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ccountant##会计刺客#不同于英雄类的孤胆英雄,这部戏的会计超能力者反而是个弱者,虽然成年后他无论在智力和身体条件上都变得强大,说到底他还是个没完全康复的自闭症患者。
就是有了这种弱者因质在里面,把此片与其他动作片得以很明显的区分。
有强烈的代入感,让同属于普通人的观众获得到感同身受的臆想自我假设。
电影前后有些地方相呼应,所以做了一些批注 开头通过局部特写和高光给人留下悬念,之后的镜头给出了解答
电影中的笑脸图案在全片中出现过四次,第一次是在男主小时候去研究所的时候,一次是在衣柜里的图案,还有两次是在打枪的哈密瓜上。
开头的小女孩和结尾的是同一个人
开头男主拼的拼图在结尾有出现
开头男主律师事务所的镜头和调查员查到男主事务所的镜头
男主在办公时查看车库的监控,这个镜头与之后的情节间隔时间较长,容易被忽略。
洗钱大佬与男主的这番话与之后调查员的对话相呼应(从音调的变化推断出男主得的疾病再推断出长相,再锁定数学家)
前面的几个镜头可以看得出男主对这幅话的喜爱,女主大学之前想学艺术,对这幅画同样很喜欢。
最后《狗狗打扑克》的画只是一个调侃
男主将喜欢的画送给同样喜欢这幅画的女主
杯子凹进去的原因之后也给出了解释
最后 强烈推荐在宾馆的两段戏,尤其是门缝里的那个镜头,很有意境
片子里的那首童谣第一次是被 James Orchard Halliwell 收录,1842年出版。
完整版如下:Solomon Grundy,Born on a Monday,Christened on Tuesday,Married on Wednesday,Took ill on Thursday,Grew worse on Friday,Died on Saturday,Buried on Sunday,That was the end,Of Solomon Grundy.几乎不可译,因为都是以“-dy”、“-day” 结尾,英语顺口,中文勉强就看个大意吧:所罗门·格兰迪,出生在星期一,星期二受了洗,星期三结婚去,星期四患了病,星期五病转急,星期六升了天,星期日埋进地,这就是大结局,所罗门·格兰迪。
让小孩子从小就学一点人生概要,也是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吧。
另,片中的配乐选取也很不错。
我来做个归纳整理吧首先,一个四口之家(夫妻和两个儿子,戴眼镜、有自闭症的是哥哥,也就是后来的大本)在寻求一位儿童心理学家的帮助,而这位心理学家之所以会成为儿童自闭症方面的专家,是因为自己的女儿患上自闭症,最后还为他女儿开了一家儿童自闭症福利机构,也就是电影结尾那位多动症女性…同时个人也倾向于她就是大本的助理。
话说回来,心理学家希望可以让大本留下,却遭到父亲的拒绝,执意要用激烈的手段让大本克服自闭症(影片中多次闪回,譬如雨中那段和学校孩子打架、特意请教师对两个孩子进行格斗训练等…),大概是教育理念的不同(影片没有很清楚的交待),两口子离婚,母亲离开家庭,嫁作他人妇,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后自然死去。
母亲离去后,两兄弟继续跟随父亲生活,然后在母亲的葬礼上出现的只有大本和父亲,弟弟不知所踪。
也就是在这个葬礼上,两人和母亲的家属发生肢体冲突,引来警察,父亲为保护大本被警察打死,而大本因此入狱。
大本入狱后,和一个洗黑钱界的传奇老头关在一起,情同父子,同时习得洗钱技能若干。
随后老头证人保护计划被拒,被赶出监狱当天遭到以前服务的黑帮虐待杀害,大本闻讯后用史丹利1.7升焖烧杯(豆友指出)砸破了狱警的头,并带着这个被子越狱,杀到黑帮大本营,血洗了黑帮上下为老头报仇。
也就是在这里,大本偶遇西蒙斯,饶他一命后开始对西蒙斯通风报讯,作为内应给西蒙斯提供情报打击犯罪活动。
