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吕克贝松没有拍过太多的影片,但是他的电影却都很叫座。
在这部影片中李连杰一改往日的英雄形象,饰演了一个只有10岁智商的搏击手,被人当狗一般奴役。
我们的影帝真是实至名归,连摩根弗里曼都甘当配角。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温情,看到了人性,虽然很暴力,但是最后给我们的是感动,是眼泪
曾见看过一期《鲁豫有约》,约的是李连杰。
沧桑,疙瘩,皱纹,这张脸和那个少林寺小和尚还有幽默捣蛋的黄飞鸿实在差别很大。
然而人终归会老的,李连杰老了还是很帅,只是他的老,多了一份好莱坞的世态炎凉,多了一份好莱坞的你死我活。
采访中,前一秒还在绘声绘色的讲述某个老外A如何如何指高气昂,后一秒又突然板下脸孔,讲述A如何如何向他低三下四,摇尾乞怜。
变化原因只有一个,东方小子JEKE LEE的票房收入。
好莱坞就是这么现实,人人脸都变的很快了,快的让人难以接受,快的让人恶心。
但是,再艰难,LEE也活下来了。
不得不说,有时候,个人的经历会影响他的表演。
就像DANNY这个角色,他是一个从小被圈养的“DOG”,他没有思想,或者说思想很单纯,单纯的人,眼睛是清澈的,是发自内心的。
然而,帅气的LEE的眼睛里,似乎看不到一丝纯真,因为他经历了太多了,回不去了,对一个其实演技并不是很好的演员来说,个人经历往往决定了角色成功与否。
很多年轻时候就很成功的演员,到了中年,其实会很难突破,偶像派不想做了,风流小子也耍不起来了,那就来点深沉的吧,来点思想的吧,来点突破的吧,可惜,这很难,这样的演员,除了LEE,还有周星驰。
实在可惜。
MONGEN FREEMAN 的表演稳笃笃的,虽然说好演员靠眼睛来演,但黑老大戴着墨镜还是感觉不错,只不过,他也老了呢。
和1994年《肖申克的救赎》里的那个什么都能办到的瑞德相比,脸上的黑点点多了好多,想想,14年了,谁会不老呢?
在评论之前,我很烦恼评分的问题。
在评分之前,我很烦恼标题的问题。
首先我来说说对于难以评分的原因。
这是我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无意看到的一部电影。
之前听说过这部电影,有许多关于李连杰的传闻,什么卖身外国当狗啊,李连杰侮辱国人啊,等等这些负面的消息。
但我也要多少袒护一些,也有听说过,是因为李连杰夫人的从商失败,导致了李连杰签下了一大笔的电影。
这些无论如何也不怎么容易考证了,何况我们看的只是这一部电影而已。
开始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如果按星级来说,我是抱着2星的心态看的。
仅仅开头来说,的确是一部完完全全的动作片。
几乎之后"get'em" “哼哼哈嘿”一类的声音。
然后打斗的镜头也非常符合片名"Danny The Dog"。
也许此时的2星是没错的。
当然电影的前四分之一都几乎如此。
直到后来剧情发生了转折,Danny的老板死了。
嗯... 当时应该是死了。
Danny融入了钢琴调琴师一家,剧情才发生了巨大转变。
就不单是狗与人之间的打斗来说,加一分。
那之后,Danny就与钢琴调琴师Sam一家两口开始了既萌又幸福而且朦胧略带基情的复杂生活。
后来Sam教Danny正确的世界观,如何生活,如上这些镜头也是挺温馨的。
对我个人来说,Danny在超市试帽子的那段镜头足以给这部电影加上整整一分!
因为这是我看过李连杰所有电影里最萌的一幕!
其实要求中国武打巨星如此,也是多不容易的事情呢。
对于这部电影的真实性,多多少少有些漏洞。
Danny从小跟着他的那个变态叔叔长大,根本没有跟许多外人接触过。
即使接触了,也都是他叔叔的部下,并不会给他好脸色更不会教他点儿什么。
那么Danny就靠着那一本ABCDEFG的幼儿教科书说出了一口流利的英语?
