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制作《谍影重重4》由前三部《谍影重重》的编剧托尼·吉尔罗伊执导,英文片名为“伯恩的遗产”(The Bourne Legacy),这是一个全新的故事,不会有前三部的主角杰森·伯恩。
托尼·吉尔罗伊称“这部电影既不是重拍,也不是续拍或前传,没人能代替马特· 达蒙,新一集里将会有一个全新的英雄,开启全新篇章,这是个独立的计划”,这位导演还表示“杰森·伯恩将不会出现在这部影片中,但他仍然活着。
前三部的故事是新一集的导火线,新片中会有一个更大的格局和阴谋”。
全新的男主角 在很多影迷的心中,看《谍影重重》就是在看马特·达蒙的表演。
这位杰出的演员,已经赋予了这套新时代的动作片一种新的活力。
所以,当环球影业决定开拍一部没有达蒙和他的伯恩的《谍影重重》的时候,每个人都捏了一把汗。
而这其中最首当其冲的,就是扮演新主角的杰瑞米·雷纳。
虽然在不久前上映的《碟中谍4》中,他出演动作片的能力已经被全世界影迷所认可,但是要PK达蒙的伯恩,影迷并不放心。
对于此,雷纳说:“并不需要把我的角色和达蒙做比较,因为我和他扮演的是两个背景、两个模式的人。
我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也没有在寻找自己的过去。
在开拍前,我见了达蒙一面,他给了我很多的建议。
他让我在片场按照导演和动作设计师的执导来做,也让我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进电影,走入人物的内心。
除了导演之外,影片的很多工作人员都参与拍摄了这部电影的拍摄,尤其是动作设计师丹·布拉德利。
他执导了前三部电影的动作场面,在这部电影中我依然和他合作。
他为我设计了一些完全不同的动作戏份,就是要区别开我和达蒙。
达蒙告诉我,要相信这些人在片场做的一切,我按照他的话做了。
我很信任这些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很棒,的确是值得信赖的。
” 谈到影片与前作的关联,导演托尼·吉尔罗伊说:“这是一部全新的影片,我们有一个新的演员还有一个新的故事。
达蒙在整个故事序列中并没有死亡,只是没有出现而已。
因为他的故事已经算是结束了。
如果这个系列想要再继续延展下去,那就一定要有新的内容来填充。
并不是说没有伯恩,《谍影重重》系列就难以为继,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展开这个故事。
怎么把这个故事讲述的令人信服。
拉斯贝德写了一个漂亮的故事,很圆满地把故事从伯恩的身上转移了下来。
我想,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会在下一集里让伯恩重新出现。
” 更刺激的特工故事 《谍影重重4》的开拍经历了重重困难,环球公司之所以同意这部电影的开拍,是因为首先《谍影重重》系列是一个金矿,其次新的、更为宏大和惊险的故事很可能会让这套电影成为常青树。
环球私下里的想法是,把《谍影重重》拍摄成007式的系列电影。
所以,他们对《谍影重重4》所投入的精力不容小觑。
关于影片的故事和场面,托尼·吉尔罗伊显得自信十足。
他说:“你觉得你看到了很多东西么?
其实不是的。
如果你觉得前三集的《谍影重重》就已经把故事说尽了,那就错了。
在这部电影里,我们将会为影片撰写一个更大规模,更风趣、更有看点的故事。
前面的故事里提到的触石行动,并不仅仅是整个影片所架构出来的世界中唯一一个存在黑问题的行动。
在这部电影中,将会有更大的秘密和黑暗的事件被揭露出来。
所以,可以说,影片并不是伯恩故事的继续,而是另一个发生在同一个世界里的新的故事。
为了拍摄这部电影,我们把故事设定得更大、更刺激、更令人激动、更有看点。
我们找来了很多前三部《谍影重重》的工作人员继续在影片中工作,目的就是为了维持一种在影片最终效果上的连续性。
无论是故事风格、人物设置还是剧情方面,这部电影都是‘加强版的伯恩’。
” 而谈及影片的拍摄,吉尔罗伊说:“整个拍摄过程非常有趣,剧组成员都很轻松。
因为我们有了很多的经验,加之雷纳也为这部电影做了很多的准备,所以开拍之后没有遇到太多的问题,我们很流畅地就按照剧本的情节拍摄完了影片。
”对于拍摄,雷纳说:“达蒙让我相信工作人员,我照做了。
现在看起来,效果很好。
因为这些共组人员知道自己要的结果是什么。
在这样的影片中,场面、情节和导演的表述是最重要的,而人物的性格则不是那么重要,所以按照导演和动作指导的要求来做,是最保险的事情。
”
完全是冲着杰瑞米·雷纳看的《谍影重重4》,因为我压根不知道前三部讲的是什么以及马特·达蒙有多厉害(MD粉勿喷)。
看完之后结论:怎么杰瑞米·雷纳越看越帅呢?
