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但如果一开始就失望,那之后的心理就会淡定很多。
比如我是奔着惊悚片去的,结果得到一部搞笑片。
——生气发火的时候,扔盒酸酸乳,霸气。
“谁!
坐郭敬明的车,不给钱啊!!!
”“沐浴在爱鹅(河)。。。
”“因为爱才可以看得见。。。
”笑喷掉了,大大缓解了近来因考试而压抑的心情。
比如一开始看见尘土飞扬乱糟糟的郊区,以为走农村路线;之后陈小春出现了,如花、罗兰也来了,以为走港片路线,最后才发现,电影走最潮的混搭路线。
用大郭的话说“这叫fashion,知道么?
你们不懂!
”。。。。。。。。。。
平和,尽量让自己平和。
天朝大国,这样的东西以后肯定不少见。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评论:转自新华网——从影片里透出一股浓烈的现实生活的腥味;带着一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莽撞;没有豪华,精美,圆润的制作,但却毫不伪饰为生存,忍受着种种不公,苟且地活着的人们。
确实,主人公徐子租着房子,孤独地漂在都市里,不忍向千里之外的父母诉说苦楚,活在自我想象得爱情里,为理想接受过潜规则,这一切都是都市打拼的80后年轻人最能感同身受的。
而老谢为了家人,做鬼也要赚钱,以血做油,驱动鬼车,这更是当下生存状态的残酷写真。
到底是我们80后一代改变了现实,还是现实改变了我们80后这一代?
影片对此提出强烈的质问。
片中那些为刷夜钱临时起意杀人的青年,不正是一部典型的青少年犯罪实录,几个无业少年在酒后搭乘了出租车,仅仅是因为没有钱支付车费,就出卖自己的灵魂,残忍的选择了杀害那位无辜的女司机。
当然,对出租车公司老板唯利是图,不顾他人死活的生动刻画,也映射了物质至上的现实里的价值扭曲和道德沦丧。
出租车里的醉鬼、混混、小姐,揭开的是城市里鸟巢灯火下面的黑暗的另一半,影片正是如此,有如一台扫描仪,散点透视着城市生态里的恶疾和毒瘤,发出了贺岁档最刺耳的来自底层的呐喊。
转自人民网——这部由香港演员陈小春携手内地新晋妩媚女星邓紫衣的恐怖电影《午夜出租车》取材独特,主打“惊悚”,小春言谈“自己在拍摄过程中差点患上抑郁症,可能以后不会再接拍类似恐怖电影。
首先,我并没有根据什么介绍什么推荐,纯属是因为我住望京,而这电影是望京拍的,我抱着找地方的心态看了这部电影。
首先电影开头真的很烂俗,女司机打扮成那样,不被这几个小盆友杀了也会被猥琐的老大叔先奸后杀的。
这电影有很大一个特点就是完全语无伦次的在讲故事,破绽百出....开头演的女司机被勒死,然后抛尸,充其量要奸也是先杀后奸的重口味,怎么会出现影片结束时特写的报纸一角,大致意思是午夜女司机被奸杀...我很疑惑然后重点看到如花的那一刻,我呆了...星爷的同学怎么也老成这样,真是岁月催人老啊...然后我就开始觉得这是部不折不扣的搞笑影片。
由于我并没放弃找地景的任务,找到了第一处——利泽东街。
没怎么去过,然后第二处就是许飞出现的那个地方,确切的位置应该在大山子那边也就是798附近,说到许飞,我真不知道她跑出来干什么,影片结束字幕好像也没有她的名字,或许是我看错了。
演员表里竟然有姚政,干什么导演你跟选秀小艺人很熟还是他们很便宜想出镜?
