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七八十年代的人和事很是好奇,还挺喜欢听老人们说他们的青葱岁月。
建国,战争,饥荒,人民公社,大学生下乡,文化大革命。
社会的动荡,使得人民对生活态度完全不一样。
剧中李萍和靳英的生活。
就是我小舅舅最向往的生活,工厂的待遇基本上就是吃喝不愁,人人都以在厂里干活为荣誉。
但工厂抵职只有一个名额。
在城里有各种吃的,马路上有路灯,有收音机,能去电影院看电影。
在乡下的他,需要每天劳动赚工分,分的粮食不够吃,有钱也买不了东西,需要各种票,到了晚上什么都干不了,一片漆黑。
他说他那会最大的愿望就是离开农村,不管干什么。
人一旦满足了物质需求,就开始精神上的满足。
会憧憬,会想象。
但在那个年代,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按部就班是社会的主旋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是有很强的束缚力,也是那个年代结婚的主旋律。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人口流动增大,自由恋爱之风才慢慢吹过来。
像李岚婚前性行为,他父亲生气一点都不夸张。
绝对是整个小区的风云人物,离婚对女性的口碑都是颠覆性的,何况还堕了胎。
李萍的人生是精彩,烟盒里塞纸条多么像这个时代的浪漫啊,像当年的邮箱漂流瓶。
拒绝主任于大路的热情。
放现在这个物质的世界,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但理想总是要给现实让步,虽然对吴天亮没有好感,但能生活在海边,也为了给姐姐腾出指标。
她人生每一步都是自己选的。
像她说后悔谈不上,至少都经历了。
没有想象中的大海,没有甲板上的婚礼,没有诗情画意的生活。
迎接她的是柴米油盐,一望无际的大山,日复一日的日子。
如果她们有小孩,如果给李萍找了个工作。
如果当时申请回城里。
或许结局都会不一样,生活就是这样,回头才会觉得遗憾。
那个年代女性提离婚是需要勇气的,需要顶住太多的压力了。
李萍在招待所跟吴天亮讨论离婚,吴天亮说我不同意怎么办,李萍说那我就跟你回去。
证明李萍再有个性,但还是受那个时代的影响。
人一但认命,就会相信天命, 阴差阳错的小毛把烟让给了参谋长。
参谋长躺病床上说,这就是天命,这个缘分让来让去,还是回到了起点。
说她是自私的也大可不必,谁还没有个像内心妥协的时候呢。
圣人只出现在书本上。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她也做好了自己的本分。
宁做宝马哭不愿做自行车笑的时代,远远没有低看李萍的资格,她的精神世界比我们大部分人建设的都要高。
我眼中的李萍,自由,知性,浪漫,温柔,贤惠。
但做事很容易情绪化。
靳英是个好女人,不管是作为闺蜜,作为老婆。
在我看来她是一个很会隐藏内心的欲望的人。
她对待自己的内心也是从一而终。
她对吴天亮的一见钟情我是相信的。
特别是她的几个选择让我对她充满好感。
一,李萍没有守约把她介绍给吴天亮,她独自一人去见了吴天亮。
当得知吴天亮一心看待李萍,她又知难而退。
二,去部队探望李萍时,她是有看出什么的,临走时又是对李萍,语重心长的劝慰。
三,得知吴李离婚,陪着吴喝了一顿酒,伤心的一塌糊涂,与李萍断交,当初是你说喜欢,我才退,你现在又不要了,你把我搁在哪里。
四,收到吴的信,收拾好一切,这份坚决和果断。
五,最后毅然离开吴天黑,前往美国。
吴和李又在火车站相遇,这结局,是哪个火车站,我这辈子都不要路过那。
真是伤人心啊。
我眼中的靳英,温柔,贤惠,识大体,遵从内心。
