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居然把这部电影类型类型: 动作, 爱情, 科幻, 惊悚。。。
真是一口老血吐电脑屏幕前,明明是探讨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伦理问题,以及一个天才geek和一个冰雪聪明的女神之间的爱情故事。。。
和动作,惊悚有毛线关系。。。
首先声明,男女主角都没死,如果你这个没看出来,那说明你根本没仔细看电影。。。
我们从男女主角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一些隐藏含义,男主叫Will,很容易理解:意愿,决心。
女主叫Evelyn,在英语里面,这个名字的意义是:life,生命。
再结合整部电影,就是一个天才geek为了他心中女神的意愿(will),为全世界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better life)。
电影开场就介绍,男主Will要在花园里面搭建一个可以屏蔽任何电磁波信号的区域,可以彻底隔离开任何外界干扰(e.g.不合时宜的电话),然后女主Evelyn还嘲笑他说,你只要把手机关了不就行了。。。
Will笑笑然后扯开话题。。。
Will一直称他最好的朋友Max是世界上第三聪明的人。
第一聪明的估计就是Will自己,第二聪明的是他心中女神Evelyn。
因此电影的结尾处,也就由(也只能是他)Max来揭示了谜底,毕竟他是世界第三聪明啊,哈哈。
电影结尾处,Evelyn“死”之前,彻底明白了Will从来没有想通过人工智能来统治全世界,他只是想完成她的心愿,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生活。
换句话说,Will即使是机器人,也还是Will本人,只不过是以另一种形式活着而已。
Will抱着Evenly的时候,一再和Evenly说,让她想象一起回到他们家花园的情景。
其实就是在暗示Evenly随他一起通过乌云,雨水,最后滴落回到他们的花园。
然后他们两个一起回到了他们的花园里面,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
Max结尾处提示了,他说Will做任何事情都是有他的理由的。
Will最后把Evelyn也transcend之后,就是他们两个可以融入了整个世界,雨水,土壤里面,但是由于Max写了virus,可以通过网络(network)来摧毁他们,使他们无处可藏——除了那个花园!
因为那个花园是可以屏蔽任何电磁信号的!
在Max出现在那滩水面前的时候,那滩水还变化成那种纳米物质的样子,我个人解读为Will在向聪明的Max打招呼,毕竟只有世界第三聪明的人才能发现他们啊,哈哈。
其实那滩水可以重新regenerate变成Will和Evelyn,但是正如Will所说,人类恐惧那些从未见过的东西,所以等哪天社会伦理能接纳他们那样的生命体的时候,他们可以随时变成人回归社会。
最后,我想说,虽然这部电影在剧情,主题,构思方面非常好。
但拍摄手法,剧本细节等等真的到处透露着商业大片的味道。。。
我是学计算机网络的,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 systems),但是对人工智能那块地一些基本理论还是懂的,反正我看了里面和technology/science有关的对话,真是不想吐槽了,一看就是门外汉写的剧本,忽悠一下普通老百姓还是可以的。。。
譬如里面提及的quantum computer,量子计算机,其实和人工智能毛线关系都没有。。。
量子计算的本质,只是比传统电脑计算时候bit magnitude处理多了一个phase,以此达到更快速的处理信息的目的。
用一个不恰当的毕业,就是相当于把你电脑的CPU从单核升级到四核,以此提高计算效率。
当前主流的人工智能研究,还主要停留在对于人类行为/智商的理解和模仿上,大的突破到现在还没有。。。
我不知道……现在到底是怎么个行情,到底什么样的电影叫好电影,什么样的电影叫烂片。
我确实不知道——这不是什么嘲讽。
我已经毕业三年多了,自从工作了就再也没有什么完整的时间去全神贯注的太过于认真的去看去体会一部电影,更少关注影评,更少关注大众的口味。
而即使是三年前,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更普通的业余电影爱好者,一个脑子有点抽的二逼大学生。
所以现在我变得更加困惑了,到底这片怎么招来了这么多骂声。
作为一个脑子常年浸泡在酒精和尼古丁里的人生输家,我总是怀着谦逊的态度首先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看懂,所以才没发现它到底有多烂。
可是我仔细的翻了十几页短评,部分长评,仍然没有找到什么符合逻辑的有力的发言指出它到底烂在哪儿。
所以最后我只能不那么谦逊的按照我自己的意愿给它一个四星。
是的,我觉得这片确实不够好,但是远远谈不上烂片。
可能目前豆瓣电影的行情是“骂一切新电影为烂片可以大幅度的提高逼格”,当然也可能只是少部分人没有理解这片到底要干什么,然后,你懂的,人云亦云。
当然,我也只是个没什么文化脑残的伪文艺真蠢货宅,所以我也已经做好准备写完这些东西招来的只有骂声——唔,没错,我一直是个极不讨人喜欢的人。
以前可能还好点,不过随着头发和青春一起离我而去,我就变得越来越不讨人喜欢了。
可能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这一条真理——毕竟,个人观点,我觉得我以前比现在更傻逼。
跑远了,虽然我说了我不是写影评来的,毕竟也是写在该写影评的地方了,多少还是要说点电影。
我不知道你们在这部电影里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了约翰尼·德普!!
