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里的男性角色真的不多,但是对于老大的演技和老二的颜,真的是该给到5星好评的。
在看到老二从西藏回来时候的弹幕“这不是欧阳懿”嘛,我真的是瞬间笑死。
但是刘奕君真的好帅好帅,简直太是我的菜了女性的角色基本撑起了整个剧情的走向,向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社会阶层的中、青年女性。
二琥这个角色第一次让人心疼,是在她和老公哭诉的时候。
——哭诉自己这么多年来在家里一直被当做“恶人”,自己刚嫁进来家里条件还不好的时候,她也同意丈夫每月拿出200块资助家里。
扶持弟弟妹妹上学不是丈夫一个人的事情,这家里确实每个人都应该承她的情。
这就是中国式大家庭过去的样子——长兄如父长姐如母,哥哥姐姐们大都默默地甘于为整个家庭去奉献。
我想起了自己的舅舅和妈妈,对于家里的弟弟妹妹们也是终其一生都在奉献、不计得失。
虽然说话做事有些刻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她的所有决定都是为了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好。
最后在为生病的亲家母掏出自己的积蓄时,我彻底为这个角色折服了。
因为她奉上了她最看重的东西。
就像为爱而生的人献上自己的爱情、崇尚自由的人放弃了自己的自由、就像欧也妮葛朗台掏出了自己私藏的金币一样,那一刻是让人动容的。
春梅是故事的主角,她身上具有传统女性身上的所有优点:能干、情绪稳定、照顾老人、抚养子女,没有一件事做的不到位、不优秀的。
但是越来越多的电视剧里出现这样的角色,会让人莫名觉得焦虑——焦虑就在于,她都优秀成这样了,还被离婚,那我们的日子得过成啥样啊?
有时候看她觉得美好、向往,想向这个方向去努力,比如看到她能稳定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春风化雨般地解决周围所有的矛盾。
有时候看到她又觉得很累,不能释放自己的情绪,不能大胆说出自己想要的,总是那么被动。
但不论如何,对于郝蕾的颜值和演技还是奉上我的膝盖的。
老三伟贞这条线我真的是无数次想弃剧了:首先这个人物设定我是无论如何也喜欢不起来。
大哥小时候辛辛苦苦把她拉扯大,一家四口挤在小房子里,她不愿意去接济。
对于自己的亲妈,周到之处比起二嫂来差远了。
虽然大嫂的为人有点市侩和计较,是让人喜欢不起来,但是但凡他们对大哥一家稍微大方一点大嫂也不至于这么抠搜吧。
而且还为了和大嫂一家较劲而故意占着老房子,看大哥辛辛苦苦天天送外卖,真的我是看不下去。
再说她这个感情线也是让人莫名其妙,结婚离婚都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完全是按照自己的一方意愿在行事,拿捏男方不带一丝犹豫的,对于别人的情感和选择没有同理心,也不知道是要强还是怎么的,跟任何人的关系感觉都很梳理,唯独就突出了她自己。
红艳这个角色也是挺让人心疼,或多或少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那种自己独身一人在外地奋斗打拼,想要有个好前途的身影很让人心疼。
但只能说要强的人碰上同样要强的人,结局一般都不会太好,她和婆婆的主要矛盾其实是在老公身上,俩人各自从自己的立场去说话做事,其实各有各的苦衷。
很多中国式婆婆就是说话做事完全两种风格,但我们其实可以有很好的方式去化解,而不能硬钢。
看到她的妈妈更让人心疼,妈妈们为了孩子真的是可以奉上自己的所有。
不过唐艺昕的演技真的是还需要再磨炼杂志社主编芬妮这个角色其实也挺拉好感——年纪轻轻工作能力值真的一流,有冲劲又敢干,又愿意为工作奉献自己的所有,这样的人真的是很好的职场女性。
她的每个看似在跟人作对的决策背后,其实更多的是从公司整体的利益入手去考虑问题。
有时候觉得她有些茶,有时候又觉得她在职场中敢于向前辈发难、敢于在客户面前展示自己的做法,是自己做不到、又很羡慕的。
包括最后对于春梅的挽留和告别,也都是发自肺腑。
能够把理性和感性结合在一起,这才是女性迷人和伟大的地方。
老三倪偉貞這條線收得有點出乎意料,一開始都以為何母是一位不近人情的「母老虎」,沒想到得知何誌超結婚後,立馬就接受了這個兒媳,這樣看來,也不知道何美蓮當初那麽鬧騰究竟是為了啥!
