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局长摘下墨镜的时候是激动的,明显看到了岁月的痕迹。
艾伦也老了,难为他没有吉伯作还要受吉伯的罪。
两星一星给艾伦一星给局长吧,不能再多了。
熟悉的BGM响起的时候是激动的,看完只想说,编剧这些年都经历了啥。。。
不谈演技,只谈剧情和逻辑。
(好吧谈女演员还是要谈点演技。。。
其实还有美貌)第一,当警察开始飙出租,出租的意义就不在了。
那辆白色标致的灵魂在于,一个在赛车场上也很能打的车手甘愿为了父亲去开这样一辆小出租,这是温情的一面,但对警察来说taxi只是一辆好使的车。
戏耍警察的如鱼得水,官方形象在整个电影系列里被黑得体无完肤,而里面的人还安于如此丝毫不愿改进,这是法国式自黑的幽默的一面,警察开出租让这一点也不成立了。
再则用taxi破案的另一个好处是隐蔽性高,跟踪监视玩赛车都毫无压力,这个优势在5里面同样不复存在。
当警察包揽了破案和飙车的工作,那还要拍档干嘛?
第二,反派蠢而且弱,更要命的是毫无特色。
先说特色,1和3的反派都是作案时极尽张扬嚣张,逃跑时自成一套且屡试不爽。
1里德国佬开红色奔驰抢银行,靠喷漆金蝉脱壳;3中瑞混血的秋带人化妆成圣诞老人明目张胆地作案开压路车暴风碾压,滑轮滑逃跑的时候两个警察一辆自行车追的那一幕堪称经典。
2里面的日本忍者开三辆黑三菱的设定也很符合人设。
4的重头戏不在飙车,比利时大盗照样坏得非常有辨识度。
再看5,搞不懂为啥意大利佬法拉利开到一半去开兰博基尼,是同时接了两家的赞助么?
还有居然把掌握了核心秘密的俩蠢货就那么轻易地放走了,想1的时候艾米利安只是去问几个问题车厂老板就直接端机关枪开扫,4里面艾米利安刚被捉到比利时佬面前就差点被毙了要不是蓓特拉拦下来。
而5里的反派都在干啥?
开趴?
第三,一边挖不出新梗,一边致敬经典得不伦不类。
情节的逻辑性弱到爆炸,为了造梗而造梗,结果尬得毫无意义。
局长的行动命名每次都是经典包袱,这次为啥说改就改?
局长耳根子啥时候这么软了?
那场部长在的车祸貌似在致敬2里的警车连环撞,实际模仿得不伦不类。
既然安排男二掉垃圾桶的环节致敬艾米利安,就该让他在爬女朋友墙的时候就掉,倒挂铁门本来可以发展成一个很好的新梗可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了,这条线就这么断了实在可惜。
整个警局原来是蠢得有趣,躲在厕所里抽烟,全办公室打苍蝇给局长当礼物等等,公务员上班的划水跟讨好上司的小心机都是将日常可理解的动机通过喜剧夸张的方式呈现出来。
再看看5,整个警局尬且恶心得令人不适。
还有女配那句"喊消防员救火"是莉莉的原话,可该角色无论是人设还是美貌演技一颦一笑都跟莉莉没法相提并论,花瓶角色太平了。
还有,丹尼尔的传说能别用精彩回放这么low的表述方式么?
第四,感情戏敷衍而轻佻,18年了还在一见钟情,睡了上司老婆被贬的男主在见到车库里的女人的第一眼就爱上了她并且明示要泡她,真的又轻浮又油腻。
想想丹尼尔认识莉莉两年也没敢造次还是莉莉先主动,得知莉莉怀孕载将军父女俩出门那次紧张得神经兮兮。
艾米利安仰慕自己有能力有美貌还特能打的上司了多久,小心翼翼求一起吃饭的样子,说"这是她第一次来找我"事后的样子,那才是感情啊!!!
5里的都是什么鬼!!!
第四,十年过去了你就给车装了一个液晶显示屏?
1到2的时候加了机翼会飞,2到3的时候加了履带会滑雪,4换了新车。
十几年前3开头已经能喷硝化甘油跑过高铁了,到了5你告诉我那个终极武器只能用一次?
最后,有人想念将军么?
