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是编剧偷懒了,库房里找了个九十年代的复仇动作片本子,掸掸灰尘就开整了。
女主幸福的一家遭遇飞来横祸,家破人亡,然后消失了五年,然后就莫名其妙的以顶级高手的身份杀回来了,各种坏毒贩、坏法官、坏警察纷纷被女主突突掉,然后影片就完了,剧情真的就这么简单。
当然,为了不显得那么单调和简单,编剧又增加了警察和FBI联手追捕女主的桥段,给人的感觉,这些人分明就是毒贩和罪犯的看家护院。
客观上说,影片的拍摄、镜头、枪战、爆炸、搏斗、特效,导演还是很认真的,女主演的也很卖力,只是本子确实不给力。
这种古典风格的复仇动作片,无论怎样拍,都应该遵循《基督山伯爵》划定的几大复仇要素:1、普通人被无辜陷害或伤害。
必须逼到绝境,必须惨绝人寰,没有活路,激发观众巨大同情。
2、历经千辛万苦,寻名师仿高人也好,基因突变也罢,捡到秘笈也可以,总之,主人公的脱胎换骨、化蛹为蝶,必须交待清楚,让观众感受到,主人公要回来了,好戏开始了。
3、复仇过程必须精心设计,足够精彩,坏人足够邪恶,难度越大越凸显复仇者的能力和决心,要让坏人备受蹂躏折磨,丑态百出,狼狈不堪,死有余辜,这才能让观众痛快解气,一枪毙命就算失败。
这三大要素必须浓墨重彩,这种类型片才算成功。
本片虽然都点到了,但铺垫的不够细致,重点全在复仇枪战上,这就让观众很不过瘾。
薄荷 (2018)6.72018 / 美国 / 剧情 动作 惊悚 / 皮埃尔·莫瑞尔 / 詹妮弗·加纳 小约翰·加拉赫
复仇电影真的是特别好看,再通过法律的不公正判决后,这个女生她其实本来遭遇了很多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家庭灭顶之灾,可以这么说,基本上把他的人生摧毁了,不管怎么样,可是司法没有给她一个公正,他最后不得不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杀掉这些坏人,其实这种比较具有争议,性行为的话很难说,不过题材特别好看。
之前一个评论说这是一部女性复仇动作片。
一开始我也这么想,索性以这篇文向这位趟雷先驱致敬。
首先要声明的是:在这篇影评中没有任何侮辱女性同胞的意思。
如果有女权爱好者一不留神看到了我这篇文章。
我希望没有让她/他/它感到冒犯。
如果您真的觉得自己被冒犯,那请让我诚挚地对您说一句:您多虑了。
言归正传,如果评价这部影片的性质。
我会说:首先这是一部女性电影;其次这是一部糙汉动作片。
说这是一部女性电影,是因为这部片子从剧本结构,人物设置,甚至逻辑漏洞都展现了很浓烈的女性特质:关注细节,关注感情,缺乏逻辑。
看片的过程中,我甚至因为这三点恍惚间有了跟老婆吵架的共情体验。
说这是一部糙汉动作片,是因为这部片子从剧本结构,人物设置,甚至逻辑漏洞都展现了极其浓烈的糙汉动作片特质。
那就是只关注啪啪啪,不关注为什么啪啪啪和从技术上到底能不能啪啪啪。
如果从女性电影角度看,这是一部让人眼前一亮的电影,足够打四星。
这部片子展现了女性观看动作片的审美角度。
对钻研女性电影的影视从业者是一部非常好的教材。
如果从动作片电影角度,这是一部平淡的近乎乏味的电影,犯下了几乎所有动作片都能犯的错误,充其量两星。
这部片子对钻研动作电影的影视从业者基本上可有可无。
现在请允许我们进入举证质证环节:1、从人物设置上看:主角很酷且有个帅气的配偶和敏感漂亮的后代,有个讨厌的女儿同学家长(尤其是家委会成员)和女儿同学,在动作片中更不可或缺的有个智商时而掉线时而在线且话唠屁事多具备暴力倾向心理扭曲的反派老大,一众一照面就用各式枪械为主角描边然后一啪啪啪就挂掉的小弟,以及无能、腐败、专职洗地和部分因同情而实施包庇行为的司法从业者。
这么说吧,除了那个讨厌的女儿同学家长体现了女性特质之外。
其余的几乎任何一部动作片都有。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有特点的角色呢?
