛,相衬之下其他两部都是学生作业!
韩国金知云用丈夫的噩梦讲了个杀妻碎尸的故事,泰国部分是木偶的诅咒,杜老爷死了,木偶不再是宝贝,而是祸及一家老小的邪物,最出奇的部分来自陈可辛,夫妻患同一种癌,丈夫先死,妻子用中药让他复活,妻子后死,丈夫如法炮制,妻子虽死,身体不腐,且有局部生长。
看不出来黎明演得哪儿好了,凭什么凭这部当影帝啊。佯装恐怖片的爱情片,结局还是挺可惜的,缘悭一面。
还行吧,那时候挺流行拍鬼片,唉!时光一去不复返啊!
只有陈可辛的那段能看
陈可辛在两位同行的衬托下格外熠熠生辉
3部曲,日本的那部映像不深,中国的最恐怖,韩国的最血腥,日本的讲究心理?
轮回和失忆真的太一般太一般了,轮回拍的气氛尚可,失忆感觉节奏缓慢没有什么推进,一句话讲完要拍40分钟,最好看的还是回家吧,原丽淇那段真的感动,演技很棒,黎明也遇到了适合自己的角色,舒伟烈很帅!
三更才回家告诉我们:黎明是偶像派,也有演技;中医是玄学,不是科学。
5星全部给《回家》~~其余两个直接无视
喜欢黎明那个,像爱情更多
回家五星。陈可辛在他们面前就是大师
陈可辛明显在灵异,逻辑,情感,怀旧,超自然里面徘徊,有些束缚住了自己,小儿子和小女鬼去照相的这一段和整个片子没有逻辑和情感上的整合
【金知云】的《失忆》和【陈可辛】的《回家》 … 皆有独到之处;前者注重于整体剪辑和配乐,后者注重在构思和想象!至于【郎斯·尼美毕达】的《轮回》 … 我看实在无聊 ~—— 3 —— 🔴 2002 🔵 中国·香港【2018年 1月【🟢】【➊】】【2018 ▲ 15】【《三更》·系列 第1部 作品】【≈ 140分钟】【原版 ★ 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