过日子绝对的帮手。
吴天亮没什么好说的。
看完这部电视剧,真是希望剧集在吴李离完婚,靳英陪李喝完酒,就戛然而止啊。
后来的剧情有点拖拉,感觉对人物的树立也没有起到增强作用。
对故事的延展和想象空间也没有什么突破。
未完待续
幸福还有多远,梅婷演的李萍在那个年代是很勇敢坚强的,她是一个矛盾体,她浪漫文艺却又倔强执着,她有独立思想和梦想,却被现实中的打击磨砺得遍体鳞伤,她有很清晰的女性独立意识,一直坚持自己是有名字的,非常不喜欢“某某家的”这样的称谓,仿佛一个附属品,一个物件,不是独立的人,而是一个可以随时可能会被丢弃的摆设。
与吴天亮的婚姻,看得人揪心,隔着屏幕也能体会到她的委屈与不幸福,嫁的人已婚丧偶,有个10岁的女儿,无法再生育,困在大山里,没有工作,感觉被整个社会抛弃,物质生活无能无忧,但精神世界日已荒芜,她说自己不幸福,这并非一种无病呻吟,相反,她更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
相比之下,靳英的表现让人看不懂,她在李萍和吴天亮之间,情感的天平从一开始就倾向于吴天亮,一见钟情式的爱情,从此后吴天亮就成为她魂牵梦萦的那个Mr Right,所以在得不到的时候她会一直羡慕李萍,在李萍结束婚姻的时候,她会不顾一切地冲到吴天亮身边,哪怕吴对她并无意,她也要留下,只要相守便好。
靳英不也是一直在努力追求着自己的幸福么?
这部剧让人比较释然的亮点是真爱是放手。
吴天亮确实像他自己讲的一样,粗粗拉拉的,不懂女人心思。
他是好人,却不是好丈夫。
他总是格外照顾别人,对自己家里人却疏于照顾。
做他最亲密的亲人,就意味着要和他一样奉献自己。
他的精神世界已经很饱满了,就像王小毛说的,他胸怀很大。
他唯一留有遗憾的就是一个圆满的家庭。
权利是老男人的春药,这话是俗了点。
李萍嫁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官大,换个普通士兵王小毛就算接到了这张纸条也娶不了她。
脱下了军装,不能站在舰艇上,又不照顾女生的小心思的老男人都不可爱了。
李萍嫁人是受现实原因的逼迫,她因为现实逼迫远走他乡,又要向现实乞求浪漫,注定是不太可能的。
李萍嫁给吴天亮解决掉了物质上的困境,但是精神世界未能获得满足。
国剧就是这点不太好,女主生命中来来回回就这么几个人,圈子太小了,离了他转过头还只能是他了。
要我说,离开吴天亮未必就是王小毛。
她可以寻找到别的爱人啊,出场的男人来来回回就这么多。
女主真可怜,在这几个人里面打转,好桃花真是太少了。
李萍要找的幸福估计是海市蜃楼吧,是真空的吧。
文艺女青年的浪漫情思为现实所不容,很难快乐起来。
但文艺青年是以忧伤为营养的,如果不经历点戏剧人生,文艺青年的生命力就会停歇。
所以她只能不断在追求的路上,如果停止追求了,这对生命力是一个扼杀。
靳英这个人,没什么不好的,做闺蜜做朋友做老婆都不错,就是一开始也被浪漫冲昏了头脑。
人总要撞撞南墙才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
没有人一开始就懂得人生的大道理,知道怎样过好这一生。
她是一个成长的人物。
她知道自己当下想要什么,勇敢选择,外界困扰她的因素其实很少,她是一个真正勇敢的人。
王小毛的事情实在令看官唏嘘,如果他懂事一点就不会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种种情思,也不会实名写下这些事了。
王小波写小说就从不透露真实的人的姓名,他怕授人以柄。
小毛很浪漫,但不够理智。
如果他理智一点,就不会靠近首长年轻貌美的妻子了。
如果他理智一点,就不会让自己的感情发展到无法收尾的地步了。
可是这就是人啊,这就是青年人不是吗?