如果真是这样,那我想每个国人都应该反省自愧了吧。
还有那个盲人钢琴调琴师Sam,我要强调的是盲人。
您在这部电影里可是盲人,不是先知啊。
你怎么知道Danny脖子上挂着个皮链子?
你怎么砸他叔叔的头砸的那么准还能淡定的说一句shut the fxxk up?
但这些事真正发生在Sam身上,还是比较可信的。
至少比起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可信多了。
还有一些比较小的漏洞,比如为何不直击要害等等.. 这样的镜头在很多电影里都有,特别是动作片。
都是为了电影的延续性,对于这个来说,我相信应该不足为奇并且已经习惯了。
但是拥有众多如上的镜头的电影,绝对称之不上一部用心做出来的电影。
最后略带感人的结尾,也不过是剧本发展演员正常发挥罢了。
对于以上的缺点,实在是无法给到4星。
至于整个电影中Danny的感情变化,是很值得讨论并且有趣的。
其实大多数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应该觉得Danny的感情变化很直白并且明了,但是有些镜头还是很有意思的。
有意思到我不能给这部电影打2星。
比如Danny和Victoria的爱情。
我觉得在最后Danny和他叔叔决斗的时候,在他叔叔扔掉手枪之前,直到他扔掉之前我都还一直觉得Victoria会一跃而出替Danny挡住一枪,然后Danny了解了他。
不过这样也许太俗了,剧本并没有如此做。
回到Danny和Victoria的感情的讨论。
电影中有许多跟主剧情无关的镜头,关于他们俩的。
比如Victoria第一次吻Danny,Danny对Sam说“很甜,很舒服。
”这Danny是个不善于表达并且智商不发达的人,如果是个正常人,那么喜欢就是喜欢嘛。
这是Danny方面的默认。
Victoria方面,除了那第一次吻,更有第二次、甚至第三次。
如果说第一次吻脸颊代表友好、亲切的话,那么第二次跟第三次我相信会有质的升华。
还有更多,Victoria对Danny的担忧,Danny濒死的慌忙,帮助Danny的热心...许多美剧证明,这是两人爱情的开始。
至于为什么Danny最后没有给Sam当一个他中意的女婿呢,我们可以从结尾得知。
结尾是Danny和Sam去看Victoria的万人钢琴演奏会。
这件事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多次做伏笔,最后果然当做压轴镜头来使用。
当Victoria说完她短暂的对白,Danny明白之后,就陷入了两人的深情。
最后Danny哭了。
我感觉影片本来要表达的意思是,Danny由一个温馨的家庭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家庭,并且思念自己的母亲,感动的、复杂的眼泪。
但是这眼泪流出的前提是什么?
当然是Sam并没有告诉Danny爱情是什么,没有告诉他为什么Victoria如此重视他,更没有告诉Danny的是,如何表达真正发自内心的爱。
这也反映了主题“Danny The Dog”为何不是“Danny The Man”。
如果影片主题是后者的话,那么这也许是个2星的动作爱情片,并且Sam在剧终是报上了孙子。
如此看来,那一个由2星升级到3星的原因,原来是影片本身的一个不经意的成就:狗之爱。
我想很知道,扮18岁女主角那一位,到底真实年龄是多少岁?
我就看不出有18岁的风采,难道也是国情问题?