故事来到现在,西蒙斯要求黑女找出大本,而同时大本接受一家机器人公司的委托查账,具体细节就不一一描述了,总之黑女找出了大本的现在身份,而大本也找出这家公司的财务问题,原来是公司老板监守自盗,伪造现金流以抬高股价。
老板为了灭口,找来杀手要杀死大本、女会计师、公司两位高管这四个人。
你说巧不巧,这个杀手组织的头目,就是大本的亲弟弟,弟弟逼死了财务总监,枪杀了女高管,但是派去追杀大本和女主的人马都被灭了。
公司老板意识到大本不好对付,让这队杀手在自己家布置陷阱守株待兔,结果全被大本反杀,兄弟俩见面相爱相杀,最后大本开着拖车潇洒离去…最后总结广告:苹果电脑、苹果手机、膳魔师水杯、TUMI背包,还有最后那个特别牛逼的电脑,其他的请补充。
剧本内容很扎实,但是导演对线索的处理则稍显凌乱。
譬如兄弟的情感前期着墨不多,导致最后的重逢一幕难免有些洒狗血;以及反派剧情线交代得比较模糊,反派老板的行为很难解:a. 他究竟为什么要请一个会计师来查一个自己做的假账 b. 他为什么要杀了自己作为多年好友的cfo 另一方面感觉杀人动机有点被拔高了,本来以为是黑帮斗争毒品交易什么的,结果只是单纯的商业欺诈而已……而且老板听起来还有一个十分有助于社会公益的构思?
撇除一些剧情上的小bug不谈,整体压抑黑色的画面基调仍然十分得我心,节奏掌控也很稳健,情感线收放自如,主角保持人设完整没有突然之间被爱感化敞开心扉。
席梦思爷爷的角色虽然从情绪上不算高潮但是演技真是实打实得硬,局长的冷酷有之,坦白时的无奈有之,当年小探员的懦弱也有之,全程比较克制的我看到他被枪顶着脑袋说自己是个好父亲的场景也不禁有点泪目。
整体框架还是比较妥善的,闪回蒙太奇也避免了叙事上的单调,自闭患者房间里的细节陈设也很周到,前期铺垫再细致一些就好了。
★★★☆顺便贴一段以前写的有关自闭/抑郁症的一些想法,看到影片中父亲的残酷教育法仍有感触。
看影片常常觉得国外的家庭充斥着各种“怪咖” 什么样性格的人好像都存在得很合理且理直气壮 尤其是抑郁症的孩子仿佛一家标配 当然了 戏剧自然有夸大的成分 但一定程度也可反应一种现象 生活中接触到的国外家庭中 孩子有自闭倾向的也的确不算少见 那为什么中国家庭抑郁症孩子少 我想可能是因为环境不允许孩子抑郁 孤僻寡言的孩子在学校里会被当成怪胎 没有人愿意接近 老师没有相适应的教育方法 家长不是治疗引导而是强迫孩子必须“阳光健康积极向上“ 可以说抑郁症几乎无法生存了 所以很多孩子即便有这样的倾向也会因为害怕而调整自己 迫于压力“不敢”抑郁 因为不适应环境的人会被淘汰 国外对待抑郁症相对宽容 患者较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群体 家长不会拿自己的孩子当怪胎 有一些孩子虽然在社交上存在障碍可是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也不错 来自外界的精神压力少 但反过来说这样子感觉我想抑郁就抑郁 治不好也没关系 可能一辈子就这样下去了 在国内反而有很多孩子强迫适应着倒是矫正过来了 其中孰是孰非我个人也很难判断了
本文讨论已剔除电影戏剧夸张的成分。
对于自闭症(各地称谓不同),社会主流都会对之带有不合群、孤僻、怪异、城府深、耍阴谋等一种或几种的偏见甚至歧视。
大部分人也认为意识决定一切,只要拥有强大的意识,通过后天的积极努力,就是可以改变的。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真相是,物质决定一切。
每个人精神、行为的不同都只是大脑神经细胞性质、排列、彼此感应、环境应激的不同而产生的表现。
诚然,后天的经历(学习、处事等)能很大程度影响大脑神经网络(主要在环境应激方面),但这却不能改变一些先天决定的、根本的大脑运行机制。
而自闭症,就是这些大脑异常(请原谅我没使用缺陷这个传统主流定义的词语)的极端情形之一。
接下来我们对自闭症进行一次刨根问底,究竟什么才是自闭症。
影片中也提到,它的核心表现就是注意力一直非常集中,只会关注很少的几件事!
