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百年献礼的纪念作品,它完成该完成的目标:从混血的脏辫女主角,到10分钟就来一段的大合唱歌舞,再来就是花样百出的如同花车巡游般的视觉盛宴,带来的视觉冲击就如同走进虚幻的迪士尼乐园。
名目繁多的角色铺垫都是为了最后实现民族大团结然后利用元气弹式武器消除反派,但各个角色却又一点也不讨喜,除了对话也没有对剧情有任何贡献。
这一次还创设了此前几乎没出现过的2.5d画风,除了女主角的脸部还保留3d的妆容,其他内容全都用上一种带手绘线条的半渲染画风,一种3d效果下隐约可见的2d手绘,混搭得相当让人不适,甚至有种ai作图的味道。
歌曲还是比较耐听,但在这几年下来迪士尼的各种歌舞片也也再没出过let it go这种爆款了。
至于故事,从开场就能让人看到"把梦想交给当权者等待被实现"这种不合理的设定,后续的发展就一点也不让人产生任何期待,连孩子看都觉得稍显无聊,没有此起彼伏的奇幻创意。
迪士尼新片《星愿》有着迪士尼动画中非常复杂分裂的反派形象。
电影前二十分钟,你不会觉得国王麦尼菲科跟反派这个词能有什么联系。
通过女主角亚莎的眼睛,他是个仁慈宽厚的长辈,法力高强的智者,心系子民的国君,纯纯的迪士尼传统正派英雄。
但没多久,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误会,就让麦国王堕入了黑暗面,开始研习禁忌魔法,性情大变铲除异己,囚禁臣民诛害纯良,连王后都不放过,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隔壁星战安纳金两小时的黑化。
让一个原本惹人敬爱的正面英雄被黑暗引诱,在迪士尼动画剧本里已经不多见,更有意思的是他黑化的过程。
他在臣民面前威严受挫,悻悻地走回城堡,心里的牢骚一波接一波:这群不知感恩的白眼狼,我千辛万苦在这荒岛上建立国家,收留他们,保护他们,满足他们的愿望,他们竟然不拿我当回事,违反我的禁令,挑战我的权威,还敢当众质疑我,真是一个个皮痒得不行!
别的迪士尼反派听他这样说,牙都要笑掉了——大哥你把这个给自己找借口的时间精力省下来,魔法水平早就更上一层楼了,也不至于一看到民间有动静就慌成那个样。
去问问《阿拉丁》的国师贾发为什么使阴谋,他会告诉你,不就为了能得到更多的权力嘛,多简单的事。
去问问《小美人鱼》的女巫乌苏拉为什么要设圈套,她会告诉你,不就为了报复那该死的男人嘛,有什么问题吗。
你去问绝大多数迪士尼动画反派,为什么要做坏事,他们基本上都能不假思索告诉你:老子/老娘就是坏人啊,求名求利求欲望满足求个内心痛快呗,做好事是不可能做好事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做的,只有害一害主角,才能满足生命的追求这个样子。
可咱们麦国王就是与众不同,从小饱读圣贤书,背负着三座大山似的偶像包袱,死活迈不过自认坏人这道心理门槛。
他对着镜子跳舞,自己夸自己英俊聪明强壮勇敢的那个自恋劲儿,就算白雪公主的后妈来了,都得叹一声是在下输了。
所以他做坏事比别人都辛苦,一定要先给自己找到足够多的理由——我是尽心尽力的好国王,这么做可不是为了维护权力,也不是小心眼爱报复,完全就是出于对这群麻瓜的爱护,为了整个王国的安危!
子民们啊,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好,别怪我心狠手辣,再爱我一点就对了。
说什么不重要,事实多扭曲理由多牵强更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须说服自己,从来没有偏离过善良无私公正大局的光明大道。
看着麦国王的嘴脸,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经典港剧《大时代》。
如果你没看过,至少也见过每逢股市不景气就会出现在网上的一张梗图“别怕,是技术性调整”。
《大时代》之所以经典,很大原因在于它有着也许是港剧历史上最出色、最复杂、最让人过目难忘的反派形象,郑少秋饰演的丁蟹。
丁蟹自私自利,暴力成性,恶事干尽,把主角害得家破人亡,但他从来不承认有错,还认定自己是无辜的大好人,所做的一切都是良心道义之举,从头到尾都是别人在辜负他坑害他。
他第一集刚出场就找到饱受家暴离家出逃的妻子,委屈地直呼:家里夫慈子孝,其乐融融,你这女人竟然自甘堕落,这么狠心抛下我们!
你看看,这个自我开脱、自我感动、无中生有给别人罗织罪名的脑回路,是不是跟麦国王如出一辙?
我都能想象,这两人要是碰上头,肯定会投机地不得了,把酒言欢互诉衷肠:外面那些人太恶劣了,明明是他们不仁不义把我们逼得忍无可忍,还说我们是坏人,真是颠倒黑白,没有天理!
