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后三观再次重刷,结婚后女的碰上高富帅,男的碰到前女友,结果两人发现对方方方面都不适合,而高富帅和前女友才是最适合的,那早干嘛去了啊?
突然发现我的思想已经越来越趋于保守,这部片在大学的时候看估计就没啥,不会觉得这几位怎么样,现在有点难以接受hhhhhhhhhhhhhhhhhhh
婚姻是严肃的,神圣的,但它赋予我们的意义绝不是两条毫无交集的平行线在不经意间交集后的勉强维系和从一而终…当压抑在一段不美好婚姻中的两个人大胆的说出“我们离婚吧!
”…那一刻,也许才是他们对彼此真正的“爱”。
爱不是强求,爱是懂得该放手时勇敢的放手!
…未曾感受过真正婚姻生活的我,看完此片后对婚姻有了新的认识!
遇到不合适的人,就早点分了吧,别耽误别人的幸福,更别耽误自己的幸福有时候并不是你不好,而是你没有遇到那个合适的人从Nat和Josh的婚礼上,那种格格不入的氛围就一直存在,除开那个Josh猪一样的队友,Nat前一秒还和Josh在浪漫的灯光下跳舞,后一秒Josh就和猪一样的队友跳街舞唱饶舌。
Cool?
No, STUPID!婚后种种又是如此,Josh不喜欢Nat穿高跟鞋,觉得老太太走路都比她快,不喜欢Nat唱歌总是唱错歌词;Nat不喜欢Josh总是无所事事,垃圾桶满了也不倒,东西乱丢,连厕所纸没有了也不知道换,更不喜欢也不懂他略黄微低俗的各种笑话,最后不过是越演愈烈,Josh出门前问Nat需不需要穿外套都会让Nat无可忍受,大发脾气。
不爱,忍受到一定程度,就到了极限反过来看Chloe和Josh,在Josh结婚后的聚餐上,大家在讨论希望拥有什么超能力,只有Chloe和他不谋而合;有些时候Josh的笑话也只有Chloe能懂,放在Nat眼里就是丢人Nat呢,欢天喜地在自己办公桌上发现一大束玫瑰,以为是老公送的,结果却发现卡片上写着Guy的名字和不合适的人在一起,就是你做什么,在对方眼里都不对想想现实中,有些姑娘爱买衣服买化妆品,落在一些男人眼里就成了败家乱花钱,即使姑娘花的是自己的钱;但是放在另一些男人眼里就是注重生活品质善待自我的象征有些姑娘可能生活上很多东西不懂不会,有人就觉得她太笨什么都不懂,可是有人却觉得这样的妹纸很萌很可爱女人眼里看男人,也是一样。
不合适,怎么看都不对两个人不合适,更可怕的是就算你做了对方想要的事情,因为你不是那个人,所以,你即便做了对的事情,也还是不对看看Nat收到Guy送的玫瑰花和Josh送的玫瑰花的表情,一个高兴的藏都藏不住,一个却只是扯扯嘴角Josh就是看到Chloe试穿了一个内衣,就惊喜的控制不住,可是当Nat用他最喜欢的制服诱惑挑逗他,他却也无动于衷因为你不是合适的人,所以你真的做什么都不对更有意思的是,当两人明知彼此不合适,却又觉得只结婚了9个月就草草离婚无法向对方交代有多少人,是因为和男女朋友在一起太久或者是对方是自己的初恋就一直勉强在一起的?
你们真的合适么?
你真的喜欢、欣赏对方所有的爱好么?
你真的懂得对方的幽默感么?
你真的和你的另一半有默契么?
你真的明白对方的优点对方擅长的知识么?
你真的觉得对方的一些小癖好是可爱的而不会厌烦或者觉得丢脸么?
你真的和对方有共同的兴趣,在一起讨论的时候都会双方两眼发亮么?
感情真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往往却当局者迷,会因为一些莫须有的责任或者理由把自己囚困起来经历了好多年的爱情长跑就一定要结婚么?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就一定要结婚么?
因为某种莫名的责任感就一定要结婚一定要坚持婚姻么?
好好问问自己,你们合适嘛?