延伸开来,还会有几种并发症:1.社交困难症,因关注的兴趣、话题很少而不想或无法与他人建立足够的交流沟通,即使死记硬背社交方法,也会因内心潜在、强制的冷漠而变得没有效率。
需注意的是,患者并非永远都不想与人交流,只是常因无效、低效而告终。
同时这又会在后天应激方面加重此症状。
2.强迫症,全心处理一件事时,很难也很不希望被中断,即使后天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停止,否则会带来各种危害(失眠就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你越告诉大脑不能继续想事情,结果越不能控制。
)。
而一旦被干扰或终止,就可能会引发第三种症状:3.焦虑症。
自闭症与1有比较直接的联系,而2和3之间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不能反推有2,3就肯定是自闭症。
那么,自闭症是百害而无一利吗?
答案是否定的。
这并非是因影片而得出的结论,患者也并不一定拥有比常人更强的学习处事能力。
原因很简单,长期注意力的集中,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你可能会因为它而忽略、做不好其他很多事而导致人生的失败,也可能因它而做好极少的几件事而成为各种领域的专家、高手。
当然,这两种几率所占比例,不用数据大家也能想到。
自闭症患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片中也有提到,在美每68个儿童中就有1位患有某种形式的自闭症。
我相信这并非危言耸听,只因自闭症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类的综合病症,轻重各有不同。
轻微症状可通过后天的训练努力而部分抵消甚至不被发现。
但严重的却将会终生伴随。
正如片中主角通过学习和努力掌握了很多高超的技能,但这些都无法弥补他在交流问题上永远的空白。
拿我个人做下例子,本人从小家庭、社区环境在当时当地都可以说正常得不能再正常,但回想下,入学前就已有一定的表现,随后小学、中学、大学、工作中都没有好的回转,一直都是被孤立排斥的个体。
虽然自己早已意识到这个现象,但不管如何努力却都无法解决。
直到近年通过各种影片宣传和网络知识才认识到这个病症。
另外工作也因此一换再换,在很多人眼中,我只是个不够主动、不够努力的失败者。
但表象结果的背后,他们没看到的是,对于自己喜欢或承担的事物或任务,我付出的努力都比其他人要多,这个“牛”我是可以吹得起的。
只是在很多行业里,这些努力相比人际交流关系,都无足轻重罢了。
最后想强调的是,我并非在此无脑抱怨,只是感慨在正常的社会中、在主流观点的对待下,先天大脑异常患者的人生之艰辛。
现在国外已有不少人和机构提倡关注自闭症人群,但中国却还很少有人提出这个病症的概念(但不管提不提,承不承认,自然现象该发生的总会发生,they just don't give a dman. ),而我们的患者大多也被社会扣以各种偏见而被孤立或遗弃。
我个人虽然力量渺小,但也得发出一声呐喊,同时也希望其他有影响力的人发出强力号召,用实际行动去构建一个全面包容、和谐的社会。
2016/10/14“当你对某件事渴望了许久,对它充满了期望,那件事对你来说一场迷人,你的期待值也越筑越高,可最后你感受到的失落感也是史诗级的?
“好吧,现在有一点点像这样的心路历程。
因为《勇士》所以以为这片子会比较serious(真的好感人,没想到会计侠充满了fun…(但是因为这卡死我还是要给四星!!!
全场爆满,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到这么多人,坐在最后一排小角落。
因为非常智障地记错了时间所以迟到了,错过所有贴片,只看到最后一个字幕仿佛是live by night…然后开始看…笑点出奇的多,观众全场欢脱…印象比较深的几个点:1)烧晚饭那段真的不是致敬美国精神病人?!
