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卡丽的生日排对跟同班同学佩内洛普组织的圣诞排对在同一个晚上举行,结果同学都去参加了圣诞排对,而卡丽的生日排对无人问津。
片名“薄荷”是卡丽偏爱的冰淇淋口味。
卡丽和她的爸爸诺斯被枪杀,她的妈妈莱莉也受了伤。
斯坦警探去了医院看望莱莉。
诺斯因为被传言参与了抢劫毒枭迪亚哥的计划,遭到了报复。
在法庭上,因为证据不足,莱莉指认的三名凶手被无罪释放。
莱莉要被送往县精神病院,她在途中逃脱了。
五年过去了。
三个月前,莱莉回到了洛杉矶,展开了复仇计划,先后杀死了三名凶手,以及当年的律师和检察官。
茵曼是斯坦的FBI搭档。
莱莉被贫民窟的居民称为守护天使。
茵曼打算在贫民窟蹲守莱莉,但是被内鬼斯坦打死了。
迪亚哥抓了一个小女孩当人质,他知道这是莱莉的软肋。
经典台词:——故事不能这么结束 ——对我来说已经结束了这不能告诉我们她将会做什么,但能告诉我们她做过什么我要是这么蠢,还能混这么久吗?
法官大人,你没有行使正义,我来你所拥有的一切和将来会拥有的一切,都没了,很痛苦对不对?
她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如果你能说出我的名字,我就留你一命诺斯太太,你要接受精神治疗搬新家,买新衣服,创造新的回忆,开始新的生活别犯傻,你会丢了命,到头来一场空真相我们都知道,但是没有证据
估计是编剧偷懒了,库房里找了个九十年代的复仇动作片本子,掸掸灰尘就开整了。
女主幸福的一家遭遇飞来横祸,家破人亡,然后消失了五年,然后就莫名其妙的以顶级高手的身份杀回来了,各种坏毒贩、坏法官、坏警察纷纷被女主突突掉,然后影片就完了,剧情真的就这么简单。
当然,为了不显得那么单调和简单,编剧又增加了警察和FBI联手追捕女主的桥段,给人的感觉,这些人分明就是毒贩和罪犯的看家护院。
客观上说,影片的拍摄、镜头、枪战、爆炸、搏斗、特效,导演还是很认真的,女主演的也很卖力,只是本子确实不给力。
这种古典风格的复仇动作片,无论怎样拍,都应该遵循《基督山伯爵》划定的几大复仇要素:1、普通人被无辜陷害或伤害。
必须逼到绝境,必须惨绝人寰,没有活路,激发观众巨大同情。
2、历经千辛万苦,寻名师仿高人也好,基因突变也罢,捡到秘笈也可以,总之,主人公的脱胎换骨、化蛹为蝶,必须交待清楚,让观众感受到,主人公要回来了,好戏开始了。
3、复仇过程必须精心设计,足够精彩,坏人足够邪恶,难度越大越凸显复仇者的能力和决心,要让坏人备受蹂躏折磨,丑态百出,狼狈不堪,死有余辜,这才能让观众痛快解气,一枪毙命就算失败。
这三大要素必须浓墨重彩,这种类型片才算成功。
本片虽然都点到了,但铺垫的不够细致,重点全在复仇枪战上,这就让观众很不过瘾。
私人影评,不喜勿喷《薄荷》Riley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相爱的丈夫和可爱的女儿。
尽管生活中由于贫穷而备受排挤,女儿的生日聚会也没有人来,但他们依旧享受着平凡的幸福。
然而就在女儿生日当天,Riley丈夫的同事出了个馊主意要和他一起去抢劫大毒枭。
尽管丈夫表示并不想参与,却还是被卷入了事件而导致和女儿一起死于MP5的扫射之下,而Riley的头部受到枪击患上了精神疾病。
在亲眼目睹法律无法制裁这群不法狂徒之后,Riley消失了五年,此时导演用警方的视角告诉观众,五年来她越发的擅长隐匿与格斗,为复仇奠定了基础。
消失回来的Riley用她自己的方式将当年事件的直接凶手、幕后元凶和恶意放纵罪犯的司法官员一一绳之以法。
虽然大仇得报,但Riley也被警方以杀人罪逮捕,准备接受审理,而在剧情的最后,富有正义感的警察头目给了Riley打开手铐的钥匙,给了她选择的机会。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一个开放结局,她究竟会选择在牢里度过一生,还是选择自杀去找寻自己的丈夫女儿,还是一个人过上崭新的生活呢?
