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交出了从业以来最差的成绩,黄晓明依旧一脸天下我最帅的脸,看到就想吐,只有佟大为的演出稍微能抚慰我受伤的小心灵,剧本逻辑混乱,笑点尴尬,用老梗想让观众笑结果观众一脸茫然。
赵薇近几年一直进步,不要和黄晓明这种演员合作了,只会拉低演技。
佟大为大家说他心机婊跟黄晓明合作来表现自己的号演技,我觉得真没这必要,赵薇、黄晓明、佟大为的合作没有新鲜感,而且合作的片子口碑不好对是那个人来说都不好,佟大为记住富春山居图的教训,少演烂片吧
如果可以给烂片判刑的话,《横冲直撞好莱坞》应该被凌迟处死——一刀一刀,刮的都是中国电影人的面子问题。
中国人花中国人的钱,生产了“中国制造”卖到美国去,物美价廉质量好,还要做好准备随时担心美国人的反倾销审查;中国人花中国人的钱,生产了“好莱坞制造”再卖回到中国来,粗制滥造炒冷饭,却依旧横行影院,赚得盆满钵满。
这就是大众传播,这才叫文化软实力。
一个烂俗的爱情故事主轴,何宇明毫无理由地誓死爱着前女友,赵薇薇毫无理由地誓死爱上了何宇明,何宇明最后又毫无理由地放弃了前女友誓死选择了赵薇薇……一个恶俗的友情副线,影迷方大伟毫无理由地与何宇明相遇相识,又毫无理由地追随其左右,毫无理由地为他们两肋插刀,最后毫无理由地变身超级英雄。
莫名其妙的爱在这个莫名其妙的世界里肆意地滥情着——中国还是好人多,好莱坞权贵的良心都大大的坏掉了!
除了编剧技巧意外,故事毫无逻辑可言。
同样,借着“好莱坞”的噱头玩转类型片的段落也充满了山寨气息。
三场追车,两次爆炸,一个英雄救美,这些早就被好莱坞玩烂了流水线作业在这部电影里全都被实现得夸张过度,智商欠缺。
只要解释不通了,就用“在好莱坞一切皆有可能”说事,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在给好莱坞做宣传,还是在给耐克做广告。
可见,在好莱坞,即便是三流导演和不入流的编剧,也不会忘记把“美国梦”的思想内核做得深入人心,这种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是多么值得中国电影人学习啊!
既没有叙事逻辑,又没有“感情基础”,那么剩下的就只能是插科打诨和低级趣味。
赵薇薇用“皇帝”自贬国格,何宇明用英文差自损身价,方大伟利用自己的影迷身份带出一点“迷影文化”——但是又请不起真正的大牌明星助阵客串,只能邀请好莱坞工业体系边缘的“边角余料”请中国观众吃吃西餐。
老得就快退休的T-1000,美剧出身的小明星,大片中的亚洲脸配角,已经退役的NBA球员以及特别不像施瓦辛格的施瓦辛格替身……中国制片方用这些卡司就想让中国观众相信那是好莱坞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粉红派对——我没吃过猪肉,可是你也不能当我没见过猪跑啊,我读书少是我的错,可是你这么骗我就是你的不对了!