不合适就早点分了吧,别耽误别人的幸福,更别耽误自己的幸福
才6.4分吗,这部电影我看过好多遍。
《give it a year》的意思是,再试一年。
如果那种感觉还没找回来,与其勉强在一起互相看不惯、互相撒谎、为了维护诺言而强求,还不如互相说真话:我够了,分开吧。
你不敢说这句话是因为你觉得我受不了这句话,但其实我多希望你先说出来,因为我早都受够了。
说出来的那一刻,你发现你其实等了好久,我发现我超级开心。
天长地久?
不不不,够了。
这电影表达的心智很成人,态度很诚恳。
必须要说的是这部片男女主角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双方都拥有足够的婚后社交,所以分手时突然断裂的亲密陪伴感很容易被立刻对接上的异性社交无缝替换,所以这种分手并不痛。
两人也没有分手就绝交的心态。
这种分手没有相爱相杀的内耗过程,这不简单,这需要成熟和诚实的心智。
国内两性关系在面对这种事件往往陷入痴男怨女的相爱相杀,按心理学观点这是高度缺乏社交网络的二元关系造成的,是一个巨婴化的恋爱状态。
男女找的都是照顾自己的“妈妈”,而照顾我的人(“妈妈”)要和我分手,就等于婴儿的世界被毁了,对婴儿来说既然世界毁了,那就索性毁掉这个世界。
于是痴男怨女相爱相杀。
国内常见的两性关系套路是互相要求另一半远离异性社交,将两个成人强行拉进一个二元关系状态(母婴关系状态)。
互相对彼此进行降维打击。
做一个笼子一起钻进去。
所以这部电影的两性关系在国内绝大多数两性关系模型中都无法套用。
心理学界认为国人的集体心智水平是6个月左右,心理成熟度和社交依赖度决定关系的状态,这部电影被打低分,也许是年轻的豆瓣观众接受不了真正的成人世界吧。
扩展阅读: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0220169?dt_dapp=1
豆瓣打分比较低,但个人感觉还可以。
数码相册那个情节好搞笑,演员的表情很到位,简直是尴尬症患者的灾难片。
可能因为文化差异,觉得毒舌男配角的笑话很无趣。
没有在国外生活过,不知道电影反映的是不是那里的主流爱情观。
感觉比中国人洒脱很多,觉得不合适就分,不委曲求全,离婚也离得兴高采烈。
现实生活中可能很多人由于各种因素(例如婚后有小孩的),顾虑重重,即使婚后发现不合适也会将就一辈子。
额,就在刚才看完了一年之痒,当画面全黑时,我就觉得我三观尽毁了。
看剧情简介的时候,我一直以为是个救赎之旅,小两口新婚一年出现问题然后发现对方的闪光点最后没羞没臊的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是随着丫的分手我发现,我的看电影记录中终于有一个异数了。
这个片子是的主题完全可以用部电影名字来描述,就是真爱至上,可是,注意可是,人家说的真爱至上不是让你背着老公钓凯子,不是面对旧情人不能割舍吧。
咱天朝人都是劝和不劝分,而且两个人也没出现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俩人面对所谓真爱其实根本就是诱惑丫的就直接掰了,你还打算让我相信真爱,这算什么事啊?
电影似乎提出了个特别外貌协会的鉴定真爱法,那就是白富美对高富帅,屌丝只能跟平凡妞,而且为了应征这种所谓真爱,把男主设置成事业未成的屌丝,女主则是职场白富美。
他们的真爱也是跟他们形象相互搭配的,一个帅哥高富帅,一个面色憔悴的傻妞。
而且更过分的是电影中直接把男主角描述成一傻逼了,跳傻瓜舞,说冷到死的笑话,只为了把男二的形象衬托的更伟岸,日,男主角在少年xx里留胡子造型也不差啊,这算什么手法啊,鼓励广大已婚女性同胞出去寻找所谓真爱啊?
说是男主跟女二登对的真的是被误导了,安娜法瑞斯这造型估计是从影最丑了吧,难道说登对就是因为帅哥陪美女,怂逼对傻缺才是最佳组合?
这算什么,真是误导群众啊!!!
难道审美观就是真爱吗?
其实我就想说的是你们凭什么打着真爱的名义去糟蹋婚姻?