长胡子的时候帅,刮了胡子还是帅!
看的杰瑞米·雷纳的第一部片子应该是《拆弹部队》,但是当时对这个男主角真的印象不深,因为剧本太好。
剧情里关于战争的很有深度的思考完全遮盖了他的光芒。
第二个就是《城中大盗》吧!
说实话我对男一号没有太大印象,却独独记住了他这个男二号,我永远记得他在喝完可乐之后接受了一群警察的扫射。
当时觉得有点心酸,有点可爱。
要说完全被他征服就是在《碟中谍4》,也许大家只记住了汤姆·克鲁斯用渐老的容颜耍帅,可是刻在我脑海里的却是雷纳在一瞬间拆了一把指着他脑门的枪。
再接着就是《复仇者联盟》里他塑造的鹰眼了。
不管小罗伯特唐尼如何卖萌,克里斯·埃文斯如何Muscle,我只记住了射箭的冰冷的鹰眼。
我一直偏好冷兵器的角色,因为会比火力兵器更体现一个人的魅力。
所以当时看了《谍影重重4》的预告片,我就想一定要看。
当然爱德华·诺顿也是三分之一的理由,虽然他的真的老了,和《一级恐惧》里的小正太不可同日而语了。
而且当我在影片里看到《越狱》的典狱长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已经赚了。
虽然我是顶着外貌协会的名号看的电影,但是还是要提一下剧情的。
我只能说:美国人终于不再把拯救世界作为己任了……这部电影里,没有核弹,没有总统,没有世界末日,没有外太空,没有世界和平,真的只是讲追踪两个人灭口的故事。
但是小故事讲的完整细致,描述了追踪的一般步骤,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先是中情局为防止非道德计划的败露杀人灭口,有两个漏网之鱼;然后利用身份,接近暗杀;暗杀失败,跟踪行迹。
这个追踪学问就大了,爱德华·诺顿作为追踪计划的boss就是在这个部分最出彩了。
先是调用公路录像,查找车辆目标,排查航班,分析可疑人员。
不得不说,如果这是真的,那恐怕没有找不到的目标。
好吧,接着说,追踪到了,那就赶快派个厉害的角色处理掉。
说实话,我的期待挺大的。
因为从一开始,杰瑞米·雷纳就一直在跑,后来带个女的一起跑。
我想,嗯,终于你的对手来了,你应该好好干一架了吧结果骑个摩托车接着跑。
而且,最后那个我以为很厉害的杀手,居然是被女主一脚从摩托车上踹下去撞死的!
好吧,我懂的,编剧是想让他在第五部里跟马特·达蒙一起露一手,那我就先期待吧。
结尾的时候女主说她希望迷路的时候,雷纳就合上了地图,两个人相视而笑,船驶向了未知的远方,安静的结尾。
当然,微笑的杰瑞米·雷纳就更迷人了。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前半部分剧情节奏真心有点慢,要是能紧凑点就更好了。
但是瑕不掩瑜,可以完整的讲完一段故事就已经很好了。
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要素齐全。
我觉得国产片先想想怎么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再想怎么讲一个好故事吧,这样说不定我可以对它多点信心。
这是从预告片网站上面摘录下来的(可以跳过):The narrative architect behind the Bourne film series,Tony Gilroy,take the helm in next chapter of hugely popular espionage franchise that has earned almost $1 billion at the global box office: The Bourne Legacy. The Writer/director expands the Bourne universe created by Robert Ludlum with an original story that introduces us to a new hero(Jeremy Renner)whose life-or-death stakes have been triggered by the events of the first three films.For the Bourne Legacy,Renner joins fellow series newcomers Rachel Weisz, Edward Norton,Stacy Keach and Oscar Isaac,while franchise veterans Albert Finney,Joan Allen,David Strathairn and Scott Glenn reprise their roles.写在前面的话:我很喜欢《谍影重重》系列。
当我得知马特·达蒙和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不再出演第4部的时候,其实我真的不是很期待这部片子。
就像很多朋友说的那样,哈林波特8没有哈利波特,电锯惊魂8没有老头子一样。
一个系列曲当你更换了主演和导演的时候,你不知道这部电影还有什么期待与看头。
尤其是Jason Bourne已经深入人心的时候,冷静,低调,果断,急智,太多太多的形容词都不足以拿来形容Bourne。
很难不承认第4部有可能就是狗尾续貂。
但当我看了预告片之后,我依旧觉得我会去观看这部电影,并且充满期待,暂且听我一一道来。
预告片地址:http://movie.douban.com/trailer/107546/#content预告片台词:what's ur name? kat gateson where are u from? reno will u give urself to this program? yes,sir. right hand,please. well,that is healed well. any diminish sensation? no there's nothing u wouldn't do for this country. u want to try to do what's necessary. welcome to the program. Jasom bourn was the tip of an iceberg. who the hell is he? he's an outcome agent. is treadstone without the inconsistency? we have never seen a valuation like this.你叫什么名字?