至于表演,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毕其功于一役地把中国最一线的当红小生和当家花旦打回到10年前,证明他们压根就不懂什么是表演。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横冲直撞好莱坞》还真是功不可没呢。
黄晓明加佟大为成就了《中国合伙人》,靠“卖土”,叫座;佟大为加赵薇成就了《亲爱的》,靠“苦肉”,叫好;黄晓明加佟大为加赵薇等于《横冲直撞好莱坞》,靠“耍宝”,结果如你所见,卖得越多被骂得就越惨……确实相比教主的扑克脸和赵薇的配音腔,佟大为的表演算是堪称“惊艳”。
“惊”是“惊吓”,喜剧化的表演如果处理不当竟然能粗俗低劣到这种程度;“艳”是“艳俗”,扭秧歌、东北腔、异装反串,娱乐精神可嘉,自我牺牲精神可敬,但是演出效果真的是十分可怜。
同为公路片,同样是喜剧,《泰囧》的成功不是低俗的成功,而是类型片与本土化合理结合的成功。
里面有中国商人的睿智,也有电影人尽职尽责的人情味。
《泰囧》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但却是不能山寨的。
没有任何一种电影技术可以拯救恶意的捞钱行为,包括好莱坞。
中国电影业欠缺的不是技术,不是模式,更不是热钱,而是一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思想政治课。
【京华时评】
如果我说觉得这片挺好看,你可能以为我口味产生了变异,要么成了光荣的水军大家庭的一员。
可我敢对着黄晓明抓狂的咆哮,赵薇爆胎的枪法,佟大为如数家珍的经典台词,还有成康不离口的棒棒糖发誓,这是真心话。
《横冲直撞》这片,虽不是扣人心弦,倒也没有一丝安眠药的功效,虽不让人前俯后仰,也能乐呵呵的心情轻松。
我也搞不清那些影评人们怎么一个个看睡了。
我老家这小破影院的放映员,竟然很有素质地等彩蛋全部播完才亮灯,更让人感激又愉快。
我耳根子软,一度犹豫要不要去看,后来还是冲着卡司去了。
我并不是黄晓明的粉丝,他的有些片子也实在让我无感,比如负责2的《叶问2》,但这两年我发现,但凡有黄晓明和佟大为同台,观感都不错。
比如《太平轮》与佟大为演上跨军衔的兄弟情,竟让我找到几许吴宇森当年英雄片的气概;《中国合伙人》更是被公推演技突破。
我为屡遭人黑却在不断探索戏路的教主喝彩。
虽然不至于狂揽影帝杯子,但教主的演技,也绝不像他自嘲的“只要负责帅就行了”。
找准了合适的角色,那就是一演一个准。
就像《横冲直撞》这片的中心思想:好莱坞最牛逼之处,就是让你相信假的也是真的。
教主能胜任的戏路不算宽,能在有限的角色跨度里演出花来,也算演员的使命达成无憾。
如果说《何以》对上了他的霸道总裁属性,那么本片这个生活井井有条、脑洞小的可怜的控制狂,则对上了他的另一个戏路属性:一根筋。
初上路时,还是碰壁连连的怯懦傻,小宇宙爆发出来以后,比人戏不分的电影极客佟大为更有想象力和玩电影的精神,反而让后者成了他的sidekick。
这一对角色关系,又像《中国合伙人》的异乡版,又像《末路狂花》的塞尔玛与露易丝男性版。
前半截不停冒着屌丝气的小明大为们,在后半段一个个化身超级英雄,靠的就是台词不断重复“在好莱坞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这种洗脑粗暴又有效,模糊了戏和戏中戏,让我们接受了“他们本来就很能打只是没机会展示”的设定。
黄教主西装革履当一回情圣007,赵薇过把霹雳娇娃弹无虚发的瘾,佟大为一举实现蝙蝠侠之梦(按照彩蛋,更像是正义联盟另一位富豪英雄原子侠)。