我觉得女主的冷谈才是导致婚姻破灭的最大助力,当两人关系处在僵化期的时候,女主终于抵挡不住男二欲擒故纵的手段,主动献身了,而男一还在为亲了女二内疚的时候就把帽子戴了。
有一段看似男主很傻逼的戏,就是电子相框出现俩人激情床照的时候,男主角发现后极力阻拦,女主在大家都都鄙视男主的时候也加上了一脚,人哥们儿档相框只为一个人啊,你爸妈鄙视吧,你怎么也那样啊。
俩人坚持到一年那段,大部分都是男主角为了女主角改变吧,跟她一起跑步,勤做家务吧,女主做的难道就是增加情趣和稍远离多金高富帅?
女主角从种种表现觉得男主角是个傻逼,表面说自家男人好,但是心里是把自家人跟男二号比,男二号帅,多金,还挺浪漫,我就想说了,你俩人虽然算是闪婚,也交往了七个月,一个人傻逼不傻逼你都看不出来,那么傻逼的一定是你!!!
当然,婚姻的破灭跟奇葩亲友有莫大关系,远离奇葩,当然我作为我朋友圈最变态的一个,这种情况不会出现了。
感谢大家看完一个偏激的傻逼在看完之后所说的垃圾。
未曾经历婚姻的人也可以对婚姻有所感悟和理解。
婚姻不是一本难念的经,而是一个每个人读后都可以有不同领悟的爱情故事。
故事的结局是美好还是黯然,往往不取决于写故事的人,而取决于读者自身的理解。
而我,也是这个故事的读者,而我始终相信,任何故事都会有一个好的结尾。
其实…我这段话的意思其实是想表达:作为从小在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父母就是这个爱情故事的缔造者,短暂的婚姻破裂后,这个爱情故事看似以一个悲剧性的结尾收场…但三十多年后再看,这个故事其实拥有一个很美好的结局:父母对我的爱丝毫没有减少,我也因此比很多同龄人成熟的更早。
而最重要的是,我本身就是这个故事最好的结果❤️
first,I wanna give you a warn before you watch,some porn stuff is in the movie,but that depends the method you see it.Actually it's been the first time that I get someone who is incredibly excited when talking about getting divorce,even happier than marriage,but finally,at least,they own their true love,which can be considered as a good ending.
当我们在谈论婚姻时该谈些什么?
起初,我们接受了自己认为配得上的爱。
后来,我们发现没有哪段爱配得上自己。
作家春树曾经说过,“爱情的发生是不讲道理的,相处却是要讲道理的。
”尽管围城内外的人一再唠叨,结婚是爱情的坟墓,但,生活中众多执子之手从一而终的有情人还是为我们点亮希望的微光。
我们很容易被生活中或者网络上流传开的至美爱情感动。
老汉为比自己大10岁的老婆在悬崖峭壁上凿出6000多级石梯通向外界的“爱情天梯”;99岁的老汉亲手采摘鲜花送到102岁的老伴手中,迎接两人婚后的第83个七夕节;《飞屋环游记》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开场十分钟,娓娓道来一对青梅竹马彼此相爱的一生。
时间会告诉我们,关于爱情的全部真相。
而这一切,绝非我们当代年轻人认为的那样。
身边太多秉承新概念生活方式的人们开始后悔。
曾经的丁克家庭后悔没要孩子,现在年纪大了想要又危险;曾经坚持结婚与否并不影响爱情的文化青年,要么接连爆出领证的微博,要么遗憾地传出分手的消息;曾经坚持一个人生活最潇洒的男女们,纷纷加入了征婚的行列,有些潦草结婚,有些还在苦苦坚持。
其实道理老一辈早就将给我们听,只是年少轻狂的时候,我们以为错的是他们。
当然,爱情还是要两情相悦,讲求相处的缘分,不能将根本不适合的两个人硬凑在了一起。
譬如在我们这期推荐的英国爱情喜剧《不羡鸳鸯》中,这对不和谐的夫妇在结婚第一年就忙着挽救他们的婚姻。
半红不紫的小说家乔什和十足女强人的妻子奈特结婚第一年就遭遇了感情不和,身边还有“第三者”“第四者”插足……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难得的缘分,如果不懂得经营实在可惜。
而大家都懂的彼此尊重、信任、理解、包容这些浅显道理,还请生活在一起的眷属共同修行,白首不相离。
文|苏筱兀。
已发平媒,勿转。
本文由一万帧电影公众号(tens-frames)原创首发。
我有一个朋友,八三年出生的,如今算下来也已经有三十四岁了,未婚。
其他身边的朋友早已经结了婚,生了子,唯独他还在单身。
我问他,现在有对象了吗?