)(我们看到了无数的约翰尼·德普的脑残粉!!
),好吧好吧,我们尽量避开约翰尼·德普来讨论这片。
(等等!
避开德普还有什么好讨论的!!
)先说说这个AI,关于AI我觉得大家看过足够多的人给你们标准的定义了,所以我就不多说了。
这个话题最早出现于1956年,具体出现在科幻小说里是哪一年我不太好确定,也懒得去百度。
但是关于AI的硬科幻小说真正成系统,成熟,是在2000年之后了。
尤其是国内,可能要推迟到2008年之后才开始有成熟的AI硬科幻。
前面说的是小说,在科幻电影里,AI也无数次出现过,但是(仅个人观点)在我的认知里,从来没有一部关于AI的电影称得上是硬科幻。
大部分,绝大部分的相关电影都是完全架空了技术,从一开始就莫名的出现了个AI——我更倾向于称之为披着机器人外皮的卖萌人类。
当然,这些电影里有很多拍的还是很不错的,虽然只能称之为“以AI为噱头讨论人性”的电影。
超验骇客(什么鬼名字,还不如港台翻译的全面进化)其实也摆不脱这个范畴,它也算不上AI硬科幻,但是可能是科幻狗的个人偏好,对于这种在不完全架空的技术结构上以一个有可能实现的设想技术为核心开始的剧情,对于这么一个在逻辑上可以接受的开头,我很喜欢。
看的不难受,这已经让我足够欢欣鼓舞了。
至于后面的部分,中间有整整两年的时间给一个拥有全人类所有知识踩在历史上所有巨人的肩膀上的不需要任何休息的顶级大脑,出什么什么技术都是正常的。
(当然我也不否认后面有些地方的发展确实蠢得让人蛋碎,这也是为什么我只给四星)但是对于更多人来说似乎作为一部科幻电影,在那么一个适合出现“大场面”“大特效”的时机完全没有出现什么动人心魄的镜头,简直无法忍受。
对于这些在近些年被大特效宠坏了的眼睛,我没什么能解释的。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部优秀的科幻电影。
至于扔掉科幻去看这片,这仍然是部好电影,作为一个愚蠢的前文艺青年,前德普脑残粉,我对于这片里的感情处理仍然非常满意。
男二号,男一号,女一号,都演的足够细腻了。
至少我觉得足够细腻了,因为我可以完全代入角色理解他们的表情和一言一行的意义所在。
但是,又是但是,这也完全不能否认除了这三个人以外的人,尤其是那个花瓶反派女,呆愚蠢木讷的演出。
(大哥们,你们也都是腕儿啊,不要因为戏不多就随便演演了好吗)不得不提的还有后半部分剧情的仓促。
可是作为科幻电影,它关于感情和人性的部分已经足够优秀了。
所以对于感情部分也给出四星。
再以及,还有些人说这片反科技?