卡特哥特森 你是哪人?
里诺 你会全心全意投入到这个计划里吗?
是的,长官。
请给我你的右手 哇哦,伤口愈合得相当好。
感觉有迟钝吗?
没有为了这个国家,你可以做任何事,任何必须要做的事。
欢迎加入计划。
杰森伯恩只是冰山一角。
他妈的这人到底是谁?
他是个外逃的特工(outcome agent.)。
踏脚石计划不是没有矛盾的吗?
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高的价值。
(或者是我们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看到他的价值)感谢我的友邻——毛笔小昕 为这里做出的翻译。
一、似曾相识的片段最开始响起的是比前面三部更加低沉的音乐,逐渐展开的黑色片段,审问式的对白,暗示着这一部会比前面三部更加阴暗,揭示着另一个比前面更加巨大的阴谋。
接着一个脸部被殴打致伤的人,而另一个人正在审问他。
问他地址,他说他来自雷诺(美国内华达州)。
这里我认为Kat Gateson应该同样是一名在treadstone受训的特工。
训练的方式应该继承与类似于Jason Bourne,第三部里面提到了treadstone对Bourne的训练是实验性质的,他是第一人。
接着我们的主角就出来了:他依旧被殴打得不行。
这应该是受训的程序之一。
然后就是我们熟悉的台词:"Will You Give Yourself To This Program?
""Yes,sir.“直接让我们想起了第三部里面Bourne最后对4/15/71的回忆。
那就是Program Treadstone。
后面又有Dr.Albert出来对主角说:Welcome to this program.意味着受训成功,下一个Jason Bourne诞生了。
接着就是预告片的题目:There was never just one。
然后就是一连串对主角的描述。
身手敏捷、擅长体术、枪械、神秘、低调、急智、对工具的利用出神入化(钉子+灭火器可以做成一次性子弹)、艺高胆大(跳树),令FBI头痛不已。
里面的片段陆续地出现了Pamela Landy 和Noah Vosen的身影。
而在第二部里面在慕尼黑的特工Jarda(并非Manheim)则对Bourne说道:Treadstone关闭了,只剩下他和Bourne2个人了。
那么有可能kat和主角已经死了,或者Jarda不清楚美国这边特工的情况。
而Bourne legacy发生的时间则应该是在第一部之后,可能在第二部与第三部之前。
可以确定的发生时间点应该是2005年左右。
因为Noah Vosen还在职。
二、编剧没走、剧组阵容调整托尼·吉尔罗伊从第一部谍影重重就一直追随这个系列走的工作人员,在前面三部,他一直担任编剧。
在第四部,他不仅担任编剧,同时兼任导演。
从2009年开始,他便没再为电影担任过编剧一职。
对于一部电影,一个扎实的剧本是最为重要的。
因为这是电影的灵魂和素材。
并且我一直觉得看一部精彩的电影要进入更深入的层面,Jason Bourne是一个标志,光辉得就像整部电影的灵魂一样,虽然他不再了,我们同样可以在预告片里面看到前面三部曲的精髓的地方。
况且Matt Damon最近拍的两部电影都是关于亲情方面的:一部《传染病》、一部《我家买了动物园》,都是在走家庭路线,当年的一身肌肉也变成了膘,脸上也发了福。
而杰瑞米·雷纳 自此演了《拆弹部队》《碟中谍4》之后,再结合看了一下剧照。
不得不说他确实是适合参演Bourne系列的不错人选。
三、过渡时间长第一部谍影重重2002年问世,第二部,2004年,第三部2007年,第四部2012年,这是跨度时间最大的一个续集。
虽然也是几经折腾才熬到现在。
可见环球影业也是下了一番决心再来捞观众的钱的。
四、个人看法Bourne系列,个人认为今后10年都不会有影片超越他。
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第一部谍影重重2002年问世,今年2012年,整整10年过去了,007依旧是那种华丽耍酷的调子,很难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特工绍特》如果没有安吉丽娜的话,将会逊色很多。
碟中谍4还是阿汤哥的个人秀,不过还是很不错的。
而谍影重重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其实很多东西、细节、亮点都隐藏在生活中细小的地方。
就像一个精心雕琢出来的工艺品一样,虽然本质上它依旧是一部商业片。
不多说了,不管好与不好,这部预告片我改变了我的看法,我依然愿意去电影院买张票看看。
长出了大眼袋的Norton酱油没出棚(还被能干的女助手抢了几次镜),不像Renner的狂野版Renner出雪山刮了大胡子后瞬间变回了Renner(智商数值降低12)……以及Weisz依靠留海成功让观众认为这个女主其实是个很漂亮的女主(至少不是Weisz)听到了两处翻译问题如下:1. Byer他们在看两个教授的庆生酒会录像时,其中说到他们二位教授在一个无聊的学术会上认识,然后一起出去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喝酒而相识,并自此一直在【寻找黑暗的角落(意为探索科学的未知领域)】。
字幕则是二人便一直【待在黑暗的角落里】(字幕君不要卖腐)。
2. 实验室给那个黑人受训特工体检时,实验室工作人员说他们从【七月】起就与这名特工失去了联系。
字幕上写的则是这个特工有【七个月】没出现了。
不再有Bourne的放枪惊鸟确定敌手藏身位置这种战术策略,不再有铅笔肉搏战,改头换面洗剪吹(并且边剪边哭)。
取而代之的是人狼大战(抱着滚来滚去),放枪打飞机(打飞机…?
