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话总结,性感、大胆、愚蠢、自大的美国女记者发现了14年前另一个性感、大胆、愚蠢、自大、贪婪的女记者的死亡真相。
只看電影名字,有兩個解釋:一、真相在哪裡?
二、那真相是騙人的。
兩個解釋剛好suit到兩種電影中的含義:真相,到最後數分鐘才出現在電影中。
一直以來,兩位男主角所了解的真相,也是一個誤會。
看得這類戲也不少,沒有太大的評論,只是想說:結局似乎有點出人意表。
不是出人意表的突出好看,但卻是不大起眼的人物突然成為整件事的真相。
從頭到尾他和二打六沒什麼分別,直到故事最後數分鐘,才把這個人reveal出來。
在下愚笨,依在下看來,有點以前那些醉漢寫武俠片的風格:當所有的一干人等死了後,一個從未出現的人(奸角)最後出來說:「哈哈…他們也是我殺的!
」但可惜,那個奸角從來也是不被任何觀眾留意的。
老師評論這些武俠片時笑說:編劇都是醉漢,片子寫到最尾,發現所有人也死掉,該找個人來承擔責任,那便求其找一個出來,安一個好的借口,使他成為奸角,最後被正派的高手打敗。
這一套電影,可不是我所了解的。
又或是在下膚淺,不能明瞭。
一桩十五年前的命案,牵涉到两名当年红极一时的人物——兰尼和文斯,初出茅庐的记者欧康诺正为了文斯的访谈录(或者也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两个在她童年时帮助她战胜小儿麻痹症的精神偶像)而调查这离奇的事件。
电影从开始就跟随着记者的调查经历将整个事情的真面目慢慢展现开来,没有繁复的交叉剪辑,只有文斯略显沉重的回忆与兰尼不羁口吻下的念白在一点一点地帮助观众回到十五年前的那个夜晚。
低调的叙事往往为了衬托出角色内心的复杂,所以这部电影的重点也并非真相的出乎意料与叙事技巧的天马行空,而是人性。
一位叫做莫林的女服务生被发现死在了兰尼和文斯的酒店房间里,而前一晚他俩刚完成了连续39小时直播搞笑节目的任务,欧康诺则作为小嘉宾在那次演出的过程中发表了演讲。
从那次事件后,黄金搭档兰尼和文斯分道扬镳,没人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真相被人们以不同的方式隐瞒了起来。
酒店的老板萨利为了不让文斯和兰尼受到影响买通警方对外宣称死者是自杀身亡,而兰尼和文斯之间则同时以为凶手是对方。
作为两位名噪一时的喜剧演员拍档,或许是情同手足又或者是互相爱慕,谁也说不清,他们互相出于保护对方的目的对这个晚上所发生的事只字不提。
然而讽刺的是,引发出这种牺牲的根源是各自自以为是的推测,都不知该为这种难能可贵的情谊而感动还是该为造就这种局面的两人扼腕。
他们都以为自己看透了事实,也同时自作主张地决定为对方保守“秘密”。
这种“自产自销的傻”在李安《喜宴》的结尾也有所体现,让人在觉得现实太不仁的同时触碰到人性里的柔软。
即使这个属于自己的“真相”对方永远不会发现也不计代价地支撑着。
电影的最后,在那棵伴着莫林骨灰一同成长的树下,当兰尼含着泪说出“原谅我”的记忆片段浮现在欧康诺脑海里的时候,她在那一刻一定也明白了兰尼和文斯各自隐瞒真相的用心。
兰尼虽然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也绝对不是无耻混蛋,欧康诺也体会到了兰尼望着自己时的细水柔情,因为她也正准备这么做,她是绝对不会忍心用一个报道去摧毁一位母亲的余生的。
她决定,再给真相多一点时间。
2013.11http://i.mtime.com/fabzany/blog/7702370/
完全是冲着alison lohman看的,因为她太美了。
整个故事起伏不是很大,安静的展开。
科林费斯演的不错,挺有魅力……………………………………………………………………………………………………………………………………………………………………………………………………………………………………………………………………
他们彼此掩盖对方不存在的罪证她保护他们,一位母亲和她化为树的女儿我以为我看到全部的事实,至少,看起来你绝口不提我只字不问原谅我舞台上我给人欢笑,播撒希望为了你我染红双手给你掩护,直到我死其实,你又何尝不是我曾经被你赎罪般的善心救助可是缘何而起的善心与我无用因为从那一刻开始你就是天使,全部的光明我保密,用一百万的养老金我一直想说,别觉得我骗你就憋屈的。
接受真相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也别用正义感爆发的口吻说你不喜欢被骗。
我如何知道你喜欢什么,我唯一知道的是自己在做什么。
好像费心搭建水晶城堡的人,好像偷偷放礼物在长袜里的人就不需要费什么功夫。
当你发现梦破裂,圣诞老人根本不存在的时候,请你想想我如何配合地演了多少童话故事。
假如我杀了人,被你知道了,你会怎么做?