这片完全没有反任何主义的意思,科技没有错,人性也没有错,这片里就没有坏人(不过确实有讨厌的人)。
我甚至觉得真正归类的话它简直应该归类为爱情婚姻片,嗯,信任,中年危机,“你变了”,什么的,你懂的。
最近在戒酒,而自从戒酒之后我脑子就完全一团糟了,所以写出来的东西更是一团糟。
很抱歉让大家看了这么一团糟的东西,所以想骂的就请尽情的骂我吧——反正我也不会看的。
就当悲摧的爱情片看看吧。
两 年了,每天他陪在你身边的,关注着一颦一笑,一丝一缕的变化,可是,却无法在你生病时亲手倒一杯白开水,更不能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
就算他一直都记得你们初次见面时的样子,始终都认为你是他见过最美的姑娘,你还是,慢慢离开他了。
你知道吗,他多想给你看他的世界,更广阔的世界,那样你一定会明白,他始终都是那个他,一直在那里,从来没有变,所有的努力都只为,和你在一起。
可是太晚了是吗,他的急切让你害怕,还是另一双手的温暖让你有了想逃的理由。
他精心准备了身体,一切会和从前一样,拥抱亲吻,但是,为什么就算这样还是不够,一定要他用生命来证明,你才肯相信,他始终是爱你的…… 雨很大,你们终于在一起了吗
进了影院,放映时,坑爹的左声道好像还没修好,我看美国队长2就这德行,搞得人物说话像隔着口罩一样,总之剧透什么的也没啥好剧透的,无非是人死啦死啦的,要上传电脑,结果捅篓子的故事至于为什么说是社工的胜利,看官待我卖个关子留在最后揭晓哈。
导演,一位对桌面壁纸有严格要求的文艺青年。
主角叫威尔,影片将的是IT程序员的修仙之路,当然得突出程序员的品位了,什么水珠滑过不明透明物体的缓慢镜头特写,什么向日葵滴下晨露的缓慢镜头特写,什么生锈的罐头反生锈的缓慢镜头特写,总之该虚焦的虚焦,该柔化的柔化,各种把节奏放得慢悠悠的,突出的就是程序猿成仙以后和你们这帮弱逼的格调是多么的不一样,老子天上99秒钟地上99年。
总之各种没话找话说来撑满这可怜的113分钟连片头2分钟和片尾两分钟镜头尽然是一样样的,这叫对比懂吗!
对比!。
3D,讲技术的电影怎么能不用3D技术拍呢?
其实这电影真心不该用3D来拍除了主角成仙上传到网络上游走在浩瀚的互联网的时候3D效果不错,其他的时候只有字幕有3D效果,欺诈,你还我血汗钱。
你是不是上网成瘾了呢?
影片里的主要反派(其实应该叫第一个出现的反派,因为感觉反派集团都差不多)由凯特·玛拉主演,就是演纸牌屋的作死记者佐伊的,她看见把猴子(暗示主角程序猿?
)上传到电脑里太可怜了,认为我们人类过“红线”了,于是“良心”发现,组织恐怖组织,反科技,戒网瘾。
废话猴子的智商会玩扫雷吗?
会聊QQ吗当然可怜了。
总之佐伊实在没发挥自己在纸牌屋里的能力,曝光啊,在民主的美利坚不是都是这么摆弄社会舆论的啊?
所以说得更着组织走,人家讲全球反恐,你不接地气老是搞袭击,唉,智商啊。
但说回来,与其说人类是上网成瘾导致的严重依赖网络,不如说是信息成瘾,而历来掌握关键信息的人掌握世界,人因该被教会如何利用和挖掘关键信息,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反正没有哪个教育机构有这思想搞个学科教老百姓如何上网的。
永远的弗兰肯斯坦讲人类因科技异化而产生恐惧是科幻小说的一大永恒主题,只要科技在发展,人们就得一直受这种新科技异化的恐惧而煎熬。
国内著名科幻作家老王——王晋康一大把年纪了,还是想不通。
这个可以拿最近的《机械战警2》同样是因为意外(一定要意外)异化的人(意志?
)获得强大的能力,暂时性丧失了人性(感情?
),自我牺牲后继续伺候刁民的故事情节(回归人性被认可?
)其实这种好莱坞式三段式本身形式没错,虽然旧得落灰但还是能感动大多数人的,关键是细节啊,古有傻乎乎的弗兰肯斯坦把小女孩扔水里,你呢?
看看妹子体温?
让农民工能免费上wifi?
戏剧矛盾太弱了,怎么也得搞个克隆个女主角,让猴子说人话,迫降一台美国xb47无人机,偷纽约的电搞实验,请作家写自己的传记然后干掉,造第二基地之类的,搞不了大的搞有趣的啊,至于说道给工人阶级“洗脑”什么的我在下面细谈。
意识统一和人类进化之路说实在的,现在科幻,奇幻电影动不动就大谈意识的统一,物种的再进化。
从远古的eva人类补完计划,到最近美国队长2的反派“九头蛇”那个囚进电脑的博士。
从科幻文豪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的“盖亚”到著名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就是电影里量子计算机概念的提出者)也写过文章讨论过意识能不能是复数(+s)。
少数?