两代老爷6662)老美们真的好喜欢在窗上打草稿啊…但是Chris的草稿怎么这么整齐(想想当年雪崩的会计学原理…一晚上看十五年的账…居然还没有电算化?
…认真的人+有强迫症的人…跪了,目瞪口呆表情如anna3)那些关于会计侠的背影的stk照片,太帅了真的不是摆拍嘛(想到了burning in the night…(我走4)会计离数学很近么?
…balance的美我真的get不到5)处长就是想把探员姑娘拖下水啊阴谋6)这个爸爸…自己也应该看看心理医生吧,34次搬家有点迫害妄想…而且他真的不是在虐待小朋友们嘛?
…但是因为这样的童年兄弟两人的身手都棒棒的!
主角光环我喜7)最后相认的情节233不愧是勇士的导演熟悉的配方熟悉的滋味8)那个帮助自闭症患者交流的系统!
真的好棒啊啊啊黑科技9)其实本片是一部关爱自闭症强迫症的宣传片 We should not be afraid of different people.10)送画那里 好羡慕…我也想摸一把雷诺阿(你…11)一抽屉的漫画就拿了大超本…"I failed him in life, but I won't fail him in death."666(这句评论来自reddit兄弟情谊深似海,总之可看度不错 爆米花片
"autism"(自闭症)——发育障碍疾病,会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行为方式刻板。
在进入影评之前,个人先在网上查阅了一下关于autism的医学解释,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想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涵与意义。
谈及autism,精神疾病的一种。
印象中,很少有影片用镜头记录、探讨这个症候群,纪录片、访谈节目也不多,然而以这个(症状)作为故事的切入点(或者说通俗一些,当作影片卖点)的,却有不少。
今天介绍一部就是此类影片——“The Accountant”,以autism为影片的一个叙述点,展开了一段怪异的惊悚之旅。
“The Accountant”,一个文绉绉的电影名,很难让观众联系到“惊悚”这个词汇,不过如果换用中方译名“会计刺客”,则一目了然,等级立刻上去了。
准备进入影片详解先来看一看国外专业网站的点评,分数不高,比较一般,个人认为有可能是故事架构松散导致影迷不甚满意,毕竟电影情节是一部作品的成功关键所在。
烂番茄新鲜度:51%metacritic评分:51详解开始,三方面,演员,剧情,配乐主要演员Ben Affleck饰演Christian Wolff,自闭症患者,数字天才,职业会计,兼职hitman。
戏中的Ben让人再次看见了蝙蝠侠的刚毅、嫉恶如仇,更让我们见识了Ben的一流演技(尤其是唱那首Soloman Grundy童谣时的样子)
Anna Kendrick饰演Dana Cummings,就职于livingrobotics公司的财务,莫名其妙卷入了事件中,成了老板的猎杀目标
J.K. Simmons饰演Ray,以前的警探,现在的局长,与Wolff有着一面之交,准确的说是欠他一个人情——感谢Wolff,不杀之恩
Cynthia Addai-Robinson饰演Marybeth Medina,为调查、追踪Wolff,Ray特意设计将其招入
其他演员(在主线、支线中有出现)包括Jon Bernthal饰演Wolff的兄弟,John Lithgow饰演Lamar Black,Jeffrey Tambor饰演Francis Silverberg
剧情方面有几条线,一起探讨一下自闭症与教育。
一个开头一个结尾,相互照应。
电影的开头有一段是描述“自闭症”发作的Wolff,歇斯底里的念着童谣;影片的片尾有一个场景是一个自闭症孩子看着另一个孩子欢乐的与智能电脑对话。
两个场景,两个局面,一种思考。
说明了什么?
引导患儿的重要性,即家人对于自闭症患者的关爱与疏导
兄弟连,Wolff与Brax。
相对于Wolff来说,Brax的存在在故事中,简直不值一提,除了几次回忆中闪现儿时的Brax,最让人记忆犹新的就是最后一枪崩了队友,与Wolff深情对视,基情太浓
男女主线。
Wolff与Dana。
这根线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完全可以被主线剧情(wolff帮livingrobotics查账作主线)所代替,最关键的是作为看点的“爱情”、“友情”戏码根本没有展开,就戛然而止了,让观众看的云里雾里,不知导演与编剧意欲何为?