原视频链接在此https://partner-share.toutiao.com/a7155809663152292388/?app=news_article&req_id=2022102615021801021217215725F1CA2E&showOriginalComments=true&utm_campaign=open&utm_medium=webview&a_t=ABJnbgZ5MzLPzWbZbnxjBHnuopyZuFgsqN1JehWivcssdgXbW97yYerF9FJHYt8fQ4x32AanXBSU8P2PCVYSTB97x52tzsZ&is_hit_share_recommend=0&label=share&isNews=1&showComments=0&utm_source=vivo_llq_video&vivo_news_source=1&vivo_news_comment_data=%7B%22video_item%22%3A%7B%22id%22%3A%22V2o5y7pgy79CydXM9gaCex3vGm1dNexxKUtMQE5yg7p2HUCvcHerSE7sixirvpuHLYRpd9vtxFZpieGdEMv%22%2C%22title%22%3A%22%E6%9D%8E%E8%BF%9E%E6%9D%B0%EF%BC%9A%E6%88%910%E7%89%87%E9%85%AC%E6%BC%94%E7%9A%84%E7%8B%BC%E7%8A%AC%E4%B8%B9%E5%B0%BC%EF%BC%81%E5%8D%B4%E4%B8%80%E7%9B%B4%E8%A2%AB%E5%9B%BD%E4%BA%BA%E9%AA%82%EF%BC%81%E4%BD%86%E6%88%91%E4%B8%8D%E5%90%8E%E6%82%94%EF%BC%81%22%2C%22duration%22%3A%2201%3A00%22%2C%22web_url%22%3A%22https%3A%5C%2F%5C%2Fopen-hl.toutiao.com%5C%2Fa7155809663152292388%5C%2F%3Futm_campaign%3Dopen%26utm_medium%3Dwebview%26utm_source%3Dvivo_llq_video%26req_id%3D2022102615021801021217215725F1CA2E%26device_brand%3D%26dt%3Dvivo%2BY3%2B4G%252B64G%26label%3Dclick_open_news_vivo_llq_tab_video_channel_id%26a_t%3DABJnbgZ5MzLPzWbZbnxjBHnuopyZuFgsqN1JehWivcssdgXbW97yYerF9FJHYt8fQ4x32AanXBSU8P2PCVYSTB97x52tzsZ%26gy%3D74a497ec86dc9f7a9fd16ee140054c8151d3fa639cec2e612c3f17d222b4626ed09c33c8f6b7bd653beae93646fa94642620ab75030a1a974ccdd6ab17c138d751697a12341e84009fbc48d8fa7915acb8bff39f1482d38f3ecff1d43c92194913638a8dcc9cd5b963a0da5bd211030e18fde0ed87266810f7dd76ac60ee27f70728e02d3757030b19b1e2149b843ca348aab3dfd21a816e518196be9f89617e%26crypt%3D1003%26item_id%3D7155809663152292388%26isNews%3D1%26disableRecommendVideo%3D1%26compact_mode%3D1%26showComments%3D0%26showOriginalComments%3Dtrue%22%2C%22channel%22%3A%2220001%22%2C%22source%22%3A1%2C%22type%22%3A0%2C%22videoCoverUrl%22%3A%22http%3A%5C%2F%5C%2Fp9-open-sign.byteimg.com%5C%2Ftos-cn-i-0004%5C%2F259abab137b3470e924c0da8cdc624e1tplv-tt-cs0%3A968%3A543.jpeg%3Fscene%3Dstream%26x-expires%3D1698303739%26x-signature%3DG%252BRJqjtRqmzXrwikgy%252FbADFC%252BfM%253D%22%7D%7D&vivo_news_comment_data_checksum=d1246cf0bef83f3007d1468e90ee411f
Martial artist Jet Li is famous for his elegant and artistic fight style. But in this martial arts film, Li becomes much more gritty, ruthless and brutal. He has to resort to everything he can get in order to survive. Therefore, this film is the most intense, ferocious and cringing film ever played by Li.
其实出于国际巨星的形象,杰哥不应该接这部戏的,人设太他妈差了,不过这不耽误杰哥依旧演得很好,打得很出色,依旧和龙之吻一样的问题,这个剧本太不扎实了,剧情说实话太不亮眼了,甚至有bug。
故事中杰哥的妈妈明明死在学校,校长怎么会不知道杰哥的妈妈去了哪里???
而且还不报警,任由杰哥被抓走,听不到枪声的吗?
编剧你看看这个剧情合理吗???
