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出导演的野心,多种表达方式,多种叙事节奏,混搭在一起有种古怪的趣味。
但仍然有生拉硬扯的痕迹,有的情节点太刻意。
用风格强烈的音乐来渲染氛围不失为良策。
不得不说张震扮演的男主的个性很让人抓狂。
典型的粘液质人格。
导演似乎太想说了,所以什么都说的不够到位。
最喜欢的,是在洗手间里面的情节。
在叙事上,又比宁浩的编剧班底弱些,节奏控制的不是很舒服。
不过也许是刻意为之,想突出某种让人抑郁压抑的氛围。
但这却不是我所喜欢的。
整个色调很舒服,很多镜头当中都很有细节。
也许故事结构本身决定了只有很多片段的拼凑,但总体感觉就是,还不到位,有隔靴搔痒之感。
我再看了1/3的时候已经很不耐烦了,为了那么多人给这片子五星,我耐着性子看。。。
片子的节奏很慢很慢,追求情节类的观众可以直接回避此片了好多人说体现了台北生活的荒谬和困惑,我却没什么感觉,且整个片子充诉着男人那句口头禅“干”“我操你妈”“他妈的”,让人恶心透了,同样恶心的还有结尾时候的那条黑色虫子爬在天花板。
在我看来,(小马)张震活该倒霉!
“母亲节的那天下午,张震和老婆约好一起共进晚餐,在回家的路上因为要购买了一盒没什么精神但很好吃的蛋糕,把车停在了路边,等购完蛋糕回来时,却发现自己车子被其他车子挡着了开不出来,开始寻找挡车的车主。
先到了停车位旁的住宅楼三楼寻问,遇到了一对老夫妻和一小女孩,陪着一家三口吃了一顿晚餐,像一家人一样在同一张饭桌上寒喧,只是为了满足盲眼老妇思儿之苦。
”“离开理发室时遇到黑社会向街对面香港来的裁缝师追债,裁缝师被弄了一身的油漆,在理发师傅出面的解围下事情才算暂时解决了。
”“车依然被别人挡着,只再一次到住宅楼四楼寻问,四楼是一间淫窝,目睹了一位卖淫女子被羞辱,与淫头多言不合被打,被丢于郊外的河堤…… ”第一次被堵车 应该是戴笠忍的车卖完蛋糕发现车被并排停了,傻等,等了很久才问理发店,之后去了3楼,陪人家吃了一顿饭,饭后回来车没被堵了 一进车就一屁股坐到蛋糕上,再去理发店清洗屁股上的奶油,清洗完 喝理发师玩了一局 之后发现车再被堵第二次被堵车 黑社会的车 他和老婆解释第三次 并计程车不载他 他踢车(并排停的车)泄愤,黑社会找裁缝追债 他和裁缝被黑社会押住…………第三次被堵车 去4楼的嫖客的车 他找上门去 戴给他推销小姐,他看着戴一点一点更加猥亵的动手脚 才忍不住挥拳了,结果被打晕丢在荒野里事情发展成这样,完全是导演给了主角这样的鬼个性,好心的墨迹的犹豫的拖拉,原谅我找不出更精准的词吧!
就是看得我气不打一处儿来。
第一次被堵车,为了早点回去见老婆当然要拎这蛋糕打车啊,如果非要开车回去就该早点找出停车的人啊,为什么白等那么久才开始找停车人?为什么要到第二次被停车才叫拖车公司?为什么飞要清理牛仔裤奶油才回家,穿着四角裤就不能开车啦?
清理完奶油为什么还有空陪理发师玩一局鬼游戏?为什么不一开始搭出租车回家?为什么非要等戴笠忍的手放进小姐的腿才开始挥拳?.....简直是十万个为什么!!!
这些都是导演要表现的多样的荒谬的困惑的生活啊从河堤回来上来又上了的士想起买蛋糕,拿了三个蛋糕车还被堵着,去理发师那里再次清洗了一下伤口,出来蛋糕已经被吃了,理发师弄了碗鱼汤给他喝,当然鱼再张震清洗裤子奶油的时候掉在马桶里过。
好心的张震当然又载着裁缝走,再次遇见戴笠忍,狠揍一顿并丢到他自己车的后备厢,那个小姐自然识时务的逃走了好心的张震回去领走了那个小女孩妮妮,并再结尾的时候出现了一条恶心的黑虫子有很多细小的红色的脚,伴着张震的语白:“未来你会碰到很多很多的 挫折,也许你会哭,但是记得最后,你还是要不停的往前走。
”PS:中间在厕所里清洗牛仔裤,把鱼不小心掉在马桶那一段还小搞笑。
新晋台湾导演吗?