),无聊冗长的房顶跑酷(还踩塌了一个无辜的房顶),无聊冗长且无对白(除非你能听得懂菲律宾人在大街上乱喊什么)的摩托追逐,终结者一样沉默又死来死去死也死不掉的3号特工。
以及Cross的毒瘾与毒瘾和毒瘾,从最开始的“我没药片了哥们儿分我点儿”,“你到底有没有药片给我药片给我药片”,“卧槽原来你没有药片啊那么你下车自生自灭去吧”,“切断供应商!
我们就直接去药片工厂吧!
”到最后“唔唔唔啊啊啊唔唔唔哼哼唧唧(戒毒期的痛苦呻吟)”和“我衣服里缝了四万块你拿去把党费交了吧”药果然不能停啊所以为啥这片不直接改名叫The Cross Addiction得了?
记得还要把有Bourne木刻名字,大头贴出现的镜头都删掉才好。
《谍影重重4》周五北美首映,Edwards 6:40映场虽有人排队,热度自然比不上之前《黑暗骑士》的首映。
之前网上无数影迷捶胸顿足,douban短评的第一名是“没有马特达蒙的谍影重重算哪门子谍影重重”,同理还有一个很刻薄的影迷如此评论:“这就好比哈利波特的续集,没有哈利波特。。。。
”,135分钟之后,当片尾菲律宾海岸小渔船孤帆远影走字幕时,系列4部相同的片尾曲《Extreme Ways》响起,便很满足地跟着唱了起来,惊喜之余发现影院中不少影迷也一起唱了起来。
八月初的校园,路遇许多穿着花裙子撑着阳伞的姑娘或者是穿着单薄体恤拉着旅行箱的小伙子们,阳光下年轻的脸上仿佛溢得出青春的样子。
那种初到异国学校的惊喜,疲惫和好奇就像一年一次的机会一样无时不刻提醒着我们这些已经在校园里经历不少的所谓“senior”:呐,看到时间就这么一年一年roll over and over了吧?
无间道里梁朝伟对着黄秋生咆哮的台词在耳边特别不合时宜地响起:“三年了老大!
说好三年又三年,这都十年了!
”2002年第一部谍影重重首映的时候,马特达蒙只是一个5年前在《心灵捕手》中表现惊艳的32岁的事业小成的演员;那时候《谍影重重》以其独树一格的剪辑风格和叙事节奏与所谓同题材的装酷卖帅的《007》立刻拉开距离;那时候导演道格·里曼执着地沉迷于手持式摄影机带来的追逐感和视觉冲击;那时候皮特因为《间谍游戏》的档期拒绝了片中主角的邀约。
其实,这种“政府不可靠,FBI有阴谋,CIA是混蛋,主角英勇寻求真相”的主题几乎已经成为这种题材电影的烂梗而几乎嚼无可嚼,而《谍影重重》系列则硬是这么独树一帜拍了出来,而且居然一拍十年到了第4部还能口碑票房都不错。
2002年刚上高中,所谓“徐徐展开的未来”也不过是所谓的高考倒计时三年的开始,仿佛触手可及的未来就是一个“高考”,所有的生活,所有的幸福,所有的未来都会在那个考试后的夏天结束之后慢慢展开。
所有人主动被动有意无意愿意不愿意地就那样被挟裹着开始跟着前方一路狂奔,十年之后,记着的似乎都是同学间的逗笑和打岔,倒是那些挣扎和不眠,渐渐似乎淡了踪影不着痕迹。
夏天的溽热包裹着那些“说了矫情,不说憋屈”的小心思和小念想到了高考之后,于是,真实的生活和生活的真实就那么毫不掩饰地一波一波涌向了你自己毫不顾忌你的感受逼着你咬着牙慢慢变掉,直到今天。
十年之后,即便马特达蒙已不是男主角,杰瑞米·雷纳的表演依然卖力而且出彩。
略有神经质气质的爱德华诺顿成了反派主角。
剪辑依然犀利,节奏依然紧凑,追逐依旧过瘾,只是,只是好像缺了点儿什么?