经常管理孩子教育事宜且家委会有个别善于拍马屁的奇葩成员的家长都能体会。
体会不了的同志还需要继续增强一下观察力或者加深一下在家委会行为的自省。
情节到三分之二处,那个讨厌的学生家长终于被女主暴揍一拳然后吓得失禁,一定客观暴露了主创某些经历造成的创伤。
这一事例告诉我们,影视从业者生活中受到的委屈总能通过拍片挣回来。
唉,人生就是这么复杂。
2、从剧本主线上看:无非就是主角被虐,然后虐反派,反派放大招反杀主角,主角受刺激导致小宇宙爆发残血复活啪啪啪,然后被困,反派逼逼,主角因意外事件解困,反反杀。
像所有糙汉动作片一样,主角光环的辐射不仅成为了反派小弟描边的保护层,更是令现代警察系统时而失灵(包含警方人士智商偶尔在线),甚至能突破生理极限化身铁血战士啪啪啪地大杀四方。
作为看过几部动作片且有逻辑强迫症的观众,这真的让我有点蛋疼。
我猜主创一定是一名女性的动作片的爱好者,至于拍这片子能不能自嗨达到高潮。
毕竟女主表现太狠,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索性只好闭门造车胡乱揣摩了。
总的来说,因为女性视角动作片的新颖给四星,因为糙汉动作片的陈腐给两星,平均一下三星。
我去审下一个啪啪啪的片子了,各位再见。
《薄荷》~导演:皮埃尔.莫瑞尔薄荷,本是一片清凉的翠绿,它只是墙角坛边的一串嫩色,只是餐盘色彩和滋味的一点附加。
她,就是那一片薄荷,单薄清淡而美好,直到一天,仅这一点点的美好,也被抢夺殆尽,一位母亲和妻子的痛啊,一次能量的完全爆发,一片小小的薄荷,支撑起了一次强劲的复仇。。。
主演詹妮弗.加纳,看上去老了不少,越来越硬派了,演得不错。
影片中有许多动作快速移动后闪撞的场景,加速着事件进程交代,更能提抓人心。
这让我想起张曼玉前夫那位法国导演一部影片中应用的镜感,一种快速然后回扣又快速的叠加运用方式,这部影片的导演是皮埃尔.莫瑞尔,可能,法国人喜欢在影片中运用一些灵巧的概念,喜欢在作品中留一些小小的细巧心思,就和法国的音乐一样,要有一些发散的个性,在异与同之间,要有自我的一种存在感。
这部影片,导演的注意力完全在詹妮弗.加纳身上,所以,过于的偏重,让薄荷周边的花草失了色,那一株薄荷,还是过于单薄了啊。
导演已经在放慢影片切割的速度了,本来这部片子可以做得更快速、节奏的,但是,没有完全达到他要表述的目的,人性的恶与善在影片中间没有被一次又一次地交织绽放,导演应该在竭力放弃好莱坞当下的叙述方式,只是没有做得很好。
影片的配乐,不值一提。
九月上映的动作片《血薄荷(Peppermint)》,出自《暴力特区》、《即刻救援》的导演皮耶莫瑞(Pierre Morel)之手,曾打造出连恩尼逊那最强老爸的他,同样以令人惊艳的动作画面呈现珍妮佛嘉纳的复仇之路。
故事线非常简单,拥有幸福家庭的银行职员莱莉在女儿生日当天失去了挚爱的家人,然她亲眼目睹并指认的凶手却因黑帮深深渗透法治体系而无罪释放,从此隐姓埋名展开复仇。
简单的故事要能精彩,叙述方式与细节就更加重要,电影以仿佛是车震的场景拉开序幕,实则已是复仇的开端,接着回溯最初莱莉一家三口虽不富裕却很温馨的互动,再到正义无法伸张而转变为女杀神,剧情流畅毫无拖沓,明快的节奏更让人目不转睛。
为了替挚爱复仇,你可以做到怎样的程度?