不知道漫威几个嘴皮子超级英雄来到这部电影里会怎么样,一群嘴皮子在一起耍,但可以猜测的是,漫威那几个嘴皮子会输。
这电影里的嘴皮子那叫一个溜,语速又快,又能扯,关键动作表情也是各种皮,而且皮的人还不是一个两个。
电影很明显有种重启的既视感,新上来的一对搭档,未来应该还会继续出续集。
情节方面保持在前作的轨道里,不偏不倚,但也应为这样,很难突破。
喜剧效果方面,能感受到浓浓的法式喜剧味道。
动作场面上,还是很嗨的,轰轰的油门声加上汽车风驰电掣的速度,刺激着观众的肾上腺。
还有各种花式飞车特技,也让人惊喜不断。
但和《速度与激情》相比,虽然飞车的戏是不错,但场面还是不够宏大,不够惊险刺激,主要是被夹杂的喜剧成分削弱了,另外耍嘴皮子的戏份过多。
有个车堆在一起的桥段,很明显是在向《速度与激情8》里的僵尸车看齐。
总体来说,电影还算是不错,但注定不会成为《速度与激情》这样全球卖座的电影——《的士速递5》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世界电影”,欢迎更多朋友关注我
法国电影被大家熟知的,不是很多。
《杀手不太冷》、《天使爱美丽》、《放牛班的春天》。
《虎口脱险》可能更被大家津津乐道。
从大学开始接触《的士速递》就非常喜欢。
个人认为《的士速递》1-4系列,是法国经典电影代表作,因为它们植入的是真正的法式幽默和法国浪漫文化。
看了《的士速递5》,挺失望,败笔有三。
1、 经典的传承,不能使炒冷饭,而且是超糊了的冷饭。
系列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延续前剧,但是剧情要有创新,特效和表现手法要有超越。
不能是简单的炒冷饭,过度消费经典。
这样不但不是延续经典,而是在毁经典。
蛋炒饭,要用隔夜的冷饭,讲究的是鸡蛋硬而不糊,饭粒清而不腻,两者均匀掺和,而又不黏结一起,可以说是简单又困难。
这部《的士速递5》,用的是相隔3天的米饭,超糊的鸡蛋,放了猪大油,一盘不忍直视的蛋炒饭。
(前四十五分钟正是这超糊的猪大油蛋炒饭)2、 主角的缺失,让电影失去了灵魂。
1-4的主角“丹尼尔”就是这部系列电影的灵魂所在。
更替的主角确实没有自信和能力去担当整部电影的灵魂,车技、演技(表情和言语张力)差距很大。
3、 法式幽默≠嘲讽弱者法式幽默最能成为国际潮流是因为它的小国小民式的自嘲和对特权、贵族、反派的嘲讽。
(区别美国英雄主义式的幽默,英国是贵族君子式的礼仪幽默)因为法国浪漫的文化,形成了特有的外向、张扬、自嘲式的幽默。
而《的士速递5》中,对那些身材、个头、精神等身体自身缺陷进行嘲讽,是背离法式幽默主体的。
感觉好无厘头啊,看法国的电影看出了印度片的感觉,而且还没有印度片深刻,我觉得有点简单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有深思,反正就是太简单了。
内容还是可以的(上面是个人感受)但是电影整体完成高,英雄人物跌入低谷重走巅峰,奇葩团队闯关冒险强势逆袭,“难兄难弟”人物搭配,炫酷并充满想象力的角逐场景、镜头,开篇尤其抢眼,结构节奏把握娴熟,很有锋芒,没有把结构套路玩到最后稍有遗憾。
而作为一个齐达内铁粉,对电影中“地域黑”的部分并无反感。
PS:男主即是导演,颜值即是正
的士速递首部作品距今20年光景,今日看这部续集,早已没有当时那台标志给我的惊喜,更多的是略显平淡,续集也就那样吧。
电影的法式幽默,带给国人的笑点,更不能很好的契合,反而是全世界通用的黄色段子,更显默契。
