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来信
Cartas da Guerra,战地情书(港),Letters from War
导演:范思澳
主演:米格尔·努内斯,玛佳丽达·维拉·诺瓦,雷卡杜·佩雷拉,约翰·佩德罗·瓦斯,Simão Cayatte,Isac Graça,Francisco Hestnes,若奥·佩德罗·马梅德,蒂亚戈·阿尔迪亚,Migue
类型:电影地区:葡萄牙语言:葡萄牙语年份:2016
简介:1971年,葡萄牙殖民战争仍未结束,被派往南非安哥拉的青年医师只能通过书信与怀孕的妻子诉说前线的见闻,他在异乡所见的自然、人文全部都化作信中既温暖又饱含思念之情的文字。但当战事越演越烈,人性最丑陋的一面终于再也藏不住了,书信里的言语也变得困惑难解...电影用壮阔绝美的黑白影像,谱写了一曲残酷的战争寓言。详细 >
4.2g缓存看了5分钟就删掉了,但是我还想打5颗星
这应该是第一部就算睡过去几次但还是想认真推荐给大家的片子。1.氤氲的旁白就像迷雾,是一场“乡愁”般挥散不去的美梦。2.整体气质意识流化,是爱情版的“安妮日记”。3.亮点:饭间吵闹,站位借鉴十二公民;跟念电影台词,骨子里的迷影情节。4.如果我死了,希望你不要被一个死人束缚。
3.5 如果导演能把形式做到更加极致,让表演的作用完全被画外音读信所代替,或许还能称得上一种独特的观影体验,但是到底还不够大胆,观众听着深情的封封家书,非洲战场上的黑白影像,这样单调重复的电影形式,最后只会让观众无动于衷。不过几处摄影美得还是很有灵气的。
作为电影来说不好看吐槽一句,一般离开九个月孩子出生了,那大概率孩子就不是你的哈
三星半,用一封封写给妻子的长信形式,记录了一位年轻医生安东尼奥所亲身经历的安哥拉独立战争,描绘战争的镜头也一并展现了非洲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有种独特的残酷与诗意结合的冰火双重观影体验,又浪漫又残酷又绝望,就是稍显冗长。
光影甚佳,不够深
[3.5]几处剪影印象深刻,1.军队烧毁村庄后列队前行,镜头上摇,天空中尽是白烟。2.男主角收养的女孩被外公领走后,男主角在黑夜的闪电中时隐时现。3.又一年漂泊的圣诞之夜,男主角将胶片放映机搬至室外,任由电影的影像投放于自己的身体,他背影的轮廓在光影间如梦似幻。
Cartas da Guerra @2018-02-01 12:58:33
通篇全是旁白,画面还是黑白的,显得又臭又长的字幕格外醒目。时间段太密了,信息量又多又杂又晦涩,看完相当于做了一篇阅读理解。
完全被文字的力量震撼了 怎么能把这些信写得这么好!那么多排比 那么多比喻 完全意料之外
好诗意的战争片 文字很美 初看很有新鲜感 但是絮叨俩小时 就不耐烦了。。。败在太长
睡倒一片/流畅的摄影/文笔极好的台词(如果我死了,希望你不要被一个死人束缚,如果我不够吸引你了,希望你不要被一个活人束缚。
影响好,导演不错,文学性+
#16柏林电影节# 3 | 故事性弱,全靠自白和摄影撑起来的纪实幻灯片,主角的文笔真好感情真挚,想起林觉民的《与妻书》。
黑白摄影还可以,但通篇的配乐诗朗诵PPT很快会让观众丧失新鲜感
2018 应该是在恋爱电影馆看的第一部戏 不好意思我在戏院睡着了 范思奥的作品 澳门葡人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沉闷,是故意营造的。视角,对殖民地,是上位的、怀悲悯的;对战争,是仰视的、盲目的,虽然也在寻求意义或说正义。和《苏菲的世界》的叙事角度差不多。
葡萄牙人原来这么好看,意境美。然而,台词太晦涩了,翻起来实在的确有点吃力了……挠破头ಠ_ರೃ
歪果路边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