他含含糊糊的,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当时我好像挖到了什么天大的秘密一样,追着问他,那你什么时候结婚呀?
女朋友哪里人?
他的回答却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他说,哪里算得上是女朋友,只是凑合一下吧。
我记得,我的这个朋友曾经在感情里受过特别严重的伤。
多年前,他谈了四五年的女朋友,怀了同事的孩子。
于是他现在对于感情就是这样一种态度:凑合吧,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呢。
但我坚决反对感情中的所谓“凑合”。
世界上的人那么多,还没有一个你的真命天子/女吗?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部电影,探讨的就是有关爱情中这样一个话题:如果你发现你和一个不适合的人在一起,你会选择凑合下去,还是继续追求真爱?
一年之痒
I give it a year《一年之痒》是一部英国电影,由丹·梅泽尔指导,萝丝·拜恩、拉菲·斯波主演。
女主角萝丝·拜恩曾主演电影《遇上1967的女神》,并凭借此片得了第57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而男主角拉菲·斯波曾经于2004年出演过著名电影《僵尸肖恩》。
《一年之痒》,顾名思义,讲述了一对新婚夫妻经历一年之痒的故事。
拥有雄心壮志的女强人奈特与仍在艰难奋斗的苦作家乔治一见钟情,在交往六个月后闪电结婚。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的婚姻却在短短的一年之后出现了裂痕。
事业心极强的奈特无法忍受乔治在她工作时言语轻浮地打扰,而乔治则一直被困在他的写作瓶颈中不见起色,两人矛盾渐渐激化,就在此时,乔治的前女友克洛伊再次出现。
另一方面,奈特又受到了经纪人盖的强烈追求。
最终,两人还是没有抵过一年之痒的诱惑,各自奔向了自己的婚外情人。
其实影片刚开始的时候,我天真的以为这又是那种“拯救婚姻”的俗套剧情。
无非是一对夫妻遇到了婚姻问题,中间经历了一系列变故,最终发现彼此是真爱,明白了爱情真谛的故事。
但是当我看到《一年之痒》最后二十分钟的时候才明白,这个电影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的。
如果说前者的套路是“鸡汤”,那《一年之痒》一定是“毒鸡汤”。
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天合之作?
恰好你英俊潇洒,恰巧我貌美如花;正如你温柔体贴,正似我贤惠淑良。
我不能说这样的爱情没有,只是很少。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会有自己的想法。
世界上也不存在第二个能完全明白你心思的人,你妈都不能,你去要求另一半能?
婚姻经历了激情期,到了平淡期,无非是能不能忍受另一半的问题了。
能不能忍受,源自于最初的爱。
我承认,婚姻到一定阶段很可能会磨平了最初的爱情,只剩下亲情。
但是亲情也不意味着无条件的忍让啊,最终反过来还是要依靠最初的爱情。
没有坚实的爱情做基础,婚姻只会剩下煎熬。
就像《一年之痒》中的这对夫妻一样。
他们其实真的不适合彼此。
一个女强人,一个男作家。
他不喜欢她唱歌总是唱错词,她不喜欢他整天瘫在家里的沙发上。
他不喜欢她鼻子皱起来的样子,她不喜欢他的爸妈。
那你要问了,既然这样,当初又何必要在一起呢?
因为他们当时爱上了“陷入爱河”的感觉。
所谓的一见钟情,就是看见彼此后,心砰砰跳,脑子里拼命闪过“我的真爱出现了”这样的念头。
但是他是谁?
他是做什么的?
他什么性格?
一概不知。
最初吸引彼此的,无非是对方的相貌和气质。
具体合适与否,他们并不知道。
而等闪婚之后,他们才发现,彼此是真的不合适。
那么我想问,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作为人类,作为有思想意识感情的人类,应该怎么办呢?