以前没有看过他的作品,这部停车相当不错的歪。
剧情编排虽然不紧不慢可是琢磨又尽在情理,人物塑造上本身几个都是演技派了得的演员,除了熟悉的张震、桂纶镁、杜汶泽,竟然还看到了“疯狂赛车”里头那李法拉。
好玩儿,丫这次不超人一般推销保健品了,开个TAXI 却吹牛皮丫曾经在大陆开战斗机。
除了张震明显的主角角色,其他一概配角一般,戏份不多,却又在那么丁点儿戏份的空间里显示了无比的张力。
赞的很。
很早之前听说这个故事就觉得它是一个类似克拉皮什的《情寻猫脚印》那样的电影,事实上也是如此,片名叫做《停车》,车却只是道具,关键还是那个“停”字。
戴立忍说台北是一个不大却很现代化的都市,那里随处可见灯红酒绿、人潮拥挤,人与人之间却只能拥有一种疏离,无数的导演都在不厌其烦的探讨这个命题,结尾竟然一样是沉默,最不靠谱的是蔡明亮,他用镜头前的水光折射出的竟然是一种绝望。
《停车》则是带着一种暖意,并没有扑面而来,而是达到了一种“润物无声”的效果,片子一开始的时候主人公陈默(张震)是焦躁不安的,他急于回家和妻子一起吃饭却没有想到买完蛋糕后自己的车被挡了个正着。
这个巧然安排的事件让人物开始被动进入一个陌生环境中去,也就是故事发生的那一个小区,这里的居民大部分都已搬迁,只有一层的断臂理发师、三楼的一家老小、四楼的卖淫团伙,陈默则是在一个不知情的情况下闯进了这个公寓,导演便用这条线抽丝剥茧把这个区域的故事展现出来。
主人公的心情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当其冲便是亲情,三楼的欧巴桑眼睛看不见,儿子死了也一直活在被欺骗的世界里,所以陈默的第一次进入三楼就被误认为是欧巴桑的儿子小马,虽然被那双长满皱纹的老手摸在脸上是另一种感觉,他仍然会默默的站定着假装着那个角色,与此同时他的心里开始了一种化身小马的自我认同,之后便是一种发自心底的怜悯与同情,一起吃饭的一场戏很有温馨感,导演没有用那种普通的对切,而是大多运用了慢摇镜头去记录每个人物脸上的表情变化:欧巴桑的激动、欧吉桑的焦急、小女孩的惊讶、陈默的囧态,都一一尽收眼底。
之后便是人物的再度受困,陈默一不小心坐在了蛋糕上,裤子沾满了奶油巧克力,于是再次被动的进入那个公寓,冲洗干净之后发现自己的车居然再次受困。
这一回遇到的是杜汶泽,这个在台湾欠了债的香港混子一回台湾的波士顿老布店就被黑社会追打,而黑社会的头子居然是当年的台剧一哥庹宗华,而陈默也因情不自禁踹了一脚路旁挡住自己的的汽车而受制于人,两个人同难之后竟成朋友,与他俩合拍的还有救下他们的断臂理发师。
他们的关系是微妙的,有距离,却不保留,不多问,却又襟怀坦荡,同时这个关系又是戏谑的,所以会一起玩弹球世界杯,会一块坐下喝那锅沾过粪水的鱼头汤。
另外一段关系述说的便是善恶,它的线头不是靠人物引出的,而是自发并行,与之并行的还有抚顺与台北的际遇。
李薇是一个东三省的下岗女工,后来被一个台湾男人带来了台北,沦落了风尘,导演花费了大量笔墨去介绍这个女子的来龙去脉,似乎有些多余了,嫖客变态性虐的一段有些像《洞里春光》,又有些像《三轮车夫》,抑或是《最遥远的距离》。
陈默怒打戴立忍旨在显示一种“善”与“恶”的对立,之后的被打、复仇则是一种为制造巧合的手段,导演让张震把戴立忍装进了车厢,却没有告诉观众他会怎么做,或者这个理由只在乎去解放那个大陆妹,仿佛是很牵强的一种博爱。
最纠结的自然是爱情,桂纶镁扮演了张震的妻子,却在一个多小时后才出场,他们两个有一种病,精子和卵子会互相排斥,就像桂纶镁说的“精子只会在卵子身边打哈欠”,她们想要一个孩子,却不能如愿,夫妻感情的裂痕也日益深刻。
在医院检查结果确定的那一天,桂纶镁在歇斯底里的喊叫,让这份感情也泛起了冰冷的色调。
不过这一切的设定都是在昨天,那天晚上的张震没有回家,他叩开了一扇陌生的房门,得到的却是对生活的理解与自己的重构,这是一种逃离,又是一个做回自己的精神归途。
《停车》是一部相当不错的电影,它是诚恳的,温馨的,虽然有些做做,却不至于矫情。
它的情感味道是很浓的,虽然设置的三段停车巧合还是有些刻意,不过已经不重要了。
与此同时它也入围了去年戛纳电影节一等关注单元,并顺理成章成为金马奖的开幕影片,在那个《海角七号》与《投名状》分猪肉的颁奖礼上,《停车》也击败了强劲对手拿到了一个最佳美术设计奖。
