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铺车厢》同一间卧铺车厢的人为了能按时到达目的地对卧铺车厢突发性死亡的乘客进行延迟上报事实是医生为了面试竞争而误杀了睡错铺位的人《克莉丝汀的12天》猜了大半天 各种臆想没想到原来是临死前对人生几个重要的人重要的事回顾12天高度概括了克莉丝汀的一生看到最后泪目 生命中所遇之人皆是我爱在意识里跟你们告别《伊莉莎白·盖齐审判案》以为是不懂装懂的猎人为了钱财或者说猎杀女巫走火入魔才一心逼供 最后误杀老妇人后来发现这一切都是女巫复仇记《冰冷的安慰》志愿者电话接线员安迪接到一个陌生女人的死亡电话 显得心情沉重紧接着又接到一个死了猫的老妇人的电话安迪觉得一条人命刚刚才流逝而这个老妇人竟然为了一只猫就觉得活不下去于是态度非常不友好的说了几句挂断了电话两天后安迪知道自己的态度逼死了老妇人很自责第三天又知道陌生女人其实并没有死双重打击几乎让安迪崩溃当晚安迪发现陌生女人就是上司乔治第二天等待摊牌的时候又接到了乔治的电话原来乔治告诉了老妇人儿子安迪的工作地址安迪转身 新来的员工(即老妇人儿子)枪杀了他(虽然没拍出来 不过应该是)怎么看这个故事都透露着压抑妻子死后的安迪本意借这个工作利人利己结果反而被电话那头的情绪所影响资历最久的维多利亚也没办法消化负面情绪所以带薪休假上司更是因为长期接触这些垃圾情绪导致变态其实听到乔治说我知道你在哪里的时候我以为莉丝是那个陌生女人因为调职派对上她对安迪说过这句话说到莉丝乔治怒抢莉丝电话那段不知道有没有其他寓意《外婆的派对》奶奶的祝贺词:放下过去 因为你无法改变勿忧未来 因为你无法预知忘记当下 因为我没有给你准备看完终于知道姐夫为啥老在妹夫家捣乱因为妹夫跟自己老婆有一腿男主一开始想要报复姐夫的恶作剧最后把自己给作死了 弄得妻离子散《降神会》夜路走多了终会遇到鬼特别讨厌这种吓人的节目分分钟打死你都是活该小男孩很善良了 只是让他也尝试一次自己的遭遇
来,戳这里,看原文(o(≧v≦)o本文首发于【黑girlTVshow】的公众号,欢迎关注:黑girlTVshow) 9号秘事最大的看点,我认为不仅是剧情多次反转和隐藏细节更是对人性的戏虐黑色幽默式的讽刺剧,以平凡生活场景洞悉人性善恶,值得好好斟酌和深度思考在潘多拉魔盒里,这一季揪出了哪些小恶魔呢?
【ep01 La Couchette卧铺】
每季第一集都以群戏开始s1ep01沙丁鱼,几个人在一个衣柜里s3ep01圣诞恶魔,几个人在一个房间里s4ep01桑泽巴酒店,11个人在一个酒店过道里这集也是,7个人在一节车厢里
都是用多人物多线索错综交织在同一个封闭小空间里让矛盾集中爆发,然后把人性丑恶摆上台面,推向高点,结局反转颠覆你的想象力,带来的讽刺感如同绵里藏针。
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人情如此冷漠,只要不妨碍到自己,跟尸体睡在同个车厢都可以协商同意以及,不要以貌取人,你永远猜不到你真正的敌人是谁。
————————————————————【ep02 The 12 Days of Christine 克莉丝汀的12天】
蒙太奇的拍摄手法用得很流畅,场景切换很快,前25分钟一直在猜是怎么回事智商被活活碾轧了25分钟突然顿悟女主发生了车祸,弥留之际,回顾生前曾经的美好瞬间。
一幕幕记忆碎片拼接式的闪现。
(咳咳,推眼镜)黑姐还真经历过这么一次,神奇的回光返照。
那一次,从楼梯摔下强烈碰撞到尾椎,瞬间倒在地上痛到失去了知觉,两眼一抹黑却看到阳光明媚的校园里到处是跑来跑去的小孩。
看到这一幕,就醒了,醒来湿了一脸,小狗一直在舔我的脸,冒了一身冷汗。
整个过程其实只有几十秒。
闪现的场景熟悉又真实,相当奇妙。
幸运的是,人没事。
最后“Time to say Goodbye but I just don't wanna go”戳到泪点谁会舍得离开,生命的每一刻都那么令人怀念,无论苦辣酸甜。
同类型电影,黑姐推荐你看stay,生死停留,豆瓣评分7.5
—————————————————————【ep03 The Trial of Elizabeth Gadge伊丽莎白盖奇审判案】
女儿女婿为个人目的出卖妈妈偷情的男人为了明哲保身做了伪证法官严刑逼供捏造事实反转是,你以为好人得救,心头一暖结果“好人”是真女巫,女巫用无辜伪装了邪恶。
所以,真正的恶魔,和心里装着恶魔的凡人,谁更可怕?