莱莉起初不过就是个平凡的地方妈妈,有着一份必须按照老板旨意加班的工作、深爱家人却为钱忧心的黑手老公、乖巧懂事却遭欺压的可爱女儿,生活并不是太如意但倒也还能乐观度日,她还这么教导女儿:「如果我们使用暴力,那我们跟坏人也没两样了。
」然而,当那晚游乐园的枪声响起,平凡美好的日子从此再不复返,对上凶残而多金的强大黑帮,腐败的法治体系可不愿为她伸冤,不甘心的她形单影只遁走他乡。
判决之后在救护车上的那一记重击,成为莱莉诉诸暴力的开端。
孤立无援的绝境,反倒让这位母亲更加坚韧,唯有变得够强,世界才会听你说话;为了复仇,她将自己锻炼得无比强悍,短短几秒她在竞技场的格斗画面,就足以令人明白莱莉这五年的拼死努力,极度的愤怒与痛苦引领她发挥出身为母亲的无限可能:手刃枪杀丈夫女儿的凶嫌,甚至将整个盖西亚犯罪集团瓦解,连同涉及该案件的地方检察官、法官等等,一个不留,真正做到完美复仇,亲手制裁毁掉她家庭的所有人── 以暴制暴的私法正义,只是迫于现实的不得不。
为了替挚爱复仇,妈咪可以无所不能。
俐落的动作+精湛的演技让复仇更痛快珍妮佛嘉纳并不算拥有普世认定的绝美容颜,这让莱莉角色以平凡的职业妇女出发显得更具说服力,从一开始迎战贵妇时便有足够的率性自信,五年后蜕变散发着刚毅坚定的女力气息,一而再独挑恶徒巢穴的俐落,自有一种迷人的帅气。
发生骤变之前,莱莉面对欺负她们的贵妇佩格仍保有基本礼仪且毫无畏惧,失去家人的伤恸也并未减损她指证恶人的勇气,直到不公的判决狠狠将她击溃,不禁随之深感气愤与心疼;五年之后,宛如黑帮地狱使者的她即使再也不曾露出笑容,却依旧保有温柔的母性,路见不平便出手对失职父亲来个震撼教育,也难怪能成为贫民窟的天使,以绝对实力守护着当地安宁。
珍妮佛嘉纳将每个不同时期的状态诠释得很好,光靠着眼神就能呈现温柔坚毅、苍凉疲惫、不死不屈的冲劲等不同面向,尤其深刻的是她咬牙忍着那以钉书机钉补伤口并用胶带包扎的画面,看得观众都痛了!
3幕令人无比揪心的片段这无疑是一部大快人心的爽片,很适合妈咪们放风时观赏,只是剧中莱莉所遭遇的经历实在令人不舍,最揪心的大概是下面三幕:一、家人遭受枪击莱莉一家三口原本还徜徉在充满欢笑的游乐园里,下一刻,却是丈夫及女儿遭到杀手锁定、开枪,慢速播放的过程呈现莱莉是如此清楚地目睹惨案,深爱的家人在眼前倒下,疾奔过去的她也遭波及射倒,随即不顾疼痛挣扎着爬向已然了无生机的丈夫女儿,哀恸地无声哭嚎……二、法庭上的不公不义莱莉坚定拒绝了黑帮妄想息事宁人的补偿金,却在法庭上面临该律师咄咄逼人的诱导式问话,地方检察官毫无作为淡漠地袖手旁观,法官更直接无视她的证词,轻率一句「罪证不足」就将凶嫌当庭释放,绝望透顶同时也气炸了的莱莉忍不住跳出证人席,试图凭一己之力痛击恶徒……三、女儿唤醒莱莉黑帮领袖派出无数人马在贫民窟展开地毯式搜索,誓将这位搞得集团人仰马翻的女子格杀泄愤;身受重伤的莱莉累晕在废弃仓库,对步步逼近的危险已无所觉,这时,散发着淡淡光芒的女儿缓缓上楼,蹲下来倚靠在母亲身边,轻轻抚摸着她的头道:「妈咪,妳真的该起来了……」第一幕,令莱莉的幸福生活自此丕变,第二幕让她转为低调行动,凭着决心独力复仇,第三幕的清醒则令她还能与大魔王一战;然而,即便最后将涉案恶徒全数击毙,挚爱也回不来了……老警官看着莱莉做出一番从未有其他警察做到的惩凶大业,毅然径自纵放了她,但愿很快能看见精彩续集!
