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部片子影响我的唯一动力就是——免费,虽然这听起来很囧,但对于我这种几乎不看国产片更不用说国产动画片的人来说就是kill lonely time而已(这句话写得真装13)首先我要讲的是幸亏我没看过《幽灵公主》,因为据说里面许多场景的描绘都是“向其致敬”的。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抄袭也罢,致敬也罢,至少对于完全没有被剧透的我来讲,还是可以接受的。
配乐方面模仿久石让的味道也很重。
以上且算是对片子的夸赞,接下来是“吐槽”(希望不会因为这个被取消以后观影资格)不知道国内动画片为何只模仿其一却不模仿其二?
之前的宣传语让人感觉这部片子是国产版《神龙斗士》,结果看完了以后,我们发现里面的所有人物都极其单薄,从主角小龙同学开始,开头的辗桔子与最后没忘记呼应的捡番茄是为了说明他的成长与成熟吧,主创对主角的定位估计是一个有点小聪明但又不失责任感的人物,可是对于你低龄观众来讲,显然很难领会(从一起观影身边的小盆友不停向妈妈发问就可以看出)。
亏得我在江湖飘荡多年,否则估计我也是看得一头雾水。
准确地说,一个正常的中国小男孩不可能做这种莫名其妙的事。
你觉得一个孩子发现自己能穿墙和隐身时完全没有任何反应然后很正常地去找小狗?
受天朝教育的孩子应该会觉得很兴奋或者很害怕吧……进入的时空隧道后却莫名其妙地很high,在回家时又莫名地改变主意,最后在没有任何人提示的情况下自动自觉地与敌人同归于尽?
最后还神奇的毫发无损?
丫运气也太好了吧!!!
因此主角的失败(人物刻画十分单薄)直接导致本片失败,本来情节应该是围绕主角无意穿越时空,来到古国,然后被古国的公主所吸引(少年当然会被荷尔蒙影响),最后从象神临终嘱托中知道自己的使命是献身拯救整个金沙国,在经过一系列思想斗争最后不忍心自己小女朋友被神奇出现的幻影怪蜀黍欺负这个导火索的刺激下,咬咬牙跟敌人拼了!
本以为自己死了,然后小公主用自己的玉章与他的拼在一起,当然再加上小美人的眼泪才使他重新复活,但又只能回到未来两人再不能相见。
有最当红的穿越,有炫目特技,有献身斗大boss通关,还有韩剧起死复生的生死恋情节。
这样讲故事才完满嘛!
反而是女主角花儿的性格还比较连贯,不过我怀疑丫是天山童姥。
男主角他爸年轻时就被小公主回眸所勾引,等到了男主角,小公主还是这副模样,连衣服都没变。
当然你也可以说当年他爸看到的是公主她妈,那他们皇室的财政预算可够呛啊,皇后和公主穿同一套衣服ORZ。
建议天朝的财政官员集体观看此片,完了以后赶快召开会议学习下人家勤俭的精神。
最后讲讲大boss,之前搞得挺神秘的,搞得我以为是在看《迷失》。
以黑烟作为袭击手段,后来出来个幻影人,还是钢铁侠版的,手掌可发射冲击波,可惜看上去既不拉风也不牛x,最后莫名变成碎片还显得有点弱。
感叹一下如果游戏中的大boss都那么好打的话……丫还不 腹黑,还比不了现实中的公司老板,看完那段我只能无语望苍天。
如果这片子不是洗黑钱的,如果本片主创真有一点点对国产动画的诚意,还是集体回去面壁吧——此稿为时光网活动要求专用
百亿票房下的动画片怪局翻开2010年的中国内地票房超百亿的卷轴,金灿灿的数字,喜洋洋的成绩,能让华语电影人感觉到由衷的自豪。
在这成绩背后,诸多的问题也不得不让人深思。
中小成本电影所面临的竞争困境,艺术电影无法见天的尴尬局面,以及商业大片在价值取向上的缺失,都是至今还难以解决的问题。
同时,在这百亿成绩的下面,还有一些片种的严重失衡。
2010年国产动画片的总票房近2亿,但其中有1.27亿的票房来自于《喜羊羊与灰太狼2》。
其余的国产动画片,都票房平平:《长江七号爱地球》是1701万、《黑猫警长》是1200万、《超蛙战士之初露锋芒》是803万、《虎王归来》是585票房、《虹猫蓝兔火凤凰》是165万票房。
而《玩具总动员3》、《怪物史莱克4》和《驯龙高手》这三部好莱坞动画片,总票房就超过了三个亿!