换做我,会毫不犹豫替你焚尸灭迹,就算卖身也让你有钱落跑。
别让我后悔我的决定。
Truth can be heard even when it is just whisper.但我宁愿接受喧哗的谎言。
毕竟,这样生活容易多了。
毕竟,有人想费心保护我是一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
我最近骗D同学说我很阳光,其实就是一阴暗坯子骗遥说不要和她BF分,其实觉得他俩吧,哎哟,还真的挺不搭的骗自己说明天就好好学习,其实一个月都没主啊所以让请我在最深地狱听天堂的欢笑吧如果如果真的他们都只是想要真相本身而已
三星半。
事实上,复杂的台词让我想起了落水狗,那种不容你分身低头哪怕一瞬的压迫感,是应该出现在悬疑电影中的。
背景板交代完毕。
有些不知所云的特写。
故事线交织地不算太紧张,有点舒缓的节奏更符合人设。
不过,主要靠需要构建的人物很适合我的胃口。
不算有新意的回忆方式,不过截断点跟巧妙。
在第五十分钟进入了高潮。
像是戏剧里一样地极端化人格。
我们一般称其中不佳者为脸谱化,显然这里它是成功的,不过标准是如此难以把握,还是看故事吧。
巧合,嗯,必须的。
比较关键的解密环节比较不那么精巧。
关于情节争论很多,只说一点个人看法: 有点像是三个男人的三角恋故事。
三个人物:兰尼,文斯,鲁本。
1、鲁本很爱很爱很爱兰尼,精神上的。
所以他为兰尼杜撰了“文斯是凶手”的那个稿件版本(前提是兰尼也以为文斯是凶手)。
一来可以保护兰尼,二来可以报复情敌文斯。
而且就是因为爱的很深,才恨的很切,才有了后续情节,后话。
2、文斯爱兰尼,肉体上和精神上。
肉体上因为他想上兰尼;精神上因为他为了保护他心目中的凶手兰尼,而宁愿被鲁本敲诈。
3、兰尼也爱文斯,精神上的。
虽然他不愿意被文斯上,但是他可以把文斯随意说出的话,,写出来一字不差,说明他精神上很在乎文斯。
而且看着那个小女孩时他眼里的泪水也说明他很替文斯难过(以为文斯杀人)。
但是文斯不知道这份爱。
好像都是“爱”,其实这里有一处“不爱”,也就是这个“不爱”起到决定性作用。
4、兰尼不爱鲁本,一点也不爱。
鲁本很郁闷,而且他看出了兰尼其实也是爱文斯的,所以因一爱而生两恨,他一方面杀了那个不懂事的女大学生,让兰尼文斯同时陷入互相怀疑互相包庇互相自责的困境,最终导致散伙,但他毕竟是爱兰尼的,只是不想看到他爱的人和另外一个人那么开心,所以还是编造了“文斯是凶手”的版本保护了兰尼;另一方面则利用其实完全不能说明问题的录音带敲诈文斯,报复情敌!
文斯为了保护至爱兰尼,被逼自杀。。。
ok 还是写多了。
这个电影初看把人唬住了,再一想漏洞百出,再仔细想想其实相当相当相当严密。
ps :可能有人疑惑既然鲁本想让他俩散伙干吗不干脆不管这事,让大学女孩去折腾去,干吗还要杀了她。
别忘了,毕竟他是深爱着兰尼的,这一点是基础。
他一定不会让女孩把丑闻说出去,使得兰尼身败名裂。
他杀人的话,正好可以实现既拆散他俩又保护兰尼又让兰尼讨厌文斯的三大目的。。。
是高手所为。
1. 鲁本想要用所谓真相来敲诈文森100万,为此文森必须写一本自传来交钱。
但是为了双方利益最大化,文森的自传中需要掩盖这层真相。
因此文森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刻意将话题往当晚招妓的话题上引。
兰尼也知道这一点,因此很配合地开始写自己的回忆录,让女主看了以后也往错误的方向去写传记。
2.鲁本故意取走兰尼留给文森的纸条,并且反复跟女主灌输兰尼是个酒色之徒,让女主以为好像是兰尼性变态地用龙虾杀死了莫林。
鲁本这样做的目的应当是避免聪明的女主和兰尼深度接触,以至于兰尼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他所认为的实际上文森杀死了莫林。
一旦这么公之于众,含冤的文森和他之间感情就彻底破裂了。
因此兰尼是等到文森死了以后才写自传第三章,因为不想让文森看到。
所以当文森在家门口知道兰尼和女主背着他有接触的时候非常惊恐。
因为他怕好友的猜疑最终会被当成真相公之于众。
而他实际上想叫兰尼一起来,按照约定的计划,一起让女主蒙在鼓里。
所以女主在得知兰尼要来文森家时也十分惊恐以至于要设局逃脱,恍惚觉得自己就是十五年前那个女记者,知道了真相但是最终要被两个男人设套陷害。
鲁本也希望女主按照两个男人的意愿写下去,这样书能够顺利出版,自己也能拿到钱。
3.但是文森的死改变了整个事件的进程。
别墅门口一幕时,文森以为女主已经看出他和兰尼之间有奸情,所以邀请她晚上来到自家给她下套,也想制造她女同性恋的绯闻。
然而时代已变,同性恋已经不像十五年前一样是什么羞耻的事情了,而女主仍然可以合法地将文森的诡计曝光。
文森因此就没法迫使女主按照他和兰尼原先设定的意愿写了,愤怒至极。
文森看到自己将难以摆脱荒谬的杀人罪名,并且觉得是兰尼一直在背后耿耿于怀指责他当晚的行径,绝望地走向了自杀。
(文森在酒店浴缸自杀的那个情境里,他在幻想兰尼对他的伤害,表明他对兰尼是又爱又怨)而此时,兰尼将他对文森的猜疑都写进了第三章,尽管他不想将他心里的想法公布出去。
而鲁本也准备配合女主公布所谓真相。
原来他十五年前早就做了二手准备。
既然文森已死,敲诈不到100万,那么他就用当晚的磁带来从女主那里交换100万。
这样无论文森罪名最后成立与否,他都可以从中赚100万。
女主最终识破了他的狠毒用心。
4.女主最后为什么不公布修改后版本的真相呢?