多数?
自由?
集体?
从进化的角度来讲,生物的进化永远是多样性才行,有些生物必须得靠电子机械生存,有些生物可以离开电子机械生存,也许那些靠电子机械生存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占优势,但当超新星爆发,所有机械都失灵时,过去的弱者也许在将来就成为了王者。
生物如此,更何况思想与意识呢?
在可以控制的情况下,给予人们选择的自由就是让每一条路都有人走,保证集体的不被团灭。
进化的速度与广度同样重要。
所以,洗脑什么的还是不要所有人的好啊。
社工的胜利终于讲到这个了,作为一个略知网络安全皮毛的小菜,所有的电子入侵方法,呵呵不外乎sql数据库注入啦,0day漏洞啦,利用上传功能上传非法文件啦,服务器劫持啦,旁站入侵提权之类的。
但有个和上面技术型的入侵不一样,叫社会工程攻击,是一种利用"社会工程学" 来实施的网络攻击行为。
社会工程学,准确来说,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和窍门的方术。
社会工程学利用人的弱点,以顺从你的意愿、满足你的欲望的方式,让你上当的一些方法、一门艺术与学问。
说它不是科学,因为它不是总能重复和成功,而且在信息充分多的情况下,会自动失效。
从电话短信欺骗,到拿榔头威胁人家给出密码,都是社工的典例。
我们的女主角充分利用了男主的弱点,自己注入病毒,做了一个超大的的特洛伊木马(好莱坞很喜欢特洛伊木马,什么麻烦都是用这招解决),我们愤怒的威尔站长人性犹存,死在女神身边。
其实我觉得男二号如果做的不是病毒,而是木马,拿了shell壳权限,控制了主机,然后威尔站长不死幽魂仍在网络上徘徊,都大爷可以拍续集了。
其他曹点为什么看到开场演讲和TED一个德行计算机奇点理论,导演(编剧?
)一定买了畅销书《失控》中国元素,堂堂中国程序猿得请中国翻译?
不会英语写蛋程序啊,当然也可能是中国稀土商,造这么多纳米机器人,肯定是中国的稀土啦我一直以为只有日本人有秘密基地情怀,没想到米帝也有。
导演老是给榴弹炮镜头,这门跑充分占据了几乎所有烟火爆炸的戏份。
导演:看,我搞到的榴弹炮道具,我容易吗我~
和一个哥哥去看的。
看完他说是恐怖片,我说是爱情片。
他说你没看懂么。
我只能呵呵。
其实要验证你和一个男人合适不合适,除了一起旅行,我觉得还可以一起去看电影。
——————主题一直不明确,直到结尾20分钟,才得到升华。
本片结尾让电影走了温情忧伤路线。
从开始的怀疑,到后来渐渐清晰并愿意去相信,一直都是德普自己的意识。
影片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摩根弗里曼问电脑PINN:“你怎么能证明你自己?
”电脑里的德普笑着问他,“就像你一样,我不能证明自己什么。
” 这里,是这个电脑真正具有德普作为人的意识的体现。
他帮助妻子完成梦想构架,面对她的猜疑和恐惧,明知道她带着病毒来上传,为她造出他自己的新身体诠释得很到位,他犹豫、难过、无措,但是不能看她一个人死去,最后还是主动接受了病毒。
这和他的妻子和男2讨论的,智能的德普只继承了他的大脑而没有具备他的感情相悖。
并且他的大脑和感情都得到超验,更纯粹,更理想,更完美。
超越了人性里的缺陷与不美好。
智能德普创造的纳米技术一直都只是治愈,没有毁灭与伤害。
往往太美好太强大的事物,获得的是恐惧和被摧毁。
人类不配拥有,人性的缺陷与不美好,才能有平衡的生物链吧。
德普的情深演绎,特别是最后德普说,我不会让你一个人… “一切都是为了你的梦想。
”我看到我要的感情,太过理想主义,理想到不被世人接受。
看完了好忧伤… 适合感情理想主义。
“我爱你,至死不渝。
”
这是一部看了会站反派一边的电影。
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态度向来是喜忧参半的,有的人幻想人工智能会让人类社会走上巅峰,有的则忧心不已,害怕人类被取代,以极端环保主义者为例,他们甚至恨不得让人类社会回到刀耕火种的年代,全不顾倒退万年的生产力能不能养活60亿的人类,嗯,反正死的肯定是别人,为啥要担心?