电影中间其实一直吊着观众的胃口但没让观众爽的点就是藏在柜子里的人一直没被发现,少了好重要的情节气氛的推动,可以是被发现后威胁杰哥,杰哥帮助二人逃跑,中间二人也受点伤,但不必要死,然后美国是没有警察吗,二人都不报警的,经典的港片不都是这样的结尾吗,主角大显身手杀死大反派和重要手下后其他喽啰交给警察。
这就是本片结尾垃圾的地方,就应该杀了反派,杀母之仇怎么可以不报???
编剧的脑子是装的💩吧,再把几个手下的下场也交代一下,又是一部无力吐槽的片子,我杰哥太亏了。
如果把设定变成是一个弃婴被反派捡到也那反派可以不必死,可以看在‘养育之恩’不杀反派,但设定是杀母之仇呀,外国狗那么大度的吗,垃圾编剧。
其实bug远不止一处,中间我一度以为反派是真的死了,他并不是最终反派,我以为的最终反派是生死斗场的老板,他会想要操控杰哥为他盈利,不然为啥要安排一次车祸,把反派全杀了,不就是为了引出新的反派吗???
剧情走向真的太迷了,如果不是这样的剧情走向,那为啥要安排车祸和杀死反派,动机在哪,又是谁要杀反派???
而且都到这种程度了反派居然还没有死,机关枪扫射哎,牛批,逻辑完全都不在线,垃圾剧本垃圾编剧,四星全是给杰哥的。
老外应该还算爱看这部电影,因为打戏比较满足他们的胃口。
不过中国人看着就没什么兴奋点了,一贯的李式风格。
我想李连杰的功夫电影是看一部少一部,一部不如一部了。
剧本实在粗套的要命,好不容易可以和Morgan Freeman合作,可惜啊。
此片李连杰的形象让东方人看着不太舒服,这样形象的角色最好还是拒绝吧。
杰是亚洲最高片酬演员,拍过很多戏。
李连杰大多数的电影都是一个由始至终十分狠毒的角色,如《黑侠》《宇宙通缉令》。
但是这部电影违背了我们对李连杰的客观认知。
他饰演了一个十分具有人性位的角色,对于李连杰来说这是一个挑战。
在分析电影前,先看看导演。
路易斯·莱特里尔,在指导本片前有《玩命速递》执导这种动作大片的经验。
也延续了爽快,拳拳到肉的打斗的风格。
当然,由于李连杰参演,再打斗的过程中也带来了许多中国功夫的原素。
而丹尼在打斗外他是一个任人摆布的“狗”,完全没有个人意志可言打开锁后才可以释放自己的天性:愤怒,打斗,甚至是杀谋。
注意,电影里丹尼看见了广告上的钢琴是丹尼开始有自己意识的时候。
他一直希望拥有自己的钢琴,即便是自己老板反对。
这也让观看者产生了一个疑问:钢琴和丹尼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钢琴代表了丹尼的救赎,钢琴就是丹尼的第一道光。
和佛理曼想遇后,丹尼认识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家庭,也找到了自己家庭的真相,也慢慢的找回来真正的自己,找到了世界的美好。
到了和老板的最后斗争中,丹尼人性的转化达到了高潮,丹尼的自我革新是否成功?
是否再一次丧失人性杀人?
从他那愤怒的表情中我们无法辨别。
最后,他抑制了他的怒火,事实证明,丹尼的自我革新是有效的。
在所有电影当中,每一个细节都应该有用处。
但这里有一个细节没有用到。
直接导致电影被认为草草收场。
老板上楼了,那你这帮小弟到最后怎么了?
电影当中没有说明,这是电影中的一大问题,到最后事情这么发展呢,也完全没有交代,草草收场。
虽然说电影主要是说明丹尼心灵革新以及内心重从“狼犬”到富有人性的人,但也应该要交代吧?
为什么费里曼饰演的角色设置成盲人?