特别提一句,这部电影有些镜头是不是有点太恶心了,没有过多的含义,就单单的恶心,换句话说,导演和道具,达到了目的。
看这部电影大多数人都应该是多年的“老乘客”司机虽然换人但是“乘客”依然在,做为续集,本部作品并没有砸招牌,表现也是良好,但是如果单拿出来,这部电影真的很平庸。
就像结尾处标志给了自己一次飞翔的谢幕,它完成了使命,一代新人换旧人,当年的神车已被开发殆尽,终究被新时代的豪车替换。
电影中庸,只希望这部作为系列的终结也算很棒了,不要在打着的士速递的旗号,拉着我们的“老乘客”
被誉为全巴黎最会开车的刑警西尔万因为一个不小心睡了警察总监的老婆,被直接流放到马赛,迎接他的不仅仅是当地不拿警察当一回事的民风,以及一个小小的警局,还有一群堪比神经病一般的队友,和一个可能就是神经病本人的市长。
出场的人物包括但不限于:唯一一个看起来正常,但很爱洒鸡汤的黑人老头,全场就出现了几分钟,撒完鸡汤就住院了。
因为怀疑自己老婆偷人而钻研了窃听技术的地中海型秃头男,若有人敢和他对视三秒就拿小手枪BIUBIU你常年不擦鼻涕,爱好开冷笑话的大高个,具有把犯人照片变成漫画的隐藏属性。
身材矮小但是拒绝别人叫他侏儒的侏儒本人。
全篇里的大英雄。
体重超过200斤的肉弹警花,附带可怕的花痴属性。
还有一个一直没啥台词眼睛直勾勾的路人甲刑警。
以及说话不着四六,脑袋和被驴踢了一般的市长,和他的矮个子男秘书……都说出现异能人士必定天赋异禀,但是这参差不齐的身高和造型一出场,不知道为什么我脑海里就出现了欢乐喜剧人的音效我滴妈呀!
几乎每个人物都自带笑点,我是没怎么看过法国幽默电影,但这样的角色多了,你还怕不搞笑么?
小西同志搭档是一位快车男小埃。
一位个子不高,但开车很溜的老司机。
一位开车666到见了警察都不停车的老司机。
一位见了警察不但不停车,还撞上去的老司机……哎妈呀!
这一撞,撞出了一出孽缘。
小埃内心里一直都有一个英雄梦,为了弥补自己的身高,也为了让女友看得起自己,主动请缨要和警察联手,而警察小西则要一方面要看在小埃的叔叔拥有的全世界最能和歹徒抗衡的这辆出租车,另外一方面也的确是无人可用啊!!
白雪公主注定不能和小矮人在一起啊!
哪怕是个矮个子的王子也能凑合在小埃没出场之前,我一直都觉得,男主小西绝对是个话痨的逗比。
一出场的那段逼供的戏码,和睡了总监老婆之后的叨逼叨,让我一直以为他。
就是。
话痨。
本尊。
然后,小埃出场了,话痨正式交棒。
后面三分之一的情节都是,小西负责开车,哈哈大笑,小埃负责高潮式的喊叫。
这部戏应该叫做《镇魂出租车》。
总之呢,一个警察搭配一个地头蛇型的出租车司机,在马赛这个城市和一群抢劫珠宝的黑手党开始赛车,外带两个黑警助战。
男主当然不可能上来就旗开得胜,一出手就获胜后面还演个屁呀!
肯定是先遇难遇险,有点山穷水尽,然后在朋友的帮助,队友的小宇宙助攻下,获得胜利嘛!
小埃在里面全程充当了交警队,哪条路飙车就让一群司机朋友把哪条路清场。
这可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戏。
看久了小西这个光头造型还挺可爱的,尤其是追小埃妹妹时候频繁吃瘪出糗的时候。
查了一下演职员表吓了一跳!
原来这是导演本人啊!!!
我的妈呀!
又导演又主演的,这么牛啊!
难怪我看你印堂饱满脑门锃亮,都是智慧的光芒呀!
飙车的戏码几乎是全片的高潮,法拉利和兰博基尼对战堪比007标配一般的出租车,酸爽不言而喻。
黑手党还是很有钱的,赛车都是好车啊赛车的戏码不用想也知道,就是超车,超车,别人翻车我不死,超车再超车,机枪突突你也不死,然后你来追我呀!
你追不上我呀!