你又该如何站边
如果这是个非黑即白的世界,就好解决得多可惜,江湖之所以险恶,就是黑和白被混成了50度灰色,还有深藏不露的灰色。
“永远不要完全相信你眼睛看到的,很可能那只是你愿意看到的。
”这里,黑姐顺道提一嘴职场法则:越是表现出人畜无害,越是狠角色,千万不要听之任之,要有自己的判断。
—————————————————————【ep04 Cold Comfort冰冷的安慰】
全程视频监控的画面,给人压抑、拥挤的紧张感有时候你的一个无心之举可能就成了间接杀手————————————————————-【ep05 Nana's Party外婆的生日会】
外婆的贺卡点了这集主题:Forget about the past,you can't change it;forget about the future,you can't predict it;Forget about the present,I didn't get you one忘记过去,反正你无法改变,忘记未来,因为你无法预测忘记现在(礼物),我并没有没给你准备任何东西哟!
这几句诗与剧中的荒诞表现形成反差和讽刺,比如“人藏在蛋糕下”“给奶奶准备了肌肉男跳脱衣舞”“妹妹喝醉后暴露和姐夫有染”
这集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一种佛系人生的生活态度: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完,不畏将来人生本身就是一场闹剧,大智若愚,宠辱不惊,才能获得长久幸福,我们不用刻意去制造惊喜,生活本身就充满了惊喜。
—————————————————————【ep06,Seance Time降神会】
很多年前,主持人做节目扮演大猩猩把小孩吓尿了,小孩被大家嘲笑,受不了自杀了。
很多年后,鬼魂回到拍摄的地方,在录影现场…出现了全程高能无尿点,四季每一季的第六集调性都是:视觉抓眼球,剧情很抓人
然后让你无比期待下一季的开始这一集讽刺喜欢哗众取宠的真人秀节目为了收视率,导演故意隐瞒关卡让参与者更逼真的表现出现场反应,使其丑态百出,越丑态,观众越爱,导演的手法就越变态。
同样令人着迷的《黑镜》第一季第一集,也揭示了这点“我们就喜欢看别人出丑,忍不住要幸灾乐祸”
我们不仅擅长隔岸观火,还乐于煽风点火。
河对岸的你,无法想象被烧着的人承受了怎样的痛苦。
嗯呢,本季完。
感谢Reece&Steve写出那么好的故事,感谢9号秘事,让我沉浸在愉快无比的写影评漩涡中,欲罢不能。
来,戳这里,看原文
延续第一季风格,喜欢第一集。
各集简要见影评La Couchette卧铺:突显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冷漠,虚伪,欺骗,为了自己的事情,谁会在意一个可怜的死人?
结尾什么意思,是不是这个死人是被麦克斯医生当成竞争对手杀害的?
当然杀错了,竞争对手原来是最不成体统的,两个人当医生都让人不放心,当然麦克斯医生提到一切也只是为了丰厚的待遇,才不是有什么光辉的目的,治病救人都是骗人的。
麦尔医生在这里只说了德语,装成不懂英语,而结尾一句英语表示一切都被麦尔看穿了。
9分。
The 12 Days of Christine克莉丝汀的12天:很感人的一集,设计巧妙。
女主遭遇车祸,临死前看到的人编织在自己对未来的设想中,生活中有苦有甜,恋爱结婚生子离婚复婚,看起来支离破碎的片段,却也终于圆满,但终于还是要醒悟…喜欢消防员设想结婚生子,因为他抱她从车里出来、两人的孩子是车祸现场中被可怕陌生人救了的孩子、可怕陌生人是导致车祸的人但救了孩子、地上破碎的鸡蛋是车祸时车里的鸡蛋破碎了等等。
10分The Trial of Elizabeth Gadge伊丽莎白盖奇审判案:对老妇是女巫的审判充满荒谬可笑的不合理,刑讯逼供,制造伪证。
一个二货法官,糊涂敛财从中获取乐趣,一个无良女巫猎人,刑讯逼供制造伪证捏造事实,另一个略有罪恶感的女巫猎人偷梁换柱,把伙伴送上火刑场,而老妇杀掉救命恩人,化鸦而去。
间接讽刺了有些看起来无辜善良的人其实不过是伪装。
过程中愚蠢的女婿和女儿为了个人目的出卖亲人,和老妇买的牛死掉而报复的男人、和老妇鱼水之欢的男人明则保身,都做伪证。
有点纠结为什么老妇杀掉救命恩人,也许为了给恶魔献祭,也许女巫本是邪恶,杀人无需理由。
凡人恶魔和女巫恶魔哪个更加邪恶,其实别无二致。
8分Cold Comfort冰冷的安慰:这个安慰热线有些虚情假意,但是我也能理解做这个工作人的痛苦。
上司装成女人寻求新员工安慰缓解27年做这份工作的压力,而新员工拆穿后想报警,但上司已经通知了新员工因为上司耍人电话而心情极差,对一位老妇讲不耐烦的话,最后造成她死亡的儿子安慰电话的地址,而他拿着枪…上司道貌岸然,不让下属讲私人电话,自己背后却伪装成女人骚扰新员工。
8分Nana's Party外婆的生日会:为了准备惊喜却使自己露出尾巴,背着妻子与大姨子外遇,最后鸡飞蛋打。
卡片上的话点题,忘记过去,你无法改变,忘记未来,你无法预测,忘记现在(礼物),你本来就没有(我没准备)。
表演节目的小帅哥身材真好!