直到片尾主题曲响起,才明白:电影还是那个系列,只是导演、编剧、主演差不多都换了个遍。
Nobody stayed at the same place, no one, never, ever.十年之后,PhD居然也读了一大半,回看当初,倒无所谓幼稚之感,只是觉得,要么往事淡去无话可说,要么一时涌起无数回忆不知从何说起。
时常感慨,如何变得今日这般模样,甚是陌生,甚是不知所措。
然后呢?
有点儿心慌,有点儿渗;再然后呢?
提醒自己,没人回得去,没人能活在过去。
最后慢慢平覆,开始之后的工作,继续像之前那样淡定,再次提醒自己:除了坚持,貌似没有什么东西能让自己感到踏实。
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我该把《谍影重重》原声的歌词Oh baby, oh baby/Then it fell apart, it fell apart/Oh baby, oh baby/Like it always does, always does送给10年前的自己,然后笑笑说:“小伙子,慢慢来,别担心不着急。
”
无所谓和前面三部比较起来怎么样,毕竟《谍影》系列我一直不太喜欢,前面三部就没怎么看明白过,这一部倒是完全看懂了,节奏很快,动作戏也设计的不错,干净利落,不知不觉中2个小时就过去了,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这只是开了一个多部曲的头。。。
对杰瑞米·雷纳无太多感觉,没喜欢也不讨厌,比较喜欢的爱德华·诺顿在片中几乎没什么太多展现个人魅力的机会,蕾切尔·薇姿一直是个人认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演员之一,在本片中更是让人觉得像女神。。。
当extreme ways响起的的时候,我非常满意的舒了口气,并随着音乐摇头晃脑(整个播放厅里只有4个人),就像戒了多年烟的人,又重新抽了一口。
我爱马特达蒙,他的电影都要去看。
我也爱《谍影重重》,每隔一段时间,整个三部曲就要重新看一遍。
虽然4里没有马特,但能出4,对我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安慰。
在生物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同工酶”,指的是虽然这些酶的结构、性质、免疫特性啥啥都不同,但是能催化相同的生化反应。
我认为《谍影重重4》与同工酶有异曲同工之妙。
导演换了,编剧换了,主演换了,但前三部的精髓延续了下来。
同样的大众脸的男主,同样的毫无花俏的动作场面,同样的快节奏的拍摄手法,同样的屋顶巷战,同样的长时间的车技打斗,同样的有些花瓶但不可或缺的女主,当然了,还有同样的肌肉、阴谋、解密、开放性的结尾。。。
同前三部一样,内情总是一点一点被揭露出来,但黑幕下隐藏的我们还是无法全部得知。
我知道这事儿肯定还没完,估计5和6就在不远的未来等着呢。
唯一让我觉得有点囧的是女主的职业,以及新加入的病毒改善基因的剧情。
因为看的是译制版,当配音吐出那些也许由于她不懂而说得超级连贯毫无断点甚至没有喘口气儿的专业长句时,我有点微微的不适。
当然,谁能阻止编剧与时俱进呢。
没有小马哥的谍影重重,从一开始就抱着点抵触情绪。
何以吵闹着要看,是个非常值得本人深思的话题。
算是题内的题外话:我是个伯恩/小马哥死忠,曾将Moby的ExtremeWay做了三年的早起闹铃。
伯恩的孤独正义智慧果敢激励我熬过了南京一个又一个的严冬。
谍影系列对我而言是有精神上的鼓励的。
于是。。。
这大概造成了我对谍影四过高的期待,过分的比较,最终导致了过分的失望。。。
电影一开始就承接了谍影三的结尾,水中漂浮的人——静如死鱼,然后动如淹了水的脱兔。
如此衔接虽然直白了点倒也无不可。
但是越往后看越失望。
后半部影片就是前三部的精彩镜头大集合,什么第三世界闹市区跳屋顶(参考谍影三),什么抢摩托车(参考谍影三),什么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女猪脚(参考谍影一二),什么跑龙套男杀手(参考谍影一二三)。。。
就连部分台词也是直接照搬,例如女猪脚在五号的车里失态狂吼:"他们到底是谁(who are they)!!!!!