更多精彩可以进入:VIP新电影 免费观看免费VIP新电影
如果作为现实复仇片来看太过于虚幻,整体的世界观让人感觉非常幼稚、理想到不可思议,fbi和cops既叉不了反派这么大一个黑帮组织,也管不了女主(在已经人脸识别追踪到她踪迹多次的情况下);如果作为反杀爽片来看反派像弱智,复仇太过轻易毫无波折,大大降低爽感,唯一的波折是时不时不小心被反派队伍揍了几下。
贫民窟的场景塑造很虚伪,非常虚伪,剧情试图通过一段女主暴揍酗酒老爹让他对小孩好一点的情节来铺垫“女主成为贫民窟黑暗里的守护天使”这一设定,但是这段拍出来的效果真的超尬的…贫民窟的俩小孩也竟然是纯刷脸打酱油的,基本上没有任何剧情作用。
我的想法是不如把整个世界观换到架空的赛博朋克世界?
这样fbi或者cops的无用、女主的成长历练和资源收集也更加合理,混乱的世界观可以合理化很多剧情上无法简单解释的bug,而且赛博朋克风格也很符合整部片试图塑造的女主那种冷冽、伤痕累累、肮脏的外形气质。
另外在赛博朋克世界观里,感觉本片贫民窟的设定会少一些虚浮虚伪。
想象一下在某个雨夜,贫民窟的某个小孩、某个家庭走出破旧杂货店后被一浑身都是非法改造义体的小混混抢劫的时候,女主戴着兜帽,手上缠着白色绷带,义眼轻微闪烁红色,闪现,然后对着小混混一堆暴揍,拳拳到肉,最后背影消失在雨夜里,感觉贫民窟的拯救者形象一下就立起来了。
剧情结构:(开篇)女杀手艾丽车内肉搏;(铺垫)5年前艾丽幸福家庭;艾莉带女儿去游乐场庆祝生日;此前米奇找艾丽丈夫合伙抢毒枭的钱,丈夫给米奇留言拒绝;米奇被毒枭抓住虐杀,并盯上爱丽一家;(转折)丈夫和女儿被毒枭手下开枪打死,艾丽去拿冰淇淋身中数枪,但暂时保住性命。
(带入第二幕)警察麦克告知枪击事件缘由;艾丽出院指证凶手;(游戏时间)毒枭律师出钱要求和解被拒;法庭被收买,毒枭手下无罪释放;愤怒的艾丽扰乱法庭,被要求送进精神病院;艾丽袭击押送人员逃出押送车;(中点)5年后,毒枭手下三人吊死摩天轮;武器店重武器被抢,警方锁定艾丽。
翻开艾丽5年行踪,盗窃工作银行钱款,全世界打黑拳训练自己;三个月前,集装箱偷渡回国。
(坏人逼近)艾丽炸死受贿法官;毒枭律师,警方还获知律师溺死在游泳池,公诉人烧死在家中;毒枭内线获知爱丽复仇;艾丽突袭毒枭洗钱窝点并烧毁;毒枭毒品实验室设陷阱,诱杀艾丽。
(一无所有)艾丽复仇行动被媒体曝光,获得网民大力支持;艾莉进毒品实验室,发现中计,躲进下水道,躲避定时炸弹。
(进入第三幕)警方锁定艾丽贫民窟窝点;艾丽枪杀炸弹小喽喽,杀入毒枭别墅。
(大决战)举枪正对毒枭,正要开枪之际,毒枭女儿闯入;毒枭刺伤分神的艾丽逃脱;受伤的艾莉逃回贫民窟;内鬼麦克枪杀警察队友,并通知毒枭艾丽的藏身之所;毒枭带领人马杀来,昏迷的艾莉,在女儿的召唤下清醒;艾丽垃圾桶发现被杀警察尸体,用警察手机发起电台直播;毒枭你无辜小孩为要挟,艾丽只能现身;毒枭与艾丽单挑,却被警察包围;逃跑的毒枭被艾丽枪杀;(结局)重伤的艾莉昏倒在家人的墓地,被警察送去医院;内鬼迈克的上司借看望之名,塞她手铐钥匙,艾丽再次消失。
女主角原本是一位守法公民。
她的生活并不富裕。
因为经济原因,她和女儿被有钱的主妇羞辱,女儿的生日宴也没人参加。
但当女儿说,要妈妈打得对方满地找牙的时候,女主角却教育女儿,不可以因为别人不好,就随便打人。
此时,女主的丈夫收到了来自朋友的邀请,说是可以10分钟赚到一笔钱(当然,那是违法的)。
他不是没心动过,但想了想家人,还是拒绝了。
然而,安分守己却没能换来平安。
