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戏给我的感觉是剧情薄弱。
鬼要上身这么容易吗?
一上了就变成三魂少了七魄,那自己的魂去了哪?
没有说服力。
凶手的鬼魂能肆虐,难道郑伊健和余文乐死了之后就不能反击吗?
还有,鬼要怎么死?
被枪打死就行了?
电影最后是坏人(鬼)胜利了,导演想表达什么?
这样的结局并没有正面意义,相信票房自然不会好的。
郑伊健与小女孩的情节可有可无,可笑的是当恶鬼到学校报仇时,小女孩突然出现说“送外卖”!
哈哈,在这么非常时刻竟然会有人莫名其妙的插入,好突愕。
谢宛谕的演技缺乏自然。
余文乐出院回家时的亲热表情,好像是做给人看。
还有,余文乐在医院这么久,这女人似乎与他一点关系也没有,就是这么牵强的把她带进来了。
最扯的是,杂务科的警员可以见人(鬼)就杀,谁向死者的家人交代啊?
戏里的局长说会低调处理,学校无缘无故死了这么多人,还能低调啊?
鬼出现的画面并没有让人惊吓,倒是余文乐被吓的表情比我们严重。
咳,这部戏是失水准了。
不值得推荐,进戏院看也是白花钱的。
个人打分:有鬼结局 6分,无鬼结局 7.5 分。
一、总评:耐人寻味,很有深意的一部片,推荐。
二、对结局的两种解读:1.鬼是变态老师,附身顺序:吊脖女学生→鱼缸女学生→鱼缸女学生的朋友→送货女学生→女警→余文乐老婆may →余文乐,自此鬼一直附身余文乐,编造了郑伊健是鬼打死了郑的故事交给上级,成功自圆其说并升职,最后变态鬼回到余文乐家中,把余的老婆may强上了(此时 may 因为鬼之前从身上撤离,三魂不见七魄),并把烟头烫身上。
符合变态老师鬼的人设特征。
2.第一诫,世上没有鬼。
都是余文乐为升职,臆造出来的。
人都是他杀的,包括女友,为了惩罚她出轨。
三、对两种结局解读的评价:结局1:咸湿鬼从头杀到尾,笑到了最后,最后成功洗白上岸,还能玩余的老婆。
一个明面结局,有鬼的故事,但个人觉得这没什么好拍的,本身这个鬼没什么恐怖的,真作为一部恐怖片来看待的话,没必要安排郑伊健和余文乐作为自己人互相帮那条线,这条线仅仅是讲是鬼后来把郑杀了就有点太肤浅了。
结局2:余和郑的那条线实质是为了衬托余的无情,为了升职/调回本部,开枪滥杀一群,最后编出一个子虚乌有的鬼上身的故事。
正好点题了本片片名:《第一诫:世界上是没有鬼的》。
也回应了片头导演安排的两个警察互追的镜头:不要太相信你自己的眼睛,偏信你猜的。
全片肉眼能看到的就是全程有鬼,但这又是真的吗?
如果是作为犯罪片/剧情片来看待本片,那这个反转就太有意思了。
两个人一前一后跑在马路上,只有后面的那个人穿着警服,高呼“站住”,可是……他们两个都是警察,前面的那个是“便衣”,而在前面更远处的才是歹徒。
一个人从你看见他的时候就一直坐着轮椅,而且能够熟练使其代步,可是……他的下半身什么事情也没有,甚至还能大言不惭地教育你:“别什么东西都靠猜!
” 一个女孩吊在一个离地不到两米高的晾衣架上窒息而死,重案组肯定了她不是自杀,可是……她的的确确是被附身之后自虐而死。
追捕的时候,李国强看到一个女生起身逃出去,抬脚便追,可是……人家真的是无辜的——至少暂时是。
两个警员看见一个男人向一个身穿警服的女警举枪,毫不犹豫地认为他袭警,将其拷倒,并在其辩解是“自己人”时丝毫不予理会,可是……人家真的也是警察好不好?
