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这女主真的好美!
第二,两个男帅女靓的盲人主人公好不容易找到爱情,两个该死的混蛋结束了这一切。
第三,印度电影可以一如既往可以抨击时政,与我们中国风格大不相同。
像电影中的私刑,我们的结尾一定是得到严惩。
其实拍拍电影,批评下时政也无妨,说不定会推动时代进步,不一定就会教坏人。
电影拍得很美,特别是男女主人公,以及主人公决然复仇的决心!
这电影过于辣鸡我甚至懒得点剧透警告。
本片最大的两个问题:其一、复仇部分的“完美犯罪”根本不完美,我原本以为会有什么高智商局,结果最终也不过是“将某人约出来然后杀掉”;其二、男主对妻子的爱情看上去根本就不对头,让人感觉他爱的并不是妻子,而是自己。
关于复仇的部分吧,其实问题也不算那么严峻。
说到底,男主只是个普通人,我也不期待他像阿婆小说里的凶手一样设计出超级精巧复杂的局,然而他一开始跟警长那里放了大话说要犯下“完美犯罪”……那你既然没那个本事,干嘛要打草惊蛇啊?
就直接开始复仇然后警长来调查的时候装傻不是更合理一些吗?
现在可好,人家一开始就锁定你了,要不是这个片区的警察似乎都是智障,否则根本不可能轻松解脱。
复仇还有各种奇怪的bug,比如说议员破门打翻蜡烛导致爆炸,自己居然没连带着被炸死,这个爆炸简直逊到极点。
不过最要命的还是这部电影的情感内核之虚假。
男主的动机都是为了给挚爱的妻子复仇——但又或许不是。
妻子被强奸后夫妻走投无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但电影的重点几乎放在了男主的痛苦上。
男主无法从事自己的配音工作,男主因为感觉自己的无能无法安慰妻子,妻子被侵犯了但男主因为社会的黑暗也同样被侵犯了,甚至最后妻子的遗书都说自己自杀是不想让他继续受到伤害。
可是,拜托,妻子才是被强奸的那个人啊。
她遭受了这样的伤害,反派为了毁灭证据还绑架她,把她关了一整天,随后她的证词不被采信,丈夫对自己态度疏离——但是我们几乎看不到她的视角。
在她死之前的闪回里,她甚至多少开心地做着饭,还和邻居家的孩子有说有笑。
我不是说强奸受害者一定就要哭天喊地蜷缩在床上,每个人都有应对创伤的方式(而被强奸毫无疑问会带来创伤,人被打了都会不开心,更别说这种方式的侵犯了),可是对比之下,女主受到的伤害毫无疑问被弱化了。
她最好的呈现自己痛苦的机会是和男主说他们应该分开的时候,男主没有反驳她的“我知道你觉得我已经和以前不同了”。
然而之后她似乎又想通了,可是电影没有告诉我们她是怎么想通的,哪怕让悲伤的女主摸着男主送给她的那块表,想起甜蜜时光从而重拾对爱情的信心呢?
但是她就是在遗书里告知他自己想通了。
就算本片的重点是男主,反映一下女主的痛苦也能让整部片子的情感变得更加充沛有力。
可是我们只透过男人的眼睛来看这一切,我们只感受到男人的痛苦。
其实一开始我就确信男主也是一个反派角色。
他只为了“能听见你的声音”而强行给女主买高跟鞋,尽管她明显穿着走路时歪歪扭扭;之后他又拒绝让女主使用盲杖,说是有自己牵着她的手就够了,然而到头来还是松开了她的手。
这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的行为和真正的浪漫差十万八千里。
最终,连带着其他不算那么有问题的行为也让我感到膈应了:拉着女主跳舞、尽管她有表还给她再买一块(虽然她之前的那块表对她来说有着纪念意义)、甚至一开始女主表示不想结婚还非要表示自己想结婚什么的,放在别人身上不是什么大事,但放在这位男主身上就只让我看到自大和自私。
就是他的自大和自私,才让他没能对妻子的分手请求作出回应。
就算再怎么对自己失望或者是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回一句“我爱你”或者“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你心里在意对方,就算再没有话讲也总归能传达些许心意。
但是他没有。
就算遗书里说女主知道他是爱自己的,但他当时的表现仍然可鄙,这是原则性问题。
遗书一事更让我匪夷所思。
发现女主自杀之后,男主明显摸到了纸,但当时就没有想到要看,甚至让它掉在了床底。
就算当时过于难过,这也可能是女主留下的最后话语(就算无法肯定是遗书),一时不想看也好歹收起来吧……你到底有没有在意对方啊???
