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一句:我并没有看完整部剧,我只看了开头几集和结尾,因此此评论只是从大局上给予我对Hannah这个女孩的一些想法,而不是从细节上评价剧情。
虽然并没有看完全集,但我相信很多观众和我一样,在第一二集的时候,就已经明白这部剧的主题——校园欺凌,因而也可以推断出种种事件。
我记得在第二集的时候,有一个在tape上的人对Clay说,大概意思就是赶快听完,然后move on,任何我们现在做的都无法改变Hannah已死的这个事实,而Hannah留下这些tape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她是想disturb us。
然后弹幕中有很多人附和。
我当时也在想,女主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明明已经绝望到要自杀,为何还要费劲心思去作出这些tape报复那些她永远也看不到的人呢。
当我看完最后一集的时候,Clay在车上终于有些relief的微笑时,我觉得我微微有些明白了,大概就是为了人们知道他们每个行为都有后果consequence。
仔细发现,你会发现每一个在tape上的人,都会说I did xx, but I did not mean to hurt her,或者that's all we can do, we are imperfect and we have to live with that。
仿佛在说只要我做了xx,那么我并不用对其后果负责。
我觉得这是欺凌现象,乃至很多其他人性恶发生的原因之一,不是因为人本性恶,而是因为对自己行为后果的无知,而Hannah的tape,与其说是在报复,不如说是在仅仅告诉每一个人,not what they have done, but what they have caused。
而这种信息,也许才会真正让人反思吧,正如最后不断为自己找借口的counselor在听到Clay的叙述之后,流泪的原因。
而从这里,我觉得Hannah不是一个“麻烦”的女孩,她只是一个平凡普通,可怜于不幸遭遇到种种,可悲于无力抵抗无法逃脱自我,却又有勇气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挣扎着teach the world a lesson!
最后,希望what happened to her would not happen to anyone, ever...
本剧改编自Jay Asher 2007年的同名畅销小说,小说曾获得纽约时报最佳销售奖。
直面了高中生活的黑暗面,欲望嫉妒,校园暴力、自残自杀、性侵及环境的冷漠 ,作者将一起自杀事件引起的痛苦描写得丝丝入扣,令人哀叹,令人感同身受。
故事讲述了故事讲述一个少年Clay在某夜收到一个鞋盒,内里装着自杀﹑已故的女同学Hannah的录音带。
录音带中有指令,要把录音带从一个学生交到另一位手上,一共12位同学,用13个原因解释这些人在她的自杀中起了什么作用以及她为什么要自杀。
剧情环环相扣,欲罢不能。
故事的主角汉娜,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女生,但她所经历的伤害与挣扎,其实是许多青春期男孩女孩的心境和写照,所以会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
或许,你也曾像汉娜那般孤独徬徨无助。
这本小说曾在校园及文化教育圈内引爆话题, 感动了无数的老师学生和父母。
引人思考,发人深省。
剧情和节奏无话可说,编剧吊炸天!
整个故事也是美国这几年非常热门的校园霸凌问题,然后落脚于最后的主旨:some of them care, but none of them care enough 以及借用了无数人的嘴说出的那句if any of us stay friend, she should be alive today.也许是故事背景就是一群以为自己长大但又还没有长大的高中生,整个故事看下来反倒让我觉得很幼稚,看到最后最喜欢的反而是一开始不怎么喜欢的sheri:她做错了事情,她当下不敢承认不能承受,但她至少在尝试弥补,她在尝试让事情变好,所以她去帮助出车祸的老爷爷,她承诺有一天她会告诉Jeff的家人真相。
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正确的teenage attitude: we all make mistakes, and we all consistently try not to let it ruin our life. 我不想blame victim,Clay在里面像一个英雄,但我想问,13 reasons why Hannah killed herself,为什么她自己不在里面?
Hannah一直在拒绝所有人,同时希望别人死皮赖脸的追着她?