老二這條線,稍稍有點反常識,倪偉強得抑郁癥之後離婚,這個容易理解,不容易理解的是為什麽倪偉強抑郁癥康復之後,會和前妻張春梅這麽甜。
中年夫妻回憶甜蜜往事,這份恩愛秀得觀眾有點猝不及防,這種糖以前在屏幕上也沒有吃過,所以觀眾自然會覺得有些新奇的成分。
但這種稍稍有點違背現實社會婚姻邏輯的情感故事,就算編劇和導演努力摻雜了太多糖,最終都很難落到實地,很難在現實社會上投射出影子。
畢竟,在現實社會中,到了倪偉強和張春梅這個年齡段,當兒子都已經成年,經歷了近20年的風風雨雨,就算年輕時在甜蜜的愛情,到了他們這個歲數,愛情都已經在歲月中慢慢酵成了親情。
回憶惋惜的甜蜜畫面可以,但還能笑得這麽甜,仿佛確定關系還在昨日一般,確實對現實社會架空得太多太多。
不過,老二和老三兩個家庭加起來焦慮,也抵擋不過老大一家的焦慮。
都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估計擱老大家里,怕不是有一座藏經閣!
二琥的典型市儈思想、任勞任怨退休送外賣的倪偉民,依托父母的啃老媽寶倪俊,和為什麽受傷總是我的劉紅艷,以及她那動不動就體弱多病的單親媽媽。
擱別家,可能解決住房有問題,生孩子是問題,養老有問題,工作有問題。
擱這一家,通通都是問題,就連倪偉民買個混飩都能被二琥誤會出軌,一家人都在等著抱孫子的問題,結果這節骨眼兒二琥和倪偉民還要鬧離婚。
劉紅艷為什麽懷不上孩子,二琥難道真的不知道嗎?
如果不是二琥故意讓劉紅艷坐三蹦子去看期房,劉紅艷也不會流產,導致不容易懷孕。
倪偉民一家都已經這個樣子了,編劇還在添油加醋,如果說這不是在販賣焦慮,誰信呀?
當代00後已經開始流行「四不策略」,不買房、不買車、不結婚、不生娃,這還不都是社會焦慮給慣的。
大結局,倪偉民所經歷的這個比較有爭議的「精神出軌」劇情(其實我個人這還算不上精神出軌喔),都顯得有點不真實了,這也導致倪偉民這個從頭到尾都是觀眾感極好的人物,第一次出現了一些分歧。
至於《熟年》的大結局,最終是走向了一個非常和諧,非常大圓滿的一個歸宿。
倪俊考上了編製,紅艷解決了生育的難題,張春梅和倪偉強破鏡重圓,吳二琥和倪偉民重歸於好,何誌超和倪偉貞也終於達成了婚姻和事業上的共識。
大結局確實很完美,但卻給我整得有一點無語了,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這個《熟年》的大結局其實整體走的是一個給人看到「生活的希望」的美好結局。
這和整部劇前期的劇情風格是背道而馳的,當然劇情這樣設定本身是合理的,也會給人一種歷盡千帆,終於上岸的感覺。
但這種生活劇看完就很容易讓觀眾去對比一些我們如今當下的生活,生活不會像電視劇一樣,讓你經歷一些挫折後,一定能迎來美好的生活。
真實的生活,可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永遠經歷不完的磨難,永遠看不到的明天。
比起《熟年》大結局最後描述的「生活的希望」,再重新看我們自己的生活的時候,其實尤其作為一個中年人或是即將步入中年的人,這其間的落差感是很大的。
房貸,婚姻,子嗣傳承等等,都像一座大山,壓在每個成年人的心頭。
現實和電視劇不一樣的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家庭可以依靠。
而那些沒有家庭可以依靠的中年人,或許他們的落差感,就會更加強烈一些。
不知道为啥就爱看这个家长里短,但是真的有时候很生气。
倪家除了大哥都挺自私的,哪怕二哥真的有抑郁症,还是想给他一脚。
还有倪思楠,说向着他妈,他爸走了没几天就说什么要自由巴拉巴拉,这不是往她心口戳吗。
伟贞完完全全想独立,也不跟孩子爸爸商量,能理解但是办的有点绝吧。。
倪俊这个妈宝!