许飞的出现在这里真是毫无意义既没有铺垫也没有亮点,演技还拙劣,败笔....第三处望京的方恒国际 第四处望京医院,看到这我心头确实紧张了一下,这可都是围绕着我住的地方啊...然后可怜的如花兄就死了,死的真是好地方,医院门口。
又想起前面那句“坐郭敬明的车,不给钱啊。
”我笑喷了...对于演员,其实我小时候还满喜欢小春这样痞痞的男人,不过现在看来做演员还真是...一定要把舌头捋直了说话,香港人就香港人呗,干嘛非学人家说京腔,哥们(ge men)那个“儿”被他生生咽回肚子里了。
女主角没特点,看完电影我都没记住她的脸长什么样。
罗兰阿姨一直辛苦的挠头,还故作阴沉着脸,最后祭奠谢师傅的时候不是很正常么...干嘛做得那么假?
最后着重说一下谢师傅,谢师傅您冒着这么大风险演这电影,真是不易啊。
我家属说您也在望京住,南湖那边,开出租车,我又一次惊了,望京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啊普通出租车司机演技比那几个都好,可就是您那个说有爱的那个是不是自己都觉得想笑啊?
以后我一定要在街上好好看看,遇着您的车我就不坐公交,改打车导演我觉得您绝对是聪明人,才不是他们说的傻×呢!
低成本小制作的电影,您这是家庭DV拍的对吧,我一眼就看出来了...
是讲人情冷暖的内地的片子原来也会有亮点陈小春演的徐子挺灵的有重道义的一面也有市侩胆怯的一面此类片子取材有点老套片中套故事故事外套一作品一个场面蛮呼应的吃饭的时候林贞说因为心中有爱才能看到鬼就兀自哭起来了陈小春和老谢女儿一起买完菜说今晚和姐姐说不回家吃饭了谢儿女说你一直是一个人来的这才发现原来林贞也是一个鬼陈小春就是在构造一本书书里面有一个作家为了真实而去开出租然后碰到稀奇古怪的事情串联了一些场景只有自己看了才能感受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世间有冷暖真的
这电影的情节一般,拍摄手法一般,但是主题挺好,属于非主流不唱赞歌的类型。
出租车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是个司机就能开,但是中国很多大城市的出租车市场的产业链条很不合理,明明可以扁平化的,非要有出租车公司这个环节在其中。
不过仔细想想,也可以理解,很多权贵是靠着出租车公司来吸金的,而且没有任何风险,一切都有市场这个名义保护盾牌。
普通个人没法直接申请出租牌照,只能从公司手中租车,那必然就只能忍气吞声地接受出租车公司的苛刻条件,比如每月5500的份钱,自己加汽油、修车、洗车,没有三险一金等等。
每天不拉出400的车钱,就等于赔本。
于是出租司机的压力大,不得不每天10多个小时,每月30天的长期劳动,悴死已经不是新闻。
在高压力低收入的情况下,原来满嘴京腔的老北京出租司机已经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怀柔、延庆等远郊区的司机在京城穿梭,因为他们对收入的要求较低,出租公司正好乐意使用这些低成本的劳工。
而那些原来的老北京司机,大多都去拉黑活了,成为黑车主力军了。
黑市不等于坏蛋市,黑市是让紧缺、不公的白市给逼出来的。
坏的制度,就会产生坏的结果,前几年报纸广泛宣传的那个月薪8000的出租司机,现在只是特例,就像正态分布的右侧长尾,是不可能人人都达到的。
转一篇MTIME的评论,作者:坏电影。
《午夜出租车》,这部电影,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
看了很多评价,有点忍不住,想说两句。
1:这电影,有点粗粝,有点零碎,只鸿片麟,伤痕累累,仿佛一具被轮奸后的处/女尸体。