她对Clay说get the fuck out of here,同时希望他留下。
她敷衍过mr porter办公室的门,又希望他追出来。
她被Bryce强奸的时候,甚至没能说一句no。
why should the whole thing happens the way you want it to happen? Without you even telling anyone that you want it to happen that way?So by the end of the day, who killed Hanna? Parents who are not paying attention, teachers who are not taking it seriously, friends who are not caring enough, and a stupid little girl who are not even bold enough to say a word.当然我不是说这都是Hannah的错。
我只是想说,对于校园霸凌,一味的指责旁人没有pay attention(毕竟每个人都忙着只在乎自己的感受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不如鼓励受害者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遭遇,也许这样能帮助更多?
或许,这也是编剧和导演想表达的事情之一?
看完了13 Reasons Why,两天,一口气看完的。
可怕的是,这些在很多人看起来很抓马很矫情的戏码,竟然跟我记忆中的许多片段完美的重合了。
剧中出现的每个人物,除Bryce外,都和曾经出现在我生命中的人或多或少的对应上,甚至包括我自己。
剧中的片段,也让很多似乎已经尘封的往事像幻灯片似的浮上脑海。
只不过,我的身边没有人因此而自杀,但谁又知道呢?
毕竟,「我和Hannah不熟。
」来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
我的小学比较特殊,不是按学籍招生而是从全市选拔,很多人冲破了脑袋想要挤进来。
在这个学校读书的人,至少有一半是官二代和富二代,平均素质和成绩在全市可以说是名列前茅了。
在那所学校,校园欺凌常在我眼前发生。
我的初中,是当时市区最好的初中,在那所学校里,我目睹过我所见过的最严重的欺凌,被欺凌的女生母亲甚至是当地教育局的工作人员。
我的高中,是省重点高中,在那里,欺凌同样时刻发生。
我的大学,是省里一所很普通的第三批院校,同样,我可以看见欺凌的发生。
我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常态,但事实是,从小学到大学,校园欺凌,都真真切切发生在我的班级里,我的眼前。
相比那些容易被发现的,生理上的伤害,我目睹的校园欺凌,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摧残。
他们一起嘲弄一个并不算熟识的同学,跟见了鬼似的避而远之,说一些道听途说甚至瞎编乱造的故事,辱骂、诽谤、推搡,跟Hannah的同学们如出一辙。
很多时候,这些行为在家长和老师眼中看来竟只是一种玩笑。
如果要说一个13 Reasons Why不够真实的一点,那么就是我目睹的被欺凌的同学,往往不像Hannah那么善良而有亲和力。
现实中被欺凌的孩子往往有着容易被攻击的弱点,也许他们的长相并不好,也许他们的动作慢半拍,也许他们的神态很木讷,也许他们的思维很奇怪……这些,是否能够成为他们被欺凌的理由?
或者说,当他们因为这些受到嘲笑和捉弄的时候,其他人是否觉得理所当然?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吗?
只有完美的受害者才是合格的受害者,是吗?
时至今日,我常常会回想起那些被羞辱、被嘲笑的孩子,我能真切的看见他们耷拉着脑袋,涨红着脸,一言不发,试图摆脱这一切。
然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甚至每时每刻,他们都要遭到几乎所有同学的哄闹、推搡,更别提那些背后的诋毁和嘲笑。
他们的心中是悲伤还是愤怒?
他们是否曾经想过逃避这一切?
几年之后,同学们各奔东西。
我们也许仍会想起那些流言蜚语,但我们是否有一刻会好奇,那个曾经被人欺凌的孩子,现在过得怎么样?
不是每个被欺凌的孩子都是Hannah,那么多的欺凌也不可能都发生在同一个人的身上,正是这些戏剧化的、逐渐升级的欺凌一而再再而三的落在Hannah身上,才让她在最终选择了死亡。
但是,是不是没有人因此而死,一切就不曾发生呢?
或者说,是不是这些欺凌没有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把人逼上绝境,这些行为就是无伤大雅的呢?
是啊,如果Hannah没有死亡,如果Hannah没有录下那些磁带,那13个人何尝不是继续过着自己的日子?
他们送上Hannah根本不喜欢的鲜花,张贴各种思念Hannah的海报,搞纪念会,或许还可以办一个Party。
没有人觉得Hannah的死跟自己有半点关系,没人反思自己对Hannah多做了什么,或者少做了什么。
正如很多人评论的,这13个原因,每一个都是Hannah小题大作。
要是Hannah息事宁人,Move on,这13个人也许能过得更好,是吗?