就连最后,复仇也只是为了让他,男主,得到心灵的平静而已。
对此我只能翻白眼并且后悔买票进电影院。
满足你对所有不公的反抗和审判
满足你对所有不公的反抗和审判
满足你对所有不公的反抗和审判
满足你对所有不公的反抗和审判
满足你对所有不公的反抗和审判
满足你对所有不公的反抗和审判只想看完电影,发个想法,但是系统说我的评论太短。
印度电影,在剧情设计上还是值得学习的,也是比较细腻的。
让你觉得不可思议也有道理,这很像欧亨利的小说。
这个故事,其实没有什么很特殊或者新奇的地方。
这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受到不公正想法后想做的事情,但是不是像主人公一样可以实现的。
也正是这样才是电影所要表达的,这个世界不完美,还需要努力,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从电影本身来看,用了很大的篇幅去描述复仇手段,也就是说很符合它的主题,就是为了复仇。
没有用很多的画面去展示两个人的甜蜜,那样估计复仇的基调会平淡很多。
但是,前面不长的篇幅,可以看出两个人的恩爱和幸福,也就知道为什么他有那么大的仇恨。
相亲时的幽默,让人很舒服;跳舞的场景让人很向往;一不留神就开唱,当然是印度的特色;商场购物,失而复得的新喜;看房子流露出对未来的憧憬和幸福。
很多很多这些小事情让人觉得很亲和,不是那种高不可攀的恋爱。
电影前半部分告诉我们,要幽默可以帮你增加闪光点,随带解决单身问题;后半部分告诉你,no duo no die。
系统,你再不让我通过,我可要剧透了。
蛮喜欢建筑工地的几处伏笔的,曾经带给这对新人美好生活希望的地方,也帮助男主送走了恶人,步入新的生活。
不用刻意制造太多反转,大快人心的复仇结局才是观众心之所向。
与其说是开金手指开太大,不如理解为男主为了实施复仇计划费了多少心思布局,花了多少时间提前熟悉现场地形。
因为决心足够强烈,因为准备足够充分,所以才能在三次与视力正常的恶人的搏斗中取胜。
原本对该片没什么期待,看片名以为只是一部普通的美国动作片外加肌肉秀,可没想到是一部印度电影,而主角居然还是残疾人。
影片开头是中国人非常有代入感的相亲场面,只不过相亲的是盲人,从陌生的抗拒到相识、相恋,一切都显得非常自然美好,相信有过相亲经历的小伙伴们肯定会对这些会心一笑,不过影片没有仅仅停留在这些表面,很快画风一转,女主角被强暴,警方不作为,女主自杀,男主开始复仇,真正的故事拉开序幕。
影片每隔一段时间就设置了一个小高潮,抗拒相亲→甜蜜相恋→盲人的不便→男主的天赋→女主被强暴→证据被毁灭→警方不作为→女主自杀→男主复仇,故事层层推进,每个环节丝丝相扣,时刻抓住观众的眼球,罗斯汉的表演非常出彩,很多细节也设置的相当巧妙,此外印度特色的歌舞和音乐植入也毫无违和感,反而有种让人眼睛一亮的感觉。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就是那个司机用手在他们眼前来回晃,看看是不是盲人。
这个情节很多电影都有,每个盲人看不见的原因或许不一样,但这种方式他们其实是能察觉到的,一般情况下盲人都能感觉到外面光线的变化,就像你闭上眼睛也可以感受到手电筒的照射,因此他们往往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走到一堵墙面前也会自动停下来,这并不是什么特殊能力。
另外要提醒的是这个动作大家不要随意去做,因为这是对盲人的不尊重,除非你是做医学检测或事先作了说明并得到允许。
宝莱坞电影充分借鉴了好莱坞的编剧手法,将那一套流程融入到自己的电影体系中,而且还学的很好,相比中国大部分国产片还远做不到这点,各种不接地气的高富帅,各种生硬的恋爱,强行安排一方为另一方挡子弹……印度和中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片中的故事甚至可以直接搬到中国,照样可以反映国内的社会现实,可为什么我们拍不出来呢?