有评论说,这等于是国产动画的“孤羊”掉进了好莱坞动画的“群狼”中。
2亿,只占百亿总票房的2%,在这2%中,只有1%强是真正赚钱的!
这是国产动画投入与产出比的严重失衡。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有人说国产动画片的诸多问题,象创作观念落后,不能与市场接轨,技术层面欠缺,市场机制不完善等林林种种的总结。
但如果看过这部《梦回金沙城》之后,会对国产动画市场所面临的问题,有全新的认识。
“金沙城”遭遇冷处理《梦回金沙城》的票房不足150万,与2010年百亿总票房相比,好似一粒尘沙。
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过这部影片的话,恐怕会还有着国产动画片竞争力不强的疑问。
《梦回金沙城》无疑是国产动画的一个经典作品。
现代的穿越元素,神秘的东方元素,唯美的画面风格,以及精致的画工,都是近年来少见的精品。
该片竟还入围了第8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的提名。
但最终因在美国的放映范围太小,而失去入围的机会。
不过这个成绩,可以说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大闹天宫》之后,最惊人的。
但这样的成绩,为什么会在国内连150万票房都不到?
回顾一下《大闹天宫》的成功,可以对《梦回金沙城》的渺无声息作下解释。
上下两集的《大闹天宫》,分别完成于1961年和1964年,因为“文革”的影响,直到1978年才得以重见天日。
经典的作品经受得住岁月的磨砺,一旦重见天日,马上焕发出了震惊世界的异彩,成为世界动画史上的杰作。
现在反过来想一下,假如《大闹天宫》没被重新发现,其命运是不是也会和《梦回金沙城》一样呢?
现在动辄就谈动画电影是否适合票房市场,不适合的就少排片,甚至不上映。
《喜羊羊与灰太狼》适合市场机制,但这种长线投资的系列,能批量复制吗?
这种以低幼为受众的爆米花动画,能继续动画技术或者创作水准的提高吗?
在动画大国日本,《机器猫》、《柯南》、《蜡笔小新》等系列作品,每年都能笑傲票房榜,但高居榜首的则永远是宫崎骏的单片制作。
可是同样宫氏风格的《梦回金沙城》扬名海外,在国内却缺少最基本的关注度,不禁让人试问,如果宫崎骏在中国,他还会有那样的成绩吗?
国产动画何去何从 说国产动画片的水准不行,却有《梦回金沙城》这样的精品之作。
诚然,在3D等技术上,国产动画还不具备和好莱坞抗衡的实力。
但在二维作品上,内地动画人的实力,早已经是世界水准。
《梦回金沙城》是由专门为宫崎骏公司制作动画的内地公司制作。
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动画巨头、日本动画公司,把制作都瞄准了中国内地。
为什么?
因为这里有最优秀的动画技师,却拿着只相当于他们国内同档技师几十分之一的薪酬。
国产动画界,变成了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等于是低价出口原矿石,高价买回汽车、家电。
再来看动画市场这块大蛋糕。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内地动画市场的总票房,应该在6亿以内,占全年电影总票房的不足6%。
这块蛋糕,被国外动画至少分走了60%以上。
随着“动漫一族”的成长,动画电影在总票房中的百分比,会逐年加大。
而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内地的动画、漫画界逐渐被好莱坞系、日系的动画产品占领主流市场。
所以,外国动画在这块蛋糕中所分的比例,也会逐年加大。
单靠一个“喜羊羊”,是不会改变这种状况的。
而一旦向外国动画跟风,可能会得到一时的票房,失去的则是原创能力。
现在摆在动画人面前的问题是,这块蛋糕到底怎么分?