从小,我就善于察言观色,知道通过自己的行为及该行为他人眼光中的评价去调整今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一定程度上,你可以说我为人圆滑,这注定了我绝对不会是被欺凌的一方,至少不总是。
我不是那个被欺凌的孩子,但我会不会欺凌他人呢?
我不敢说。
不过,哪个孩子的家长能够肯定,自己的孩子不是其中的一个呢?
正如Clay的妈妈担心Clay在学校受欺凌的时候,Clay却说,万一他是欺凌的那一个呢?
父母心目中听话、懂事、善良的孩子,怎么可能做出欺凌他人的行径?
所以,那些他们不愿看到的事情,他们永远不会知道。
正如Hannah的父母不知道Hannah为什么自杀,Clay的父母不知道Clay为什么心事重重一样。
而很多时候,让身边的校园欺凌持续发生的,不仅仅是欺凌的一方,也许也包括了所有目睹这一切的旁观者。
我不知道,那些曾经做出欺凌行为的同学们,现在过得如何,他们会不会像我一样,在某个时刻,脑中会闪现过那些场景或是那个女孩的脸庞,心中有丝毫愧疚,反悔当时的嘲弄和羞辱呢?
也许,他们没有。
但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会让我想到他们,会让我心中有愧。
就如同Hannah留给Clay的磁带,让Clay陷入深深的自责中。
或许,我不应该把一个大家都很讨厌的人的丑事当作谈资分享给我的朋友们;或许,在没有人的时候,我应该稍稍遵照我自己的良知,和那位被欺凌的同学多聊聊。
但事实上,不该做的,我做了,该做的,我没做。
放心,我当然不会深陷其中。
但是,我对于很多人的无动于衷感到担忧。
正如很多人所说,这些所谓的欺凌在校园生活中再正常不过了,但这真的是小题大作吗?
近两年在媒体中,校园欺凌导致学生自残、自杀的案例随处可见,这还不包括那些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甚至诱发心理疾病的。
我不知道,我身边那些遭受校园欺凌的同学是否曾经自残或者有过心理阴影,但我可以肯定,在那样一个每天让他们窘迫不安的环境中生活,他们绝对称不上身心健康,而他们,很可能不会跟学校的老师和他们的父母提起半句。
这些事情,是学生父母和老师都不愿看见的,也许,他们这辈子都无法知道自己的孩子、学生曾经在班级里遭遇了那么长时间的折磨。
但是,这些事情并不是不曾发生。
校园欺凌,正如13 Reasons Why所描写的那样,也正如我亲身经历的那样,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发生。
也许,这些校园欺凌没有那么严重,也许,受欺凌的孩子最终能够撑过去。
但是,那些看似抓马、残忍的桥段和那些看似小题大作的反抗,每天都在上演,而你看似天真无邪、聪明伶俐的孩子或者勤奋好学、文明礼貌的学生,很可能就是校园欺凌的施暴者、受害者,或者,旁观者。
不同于一般美剧,没有直接的色情和暴力和故弄玄虚,当然也不会像英剧那样故作神秘。
青春、悬疑、人性,这些都可以做它的标签,但其中任意一个有不足以形容它,甚至这些标签的组合。
本剧并不华美,也没有什么大咖,但给人的感觉就是诚意满满以及不经意间让你流泪感叹。
这样的好剧不多,于是我看了两遍,这也是唯一一部可以让我看两遍的美剧,所以我要强烈推荐它
至少从评论里再一次看到了原因,和这条剧评的标题。
如果语言能将内心的痛苦说个清楚,那就不会有痛苦了。
看客是片段式的构想每一集的点,但磁带一集又一集的告诉你:这些门已经关上了,我不知道该怎么样打开。
转校生的那种期待融合开始全新的人生的愿望,逐渐被摧毁,目睹朋友被强奸时的无奈和懦弱,也应该够想过想反击,但是又能怎样?