反智行为这些年在欧美是愈演愈烈,欧美在这方面显示出了惊人的两个极端,一端是欧美掌握了最尖端的垄断科技,唯恐别的国家(好吧,就是中国)染指他们的核心利益领域,另一端欧美的平民世界信宗教不信科学,什么群体免疫啦,社会达尔文啦,5G传播病毒啦,烧基站这种事情,这些吃饱没事干就上街的人最拿手了。
嗯,为什么扯这些?
因为我发现这个电影表现的其实就是欧美的反智。
影片看到最后,威尔看着伊芙琳,明知她身体里有病毒,却仍然愿意把病毒引到身体里,其实已经说明了,这个威尔,虽然不是人类威尔,但确实还是那个深爱着伊芙琳的威尔。
人类对未知的事物总是恐惧,而到最后伊芙琳也才真的再一次相信眼前这个人还是她爱的那个人。
威尔说,我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实现伊芙琳的愿望,而他也确实做到了。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从头到尾没有杀死过任何一个人,也没有强迫过谁来加入到他的集体意志,杀人的全是极端组织的人,甚至美国政府和道貌岸然的约瑟夫教授。
影片最后有四个细节特别有意思,一是那个眼睛失明的人眼睛又看不见了,但是他没死,这就说明了威尔没有取代这些人的真正意志,而老家伙约瑟夫对伊芙琳说马丁几个月前就死了,这是彻头彻尾的欺骗,马丁的意志一直都在,只是联网了,知道被他们捕获,断了网,他也曾哀求过自己快死了,但是这些人根本不理会他。
二是人们把网络拔了,笔记本砸了,嗯,这像不像是烧基站?
三是一滴雨水滴到枯萎的向日葵后,向日葵瞬间活了,注意,这个时候已经上传了病毒。
四是麦克斯去威尔旧居时发现了这些茂盛的向日葵,而向日葵滴下来的水珠直接把瓦片上的水洼净化了,第三和第四说明了威尔根本就没有死,他根本就不怕这个病毒,他看出来了伊芙琳并不想让世界变成他想的那样,于是他主动放弃了,带着上传后的伊芙琳躲到了向日葵里,过起了二人世界。
至于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为了让伊芙琳开心才费心去修复,既然你们不领情,伊芙琳也不开心,那就爱咋咋地,你们开心就好。
这个世界是一个虚伪到可怕的世界,人心隔肚皮,谁又能真正值得信赖呢?
威尔用数据视角观察伊芙琳,企图更加了解她,反而引发伊芙琳彻底的叛逆,让她完全不再信任他。
这其实确实值得借鉴。
在没看电影之前,我看了下豆瓣的评论,评分也只有6.3,众多吐槽此片的平庸之处的帖子,商业大片该有的元素皆尽失去……看到这里时,心里不由得紧张起来了。
当然,我写这篇帖子并不是要去扒一扒它的糟点,希望带着解析的眼镜去理性地评价这部片、这个剧本。
电影中,威尔通过超验技术,将自己的意识上传到网络上,最终以意识形态存在于网络里,这时的他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由意志而存活。
当然,也会有人说,这时的“威尔”已经不是之前的威尔,不过是机器(或者说)操纵的傀儡,包括片中摩根弗里曼扮演的角和那个探员都曾怀疑此时的“威尔”已不再是曾经的,我想说的是:威尔一直是威尔,不曾变过。
他没有想去自己扩充军队,没有全世界做自己的备份,建立多个分支,他只是以自己的力量,突破科技水平的束缚去治疗人类,改善地球的生态环境。
试想,如果作为一个典型的拥有自我意识而非人类意识的人工智能,他在逃到安全的地方后会做什么?