只有通过不断的扩大市场份额,才能挡住来势汹汹的国外动画。
但怎么扩大市场份额,则不光是动画人自己的事情。
宣传、发行、院线等各个环节,都要有所动作。
特别是发行与院线环节,要克服“国产动画票房差”的短视行为。
票房差,但是不等于没有。
如果让国产动画,永远都尘封在片库中,那无疑是把市场份额拱手送给国外动画。
与《梦回金沙城》类似命运的还有《小兵张嘎》,经过了数年的努力,凭借制作经验编写出数本教材,却进不了院线。
国产动画,不管是政府出资,还是民营公司出资,都属于“内资”。
如果不改变目前这种状况,白白浪费了巨大的投资,换来的会是投资者热情减少。
同时,因为缺少投资,会导致技术革新能力降低,技术差异逐渐加大。
最终,内资会退出市场,为好莱坞、日本的外资让道。
到时候,就不是分蛋糕的问题,而是在外资留下的残羹冷炙里,分得半杯羹。
动画片哪去了?
再看这样一组数字,从2004年起,国家首次颁布了有关动画产业的相关政策,随后国产动画年产量不断增加,仅2005年一年的产量,就是过去11年的总和!
从制作产量,电视动画市场上看,还是在逐年增长,有着显著成绩的。
但看下国产动画的电影市场,则是另一番景象。
2009年申报备案的国产电影是116部,批准备案的86部,全年获得播映许可证的国产动画电影27部。
可能在大银幕上的看到的国产动画电影,能数得出名字的,能有几部?
难道,这些国产动画电影都“梦回金沙城”了?
画面比较吸引我,故事情节就不用说了..人物吧....- - 看手绘稿,个人觉得挺好的,本人不是学动画的..不懂比较。
比某些国产脑残动画还是好了非常多。。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2010/07-09/2391694.shtml 从傲慢无礼发展成谦卑成熟 可否借孙悟空说成长故事 去年,全国制作完成电视动画片共322部、171816分钟。
对比“产业”起步的2003年4200分钟的产量,6年增长约40倍。
同时,全球约有80%的动漫衍生产品上印着“中国制造”。
不过,有多少中国动漫形象能够纵横世界?
在几年前的一次调查中,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里只有“孙悟空”是本土的,“有市场没形象”的原创动漫产业现状曾让业内人士尴尬万分。
“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暨2010卡通总动员(2010CCG EXPO)”动漫衍生产业和投融资高峰论坛昨在沪召开。
今天,各国动漫人将在苏州讨论动漫产业的全球合作。
业内人士希望能通过海外动漫产业的成功模式,为正在努力铆接产业链各环节的中国原创动漫,提供产业升级的灵感。
哪怕是“8D”,技术也无法洗牌故事 正在上映的《玩具总动员3》,用3D技术为这个跨度15年的动画系列片画上句号。
在技术派影迷为戴着3D眼镜看动画的立体效果惊呼的同时,《玩具总动员3》却用影片主人公15年的成长故事,回应技术大于艺术的质疑:技术像约会时的衣服,能让你眼前一亮,但是故事才是决定电影和观众这对情侣是否能到一起的缘分。
“技术洗牌”是动画行业无法回避的话题,计算机技术的全面应用,已经让《狮子王》为代表的手绘动画成为回忆。
不过,一向以技术前卫形象出现的美国皮克斯公司却称,“最成功的动画片,不是那些在影院中引爆尖叫的技术流,而是几年后你还能记得住形象和情节的影片。
”凭借《飞屋环游记》获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皮克斯的故事创意总监罗尼·卡门告诉记者,不管是3D、4D,哪怕日后发展出“8D”,技术改变的只是电影的制作和观看模式,“说一个好故事,才是电影最原始的工作。
也是一部动画片最值得炫耀的部分。
”在卡门看来,技术不是动漫艺术的决定因素,中国动漫业完全不用急于采用最先进的技术。
虽然美国一直是动画技术的领军国家,但是哪怕在皮克斯浓重的光影下,日本的宫崎骏依旧被奉为偶像。
他至今坚持手绘,很少使用所谓最先进的技术,这种坚持一直到他最新的作品《悬崖上的金鱼姬》。