”(参考谍影一)。
看到后来我基本都是先猜剧情然后猜测被证实然后暗自高兴哇塞我简直可以去做编剧了。
老实说亮点也还是有的。
一,五号(一遍下来,我真的只知道那男的叫五号啊。。。
)在深山老林里为了躲避追杀,把植入体内的追踪胶囊取出,设陷阱活捉野狼,最后成功逃脱那一段,相当精彩。
再比如一开始爱德华诺顿接到小科员的电话,镜头遂切至谍影一,小科员躲到办公室里对着电话讲“He's here(他来了)”。
把我积压心头多年的遗留问题解开了那么一点点。
三,片尾曲。
警笛一般的音乐以大海为背景响起,一种清爽振奋的感觉,仿佛又回到5年前,谍影三终场的那个瞬间。
Moby的Extreme Way,闭上眼睛就是整个谍影系列的闪回。
整体上看,谍影四在与前三部的衔接工作上做的过于到位,简直就是单纯为了衔接而拍的一部片子——至少导演你得让观众记得住男猪脚的名字吧。。。
不过如果没有头三部的存在,倒也不失为一部好电影。
不过一部好电影至少还是得让观众记住男猪脚的名字吧。。。
细节和人物塑造上,粗糙的一腿。。。
和前三部的严密细致反差太大了,不谈也罢。。。
一部电影至少得让观众记住男猪脚的名字吧。。。
作为一名整个谍影系列翻来覆去看过不下百遍的伯恩死忠,我想骂谍影重重四的编剧怎么能炒冷饭炒得如此猖狂!!!
托尼!
没错,说的就是你!!
骗子托尼!
冷静下来,才发现导演不是个骗子,整个片名就是红果果的剧透。
“伯恩的遗产”,所谓遗产,就是那碗冷饭嘛~---今天去和平影都又看了一遍谍影四,男猪脚叫艾伦!
还有,动作戏拍的腻腻乎乎,镜头贴太近。
就看见拳头、手肘和脑袋在镜头前迅速晃动,接着一个个就都被5号撂倒了。
究竟是怎样的招式呢?
估计导演也懒的想。
相比之下,之前三部中伯恩的打斗戏,导演的镜头离的比较远,可以看见搏斗中整个身体的动作。
最喜欢的镜头是,第一部里他在德国特工的家中(就是用杂志和面包机炸掉的那家),有组镜头是从天花板往下拍,很干净。
场景切换在前半段用的很好,森林里的5号和水泥森林里的策划者。
谍影重重4今天上映了 拉着妹子一起去看男主角,杰瑞米雷纳饰演的阿伦·克罗斯是CIA“结果(outcome)”计划下的特训特工,拥有超常的体力和反应能力。
女主角,玛塔·雪灵博士是为“结果”计划供应药品并监测特工体能的制药公司的科研人员,与阿伦曾有数面之缘。
故事缘于杰森伯恩在纽约掀起波澜,“踩脚石”(treadstone)计划败露,导致与之密切相关的“结果”计划也岌岌可危。
不得已之下中情局决定冻结该计划并将所有的科研人员和特工杀人灭口。
阿伦在阿拉斯加利用机智逃过了CIA的无人机导弹追杀,而雪灵博士则在一起蓄意谋划的实验室枪击案中侥幸成为唯一幸存者。
死里逃生的阿伦在雪灵即将在家中被灭口之时赶到,救下雪灵并向她索要“结果”计划中的关键药品。
雪灵将计划娓娓道来,原来特工们被基因改造过的特殊病毒感染,与体内染色体发生基因交换,使体能增强,感官更敏锐。
然而长期服用确保感官效果的蓝色药片会导致依赖作用,一旦停药将会认知退化变成废人。
如今药品生产已经停止,只有再次令含有正常基因的病毒感染阿伦才能使阿伦体内的感知基因恢复正常。
为此,两人乔装打扮,与时间赛跑,千里迢迢来到马尼拉存放病毒原株的工厂实验室。
前有菲律宾警察,后有CIA杀手,重病的阿伦和瘦弱的雪灵能否杀出一条血路,逃出生天...说下不足之处:典型的“谍影重重”逃亡套路,传统有余创新不足。
马尼拉贫民窟屋顶追逐很像第三部北非,街头摩托飙车一段稍微有点长,全片里真正的激烈搏斗场景比前两部马特达蒙大战各路特工逊色不少(本作里只有一位asset出动)并且女猪脚都42高龄了 长相也并不惊艳(好吧她是个女博士,也许这就是原因...)总体而言,悬疑写实打斗的基础没丢,剪辑紧凑节奏快,音乐烘托气氛恰当。
本集剧情慢慢揭示了整个CIA一系列特工训练计划的黑幕杰瑞米雷纳表演出色,风格与马特达蒙的杰森伯恩大相径庭。
Aaron Cross的性格比起Jason Borune外向健谈许多,但是因为片中还没有出现他与CIA头目的直接对话,也没体现他到底是Jason一般的强硬派还是会采取更机智的办法。
总之这部电影仍然还是谍影重重。
以中情局的特工训练计划为平台有很多可以讲的故事,不一定要局限在杰森伯恩身上。
这次谍影重重4算是导演小试牛刀“外传”,以后应该会有两条线的交汇,两个甚至多个超级特工亦敌亦友,与强大的国家机器对抗,想想多么带感啊!