至于植入的各种影迷内部笑话,说实话略高冷,“我会回来的”知道的人还多一些,“Hasta la vista,baby”的时候影院里没有一个人有反应,佟大为说了一段韦恩老爷的身世,满场寂静,教主补上“你是蝙蝠侠啊”,才有了些讨论声。
编剧还是太高估三线小城市普通观众的阅片量了。
不过看片多也未必管用,当情节越来越趋向英雄戏,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自鸣得意:瞧着吧,后面天马行空的一切,都是撞车以后的幻觉,肯定要圆回来。
等到片尾字幕都出来了也没见他圆,才知道中计。
编剧耍的就是我这样自以为阅片量不俗、对好莱坞套路了如指掌的电影宅,起初拿些山寨T-800给正牌T-1000送咖啡的戏来降低防御,让我以为只是小打小闹,然后冷不丁真的组起一支天龙特工队(看过电影版就知道这个码头梗)。
作为一部喜剧公路片,动作戏算是实诚得很,比预告片里多得多,也比同类型的《宿醉》多得多,品质方面,更靠近《速度与激情》的删减片段,甩开《快到不行》之类的正牌山寨片好几个车位。
此外继承了《速激5》肇始的摔不死作风,尤其是邪恶版韩,甭管车子烂成怎样,依然生龙活虎,他被逮捕那阵,我真担心会冒出一群开车的光头来救他。
很遗憾的是,那两个酷似《黑客帝国2》病毒双兄弟的黑人打手,没有跟蝙蝠侠佟大为来一段拳脚较量,毫无存在感的挂了,理想的情节是,佟大为先被磕断了一节脊椎,再站起来KO他们,情怀就满分了。
那个起先不可一世,后来被调戏出翔的Gary Buesheimer(忘记怎么翻了),绝对是拿好莱坞的王牌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开涮,这么一来,动不动炮制“四百万美元动作场面”的暴躁狂,莫不是在影射迈克尔•贝。
片中大拆好莱坞的光鲜台子,堪称比《热带惊雷》更不留情面的黑est。
不管是真是假,倒是很符合圈外人的想象,数不清的利益牵连和恩怨情仇,明星大腕道貌岸然,其实又蠢又色又虚荣,最爱出入纵情酒色、袒胸露臀的高端派对。
听说下一部还要拍《横冲直撞欧罗巴》,黄教主一行估计要去法(请用第四声念)兰西,闯《飓风营救8》的剧组去虐那个“只拍十部”的吕克•贝松胖子,想想都爽到爆呢。
(文/方聿南)
观看《横冲直撞好莱坞》的过程中,我很舒服的睡着了。
我一直有睡眠方面的问题,这是近一个月来我睡得最舒服的一次,可惜为时只有一个小时五十分钟(算上入睡和惺忪的时间,有效的睡眠时间可能只有一个半小时),如果有三个多小时就好了。
希望第二部的片时能更长一些。
在这里要对万达的座椅给予肯定,宽敞,硬度适中,这对保证睡眠质量很重要。
上次在华谊兄弟观看《沉睡魔咒》和《哥斯拉》睡得就没这么舒服,因为那儿的椅子很窄很硬,导致睡姿也很僵硬,一场电影下来要醒好几次,弄不好还要落枕。
当然这跟厅的大小有关,华谊兄弟的普通厅不行,导演厅的椅子还是很舒服的,事实上那已经可以叫沙发了,下次再有《横冲直撞》这样的片子就上那儿睡去。
当然,能够让我睡得这么好,光有舒适的座椅是不够的,还得有影片的质量作为保障。
由于后面睡着了,因此我只能对入睡前的二十分钟做出评价,也就是黄晓明抵达洛杉矶、和影片的另外两位主角佟大为赵薇在成康的黑店门前集合那儿,在那儿,我得知三位主角的名字分别叫小明、大卫(也姓佟)、薇薇,我感觉这是一部纯粹拍给粉丝看的电影,而我不是他们三位任何一个的粉丝,所以我很心安理得的睡着了。
当我醒来的时候,睡眼迷离中看到一开始透着浓浓的二百五气息的大卫佟变成了一个以一敌百的武功高手,而薇薇和小明也掌握了过硬的车技,这让漂移高手成康很是为难,并且在一场激烈的争夺战中败下阵来。
他这样会让多米尼克特雷多伤心的。
等到我突然意识到这不是《速度与激情》的时候,影片已经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旁边的观众悻悻然的笑着,把可乐瓶、爆米花桶仍在座位上,离开放映厅。