凭什么娶到红艳这么好的媳妇儿,别的不说红艳在努力学卖保险,爸爸在送外卖,妈妈为了赚钱去春梅那儿骗人,倪俊呢?
到点下班,红艳让他考公务员他还发脾气,啃老啃的心安理得的。
发疯,凭什么红艳身体不好可能不能怀孕,说对倪俊只有愧疚,还要低三下四说想办法解决?!
娶媳妇就为了生孩子是吧?!!
二琥喊出离婚的时候,在我看来是很震惊的。
中学的时候爸妈吵架,每次给我妈的建议都是离婚。
不是气话只是真诚的觉得,这段关系如果不让人开心,那不如分开。
妈妈总会说为了我,不可能离婚,我就会觉得是我的错吗?
之前站在红艳的角度看,一直觉得二琥是一个恶婆婆,自私又势利的掌权者,这一刻突然明白,她只是一个女人,一个被世俗教条的女人,一个要在有限的条件下照顾好一家,让家人过得好过得体面的女人而已。
如果有的选,谁又想蝇营狗苟。
本来觉得二琥因为这点事就闹离婚会不会太小题大做,毕竟大哥这么“老实”,看来她还是比我更了解男人啊。
也是,如果不是看她年轻可怜,怎么可能会一次又一次帮她,反复帮她。
真的想帮,也就是点到为止。
春梅和二哥,基于爱情的婚姻也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幸福和长久。
大哥大嫂给出的结论是,所以要经营,春梅他们又说婚姻是家,感觉婚姻好难啊。。
对于一个懒人来说,可以随意躺平的才是家。。
这个题材太棒了,这种类型的很少,其实抑郁症不光是年轻人,中年人也会有。
就像剧中所说,尽量努力的不要害怕,一定要多积极治疗,不要害怕治疗,身边人也要多多沟通不要刻意的去干嘛干嘛,反而会给压力我身边也没啥例子,也不大懂,但是还要呼吁大家不要刻意的去带有色眼镜。
!!