6分Seance Time降神会:电视节目总是把演员和主持人们剪辑的性格很好,其实则大相径庭,我就听过朋友说去CCTV某著名主持人的录制现场,看到她极其耍大牌,不知道这是不是也算一种潜规则,好像否则人家会不把大牌当大牌…当侏儒死去,主持人,老妇人及助理表现的自私冷漠。
就知道这个灵异节目必然存在灵异…小孩还是吓我一跳。
8分
第三集看到善良猎魔人呼唤老妇人从藏身处出来我就已经心生不妙。
就像契诃夫的枪一样,剧情进展到这里,老妇在情节上其实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再出现了。
那么既然她出现了,她必然还有一些事要做,至少要offer a blowjob作为call back(果然也有),而以这部剧的习惯来看,绝对不会单纯为了一个call back安排无用情节,那么她必然确实是女巫。
结果果不其然。
老妇确实是女巫这件事上在逻辑上是走得通的。
回望前面的人物刻画,对于一位“普通”的老妇人来说,她在被审判与惩罚的过程中显得过于轻松了,甚至连“有恃”的程度都没有。
这其中的违和感,被编剧利用黑色幽默的荒诞气氛与强权出丑压迫感弱化巧妙地掩饰了过去。
再加上审批女巫的证词也是叙事诡计的一部分,没有人能证明这些事情发生过,同样,也没有人(在这里特指老妇自己)能证明这些事情没有发生过。
所以最后的反转在逻辑上做了充分的安排,非常合理。
但合情吗?
恐怕并不。
猎巫本是一段黑暗的历史,其中的血腥与罪恶至今仍需要我们去铭记。
而当最后一重反转发生后,不光是唯一善良的象征角色死亡带来的不适感非常强,前面所有设置好的每个人黑暗面交织呈现的时代弊病,都被大幅冲击了。
因为巫确实存在了,猎巫也具有了正当性。
这是编剧对自己前面情节的背刺。
如果只是要讲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故事,我认为这一集做得很好。
但我私心总觉得一部优秀的剧集能传达something引人深思,可能要比多一层反转结构更有必要。
豆瓣没有什么分析第四集的论点,于是尝试第一次写影评。
一周目的时候有两个疑点:1. 第二个克洛伊的电话是在经理拜托男主培训新人的时候打来的,这是一个很大的疑点,经理为何这么做来招嫌疑?
(其实到现在也不是很明白)2. 在欢送会之后,男主再次接到克洛伊的电话,挂掉,电话又响起。
一共三个电话,而利兹在她身后的动作很明显的有拨打这三个电话的动作。
并且在男主最后挂电话的时候,用诡异的眼神回头看男主。
(我的猜想主要由此而生)想了一天后,灵光一现终于想通。
原来真相是这样的!
关于真相的猜测有两种,个人更倾向于第二种!
猜想一利兹和经理是串通好的,之前应该是利兹和经理接电话失误导致养猫的老太太自杀死亡,并且得知她的儿子在调查母亲想不开的真相。
两人不知所措,计划将罪行嫁祸给其他员工。
首先,他们挑选了利兹后桌的维多利亚。
所以克洛伊出现了,他们计划,伪装成克洛伊第一次惊吓维多利亚后,利兹立刻假装老太太(也可能是经理)给维多利亚打电话,并且絮絮叨叨她死去的猫。
他们计划,维多利亚会敷衍这种啰嗦的电话,然后再由利兹通知她老太太自杀的消息给她压力。
最好她还将害死老太太的事情传播给别人,然后儿子寻仇,一切顺理成章。
但是维多利亚受不了压力很快离职了。
计划落空。
不要紧,男主出现了。
他们便故技重施。
男主符合了经理和利兹的一切计划,他敷衍了老太,而后从利兹那里知道了老太自杀的消息。
虽然他不是真正害死老太太的接线员,但是他认为他是。
并且告诉了黑人女。
这时,经理与利兹在所有员工面前演了一出戏,利兹成功得到借口顺利离职。
然后经理卖破绽给男主让男主调查他,他也成功离职。
这个计谋精明在不止是儿子,连男主自己都深信是自己害死了老太太。
最后男主背了黑锅,被寻仇的老太太儿子枪杀。
-当然还有的第二种猜想,我觉得这种猜想更绝妙。
经理只是个喜欢装成克洛伊恶作剧员工的坏老板,然而工作已经五年的利兹早就知道了经理的小癖好,但她没有说出来。
利兹因为失职害死老太太后,害怕儿子寻仇找到自己,就想到利用经理的小癖好把罪嫁祸给别人。
她不失时机的装作老太太给受了经理刺激的维多利亚打电话,但是导致她听到太多自杀讯息,精神出问题离职。
计划没来得及施展。