当然影片并非完美,从爱情故事转到复仇主题略显突兀,复仇的手段存在BUG,贪腐的警察依然逍遥法外……但瑕不掩瑜,该片依然是一部值得推荐的上乘佳作。
没有什么完全适合所有人的,只有适合自己或者不适合自己!
说歌舞的,只能说文化之间的差异吧,或者这是他们电影与歌剧的结合,在者歌先不论旋律如何,歌词真的没得说,那才叫真正的歌词,诗歌诗歌,歌词如果不靠旋律读起来有诗的感觉那才叫歌,不像国内的,瞎编乱写就是歌词,只要配上些旋律就敢大声的唱出来了!!!。。。。。。。。。。。。。。。。。。。。。。。。。。。。。。。。。。。。。。。。。。。。。。。。。。。。。。。。。
最近的院线电影真的是一个扑过一个。
6月第一周上映的影片,不仅国内没啥爆款,连国外的好莱坞大IP都扑掉了。
一水的6分片,制片方真会为观众省钱啊然而要看口碑,这部唯一上7分的《无所不能》竟然是一堆烂片里的最高分。
7.1分虽然是矮子里面拔将军,可也绝对称不上是一部佳作。
一部结合了《一个母亲的复仇》和《调音师》的电影,汇集全爱情,犯罪,悬疑,复仇等爆点元素,打眼看上去相当热闹。
再加上这个,长得活像史泰龙、布拉德·皮特和迈克尔·杰克逊三合一的印度“天王级”男星,赫里尼克·罗斯汉。
还有美艳的亚米·高塔姆,再不济也是个浪漫养眼的爱情电影吧?
前半段还真是传统的印度爱情片套路。
男主罗汉是名盲人,但他乐观自信,还是名职业的配音演员。
在朋友的引荐下,罗汉结识了漂亮的盲人姑娘苏,并对她一“见”钟情。
很快,两人就确定了恋人关系,进入了婚姻的殿堂。
可是好景不长,突然有一天,当罗汉照常去公司上班后,两个流氓潜进了他们家中,轮流强暴了苏。
而等罗汉回到家,发现被绑在床上的苏时,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罗汉气愤的报了警,但收受了贿赂的警察,不仅没有理会他们,还派人绑架了二人,并将二人丢进海中,任其自生自灭。
当他们逃出来赶到警局时,强奸事件早已过去了30多个小时。
罪犯留在苏体内的证据也早已被损毁殆尽。
没有了证据指认凶手的罗汉和苏,还被警察指责是报假案。
见到官匪如此勾结,罗汉和苏都沮丧极了。
回到家中的罗汉夫妇原本以为事情隐忍就会结束,但谁料逃过法律惩罚的两个流氓并没就此收手,反而很快再度潜入罗汉家,强奸了苏。
大流氓阿密特还告诉苏,只要自己高兴以后会经常来侵犯她。
不堪折辱的苏终于无法忍受,便用一条白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其实到这里,整个片子还没什么大问题,除了偶尔破坏节奏的“歌舞环节”,整体还算不错。
但条姐做梦也没想到,《无所不能》的后续剧情竟急转直下,又搞起了“高智商复仇”的卖点。
还记得《一个母亲的复仇》是怎么扑的吗?