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后者吧,去过崭新的生活。
因为对于Riley来讲,她并不是正义的化身,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替自己的丈夫和女儿报仇,而非恨透了这个腐败的司法组织。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女为母则强,为了女儿和丈夫,她沉寂了五年,用五年的时间把自己磨砺成了人间兵器,一步一步走成了复仇女神的模样。
大仇得报以后,她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综合她在剧情中哭着扑倒在女儿的墓前的景象以及沉寂之前的搬家景象,她应该是会选择过崭新的生活的。
可能她并不会再结婚生子了,但她会一个人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去帮助身边的人,因为Riley就是这么善良啊,不然也不会去救那两个小孩子了。
影片中的复仇桥段看着很爽,可实际上,若是人人都学Riley,那么社会的秩序将不复存在,影片虽然反映了司法组织会有贪腐的现象,但解决办法应该是像习主席下达的命令那样,严查严搜,争取杜绝一切腐败现象,尽量多人同级解决司法问题,虽然会降低效率,但能大大减少误判漏判的可能。
尽管没有介绍主角是怎么训练的。
但有个细节是主角脑部受伤昏迷一个月后,醒来依然能清晰记得每个凶手的面容,一般的创伤后遗症好像不会这样。
所以有可能主角获得了某种记忆增强的能力,另外受伤以后感觉恢复的很快,重伤还不死,应该算是超英的基本操作了。
总之是一部节奏不拖沓,暴力复仇的爽片,唯一扣一星是最后面对警察包围跑的夜太魔幻了😂。
本文首发于 狄南电影慈爱母亲化身复仇天使,1人单挑整个黑帮,这部爽片不容错过 当法律不能为受害者伸张正义,你是否会为了家人抗争到底?
《守法公民》中的主人公为了妻女的悲剧不再延续,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司法系统。
而今天要介绍的这部电影《薄荷》,也讲述了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
只不过主角换成了一位母亲。
故事的情节非常简单,女主一家三口遭到暴徒的袭击。
侥幸活下来的她,却眼睁睁看着凶手逍遥法外,自此,她对腐败的司法人员和凶手进行了一场血腥的报复。
诚实地说,影片刚开始吸引我的是“以暴制暴”的爽点。
如《伸冤人》一样,我们崇拜那些枉顾法律,替天行道的“英雄”们。
对恶人处以私刑,简直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可是,也正是痛苦才造就了这些“英雄”。
尤其是看到最后,女主复仇后,疲惫的倚靠在家人的墓碑旁。
对警察说家人在等她,一心求死的时候。
我突然感到一丝心酸,即使手刃了仇家,女主也早已心如死灰了。
这也是影片对人物刻画的成功之处。
主人公的三口之家,是如此平凡而幸福。
女主开明又善良,她教导女儿:“如果我们使用暴力,那我们跟坏人也没两样了” 。
在女儿生日那天,一家三口在游乐场里开心的合影。
可是下一秒,丈夫和女儿就死于枪下,甚至,女儿连心爱的薄荷味冰淇淋都没有吃完。
可是法律并没有制裁凶手,对方的辩护律师利用漏洞脱罪。
后来女主才明白,表面上“大公无私”的法官早已经被收买了。
罪恶如此赤裸,正义荡然无存。
一个家庭就轻而易举的被摧毁了。
五年后,女主归来时,化作了复仇的天使。
讽刺的是,正因为女主所处贫民区的犯罪率大幅度下降。
才被警察发现了她藏身之处,这真是对司法系统最大的讽刺。
除了开头的三个凶手被倒吊在摩天轮上,接下来当年的律师、法官等受贿人员,都没有逃离应有的惩罚。
本片的重头戏是女主对大毒枭的对决。
没错,也只有毒枭才会如此猖狂,肆无忌惮。
女主先是炸掉毒枭的洗钱点,后来更是直接杀到别墅。
迫使狗急跳墙的毒枭来到贫民区和她决战……
虽然本片的叙事逻辑有缺陷,但是精彩的打斗场面、意料的反转细节和人物精湛的演技,足以证明这是一部出色的动作惊悚片。
当然,论把政府“黑出翔”的,最出彩的当属韩国电影。
《追击者》《不可饶恕》《杀人回忆》等等,无不揭露出司法制度的无能和腐朽。
然而,若说比本片更虐心的,当属《奥罗拉公主》了。
同样是母亲为死去的孩子复仇,同样的让人愤怒和心碎。
我倒是希望,这样的“平民英雄”越少越好。
贫穷的女主一家带倒霉孩子过生日,因想捞点钱的丈夫招惹黑帮导致全家被杀,腐败的公检法和黑帮勾结颠倒是非甚至冤枉女主去精神病院。
女主逃亡五年苦练绝学,回来成功复仇并且又一次成功脱逃。
剧终。
这部电影如果把主角换成男的,那就老套得不行。
但是编剧巧妙用了女性当复仇主角……那也没高明到哪里去。
我们现在玩刺激战场不都用女性角色嘛,体积小一点不容易被点死。
女主攻击力甚至比男的还炸,狂暴战士在线吃鸡,一场下来爆头如麻,还有粉丝热议点赞。
平民窟里的可怜人把女主当作是保护天使是因为他们看不到背后的真相。
女主目的只是为了复仇黑帮,她的行为同时附带了让该地区的治安好转,体现出正外部性而已,她并不是为了贫民窟的治安才这么干的。
但是片中为了体现女主的高风亮节,特意设置了这么一个情节让她去解救小女孩我觉得不好。
女主播上传视频是正确的操作,但是这类片老套的地方就是主角光环在最后时刻让敌方boss一定不会轻易杀她,本来一枪点了就完事了,一定要在那磨磨唧唧的。
所以这种不合理的情节我觉得还不如干脆去掉,或者是设置另外一个情节体现女主的机智来反杀会更好一些。
看着影片开头,拍摄手法不舒服,赶紧上豆瓣去看,我靠,是导演飓风营救的导演。
怎么像三流导演导的,但随着剧情发展,越来越大快人心,就不考虑那些漏洞了,看电影为了啥?