感情大过天,其他的暂时想不了那么多。
我很同情李萍,她的一些精神上的需求是要比其他人高的,她敏感,多情,浪漫,文艺,对生活有坚持、有目标、有希望。
随军生活让她精神世界愈来愈枯燥乏味。
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更高层次上的精神交流对一个人有知识的人来说很重要。
就像她说的,她感觉自己被社会抛弃了,她作为一个曾经有过工作的,参与过集体劳动的人,如今就只能憋在军属大院里,孤零零的做着一些日复一日的家务活。
她渴望拥抱集体,她渴望灵魂展开翅膀自由翱翔,渴望一些智识的交流,这有错吗?
她的丈夫每天都和战友待在一起,有自己的事业,当然体会不到这种痛苦了。
不管是李萍,还是靳英,按照现代女性的看法来说,支持他们追求自己幸福的做法,但也许我们应该走的更远,不应该仅仅沉溺于一些表层的浪漫,还要找到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的价值,与这个社会链接的真正的价值。
还有,请多关心关心伴侣吧,他们是来和我们分享生活的,这生活,不只限于物质层面的,不只是说吃饱穿暖,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就好了,还要分享一些精神层面上的东西。
幸福在哪里?
幸福还有多远?
幸福转瞬即逝幸福无法掌控……看到十几集,已经预知了李萍和吴天亮注定要分开的后续,于是上网搜到最后一集,想知道是不是如我所料的经过沧海桑田之后的暮然回首,还是李萍和吴天亮。
然而却看到了黯然转身的靳英。
有的时候人生就是很奇怪的剧情,仿佛某个人一生注定欠了另一个似的,就像吴天亮对王小毛,就像靳英对吴天亮,让人不由得产生相信轮回这种说法的冲动。
一直很喜欢靳英这个角色,善良真挚,对友情,对爱情,如果没有遇上吴天亮,她应该有着很幸福的一生,我不知道她在后面的剧情里经历了怎样的欢喜悲伤与哀怨,但我可以想见。
她一定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和吴天亮在一起的机会,即使是那个被李萍放弃的吴天亮,得到之后的喜悦褪色之后等待的必然是不满足,吴天亮这样一个男人,对于打心眼里喜欢的李萍尚且不能像某些男人对女人那样全心全意的去爱,何况是那个靳英呢?
不是他不想,而是这种情感近乎于人类的本能。
对于陷入爱情中的女人,又怎么可能分辨不出呢?
最后一集,吴天亮说我不是不爱你,还有半句应该是我只是没有办法那么爱你吧,他说六年前我签了一份离婚协议,六年后我不会再签另一份,那么如果之前没有签过呢?
是不是这次就可以有理由签了呢?
呵呵其实很佩服靳英,一个很勇敢的女人,勇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勇于去追求,最重要的是勇于放弃,面对这样的局面,又有多少女人能够像她那般潇洒的放手转身?
可惜,她爱的吴天亮也许究其一生也无法理解靳英的爱和放弃。
首先,豆瓣不能打零分,不然我一颗星都不给,这剧语言,演员都还OK,但是最重要的主线剧情呢!!!
三观呢!!!