除去座椅舒适度和影片质量两个要素,要想睡的好,还得有邻座的配合。
如果你旁边有孩子蹦跶来蹦跶去或者一个黄梅天多日不洗澡导致浑身散发湿气和臭味的中年男人在啃奥尔良烤翅,那你也妄想睡个好觉,我下午就碰到这个情况,好在前排还有空位,我看看没有人坐就挪到了那个位置,仿佛躲进了避风的港湾。
总的来讲,对于不是主角粉丝的观众而言,这是一部很好的检验影院舒适度的影片,如果舒适度良好,你能够很好的补一下觉。
如果你是烂片敏感体质,光看一下画面都会吐,那也没事,就当是肠胃的一次伟大洗礼。
如果你是想看一部合格的喜剧片,这种不良动机会给你带来痛苦。
在这里也期待第二部早点问世,并希望我国银幕上多一些这样的电影,为像我这样有睡眠问题的观众带来福音。
——————————欢迎关注v信订阅号“野评人”。
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嘲笑烂片,赞美好片。
这部电影前期宣传做的很好,导致周围人期待都很高,特别是宣传中那一水的好莱坞明星。
给人感觉逼格很高的样子。
三个演员在国内都有一定的名气,更合况赵薇教主还是影后影帝,理所当然认为再差也查不到哪里。
买票时,我做好了爆笑的准备,甚至隐隐期待赵薇演喜剧是什么样子的。
黄晓明刚一出现就被甩了,然后黄晓明就一秒智商为负数变傻逼了,各种矫情各种幻想各种悲痛欲绝生不如死。
毅然决然买了机票排除万难要去美国找那个抛弃自己的女朋友。
上了飞机,旁边就是佟大为。
这里说一下,佟大为的角色就是类似于泰囧里的王宝强,区别是一个卖葱油饼一个精神不正常的电影迷,同时感叹一下,还好佟大为的角色不是编剧,否则那简直就是电影界的灾难。
但这部戏的编剧也算身处重灾区了。
下了飞机,遇到了骗子导游赵薇。
说来也巧,赵薇也是被男友欺骗,然后莫名奇妙坐上了倒卖违禁品生意,这人生也是狗曲折的。
当时就在想赵薇这角色都这样了,结尾还能洗白吗?
然,中国编剧博大精深,最后还真是强行洗白了。
赵薇和黄晓明两个人各种倒霉(类似于泰囧),感觉小明来美国不是找女友的是来找麻烦的。
拜托,教主你智商都感人成这样,你女朋友不跟你分手难道还要继续跟你这个低能儿在一起?
电影中间内容大概就是各种奇葩的追杀+各种奇葩的想象+各种奇葩的躲过灾难+赵薇黄晓明奇葩的感情线(勉强称之为感情线)+佟大为神奇的躲灾难助攻=赵薇黄晓明居然莫名其妙产生感情!!!!!!
还一副历经千劫终于遇到你的惺惺相惜感!
一下飞机两个饥渴的人就忘情的吻在了一起!!!!!
他妈的真的是吻的忘乎所以!
所以的电影都不需要感情线了吗?
还是随便谈一次心,就可以让两个互看不顺眼的人爱对方爱的死去活来?
这是什么技能?
可以赋予我吗!!!!!!
还有,里面的梗真的不好笑啊!
梗不好笑,但是看到演员演得那么卖力,我不笑会有负罪感啊!
所以,我抱着不笑白不笑的心态,笑的脸都僵了啊,我旁边一姑娘用怀疑的眼神看着我仿佛觉得我是个托。。。。
我真不是托啊,姑娘你应该笑的啊,演员都那么卖力了,配合下电影不好吗??!!
安静下来,哦,原来整个放映厅,就我一个人笑得像个SB。
所以黄晓明是每年都要贡献两部烂片吗?
因为是XX的粉丝,所以,这部电影从开拍之日起,就注定了我会去电影院买票。
虽然我一直都很唾弃这样的片名。
哪怕你叫“横冲直撞”也好啊,加上好莱坞三个字,就有一种跪舔的感觉。
当然,片名不是决定性因素,因为《北京遇上西雅图》一开始我也是拒绝的,结果看完后证明是部不错的爱情轻喜剧。
好了,在忍受了一天一夜豆瓣、格瓦拉、时光网等平台飞流直下的评分后,我依然觉得是有部分人在黑这部电影。
实践是检验烂片的唯一标准,早上我怀着为这部电影平反的心情去看了,好吧,你们是对的,这真的是一部烂!