就是因为满是bug的剧情,根本爽不到看惯高智商对垒的国内观众啊。
先是大流氓阿密特的哥哥马特洛(议员),也就是绑架罗汉夫妇的幕后黑手,直接跑到男主家中,一通嘚瑟自家弟弟是如何侮辱他的妻子,自己又是如何神通广大的安排策划,为弟弟洗清嫌疑。
并威胁罗汉不要试图找媒体曝光,因为自己有权有势,啥都搞得定。
拜托,你可是个议员啊,这种幕后大boss竟然没有一点沉稳劲,逮住机会就各种挑衅,不是自己找死吗?
这下罗汉毫不费力的就得知的三个需要复仇的对象:大流氓阿密特,小流氓瓦西姆,议员马特洛。
对司法极度失望的罗汉,随即开启了“高能”的复仇模式。
精通声音模仿的罗汉,首先录下三个复仇目标的声音,并进行模仿,直到完美复制出他们的音色。
然后模仿议员的声音,给警局内线副局长打电话,要求副局长找理由监禁瓦西姆三天。
不要问罗汉是怎么知道副局长就是议员内线的,片子里没说,条姐也不知道啊。
当然也不要问副局长接到陌生号码来电,为什么问都不问缘由,直接听从电话里的“议员”吩咐照办,一点警觉性都没有。
也许配角傻到一定程度,才能彰显出主角的“智慧之光”吧。
接下来罗汉又模仿阿密特的声音,打电话调戏瓦西姆的妹妹。
瓦西姆的父亲怒不可遏的来找阿密特理论,不料扭打之间竟被阿密特刺伤。
罗汉一手挑拨离间的好把戏,将众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此时,出狱的瓦西姆接到了“阿密特”的电话,试图解释两人之间的误会。
瓦西姆赴约,可不料来与他见面的却是罗汉。
在黑暗中,能听音辨位的罗汉,轻而易举的干掉了瓦西姆,让他如苏一般,吊死在空中。
接下来好戏来了,警察到场,指纹和现场物证通通不采集,只盯着一条罗汉留下栽赃阿密特的手帕不放,直接把远在另一个城市的阿密特定为嫌疑人。
真心为这帮警察的智商捉急啊,大概在编剧眼里,男主的主角光环大概能直接蒙蔽反派的心灵,不利于男主的证据通通看不到。
这还不如让主角光环,直接感化反派投案自首来的痛快。
第一个目标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干掉了,接下来是大流氓阿密特。
这次罗汉模仿议员的声音,打电话约出了阿密特。
二人一见面就大打出手,但这次没那么容易,因为在光线明亮的环境下,罗汉根本不是阿密特的对手。
可编剧依旧没有放弃罗汉,直接让罗汉嗅出对方的脚臭,判断出位置,一击爆头。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这么神奇,脚臭成了反派的最大弱点。
哈哈,看着编剧这么辛苦的逗笑观众,我都不忍心吐槽他了。
然而设计干掉阿密特后,这次终于轮到议员了。
而罗汉又开挂了。
还记得黑人中那幕躲子弹的情节吗?