更“夸张”的是,宫崎骏还故意做减法,尽量让他的作品画面风格简单,故意标榜“手绘”和流行的计算机动画对抗,强化故事本身的吸引力。
在《宫崎骏的暗号》中,宫崎骏公开挑战计算机技术,“在技术年代,一切都可以靠科技来轻松完成,可我就是不喜欢顺风车,绘画不可以投机取巧,故事更不能依靠技术叫卖。
”他甚至告诫晚辈“最好不要碰电脑”:“看起来电脑技术使人自由,其实很容易使独具匠心的制作变成流水式的生产。
计算机动画还有3D技术,大家不能向一个风格投降。
” 但遗憾的是,时下许多动画工作室要求应聘者至少掌握5项动画应用软件。
有人说,“这里已经将以往造梦的动画,变成纯粹的技术活。
”宫崎骏“不能向一个风格投降”的忠告,此刻更像是对动画艺术式微的忧虑。
换个角度看经典,不妨想想“后现代” 动漫行业的理想模式,是从电视播放和相关出版物中收回成本,然后以形象授权和衍生产品盈利。
1980年代开始在中国风靡的《铁臂阿童木》,去年推出了全新电影版。
几乎每年都有新内容的系列故事,前后说了30年;授权产品也从铁皮铅笔盒上的印花,发展成全系列玩偶。
而30年间,这些授权产品的产值超过了300亿元。
同样“集体怀旧”的中国动画角色,唱主角的也只有超过20年历史的孙悟空、哪吒、黑猫警长、葫芦兄弟。
很多看着动画长大的“80后”,发现陪宝宝看的动画中的主角和自己小时候的并没有两样,故事也还是一成不变的“好人捉坏人”,只是市场上相关的衍生产品却很少,宣传时也强调“怀旧收藏”,而非“流行消费”。
同样的怀旧,为什么海外动画比中国原创的盈利效率高?
有专家开出“药方”:“经典同样需要现代意识的解读”。
这几年,中国动漫迷追捧的动画形象,有《机器人瓦利》里未来地球废墟上的机器人瓦利、《海底总动员》中为找寻孩子游遍海底的小丑鱼和《美食总动员》中生于厨房做得一手好菜的老鼠。
他们看似没有共同点,故事却集体充满现代意识,集体笑傲票房,领跑衍生产品市场。
“我们没有具体的现代意识和感人标准。
”罗尼·卡门说,皮克斯每部动画片的编剧有六七人,每个人都得提供感动自己的细节去补充剧情的各个段落。
拍摄《飞屋环游记》时,卡门的父亲躺在病床上不能说话。
那时,哪怕在工作室,卡门眼前也时常闪回童年被父亲领着从老家菲律宾来到美国的情形。
“我爱他,但是我知道时间不多了。
”于是,卡门把自己的感情放进了《飞屋环游记》开头的故事中:在艾丽去世后,老卡尔被思念包围,固执地保持着屋子里的陈设,一遍又一遍地翻看那本家庭老影集。
夸张的动漫角色的眼睛后面,原来是不折不扣的真情实感。
成长和失去,是每个人都能体会的感觉。
在海外动画人眼里,《飞屋环游记》编剧加强感情戏的做法是重塑经典时可以普遍运用的:“以中国观众熟悉的动画形象孙悟空为例,猴子从一开始的傲慢无礼,发展成最后的谦卑成熟,是什么改变了他,他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这是一个能让人对照自己的角度。
只要换个侧面,经典同样可以很现代。
” 本报记者 王磊自己小感慨:中国动漫的悲哀,让喜欢看动画的我们黯然伤神。
近期上映的《梦回金沙城》10分的评分只拿到了4分。
中国动漫什么时候才能摆脱日漫的影响和强势的美国技术的冲击。
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多出些孙悟空这样的经典人物和影片。
而不是贪多的《蓝猫很多问》,只追求长度。
要学会在动画中给下一代讲故事,不是一味的重复。
╮(╯▽╰)╭悲剧
看过几个短评和影评后发现,主要是当时影片做的宣传过于虚假和傲慢使其口碑低下的;我是在前年看的《梦回金沙城》,也就是有《大圣归来》这样佳作的诞生,也有《汽车人总动员》这样畸形的出现的2015年。
《梦回金沙城》:就电影本身而言吧,主题不甚明确,男主正儿八经非常国产的国产动漫脸就使人提不起观影的兴趣;但是其住所的街道小巷等场景,绘得中规中矩,颇有一番《虹猫蓝兔七侠传》那种2D形象套上静态场景的风味(呵呵~),使我抱着信心就以看场景画册般的心态看下去吧。
电影最出彩的地方可能就是男主和女主在金沙城郊外“打野战”时插入的主题歌和不断变动的唯美场景吧……除此之外,没有出彩之处了……剧情介绍的是男主性格变好了,我怎么自始至终都没看见男主的变化呢?