片!
烂在什么地方?
一线的明星,三流的导演,四流的编剧。
不知道是外国导演和编剧不够诚意,还是觉得这样的电影中国观众会喜欢?
八九十年代流行的小人物大冒险的故事,通过各种二逼的自嘲来体现喜剧,可惜没啥笑点;通过走私买卖来增加飞车打斗特效的情节,可是我们早已司空见惯;来到好莱坞,当然少不了外国明星,可每出来一个就要进行一番科普,拜托,观众不是游客,演员也不是导游。
对了,这部片子还有彩蛋,可惜电影本身太无聊,大家已经没兴趣看了。
《横冲直撞好莱坞 影评》文/@杜昆阳(1)横冲直撞的动作 看到片名时,心中不禁OS:这名字起得还能再随意点吗?
若不是机缘巧合的来了首映,恐怕早就弃了。
只好安慰自己,按捺着吐槽的情绪,“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名字也没好到哪去,不是也不错吗,”再看看。
开场便是男主小明被绑架的镜头,对人生提出了质疑。
我想,这是标准的好莱坞式人物开头塑造,也是专业书中所谓的“用苦难养成英雄”,我猜,马上作为男主的小明该遇到“大危机”了,果然,故事进入到常规叙事阶段时,小明被爱人抛弃了,决定奔赴好莱坞。
如出一辙。
不对,脑子倒带般的过了一遍镜头,小明在更衣室时,一段自述,交代了他对控制人生的自信,然后得知被爱人离弃时,小明意外的在众目睽睽之下裸了下半身,而且并未闪躲而是眼神麻木无畏。
这种处理方式让我想起了奥斯卡的黑马作品《鸟人》中,男主当街被跟拍屁股的场景。
十有八九横冲直撞和好莱坞是反讽的关系!
我猜。
很多人喜欢造梦的“好莱坞主义”、卡通的“好莱坞叙事结构”而这个片子却在拿好莱坞说事儿,这个“动作”引起了我的兴趣。
一个寻爱的决定让三个主角走到一起,一包从天而降的犀牛角粉,又让三人相互关联,生死攸关,于是好戏就这么开始了。
一心寻爱的小明、一心赎身的薇薇、一心做梦的大为,三个各怀心事的主角在种种经历后,终于由三心二意变成了,他帮她找回生活、她帮他营救真爱、他帮他完成梦想,由此,你还认为这是一部传统的好莱坞式电影吗?
这里没有蝙蝠侠以一敌百,也没有蜘蛛侠横空出世,只有三个因彼此而强大的凡人。
还记得吗?
“这里是好莱坞,什么事都有可能”!
这句话第一次出现在大为口中,当时三个人还因各执己见而狼狈不堪,而这句话第二次出现在小明口中,三个人已然结成了联盟,故事开始翻转。
此时,你会发现其实所谓的好莱坞还是好莱坞吗?
实则代表着一种束缚,横冲直撞会头破血流,而真正的救世主并不是所谓的异能和天才,英雄只能互相成就。
(2)横冲直撞的喜剧Max的魅力横冲直撞、Han的肌肉横冲直撞、Howard的脑补横冲直撞,这三位,真的不能现身时间过长,任何一个都有转移视线的能力,因此,很惊喜,很满足。
“如果在电影里,你一定不会一帆风顺”,“这应该是个浪漫喜剧,不过主角好像不喜欢他”,“要是电影里,蛇会咬我屁股,然后你会给我吸血”,“剧本没写完,电影就开拍了”,“要变成恐怖片了”。
你会觉得大为的话为啥这么多?
单纯为了搞笑的东北方言?