想想网络中的病毒,它会为了自己的生存,感染一切能感染的文件,尽一切努力让自己的生存下去,甚至会损坏系统(类似于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
人类的恐惧来源于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范围,总是害怕自己不了解的事。
不管威尔治愈了多少人,始终还是有那么多人对他感到恐慌。
他将被治愈的那些人联网,人们以为他剥夺了那些人的灵魂,让他治愈的人成为他的军队,那不像威尔,连自己生前最好的朋友也不相信重生的威尔就是威尔本身的灵魂,连自己的妻子到最后也不相信这个要为她改变世界的人就是威尔。
而看到真相总是会痛的,想要改变世界的,始终都不是威尔。
就像片中晚宴时的演讲,威尔一直只是想更了解这个世界,艾芙琳是想改变这个世界,是她一直打算创造一个由智能技术进化人类的赛博格世界,这是她梦想,德普只是帮助妻子完成了梦想。
而当伊芙琳意识被上传时,才看清威尔到底用纳米做了什么事,她意识到那个她爱着的威尔始终没有变的时候,已经晚了,她将和威尔一起逝去。
当人们意识到威尔没有杀死任何人,只是在超验他们的时候,威尔也已经不在了。
他和马克斯的友谊也始终没有变,当他看到金发女用枪抵着马克斯之后,上传了伊芙琳的病毒,直到看着马克斯跑到他面前,才闭上双眼。
想必马克斯那时的心情也和观众一样的揪心一样的复杂吧。
看到纳米粒子在空气中飘扬的时候,看到更干净的水,看到更清新的空气,看到更蓝的天空时,就像针扎在心口的痛处一样。
那正是他们想要的未来,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和他们赖以生存的世界。
我也随着大屏幕上颤抖的伊芙琳一起落下了眼泪。
他们那片纯净的花园,保留了他们最后一点纳米粒子,他们合二为一,成为了一汪世界最纯净的水,成为了一从永不凋零的向日葵,向着未来,向着希望,向着美好。
他们不管是最初还是到最后,都是为了在一起。
这种梁祝式的结局,不由得让人心化成一滩水。
再看看被威尔治疗的人,此时的他们以无机物所构成的机器作为身体的一部份有机体的碳/铁共生形式,有点儿类似与《攻壳机动队》中的有机义体,他们不仅仅身体机能大大增强,而且突破了有机蛋白质化合物生物体的极限——在身体被子弹击穿、击碎能够迅速重构。
他将被治愈的那些人联网,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不联网,作为正常的人类却以为他剥夺了那些人的灵魂,成为了他的傀儡。
作为观众,在这里反而觉得机器人、混合人类和人类的界限比较模糊,混合人类的代表——马汀在不能联网下完全恢复了人之为人的人性。
片中的超验人与人类军队作战(联网的情况下),他们没有一个动用武力,只是采用束缚的形式,也就是说,本片中的人工智能,在严格遵循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中“不能伤害人类”的第一法则,这时表现出比较强烈的机器人特性。
这种不甚明显的区别不同于以往的塞伯格电影,在《黑客帝国》、《攻壳机动队》这类巨作将机器人、义体人和人类划分很清晰的背景下,这种模糊的界限反而给人留下更多的思考余地。
最后再看看比较有争议的“威尔”,他在上传个人意志后经过信息的整理分类、编码后就完全寄生于网络中,他是不同于那些被治疗的人。
(未完,待续……)
叔本华老是喊“上帝已死”,却不说,为何死,怎么死的。
《超验骇客》告诉我们,上帝(如果有的话)是如何被恐惧与不信任杀死的。
一开始以为是部普通的科幻伦理片。
差点以为戴普大叔死后变成人工智能电脑后,会随着俗套剧情心肠变坏,控制不住自己,导致世界进入崩溃等等,然而,幸好,没有被我猜中剧情,万幸,大叔的迷人眼睛还是那么迷人(咦,跑偏了)。
电影没有如此肤浅地理解人工智能,以及科技与人性之间是否真的充满矛盾且不可协调。
当人的意识可以侵入电脑变成人工智能,弥补了电脑没有自我认知与缺乏价值判断的缺陷,科技变成了新时代的“上帝”。
戴普大叔可以进入任何一个电脑系统获取信息,可以监控任何一个角落,他知晓一切,并且发明新的纳米技术——修复受损细胞、增强再生能力,治愈一切残疾……如此powerful and perfect的技能,使得部分人类觉得人性开始受到威胁(谢谢啊,这些充满缺陷的人类基因真不知道有什么值得固步自封的),开始展开围剿大叔行动。
当然,大叔是不care这些的,他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心爱的科学家老婆(其实也是老婆一手造就和毁灭了老公)。
当大叔的老婆被说服将电脑病毒注入自己体内,然后骗大叔把自己也变成人工智能双宿双栖,电脑病毒就能消灭大叔的技能。
但是,大叔已经具备知晓一切的能力,他当然明白人类的害怕与恐惧,也看出老婆对他的不信任了(好艾桑),心甘情愿将自己毁灭。
但是纳米修复技术保留了下来,通过江河、空气、尘土进入大自然,修复这个被人类自己摧残的地球。
和老婆一起死了。
那么,就像影片中问有人问大叔发明的人工智能pinn:“你如何证明你有自我认知能力?
