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妮的婚途
Yuni,尤妮,俞妮的婚途(港/澳)
导演:卡米拉·安迪妮
主演:阿拉温达·基拉纳,阿斯马拉·阿比盖尔,塞卡尔·萨里,Marissa Anita,迪马斯·阿迪亚,凯文·阿迪洛瓦,鲁克曼·罗萨迪,Neneng Wulandari,Boah Sartika,Nazla Thoyib,Anne Yasmin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尼西亚语言:印度尼西亚语年份:2021
简介:尤妮是一个印度尼西亚少女,她意识到当她的梦想变大时,她周围的世界就会变小。她即将完成高中学业,有一个远大的梦想,她认为一切都是可能的。然后有一天她被一个她几乎不认识的男人求婚了。她拒绝了这个建议,但第二个建议来了。尤尼仍然相信她的梦想,家人也是。但是这次出了点事。一个神话,关于你不能拒绝两个以上的建议;否则你永远..详细 >
【印度尼西亚】讯息与能量先行,依然对准常见于影展模式的、在任何地区都并不鲜见的聚焦- -「觉醒式」寻找和地理区域之间的矛盾;然而女孩打破桎梏,寻找自我的故事还是让人动容。那抹紫色,那首诗句;这之外的别样诗意也在创造自己的声量。
太致郁了这个片子……缺失的性教育,糟糕的社会环境,宗教对女性的压迫,在很多“闲笔”中展现得淋漓尽致。Girls help girls 是唯一的光,虽然这光的力量如此微弱😭
前面的青春片镜头不够印尼特色,放在哪里都是这么拍。结尾动机不够,人物形象闪光点没烘托出来。
两星半//喜欢女性议题 但多少还是觉得有些cliché//典型的女性故事 知识带来的不同视野助长了女性在历史悠长的父权文化环境中的痛苦 不管是对自我的认识还是对浪漫的幻想都会幻化为伤口上的盐巴 最轻松也最怠惰的方式是顺应“自古以来”的灌输 否则无论顺应或是反抗都只是在不断加重对自我身份的厌弃
TIFF 21‘ 站台大奖,无感,卖惨流水账
17岁就成年领身份证,然后就可以结婚啦?OMG
#2022台北電影節
像《乐土》,但糟糕得多。所有身份只为情节(议题)服务,灾难级的议题填鸭,前半段是无害的女性成长cliché,后半段的走向直接把人看傻了(如此单薄功利的性少数形象呈现居然能在LB拿下4.1高分,匪夷所思),花了一个小时呈现一个女性有多么聪明自立,而她能选择的抗争方式(除了那场破处戏)却只有自毁?前面的铺垫有让人觉得她会是一个因为梦想破灭就投降于编剧意志的人吗?这故事到底想讲什么?自立的女性/female gaze最终会被父权社会吞噬?自立的女性才不会同意。或许,这应该被叫做Sundance gaze。
印度尼西亚社会现实片。揭露了印度尼西亚早婚现象和女性受教育现况的危机,但女主的表现并没有体现出反思,某种情况下更像是一种逃避,逃避的不是学业,不是情感,而是那入空穴来风般对于婚姻的诅咒,并且这诅咒说实话,着实是有点令人下头。
不会觉得这是个印尼高中女生的故事,这种挣扎比想象的普遍的多
课间互动还挺可爱的,一面是仍然在发挥作用的种种传统,另一面是越来越蓬勃的消费和青年文化。小雨的戏挺好
编剧太弱了……表演非常刻奇…….我不理解 这是在干嘛 社会的约束都像陈旧塌陷的蜘蛛网 你挥挥手就可以拂去(拒婚也是随便就可以拒;头巾么爱戴不戴;母亲也和你说支持你的所有选择你开心就好,虽说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女主理科这么好学个IT怎么可能找不到工作))编剧你到底write against个啥 就是一定要整个奥菲莉亚意象呗?
#HKIFF46# 很好的议题,明明可以拍得更深刻的。角色设定和剧情转折都那么典型,演员的演技也都太青涩了些。
SIFF 比预期好很多
色彩斑澜(紫)的青春片,女性意识的觉醒牵引出印尼社会的种种现状。但结尾奥菲利亚式悲剧的心理动因没有讲清,显得突兀。Sapardi Djoko Damono的几首诗倒是亮点。(诗人2020年去世)
啊这 《过去,如今和之后》之前。
看不下去
她最后选择了自己
上海电影节的第一部片子。作为一个讲女性不公平遭遇的片,上来给了人家半裸镜头真的出乎意料,然后以为她要冲破桎梏选择读书,但是她选择做一个同妻,而且还自杀?那为什么要同意求婚??
那些男人只是想用彩礼买一滩新婚之夜的处女血,只有你躲在厕所里替我写诗弄得满头是汗。每个人都有秘密,男老师的秘密是穿上女装,你的秘密则是藏在诗歌里的情话。早上我从西边走,太阳在后面跟着我。太阳不会和我争是谁制造了影子,影子不会和我争是谁在领路。这个世界有贞操检查,也有你那六月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