其实这样更加好的表达效果,虽然看不见但是对世界有清醒的认知,通过声音了解他人,就像他可以通过钢琴生了解丹尼。
看看运镜方面,其实也是很好莱坞式的,也没有什么创新。
举个例子:
以一个人物开场
然后后将镜头给另外一个人物
然后再给另一个人物
最后交代人物位置关系这部电影主要也是探讨人性为主,动作戏比较少。
这部电影也是对李连杰的一个大挑战,感情戏多了,人物内心表达有多了,李连杰的演技也过关,整体来说是一部很常规的好莱坞电影。
文/石头记
学龄前我看过一些电影,印象最深的当然是1982年公映的那部《少林寺》。
同时,我也就记住了那个武艺高强又行侠仗义的小和尚的扮演者一一李连杰。
后来,社会上,录像厅遍地开花,电视机里的频道日益增多,凡是有李连杰参演的电影,我都会瞄一下。
于是我看到了他扮演的方世玉、黄飞鸿、太极张三丰、霍元甲,还有后来的不怎么给力的几部好莱坞大片。
能看到的,我尽量不放过,以致于有几部片子是重复看的。
不过,我以前居然没看过李连杰主演的《狼犬丹尼》。
也许那时我正忙着换工作谈恋爱。
其他事,则心不在焉。
也许吧!
好在今天补上了!
在我的感觉中,《狼犬丹尼》是李连杰出演的好莱坞影片中最好看的一部作品。
他不再是简单的武打机器,在这部片子里,他的角色被注入更多人性的元素,更加考验他的演技。
我这才发现:这部电影的编剧是我喜欢的吕克·贝松一一如果电影界有名人堂,他必然名列其中。
丹尼是谁?
他是一个想不起自己母亲,对过往记忆模糊的,被杀母仇人一一黑社会头目巴特一一当作狼犬般养大的孤儿。
平时,他沉默寡言,被关在一个笼子里,过着非人的生活。
只要一解开他脖子上的颈圈,他便化为会发狂袭击指定对象的杀人工具。
他仿佛没有思想。
没有任何要求。
也从来不问别人自己的身世。
默默地承受一切。
直到有一天,丹尼在一家古董店里遇到盲人调琴师山姆。
一切就这么翻篇了!
一一丹尼将不再是那个惟命是从、没有思想的打人工具。
他不再是一条经过训练的狼犬。
与山姆在一起,他觉得安全又温暖。
多年积累的兽性开始慢慢蒸发。
他走进了山姆家,认识山姆的养女维多利亚。
他学会怎么喝汤,怎样在超级市场买水果。
更重要的是,他摆脱了颈圈的控制。
一一刚开始,只要有人企图碰他的颈圈,他就会惊恐地阻挡。
他害怕颈圈一解开,那些血腥的画面又出现。
他更害怕自己会疯狂地打人一一伤及身边的任何人。
是山姆和维多利亚解开了他的心结。
颈圈脱落,丹尼终于摆脱阴影,再次为人。
他答应和山姆一起搬家,当他第一次拿到“工资”,当他意外收到女孩维多利亚的一吻,当他在钢琴声中看见了妈妈,他开始知道什么叫快乐,什么叫“家”。
可是好景不长。
街头的偶遇,他还是被迫跟随巴特回到那个兽性的世界。
但是,这一次,他已不再是以前的那个丹尼了。
即使解开他的颈圈,他也不再只因为老板巴特的一句“kill him”而不问缘由地发狂地在地下拳馆乱打人。
现在的他懂得拒绝了——“I don’t want to hurt people any more.”巴特以为他在耍小兽或孩子般的脾气,千方百计地哄他。
可是没用!