因为他会背警察守则前三条!!
所有认识黄Sir的人都以为他随身携带的小酒囊里装的是酒,可是……直到他死,酒囊成为遗物,倒出里面的液体才知道,其实那是水。
一个人持枪入森林,打算猎熊,他以为自己将碰上一只黑熊或者白熊,可是……结果他被一直灰熊猎杀了。
………… 没错啦!!!
这就是一个猜想不靠谱的故事——至少在结局处,你猜得中前头猜不中后头!
杂务科办案的“第一诫”: 警方每天收到185个电话,打劫、打架、杀人、绑票……占了180个;另外5个,就是家里有点怪事——杂务科就只好来看看。
但不管怎样,一定要记住第一诫:“这个世界是没有鬼的”!
好吧,那什么是“第一诫”?
就是最好的借口!
把人类不该知道的真相遮盖掉!
当黄Sir搂着送外卖的女孩送给他的充气恐龙大跳“艳舞”——全片少数令人心情明亮的一幕——时,观众随之心中一宽,却不知这只是导演的一个障眼法,实际上外面的世界已经杀戮四起。
如果不把它们惹毛,它们不会轻易上人的身——即使只需轻轻地碰一碰;而一旦让它们上了身,他们当然不会轻易罢手;玩厌了,只需要碰另一个人就传过去了,然而之前被上过身的人便只剩下躯壳,不见了三魂七魄……所以,“这个世界有很多种鬼,大多数都是幽灵,个个都被锁在一个伤心的地方。
但是有一部分的鬼,因为恩怨、仇恨,它们会踏上另一个旅途——人传人,直到到达一个终点。
” 跳舞的“第一诫”: 握住舞伴的手,千万不要放!
交际舞很棒的黄Sir这样教李警官。
所以,两个人在一起,如果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喜剧,那么女人只好哭着笑!
不是第一次听他说辞职,不是第一次要跟他开间舞蹈学院,却是最后一次对他抱有希望。
就说好奇心能杀死猫,人家猫有九条命,何况人呢!
童军要日行一善,是社工就要牺牲,神父会上天堂,“自己人”会明白的……那么自己的老婆呢?
怎么就不行了呢?
人类的确有多重标准!
本来以为只要证明老婆没被上身,跳完最后一支舞就可以走了,因为那是他作为警察当班的最后一天,可是……没得选!
全片从3/4处进入高潮,观众被牵着鼻子走了一遭,结果到了末了才发现,所有人都被买完油条回到家,打开音响播放出优美的音乐,然后走进内屋与妻子温存的李警官骗了——因为他从狂奔到家救妻子的那刻起,就已经不再是之前的李国强;之后,他捣毁了一直跟鬼打交道的杂务科;然后用计把黄Sir单独骗出来解决他;最后只需跟那个一直吃一直吃一直吃的上司讲述早就准备好的“实情”,万事俱备就等升职喽!
所以,所谓真正的实情就是没有拯救,也没有那赚人眼球的最后一支舞,有的只是两个被孤零零遗弃在世间流泪的女人;唯一不同的是,她们一个失去魂魄任人摆布,一个回忆疮痍远走他乡…… 至于那个在一直吃一直吃一直吃的处长,毫无疑问地“见鬼了”——因为他只长了一张嘴,而没有眼睛!
当初让李国强进杂务科,想必是相中了他的执着和能看见鬼的能力,只可惜…… 那么那则有关灰熊的寓言呢,在本片里倒不见得是凸显什么多重人格,我觉得更像提醒我们别被所谓的“常识”和自己的思考模式绑死了,不过……该提醒出自一个已被上了身的“人”,未免有些讽刺啊!!