从王小毛每天去找李萍,写散文,两人一起朗诵开始我就觉得很不对劲,那就根本不是姐弟相处的方式,被举报后两个人那真是急红了眼睛,我们是纯洁的我们是无辜的,真的纯洁真的无辜吗,真的那么无邪吗,小毛走了李萍就感到不幸福了,风言风语给吴天亮造成什么影响她也不管,这是追求幸福吗,这是自私,王小毛的命还是吴天亮救的,回报就是跟人家老婆做精神交流啊,对了,因为救王小毛,吴天亮不能生育,于是最后吴天亮和李萍离婚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李萍不能有个自己的孩子…等到李萍离婚,和王小毛结婚,再到王小毛去世,好么,吴天亮开始了,关心李萍,要想关心自己的亲人一样,吴天亮同学也是大奇葩啊,你知道那不是你家姐姐妹妹,那是你黯然神伤不死心还有爱的前妻,你对的起你老婆靳英吗。
说起来,这剧里真是靳英最可爱,靳英最开始心里肯定也是喜欢吴天亮,但是看到吴天亮喜欢李萍她果断退出,并且积极促进他们在一起,中间去看李萍吴天亮的时候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落落大方有分寸不暧昧,李萍吴天亮要离婚,最难过的是靳英,她拼命让她们两个不要离婚,可惜遇到两个大奇葩…后来她去山里找吴天亮算是最后的勇敢吧,吴天亮同学半推半就,和人家结婚了,结果六年的婚姻抵不过前妻的眼泪啊…我的怒火在李萍给吴天亮擦脸那到达顶点,李萍同学也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知道什么叫交往适度!
什么叫分寸!
什么叫避嫌吗!
靳英就在外面,真的不是故意给她看的吗,编剧内心的好女人就是这种白莲花啊!
绿茶有木有啊!
脸皮拌饭吃了啊!!!
最后靳英和吴天亮摊牌,尼玛吴天亮还委屈,还有理,还振振有词,他就是没脸!!!
跟李萍真是配,赶快凑一堆,别祸害好人了!
如果你身边有个女人,她先是拒绝了追求她的大好青年,非要嫁给一个四十多岁有孩子的处长,然后在两年后回来探亲的时候离婚,嫁给一个比她小的男人,再在那个男人死后踢走好闺蜜,抢回前夫,顺便全世界都一副对不起她的样子,一切只是为了…追求幸福?
告诉我你怎么想。
反复看了好几遍,看出了很多细节,能让我反复看的原因是王志文和梅婷的精湛毫无表演痕迹的演技,尤其王志文,即使他不开口,他的神情都把此刻的想法都表达出来了!
因为李萍让他体验了中年人的恋爱的感觉,有一见钟情的惊喜,有害怕失去的焦灼,期待一起生活,到后来一起生活后看到她的勤劳和善良更爱她了,总是在表达他有多爱她,一辈子不够,2辈子,每次抱李萍时抱得很紧,恨不得整个人都融入到他怀里,这些细节证明他的爱之深,但是他又是个军人,有家国情怀的人,总以大局为重,不能理解李萍所需要的,比如不能为找她工作,不能让她生小孩,但是他是真的很爱李萍,即使离婚了(也是因为爱她才放手的)6年后再看到她压在心里的爱一下子涌现出来,再见面时各种眷恋,当听到小女孩说家里相册里有很多他的照片时他看向李萍的眼神里有激动和开心,觉得自己没被忘记,小女孩说到她爸是小毛时他脸色一变,还是他心底的痛他没法释怀,一次次的回眸,回家后的慌乱的内心,就像英说的,这6年他压根就没放下过李萍,他没法去违心的否认,当英说一起去美国时,他不愿意,说那你先去,没一丝的不舍,再想他和李萍刚结婚时即使中午都会回来看她,一离开就很想她,小毛走后,帮小毛去证明清白,争取烈士证,抚恤金,帮他还款,为她生活所担心,经常去关照她,去看望她生病的爸爸,尤其看到下雪天担心她房子漏雨,立马过去,帮她修屋顶,修好后进屋时,李萍帮他搽雪搽脸,捂手时,他那个开心劲,回家后说谢谢英,因为帮助了李萍,英说应该李萍说谢谢啊,他说李萍又不是外人,谁说不一样啊,真爱一个人,即使他不说,即使捂着眼睛,爱意也会从指缝里流出,英也看出来了,他在乎的始终是李萍,对比靳英托同事从米兰给他买了衬衫,让他去试试,他说累了,明天吧,就像靳英说的,她再怎么努力在他心里也不及李萍,其实英因为爱他,牺牲了很多,但是终究还是没得到他的爱,所以最终一个人去美国了,李萍经历过这么多事后才知道,平凡生活里吴天亮的这种爱才该是她应该追求的幸福,感觉后来李萍也开始重新喜欢上了吴天亮了