说回剧中,人性是温暖的,但也是有不好的一面的,宋丹丹演的红艳就是很多现实世界的人,对自己孩子的爱,但是又很现实很“小气”这就是大部分人的家长里短阿,很真实 刘奕君演的太棒了,那种撕裂无力感。
刚开始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不是外边有人,是自己内心抑郁了。
郝蕾演的也很好。
老太太也是 包括还聚焦的可能老人没办法得到充分的赡养,并不是把人送到养老院就是不孝顺,在现在的大框下,面临孩子老人房子车子 总结就是很真实,现实而又温馨,谁的生活不是家长里短,谁又是大部分影视剧里的那样幸福美满呢。
中年人们的危机各种各样的事,双方家庭亲戚,朋友 我觉得这还很贴近一个普通中年人的生活的一部家庭剧。
孩子,钱,长辈生病,夫妻吵架。
人生阿多么充实
打三星,还行吧的意思,玄幻现实剧,这个剧也就宋丹丹那对大哥大嫂还有大哥大嫂的儿子,人物性格比较丰满,比较立体。
其他的就算了吧,丹丹姐演的这个角色既市侩又强势但有的时候还善解人意,其实丹丹姐这个角色的性格符合这个小市民的家庭,如果让这个爸爸来做主,还不如丹丹姐这个角色来做主,虽然丹丹姐出演这个角色有些不讨喜,但却很现实。
除了丹丹姐这个角色一家之外,其他的都不能看。
老二他们家,我看弹幕上有说原著是已经出轨的,不管原著是什么样的,我只看电视剧,离婚不离家,离婚之后二嫂还照顾老年痴呆的婆婆,就二嫂有的时候拎不清的性格真的是够了,离婚不离家到任何时候吃亏的永远是女性,要我说孩子也18岁了,既然不是你的原因离婚对吧?
咱不说多贪图人家的财产,咱就说该多少分多少,即使房子部分要现金呀,出去自己买个小房远离这些是是非非不挺好的吗?
这可倒好,离婚不离家还得照顾那个老年痴呆的老太太有了什么问题还找你那你还出这保姆费,照顾老太太,要我说就是吃饱了撑的这个二嫂,没地方花钱了,我看弹幕说这才是好儿媳,咋的,为了一句好儿媳自己牺牲啊,好儿媳笔任何一句话都有荣誉感吗?
咋的,好儿媳就得为了丈夫家奉献一生啊?
我看弹幕上还有说不照顾婆婆的不是好儿媳,那儿媳妇儿婆婆又没养又没生的,凭啥都是儿媳妇照顾婆婆?
二哥那么混账,我看弹幕上也没有几个说二哥的。
再说说王鸥演的老三,以下我只说角色,不说演员,我看弹幕上有说原著,嗯,老三隐婚就是为了霸占老房子,不管是原著啥样的,我只看电视剧呈现的,那老三找了一个比自己小很多的结婚生孩子,你要说是未经世事,找一个小点儿的,可能比如说30岁出头,找一个20岁出头的结婚还能理解,但你已经35了,已经不是30出头的问题了,这马上快到40岁了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了,这个时候还看不清对方男人的本质,那你纯粹是给自己找罪受,如果是为了借个种,完全可以一开始就是摊牌的同意就同意,不同意就拉倒,而且就老三这边还上演玛丽苏,情节真的是够够的。
这部电视剧也就老大夫妻二人和他们的孩子夫妻二人演的故事比较立体,其他的都是扯淡
《熟年》:不算烂尾但差点没看完文:火神纪有多少人是跟我因为,是因为主演里有曹翠芬老奶奶,才看了这部剧。
是的,我是真喜欢这位老奶奶,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的盛老太太开始,我便被这位老奶奶直接圈粉了,可能,所有的《知否》粉都会不禁地想,如果我也有这样一位奶奶,该多好。
我先是在电视上看到了曹翠芬老奶奶的剧照,然后才点开了这部剧,然后才一集一集地把这部剧看完。
好像看到了三十集之后,突然停下了,因为我发现,这部剧里老奶奶的戏份其实不多,越来越少,而剧中人物的性格也基本了解,剧情的走向基本上开始落入了一种可有可无可看可不看的状态中去,于是最后那几集,我就一直停滞没看了,直到最后说,既然已经看了三十集了,还差那么一哆嗦,就把它看完吧。
这才咬咬牙,把它给看完了。