该片先后让我想起了另外两部片子——《黑衣人》和《神探》。
《黑衣人》努力让人们相信地球上有外星人,而《第一诫》则是高调地嚷着“世上本无鬼”,实则搞得喊话的人都被梦里溜出口外又吞回的实话卡死无数。
至于《神探》,它想说“人心难测”;《第一诫》当然不甘示弱地反驳:“你以为鬼好糊弄!?
” 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对这部电影更加迷糊——很好!
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只需记住,这个“第一诫”,很难戒——“警戒”的“戒”!
既然是编的故事。
那黄警官的老婆在故事里死了,可现实他坐船走了。
怎么解释。
上完口供可没有黄老婆的尸体啊。
新人警察小余在深夜刁难一个没系安全带的司机;而后发现司机是杀人犯,当场击毙对方。
小余成了警长,上司给他安排了一个肥缺“杂物科”,但这时他还不懂。
杂物科负责整个警察部门2.7%的案件,只需要固定借口就可以结案,而分润功劳的人只有2个。
小余认识了自己的长官阿郑,但每天遇到的案子都是:通下水道、检查养老院这种小事,小余想调职。
上司许诺小余,阿郑准备辞职,小余做阿郑的下一任,这个职位油水很多。
小余和阿郑去戏院,阿郑射杀了购买戏院的报案人,报告只写一句“对方是鬼”。
小余一下子意识到自己职权的强大。
阿郑替上司贪污腐败清除异己19年,越发力不从心,他担心自己家人的安全甚至6年前就和老婆离婚了。。。
如今他发现了合适的继任者,就想和老婆离开香港。
(他是辞职,不是退休)
小余在家里发现了黄黑色头发,而老婆的头发是红色的。
老婆之前是和学校的男老师一起回来的。。。
小余觉得老婆背叛了他。
于是小余叫上阿郑陪他一起去学校杀死男老师。。。
期间又杀死数名目击者:女学生、男警察。
但没想到其中一个女学生是阿郑喜欢的人。
阿郑特别痛苦,他想在最后一天杀了小余;但小余也有同样的想法。
小余在家中处理女警察尸体时,被老婆看到,于是把老婆打成植物人。
接着他准备接管“杂物科”。
现在他的障碍有两个:不尊重他的内勤人员“电话”、掌握着所有人秘密的阿郑。
小余杀死了电话,杀死了阿郑。
按照杂物科的规矩,把这一切推到鬼魂身上。
写成材料交给上司。
上司恼怒他额外杀死电话,泼了他一身咖啡,但还是准许他做下一个阿郑。
第一诫:世上没有鬼,鬼只是我们作恶的借口。
1、恶鬼的生命力太顽强了,在学校楼顶拉着另外5个女学生跳楼后,摔在水泥地上,被压在最下面的恶鬼竟然还没死(尸体堆中间位置的另外一个女学生还在抽搐,其余几个女学生都没有反应),并迅速的上了走进身边的一个女警察的身,开枪打死一名男警察后逃走。
2、在李警官(余文乐)追踪被恶鬼上身的女警察时,在知道恶鬼要去家里报复自己的女友的情况下,却没有找个理由用手机通知女友不要回家,而是急冲冲的赶到家里捉恶鬼,这摆明了让恶鬼捷足先登啊。
剧本的细节还需要打磨,电影会上一个层次。
这里有几个问题:1.这部片里到底有多少鬼?
首先就是片头在车尾箱里爬出来的女鬼,然后就是游泳池里的小女孩,后来医院里的老太太,接着在剧场出现的剧场老鬼,最后出场才是那个杀人恶魔变得厉鬼,当然结束时船上的郑也是鬼啦!