直到自己面对相同处境,没有办法。
全然找不到弥补办法,该怎么去处理这些残忍的事时的无助感,在最后的强奸中完全被压垮。
真的会很绝望。
汉娜很懂事,家人搬来这里也是为了寻求新的开始和美好的未来,如果因为自己的这些问题打破这样的平静,她不敢打扰。
更何况又闯了祸,连着一天发生丢失钱失身,已经无法再向家里求救。
也没有朋友可以诉说,谁又能切身体会?
会不会都像评论区和老师一样无所谓?
没有办法再去试一试,茫然四顾整个学校,那么多人,却没有人和她say hi,没有人会在意她遭遇了什么。
对,她没有说出来,但是不说出来是不是就活该自杀?
不是,是伤害了她的人有错。
我劝评论区不要犯讨论拍摄手法或娱乐化的来调侃这样的事,因为真的会有相同遭遇的人也会看到这个剧,会看到这些评论的不在乎和谁让你不坚强。
一个人在脆弱的时候,对这个世界没有眷顾羁绊的时候,真的就听进去了。
自杀很痛,她感受到了。
但是如果这样能结束目前发生的所有麻烦,她无法面对和解决的一切,她选择逃避。
可即使这样赤裸裸地把自己露出来,也有人指着说:这个不算什么。
就是在划刀子。
“你知道的,没有人会相信一个死去的女孩说的话。
”bryce最后艾利克斯举枪自杀其实真的很…在咖啡馆一起开会商议时,看透了这帮人的嘴脸,也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他们都是所谓的精英,受人认可。
“人都会死的”,和贾斯汀聊天时他说过。
看得透了,找不到未来的方向,有一点猜火车的男孩。
只能希望他能得到宁静…
十三个人,十三个原因,一集一个。
最终导致一个青春期的女生结束自己的生命。
绝望并不一定是突发的,有可能是每一次的失望、无助与无视导致的。
每个人并非能做到相互理解,就像开心的人无法体会开心不起来的人的感受。
我们更多的是需要静下心来倾听,给予鼓励或者帮助。
第一部的剧情和节奏把握的很好,足以完结,后面的几部纯属过度添加。
该剧的节奏问题就不一一吐槽了,完全可以做成限定剧,一季播放结束,略略讲述某几个磁带面,女主也不会如同某些人理解的那样显得敏感计较、小题大做。
这个剧并不只是讲述一个人抓马化自己的经历,还展现一个生态,一个即使在你社作业这么多的高中圈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的生态。
你觉得中间几集拖节奏,但若跳出汉娜的叙述,看到的并不只是她无病呻吟的控诉,而是一个旁观者对于丛林法则的精准描述。
每个人都在凭借自己最原始的冲动生活着——虚荣、性欲、集体感。
一群动物之中,自有alpha male,那些运动员即是。
在一个多样化本应被尊重的社会里,最原始的更高更快更强仍旧占据顶峰,这些理念的贯彻者是学校中的风云人物,其他人的一举一动只为其存在。
于是自有人觉得生来高人一等,他想要的别人也就想要,他想做的无何不可。
兄弟是一种地位象征,女性更是一种可拥有的物件,二者都要有,且要复数拥有,Bryce的生存准则简单到令人发笑。
帮助兄弟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优越,而对于女性身体的侵犯也被光明正大地美化成“她们想要我”。
女主的困扰,来源于她的敏感,来源于她早早地发现了大家多少有意无意依附着某种法则生活,这个法则的中心是Bryce。
一片丛林之中,所有人都为了自己的生存不择手段。
而那些不按规则玩牌的人,都被放逐。
自上而下的金字塔中,每个人都在不知所为地忙碌占据自己的位置,无知又残忍。
她最后一次寻求帮助,希望跳出这一个圈子,却发现成年人的游戏规则依旧如此。
你被欺侮是因为你弱,而我对你的帮助也只是在一个无奈的责任之中。
我并不在乎你,也不愿了解你,我只是想要按照规章制度解决这件事,从此以后继续玩牌。
见过一个评论,说女主将好牌打烂,这种评论的思维模式与Bryce及其他不谋而合。
人生自有规则,且大家只能有一个规则,即使规则错误,也要按你头认可。
如若不按主流规则活着,你死你活该。
于是男主怂,女主作,天下最清醒的只有自己。
自己很强,不会被草,偶尔还能草别人,一派欢喜。
所以此剧最精彩的却不是这个故事,而是又蠢又坏的观众们,一场狒狒群拍胸脯嚎叫鼓吹alpha male及金字塔秩序的好戏,大开眼界。
你若是被人打死了,本来就是有错抑或有罪的。
To be honesty, it took me a while to be into this TV serial.At the beginning, I really didn't like the Clay's personality, acting like a loser, very emotional, trying to get away from people. And I even didn't like Hanna because I thought it was herself that made her life like that. But with more episodes watching, I realized it is not just the things that teenagers made up in the school. Those young are growing up in the boundary between adults and kids so they would like to behave like the adults they want to be but still very childish. However, when they sat together to talk about the Hanna's case, I saw their shadows made of true nature from variety adults. Some want to protect their reputation and keep spots away from their bright future, while some would like to follow heart and face to the truth. Associated those young with their family, it is clear to see where their personalities come from. Furthermore, the difference of rich and not-rich families let children have totally different lives and minds. Do those parents care about their kids? How much do they care? To be honest, I can't find any family I would like to be in. Those who have big houses, the houses are always filled with the lonely children. When it comes to