在吓走维多利亚后,利兹还催经理快点填补上九号桌的接线员,方便她再次实施计划。
在有前面失败的教训后,他终于让男主咬了钩。
吓到男主后,确定他心里认为是自己害死老太太。
利兹便故意违反规则让经理赶自己出去,达到合理离职的舆论目的,并且在欢送会上装作克洛伊刺激男主,逼男主去抓住经理的小辫子。
目的是惩罚总是给自己穿小鞋的经理。
经理报复男主不知道在不在利兹的计划内,反正老太儿子早晚会找上门来。
也没准“将andy名字告诉老太太儿子”的建议也是利兹给的。
结局成功将害死老太太的黑锅嫁祸给男主。
第二个猜想中,利兹才是掌控一切的幕后黑手。
用一根看不见的线成功操纵了所有人。
他利用经理的癖好将罪行嫁祸给男主,还顺便把讨厌的经理赶下了台。
简直一石二鸟。
讲道理连我都被这个猜想吓到了。。。
两种猜想在我看都挺合理,仁者见仁吧
第6集给我的感觉就是导演带有很强的个人表达色彩的一集,放在最后一集也是对这个系列故事的总结。
怎么说呢,我分析一下: 这一季的几个个故事全是反转,其实这样的故事已经非常难写了,加上有第一季的铺垫更是难。
首先你在看每一个故事之前,都已经有了很强的心理暗示,肯定是反转,你会在看的过程中不断的猜到底怎么反转。
最后,如果被你猜到,或者反转的很牵强,你就会觉得好失望。
第6集基本就是模拟了这种观影心理。
里面3个递进的情节:1.首先就是傻妞第一轮被吓的不轻,我们第一次看恐怖片肯定都会有类似的经历,觉得好吓人。
2.接着就来了一个二逼,从他一进来就刻画他不太相信这些东西,甚至灵媒刚出来时候还笑出声,感觉马上要穿帮了,但是随着气氛的营造,他最后也被吓了一下。
这就是说他就算之前有防御心理,但是还是能通过不断的制造恐怖气氛吓到他,就跟我们看反转故事一样,之前看了很多很多,但是这次还是没猜到结局。
3.最后一个出场的就导演自己了,自己拍了那么多集吓别人,早就免疫了,道具,化妆的人物,他压根就不可能相信这些,包括那个侏儒站在那,他第一反应就是团队在拍他,跟他恶作剧,这是假的。
但是到最后他还是被吓尿了。
我猜导演想表达的可能是,类型故事虽然已经不计其数,但是就算观众已经有很强的防范心理,还是可以通过更好的创作不断的打破观众以前的经验,然后被惊艳到。
所以这一集被安排到第6集,而且故事安排的是一个片场的设定,导演可能就是想加一点个人表达在里面,也对整季做一个总结吧,至于本集的故事本身的反转是不是弱爆了,其实也许没那么重要了。
这里面还有几处细节,1.他们不停的拍摄过程当中,其实流程都是一样的,第一个女孩进来整个氛围感觉还是烘托的很好的,当第二个男的进来很多细节就开始敷衍了。
演侏儒的演员指甲掉了随便糊弄一下,灵媒的假眼珠就直接掉了一个还继续演,就一点恐怖氛围都没有了。
其实工业化的电影流程很容易出现这种状况,说白了,电影做久了其实跟做其他职业也没区别,很容易倦怠,就变成是机械的完成任务。
所以可能这块也是导演的一个思考吧,电影的源动力还应该是创作而不应该仅仅是工业化流程的一个产品。
再有就是创作一部电影,剧本,演员,服装,道具,这些所有的事情都精益求精才会真的呈现一个好的影片,如果哪一个环节敷衍,那就不能看了。
已经是第二次看本剧season2,这一回最喜欢第2集。
观看至前半段,一度以为是说已故初恋男友,对旧情不忘的感人灵异微恐怖故事,没想到却是个说告别的泪点故事(抛去借鉴生死停留这个点不说,谁在乎呢,看high了就好)我总有种感觉,至少此集编剧是女性吧,不然女主的回忆的场景看上去都那么符合女生在意的事物呢。
第一个场景,是和离婚又复婚的至爱,初次见面回家,还顺口抱怨下怪脾气的室友。
随后,带着男友去和妈妈见面,她提到了自己当时不确定也苦恼的事:与男友订婚以及自己工作滞留,没什么晋升前景的现状。
一个转接,就到怀孕时,自己坐在沙发上,看着已是老公的他在笨拙地组装婴儿床,对于床安装的流程显然不是很熟练,女主对着说明书给老公解释,但却不是那么容易组装,随即,女主几乎就是哭腔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害怕这个孩子毁了一切。
老公赶紧将手边活丢一边,去宽慰她。
几乎是调子一转,婚后的争吵与不快上演,很喜欢fucking全家出游这个场景,老公不耐烦地抱怨女主塞了几件没怎么穿过的衣服,以及拿掉几件玩具不行么?