到最后不都只是个要撑场面撑不起来,只敢思春而没有去追求的毛头小子吗?
电影剧情糊里糊涂,我也看的云里雾里,还真应证了电影题目,我看的跟做梦似的。
若说一个小小的故事能带给观众那么一丝一毫的感动,说不定《梦回金沙城》就能成为一部佳作。
但是它既然没有故事,那就更提不上感动,再加上前期吹大炮一般的宣传,纵然电影制作组的梦再过美好,而现实是残酷的。
中国动画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物和情节的问题,不管是欧美流动画还是日式动画,其实他们在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说“人类”本身的故事。
这也就说明了动画人物的重要性,也给了动画的情节给了一个指向,那就是不管情节再怎么跳脱,再怎么超出常识,应该服务的对象仍然是观众本身的心灵。
想对那些动画剧本的作者说,高抬贵手吧,先把人心揣摩好了再写剧本吧。
一个好的动画,到底好不好看,和成本真的有关吗?
画面可以不够好,因为剧情真的没什么能说的地方了,所以观众才会挑剔画面不好,剧情给力的话,那么画面不好也只不过是一种积极的抱怨,而不会成为“致命伤”。
然后是一些吐槽,角色美型点不行啊?
女主角还是可以看看的,至少不像过去那样棱角分明了,男主角还是没法看啊,那个大叔头+光额头(我可以吐槽么)至少弄个板寸吧,现在的小孩理那样的发型,估计自己都想死了吧……然后素描的感觉太多了,最近放的《食梦者》,就是那个讲漫画家的动画,里面就明确说了,漫画是应该线条更简单一点的,区别于一般画作的。
然后画面的确挺优美,不看人物的话,我看了十几年动画的人也觉得没什么好特别挑剔的地方。
剧情没什么亮点了,才需要挑剔画面,所以挑剔画面什么的暂时先放放。
不过说起来传说中的搞基动画《弦月X影》画面已经是完美日式了,我还是比较倾向于这种,为什么呢,既然有这么完整的样本放在那里,还一定要搞所谓的原创的话,那纯粹是自找麻烦了,韩国人都已经直接画日式漫画,做日式动画了,人家的确做的还不错,没什么好在这点上坚持的。
兼容并蓄才是中国人应该有的品质,既然不错,那就不分国界拿来用用好了,既然要票房,那当然用最能达到票房的技术咯,一定要用原创来创收,真不知道该说制作方是缺根筋还是傻可爱了。
然后还是里面的各种neta,蓝色的巨人,不得不吐槽的东东,就缺些红点了,完全就是凉宫春日里那个东东啊我勒个去,这货不是凉宫春日,这货不是凉宫春日……象神什么的,我倒完全没有什么异议,抄袭不抄袭的,反正就当neta来看吧,最近的吐槽动画,用这样的手段也不少啊,不过个人比较倾向于制造原创neta,也就是不去向日本取经,而是靠自己的知识来弄——比如拿把武器,用途很多啦,吐槽为“瑞〇军刀”什么的,这一类型的,既不会与日本动漫产生交集,也可以当做笑料,还是全世界都看得懂的笑料。
还是得说,姜文的《让子弹飞》里的笑料真的很不错,是不恶俗的笑料,而且的确是原创的呢,至少是能让人会心一笑的。
还是那话,能让人会心一笑的动画,成功了;能让人感动到哭的动画,非常成功;能让人思考的动画,值得看;能让人长久思考的动画,甚至带动一批人思考的动画,那就神作了。
中国动画还要走很长的路,先做些能让人会心一笑,能让人感动到哭的动画吧。
这需要好的剧本才行呢。
最后一句,人物要美型点,青少年不爱美的没有的吧,大叔头或者凸额头可以省省了。
曾经有某吐槽动漫说“凸额头是稀缺资源”(neta贫乳是稀缺资源)但是在中国,可不是稀缺资源,天天看得见的玩意儿,还用跑电影院去看么。