Clay's parents, they are much better. Still, I felt that his mother may care too much and put too much control to her boy. Parents always think their children are always kids, so they don't care them or treat them equally like real friend. Here, everyone has his/her own distinguishable personality, no one is perfect, each one could be any of us, no matter if we like or not. I found part of myself in Clay. Actually, I do like him at the last few episodes because he was getting spunk. He may be still emotional, but at least he got bravery to fight against and face the problem. Ev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 and his mother is getting breaking-the-ice. He is growing up, and getting out of Hanna's shadow. And he is only one who could confess to be one piece of responsible to Hanna's suicide. Actually, I think the reason that he was so abnormal since Hanna's gone might be that he's already felt there was something he needs to do for Hanna. He is looking for a way to let the anger and anxiety out. Otherwise, just like Hanna said, there was something that Clay has that be worth being admired, like he can be himself and never care about others' thought and words, not like Hanna. Even though Clay is also alone, but he never tried to squash into any groups and wanted to be popular among others. Clay is always very nice to people he met. He did care people, care everyone. Maybe this is the ideal that character would like to create. As to Hanna, I really feel sorry for her. At some moments, it seemed I got her feeling, I was part of her. I am alone abroad now. Even though people around me are nice, you will never know the feeling that no one care you and love you. I also can't think of anyone could be called as friend and hang out of me. Most of my time I just stay in my 10m2 room, watching, writing and thinking. The darkest time is the days just after my beloved grandma gone. I was walking along the road alone and forget all the crowd passed by me. Some words I heard from Hanna are more like what I have thought. Hanna did try to give her last chance to live, but the counselor totally ruined the last chance! I still remember that the worst moment I post some words on my weibo, where I showed my depression and loneliness. However, the comments I got are more blames than courage or comfort. They just said don't keep saying you are lonely, go and find other meaningful things to do! She would never know how hurt when I saw these words. I did not tend to be like that, but those upset things kept letting me down. I can't Hanna's eyesight showing she really need a help from anyone, that kind of desperate, picnic and finally empty at all. I cried loudly when Hanna cut her wrist heavily. She was such brave and cut even more than once. She yelled out because of pain but I could feel that she was actually more happy because she was finally out. At that moment, I did think that dying is much easier than living. Hanna is gone, but I hope I can get over it. I do hope.Be a nice person and be nice to people around you sincerely.