显然,贺岁看这样的东西,让人接受有点困难。
因为不干净,晦气;洗白了,可能是另一番境界。
可惜尸体再也没有重来的机会。
2:居然是鬼片。
居然通过了。
成功了第一步。
反过来想,能通过自然有其道理。
有得有失,所以必须是好鬼,是和谐的鬼。
这是一次豁出去的实验。
对后来的创作者,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就我所知,今年被枪毙的拍摄完成的恐怖片有三部,其中一部我有参与;被枪毙的恐怖片剧本,就多的不计其数了。
3:片子粗剪时,我和同学同一机房去剪毕业作业。
看了130分钟的粗剪版。
惊了。
第一反应是这片子怎么可能通过。。。
看公映版,区别主要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血腥恐怖镜头明显少了,鬼装正脸全没了。
几个司机死了,改成病了,戏台词全拿掉了。
最关键是,一些剧情被剪了,而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却加多了。
最主要是女主角的舞,比之前长3倍。
-每部中国电影都有小蜜。
5:这片子,从制作上说,是超负荷的。
就是,拿一块钱拍十块钱的故事。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从投资方说,是打了好算盘;从干活的说,无所谓;从编导角度说,肯定可惜了,很无力。
这个情况像我们这些刚毕业的,最能体会了。
因为,你手里没有掌握资源,所以你没有自由度。
不过,6:这部片的写实风格和批判力度,从前只在地下电影里能见到。
总结:电影是个耗钱的玩意,光有理想和才华,是不够的。
电影圈是个黑社会,光有执着和坚持,是扯淡的。
潜规则,是一定要经历的,只有你熬成冯小刚,陈可辛,或者另外两位大爷,才有更多的控制权和自由度。
想要在这个圈子里,做处女,那是幻觉,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这具被轮奸的尸体。
你接受起来,很难,但这是现实。
它不是特例,因为更多尸体早就被掩埋、被失踪、被遗忘;它又是特例,因为它一身狼藉,未经清洗消毒,大大方方,平静地躺在那里,让你看到了;推荐这部电影,主要是其“中国电影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文本;同时也聊表,对这具精彩的尸体的,一点哀悼。
陈小春操着一口港台式的普通话出镜,演技苍白无力,表达痛苦的感情时只能把身体蜷起来,不让人看到表情,而且那个肢体动作也太假了。
好几次,就是因为他的表演硬生生地把一些稍微称得上恐怖的情节弄得搞笑了。
他还是比较适合去演喜剧,本色出演可能比较方便点。
之前看上海一周给这部电影的分数只有一分(满分10分)我还不信这个邪,果然,笔者的良心还算可以的,因为它一分都不值。
剧情是若干个气场不强大的陈旧的鬼故事的片段组成,最后,那个成鬼的谢师傅温柔地走了,走之前还和陈小春演的小徐进行了一番语重心长的对话,彻底无语。
最最后,原来女友也是鬼,因爱滞留人间……╮(╯▽╰)╭这典型的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爱的教育》么影片在惊悚的效果方面也不尽心,只会弄些7、80年代的烟雾来糊弄观众,而且,作为小成本的影片,成本也太小了吧,陈小春,貌似其他都是群众演员的档次,虽然陈的演技也不咋地 布景道具都差到一定程度o(︶︿︶)o 唉
看得我很暈,從頭到尾都不太明白。
有沒有人完全看懂了,給個劇情詳解!