2.杀人狂附身的顺序。
一开始他附身在郭护士身上,后来到那个上吊鬼,到他的朋友鱼缸鬼(这里肯定是上吊鬼打过电话给鱼缸鬼附身的从后面的情节可以推知),再到黄衣鬼,再到学校里的两个女孩,再到小雯,再到那六个自杀的女孩,再到女警察,再到余的老婆,最后到余文乐。
杀人狂这么做就是因为他生前仇恨年轻的小女孩,所以他死后也要报复,为了满足他生前没有完成的变态计划。
他最后附身余是为了报复,杀郑是为了除掉能够杀死他的人,郑的存在对他产生莫大的威胁。
3.关于结尾的真相。
那一套余编给他上司听的就不说了,真相其实是这样的,女警察后来去了余的家里附上了余老婆的身,而余回家后发现了女警察就杀了她,这时他的老婆又在后面抱着他从而鬼移到了余的身上,余的老婆变成了一个没有魂魄的植物人。
接着余就去杀掉了轮椅男和郑,回家以后余在和老婆ML以后用烟头烫她完全是一个变态的报复行为,余老婆的眼泪则证明她对发生的事虽然还有仅存的一点知觉但已经无能为力,只能接受屈辱的现实。
最后郑的老婆坐船伤心离开时,有段打劫的手机彩铃就是郑的手机却没有接,而郑已经化作鬼魂坐在他老婆的后面。
最后来说一下结尾时余讲的那个故事,其实那个灰熊就是被鬼附了身的余,既不是人也不是鬼,就好比既不是白熊也不是黑熊。
我要说这是一部非常棒的片子,至少好几年没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港片了。
也许在这里很多朋友要提出质疑,这片子有很多剧情漏洞,也有一些逻辑错误,应该算是烂片。
确实,就象我之前的一些回帖一般,提出了好几个剧情根本解释不清的问题,然而如果我们真正明白了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的时候,却会发现所有疑问是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影片的一开始就说了这样一句话:在这个黑白不分的世界里,凡是不要靠猜。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之后的剧情都在跟着这条线在走:小阿SIR在追人,前面一个其实也是警察;游泳池里李国强解决了排水口的头发后我们以为没有鬼,其实鬼是存在的;电话男坐着轮椅,以为他残疾,其实是正常人;黄SIR平常抱着酒瓶疯疯癫癫,我们都以为他喝的是酒,其实是水;在电影院里黄SIR和老头理论,其实老头是鬼;...一直到最后李国强向上司描绘的事情结局,其实他才是被附身的鬼.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只是表象,实际情况往往和我们推测的结果大有出入.这就是导演想要告诉我们的东西,能理解这个逻辑片子就很好懂了.所有我们对一些剧情提出的质疑也只是影片展现给我们的表象而已,也许它们全部另有隐情.最后我们知道鬼也会依附在傀儡的身上去生活下去,那么正好解释了为什么这是个黑白不分的世界,因为你都不知道身边的人是人是鬼.
本篇文字的第一诫 由唐永健执导的香港电影<第一诫>不是一部鬼片.网上有好些评论文字, 说电影<第一诫>故事逻辑不通, 鬼故事桥段未见独特未够恐怖等等.此类文字的出现, 是因为不少人把<第一诫>当成鬼片.* * *何谓第一诫? 第一诫是明文规定必须遵守的前设规条.正如所有法律条文都用法定文字和文字之特定语言逻辑写成, 然而对法律文字的诠释方法, 可以是无限的.是以才有形形式式在法律条文上做文章的官司纠纷.* * *电影中, 香港警队杂务科第一诫是”这个世界上是没有鬼的”.电影中, 我们知道, 这第一诫的表面文字解释, 是警队严格要求大家遵守的自欺欺人方式.* * *电影中”这个世界上是没有鬼的”这第一诫条, 究竟要告诉观众什么内在讯息?