"I started with Justin. Then Jessica. Who each broke my heart. Alex, Tyler, Courtney, Marcus, who each helped destroy my reputation. On through Zach and Ryan… who broke my spirit. Through tape number 12… Bryce Walker… who broke my soul." "Bryce Walker… who broke my soul." 听到最后这句的时候,我的心都碎了。
Hannah继续说:"But a funny thing happened as I finished number 12. I felt something shift. I had poured it all out and for a minute just a minute I felt like maybe I could beat this. I decided to give life one more chance. But this time, I was asking for help because I know I can't do it alone. I know that now. "Hannah说,在录完12盘带子之后,觉得情绪发泄出来了一些,至少有那么一分钟,她觉得自己可以战胜这一切。
她决定再给自己一次活着的机会。
她知道自己一个人无法完成,她想要寻求帮助。
如果说 Justin, Jessica, Alex, Tyler, Coutney, Marcus, Zach, Ryan 等人所做的,不过是青春期时候的淘气,或者是人性本有的私欲,是可以原谅,或者是可以理解的;而 Bryce Walker 犯下的罪行,应当得到严惩。
但更该追究责任的,是学校工作人员 Mr. Porter. 他的应对方式是有问题的。
Mr. Porter 询问 Hannah,她是否说了 “不” 或者告诉对方“停下”,Hannah 回答“没有”。
Mr. Porter 接着说,那么你很可能是同意了(consented) 然后又后悔了之类的吧。
直接的一句评判,没有听她讲述。
在 Hannah 表示她还不想起诉,她拒绝告诉 Mr. Porter 强奸犯的名字之后,Mr. Porter 告诉 Hannah 要"move on". Hannah 对 Mr. Porter 的冷漠反应很失望,她离开教职室,在 Mr. Porter 的办公室门外等他接完电话,Hannah 希望 Mr. Porter 能追出来询问她,但他没有。
而这,才是 Hannah 自杀的最终原因。
“当发生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觉得是自己的责任。
” 这没关系。
关键的是,要区分每一片雪花在雪崩中的作用。
这些青春期的孩子,想要上好大学,想要被尊重,想要保护隐私,无可厚非。
他们做一些蠢事,说一些坏话,他们还在性格形成期,还有时间去修正人性里不好的一面;Bryce 犯下的罪行,应当被揭露,自有法律的力量去惩罚;Mr. Porter 的失职,却似乎并没有得到重视,至少在目前的第一季看来是这样。
在我看来,Mr. Porter 的失职,比其他的12个原因中的任何一个原因,都要严重得多。
Mr. Porter 在与 Hannah 的整个对话中一直被电话打断,给 Hannah 说的也都是类似“你要起诉吗”、“你告诉我他是谁”、“如果你不想起诉不想说名字,那只能忘了它,move on,别让它影响你了”,甚至还说了“对方是高年级学生,快要毕业了,能做什么呢”。
而 Hannah 此时需要的是倾听,而不是评判。
身为学生咨询工作人员,连这基本的一点都没有做到。
在 Mr. Porter 接了一直在响的电话之后,他也没有后续跟进这次谈话,没有告知 Hannah 的监护人父母,没有向上级管理层报告,更没有告诉 Hannah 有哪些 resources 可以去运用,帮助她更好地走出来。
而这些,本就是一个学生咨询工作人员应当立刻着手去做并且做到的。
他是13个原因里唯一一个成年人。
他是唯一一个有义务保护这些孩子们安全的。
他受过心理咨询培训。
他本有能力识别出 Hannah 需要帮助,本可以给予帮助拯救她的生命。
他什么都没做。
诚然,Hannah 因为受了诸多伤害,所以并不习惯说出自己的感情和正在经历的事情,她也没有告诉 Mr. Porter 是谁强奸了她。
但 Hannah 确实表达了想自杀的念头,而 Mr. Porter 也确实收到了这个讯息。
Mr. Porter 本就应该多做一些心理工作安抚 Hannah 让她倾诉,毕竟他就是做咨询工作的,他就是跟敏感多疑的青少年打交道的,他就是受雇干这个的。
他不只是没有倾听,不只是没有从 Hannah 给出的信息中得到更多的提示,在咨询工作上失职。
更让人气愤的是,在 Hannah 找他咨询之后的第二天自杀之后,他从没有反思过哪怕一点点他这个咨询人员的责任,甚至还想掩盖 “Hannah 找他咨询过” 这个事实。
直到 Clay 去他办公室找他,跟他说了前因后果,他甚至还表现得似乎是完全不知错的样子。
这就不仅是在工作上失职了,在人格上也要打一个问号。
是,Mr. Porter 是刚有了宝宝。
但是,请你可不可以在工作时间,把你的工作做好。
剧中有一幕,是 Mr. Porter 跟他妻子说,"I may lose my job."是,你马上就要弄丢这份工作。
可喜可贺,这份工作,本就应该交给更有能力的人来做。
但是,我多希望看到你哪怕有一点点反思,说一句 "I might have helped kill that girl."