好吧,我承认我绞尽脑汁为了向标题党靠拢...这其实是将一部现代浪漫爱情剧的发生时间往回倒了20年,可这一倒回就折了命运,王子灰姑娘没能厮守到老,前半部对未来的因朦胧而美好的期待在后半部重重地栽进现实的泥沼。
且看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李萍为典型的小资的浪漫思想如何展开:对看大海的执着情怀,爱屋及乌而生出的要嫁个海军军人的天真念头;将求偶的纸条塞进专供海军部队的烟盒里,终身幸福悬于一线,托付给美好的未知;为了某种虚无缥缈的理想不顾环境一片反对依然故我从不放弃。
每个人生转折的关口,众人饱含不解甚至隐约鄙视的问询,被她冷冷掷出的一句“我不幸福”全部挡回去。
在当时,李萍的浪漫心思绝对称得上超前,就是搁现在也能做好一阵子人们茶余饭后各抒己见的嚼舌材料。
个人追求个人的幸福是没有错,可是也没有强硬到应该理直气壮,过五关斩六将非要杀一条血路直奔这路尽头时明时灭的幸福光亮。
你的幸福是幸福,那别人的幸福就不是幸福了吗,人是不是应该在不损害别人的前提下施展自己呢?
我相信,就算全世界的抽象概念都有了包含多维度的测量指标,幸福也是最后剩下的那个无法量化的。
关于幸福,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与别人达成共识。
你的变不成我的,我的你也没法体验,那些揣度别人幸不幸福并与自己比较的人,说穿了,根本原因在于觉得自己不幸福。
你介意什么其实就是缺少什么。
最后再说说演技,对于第一女主角扮演者梅婷,你说她有演技吧,可是觉得她演什么角色都是一样的状态:善良、带点羞涩、老受委屈、暗拧着倔强。
你说她没演技吧,她那善良劲被人欺负的无辜和无助看着又真叫人心疼。
可能她一直就是本色出演,褪不去自己性情的真实痕迹。
第一女主角的表演不温不火,可这戏还能勾着我一直看完,功劳全在其他所有配角上,他们的演技绝对是支撑本戏引人入胜的关键。
靳英——女主角的闺蜜,是每部灰姑娘戏里必定出现的角色:外在条件一定比女一号差,以充分发挥绿叶衬红花的作用;内心一定无比善良和热心肠,最好是心里只装着闺蜜,就给自己留一点可以忽略不计的小缝,从而能够在女一号碰到风吹草动触动了敏感小神经掩面而泣之时充分发挥抚慰以及出谋划策的作用;此外,如果俩人爱上同一个男人就更完美了,毫无疑问,绿叶绝对是一边牵线搭桥一边眼泪往肚子里吞的角色,而红花则半推半就占了便宜还卖乖一点不懂得珍惜。
以上特点本片全部云集,正中我辈下怀。
其他的配角就略说吧,隐忍而总是能对妹妹的决定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的哥哥李元(题外,熊一直对这样一名优秀男性缺少戏份而惋惜不已),撒泼添乱的姐姐李岚(更衬托出李萍的乖巧懂事),以及那三个爱李萍又对她充分尊重的男人,也只有他们的理解,李萍对幸福的追求才能显得可贵而非胡闹。
——给这部出于旅行中每晚宾馆消磨时间目的所启动、而在归来后欲罢不能的电视剧
如果一开始王小毛没有把烟给吴天亮,自己打开了,然后去卷烟厂跟李萍一见钟情李萍就算去山里也有一个懂她的人俩人一起朗诵 一起写作王小毛对她一定也是倾其所有事无巨细就算李萍无聊不能上班但是她能怀上孩子…..有个孩子生活也不寂寞也有寄托后来王小毛上大学 李萍跟着他陪读然后一辈子幸福…….