对于电影的内质思考, 导演透过电影语言试图多番提示.导演用一个军装警员尾追一个便装男人作为电影开头, 并以旁白问观众:” 画面中正在追逐的两个人, 到底谁是警察? 其实, 他们两个都是警察, 不过一个是军装警察, 一个是便衣警察.”另一次, 杂务科的职员忽然从轮椅上站起来, 问满脸惊愕的余文乐: “你以为我坐轮椅就是跛子么?不要太相信表面啊.”一种简单的猜测, 导演一再强调杂务科第一诫, 其实是要告诉观众, 就算片中的后半部份如何卖力地表现恶鬼与捉鬼者的斗智斗力, 也千万不要相信这是一部鬼片.* * *在我们人生当中, 每走进不同领域不同圈子不同的人际关系, 都有各种既定的第一诫.第一诫绝对是表象, 关键是我们如何在第一诫之下应变,存活.* * *世上最吊诡的, 莫过于很多事情既是假的, 也是真的.是以, 当有些人告诉我一切安好繁荣安定, 另一些人告诉人告诉我危机四伏一触即发, 我全部都相信.信者未必得救, 但至少一切都已有心理准备.* *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妻子将要离开丈夫一段日子, 临别前向丈夫赠言第一诫: “你要记着, 无论任何情况, 你妻子这一生只爱你一个.”妻子离开后三个月, 隔邻的好友告诉做他, 说看见她妻子在外面勾引男人背夫偷汉, 甚至跟多名男子淫乱.第二天, 妻子回来, 两夫妻再次如常生活.* * *每个人都可以定自己的第一诫.我的第一诫是明天会更好.
简单说来就是,在一个完全说不通的整体构架背景基础上所讲的故事,无论怎么讲结果都只能是很差。
在《第一诫》里面的鬼是可以摸一下人就马上就上身控制这个人,然后被附身的人即使摆脱了也会失魂一般,相当于变成植物人。
更无敌的是,随便死掉的一个人都可以有这种“超级鬼能力”。
于是,开头那个连环杀手找到了比单纯的杀人更加有趣的事情,不断的附身,不断的害死人。
更无聊的是最后讲出的实情,那还不如直接说,其实余文乐在电影开头就被附身了更好。
我不是排斥所有的胡乱没逻辑的电影。
只是至少节奏要紧凑点或者视觉,听觉不断给人刺脊,让人不要想太多吧。
建立在这种设定下,无论故事怎么发展我都无法接受。
于是,那些穿插其中不错的音乐和艺术部分和营造出的少许恐怖气氛以及那些煽情的部分都只能被掩盖了。
吓死爹了!!!!让不让人活了阿!看得我不敢睡觉了!
难以定义,可能同我细胆怕睇鬼片有关?不过呢出嘢算係我卄年嚟第一出一个人睇完嘅恐怖片,重要係响十二点。不过,我连死都唔惊,鬼,又有乜好怕?最后的镜头意味深长,睇完硬係觉得唔多舒服。
很久没有看到能上这个档次的港片了,结局很有点,是为了给小说找点才看的,同事推荐说不错,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我觉得相对于现在的港片来说好太多了!
什么跟什么……….
剧情有些地方不合逻辑啊,但结局不错
无间道风格
见鬼+生化危机的杂交货
毫无逻辑,居然只能物理超度..
不喜欢这样的题材,跟灵异沾边的都不喜欢
太恶心人了,什么神经设定
后半部还是有看头的
什么跟什么啊…逻辑不通皆为烂片…少装13了…厌♀恶臭浓郁
鬼,无处不在
开始的设置总让我觉得是个突破电审的新路,越拍越乱码七糟
其实想给2星的
为足够黑暗和为有力反转的欲望,让导演沉迷到只能使用各种技巧去达成目的,而不在乎一个故事本身是不是要先讲出个意思来。不然无节制的诡叙和无章法的战力平衡,除了充当工具也没有价值。让观众产生不适后,完全不会对导演留下多少敬意
很熟悉 因为我记得那首歌的一段 TIME BE MY SIDE。。。。
最怕鬼片了。T-T一群学生辫子连在一起的跳楼场景无法忘记。T-T
呃……
伊面和婉婉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