贱兮兮又黏糊糊的。
顺带说一句,全片最让人无差别级喜欢到底的,是那辆白色的出租车。
这车不但能加速,能防弹,还能上天。
真的是人间少有的极品车。
看完我都想拥有一辆。
当然好马配好鞍,好车配帅哥,所有会赛车的帅哥都死不了,因为他们共同的名字叫做【主角】。
普通老百姓还是乖乖遵守交通指示的比较好。
这部戏,情节简单,主角有戏,一个卖脸,一个卖嘴。
配角虽然搞笑但是不抢戏,关键时候出现叨逼叨几下,但不影响整体情节。
坏人都一副坏人脸,好人最后都开车不死,泡妞成功。
有惊无险的特效,情结里有点儿味道,有点香艳,【是真的很有味道哦】建议在基友或者女友的陪伴下观赏。
在卢米埃尔兄弟制作的《工厂大门》和《火车进站》首次放映之后,法国就被认为是现代电影的诞生地。
有意思的是,倘若我们追根溯源,在“喜剧电影”这个类型上去寻找它的鼻祖,也会发现,最先创造喜剧电影的,依旧是卢米埃尔兄弟:他们制作的《水浇园丁》,令法国喜剧电影在整个世界电影发展史上有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
世人对法国人的印象,最常被提起的,便是他们的浪漫。
诚然,“法式浪漫”是法国留给全球大众的一种深刻印象,但在电影领域,“法式喜剧”则称得上是令全球影迷难以忘怀的重要代表。
尤其在全世界都深受好莱坞类型电影冲击和影响的情况下,“法式喜剧”仍有着自己鲜明的风格特点,给影迷们带来一部又一部充满欢乐的电影。
《虎口脱险》、《你丫闭嘴》、《欢迎来北方》、《时空急转弯》、《床的另一边》等等,都是令人捧腹的法国喜剧电影。
而在1998年上映的《的士速递》,则不仅成为了“法式喜剧”重要的代表作品,还成了一个经典系列的开端:在随后的十年里,《的士速递》拍摄了三部续集,令“喜剧”+“飙车”的模式成为了一种经典的组合——其中酷炫的极速飙车元素,甚至影响了后来的《速度与激情》系列。
时间一晃,二十年匆匆过去,时隔多年的《的士速递》系列终于又迎来了新的续作。
由弗兰克·盖思堂彼得自编、自导、自演,法国影星马利克·班泽拉、塞尔维 托·埃斯波西多共同出演的《的士速递5》即将于国内上映。
此前,该片在法国上映后连续两周蝉联票房冠军,其首日票房甚至碾压了《头号玩家》、《彼得兔》 等热门影片,表现可谓十分强劲。
熟悉《的士速递》系列的观众应该知道,第一部《的士速递》当年一经上映便夺得票房冠军,还拿下七项“凯撒奖”提名。
之后推出的三部续作同样笑傲四方,令整个系列成为了影史上最成功的“飙车动作喜剧电影”。
11年后,《的士速递5》终于让这个经典系列再度启程。
影片在延续了该系列最经典的“喜剧+飙车”模式之余,还启用了新的双男主:同时担当导演和编剧的主演弗兰克·盖思堂彼得本身就是《的士速递》系列的铁粉,而另一主演马利克·班泽拉也算得上是“看着《的士速递》系列长大”的粉丝,两人对这个经典IP很熟悉,联手塑造的“乌龙组合”足以令观众开怀大笑。
这部新续集大概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开车技术一流的巴黎警官西尔万 (弗兰克·盖思堂彼得饰演)因执行任务的方式过于激进,被调任至马赛社区警局。
赴任第一天,他就被出租车司机埃迪(马利克·班泽拉饰演)撞了一下,并开车制造了一场热闹的追捕。
之后,为了抓捕在马赛多次抢劫珠宝店的意大利“超跑帮”,希尔万不得不联手憨厚莽撞的出租车司机埃迪,在毫无默契的情况下,合力抓捕嫌犯,上演一出出状况频出、笑料十足的好戏。
《的士速递5》最大的特点,除了刺激的飙车戏份外,就是搞笑。
法国人的搞笑通常有几个这样的特点:1、他们最喜欢自嘲和自黑,有时候自黑起来,简直不把自己当人,而是几乎都沦为废物——他们尤其喜欢拿警察开黑;2、“法式喜剧”的表演几乎都有着丰富的表情和夸张的肢体动作,喜怒哀乐在演员的脸上展露无疑,加上搞怪夸张的肢体语言,常常能逗乐观众;3、“法式喜剧”常常将法国人那种骨子里的幽默体现得恰到好处,既会融入浪漫,又会融入一些人文哲思,还会加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看似自嘲自黑,实则充满自豪。