坐上行李箱下压,用手臂压,都塞的满满当当关不上。
有了这段,下面的离婚梗就水到渠成。
前夫的新欢是身材棒,比自己年轻的姑娘,而自己则是一边忙工作一边要带孩子的单身妈妈。
抽不开身的压力和自责,会猛然在关门后崩溃。
偶尔叫来自己妈妈帮忙心里也不好意思(需要照顾老年痴呆的女主爸爸)。
即便这样,新欢在碰面还是揶揄了一番女主。
好在,还有一个gay蜜。
当女主绝望时还能宽慰逗笑她。
以及,后来奇迹般恢复的老爸,明明之前还是个在绿化带中央随意小便的病人。
在最后一幕聚餐,几乎以为是圆满大结局,没交代原委,已复婚。
康复的爸爸,以前的室友FENG,GAY蜜,儿子都在。
却是time to say goodbye。
完全是girl的心态轨迹嘛。
占据生命重要的场景,或许不是什么大场面,就是和身边人很生活化的日常景象。
我想了下,要是我自己翻篇过往,都会有哪些打乱的记忆片断呢?
第一天的结束是从接一个电话结束的,暗示着车祸的起因是因接电话而造成的。
第二天末尾,女主撕扯着前男友寄来的明信片,意味着男女主因为前男友的事情而争吵。
第三天的末尾,男主喊着女主的名字克里斯丁,意味着女主因躲避窜出来的人儿忽略了回应电话。
第四天末尾,女主在卧室藏装彩球,鸡蛋砸在墙上,女主本能的说了一句,见鬼,意味着女主开车中反应过来后下意识的言语。
第五天,鸡蛋摔打在墙上发出了声音,和车祸前买的鸡蛋呼应上,因为躲避从黑暗里窜出来的眼镜男,而急刹车导致车辆碰撞,从而鸡蛋因惯性砸到玻璃破碎,也在紧急时刻记住了让他的面孔,眼睛男说着“im sorry”。
第六天,女主捧腹哭泣,暗示着女主第一个担心儿子的安危。
第七天中,女主听见对话机中传来:“come on,little man,let’t get you out of there”,意味着眼镜男,在车祸后,从车中救出女主儿子的场景。
第八天末尾,女主玩捉迷藏蒙起眼睛,意味着女主因伤暂时昏迷。
第九天,女主看着儿子护照照片中结束,意味着女主首先回忆起了儿子。
第十天,跟男主哭诉,悲痛自己的命运。
第十一天,自己将要跟陌生男人约会,暗示着希望,最后看见眼睛男抱着儿子,说着;我救出他了,我救出他了,同样也暗示着希望。
第十二天,又来到了圣诞节,十二天如同十二个月,如同一个人一生的轮回,女主意识到自己即将死去,所有记忆深处的人聚集在一起,这时候儿子杰克穿着天使服过来拥抱母亲。
该跟大家说再见了,女主想着,it's time to say goodbye。
第九天,2011年9月1日,开学日镜头里,Christine正在拍摄穿着校服的Jack,他第一天去读小学。
外婆送小Jack去上学,他有点不开心。
两人离开之后,Christine在空旷的房间里,从纸箱里拿出波切利的CD,开始痛哭。
这可能是她人生中最低谷的时期,纸箱中的CD和当时Adam搬进来时形成对照,暗示着Adam已经离开了,从此,Christine要独自面对工作和生活的重负。
这时,父亲Ernie来到Christine的身边,在混乱的记忆中,死去的亲人当然可以再次出现,作为天使,来安慰痛苦不堪的女儿。
Christine描述着所有人都离开自己,生活并不是童话故事;父亲告诉她,这些都不是她的错,今天是Jack第一天上学的日子,应该是个开心的日子。
这时,“砰砰”心跳声和“嘀嘀”仪器声又响起,还有尖利的门铃声,又转场了。
第十天,2011或者2012年11月,万圣节9号公寓内一副万圣节的装扮,门铃声响起,Bobby在戴隐形眼镜不能去开门,穿着女巫装扮的尖鼻子的Christine去听门铃,来的正是Adam,是要来接Jack。
Christine和扮成吸血鬼的Bobby闲聊,Bobby提到她有一个新欢网友,正在这次相约要见面。
这时,有人影从Christine身后经过,她以为就是Adam,提醒他要跟Jack解释解释。
Christine和Bobby继续聊天,提到两人有十年婚姻之约,Bobby表示她应该还没有这么绝望。
这时,有人敲门,他们以为是来讨糖的小孩,但Christine打开门,发现是穿成红魔的Adam,电梯坏了,他是爬楼梯上来的。
所以,刚才是谁?