”电影通过一个小细节残忍地表达出这个“一切看脸”的残忍世界的真相。
戴普大叔死后变成人工智能,一心想重生,他通过修复残疾的人将自己的意识注入对方体内,对方向老婆展示自己拥有大叔的意识时,老婆可吓坏了!
(当然啊,那个被修复者那么丑好吗?
)于是大叔开始谋划再造器官,最后全身而出时,老婆可开心了!
(唉,还是看脸啊)。
也许这个细节很多人忽略了,但影片通过如此展示,人工智能大叔,真的是死前的大叔。
“人会害怕一切不了解的事物。
”是的,当人脑进入电脑,它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在,人的恐惧开始占领心智,觉得这个东西拥有全知全能,会毁灭人类是轻而易举,因此人类自己先慌张,先采取了进攻,根本不去思考,信任才是一切的关键。
虽然人说,你不能保证人工智能如此全知全能后不做坏事,帮帮忙,人家真要做坏事,你能拦得住?
又说,最后人工智能不也被制伏毁灭了吗?
再帮帮忙哦,那是带有意识的人工智能已然了解了人类的情绪与恐惧,因而慈悲。
因为恐惧来自不信任,人类已经对科技智能不信任,大叔的毁灭只是迟早问题。
何苦要搞得兵刃相接。
我想,如果当年有上帝,全知全能,向世人展示神迹,恐怕局限的人类,也是一样的反应,因为他们对未知的事物充满恐惧,断然不能够相信上帝。
所以,我认为所谓的“人性”,跟“科技”或者“智能”一样,都是一种缺陷与不完整,人有相信的能力,也有怀疑的本能,科技能带来便利,也能造就隔阂。
我愿意相信,曾经,也许真有上帝,被人类亲手毁灭;现在,我希望,每个人是上帝——全知自己、全能自己。
作为一部商业电影,需要考虑视觉效果、影片长度和情节的易懂性,于是这个故事显得有些简单,也有疏漏。
但作为一种对未来世界的探讨和对世界本质的理解,这个故事足以使人深思,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甚至趋向了悟的境界。
量子力学所呈现的世界与佛学给出的解释有许多相似之处。
粒子中出现的“纠缠”现象,被爱因斯坦称为“遥远地点间幽灵般的相互作用”。
宇宙大爆炸的原初点是一个比原子还要小的点,而爆胀所产生的这个不断丰富和扩散的世界,我们的宇宙,也是由无穷多的粒子所组成,而所有的粒子如果原出一点,那它们彼此之间是否存在纠缠?
如果存在,或许不是我们所已知“纠缠”的定义,但这与佛家所言万物相互关联,万物一质是相似的。
佛家所讲的虚空也类似于量子的世界,所有我们可见可触物质都由原子组成,而原子本身又是由99.999999999999%的空间组成。
我们所能触碰的,并非物质本身。
触碰的感觉,实际上是粒子之间的排斥力,类似于磁铁同级的斥力。
在这样的理解下,我们所处的世界实际并非我们所见的那样边缘清晰,而是一片量子的汪洋。
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都相互关联,而且都由相同的,甚至同源的粒子组成,因此无有差异,彼此融通。
只不过我们执着于感官带来的经验,不得也不愿接受这样颠覆性的解释。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这部电影取名“超验”的原因。
(注:英文名Transcendence直白翻译过来就是“超验”,加上骇客二字是出于票房考虑。
)似乎已经偏题太远,如果回到这部影片本身,我们可以做不同层面的解读。
直接的讨论是关于人类对人性的信心。
Evelyn最终意识到自己没有认识到Will的真实,暗示了人类自身在面对无法理解的速变时本能的反应是恐惧与怀疑。
从另一层面来看,Will的意识与量子电脑结合的创生物是否还是Will,或是认为自己是Will的电脑,这一点似乎并不重要。
因为它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情节的发展也完全在它的计划之中,这是趋向融通的世界。
Will所创造的世界是一个趋向大融合的境界。
或许所有人都变成Will,这听起来让人恐怖,似乎人性已经不复存在,似乎被控制。
但实际上每个人都能从Will的角度感知世界,也都拥有了他的能力。