就是一个字“爽”。
杀人,干净利落,不墨迹,写个导演的特点,比如飓风营救,观众看的痛快。
杀人杀得彻底,不像有的导演拍的太假。
不管怎么样,我给满分!
虽然比不上飓风营救。
虽然我也是女人,但是女主角我真的可以,太帅了!
济弱扶倾又有原则,一个人单干整个贩毒团伙,还把犯罪集团送进警局的卧底给曝光,简直“绝地救援”母亲版!
结局太棒了!
愿世上多一些这样的“罗宾汉”,其实讨论废死与否根本没啥卵用,因为有些人就是三观崩坏,直接脑门子上一枪崩了就行,当一个人不是人的时候还讲什么屁人道主义?
人并不是生来就比万物高贵,法律是人订出来给“人”遵守的,我们看到疯狗咬人把狗一枪崩了,为什么遇到法外之人反而迟疑了?
最可惜的是片子最后没有连毒枭老大一起崩了,啊啊啊好可惜,好想看老大被一枪爆出肚肠的画面!
看女主一枪崩一个歹徒虽然很爽,但每次镜头闪到她在幻觉里见到女儿,配上煽情bgm,我就哭的不行!
女主从来没有在幻觉里见过自己丈夫,因为每个女人忘不了的终究是怀胎9个月的孩子,她跟她曾经血脉相连,就像是自己的一部分,如今这一部分随着女儿的惨死也一并埋葬了,不再有顾虑的她终于走入了无敌的境地(虽然中间我一直好怕坏人报复去找她其他的亲戚,还好编剧没把这场复仇扩大到不可挽救的地步)好久没看这么解气的爽片了,五星送给全天下伟大的母亲!!
1.抢劫计划。
一开始同伴的计划就毫无道理可言,自己是拖家带口的普通人,找同伙找的也是有老婆孩子的老实人,可居然想抢连警察都不敢深入调查的大毒枭。
还言之凿凿的说干完这一票就能过上好生活?
即便抢劫成功了,你不把黑帮团灭,下半辈子能过上安稳日子?