未必。
未卜的前路、波折的情感、上阵的决定,这是电影,却折射人生。
表面上看大为在小明面前是个累赘预言帝,但其实,大为是使所有故事连接起来的气口,他既总结也负责暗示,是局外人却在局里。
他那种喧宾夺主的搞笑说不上大智若愚,却也总让你觉得有些智慧,相反固执的小明却被感情冲昏了头脑,小聪明不断的赵薇也黔驴技穷。
因此,我们仿佛明白了一件事,当生活横冲直撞的像个笑话时,我们能做的最智慧的事,就是让自己更幽默。
这样才不会被命运玩到。
(3)横冲直撞的爱情 三个人中,戏剧性最大的就是赵薇薇,因为当两位男主奋力前进时,薇薇前进的梦想已变成了小明,不信,你看。
赵薇被麻烦精(小明)说成是“活在谎言里,都不知道什么是真的,”那一刻虽然她排斥,但长久以来隐藏的心却被触到,随后薇薇又对小明讲“你以为你是第一个来好莱坞找另一半的傻子”?
显然薇薇没有真的排斥小明,更是将自己的心事全盘托出,如果这还不够的话,还有一处细节足以证明,起先是薇薇欲偷犀牛角粉,却被二人掉包,后来她顺利夺回时,却又偷偷放回了小明处,说了句“麻烦精”,那么接下来她前进的理由是什么呢,不言而喻。
薇薇被逮捕前一刻,薇薇看着救回爱人的小明说:“电影落幕,英雄抱得美人归,”失望,也期望。
对于小明的爱情,我只想说一句俗套的话,他并不是多爱对方,而是爱上了横冲直撞的自己。
大为则显得洒脱许多,随遇而安,反而梦想成真,不妨参考。
(4)横冲直撞好莱坞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小明,觉得人生在掌握之中不会有意外,都觉得我们的“好莱坞”早就规划好,但借用小明评价赵薇的话讲,你就是贴着狗皮膏药的幌子旅行团,这个你,就是生活。
而我们只能横冲直撞,也应该乐于横冲直撞,对吗?
《横冲直撞好莱坞》,虽然这是个中国人在美国冒险的故事,但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居然能请来几个在中国非常知名的好莱坞影星客串,总让我觉得很是微妙。
不过说真的,这就是那种娱乐观众的电影,真的没必要去深入探讨剧情,认真你就输了。
不过本片最大的亮点,如果你看了就都会明白了。
总之,爱看不看。
一部山寨印度三傻,山寨老男孩猛龙过江,山寨美国老掉牙的喜剧风格。
一个四十多的老女人,粉丝说是美薇,一个10几年演来演去都是自己的小刚的兄弟小明,联合好莱坞三流班底,来中国做一次圈钱行动。
台词的生硬,剧情的狗血,低幼无脑的小学生对白,主流的最低票价竟然30多元,堪比好莱坞大片3D价位,刷新中国电影丢脸的最高纪录。
丢脸丢到好莱坞去了,想要模仿泰囧的成功,人家是中国文化贯穿始终,你学的是卖贱耍宝,你们只是明星,不是演员,三线明星打酱油,无知粉丝自称高逼格,中国观影全靠吹,吹上天去把钱赚,赚了钱而继续烂片横行,下线的道路越走越远,中国电影的耻辱离不开你们这些演员的贡献。
有脸骗内地观众的钱,有本事去北美上映赚老外几千万刀?