走进别人世界的,不止是张震扮演的主人公陈默,而且还有导演,我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很侯孝贤,它的质感、它的色调都融融着一种侯氏的淡淡忧伤,而张震、杨丽音、高捷也都是侯导御用的演员,事实上导演也是师从过侯孝贤的,所以难免会有这样的感觉;这部电影也很陈芯宜,因为它太像《流浪神狗人》,只是哥哥张翰换成了弟弟张震,苏慧伦换成了桂纶镁,我不得不说桂纶镁和苏慧伦是很像的,不光是发型、脸庞,连那种纯真淡然的气质近乎是神似,或许桂纶镁再过15年就是这样一个模样,高捷仍然是残缺的,只是假腿换成了假手;这部电影又很彭浩翔,真的很幽默,可能是因为杜汶泽,自从他和彭胖子合组了“不是兄弟”之后,那种黑色幽默味道就越来越足了,而张震在洗手间用牙刷刷鱼头的一场戏也很好笑,配上那种滑稽的音乐,真的很有彭氏喜剧的味道。
之前看过几部台湾片都非常失望,譬如陈宏一的《花吃了那女孩》以及李鼎的《爱的发声练习》,要么是一种抹不去的MV式的散乱篇章,要么就坠入了烂俗偶像剧的俗套,他们都是广告片出身,原始身份的印象却是强烈的,电影便自不像电影。
倒是钟孟宏有些例外,也许是之前搞过的纪录片有所帮助,或者是他从类似的电影里偷师不少,所以《停车》的电影味更足,也更好看,全明星的阵容为这个片子增色不少,除了张震、桂纶镁、戴立忍、高捷等知名演员,尚有庹宗华、金世杰、九孔、纳豆等人参与客串,阵容之强,也许只有刘国昌的《弹•道》可以与之一拼了。
2007年的《最遥远的距离》也是一部关于人自我理解和重构的电影,不过选取的手段却是浪迹天边;《停车》的感觉则是更温暖,有更多的交流气息,胡德夫说:“你需要扣遍每扇远方的门,才能到达自己的门,这是最最遥远的距离,来到最接近你的地方”,也许是真的,不过《停车》的结尾是不是太闪眼了呢,我宁愿看到如《最遥远的距离》里的精神医生一样,带着蛙镜、穿着泳衣,呼哧呼哧的走在没有尽头的海岸线上。
文/灰狼
也许人生的意义在于如何正确的浪费时间一次意外的停车事件让张震无意间闯入了很多人的生活从而也带我们进入了台湾社会不同阶层人的生活状态张震桂纶镁原本一对幸福的夫妻却因为不能生育而使家庭濒临破灭张震一上场就处于一种近于野鬼般的空洞飘忽状态中甚至他与蛋糕店老板娘的对话中都透着那股子无聊直至最后一句“老板娘 我只是要买个蛋糕而已”而后遇到退隐江湖独臂理发师这位曾经的江湖大哥如今似乎已经看破红尘在剧中真是一位穿针引线的人物而他的那件破旧的理发馆也成为了影片的最重要的中心舞台张震多次的从这里出发走进不同人物的所在的小舞台理发馆的破旧失修 狭小肮脏的厕所 这些更映照出人物苦闷彷徨的心境与晦暗蹩脚的现实从这里 张震又遇到了与小孙女相依为命的老两口这个唯一还没有卷入社会 内心纯净如清泉的小姑娘也成为了最后影片走出阴霾的希望然后张震又遇到了被黑社会追债的杜汶泽当然 杜汶泽饰演的人物依旧吊郎当且无厘头最后是多次擦肩而遇的东北女孩张震的出现无意间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却正如老太太说的 他是上天派来帮助他们的人张震了却了两位老人最后的心愿也因为与卖淫团伙头目的一场撕斗让被骗来卖淫的东北女孩有了逃生的机会对于张震自己最后和他一起离开的小女孩似乎也预示着他和妻子之间那岌岌可危的关系与濒临崩溃得生活将要有一个全新的开始
一直坚信纽承泽的《情非得已》将会是08年给我惊喜力度最大的台湾电影……现在看来,是因为当时还没看《停车》啊。
开头稍微有些闷,可以理解为导演刻意营造而出的氛围,一种山雨欲来的暗示。
从张震买蛋糕起,故事开始步入正途,也揭开了囧人张一个难忘的囧夜晚大幕。
一连串的囧无止境的黑色喜剧,印证着一个叫做墨非法则的东西。
而一个个边缘角色粉墨登场,又印证着生活的多样和复杂无边。
而且,前后呼应。
凡是登场过的人物,前后都会出现一边。
你前面占了便宜,后面就得吃亏。
戴立忍揍了囧人张,接下来囧人张又回来揍了戴立忍。
囧人张的屁股吃了蛋糕,所以囧人张后来买的蛋糕被剪刀师傅和胖裁缝吃了。
甚至连史上最牛的鱼头也不例外,你囧人张敢把我扔马桶里,回头我化成汤也整死你丫的……最温暖,也最黑色和戏剧性的一幕,当属没有爸爸妈妈的小女孩回归生不出孩子的囧人张的怀抱。