Ray的跟踪与探查。
财政部官员Ray秘密委派Marybeth Medina去调查那个协助黑帮洗钱的神秘人(Wolff),这条线有些奇怪。
Ray的目的,在影片中已经说了,希望在退休后有人可以接替他,成为Wolff的新联系人。
不解的是,Marybeth Medina为何会接受这个建议?
是出于感同身受?
还是有其他的隐情?
故事没有很好的交待,猜不透
Wolff与Silverberg,暗线。
这一段叙事完美补全了Wolff血洗意大利黑帮的缘由,及缘何他有能力帮黑道上的人打理钱财何以习得理财能力?
Wolff因犯病伤人而锒铛入狱,在狱中结识了帮黑帮洗钱老会计Silverberg,从而学到了许多洗钱、及相关会计的专业知识。
为何血洗黑帮?
出狱后的老会计被黑帮所杀,Wolff失去了好友,直接选择清理黑帮。
配乐Mark Isham,算是比较知名的业内配乐人士,作品的跨度比较大,从jazz到流行,古典到摇滚,基本上都有涉猎。
本作延续了沉稳、内敛的音乐风格,印象最深的是Wolff一人独处时所配用的音乐类型,简约不简单。
影片的缺憾一部2小时的电影,内容肯定少不了,可是这部作品的问题是内容过多过散,什么都想说,什么都想涵盖,结果弄得四不像。
自闭症教育与治疗,蜻蜓点水,不如不谈男女感情,不明不白,最后不了了之兄弟情,含沙射影,一次误打误撞的相遇,不懂即将退休的上司与黑女人的不解之缘,是相互利用?
还是相互信任?
总之,故事里许多无关紧要的情节用力稍猛,看得累,讲的不够清楚,相比之下,关键桥段(如Wolff如何形成华丽蜕变)来个欲盖弥彰,让人哭笑不得。
剧情★★☆☆☆(型散神散)演员★★★☆☆(女主与黑人女演得莫名其妙)视效★★★★☆(压抑,有种看变态片的感觉,值得褒奖)音效★★★☆☆(片尾是亮点)推荐人群:心理学者详细影评+剧照首发于“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
《The Accountant》1. Christian Woolf的人设赞,虽然我不记得他真名叫什么。
凶残暴力智商高面瘫有强迫症的Asperger患者,说他是lethal teddy bear真的很形象。
他爸是陆军上校,不允许自己的孩子软弱不让他接受治疗,更不相信sensory friendly的环境,所以让chris暴露在他害怕的强光和噪音下,用习惯掩盖痛苦,有点像蝙蝠侠也是用习惯疼痛来掩盖疼痛。
我猜这也是为什么chris在自己的拖车里休息时有听摇滚乐开频闪灯并用木棒按压小腿的习惯。
Chris有很严重的强迫症。
一开始拼图差一块的时候,他就已经很难受地在念所罗门的歌谣,有点发狂,一直在喊着i need to finish。
后来他查账查到一半被迫终止,也一直很难受地在说i'm not finished,i need to finish。
所以回到拖车里休息时,为了发泄他的狂躁和愤怒,他调大音量用力挤压小腿甚至不断敲打小腿直至木棍断裂。
看到他小腿流血的时候,超级心疼这个角色,他的狂躁愤怒无处安放,他的压抑不安没人听他诉说,只能发泄在自己身上。
2. 剧情不是线形发展的,是以chris帮living ribotics查账作主线,然后插叙他的童年回忆和探长对他的调查。
如果不用心看应该会比较难看懂,因为剧情就像拼图要把细节不断拼凑在一起。
但我没搞懂为什么Francis在证人保护计划下还那么轻易被虐杀;Chris的助手(电话里的英国女人)是不是心理医生的那个自闭症女儿Justine;Brax一出场时停车场里的那段戏和剧情有什么关系,如果只是交代角色出场会不会用的篇幅不大恰当,容易让人误会是支线;而且老总自己做的假账干嘛还要找一个那么厉害的会计师查,直接找人杀了自己朋友假装畏罪自杀也问题不大啊。