果然,别说动手,动动心眼就能让人发现。
因此唯一的目的是让你摊上事。
2.黑帮杀人不下车。
老板都说动静弄大点了(虽然不知道为啥要弄大点),你怎么也要下车,让一家三口跪在地上,一个个爆头,然后看着尸体点根烟,吸一口,吐个圈,再随手一弹,扭身上车,扬长而去,更拉风吧。
因此唯一的目的是让你留活口。
3.律师送钱。
检方、法官、警察都已经贿赂完了,有啥必要还要去贿赂受害人。
人家是灭门,还要钱干啥,当然心里想的就是干你丫挺。
因此,这种事情直接法庭上众人合力,让她有冤不能说,想说就是咆哮法庭,再闹就是精神障碍,直接精神病院。
皆大欢喜就可以了。
因此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你自己干。
4.主角光环。
Riley五年如何成长成一个特工级杀手的没说,当成电影设定,不讨论合理性。
出入各大黑帮根据地,她先看见的黑帮分子都被她击毙,一块看见彼此的都没她开枪快,先看见她的都决定不开枪而是过来和她肉搏。
尤其是潜入到Garcia家里,被他女儿分神后,Garcia的选择是拿起冰锥,扎了她腹部两下,再Riley倒地不起之后,抱起女儿走了。
试问你可不可以分一两下给脖子或者脑袋呢。
你为了杀她把工厂都炸了,而当人就倒在你面前的时候,你的选择是抱起女儿跑了。
5.草菅人命。
我这里说的不是Riley,而是编剧。
FBI女警死的挺可惜。
但看完之后,你发现她的死在剧中的作用就是给之后回到贫民窟的Riley掉装备的。
手机为Riley进行直播,叫来警方支援。
手枪为弃械后的Riley在警方到来的混乱后,迅速追上Garcia,并将其击毙提供了武器。
而后就没再提过她被扔进垃圾箱的尸体了。
总体来说,影片作为中规中矩的动作片,还算合格。
一个个人英雄的独角戏。
《薄荷》~导演:皮埃尔.莫瑞尔薄荷,本是一片清凉的翠绿,它只是墙角坛边的一串嫩色,只是餐盘色彩和滋味的一点附加。
她,就是那一片薄荷,单薄清淡而美好,直到一天,仅这一点点的美好,也被抢夺殆尽,一位母亲和妻子的痛啊,一次能量的完全爆发,一片小小的薄荷,支撑起了一次强劲的复仇。。。
主演詹妮弗.加纳,看上去老了不少,越来越硬派了,演得不错。
影片中有许多动作快速移动后闪撞的场景,加速着事件进程交代,更能提抓人心。
这让我想起张曼玉前夫那位法国导演一部影片中应用的镜感,一种快速然后回扣又快速的叠加运用方式,这部影片的导演是皮埃尔.莫瑞尔,可能,法国人喜欢在影片中运用一些灵巧的概念,喜欢在作品中留一些小小的细巧心思,就和法国的音乐一样,要有一些发散的个性,在异与同之间,要有自我的一种存在感。
这部影片,导演的注意力完全在詹妮弗.加纳身上,所以,过于的偏重,让薄荷周边的花草失了色,那一株薄荷,还是过于单薄了啊。
导演已经在放慢影片切割的速度了,本来这部片子可以做得更快速、节奏的,但是,没有完全达到他要表述的目的,人性的恶与善在影片中间没有被一次又一次地交织绽放,导演应该在竭力放弃好莱坞当下的叙述方式,只是没有做得很好。
影片的配乐,不值一提。
剧情走向一切尽在意料之内。。。。
感觉就像在看邵氏武侠,女主凭着主角光环一路开挂,那么这五年到底做了什么,只是简单一路满世界跑带过。
看著就好過癮啊,為母則剛,最後還留下伏筆,彈幕說刪減了很多,估計不刪減更精彩⋯⋯
真不知道美国养这帮警察是干什么吃的
就爱看复仇的,哈
2.5,像八九十年代那些陈旧过时动作片只不过把主角换成女的
导演和编剧一起打女拳?其实,打女拳,也没问题,足够励志、足够感人,完全ok!只是,这戏的剧情糟点太多,欣赏不来……活脱脱的一种无脑式“网络爽文”的感觉😃
整体而言,缺失了母亲的训练部分。使得一个弱质女流突然间变成了铁血战士。
复仇爽片,简单粗暴,剧情嘛就不要管那么多了
3.5,再爽一點就更好了
故事简单 节奏感取胜
简单粗暴和弱智还是有点区别的。这个就是弱智了。
动机与代价交代得简单粗暴,John Wick跟风之作,打得也不如极寒之城精彩,属于现在全球电影电视市场里女性角色地位崛起大潮下诞生出的投机作品。
好难看的爽片,不该对6.6分抱有期待
我怀疑是不是所有华谊参与的电影都这么烂?!故事整个道德观非常有问题,女主复仇滥杀,所有男人都是她的敌人,所有女人都是弱者。导演剪辑都很混乱,一个场景没有结束就突然转换镜头;连演员都表演都非常生硬,做作。更不用说敷衍的枪战和近身打斗。真是一样可以表扬的都没有。
一个母亲的复仇,女版的飓风营救,看的还是蛮爽的,该报仇的都没漏掉(本来很担心漏掉法官和双方的律师没有被“照顾”到)。
一个傻白甜变身Ada Wong的故事!好喜欢她手里那把帅气的shotgun,只可惜没有轰掉脑袋的镜头...
复仇爽片看完就忘
摩天吊尸,钉炸法官,洗钱超市极道豪宅潜入连杀,顺道揍趴吓尿邻里八婆,只可惜结尾处理得有点凑合
已经是近几年这种题材的电影的翘楚了。用最少的笔墨写前因、写警察破案,把最重要最高光的戏都留给一场场暴力复仇,很痛快很满足了。比最近的什么《伸冤人2》《猛龙怪客》要精彩地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