也许有了孩子之后,他们就会选择默默忍受,度完此生。
所幸,他们还没有孩子。
就在两个人为谁该去倒垃圾而吵架的时候,女主的上司对她展开了疯狂的追求,男主的前女友也从国外过来了。
于是,两个人自然而然的,同时“精神出轨”了。
一开始,他们还对这种出轨保持愧疚的心理。
他们试图挽回这段婚姻,甚至阴差阳错地安排上司和前女友约会。
而当上司和前女友真正在一起,谈了恋爱的时候,男女主角心中的醋坛子又打翻了——他们决定离婚,找回自己的真爱。
影片就是这样靠剧情的反转,产生了非常荒诞而幽默的效果的。
如果按正常的世俗道德观念来看这部电影,你恐怕会被气死。
“简直三观尽毁啊”、“什么道德观念”这样的评论层出不穷。
我在这里必须要声明的是,我绝不提倡婚内出轨的行为。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把现实生活与电影区分来看待。
电影只告诉你这样一个故事,它不会告诉你“你应该怎样做”。
每个人的人生是不一样的,电影只负责给你讲述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在这部电影中,另外存在着这样一对夫妻:他们会彼此辱骂、拌嘴,恨不得手撕了对方。
但是他们也深深享受着这个过程,总在吵完架之后还能若无其事地亲亲嘴。
你说他们在吵架的时候难道是假的生气?
并不是啊,他们是真的看不惯对方。
但是因为有爱的存在,他们才能一次次原谅对方,包容对方。
要我说,这才是真爱。
英国电影啊,总有它独特的东西。
那种英式冷幽默,不是别的国家能学来的。
说了这么多,你要是还不能接受这样一个故事,不妨从电影是在批判“现代人冲动闪婚”这一主题出发来看。
如果喜欢,就当做勇敢追求爱情的主题去看待吧。
哈哈哈真的好好笑啊 还是我笑点太低了。。。不合适还是早点分开嘛。。。
故事扯死了,但是丹马泽的作品里无数独裁者波拉特的身影闪过,笑点仍然低俗但让人无比嗨皮,笑点尿点混着来。
开始以为是讨论夫妻相处之道,结果是白富美与屌丝如何认清自己身份、从而重找门当户对的轻喜剧,拿屌丝取笑到要致敬《宿醉》的意思。西蒙还是耍帅打酱油,倒是Stephen Merchant延续《临时演员》中的屌丝低趣味形象,开始替他囧到……最后估计那家伙是以此为乐吧
I just don't like it.
classic British comedy
好就好在最终谁也没勉强 选错了还可以重来,但是生活总比喜剧残酷多了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爱情和婚姻都一样,试图勉强凑合也难幸福。英国式的幽默大开大合,加上一个斯戴芬·莫昌特贱的无敌,笑点充足,寓意也浅显明了。结尾是大大的亮点,非常惊喜,不由地令人称赞!细细想想英式喜剧片不都是这样在你认为结局的时候而现意料之中却也合情合理的转折么?
What should this story be called? Wife-swapping or GF-swapping... A Volvo versus a Ferrari? No kidding. I'm a fucking Chery bro...Peace out ;P
还是喜欢happy ending...
look at the CCCCCCAT!!!!!!
安娜法瑞斯一出场苍老憔悴得无法直视,后面还挺可爱,其实女主角真的很boring
这戏告诉人们,尽早止损
没坚持看完。
英式幽默,片中伴郎和男主的家庭很出彩。。。
屌丝男果然hold不住强势女啊
“除非你锁好门,否则总会有贼眼睛扫来扫去。”片尾还有彩蛋
本片号称喜剧片,但是我真的没有看到戏剧情节在哪里。一般时间是因为一方冒傻气引起的尴尬,另一半时间双方在背着对方搞婚外心理出轨。结果纠缠了一年到最后的结局我都没法说。早知道的话你们早干嘛去了。结婚好玩儿吗?
看过一个佟大为的访问:记者问他婚后如何抵挡外遇诱惑。他平静地答,“待开始时的新鲜感过了,后面的过程其实都一样。” 我相信,他能想明白这一点,就能控制住99%了。嫁人一定要嫁给真爱。可问题是,真爱到底是像磁铁被吸引过来,还是在我们人生结束时才能被筛出来呢?/BTW,那套内衣的确挺美的!
我怎么那么恨英国电影
两种婚姻 一种忍受 一种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