看了有的短评之后觉得,也许是文化差异差异造成很多人觉得故事纯粹是闲的蛋疼。中国式抗压能力真强。毕竟我们要为生活中房子车子,这个那个面子已经耗费太多精力,所谓自我个人的精神层面需求已经被无限压缩了。直至为了物质生活可以放弃精神需求,有点悲哀。
看过最好的美帝高中校园题材 选角绝了一个比一个演得好
节奏慢...
怎么会有人喜欢男主这么懦弱的男生,连喜欢一个人都不敢说出口,等人家死后还假装一副自己最伟大自己最公正的模样去跟别人讨回公道,伸张正义。更无语的是Hannah,Sheri,maybe Skye likes him too,这些女生眼瞎了吗?除此之外,从其他的讲高中的欧美片和美剧来看,国外的高中就是这么个吊样。女主未免也太玻璃心了吧,除了自杀逃避现实以外,根本没有其他方式治愈自己。第十一集录给男主的那个带子里还堂而皇之的说出根本不想男主走这样的话,明明就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整部剧都三观不正。
故事本身还行虽然略带不自然的牵强,但是拍的太平庸,没有主题没有重点没有代入感,导致我的观感是我清楚知道这里是煽情的泪点了,但是一点感觉都没有
死者的倾诉。。。搞那么神秘兮兮干嘛??豆瓣上有个朋友说得好:老外就是课太少太闲了~~~个人评价:C
很棒的主旨,拍得也很成功,演员演技都不错,可以弥补强行减慢节奏和一些bug的问题。个人认为最大亮点是没有弱化自杀过程,可以让人更为直接的感受自杀时的状态和残酷的场景,这让我终于明白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自杀是一个真正无法回头的选择。
青春期无小事 that‘s true
怎么说呢,选角问题,女主太青春太阳光了,jess不够迷人。戏剧冲突有些狗血,两人被强奸的戏安排得过于牵强了。
虽然剧情不是特别深刻,但制作还挺不错的,两条时间线同时进行也不显得乱。就是稍微有些拖沓。像女主这样一个靠谱朋友都交不上的人也就剩下自杀这一条路了吧
boring
立意还是挺好的,只是故事过度戏剧化(尤其中间几集实在太疲弱)为了悬疑而悬疑反而削弱了最后两集的感觉
拍给青春期少年看的,浮于表面,一点都不抓人,三集就能讲完,拍了13集,浪费时间
她的磁带(死)伤害了所有真正在乎她的人,不在乎她的人自始至终仍旧不在乎她,只是想着如何脱罪
拖沓,烂尾,角色不是作上天就是智商捉急,看得一肚子气。一星给校园霸凌题材,一星给配乐。这剧真不配有第二季。
朋友的熱情推薦下。現在和過去的穿插剪輯很棒。文化差異使得一些價值觀理解不能,但我想這也是有趣的地方。一些無心的舉止可能無意間在別人的內心留下微小的傷痕,只是有時候我想世界並不總圍繞著你打轉,你不能被動地等待別人伸出援手。然而這對學校即世界的青春期少女來說,並不是件容易看開的事。
作业太少了
那些拼命要把孩子生在或留在美国的朋友们 你们确定他们能活过高中么
凡是不接受的,都要自己站起来反抗。自己都不努力自救,却要怪罪别人不救自己。站在井底却不告诉别人自己是掉下来的需要别人去拿绳子来救自己还要把人推开,到头来要怪别人没听到自己的心声。我不反对自杀,我反对自己决定了生死却要把全部责任推给别人。
这剧该有表现力的地方拍的太粗糙了并且逻辑感人 2-8集基本等于废集 女主塑造完全失败 在她身上你得不到一点认同感与思考 满是矫情抓马wtf 反而几个配角比较出彩 但这些配角又必须依附女主去理解 结果像一个蛋糕 奶油不错但蛋糕坯子不行..白浪费了一个好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