女主的丈夫和女儿因为这件事,被黑帮灭口。
幸存的女主,用法律维权无效,却因情绪激动,差点被送进精神病院。
这与《一个母亲的复仇》中情节类似,当看到四个嫌犯被无罪释放,女孩的父亲因冲动打了人,被拘留。
坏人可以大行其道,受害者却要因为受到不公待遇带来的冲动而受到惩罚。
终于,像所有爽片主角一样,女主踏上了复仇之路。
打斗、激战的镜头和一般爽片类似,十分适合爱好看女性打斗的朋友。
中间穿插了一些有意思的支线,女主角教训虐待女儿的酗酒爸爸,保护贫民区的孩子,教训曾经羞辱她的贵妇。
这让女主的复仇者身份,多了几分英雄主义的色彩。
结局中,女主获得民众支持,也使影片达到讽刺和揭露社会问题的目的,同时也加大了“爽”的程度。
唯一的不足,就是没有交代清楚,女主如何从一个普通人变成特工级别的打斗女神。
这给人瞬间“开挂”的感觉,因而损失了一部分对女主的代入感。
女性、经济贫苦家庭,这又是一个“政治正确”的设定。
观看评论,不乏因为厌倦“政治正确”而打低分的网友。
很多时候,“政治正确”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剂。
它让我们学会求同存异,学会体面,对待不同的人,不触怒对方。
但它解决不了深层次的资源分配不公问题,甚至弱化了原本尖锐的矛盾,也弱化了改变现状的动力。
但“政治正确”解决不了的问题,“政治不正确”更加解决不了,反而让问题更严重。
要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在“政治正确”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
我想说,如果只把“政治正确”当作一个凭空出现的主题,没有看到现实中客观存在的问题,贫富、资源分配不公,以及普通民众对黑帮的恐惧和对社会不公的担忧,自然无法理解这个片子的爽。
因为它戳中了大家内心的欲望缺失点。
当我们对现实不满意又无力彻底改变,那么电影中的英雄就代表我们内心的希望。
电影本身不足以改变社会,但能增加我们内心的动力。
起码可以消解一部分现实带来的压抑。
你当然可以觉得不好,但我觉得好。
正如我说的,就是复仇爽片但是铺垫不够。
没有刻画出boss的实力,这个是不够的。
母亲的黑化,不过我认为不应该叫黑化叫暴化会比较合适一点,就是公平公正公开得不到伸张的时候就是暴化去解决这样的问题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主旋律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叫黑化是不合适的,叫暴化还是比较好一些让我深刻的就是暴制干法官的时候,最简单的问题,她叫什么名字而已居然叫不出来,那就送他见上帝了,导演的手法很快,没有一点犹豫这非常好也非常爽。
简直就是爽歪歪。
后面的就是和黑帮黑警的斗智斗勇,中规中矩。
虽然我也是女人,但是女主角我真的可以,太帅了!
济弱扶倾又有原则,一个人单干整个贩毒团伙,还把犯罪集团送进警局的卧底给曝光,简直“绝地救援”母亲版!
结局太棒了!
愿世上多一些这样的“罗宾汉”,其实讨论废死与否根本没啥卵用,因为有些人就是三观崩坏,直接脑门子上一枪崩了就行,当一个人不是人的时候还讲什么屁人道主义?
人并不是生来就比万物高贵,法律是人订出来给“人”遵守的,我们看到疯狗咬人把狗一枪崩了,为什么遇到法外之人反而迟疑了?