这些特点在《的士速递5》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首先,你会看到片中几乎没有一个正常的聪明人,仿佛每一个人都是“废柴”。
西尔万看起来还算正常,但处理事情的时候也难免头脑发热、行为过激;出租车司机埃迪则几乎就是“废柴”的代表,感觉什么事都做不好,但话却很多;其他配角,下到突然蹦出来打劫的小混混,上到行为夸张的马赛市长,几乎都很“废物”。
尤其是社区警局里的几个同事,不仅外形上特点十足,个性特征也很鲜明:有对视几秒就拔枪的,有喜欢搞恶作剧的,有胖到不行却仍然很“饥渴”的,有身形矮小却还蛮机智的......总之这个配置给人的感觉就有点搞笑,加上他们时不时做出的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葩举动”,更是令人忍俊不禁。
这其实就是一种自嘲自黑,把法国警察、政务人员整得都很“废物”,黑得体无完肤。
完全不要什么形象,也完全不顾脸面,拒绝高大全、拒绝完美,就是把自己都整得特别低的位置,通过诸多看起来很废物、很蠢笨的细节来制造笑点。
但他们却并不会通过卖丑或展示缺陷来博人一笑,反而强调不要歧视,在自嘲自黑中体现尊重。
其次,在表演方面,不仅充分发挥表情方面的丰富,也充分利用了夸张的肢体语言,结合搞笑的桥段设计,传递着一个个令人发笑的点。
比如一个看起来简单的进门动作,不仅挎包会挂在铁门上,整个人也倒挂在铁门上,让观众爆笑不已;还比如一个简单的破窗逃跑的动作,明明可以从已经破开的窗户逃跑,却愣是坚持自己“破窗”,令人看得又急又笑。
很多笑点都以类似的表演方式与桥段设计呈现出来,但在这些滑稽、笨拙的行为背后,构建喜剧效果的,却仍然是人物性格与事件冲突支撑起来的。
最后,就像前面提及的那样,《的士速递5》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自嘲自黑,但也仍然融入了法国人特有的浪漫与浓烈的民族自豪感。
无论是男主西尔万追求埃迪妹妹时的情意表达,还是“鼻涕男”与“胖大姐”关键时刻的拥吻,都展现了某种兼具喜感的浪漫。
而在片中不断出现的法国足球队队服以及直截了当的那句“为齐达内报仇了”,都很明显地展现了他们的自豪感。
他们再怎么自嘲自黑,终归也是以法国为荣的。
片中那个抢劫珠宝店的反派团队,被设计成“意大利跑车帮”,最后被绳之以法,正是报了2006年世界杯决赛的仇——当年“意法大战”,意大利最终捧得冠军奖杯。
这其实对于喜好足球的影迷而言,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梗。
而回顾整个《的士速递》系列,其实每一部里面都有足球的元素,那是法国人很热爱又很自豪的一项运动。
巧的是,二十年前第一部《的士速递》上映时,法国队就拿到了当年世界杯的冠军;二十年后的《的士速递5》再度重启该系列时,法国队再一次捧得了世界杯冠军奖杯——该片要是在世界杯之后才于法国上映,估计票房成绩会更厉害。
特征鲜明的人物,节奏欢快的叙事,轻松搞笑的剧情,让《的士速递5》这部电影足以令观众笑声不断。
但作为“飙车动作喜剧”的突出代表,《的士速递5》自然也承袭了前作最为突出的一个亮点:炫酷的极速飙车。
从一开始西尔万开着奔驰疾驰在巴黎市区的“飙车审讯”,到去马赛第一天就驾车狂追埃迪的“极速追踪”,再到后来与意大利“跑车帮”上演的多次飙车追捕,《的士速递5》足质足量将极速飙车的戏码呈现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又笑又燃的观影体验。
当那辆“白色标致407出租车”再一次出现在银幕上那一刻,估计有很多观众都会涌现一些关于该系列前作的观影记忆。
它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相比那些造型优美、造价不菲的名贵跑车,它似乎更具平民气质。
但你却不可小看它,当驾驶它的人熟悉它之后,稍微动几个按钮,它就会大变身。