角色终究是太弱,人物很多时候和环境的光影就不搭调。
但场景还是不错的。
配音是硬伤,爸爸的形象有点抄日本的
整个个影片就像是一部美丽的异域风景介绍片。
画面真的很美,但是剧情太弱智了。
从头到尾就说预言金沙城会遭遇灾难,结果毫无悬念。
主人公从头到尾都那么弱智,看不出哪里感人。
最后那一扑,毫无征兆,以为要自杀呢。
新华每日电讯李坤晟 6月23日下午3点,苏晓虹长长舒了一口气。
她刚得到消息:《梦回金沙城》的首映档期改期,避开《唐山大地震》,票房可期。
“6年的制作过程中,我一直在向宫崎骏学习,争取画得和他一样好!
”作为制片人和编剧的苏晓虹说。
向宫崎骏学习 苏晓虹与动画电影结缘于2004年。
那年,被《名侦探柯南》、《蜡笔小新》打得丢盔弃甲的中国动漫产业正重拾旧山河。
曾在国外从事期货和地产投资的苏晓虹嗅到其中商机,决定把投资重心转到这个自己并不熟悉的行业。
当年最火的国产动漫当属《蓝猫淘气3000问》,可苏晓虹对这种可爱片没有兴趣。
“我想拍一部《埃及王子》那样的作品”。
那年6月,过去几乎与动漫绝缘的苏晓虹看了好莱坞梦工厂公司在1998年出品的《埃及王子》和2002年出品的《小马王》两部电影后总结出一条规律:国外的动画电影无非是用自己文化里的经典故事讲勇敢与爱的主题,讲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他们能做,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她说。
从小在成都长大的苏晓虹选择了当地的金沙文化遗址作为故事背景,“金沙遗址发现了中原地区少见的大量象牙,金沙人和大象一起生活,这不就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吗?
”《梦回金沙城》的故事梗概在苏晓虹心里酝酿。
但作为一个投资人,资金的回报才是首先考虑的问题。
投资大银幕的动画电影在中国是否有前途?
几年来,苏晓虹当时的决定不时被身边好友质疑。
曾在《触动》杂志工作的小唐告诉记者,因为资金回报无法预期,不少人当时都不看好这个行业。
毕竟能像近几年《喜羊羊与灰太狼》这样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中国动漫太过零星。
更多的公司则可能因为一部在票房上失败的电影而消失,“远的不说,就说去年的《铁臂阿童木》。
票房惨败后,参与制作的香港意马动画工作室今年就清盘了。
” “必须向国际上的动漫大师学习,他们的作品都经过了观众审美和市场的考验。
他们怎么画,我就怎么画。
”2005年,制作团队在南京组建,苏晓虹确立了向宫崎骏学习的目标。
“美国人的高科技做不了,但日本人的手绘风格却并非不能达到。
”在苏晓虹眼里,宫崎骏是日本最著名的动画大师,向他学习,市场一定有保障。
从甩手掌柜到动漫专家 但很快,苏晓虹发现学习大师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
小唐告诉记者,中国是一个动画代工大国,每年上映的国际动画大片大多数都有中国动画人参与制作。
但通常的操作模式是国外送来原画,提出具体的细节标准,中国的动画人就根据要求依葫芦画瓢地制作。
久而久之,这些专业人才各有各的一套习惯,但又缺少对动画电影制作的整体把握。
就和施拉普纳当年告诉中国队球员“怎么踢?