那些流量明星的粉丝们总会说,含XX量太低,所以我这里也学一嘴,这部剧含曹量太低,所以越往后看,越看不下去。
是的,我就是因为曹翠芬老奶奶才看的这部戏,而曹翠芬老奶奶的戏份太少,所以不好看——我就是这么直白。
倪家,倪老爹早早过世,曹翠芬饰演的倪老太太带着张国强饰演的大儿子倪伟民把刘奕君饰演的二儿子倪伟强和王鸥饰演的小女儿倪伟贞拉扯大,倪伟民是三个孩子里读书成绩最好的,可是他为了给母亲减轻负担,也为了让弟妹都能更好的成长,他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找了一个厨师的工作。
剧集开始,老太太做大寿,郝蕾饰演的二媳妇杂志主编张春梅主事,全家家宴。
倪伟强要离婚,看似最完美的那一对夫妻,似乎就这样走向了终结,没有任何原因,或者说,这部剧的另一个名字是不是可以叫——《倪伟强为什么要跟张春梅离婚》,只是这个原因,是否能勾着观众一路追到尾呢。
一开始,我给它打的分挺高的,五星至少能给到四星,看完结局,最多给三星,两星八给曹翠芬老奶奶,其它的,也就那样吧。
包括郝蕾,都说她就是早年被娄烨那部传说中的《颐和园》给耽误了几十年的好演员,也是吧——但是这部戏里,总感觉郝蕾有点用力过猛的感觉。
除了老奶奶之外,我另一个喜欢的角色其实是张国强老师演绎的角色,不强行抒情,自然不做作,这些年感觉张国强老师愈见功底了。
说回倪老太太,这个角色我为什么这般多感慨呢。
这个角色呢,让我想起了外婆,是的,我自己的外婆。
我总在想,是不是慈祥的老奶奶,老到一定程度了,她们都会变得差不多呢。
影视作品里的慈祥的老太太,总能让我回忆起我的外婆。
也许,是因为她们都是大概那个年代生人,有着大体相似的经历,所以老了老了,等到了老到差不多的时候,她们也就渐渐趋同了吗。
这个角色让我想起的另一个人,是我的爷爷。
爷爷同样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并且在爷爷患病之后的十余年间,我们就生活在一起,所以整一个发病的过程经历直至最后送走爷爷,我几乎都是全程亲历的,因此我知道这种病,狠是知道。
倪老太太这个角色,让我回忆起了我最亲近的两位祖辈。
这部剧,总体感觉它在处理倪老太太病情的这一块,似乎有点操之过急。
爷爷自第一次有症状,到最终离逝,中间的时间大概有十余年,而老人的退化,是一个缓慢且非常漫长的过程,剧集里对于这一块的处理,在我看来是与事实不符的。
按剧里所说,倪伟强出寻找自我也大概就用了一年,可能还不到一年,倪伟贞的十月怀胎其实完全可以说明整个剧情所发生的大概的跨度时间线,而就我亲历过的那个过程,倪老太太在一年左右的时间,病情的发展应该不会有那么快。
我记得我当时查阅过的资料说,这个病从病发到最终病人离逝,大概会需要十到十二年的时间,也就是说,这个病的发展,是有一定的时间规律的,而从我爷爷的经历看,这个时间规律其实还挺准确的。
这是我觉得这部剧不严谨的地方,更加严谨一些,可能会更好一些。
剧集看到后面,其实我已经不在意了,倪伟强为什么突然要离婚,他为什么突然就开着摩托车去什么新疆西藏寻找自我,他又是否会回来再追回张春梅,其实我一点都不在意,半点也不关心……都是成年人,有啥好如此这般折腾呢,不管他做什么怎么做,终归会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吧,而那个解释,其实不需要给我。
这部剧于是就开始陷入了一种怪圈,老大家的故事,最多的笔墨可能不是在倪伟强和宋丹丹饰演的吴二琥身上,而是在下一代人王彦霖饰演的倪俊和唐艺昕饰演的刘红艳身上,但是这两人,包括这一代人,包括这一家两代人,其实没啥好说的,大部分的剧情,都是吴二琥给虎出来的,如果二琥子不那么虎,这家人虽然不是什么大富之家,甚至连中产都算不上,但是他们其实可以过得挺幸福的。
老二家的故事,同样没啥故事呢。
如之前说的,倪老二为啥不要老二媳妇,这重要吗?