然而囧人张把戴立忍扔进汽车后备箱的那一刻,又让人不禁联想起小女孩的生父是如何吃枪子的……钟孟宏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太了不起了,又一个前途无量的导演浮出水面了。
而我们所能做的,惟有瞪大眼睛……
事实上我是在昨天看过《高兴》之后看的这部电影,所以你要明白我不得不说这部电影不错。
google之后发现导演是广告片MV导演,本片却没在手法上留太多迅速切换的蛛丝马迹,又一惊艳。
剩下的却是安静下来的片子本身,这是一部描写城市的电影,不管路程有多近,高速公路是否出现,这事实上是一部公路片。
我心目中的电影是角色合理的,也就是说故事中的人会做一些你认为他遇到这种情况确实会去这样做的事,《停车》并不合理,不是别出心裁,是不合理。
因为荒谬并不荒谬,黑暗不怎么黑暗,人性也不够有说服力。
张震的角色本该是一个平凡视角看城市的路人,片子里却描绘的像神。
正义,在真实的城市本就显得不合时宜。
在2009年,也没有人会觉得卖淫是一种可怜的营生。
如果说生活本身就是对城市居民的捉弄,那我只能说导演心太软,最惨也不过如此?
但是这仍旧是一部好电影,无论初衷和细节,因为昨晚我看的《高兴》。
夜,街头,车内,抽烟,发呆,不想回家的人。
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晚上开车,这时候才会觉得所在的城市还有一点点可爱。
车,是那么的少,喜欢怎么开就怎么开,路,是那么的宽,喜欢怎么停就怎么停,路人,是那么的有趣,无趣的人怎么会这时候出现呢。
可惜大部分时候,自己如果有机会开夜车,都是酒后。
偶尔不是酒后开夜车,又都急急忙忙。
所以这片子很对我胃口。
打开车窗,点起一支没有精神的烟,买一个没有精神的蛋糕,故事就发生了。
各种人物,在午夜粉墨登场,有丧子的老人,可爱的孙女,过气的黑帮老大,失意的香港裁缝,还有通常是午夜里的主角的美女和皮条客。
有人悲伤,有人沧桑,有人恐惧,有人想逃,有人想追。
黑夜的城市,属于有故事的人。
不知名的导演加一堆职业演员,贡献了一部不会冷场的文艺片。
最打动我的一段,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故事。
张震的车子被另一辆车堵住,误打误撞的拍了一户老人和孙子的家门, 老头子为了安慰失明的老太太,假称是儿子回来了。
其实儿子早已死去多年,只留下一个小女孩。
又是孤独的老人。
从《天水围的日与夜》开始,我突然对老人多了很多的理解,尤其是儿子不在身边的老人。
我上次去一个同学家里,同学去了国外,家里剩下一对老人。
老头子对我的到访很是兴奋,一晚上拉着我不停的说话,临走了穿着睡裤,拉着我的手冒着大风送我去停车场,站着聊个不停都舍不得松手。
所以,当初次上门的张震不忍心伤害失明的老太太,冒充老人死去的儿子,陪这家人吃了一顿晚饭,我一点都不觉得突兀。
想想换作是我,也会这样做。
没有父母的小女孩,乖巧懂事,明知道叔叔要走又舍不得。
当最后张震拿着蛋糕回去给小姑娘,我也一点都不觉得突兀。
想想换作是我,也会这样做。
最后,张震领养了没有父母的小姑娘,黑色的电影给人一点亮色。
心情舒畅。
-更多影评:http://blog.sina.com.cn/gzhwg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不是大作,是神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539a00100c2h7.html返老还童- 其实正常长大也会一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539a00100c05g.html在爱欲和食欲中挣扎 - 暮光之城twilight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539a00100byp3.html假戏真做的中孝介和藤木一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539a00100bx56.html电影七磅很矫情,不过还算好电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539a00100bu3p.html
陈莫不想回家,因为他不想面对妻子!