我的猜想是,首先,尽管她最后时刻仍然将事情主要责任归到鲁本身上(鲁本在利用两个人的嫌隙做文章方面,让她这个职业记者也叹为观止。
深究下去,鲁本看似是在帮两人掩盖真相,但他实际上是自己策划制造了所谓真相),但女主对促成文森的死和加深两个男人之间的误解仍然感到一定程度的愧疚。
第二,她大概是明白了莫林也和她一样不是无辜的,正是因为莫林作为记者的在场,让文森企图后入兰尼的事情变得异常严重,以至于两人生出嫌隙。
女主不能让她悲痛的母亲意识到自己女儿的罪恶,不希望母亲因为真相而得到精神上的负担(否则母亲就容易相信自己将不能上天堂)第三,她回想起事发后那次节目现场兰尼看她的眼神,温暖中带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和可怜,便想起他对她的恩情,不想在世的兰尼也最终知晓自己被捉弄那么久的残酷真相。
5.本片情节虽然十分出色,演员演技也足够令人信服(除了女主洛曼还稍微弱点)但个人觉得悬疑的气氛营造地还不够,以至于难以让观众快速代入角色去思考。
叙事稍显凌乱,女主和兰尼的叙事交替进行是个很好的尝试,但是中间衔接过渡稍有不足。
题材视角都比较新颖独特,可以当作以女性为主角的黑色电影来看。
另外,我觉得有些观众想象的鲁本对两个男人的感情都是无稽之谈,鲁本完完全全是个老辣冷酷、明明没戏份还要给自己加戏份的人呐!
一部不错的犯罪调查片。
因为小时曾接受过别人的帮助,长大以后又从事记者之职的女主角怀着崇敬的心情接受了采访昔日恩人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年被掩盖的真相渐渐地显露了出来,最后……这部电影不同与其它的类的犯罪片,与《本能》恰恰相反,它只是挖掘昨日的案情真相,在惨合着色情以及吸毒的娱乐圈中一步步地还原着案情,比较真实,结果也出乎于人的意料,而真正的凶手却是不被重视的那一个。
没有太多的紧张,也没有复杂莫测的推论,一切似乎都是那样地轻松,环环相扣中,让观众在故事里走到剧终。
加拿大电影《何处是真相》走的是另一种悬疑路子。
令我惊叹以为在剧情叙事,实则才华导演在用全能视角借用当事人合理探寻,多线与多面,围绕十五年前一位女子的死去,美国艺能界的光鲜表面被层层剥开。
不似东野圭吾靠情感驱动,却仍然死抓你不放,我估摸着真相是其一,可能还有命运感。
用shame body的方式来讽刺bodyshame,真的不好笑,即使是调侃自己,17分钟了,毫无共鸣。没给一星一方面是因为我完全听不懂意大利语并且一个也不知道意大利明星,另一方面是她讽刺了网暴,虽然不好笑但很真实。
水准较差,现场表演并不吸引人。
不好笑
没笑出来过。文化差异太大,听不懂意大利脱口秀
第一次看意大利语的脱口秀,第一次了解意式幽默😄
确实是意大利人。意大利语还是好听。如果她真的是得过新冠,看节目感觉她肺活量没受影响。喜欢这种沙哑嗓音。女性主义部分,最后她认真讲她姐姐亚斯伯格症,她们全家被歧视那段,感动。确实是意大利妈妈,她母亲的话有智慧
body shame其实挺有意思,右翼ADD太好笑了,平底锅滤锅也很好。节奏偏慢。
没有太get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