“砰砰”心跳声响起,Chrsitine跑向儿童房,雨衣男人抱着Jack,说到,“I've got him,I've got him”。
这句话是有歧义的,这里字幕组已经直接翻译成“我救出他了”,其实这里也有“我抓住他了”的意思,如果要将悬念保持到最后,还是不应该提前放出现实世界中揭秘的翻译。
这时,又引发转场了。
第十一天,某年11月,Bonfire Night篝火之夜Christine抱着Jack走进房门,同时在给母亲打电话,让她赶紧来。
她带着Jack到了浴室,让他冲手,这时镜头上Jack的小手上有血迹。
她又给Adam打电话,说明Jack的手被烟花灼伤,希望Adam能来。
Adam答应马上过来,还跟Christine说了一句,“Hang on,I love you”。
母亲带着Jack从浴室出来,说他没有受伤,镜头中Jack的双手确实完好无损。
母亲提到Christine在Jack这么大的时候,到真的被烟花灼伤,棒球手套都烧穿了。
Christine看了看自己的手,她手上还留着当时的伤痕。
这时“砰砰”心跳声再起,Christine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混乱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是一次没有换镜的转场。
第十二天,又一年的圣诞节母亲让Christine戴上节日小帽,大家正在一起准备圣诞节,在场的有父亲Ernie,母亲,Bobby和Fung。
大家喜笑颜开的在猜谜,打趣,镜头蒙上了一种幸福感的滤镜。
Christine问父亲,“你还好吗?
”父亲说,很好,“我一定要在这里,我无论如何都是不会错过的”。
Adam也出现在Christine的身边,叫她love。
Christine问他,“我们复合了吗?
”Adam说,当然,“你还记得去年的篝火之夜吗?
”大家要给Christine送上礼物,父亲说这是大家一起为她准备的,Adam拿了出来,是一本相册,里面都是Christine这一生的回忆照片。
Christine已经意识到了什么,她说“就像我整个人生都在我眼前闪过”,她明白发生了什么。
镜头转回现实世界,Christine满脸是血头靠在方向盘上,车上正在放着《Time to Say Goodbye》,车窗前有碎掉的鸡蛋,车外有雨,雨刮还在殷勤的工作着。
Christine眼睛还在闪动,副驾驶上一堆采购的东西中,盒装鸡蛋散开,都碎了。
消防员正在锯开车门,破碎的车窗玻璃洞中,雨衣男人向里看了进来。
消防员打开车门,Christine的眼睛闭上了,声音逐渐模糊。
消防员把Christine抱了出来,她睁开眼睛,仿佛看到Adam正抱着她。
她又回到自己混乱的思绪中,Jack穿着小天使服过来抱住她,Adam说,”妈妈就要离开了“。
镜头再转回现实,已经被救出来的Jack,悲伤的坐在救护车边,看着母亲。
雨衣男人在向警察解释,是自己的错,没有看路,导致Christine发生了车祸。
思绪中,母亲说,时间到了,《Time to Say Goodbye》再次响起,镜头结束在Christine笑着对大家说再见中。
其实到了最后两段,已经很难明确到底是不是真的发生的事件,所以Adam是不是真的和Christine复合,完全可以任由观众自己解读。
最后一段大家聚在一起送别Christine肯定不是真实的,这里甚至还出现了Fung。
故事本身并没有给出Fung和Christine关系的深入说明,但在Christine的最后闪回中,Fung却是最后她想要包括在内的,自己最亲密的一小群人。
而且这一段那明显的节日美化滤镜,也说明这是Christine心里最希望的美好场景。
而倒数第二段的解读很多元,有网友认为完全没有发生过,毕竟Jack手并没有受伤,那句Adam的表白,也只是Christine心中的梦想。
也有网友认为这是确实发生过的事情,她当时的紧张让她误会Jack受伤,之后也引发了Adam和她真正的复合。
其实两种解读都可以接受,甚至也有人相信篝火之夜存在,但当时Adam并没有表白;而是当车祸发生时,Adam正在电话中表白,才导致了Christine的分心,那句表白的话,也是穿透了现实和梦想的藩篱,融合在Christine的梦境中。
其实,各种解读都有道理,因为这是Christine自己的“人生闪回”,只说明她还是爱着Adam,她从心底里希望能够与他复合。
这个故事为什么这么动人?
其实虽然对Christine来说,这些时刻是她不能忘怀的记忆,但观众们都知道,这就是一个普通人的普通人生,相识相爱,结婚生子,离心离异,就是那么普通,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自己,或者我们身边的人身上。
唯其普通,所以大多数人都可以共鸣,那就是我们的人生,起起伏伏,有欢乐,有高潮,有低谷,有温暖。
人生这样,足够吗?