哦,上映的资格都没有吧。
终于慕名看了这部电影,并没有传说中那么不堪,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
问题不在立意,大线索一点问题都没有,想表达的就是普通人在好莱坞的历险,循规蹈矩的普通人,也有为爱横冲直撞的心。
问题是在于缺乏触动人心的点。
黄晓明为了寻找爱情不远万里,经过生死历险跟赵薇相知相恋,这条线是整个电影的核,这个过程的表达表演如果不够有力,就会显得假和突兀。
所有其他的好莱坞式笑料、那些大场面也就转瞬即逝,支离破碎。
其实也很简单,赵薇如何在冷眼旁观中戳到晓明的愚蠢,晓明又如何在历险中展现他的智慧和魅力,让观众相信两个人能慢慢敞开心扉,种下爱情。
很可惜,这个转换表达的不够好。
跟导演讲故事的功力和演员表演应该都有很大关系。
观众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侏罗纪公园只有很少的时间处理感情,但是都可以做到让一个一开始志高气昂的事业女性最后拜倒在男主脚下,大家都觉得特别顺其自然。
但是横冲直撞好莱坞没有做到。
科班毕业的黄晓明做了这么多年演员了,表演的基本任务还是能完成的,但真的缺乏真正深入人心的感染力。
他被前女友当面拒绝的时候,他一个人落在后面,居然又是脸上挂着一滴泪,他用手揩掉。。。
因为这是非常重点的一场戏,到这里他才真正放下本来还残存的幻想,真正面对今后的人生。
然而这对这个人物的性格转折非常关键的一个点被完全草草带过,因而整个人物显得面目模糊。
同理是赵薇,这样一个有着伤痛的挂失却包裹着坚强外壳的女性,她的果断爽利并没有问题,但夜空下的剖白内心却失之层次和感染力。
所以本来只是调味料的佟大为,反而成了口碑最好的一个。
整个故事没有了支点,就这么闹哄哄收场了事。
三星评价,给的是各种实验性的好莱坞式商业元素。
怎么会有片子这么贱兮兮!!佟大为一个人可以得5星吧!来,我们众筹来害死黄晓明吧!
前“泰囧”,后“速激”,中西搭配,一锅乱炖。谁说只有华人导演会抄袭,好莱坞导演还玩混搭呢。
usa囧
看到四十分钟时,几乎崩溃。这是一部集结了一切元素的电影,好好做至少是一部喜剧,可是现在我只看到了叙事混乱的大杂烩
故事和制作都挺好玩的,适合全家看
好莱坞五毛的制作,内地一线演员的玻尿酸演技,速度与激情编剧的随笔,最大的咖居然还是max。。
其实我真的不是歧视, 蛮喜欢的国内一二线演员, 怎么和好莱坞的明星放到一起瞬间就显得low了呢.. 剧情这么三俗也接, 真的不是自黑么..
完全美式喜剧,演员和剧情都是形式道具,类型在上,尴尬和天雷那都不是事儿。巨蟒系列又有啥剧情?无非除了大抚顺话,根本没照顾你观众的笑点,show me the money冷到结冰,黎明小酒吧全是自high。中国第一部spoof你们不珍惜吗,怎么光句子用得地道都够感动我了?
有的梗还是不错
虽然是烂片,看到max就值回全部票价!
为什么豆瓣评分这么差,我觉得很好啊。。。
有了扎实的班底就是不一样,至少观感的质量上还是上升不少。佟大为的表现可圈可点。
三星半,不懂美式喜剧的人肯定给低分。
真心疼赵薇,拍这种片子 ,唉……
哈哈哈哈赵薇好美呀
上座率八九成,看到有带小孩来看的,让我觉得挺开心。横冲是老少皆宜的电影,也是第一部让我对喜剧抱有欣赏心态去观看的电影。点赞。。整部剧最突破最巧妙的构思个人觉得是大为,角色设计带喜感,常常转尴尬为希望与微笑,大为演绎的也很好,很有喜剧天分,最后更是惊喜爆出身份,点n个赞。赵薇首次出
我很喜欢的三个演员啊,超级期待他们的合作的,可是这电影我实在看不下去啊,剧本剧本是非常重要的啊,哎
这尼玛的也叫喜剧,我宁愿去看肥婆摔倒一百遍。
故事很精彩,搞笑缺不失内涵,速度与激情、爱情的完美融合,演员表现都很棒,感觉有点看不够啊,两个小时过的太快了,期待续集。
有黄晓明的电影就是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