暴帅有没有,但那是科幻片啊喂。
可这次我们的盲人罗汉,仅凭借听声辨位,竟然也躲过了子弹,神奇的干掉了所有人,还能全身而退。
只能说这主角光环真的太强大了。
正常人都难以完成的计划对于盲人来说,简直不是事。
虽然影片的节奏相对传统商业片来说,完成度还是在及格线以上的。
但由于观众其实对于高智商复仇片的需求,说到底还是希望得到更强的爽感和智商上的碾压。
好的商业影片总能时刻牵动观众的情绪,让观众毫不费力的跟着剧情走。
可满是bug的剧情却会伤害掉观影过程中的流畅爽感,一旦出现太过弱智的bug,观众总会不由自主的去挑错,并在心里早已吐槽了上万遍。
使得一个本来轻松的观影体验也会充满负担。
男主和女主虽然都是盲人,但男女主都是很独立、自信的人。
男主是配音演员,女主是社会组织的钢琴教师,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谈了40分钟的恋爱后终于结婚了,才过了新婚之夜没多久,美丽的新娘被两个小混混盯上了。
趁男主上班不在家,小混混光天下日潜入小夫妻家里qj了女主。
男主回到家发现狼狈的妻子,痛不欲生。
原以为警察的介入会让真相浮出水面、将坏人绳之以法,谁知小混混A的哥哥是地区的参议员,用金钱、权利和警察局长一起掩盖了弟弟的罪行。
谁知没过多久,小混混再一次将女主qj了,女主不堪忍受,最终含恨上吊自尽。
男主从此走上了为妻子复仇的道路,高智商的男主精心策划,利用自己模仿声音的才华和出奇制胜的听觉,先后将小混混b、小混混a、小混混a的哥哥引入一个又一个圈套,最终为女主报了仇。
而警察局长始终找不到男主杀人的证据,连最后一个证人也是盲人,无法进行指证。
故事就这结束了,男主将女主的骨灰撒向了大海,表示一切都已释怀。
虽然都是盲人,在他们的世界中是一片黑暗,但是美丽贤惠的苏普丽雅遇到了高大帅气的罗汉,一加一大于二,他们都感受到了光明,生活、人生从此不再黑暗。
作为主角的罗汉,让我们见识到了作为盲人的不易,但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正义之感,对生活、人生的信心和热爱。
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缺陷,内心却从来没有丧失对美好的向往,不管是苏普丽雅还是罗汉,还是万万千千的盲人,他们唱歌他们跳舞,他们享受着生活中的一切,与那些健全的人士相比,他们才是真正的健全之人。
尤其当罗汉面对妻子的离世,满含热泪,怒火,复仇的勇气和坚定在罗汉的展示下,更显得无比纯粹,将一个个恶人除掉,无疑就是现实版的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1.不少影迷评价《无所不能》是“《调音师》与《一位母亲的复仇》的结合版”,恰如其分。
整个故事简单地讲,就是盲人复仇的故事。
导演用了不少类型片的叙事模式,来让电影变得好看。
一开始,观众可能以为电影讲盲人相爱的故事,甜蜜、温馨,因盲人这一弱势群体的设定变得更加动人。
但紧接着,剧情急转直下。
浪漫的爱情故事遭受磨难,女主角被反派力量奸污至自杀,男主角踏上了艰难的复仇之路。
电影类型迅速切换到充满暴力和血腥的犯罪复仇片,与前面温情感人的爱情片形成对比。
这不正是印度电影的特点?