我不知道这些是剧情漏洞,还是我才一刷看漏了,应该下个周末会找时间去二刷。
但打戏很好看,怪不得有人说不知道这部片还算是低配动作惊悚片还是高配B級片。
3. 蛮多笑点的,但都是尴尬的笑点。
比如Dana一开始睡着的场景,他们一起吃午饭聊天冷场,兄弟俩在老总还没死的时候若无旁人的聊天,老总一出来吼了两句就被一枪爆头。
4. Chris杀人干净利落废话不多还不忘补刀,简直是强迫症福利。
Brax到底是不是反派,绝对不是吧,简直完全没用啊,Chris一句i need to finish,Brax就乖乖的让他杀死自己雇主。
真是棒呆了的雇佣兵=)5. 大本和Anna的颜值真心高啊。
两人头都差不多大,大本体型却差不多有三个Anna。
6. 看完一次电影下来,那首所罗门的歌谣已经会背了。
7. 局长Ray King说会计师会打电话给他告诉他案件的线索,我真的一秒出戏老爷和戈登。
电影里说会计师出现过在德黑兰,我知道不怎么关事,但还是出戏Argo。
歌谣Soloman Grundy,我又出戏dc的反派grundy。
然后跑路时,一柜桶金条不拿,就拿了本超人漫画,出戏I failed him in life, i won't fail him in The Accountant。
真想剪一个当我在看The Accountant时我在想什么。
8. 大本好好看!
超好看!
文戏西装革履戴眼镜时大大一只像抱抱熊,好想挂他身上不下来了。
打戏的时候长手长脚,竟然还没面具,不行这不哥谭。
9. 最后成了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公益广告。
现实中,有多少自闭症儿童被贴上怪胎的标签,被孤立,被歧视,被说服相信自己真的不正常,但谁给我们资格去定义什么是正常。
如果没有这些社会强加给他们的除了徒增他们痛楚外毫无用处的偏见,他们的生活会好过很多简单很多吧。
如果Chris的父亲不认为Chris是怪胎,也不会那么矫枉过正的让他习惯他所害怕的一切,让他承受一个孩子不应该承受的痛苦。
他可能也会过上正常的生活,当个普通的会计师,而不是冒着生命危险打击罪犯,孑然一身,生怕sooner or later,his difference scares people。
本片是个纯商业动作片,并且预留了拍前传和续集的可能。
如果片子能赚一笔的话,续集看来已经准备好了。
电影用了极多的细节去完整的对比了角色跨越时间的改变,也用了大量的镜头,叙事对比做到前后呼应,让人不觉得认为导演本身就是个自闭症患者,具备一定的强迫症倾向。
一家人,三个孩子均有不同程度的自闭症状。
女孩子Justine更严重一些,Christian稍严重,主角的弟弟Braxton只是不说话而已,属于比较轻微的。
Christian少年:不自觉前后摇摆,默背童谣,做事前吹两手手指,执着于一件事完成,如果完成不了或被打断就进入癫狂状态,不与人亲近,只喜欢同款同色衣物。
智商极高,对百片或千片拼图,以背面状态,经过内心计算(外部以手指抖动为特征),瞬时完成拼贴。
片子中在母亲和专家交流时,父亲走到孩子的画作展示板前,可以看到,主角画的六种表情形态。
表情有个共同特征:脸极圆,眼情均在同一位置。
受不了噪音和强光。
Christian成年:前后摇摆消失(经常以练习远距离打靶完成,靶子以少年时画的表情的瓜果为目标);压力释放后默背童谣(为老师报仇后);做事前吹两手手指;执着于完成任务;如果完成不了进入焦虑状态,压力增高,稳定性下降;期望与人亲近,但不懂得表达(与女主交流);仍只喜欢同款同色衣物(警察搜查衣柜时展示)。