不仅时速可以达到令测速仪都爆表的“比高铁还快”的程度,还能通过“变身”,实现“上天入海”的炫酷画面。
在市区内狂飙竞速,在狭窄的街巷里穿梭自如,在弯曲的山道上急速飞驰,在关键时刻的“飞天如海”,以及追逐、漂移、相撞甚至爆炸等等,《的士速递5》的导演兼主演弗兰克·盖思堂彼得集结了欧洲最会拍飙车戏的工作人员,为观众奉献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酷炫飙车画面。
可以说,《的士速递5》虽然故事上新意寥寥,但在“搞笑”和“飙车”这两个方面表现突出,具备了令观众又笑又爽的品质。
尽管不排除有些观众不太能接受类似“法式喜剧”的表现形式,但简单清晰的故事、奇葩搞笑的人物以及激情四射的极速飙车,足以让本片成为这个暑期档一个不错的观影选择。
PS:文字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
没想到有生之前还能看到第五部。
看4时好像是十年前了,出租车开着开着突然变成飞机飞起来了,主角各种插科打诨,真的笑疯了。
这次5看着更加刺激搞笑了,风驰电掣,有一种在玩极品飞车的错觉。
从电影院走出来,整个人都热血沸腾跟打了似的,吓得我都不敢摸车了,生怕也风驰电掣的彪起车来。
妈呀!
太刺激了!
😀
就是换了演员,还是挺好看的,还带一些经典镜头,有点重复,感觉结局有点草率,还是那个标志车,反派开的兰博基尼也是挺帅的,总体来说就是感觉有点短,还不够过瘾,剧情和搞笑元素挺好,不知道还会不会出第6部想说的就真多,豆瓣影评有点140字有点长啊哈哈哈哈旮旯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旮旯哈哈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看了1-4部,本身就冲着这个名头去电影院看的。
结果太让我失望了!
失望透顶!
先不说之前几部经典的标致406没了,NNd换个标致307是几个意思?
欺负我看不到车头进气栅形状?
剧情也十分弱智低俗,结尾更是十分仓促与莫名其妙,跟之前的几部根本无法比。
这也罢了,结尾还用奔驰diss标致!?
这可是个法国电影啊喂!
很好奇在法国上映的时候没观众扔矿泉水瓶?
还有,豆瓣刷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了,西虹市首富那么好的片子一开始评分很低,这么烂的片居然还可以有6.0?
唉……这部的士速递5能让我唯一满意的地方就是配乐了,还是一贯的的士速递风格。
还是挺搞的。。。
法式喜剧搞笑片,轻松幽默。
这个系列算起来也20年了,美国有速度与激情也晚法国🇫🇷好几年,从⑤开始新手上路,一改警察废物的形象,把这个系列拍出来新意和高科技,包括20年来的每部里的梗也是让人记忆犹新和发现新惊喜,尤其是最后对意大利🇮🇹罪犯说出来替齐达内报一箭之仇的世界杯🏆梗和2018世界杯神契合
现在广电连男人脱衣服也阉了?不知道是进步还是退步.......
如果作为一部独立电影,也没那么差,但是炒二十年陈的冷饭真没意思。男二蠢到令人不适
这么经典的系列玩成这样有点不能忍
法国人拍喜剧片,有一套有一套!
愚蠢的闹剧,低俗的趣味,无敌的自信。
哈~ 喜剧元素到位 下饭解压不错哦
还是挺好笑的。法国人的民族融合看起来最近做得不错。★★★☆
三分之一弃剧,没有时间看屎尿装傻流的电影了
笑点低俗了点。
为什么要加屎尿屁💩的桥段!为什么!为什么!
再也找不到20年前在客厅沙发上笑的爬不起来的感觉
老警长出来的时候以为终于可以拯救这个片子了,结果依旧没有办法
有笑出声的无脑爽片
(6.0)马赛的街头,兰博基尼和奔驰在夕阳下绝尘而去,留下没鼻子的标致,法国人这是自黑嘛。P.S. 我饼球迷太蠢了。
有很多夸张的笑点。
除了飙车真的没啥看点。换了主角感觉太失望。
有种看乡村大剧院的感觉,充满了无聊还恶心的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