也许有的观众不买账,但是我觉得这135分钟的悬疑和刺激还是值得一看的。
和《谍影重重》没有半毛钱关系。
要我说这更像《速度与激情6》。
可是管他呢。
好莱坞大片儿这种东西,拍100部精神内核也全都一样的,所以在细枝末节上抱那么多期待干嘛?
故事就是诺顿指挥一群人干翻包括雷纳在内的另一群人,只有雷纳带着女人跑掉了,OVER。
马特·达蒙经典的【防守反击】模式在这个片子里缺了【反击】的环节,结尾有点不痛快。
其实最后这俩亡命徒到底能不能活下去呢,没说。
当你觉得男人和女人可能终于要进入裸衣大战阶段了,片尾曲却该死地响了!
请期待下集,《谍影重重5:伯恩的剩余价值被榨干》!
——说起来我是有多期待能看到杰瑞米·雷纳的床戏!
那小电脑包喔背得叫一个俊俏。
不过雷纳还是比不过诺顿。
雷纳的汗味儿里充满要人命的荷尔蒙。
而诺顿简直能像病毒一样改造你的审美。
是的,让我们把上句话再重复一遍:【诺顿…改造…审美。
】好想把诺顿那句【我们要把道德的粪便在心里找个深深的角落埋葬,这样精神其他的部分才能干净地存活下来】当叫醒铃声啊。。。
——————————12小时后的补充分割线——————————接着《4》的激情又去重温了《1》。
可能是我人变龌龊了。
原来只觉得像个小面首的马特·达蒙,现在也发现不少萌点。
比如冬夜里,伯恩瑟缩地裹着羽绒服站在苏黎世街头,茫然注视路灯光下的雪花。
【好男人困窘的样子真棒再比如从银行里出来,顺着墙缝儿一溜烟爬下去。
【这熊孩子大拇脚趾头劲儿挺大啊,一脚就能把人掐青了吧有趣的一点:伯恩打斗的套路和艾伦基本一样。
嗯,就是那套传说中的名为Eskrima的菲律宾格斗术。
入戏的说法是【不愧都是同一个机构训练出来的】,出戏的说法是【武指风格十年如一日啊】。
然而不管怎么想,雷纳都比达蒙壮硕多了。
完全是速度型选手与力量型选手的区别。
雷纳放进达蒙的故事里,肯定是被干掉的反派壮汉刺杀员。
既然要在好莱坞大片里当男一号,还是特工之王这么潮的工种,那当然要有霸道的身世相配合。
伯恩,海湾战争生还,特种部队深造,蓝翔技校6个专业学位认证【并没有另一个著名的特工中的特工尼克·弗瑞先生则是个独眼龙,单手打造复联计划。
但就算是肌肉型,编剧给雷纳安排一段弱智的黑历史也太不偶像派了吧!
【恭喜你的智力测试要+12分才及格。
】——by 托尼·吉尔罗伊【我的历史不可能这么黑!
】——by 杰瑞米·雷纳【请问满分是多少?
10分吗?
】——by 无辜群众,享年23岁不知道这个伏笔会不会在下一作中用到。
比如说细菌成分不稳定,一秒钟回到学龄前什么的。
【大波女主角请负责哺育到底达蒙比雷纳多一点对异性的柔情,而雷纳则多一点对公众的绅士。
比如说同样是追车戏,当前面有路人的时候,雷纳会绕一下,达蒙直接开过去。
这倒无关仁慈,只是风度问题。
再比如说同样是感情戏,《1》剧情进展到1:01:00的时候达蒙就和女主角坦率地搞上了,雷纳到最后才摸摸小手。
雷纳不哭!
站起来撸!
妹子算什么!
诺顿才是你的归宿!
……照这纯洁的架势,真吃肉的时候雷纳酱是不还得流鼻血啊?