看完了觉得李萍真的很自私。
打着追求自己幸福的旗号不顾一切的去伤害别人。
王小毛的日记被发现, 她那么正义凛然的样子说他们是清白的,结果呢, 那么快跟吴天亮离婚,然后跟王小毛结婚。
到最后两集, 那么公然的去抢自己好朋友靳英的老公, 难道那个年代有那么开放, 一点顾及都没有?
特别是最后给吴天亮檫头发上的雪,然后给他檫脸那段,我都怀疑她是故意檫给靳英看的。
因为靳英就在那,开门声音那么大她们都听不见吗?
鬼才相信这是无意之举呢。。
受不了。。
真让人无语。。。
连带都讨厌梅婷。
虽然演技挺好。
靳英比李萍其实更会过日子。
靳英这个演员也演的蛮好的。
她跟梅婷站在一起一对比, 梅婷真的很显老了。
黑眼圈那么严重, 而且皮肤也松弛了。
相比较隔靴搔痒的电视剧,原著更加深沉反映了那个时代底层女性的悲哀,狭小拥挤的住宅环境,一眼能望到头的人生轨迹,亲人都和她争抢生活资源没有任何改善的可能。
想改变命运无从下手,最后破罐子破摔,做出了惊世骇俗的举动,结果才发现是一场骗局,男主老牛吃嫩草,骗了女主女主背叛男主没有心理负担,下属戴了领导的绿帽一场闪婚半个月就告破产,充满了人性浓浓的黑暗。
背叛者固然没有好下场,给领导戴绿帽的被撞死,女主独自带孩子凄惨无比,而始作俑者男主却步步高升,这社会还真是分阶层的,小人物的作死恶有恶报大人物作死叫心思深沉作者石钟山陷入深深地思考……
三星半,很抓马的剧情,梅婷在里面好漂亮,喜欢靳英
其实幸福一直都在自己身边,珍惜呀!
全片都围绕着探寻幸福,前面有多美好后面就有多无语,这片放在现在播估计5分算高。梅婷和闺蜜演技差点,别的都很好,包括童年关晓彤。
陪爸妈看的童年回忆
太他娘的鬼扯了,长得好看就能为所欲为就能事事顺心,老少通吃啊!这到底宣扬了什么,那长得普通的女人可真别活了,付出所有最后还会是一场空,谁能有靳音的好命找到定居国外的父母接受遗产啊!对梅婷的好感顿然全无
一般
在五角FTP上有,于是就下载来看。也是深夜时分,想一口气刷完。
李萍就该孤独终老,这女的太缺德了
军人为国家的奉献,在李萍这种女人眼里,不值一分钱。典型的八十年代自由主义思潮。越看越烦。
梅婷不好看
喜欢看王志文的戏。编剧坏透了王小毛(佟大为)多好的一个人呀你怎么就舍得把他写死!片尾曲挺好听的。
王志文真招人爱15,16集哭死个仙人
特别喜欢这部剧,看了好多遍,也给一度想做军嫂的室友安利过好多次。(她也看了好几遍)梅婷是真的超级有气质,喜欢王小毛的年青和阳光,同时也被吴天亮的责任和义气,好所感动,李萍能被这两个好男人深深的爱着,真的好幸福。。。所以最后两人会在一起吗。。。
看着短视频了解了全部剧情。如果真的要说哪一个人是幸福,应该是王小毛吧。李萍是幸运的。最终靳英的离开和“成全”,看着让人一股子心酸,却也是她最好的选择吧。
剧比小说注水严重,挺扯的,尤其是小毛牺牲和洗冤段落,太扯了
走吧 走吧 给自己的心找一个家
恋海症。
小时候和妈妈一起看的剧,忽然想到这部剧。忽然觉得李萍在那个年代,把告白的纸条塞进烟卷里,好浪漫的女生。
起码比韩剧有深度吧,石钟山原著应该更好看……
看的时候心里很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