儿子自带学霸基因却不想上学,然后还想着去组乐队做歌手,然后还被什么网红公司给签约了,好吧,你最大,你说啥我都信……然后中年离职再创新事业,张春梅的人设强大到无以复加,家里家外都是超级大牛货……老三呢,这条线我感觉完全可以去掉,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
庞瀚辰饰演的何志超因为倪伟贞有一次去学校采访刚好采访到他,从此他就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倪伟贞,大学毕业后在咖啡馆当服务员,却有勇气对着电视台的节目监制表白甚至就闪婚了,我的天,这是梁静茹给你的勇气吗。
然后就是什么雅思考试多少分,欧美各种超级名校任他挑,不过就是一个废的了体育生,然后雅思考了7.5就可以这么为所欲为了?
这条线我从头到尾都尬到不行,全程无力直视……何志超出不出国,倪伟贞离不离婚,都是一个何不食肉糜的拷问,我一点都不关心。
这就是为什么剩下那最后几集,我一直都提不起兴致去把它看完。
因为,确实,后续怎么发展,好像都行,反正也不关心,无所谓,尤其是二琥闪离婚的那段,简直是强行狗血呀。
都说是少年夫妻老来伴,他们也算是贫贱夫妻吧,几十年相濡以沫,然后就这样,连那点最基本的信任,都不留吗?
我反正看到最后,竟是咬咬牙,才把它看完的,好像是不看完,对不起自己前面那三十集所浪费的时间,所以看完它,给自己一个交待。
2023年07月04日;农历五月十七。
跟家人一起看的,说实话这种家庭剧本身我就不想看,在这个节奏快的时代我看美剧都倍速。
为什么我只能给2星呢。
跟其它人的看法一致,剧情太悬浮,根本不贴合现实。
先说老大一家,因为买房子二琥各种歪招。
先是忽悠怀孕,流了又画饼说三四岁买...最后竟然去老二家"骗"钱。
这剧情简直颠覆我的三观,你去问老二借钱付个首付很难吗?
春梅在保证全家日常生活之外自己还能拿出一百万投资说明老二家根本不缺钱。
老太太住院之后春梅给倪俊卡他还不要,说什么自己挣,你挣个屁!
你俩攒多少年才能攒够首付?
死要面子活受罪!
再说这小两口,最后红艳自己都说了,俩人当初靠欺骗父母说怀孕才结的婚。
从一开始就欺骗你觉得这样的婚姻能幸福吗?
活该人家不拿你当一家人!
再说倪俊,怎么好好说话很难吗?
整天扭扭捏捏跟个蛆一样,说什么红艳每天下班很晚回来,你怎么不说她跑保险呢?
故意制造矛盾冲突是吧!
重点是老二,导演你看看这是抑郁症吗?
这是狂躁症加精神病!
还自己录下来三天没睡觉了,哪个患者这样?
再抑郁他毕竟是人也是困也得睡觉,虽然时间短睡的也不踏实...哦,看看篝火看看星星想到还有老母亲就好了?
这玩意编剧你自己信吗?
到结局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得的抑郁!
再说遇到春梅这种帮忙搭理一切的女人有什么可抑郁的,你嫌控制,别人想被控制还控制不了呢!
斯楠没什么好说的,嫌他妈控制,说想干自己喜欢的东西,说什么玩音乐,当然,他家有钱,多砸钱或许能火。
普通人咱看个乐就好... 对于老三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说的点,或者说她和何志超的剧情几乎没有看点。
怎么就一见钟情了?
何志超这三年就愣是挑不出一个比她强的?
而且演员说话感觉跟感冒一样让我听着很不舒服。
为了孩子宁愿不留学了,看似负责任实则幼稚的行为能托付终身吗?