但其实,当身边有个美女的时候,男人什么也不做最有魅力。
所以艾伦虽然比伯恩少一点灵魂,但感觉更成熟和纯粹【纯粹——低智商糙汉的独特优势【哪里不对最近碰巧看了好几部蕾切尔·薇姿的片。
以前一直觉得她脸扁嘴大,如果不是皮肤白根本镇不住场子。
今次看她出场,枪击事件后回房子收拾行李,黑衫紧身仔裤,颇有安妮·海瑟薇的挺拔范儿,且更多点涵养,突然好感度就上来了。
还是有点表演过猛……也可能角色设计就是这样的吧。
嚎叫【艾伦run】的场景真是爆笑———————————又12小时后的补充分割线———————————刚刚把《2》重撸了一遍。
先吐槽一下网上到处都是的国语配音版……那个大裤衩口音真是一开口就能把咱给蹉跎了马特·达蒙其人就算他扮演的角色【十项全能业界传说】就算他的【脖子比大腿更粗】就算他【今年已经43岁】他留给我的依然是【白净清纯小男生】+【被综艺节目主持人完虐】的印象所以比起看他追车揍人更喜欢看他被人欺负时的表情武戏再狂帅酷霸吊比不过他独自走过潮湿的街头比不过文戏两次人工呼吸和一次吻别讲电话的时候用【老大哥在看着你】吓唬吓唬人就更是调皮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你不觉得【丰乳肥臀】【憨厚傲娇】的杰瑞米·雷纳大叔更符合我们对剽悍好男人的定义吗?
【马特·达蒙快去挑战古装宫廷戏面首角色,一定能打开戏路上的新大门】说到丰乳肥臀,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持相同观点——觉得杰瑞米·雷纳很有【人妻气质】的举手?
【JR叔受同好会】的朋友,让我听到你们的声音!
回想起雷纳在《碟中谍4》里,面对阿汤哥各种【别扭人妻气质max】的表现其实我有点不明白把他和【另一个人妻气质max的】爱德华·诺顿放在一起是要搞毛?
《谍影4》原来是个【一山不容二受】的故事吗?
【别胡说好吧笔者前面嚷嚷了那么半天雷纳诺顿,一天以后才意识到违和感,剧组的用意真险恶啊【闭嘴明明是你在拉郎配为了写一个线性的剧情吐槽,要不要再去影院里看一遍呢?
真困扰啊……
这不科学!
收尾有点快,来自曼谷的boss死的太快了!
还算好看啊!
后半段塌陷
太多太多系列的影子,逃脱,追捕,动作戏,剧情等等,几乎是3和1的重新演绎。不过,4里面杰瑞米毕竟是激素战士,眼神方面总有些怪,没达蒙那么深藏不露。通篇略显拖沓,如果过了前面三十分钟的不知所云,那后面的节奏还是很窒息的,不错。
288人的厅,演到一个小时之后走掉了30多人。。。随行的姑娘继《环形使者》之后再次在电影结束之时把手机的电池全部玩完了,身后那哥们睡死直到自己的“我爸刚弄死他”铃声响起才被吵醒 = = 哎~~~这破剧本,那坑爹的动作场面。只有与狼搏斗和科研室杀人2段让人印象深刻。
客观来说,片子虽然慢热,但还是很有谍影重重的风格,JR演得也够卖力,但没有小马哥的谍影重重真的是打心眼里排斥它。。
最后那场飙车戏拍的还是很精彩的,但是剧情确实没什么吸引力。
很不幸,这是没有马特达蒙的谍影,所以实在不好意思和前面几部精彩的电影做对比,只能算平平而过。因为达蒙版太强大了。太精彩了。
没以前的好看了
风格上和前三部一致,不过没有了波恩就像缺少了灵魂一样,怎么看怎么别扭。偏偏剧情上对前三部的依赖性还如此之强,不对前面几部有着深刻的了解根本无法看下去,光是各种计划就能把人绕晕。里面设置的配角也毫无存在感,仅仅能让人了解表面,而无法深入下去。最后动作戏不错,但明显抄了第三部
前段比较慢••• 应该可以三星半
诺顿sir的范儿特别赞。特别不像美国警察的赶脚是怎么回事。
绕了个圈造了个新伯恩
场面不错
JR蛮灵的额,敌不过EN美人迟暮的伤心啊~不知所云,结尾就结束了??
又比较论泛滥了,单个来看,能给个三星,甚至四星;但是跟绿草比起来,未免太业余了;Gilroy似是陈凯歌的反面,编剧还行,但是一兼导演就全面脱线;前半是雪山飞狐,后半是上次丹吉尔段落的翻版,整个戏码无限不平衡,零悬疑,毫无波恩斗智斗勇的那种愉悦感;而爱德华诺顿打了个超级大且放空的酱油~
所以这是屌丝靠变异么..
--长,最后怎么就结束了
还是马特戴蒙看着顺眼 剧情虽然听“听”不懂也能猜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