把球往对方球门里踢”一样,苏晓虹只能告诉“各有各习惯”的创作人员“就按着宫崎骏的画”。
但宫崎骏怎样画,她不知道,她的团队也不知道。
“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没有统揽全局的人才”是最大的难题。
“中国的动画电影没有张艺谋、冯小刚这样的大导演,就算有钱也请不到。
” 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
很多原画的初稿,连苏晓虹这样的门外汉一看也明白完全没有达到宫崎骏的水平。
但她表示不满时,创作人员却直愣愣地说,我从来就这样画,要不你来画两笔。
很快,团队中的矛盾爆发了。
原画觉得编剧太过业余,自己根本无法把编剧不切实际的想法落实在纸上。
此时,苏晓虹觉得自己不能再局限于投资人这样类似甩手掌柜的角色,她必须参与到一线创作中去。
她在休息时间恶补了50多部国外的经典动画电影。
“我和团队一起看教材,看宫崎骏的电影。
一帧一帧地分析他画的头发分了几层;每个表情时,嘴唇怎么动;人物瞳孔里的细线怎么画,高光点在哪里;在不同的气氛下,同一个场景的色彩有什么区别……” 有一段时间,苏晓虹每天下班之后,就和导演一起分析当天进展,并及时向业界朋友请教,直到深夜。
第二天再跟第一线的创作人员分享总结经验,让他们去完善实施。
“一张不满意,我一定要创作人员重画。
直到效果和宫崎骏一样为止。
”6年中,《梦回金沙城》的原画创作画稿28万张,用纸3吨。
苏晓虹慢慢积累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动画电影制作标准:音效5-6声道杜比;每秒原画一定画满24张……曾经很少看动画电影的苏晓虹现在已是对动画电影的17个环节如数家珍的动漫专家。
“这部片子我做了6年,最大的收获就是确立了一套属于我自己的动画电影制作标准,整合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
” 不做“二日本” 男女主角骑着老虎穿过碧蓝澄净的湖面、绿荫参天的大树轰隆倒下惊起飞鸟无数、华丽宏伟的皇宫、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短短一分钟预告片里的剪辑画面精致得让人心醉。
但在获得好评的同时,也有网友表示了质疑: “男主角骑自行车的镜头让我想起了《侧耳倾听》,男女主角骑在动物身上奔跑不是《幽灵公主》吗?
” “男女主角一起看日出的场面,分明是新海诚的《秒速五厘米》嘛!
” 网友颜台雪表示,学宫崎骏?
在中国,真的不看好!
苏晓虹并不介意宫崎骏电影的痕迹。
恰恰相反,她认为,日本人的技术标准、蕴含中国文化的故事情节和爱与奉献的永恒母题是中国动画电影获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如果说学习大师就没有前途,那宁浩的‘疯狂系列’为什么又票房过亿呢?
”小唐认为,在中国有很多人学日本动画,但又总以自己的特色为借口偷工减料,最终只能沦为粗制滥造的“二日本”。
2006年,苏晓虹带着《梦回金沙城》的半成品参加日本东京动漫节和法国昂西动漫节,“欧洲人都问我们是不是给日本人做的代工,他们没想到中国人还能画这样的作品。
”那是苏晓虹第一次对自己的作品有了信心。
四年过去,苏晓虹说“影片在某些方面肯定和宫崎骏还有差距,但在一些技术细节的处理上,我认为这部影片已经超过了宫崎骏。
我相信这部影片将为后来者设立一个准入的门槛。
”
首先我是冲金沙的题材 来寻找看这部电影的。
看之前也无意间看了不少评价,劣评为主,但不妨碍自己静心看这部片。
先从各个方面来看看吧人设:典型的国产90年代动画造型,不时尚 也不奇葩,普普通通缺乏惊喜,那平庸的象神和BOSS那造型必定遭人诟病...如果换上日式造型,能时尚标识性高一点,那么市场接受度肯定会好很多。