再说后来他妈都知道了为什么不能来?
怎么美容院比你儿媳妇还重要?
至于剧中严重浪费大家时间的关系户我就不评价了,因为它都不配得到我的评价。
总体来说能看完,当然也是靠着这几个老戏骨,宋丹丹演技真是绝了,换其他人还真不一定能驾驭的了。
郝蕾摔盘子那段也是相当精彩!
但看完总给我一个感觉,就是假。
老大家天天鸡飞狗跳,如果说他们家就这样,那后面亲家得病拿钱那根本不符合人物性格。
她不放两挂鞭就不错了,你还指望她拿钱?
最后没孩子也想开了,可能吗?
老二这个抑郁怎么得了我是真的理解不了,春梅这个角色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完美了,人无完人,不可能一点瑕疵都没有!
5分吧!
除了几个戏骨靠演技支撑,还有别的可夸的?
三观……这个剧有三观吗?
送外卖是个什么见不得人的卑微低贱的职业吗?
倪伟民送个外卖怎么就跟堕入地狱似的?
宋丹丹冒充李阿姨给自己婆婆当保姆这是她抽风还是编剧抽风?
以为这是小品?
那个大孙子可真是个孙子,自己一点本事没有,护不住自己的媳妇,媳妇自己奋斗他又怕被甩了,真不明白这样的男人有什么可取之处?
懒得多说了,弃剧了。
生活中三观尽失的人很多,电视剧可以反映这种人物,但是编剧导演不能没有三观。
主要演员演得都挺好,挖的主题也挺深刻,把当下吸眼球的素材都融合进去了。
妈宝男,抑郁症,中年(父母)危机,买房忧虑等等都是编剧想告诉别人的。
最烦千篇一律的插曲和闪回,拉时长也太明显了。
所以好演员未必拍好戏,演员挑剧本其实是个雷,导演太能影响剧的好坏了。
看看这稀碎的剪片,替几个老演员可叹!
还差几集就大结局了,真的假期里值得多看两遍。
我最爱看老大一家的线,特别完整,特别真实,四位演员功不可没。
甚至有点“细思极恐”,对这样的原生家庭,公公和婆婆,婆婆对儿媳妇,儿子对媳妇的种种细节。
对当下社会“不结婚”和“不生孩子”做出了影视剧该有的讨论和演出。
宋丹丹老师的婆婆真的演到了极致。
不是人品人格的好与坏,是媳妇只有嫁进门,相处过,才能感受和看清楚的细节与内容。
老公可以靠自己的认知在婚前就摸个底,但是家长的部分,真的只能相处后才能见到的“真面目”被宋丹丹老师演活了,那种没有边界感的妈宝,婆媳,代入感太强。
让已婚的沉默或庆幸,未婚的必须纳入自己未来的参考教材。
郝蕾老师作为儿媳妇的一条线,因为某些原因改了剧情,表现了以为知性优雅充满人生魅力的熟年女性,被丈夫,青春期儿子,定义为管的窒息,我真的不能理解。
这TM都叫窒息吗?
就算非要这样定义,也行,郝蕾老师的角色也是中产高知的生活里很完美的样子。
在生活和婚姻里做的比好多人好多了。
王鸥的线,因为某些原因,重拍了,显得有点碎,但是与郝蕾老师的角色,明显是婚前版的独立知识女性的样子,同样优雅和理性面对,有生活的反思和沉淀。
没有近期都市剧里常规的狗血浮夸爽的情节,比如铂金包,BBA豪车,动辄几十万的珠宝披挂上身,金手指指点江山,人脉号令天下。
显得十分清晰去油了。
当然也有短板,尤其是那个小姨。
把王鸥那条线全砍了可以加一星。
小姨实在是太难看太拉胯了,王鸥就不能单身下去吗…太爱郝蕾了,爱郝蕾这个人,也爱这个角色,老太太也喜欢,慈祥又可爱,宋丹丹和他老公虽然角色可能不讨喜,但是胜在演技,太真实了,现实里好多这种夫妻,满分!