智商极高(表现为数学天份以及对数字的敏感性,逻辑判断力,女主用一周查一年账,主角用一天查完15年账),因为受不了噪音和强光,因此,每次睡前,均把音乐开到最大声,并以强光闪烁刺激自己成习惯。
Braxton少年:安静,不交流,唯一能和Christian沟通的人。
Braxton成年:话痨,直接给出各种可能性,并给予对方选项,仍不喜交流。
和少年时形成反差,基本一样的是仍不喜交流。
Justine少年:不自觉的保持癫狂状态。
在主角丢失一块拼板后,捡起,安抚主角平静。
从捡起并递给主角拼板时,手势稳定,癫狂状态消失。
Justine成年:不自觉的保持癫狂状态。
当用电脑交流时,癫狂状态消失。
功能:为主角提供在线支持,伪造证件,清除数据痕迹,转移资金等。
Dana:与主角闲谈时,谈到狗打牌的画作,在房车上看到车顶画作,杀手隔门对厕所中的女主开枪。
片尾,Dana在厕所把枪痕抹平,接到快递,一幅狗打牌的画作,画作撕开,主角车顶的画作真迹送给了Dana。
片中的前后呼应实在是太多,比如,Justine问:为什么不赶紧跑路,主角对Justine说,查出要杀Dana的人,然后暴他的头。
最后,果然二话不说,直接把主脑暴头了事。
比如Dana希望得到别人的"Wow”,于是,主角就在办事之前,写了张卡片给女主。
父亲不同意专家带走孩子,强行要通过刺激,训练来完成对孩子的改造,使之能顺利进入社会。
也因此,父母分手。
Justine被送到Harbor神经研究所(片头家访的专家),Christian和Braxton跟随父亲进行训练。
Christian叫上父亲参加母亲的葬礼,因被人打断看遗容(未完成自己设定的任务),暴走伤多人,导致警察围捕并开枪,父亲挡在主角身前身亡。
Christian入狱跟随老师学习会计专业,由于智商极高,因此很快出师。
Braxton进入(或创立)杀手行业,为客户提供清除危机服务。
Christian为客户提供查账服务。
在一次客户强行中断服务后,Christian开始不稳定,加之杀手着手清除任务后,Christian要自行完成中断的任务并保护女主。
最后兄弟相见,客户暴头,剧终。
自闭症的夏天(春天刚发芽与电影不符),普通人绝逼受不了。
一个电脑技术无以伦比,一个杀手行业独领风骚,一个会计审计精算洗钱武力枪械已入化境。
这三人还是兄弟姐妹, 这三人还是兄弟姐妹, 这三人还是兄弟姐妹(重要的话说三遍)……还让人活不活了?
符合这一特征的机率会大于10亿分之一么?
当看完这电影时,脑中不自觉出现了“天才白痴梦”的歌词:人生如梦梦里辗转吉凶寻乐不堪苦困未识苦与乐同天造之材皆有其用振翅高飞无须在梦中严重怀疑三个兄弟姐妹是伪装着自闭症患者的外星人。
希望在复仇者联盟或者正义联盟或者普罗米修斯2或者变形金刚等等中,看到这三人。
回过头仔细想了想,这不是科幻片,那么,这就是纯正的商业电影,再分析逻辑或合理性或玩大家来找茬就“白痴”了。
仔细品味好莱坞讲故事的能力,以及镜头的运用,以及节奏的把握,以及对观影的心理控制或许能跟上“天才”的脚步。
评价给了“还行”,爆米花一下,有乐趣,值得观影。
退役四分卫的大体格子有十分之一的尴尬,剧情进入的很慢,演到三分之一才展开。这个人物做成美剧,往炫酷里拍,往神秘里拍,往装逼里拍,抻他个四五季,每集都来点美人艳遇出轨什么的,才能有看头。阿诺和波洛克的画是亮点,也称得上上亿身家了。
三星半,还不错,可以有续集!女主角丑了一些,动作场面可以再多一些,本导不导自己的戏,去演能文能武的魔鬼肌肉男,还是蛮有爆发力的,下一集请多算账,多打几个恶棍!