(这里不禁联想到新世纪福音战士结尾的大融合。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成佛,那时也是无有差别的佛的境界,也同样是脱离了人性的束缚,觉然的境界。
影片提供了一种乐观的,达到这一境界的方式,不是靠冥想,而是通过集合所有人类智慧与信息,高速运转计算得来的。
这也是故事最大的疏漏,可攻击的逻辑有许多。
人类甚至在达到那个境界之前就有可能在战争或核爆(或者引自核弹,或者是未来以聚变或裂变为原理的核电)中灭绝了,但不得不说,故事里的路径是很乐观和美好的一种可能,基于人性之善,或者人人具有的佛性。
并非局限于佛教的视角,但佛性是我所知的最接近的词汇。
看完电影,胡思乱想了许多,先记在这里吧。
l
我要死了,可是我舍不得你我努力的让自己的思想保存下来你被人追杀,我帮你把他们抓起来你想改变世界,我每天做研究为你改变世界我想通过别人抱抱你,可是你接受不了别人于是我努力做出一个自己来抱抱你可是你却不相信我了你怪我过分先进控制别人你怪我监测你的每一刻状态你甚至携带病毒回来你看不见我在用科技治疗疾病你看不见我在改变环境你没有注意到我未曾伤害他人的性命你也看不到你沉睡时我悲伤的眼神你重伤,生命垂危好朋友的生命也危在旦夕如果你的结局是死亡那我的选择还是和你在一起这一刻,你是否相信我是你的威尔?
//我不喜欢拖沓的剧情和天马行空的科技。
我以为人工智能是想控制人类的。
可是导演还是给了我们一个温馨的结局。
//我还是喜欢德普的加勒比海盗,多加颗星给你。
//去你妹的3D 至少用点心把字幕做成3D的吧!!
我觉得导演想表达的比较多,但是有些乱,节奏也比较慢。
贾秀琰翻译,差评!
老生常谈的话题,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类?人工智能是否可以拥有人类的情感与性感(后者我自己加的)?一开始以为剧情的发展会因为制作成本少了一个零而变得不够好看,结果从结局来看,确实不需要多增加一个零,这就是一个披着科幻外衣的小清新爱情故事。
睡着了
好无聊
这个粒子的生成和扩散都很有问题啊
singularity→transcendence;emotion是AI最后需要突破的极限。soul.PINN→物质形态独立神经网。
人工智能的题材很不错,剧情太弱。
big bro is watching....
中规中矩的反科技乌托邦电影,一切乌托邦都是纸老虎,人造的天堂不过是地狱的幻相。要知道科技是把双刃剑,君子爱之需有度,过犹不及。
真不至于这么低的分,无论从哪个角度。单纯从情感上来看,那个反智能的地下组织才是最无耻,害怕人工智能,就去剥夺科学家们的生命?伊芙琳对威尔的爱,不惜可以丢掉自己的生命。威尔明知伊芙琳的归来会带来病毒,依旧信任她。他们的爱显然已经超越了其他人所谓的“人”性,真是个超级大的讽刺。而那个马克斯,分明就是喜欢伊芙琳而又嫉妒威尔的渣友。而提高一个层次再来看这部电影,人工智能与人类真的决斗,会怎样?我想,还是会恐惧吧!说到底,人类还是最自私的生物,没有之一。
1.导演先生你是摄影师啊,别放手自己老本行啊,跟诺兰学玩概念哪学得来啊!2.一开始以为说的是人类和人工智能的事,结果到最后变成生化危机,完全是纳米技术的牛逼。人类怎么发现的?“他在制造自己的军队!”是要说反乌托邦么亲?最后又是爱情故事……3.德普你能接点有含量的活么,这个汪涵都能演!
一星给天朝版!suck!阉掉的6分钟打乱晒可能本就麻麻地的本片,让我一再睡着,仲要系戴着全世界在看这片的人中唯天朝观众得戴的3D眼镜睡!随着电影结束惊醒,第一眼见到字幕上打着翻译贾老妖之名,真系气不打一处来!去M记灭了三块炸鸡才稍为平息我几乎没有过的起床气!各位不想火滚的睇完魔警好扯了。
无力欣赏 没睡着我已经尽力了
有点儿老套了
奥斯卡影城。wtf
节奏一塌糊涂 剪辑温温吞吞
我真是从头到尾站男主的,好家伙,结局还真就是男主被辜负了,虽然我也能理解,很难相信机器会有感情,人只能在自己现有的纬度思考问题,观众也是如此
DMG滚出中国!
梦见乌鸦的影评远比电影本身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