4星。一锅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再看那个马脸穿着睡衣撒娇说外甥媳妇我要吐了。讲了太多热点老年痴呆抑郁症叛逆退学姐弟恋精神出轨买房抢房子不孕不育职场危机裁员送外卖,不是为了狗血而狗血,没有工具恶毒女配大家都有难处左右为难是这部剧的亮点。老太太宋丹丹郝蕾真的演的精彩,不过是不是删减原因虎头蛇尾头重脚轻,把那个带资进组的关系户删掉多好。
有笑有泪看过了好几集,剧情的亲情爱情和婚姻家庭关系都值得细品,看过原著,剧版也很合我胃口。
央1,5.25,终于定了
一星给郝蕾,靠演技撑起来这部剧;一星给老太太,气场演技全开,戏好抓人;一星给宋丹丹和张国强,特别生活化。最不喜欢就是王鸥和体育生的线,又臭又长,特别是小姨这个角色,删了完全不影响剧情,不知道这个角色有啥用,还有大量的戏份凸显出演技的拙劣。
演员演技都超棒,除了小男友这条线(不知道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特别是宋丹丹把小市民演绝了,真教科书级别的。
爱是适当放手、爱也是互相尊重、爱更是彼此牵挂,春梅的老太太之间彼此依赖的母女情太让人感动了
我觉得挺好,我就很感同身受。
能看,毕竟伊北小说的底子放在那儿。而且就冲这几个演员,也演不走形。就是没啥新意了,固定的家庭剧产品,还是离婚婆媳矛盾那些东西,但有人家的受众吧。拍摄上打光太刻意了,努着劲儿炫技,全是舞台打光方式,跟叙事和环境合不到一块儿去,有些场次里姹紫嫣红的未来感打光套路和这个戏气质特别违和。
郝蕾王鸥都是我喜欢的,还有知否。知否里的老太太。
只要是我爷爷在家霸凌式追的电视剧一定有这么一股子封建余孽的恶心味 宋丹丹这个角色恨不得把女的不生孩子一辈子不完整、生孩子是女人的天职、生个儿子才对得起自己的一生刻在自己脑门子上 编剧导演你们死不死啊 再敢写再敢拍这种恶心的情节试试呢
辛辛苦苦下载,看了两集弃了,家庭剧就是各种堆叠,没一个主线。服了!
《都挺不好》
看到第六集了,虽然从几个主演的选角、演技方面都挑不出毛病,但是怎么都觉得看着别扭呢?这部剧真实的意图是根据当前的形式来阻挠女性进步的吗?六集了,出现频率最高的台词就是不离婚、忍忍忍,而且都是在劝女人忍,还挺跟形势搞了一个什么离婚冷静期,什么玩意儿啊?要说选角唯一能挑剔的就是郝蕾了吧?她演的角色好像一直都是悲情女主?
看了评论才知道“熟年”是啥意思……宋丹丹、郝蕾这些演员肯定是没问题的,但就是,看剧都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争来吵去一天到晚尽是些狗屁倒灶的糟心烂事就觉得窒息……真的,一听见人吵架我就头疼……
这电视剧又好看又难看的,元素叠太满了~各种都沾各种都不深入。
小姨和何志超,王欧的戏太恶心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戏份还特别多,看不下去了,弃剧。但她俩的人设两个极端了.二嫂真是圣母玛利亚啊!全身放光芒!太不现实了。又捡回来继续看,实在没别的好看了。宋丹丹,张国强,演得真好!两星给他俩。
大哥线五星,二哥线四星,老小线负五星。那小姨戏也太多了。
同时能看到我奶奶、姑姑、妈妈、爸爸、姐姐和自己,头皮发麻,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