Christine最终是笑着离开,不是没有遗憾,但也没有悔恨。
反过来说,普通的人生,仍然有那么多值得刻骨铭心的记忆,哪怕只是对自己而言,已经足够。
这一集《9号秘事》回归家庭伦理反转剧情,讲述的是一大家人发生在外婆的派对日的搞笑故事。
这个家庭有外婆,两姐妹和她们的老公,还有一个第三代外孙女。
其实,介绍完登场人物,基本上就已经讲完剧情。
故事发生地是在9号住宅。
一开始是倒叙,一个急救人员登场,帅哥,开车来到9号住宅门口。
他一边打电话一边向门走去,听上去很急,同时,门内传来女声呼救。
这一段其实是故事的结尾部分,可以放在最后来说。
正剧发生在当天早些时候,首先登场的是姐姐Angela,她从一开始就显示出来具有一种强迫症的气质。
比如,第一个镜头就是在用小吸尘器吸楼梯夹缝,之后进入客厅又因为我们看上去非常规整的浅色地毯对女儿Katie生气,原来只是地毯的流苏稍乱,她却感觉乱的像爆炸现场。
可以看出她的性格特点,爱面子,紧张大师,要求严格。
第二个登场的女儿Katie是一个很正常的小姑娘,认真作业,还能开开玩笑。
Angela紧张,这时她妈妈79岁的生日,力求圆满。
她找了半天丈夫Jim不在,正在嘟嘟囔囔,准备挪一下蛋糕的位子,结果发现胖胖饰演的Jim正藏在蛋糕下面,他拆掉了桌子中间的桌板,化开了桌布,将蛋糕掏成了空心,就是要对Pat恶作剧。
Pat是Angela的妹婿,特别爱恶作剧,据Jim的回忆,恶作剧包括:在马桶上铺保鲜膜;在鸟水盆里放浆糊。
所以Jim要整蛊回来。
Angela虽然不耐烦,也提出Pat最近要操心妹妹Carol早上9:30就开始酗酒的烦心事,但她也没有强力阻止Jim的恶作剧,反而后面也不情不愿的配合起来。
之后外婆Maggie和妹妹Carol,妹婿Pat登场。
Maggie也是一个还蛮正常的,有点和事佬形象的外婆。
妹妹Carol一副憔悴烦恼的样子,刚到姐姐家,就抽空去厕所拿出一大瓶防晒油喝了起来,明显里面就是装的酒。
Pat就是很爱恶作剧的样子,包括自带了冰块(这里面放蜘蛛的冰块成了噎住外婆的元凶),还将厕所的肥皂调换(后面Carol的脸变黑应该是因为这个)。
中间数次Angela都想帮Jim完成恶作剧,让Pat挪开蛋糕,但数次都没成功:Maggie要为食物照相但相机在车上Pat要去拿;拿好相机蛋糕又被Carol点燃拍照;外婆又要让孙女看Pat的贺卡。
Angela不得不抢先吹蜡烛,之后Jim要求调换位置,让Angela来恶作剧。
在Angela躲在蛋糕下面时,或者说Jim以为她躲在下面时,这个家庭的丑陋秘密被一一揭开。
一开始是Pat归还Jim《倒数》录像带,结果这个录像带应该是小黄片,对应之前Angela提到他经常一个人躲在小木屋里看这个录像带,Jim的秘密喜好可见一斑。
明显喝多了的Carol,甚至当着Pat的面开始挑逗Jim,完全不屑Pat。
原来他们一直有一腿,Jim一直对Carol说受不了妻子Angela,Carol也一直嫉妒姐姐的完美家庭,现在已经无法再忍受,甚至在Katie的面前也已经绷不住爆出真相。
而Pat也承认了他一直知道真相,Katie震惊了。
正在Jim以为Angela听到了一切时,外婆Maggie要切蛋糕,吓坏了的Jim跑过去来不及阻止,这时第一重反转,Angela并不在蛋糕下面。
她前面就悄悄离开,去给母亲另外买了一个蛋糕。
Jim正庆幸Angela没有听到真相,这时Maggie被冰块噎住了,大家一阵鸡飞狗跳:Jim忙着劝女儿不要向妻子告发;Carol黑着脸跑了出来;Pat去拿正在充电的手机,被电倒;Katie把Angela新买的蛋糕涂在了父亲的脸上;Angela在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将冰块从外婆的喉咙中挤出;这时门铃响了。
正好接上片头急救人员的到来,那句女声呼救就是Carol的声音。
这时,第二重反转来了,急救人员打开包,里面是一个录音机,放出音乐之后,帅哥开始脱衣服。
原来,这就是Pat送给Maggie的生日礼物,大家一脸懵逼的看了一段脱衣舞的场景确实让人笑出眼泪。
最后派对结束,Katie告诉了母亲,俩人离家,结束。
本集其实有点无聊,不如说是喜剧故事向,所以有网友脑洞了很多无厘头的想法,也没什么证据。
比如,Angela是不是背后的大boss,设计要干掉Pat或者要和Pat联手干掉Jim?