比如:徐子和林貞是什麼時候認識的,開頭和結尾不一致,怎麼解釋等等等等……
转一个评论 这部电影,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
看了很多评价,有点忍不住,想说两句。
1:这电影,有点粗粝,有点零碎,只鸿片麟,伤痕累累,仿佛一具被轮RAPE后的virgin body。
显然,这贺岁看这样的东西,让人接受有点困难。
因为不干净,晦气;洗白了,可能是另一番境界。
可惜尸体再也没有重来的机会。
2:居然是鬼片。
居然通过了。
成功了第一步。
反过来想,能通过自然有其道理。
有得有失,所以必须是好鬼,是和谐的鬼。
这是一次豁出去的实验。
对后来的创作者,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就我所知,今年被毙的拍摄完成的恐怖片有三部,其中一部我有参与;被枪毙的恐怖片剧本,就多的不计其数了。
3:每部中国电影都有小蜜。
这部电影为迁就并成就女主角,明显牺牲了很多。
据朋友说,该片剪辑原则是,宁舍剧情连贯,不舍她一个镜头。
这个光看那段漫长的舞蹈,就知道了。
当然大家如果关注一下这位邓小姐以前的戏,就知导演在调教演员上还是下了功夫的,令她大有咸鱼翻身腐朽变神奇的意思。
4:这片子,从制作上说,是超负荷的。
就是,拿一块钱拍十块钱的故事。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从投资方说,是打了好算盘;从干活的说,无所谓;从编导角度说,肯定可惜了,很无力。
这个情况像我们这些刚毕业的,最能体会了。
因为,你手里没有掌握资源,所以你没有选择。
总结:电影是个耗钱的玩意,光有理想和才华,是不够的。
电影圈是个黑社会,光有执着和坚持,是扯淡的。
潜规则,是一定要经历的,只有你熬成冯小刚,陈可辛,或者另外两位大爷,才有控制权,自由度。
想要在这个圈子里,做处。
女,那是幻觉,这一点片子也有表达。
你接受起来,很难,但这是现实。
它不是特例,因为更多dead body早就被掩埋、被失踪、被遗忘; 它又是特例,因为它一身狼藉,未经清洗消毒,大大方方,平静地躺在那里,让你看到了; 推荐这部电影,主要是其“中国电影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文本;同时也聊表,对这具精彩的dead body的,一点哀悼。
这不能说是恐怖片吧,我很后悔去电影院看这样的电影。
虽然很多奇怪的地方,不过还是将就当做温情电影看吧。
我在想,这是不是为了反映出租车司机赚钱不易啊?
很早之前在故事会上看过这个故事,没想到搬上了荧屏,虽然归类在恐怖片里,但故事本身并不恐怖,相反有些感人,亲情抑或爱情,跨越了生死的界限,就像影片里说的,有爱就看得见。
2020年看了,很感动,没想到豆瓣评分这么低。
为什么豆瓣上说是喜剧= =
so so
你敢信吗 这是恐怖片。确实把我吓死了 国产怎么这么吓人。
山鸡哥:哎呀开车苦,开车累,开车简直活受罪!不如加入黑社会,天天躺收保护费!所以诸位看到的跑车小春变为了一代扛把子山鸡哥!原来这才是古惑仔山鸡哥之前传呢!
兩顆星純屬是給小春的。。。
这部片子没有这么糟糕,表达的思想还是很温情的,还有鬼也是真的,已经很难得了
只有一个较瘆人的片段,剩下都挺一般的……
包场!无聊的剧情
我没觉得有那么烂啊。。。
这才叫个性,好评!
晚上四个人一起看的,温情片~虽然情节有些粗糙,有让人莫名其妙的地方,但结合当时的氛围还是比较有感觉的啦
反着看:该片取材当下都市现实,以惊悚片的类型裹挟着导演对现实人性生态的思索和批判:片中广泛涉及了出租车司机这一人群的工作及生存状态,让观众了解到乐观的的哥的姐们,笑脸背后的苦涩人生;同时对大都市中受生活重压的飘零孤独的年轻一代,也给予了很多的关注与同情。
最后竟是爱情片
郭敬明 是全片唯一亮点
现实和惊悚联系起来。也许还不是很成熟,但是至少走出不同于好莱坞模仿的套路。
老刘不忙001:[一句话影评]《午夜出租车》——做为社会底层的的哥纵然“做鬼”也要为了谋生而奔波,与其说是宣扬爱,不如说是生也过劳,死也过劳 。想想看,我们这些微不足道的草民,谁不是那个“鬼的哥”呢。一个成功的黑色反讽。
挺好看的
感谢今天在长途大巴上把我的浓浓睡意赶跑的春....... 叔!>0<
看之前吓得要命,看的时候完全没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