可惜可惜,虽然也少不免会有喷子喷模仿日本...以及更像某卜力的作品...关于国产写实人设风格该怎样一直就是个世纪难题啊...动画:还只是勉强上电视的水平,日本的TV番甩他九条街,动作生硬,中间帧少,人景结合多处显现BUG... ,国内总是把电视水平的东西就勇于搬到大荧幕去....这是远远不够的。
场景:有可圈可点之处,能带观众进入那个国度,中规中矩还可以。
就是书斋处设计和后面的箭雨实在是太像张艺谋的英雄,嗯···这应该是借(cao)鉴(xi)吧...音乐:个人认为十分不错,音乐用得很到位,不像国内多数的电视动画瞎弄一些音效,能让人看下去音乐也有很大功劳,原创歌曲也很有味道。
剧情&导演:(这是最重要的一环,哪怕画得再不济,剧情好了不至于差评),很多人说老套,可是老套其实不是罪,很多好莱坞大片也是老套到爆,但人家就是好看。
可见更多该注意的是处理是否得当,和有没有新的东西加入。
从架构上,此片还是没有过失的,题材也适合做电影,娓娓道来,叙述也比较流畅,直到高潮部分(本来很期待),那场大灾变显得很莫名其妙,然后节奏也随之崩坏,开始糊弄(估计导演也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破剧情了),BOSS炸街画面和观众反应结合得让人无力吐槽,然后也莫名其妙地搞定了BOSS...最后收尾小孩回去那还算可以,但高潮差,你也说不过去啊,剧情是一个整体容不得主体崩坏。
这也是扣分的最大因素了。
其实观众对国产动画还是很宽容的,我也是从一开始的赞赏到高潮崩坏的惋惜,真心希望国产电影能把一剧之本做好,也别像魁拔那样弄一些不完整的故事和大世界观来忽悠观众。
关于诚意还是有的,片子成本是肯定没有报道的高啦...总体来说 还是就差那么一点 勉强给个三星。
继续加油吧!
场景做得很棒的说 可是动画和故事结构嘛 额。。。。
画面精致音乐和音效很好剧情弱(可能是片长所限)配音幼稚~剧情的硬伤在于:邪恶是无缘无故的,这使得正义变得无力和莫名其妙
宣传的时候说大话不好
我本来以为是宝莲灯类型的,结果在全场就我一个人看的情况下不断的绝望,穿越,虚空的元素。。很扯
不错的中国动漫电影🎬
10.0
非常有宫崎骏的影子。
背景画的挺好,然后没了
中國近年來動畫在技術上最讓我來氣的一點,就是電腦繪圖導致所有活動線條都是同樣粗細、電腦上色導致區塊顏色完全喪失層次變化,遠遠不及手繪動畫來得細緻和立體化。唯一一部入圍過Oscar動畫長片初選名單的中國動畫,但其劇本上嚴重的缺陷根本讓人覺得擔不起這個榮耀,抄襲痕跡過重。
CCTV-6九月份放过,只看了一半。
人物软趴趴的个性不鲜明 造型不柔和而突出 言语弱、幼稚而不合理 故事没有露骨的冲突和激荡 公主竟然为了一只无缘无故的狗说恩人,导演这气度小的,画面再优美又如何?
小时候看过
画风精致,但太有宫崎骏的影子了……故事情节就不说了……爱之深责之切
太卡。
想了想还是给2星吧,本来觉得如果剧情狗血点就给个3星,毕竟背景还挺好看;但是中间展开的部分起直接全面崩盘啊,角色之间毫无关联,剧情推进莫名其妙,加上仿佛新手做的分镜,简直太弱了,还不如狗血呢。。。音乐也不给力,就看个背景吧
成都男娃儿穿越剧...宫老头情何以堪啊,可能小孩儿看着好点,金沙博物馆还是不错的。
小龙对着消失的象神行了一个少先队员礼让我脑袋上飘起一个大大的问号…十年前的国漫 还是以鼓励为主吧…
美丽的金沙城中,碧水幽巷、浩瀚星夜、飞花冷雾……《梦回金沙城》通过5年的精心制作,用纯手绘的写实画面展示民族文化的价值理念,人物的造型细腻分层、感染人的色彩设定、写实画的真人表演都在创建中国精品动画电影新的技术准则,向中国动画片的黄金年代致敬!
戳两个小时的便便,都比看这片子更有意义和乐趣。
那销魂的少先队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