极尽夸张之能事,怎么直接怎么来。
这些看起来过度、夸张、逾越生活常识的桥段之所以能被人接受,原因在于印度独特文化背景的加持。
就如前半程数次出现的歌舞段落,冗长而无必要,却早已成为印度电影的标配。
如果一部印度电影没有载歌载舞的段落,简直让人疑惑这还是不是一部印度电影了。
印度电影正是运用类型片行之有效的叙事模式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如果说早年中国观众对印度电影煽动性极强的表达方式仍有隔阂,那么经过近几年院线的轮番洗礼,接受早已没有难度。
甚至于,这种情感表达正在成为主流,现实生活隐藏的秘密法则在影像中不再有效,最好把表达的东西直接抛予观众。
2.《无所不能》之所以“好看”,还有另一层原因。
整个故事其实是典型的“好人受难”,这不只是《圣经》中《约伯记》的叙事模式,同样也是古希腊悲剧的叙事套路。
尤其是后者,影响深远。
在某种程度上说,《无所不能》是一出现代悲剧,人物和故事都能在古希腊悲剧中找到原型。
古希腊悲剧讲的是人在不公命运下遭受苦难,主人公为了显示自己作为人的尊严抗争命运的故事。
即便这种抗争一开始就注定失败,主人公仍然不会放弃。
正是在自觉选择走向陨灭的意志中,“悲”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了出来。
现代的悲剧不可再讲什么命运,因为这是众神退去的时代。
现代悲剧之所以还能称为悲剧,原因在于人继续捍卫他的尊严。
如果说希腊悲剧中的角色面对的是不可知的命运,那么现代悲剧中的人面对的则是不可见的权力。
后者是由官僚体系密密结织,对于普通人同样起到“决定命运”的作用。
《无所不能》的男主角罗汉,善良温情,有着美满婚姻,除了眼睛看不见外没有任何缺点。
甚至由于眼瞎,他额外发展了自己的听觉能力,从而比常人更能判断危险和适应现代生活。
这虽然是电影创作者一厢情愿的设定,但不可否认罗汉自一开始便是十足的好人,而且被当做潜在的英雄塑造。
3.罗汉缘何要遭受苦难(妻子被奸污至自杀),这是无法探问的。
俄狄浦斯为何跌入“杀父娶母”的厄运,同样没有解释。
这只能认定为是“好人受难”的逻辑使然,来引发观众身上的悲悯与恐惧,从而让他们的精神得到净化(悲剧的目的)。
罗汉面对的不再是命运,而是强大的权力。
是议员与警长的勾结,如同密密织就的天网,将他隔身在外。
权力有其运作逻辑,这是作为普通人的罗汉无法探问也无法知道的。
最开始,罗汉尝试通过法律手段来寻求正义,但很快,他便发现权力之间互有勾结的关系。
在正义无法通过合法手段得到伸张的情况下,罗汉只能逾越过法律,依靠自己的力量与仇人单打独斗。
罗汉的复仇一方面是为妻子雪耻,另一方面也是显示自己作为人的尊严——电影中数次出现了罗汉受辱的场景,不是没有原因的——尊严对于盲人来说更加珍贵。
这是悲剧的逻辑,也是英雄诞生的法则。
不同的是,悲剧中的命运抗争不过,主人公知道并毅然选择走向毁灭。
这种主动姿势捍卫了人的尊严,像是对命运的无情嘲讽。
现代悲剧因为众神不再,外界的强力成为不可抗拒之物。
如《无所不能》所显示的,罗汉最后击败反派力量,成为一名英雄。
4.片名“无所不能”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指男主角罗汉行动力上的“无所不能”,虽然眼睛看不见,但通过听觉训练,他可以比常人更为敏锐地发现新事物,注意到危险,完成日常家务和工作。
虽然有夸张嫌疑,但这是罗汉在电影后半部分一路开挂的必要铺垫。
第二层意思是议员和警长互相勾结、联合形成的官僚体系的“无所不能”。
罗汉几次诉求于法律都无果,说明看不见的权力非常强大,远远超越于个人力量之上。
罗汉要反抗不能通过体系内部留出的假性权利,而要在法律之外通过自己的力量进行积极地抗争。
这是个体与集体、个人与体系之间的差别,人既然无法直接对抗官僚,那么通过诡计让官僚内部产生质变,从而崩溃,便是可行的。
通过拟声,罗汉成功地在权力体系内部形成裂缝,再借助个人的聪明进行一对一的对决,慢慢将庞大的体系瓦解。
罗汉找到的正是这样的办法:在无法依靠体系内部的法律行使自己权利的情况下,罗汉借助自己的聪明绝技(配音能力)让体系形成内斗,令其奔溃瓦解。
最后他复仇成功了,显示了自己作为(盲)人的尊严,英雄由此诞生。
当然,“悲”的原初意义是徒劳和失败,这是后话了。
都是欧美电影的套路。已经看腻了,很多美剧,英剧比这个剧情好的太多。
调音师和无所不能让我对印度电影有了很大的兴趣。这个电影每个伏笔都让我觉得恰到好处,每个伏笔都用到了,虽然确实有很多bug,但是对于我这种喜欢看埋伏笔,前后串联的电影真的太合我的胃口了。
纯爱+复仇+攒劲的节目,附赠好听的歌曲、惊悚,一张票值回三张票价好吗
2.5.一个声优大佬的复仇。小伏笔有一些。
在我心里胜过调音师...