最可惜的是片子最后没有连毒枭老大一起崩了,啊啊啊好可惜,好想看老大被一枪爆出肚肠的画面!
看女主一枪崩一个歹徒虽然很爽,但每次镜头闪到她在幻觉里见到女儿,配上煽情bgm,我就哭的不行!
女主从来没有在幻觉里见过自己丈夫,因为每个女人忘不了的终究是怀胎9个月的孩子,她跟她曾经血脉相连,就像是自己的一部分,如今这一部分随着女儿的惨死也一并埋葬了,不再有顾虑的她终于走入了无敌的境地(虽然中间我一直好怕坏人报复去找她其他的亲戚,还好编剧没把这场复仇扩大到不可挽救的地步)好久没看这么解气的爽片了,五星送给全天下伟大的母亲!!
其实在大房子的时候狠下心来就可以把仇人杀死,关键时刻圣母属性发作,自己作死,昆丁的杀死比尔里面也有相似桥段,但是处理的干净果断。
复仇爽片,简单粗暴,剧情嘛就不要管那么多了
2025-001
喜欢女主不解释
很中庸的片子,多处交待不清,色调暗就没有薄荷的清爽快感。
预算:2500万首周末票房:1342万北美票房:3541万全球票房:5391万上映日期:18.09.07-18.11.01上映周数:8周分级:R最高院线数:2980北美最高排名:3发行方:STX Entertainment
看多了硬汉奶爸救孩子的故事,好莱坞干脆来了一个失去孩子和家庭的主妇变身复仇天使,一路干掉受贿的法官、律师,以及腐败的警察,几乎清除掉了一个贩毒黑帮的故事。为母则刚的女主在故事里硬核用五年时间从能动口就不动手的弱女子变成了熟练使用各种杀伤级武器的肌肉woman,保护弱小、贫民,用5年实现自己的“梦想”也算是一种励志吧,看片尾似乎还有第二集,警长好像塞给了莱利打开手铐的钥匙,嗯,需要正义的人们,和需要爆米花电影的观众不妨期待一下下一集。
还不错的片子,不算很精彩,最后这个女人一个个杀死坏人很过瘾。可以值得一看。
詹妮弗加纳版的猛龙怪客。女性极暴复仇,不仅可以是冷盘,也可以是甜品:薄荷口味的水果硬糖。
还不错,就是女主由素人变身超杀女的设定莫名其妙,同类电影至少还要交代下是前海豹突击队啥的。另外爽的部分始终差点意思。不过还是挺喜欢这种简单的复仇动作片的。
简单地好看!
导演之前导过《暴力街区》跟《巴黎谍影》,这一部算是他最差作品。故事讲女主的丈夫、女儿被黑帮杀死(因丈夫缺钱试图参加狙杀老大的计划),女主失踪五年全世界苦练后归来,一人横扫黑帮。别指望詹妮弗·加纳有什么动作表现,作为女性动作片,比《极寒之城》、《恶女》之类差了太多。这主线也够傻,根本不下功夫营造什么悬念,警方一直盯着加纳但毫无反应(片尾给了把钥匙把人放走了),最傻的是老大在家里已经能杀了加纳但自己放弃了,可能是因为老大女儿在旁边他不好意思下手吧,这片子对教育孩子有种类似原教旨宗教的狂热,片头加纳照顾孩子时就透露出一种“养孩子就是我毕生使命”的劲儿。主线是杀小弟杀供应商杀老大这么一根筋,动作场面又糟烂,还有股子小孩至上的傻逼劲儿,这种片子,就叫做灾难。其实那五年的故事可扩充,追杀的过程也能曲折化
海报怎么看都是杰西卡·琼斯。Do You Bleed?比大本能打
看完没有印象
该死的都死了 可以
杀的爽,结局喜闻乐见。
剧情漏洞有点多。
这才是真正的女神!
我觉得这种复仇类型的故事,情感的渲染非常重要。当然了,酣畅淋漓的复仇过程让人爽,但是一定要有情感渲染才行。其实我不太care主角的正义立场
丈夫涉黑,女儿惨死,疯狂妈妈拿起就是突突突。虽然很符合我的审美,一言不合就是干,但是逻辑和剧情也太差了一点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