网友指出的证据有:Angela一开始为什么那么紧张,包括整理地毯流苏,还有奇怪的分橄榄;Angela故意连的充电器导致Pat触电;还有最后明明没人来得及叫急救但有人按门铃,她就说急救人员来了。
但这些都不算什么确凿的证据,第一点就是Angela强迫症的最好证明;第二点Angela换充电位子是避免在餐桌前Pat蹲下看见当时蛋糕下的Jim,而Pat触电主要因为前面他刚刚拿过冰块;最后一点在那个场景之下,也是正常的反应。
其实真没必要想的这么复杂,这里面的人没有一个是真正意义上的坏蛋,都是一些被生活打倒的最普通的人而已。
其实,这个普通家庭中的普通阴差阳错故事,虽然在反转剧本中不算出奇,但反而才更有讽刺的意味。
普通的家庭有时也是空中楼阁,稍微碰一下,也就倒了。
本集的黄铜兔子就在餐桌背后的书柜上,多次出场。
折磨
第二集不错
#202
这些内容独立的小故事续集质量完全没有首季那么好了,女子监狱黑镜9号秘事都是这样(不过美版无耻之徒是真的棒)。凭第一季高口碑积攒起的受众没有那么多耐性,还是依靠情节推动的续季更抓人心
1、4佳作!
E1ok 后面都很扯
没什么特别让人眼前一亮的内容
和第一季比就好像凑数的…
哪怕只剩一集都不想再看下去,我快成Reece和Steve黑了。第二季每集都刻意反转,偷懒而不讨巧,配上些细嚼无味的幽默。他俩更是一味演怪角色
第二季一般般,第4集、第6集有点恶心反胃
2024-2-5. 没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不是每集都有趣 甚至我已经对每一季的最后一集产生了阴影
看过第一季,感觉还不错,但是也不是很认真,就没评分。第二季看到第三集就被恶心到了,最后老太婆拧断白发神父的脖子然后变成乌鸦飞走的反转毁掉了一整集,让前面的28分钟变成彻底的笑话。本来第三集真的特别好,场景道具很棒,非常还原中世纪。而且对“猎巫”的刻画非常棒,芸芸众生相简直具有讽刺意味。最后白发神父绑起黑发神父代替女巫承受火刑的反转堪称神来之笔,仗势作恶的猎巫之人反被猎,简直大快人心。但是,没想到那个老太婆真的就是女巫,这一下就让这一集从历史题材变成了玄幻题材,一下子就让白发神父从一个虔诚信徒变成了愚善小丑。女巫都能变成乌鸦,受刑时为什么不逃跑?这个反转剧情上也立不住脚,纯粹恶心人的,好像鼓励人们猎巫一样。整部剧质量参差不齐,我真的被第三集恶心到了,怒打1星。
你们不要只盯着反转不反转,梗老不老。这部剧集尝试了多种镜头方式、剧本结构、表演风格。每一集都有十分独特的味道。你喝杯咖啡还要从原香、苦酸甜涩、透明度等多个维度去感受呢。多一点欣赏维度,会为你增添很多美好的感知。不要把什么影视作品都当做吮指原味鸡,只知道吧唧嘴就够了。
最喜欢第一集室内群像黑色悬疑,要素过多你永远想不到人性的自私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第四集cold comfort真是好,它的内核有一份极深的恶意,在日常里缓慢流动最后积聚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引发了深沉的悲痛,像掉到井里很久才听到闷声。选择了监控录像作为载体很高招,信息全部给出,但又需要拼凑和理解。里面的死亡方式叫我想起Sylvia Plath。
ep2抄stay抄得略无耻,且是一向以编剧为主打招牌的系列,因此加倍碍眼,二星吧
这一季普通
有点无聊ヽ(ー_ー)ノ并没有深入骨髓那种惊悚感,还是停留在比较表面的惊吓。反转也转得比较生硬。没有《黑镜》细思极恐的感觉。第一集车厢杀错人,一个小车厢里这么多人拍下一部剧是不容易,说这个反转反映人性丑恶可是最后又嘲弄了人性丑恶,这集还过得去吧。第二集濒死女人回顾自己的一生,最后在自己想象中的亲朋好友都聚在周围为她送行,泪点温情以及人性丑恶的反映都不够深入,只是一个比较不一样的故事。第三集女巫,有评论说为了一个反转的黑色幽默戏剧效果而嘲弄被污蔑为女巫的人们,确实有点过了,让人挺反感的。第四集情感热线,当然可以说老大杰克是因为长时间接收负能量而产生精神问题,but it's not funny 。第五集奶奶的生日那集有点低俗。
2>1>4>3>5>6。第二集特别感人,在人生的尽头会经过一系列的走马灯,会跟过往的一切、过往的人告别,在最后也会选择跟自己释怀。第一集更吸引人的其实是关于讲述乘客道德的前半段,在火车上大声说话,做影响别人的事情,甚至出入不关门,都是当代社会特别真实的写照。第四集用四个监控摄像头来讲述故事,拍摄手法是比较创新的,而且这份工作的职业就是吸收别人的负能量,所以有时候也会比真正对生活充满抑郁的人更有压力,可是结尾反转杀人的理由也真是随便。第三集前半段是为了讽刺一些将罪名强加于人的行为,后面倒是表达了好人不一定有好报的观点。第五集是想说生活处处充满惊喜,但是剧情方面挺弱的,片尾男主边听老太太念诗边目送妻女这一幕印象比较深。第六集纯属乱来,甚至比不上上一季的最后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