夫妻俩很想拥有自己的孩子,偏偏造化弄人,他的精子和她的卵子相互排斥,这种医学上不知道有无的症状,用在电影却好像恰到好处。
给老婆买个蛋糕,或许只是为了缓解他们俩之间紧张的情绪,所以他很注重蛋糕的选择,以致他对老板娘说了一些很无厘头的话“你这些蛋糕看起来很没精神呢!
”很显然,他对这个蛋糕的要求之高,生怕蛋糕会引起妻子原本就不安的情绪。
因为这个蛋糕,他的车给别人的车挡住了!
他暂时无法回家,然而他表现出来的更多是一种无奈,而不是一种焦急。
这和影片开头他站在一块玻璃前犹豫不决形成一个很强烈的呼应。
影片一直在强调今天是母亲节,这是揭示母性的伟大,同时也在给主人翁一种讽刺,你的老婆当不了母亲!
因为你们无法拥有孩子!
所以陈默在寻找不到车主,却为了一个失明的老妇和一个无父无母的小女孩而回头!
他为的是圆一个老妇作为一个母亲的梦,也是为了那个失去妈妈的小女孩!
妓女出现的那几段同样离不开对母亲的描述,她为了抚养母亲而到台湾当妓女,每次问及何时可以还清债务,都因皮条客的一句“我都交给你妈妈”而变得无言以对。
为了母亲,妓女也只好忍气吞声地干下去,哪怕客人的要求很变态。
这两张“车”是宁浩的《疯狂的赛车》和钟孟宏的《停车》,看过,心想它们蛮像。
画面都系高饱和色相、强对比度,都有高捷、九孔出演,这些,不过是最最表面上的相似,二者的“像”,在乎结构——n花并蒂,因缘际会间世相尽显。
这“像”的差别说来也大,就叙事节奏而言,《赛车》令人目眩,《停车》则舒缓一些。
《赛车》里最意味深长的角色,我以为,不是脑满肠肥的台湾黑帮大哥,不是业务开展丰富的丧葬CEO,不是坑蒙拐骗、雇凶杀妻的黑心商贩,不是立大功心切的大盖帽,甚至不是男主人公——一位运气不济的前赛车手,而是——那对准姻亲,二人言行俨然一根时下中国人价值观的图腾柱:崇尚专业技能——“不烧不专业”、“干一行爱一行”;向往暴富人生——“这还多一万呢”;睥睨文凭学历——“满嘴顺口溜,你想考研哪?