自闭症:autism。一枪。
哥哥很萌啊。就很萌。就超宠的啊。实力宠。感觉这一对兄弟不得了……
家庭伦理剧,低配动作片。看得出是“勇士”导演,还是玩男男情谊那一套。可惜太长太狗血,故事简单得口吐白沫。自从演了老爷后Ben Affleck是彻底变面瘫了吗?!
结尾确实有点扯了
一部犯罪动作片硬生生给拍成了话痨片,不是昆汀就别揽这瓷器活。况且阿弗莱克根本不适合这个角色啊,明明长了一张很官方的脸,拿起枪后就莫名出戏。以及,正义联盟明明还没上,JK西蒙斯就已经出现了啊
这锅乱炖的剧情你都不知道归到哪一类下面。bug一样莫名其妙的人物设定,想起了本阿弗莱克的超胆侠。安娜还是美美的小女人形象。看点大概是动作场面还行。还有请关爱自闭症儿童20
前半段和后半段完全是两部电影!前面还跟会计有关,数学天才男主一人查账,查出问题遭黑帮报复,带女主跑路;中间一段是全是动作场面,男主一枪一个、干净利落、一言不发、顺带补枪。强迫症们纷纷表示补枪好评!最后部分全在讲关爱自闭症儿童,他们或许是天才这么个事,似乎还暗示观众们捐钱有木有0.0。那个一直帮沃尔夫的女声居然是个跟他认识的自闭症大佬,这个结局可以哦!FBI那条线似乎有些多余,无非是从侧面反映沃尔夫和神秘女声是惩恶扬善、默默帮助政府扫恶的好人;沃尔夫和他弟弟相认其实我很早就猜到了,因为回忆部分一直有他弟弟存在,导演不会安排多余角色的!我以为他们最后会自相残杀,没想到~一枪打死坏蛋真是够爽,符合会计刺客不善社交、人狠话不多的人物设定;爱情线似乎不够丰富;影片其实最后还是反映家庭主题啊,有点小温情~
大本的蝙蝠侠 JK西蒙斯的戈登警长 居然本片都有 以至于开始以为自己在看新蝙蝠侠 到后来越来越不对劲 与大反派的冲突突然就没了 成了一部家庭伦理 最后才发现这是一部献给自闭症儿童的公益片 什么鬼
我的老天爷啊!谁能救救大本?他现在除了只会演呆若木鸡的角色以外,还只挑烂片演。一个讲刺客的故事居然可以又臭又长又无聊到这样,真是拍出了水平。而且一个完全不需要女性角色的电影,非要硬生生的安排一个安娜.肯德里克,只要她一开口说话就让人走神,无论她说什么仿佛都自带字幕“我叫傻白甜”。
很多废的情节,逻辑很奇怪。还不如不要装腔作势好好娱乐。
两星半。支线多却没一条完整的,剪辑有点随意,安娜的角色完全可以删掉。剧情最后的发展让人想笑,想表达的太多反而成为累赘。总体上可看性还是有的。面瘫本遇到了适合他的角色,在此片中他可以肆无忌惮的展现他的面瘫演技~
大本演绎的反差萌简直了!!!电影五星赞!!!不过安娜的戏份能多一点嘛,一点romance都木有,真是浪费了两人的身高差......
一定要看啊,不然怎么知道本阿弗莱克月半成啥样儿。
夸得自闭症要上天
小本今年被兄弟爆掉了。再拍一部看看能不能延续导演,演员这条路真的和卡西差不少。电影很直接,不废话还会补刀的动作片绝对不会太差。
动作干净利落,文戏细腻柔软,角色塑造更是大写的牛!将动作,自闭症,亲情,友情,黑帮,FBI完美融合,在杰森伯恩,詹姆斯邦德和伊森亨特旁边成功刻下一个会计的名字。
数学系冷血超级杀手迷之行为,剧情完整,可惜缺乏吸引力的起伏,闪光点不足。Anna出场有点晚,设定很花瓶,作用接近零。好基友还活着,是要拍续集么?
有趣 动作场面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