开挂的印度人,即使盲人也疯狂。
真TM尴尬
很像一个母亲的复仇啊。前半段完全是爱情片,一个自信快乐的盲帅哥和一个自信独立的盲女一见钟情,跳舞那段美极了,感动得眼泪都要出来了~后面情节急转直下,婚后的女孩被恶霸两次强暴,坚强的她怕丈夫未来会承受不住而自杀,从此男主踏上复仇之路。强奸和绑架因盲人无法指证而难以立案,最后又因同样的原因,警方无法取得男主杀人证据,绝妙讽刺。想比起来,我更喜欢爱情那部分,太美好了 就不能好好演一个爱情片吗555
完美的世界啊,大家都是瞎子!印度的电影产业链最关键的就是在故事上,这方面的设计已经非常成熟,完全知道故事如何好看。致于怎么拍,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当然中间哪些割裂的歌舞片段真的是不必了。
我觉得前面谈恋爱的部分还是值五星的,罗斯汉太帅了,女主也是越看越好看,不过后面的低智商犯罪我真是无力吐槽,但凡有个智商正常的角色也不至于被男主这么虐吧?还有这里的歌舞是推动剧情的手段,没有不必要吧,我觉得很赞呐
2023.12.02真是一部完成度绝佳的电影!重温:2025.03.09虽然对整体情节甚至许多细节依然记忆犹新,但重温时仍旧牢牢被影片吸引。这是一部非常戏剧性的电影,然而从运镜到表演,都是相当克制的,即便影片由始至终情绪都如此饱满,也不曾给人“过火”之感。Hrithik的表情控制简直出神入化,即使饰演盲人,那双眼睛都可以传达无比丰富而深沉的情感。
开头是印度之前的电影风格,唱跳,慢动作,撩你。不过男主我也觉得有点渣的意向,不是为你报仇了就是真的爱你。不过为你报仇,用血换血看的还是挺爽,只是一个盲人能这样无所不能,只是为了呼应标题吗?开挂的不符合逻辑。
喧哗 详略不得当 不需要一半时间讲爱情 后面就是反派死于话多 PS.不过印度电影给全球人民留下歌舞的印象也是厉害 什么片子都能加歌舞
男主角太nb了,怎么打也不死,眼盲比不盲的还厉害,开了外挂。但是我真的不喜欢这个故事,复仇的主题太沉重了。
3.5,完美的世界啊,大家都是瞎子。印度,强奸,政权金钱勾结,弱势群体的无助。
盲伪声复仇7.0
什么时候你们这些电影人才能明白,没有女性受害者也可以拍电影
让一个盲人穿着高跟鞋上工地,已经不是傻直男的问题了,是谋杀。
1.5星。宝莱坞流水线,本人无感。连着看调音师、一个母亲的复仇、无所不能,对这类印度真实事件改编、完美犯罪,复仇、剧情片真的是疲乏了,近期选择观看印度片都要慎重了,颇套路化......结尾海边一幕还不错,男主各种开挂,开篇费了半个多小时铺垫男女主爱情故事,结果还真是秀恩爱死得快,无语......完美犯罪什么的不存在,P.S,编剧食屎!
反派一口鳞次栉比的牙实在是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