”;……两个来自乡野的蹩脚杀手,纵使身上还保留着“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多行不义必自毙”此类古老观念浸染的痕迹,但在21世纪中国人的“有所为”这个问题上,他们无师自通、驾轻就熟。
镜头里三度出现一架飞机凌空而去,那一刻,被巨翅铁鸟的“自由”、“超脱”反衬得格外困惑与无奈的,不独电影里深陷荒谬同时确实的生活境遇之中的耿浩,还有屏幕前的我。
话说前阵子陆续收到了一堆短信,内容近似,措辞迥异——早先是“免您爱车被风吹雨淋,减您保养的后顾之忧,拥有一个地下车位,放心、舒心。
抢购热线×××××××”;后来是“给地球一个美好明天人人有责,拥有一个环保车位,经济、良心。
抢购热线×××××××”。
(注:所谓“环保车位”,即露天车位。
)轻而易举地,上述两批讯息就这么矛盾着搂抱,依偎着讥诮,一如《赛车》里太多的人、事,一如我们周边太多的驳杂,把世界涂抹得怎一个“乱”字了得。
我知道乱世之中也有一部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明证之一即私家车拥有量增长可观,我知道有的省市已然把“支取公积金以购家庭用车”列为了撬动内需的有力举措,但我总忍不住杞人一下:某一天,全中国都会实行机动车按车牌尾号孰单孰双上街么?
某一天,我们在街头好不容易找到个泊车位,也会像那位台北的陈莫一样莫名其妙地迎来触目惊心的几个钟头么?
一对不能生育的青年伉俪,一对银发覆顶的夫妇及他们没了父母的小孙女,一个曾经驰骋黑道丢了只手而“洗手”的理发师傅,一个暴戾嚣张的皮条客和一个饱受欺凌的大陆卖淫女,一个代人背债只能四处躲藏的香港裁缝。
《停车》里,五组人物因一个临时车位而有所交织,他们殊异的命运接下来被循序交代,方向不同、浑浊斑驳,展开影片的意义空间。
其中一段情节直让人鼻酸。
26岁的东北姑娘李薇赴“宝岛”谋生,对于将去的那个遥远地方,尚蒙在鼓里的她问皮条客“那里有没有文身的?
”。
北方平原上一列火车呼啸而过,夕照之中异常美丽,殊不知,它正把一个女孩载向深渊,而对那女孩背井离乡这一选择的说服力,除了她被单位强逼买断8年的工龄,除了亲情(母亲)的要求乃至出卖,原来,还有一点点来自与她面孔的端庄、朴素相“背驰”的对于“文身”一类的不羁与时尚的憧憬。
这样的微观。
早些年,我一定会对电影末了的“安排”有所排斥:踽踽不歇的“千足虫”是有所寄寓的,母亲节深夜陈莫驱车带了刚刚收养的女儿回家而他家中的妻子是期盼有个孩子已久的,因为它们飘荡着巧克力气息的光泽太美好了,但时间这张砂纸业已把人打磨得甘愿借助光影温情的立意来取暖、获得慰藉,所以,我的嘴角被《停车》的结尾引得微微上翘,并在心里引用了那位虬髯诗人流传甚广的句子之一——“陌生人 我也为你祝福”。
蛛丝马迹,草蛇灰线,不懂此类极富魅力的传统叙事结构资源缘何永远入不了那党野心勃勃以至拙劣无比的电影工匠之“法眼”,所幸,在这两张“车”各自100来分钟的光影里,时有细微的对称与呼应闪现,精心、精准得叫人或松一口气,或会心一笑,譬如《赛车》里有块最终救命的银牌,譬如《停车》里有个最终熬来飨客的“马桶”鱼头。
看不明白。很多特写镜头,但实在看不懂要表达什么
狗血
剧情漏洞百出。
嗯,这部片子有够长及荒谬
每一件衰事的存在都有他的意义。
渐入佳境的片子 停车作为关键情节有硬伤 导演野心很大但最主要的故事没有说好 反倒是几条暗线和配角很出彩
台湾小调我好爱。
各劳资看了20分钟就看不下去了.极度自淫.
搞这么多飞机,都是男主脑震荡的猪的情商造成。张震还真适合演这类型。每一个角色都很出彩。
有喜欢的混乱人生,有讨厌的恶心桥段,还有让我毛骨悚然的结尾。。。
视角很好,不错
好诡异的风格。。。。。
桂伦美歇斯底里的喊出自己无法怀孕又忍受各种痛苦尝试各种方法来得到孩子。张震仅仅是在一个晚上想停个车却遇到的各种复杂时间越卷越深。非常要事情的一个晚上。
我不知道下一步会是如何 但至少 我在努力走好这一步
金马遗珠遍地跑···p.s.戴立忍真是个演技派
真是囧事一箩筐,张震也太倒霉了吧!
烂片!!!!!
细节上看有几个好蛮不错的处理,东北姑娘毛巾擦手的那段,最后张震带走小女孩那段。但电影整体来讲,略显凌乱。
只是没想到那是戴立忍
真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