“家”这个概念已经在丹尼的心里扎了根。
他渴望回到山姆家,回到维多利亚身边。
于是,他不顾一切地这样做了⋯⋯怀揣一张从巴特那里搞到的照片——他母亲的旧照。
还有那台小型电子钢琴。
他开始去追寻真相。
是那首他母亲经常弹奏的莫扎特第11号奏鸣曲,唤起了他所有的记忆。
当真相逐渐清晰,故事便渐入高潮。
可怕而残酷的真相,让他觉醒。
让他想起杀母的仇人是谁。
他决定要报仇。
仇恨会蒙敝一个人的心智一一丹尼差点变得不再像他自己。
如果没有山姆和维多利亚的极力阻止,丹尼可能还是会像以前那样,只是一只惟命是从的狼犬,永远活在苦痛之中。
故事的结局,是光明的。
丹尼获得了第二次的生命。
他和山姆一维多利亚一起,像一家人,快乐地,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一个人的过往并不全然都是痛苦。
有些人永远浸泡在蜜缸里。
但是,只有看清自己的过往,你才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才不再盲目,才能真正享受自己的人生。
(2019-8-19上午,市一院)
吕克贝松还持续编剧过李连杰同志演的影片。
那个吻,是熟的.
第2152-当时看完一点不喜欢
这个片子实在是有点让人失望。
烂评也好,好评也好。主旨还是光明的,而且李连杰,摩根的表演还是可圈可点,有所改变尝试。5颗星是为了演员的努力,艰辛和向善的主旨。
有摩根弗里曼,还有李连杰的卖萌和打斗,必须给四星。
Talk about useless nudity, restraining power to specific groups which have persecuted yourself, fake family values, stereotype and orientalism casting, Jesus! And to think about this same guy directed Fast and Furious 10, and the writer is Luc Besson, who writes another Dogman this year, explains everything.
李连杰说,没接卧虎藏龙和骇客帝国,无片酬拍了这个电影。当然,我也不喜欢骇客帝国。
摩根弗里曼饰演雷查尔斯,李连杰饰演他自己,制片人饰演锁链。
故事情节类天涯明月刀,三少爷的剑,然而刻画远不如古龙深刻,4星都是给李连杰的打戏,能让观众如临其境,仿佛能亲身体会到—杀手—那金属切割般冰冷而彻骨的疼痛。什么钢铁侠,美国队长,在李连杰面前真的不值一提。
李连杰大多数的电影我都看过。唯独這部,让我觉得他不一样。
超级拖拉,而且摩根弗里曼那一边的角色真是傻。编剧是吕克贝松啊,难看成这样!
老外真的不懂动作片该怎么拍,即使找来摩根弗里曼做配角也无济于事,或许文化差异也是李连杰始终在好莱坞毫无建树的原因之一。
Luc Besson这片也太糟糕了!
这部电影应该是李连杰在海外拍的最有深度的电影了,可是分数为什么这么低?李连杰演技应该是很有进步,很有特点的可我们有些人却说烂,是我们自己审美有了问题吧?
毁人哪
我不管!我要給五顆星,我傑哥可愛炸了!!!!!!!!!!!你們可能,他演技吼好的
这部我觉得还好,前面铺垫得挺好的,结尾非常草率,李连杰已经40多了,却还演出了一副楚楚可怜小奶狗(无贬义)的模样,我猜测或许在外国人看来亚洲人真的不显老?个别中景你能感受到他大概能摩根弗里曼论兄弟,大部分镜头我还是能get到他符合那种二十出头的少年设定,神态尚可,眼神也如小鹿一般亮晶晶,我就心动这款的!可你也能见虽然光芒熠熠底色已然不再清澈。可能也因为我粉丝滤镜吧,他固然是大侠是功夫皇帝,但是因为他年轻的那种清秀和羞涩的气质,让我一直有一个关于他做年下奶狗的美梦。这部片虽然有很多生硬烂俗之处,但也算是一定程度上圆了我这个一厢情愿的梦。打戏比他其他乱七八糟的片,扎实了很多。至于侮辱性什么的,人在屋檐下,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放过他吧,没有人不会老呀。
曾因海报的缘故在国内电影圈引起过争议,后来有了现在这一张,题外话。一脉相承的是弗里曼的传教士般的形象,在众多李连杰的作品中少有的温馨与人性注入。
法国导演大多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