麦国王变坏的过程浑身是戏,洋溢着荒谬的喜感,以至于整个电影也不再是迪士尼惯用的王子公主城堡童话的公式,倒有点狄更斯讽刺小说的意味。
一部合家欢商业作品,把反派端到台前大秀角色弧光,本来就很踩钢丝,尤其放在一百年来都在弘扬真善美的迪士尼舞台上,《星愿》的创作勇气就显得更突出一点。
明明是庄重的百年庆典,却玩了一手不正经的剑走偏锋,这或许是迪士尼调皮的承诺:将来还会玩出什么样的鬼灵精怪,你们可未必猜得到。
看来这艘一百岁高龄的老汽船,并不想顺着过往成功的惯性漂流,还是要开足马力,握紧船舵,盯紧罗盘,吹响口哨,载我们去意外的地方,见意外的面孔。
我昨天参加的是太平洋影城14周年庆,又是一个周年庆。
当时的观影电影就是《星愿》,该说不说,这个片子当做纯粹的献礼周年庆祝找不出一点毛病,但是你也找不出一点夸的东西啊,哪怕不是以迪士尼的标准,而是以一个非常非常普通的动画片的标准来看,也找不出什么夸的东西,反正就那样了。
看完之后,我觉得正片那90分钟还比不上电影开始送的那个米老鼠号召大家一起拍大合影的短片。
这又让我想起了《我本是高山》,虽然这一个星期热度非常高啊,总有人说我一定要去或者我一定不去,至少大家会关注到这个作品,有的人也会因此进入电影院。
《星愿》也确实是非常女性主义,不如《芭比》,虽然都是唱歌跳舞,不如人家芭比确实有很多好歌,大家也是集体起来跳舞跳的比较有趣。
而且政治正确的buff叠得有点高啊,仅仅从赏心悦目的程度来看,我们可能更加愿意看到金发碧眼的像芭比那样完整身材的小姐姐跳舞;而对于非常普通非常拉丁裔一头脏辫满脸雀斑的小姐姐,跳舞接收度可能没那么高。
不是说普通人唱歌跳舞就不行,《寻梦环游记》就很不错呀,小男孩也是普通人,但是人家那个运镜的方式,动作的流畅度以及嗓音的清澈程度远超过这部《星愿》——而且我甚至觉得《星愿》该不会是抄人家的本子吧,你这个叙事结果好相像哦。
说到底就还是那个话,没有争议就没有热度,没有热度票房就会很难看。
虽然整体感受,还是细分聊一下,有很多我觉得很怪的地方。
首先,我感觉这是《冰雪奇缘》《疯狂动物城》的金牌团队最遭黑的一次了,真的。
从画面上看,许愿星的画风和整个电影的画风完全不一样,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突出一个莫名其妙,逻辑上完全衔接不起来。
从音乐上看,这几首歌非常平凡,好多台词没有办法摘出来当金句,而且整个段落我觉得唱的画面和声音不太贴,女主那些歌曲其实远远比不上,后来许愿星赋予了这些动物可以说话的能力的那两首,一手是在森林里面所有动物一起唱歌,另一首是在小鸡棚里面游山羊瓦伦提诺(山羊和瓦伦提诺是分不开了),指导这些小鸡一起跳舞。
从故事上看,整个罗伦萨的逻辑讲不通,前情提要不够清楚,功能性人物太多。
国王为什么要建立这座城市,以及他为什么要帮助其他人保管心愿,这个故事感觉有点怪。
禁忌之书的出现,也不知道是为啥,怎么就有这本书了,这个也不清楚。
王后怎么突然之间就倒戈了,就是因为小动物的传话,所以就动摇了吗?
当然这个心理动线还是说得过去。
女主的一大堆朋友也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主要就是起到一个背景板,最关键的场合其实就是他们几个人一起把那个门,天花板的门全部打开了。
女主最好的那个朋友,看起来特别像是一个有刻板印象的华裔,怎么都画成这样呢?
搞不懂。
但你又不能说他辱了,哎。
最后搞女王万岁,做别人的仙女教母也莫名其妙,怎么这里就结束了,搞不懂。
总之就是前面不行,中间不行,后面也不行。
说完这些缺点,硬要圆一些他的优点也不是不行。
注意下面是硬圆的,你觉得我说的不对,说明我圆的功力不够好。
这座城市明显是迪斯尼城嘛,结尾时候给的剪影和迪士尼动画那个logo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实际上就是在讲,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绘制出自己梦想的画面来实现梦想的能力,那创造出更多的动画人物用动画来开启人们的梦幻想象是一个深层的隐喻结构,这个所有人都看得出来。
最开头的那些前往陌生城市获得幸福生活的场景,很明显是在致敬托马斯密尔《乌托邦》。
因为我自己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做的就是这个,所以开头看那5分钟觉得太像了,我就在想乌托邦故事现在已经很难做到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了,重点不是因为他创造的场景不够梦幻,而是因为两点。
第一,起承转合跌宕起伏不好画,一直夸夸夸吗?
不太可能呀,你又不是歌舞青春;第二,现在大家的观众都已经形成一个心理预期,中间肯定有反转,这是一个表面的乌托邦,它其实是一个反面乌托邦。
该说不说,《星愿》里照应迪士尼动画的各种彩蛋还挺多,彩蛋满天飞呢。
最后山羊对许愿星说,我想要建立一个动物城,里面的动物都可以说话,还可以穿衣服——疯狂动物城终于刷了一波存在感。
但是我还是那个态度,彩蛋不是不可以找,而是你先要把故事讲清楚再去埋彩蛋。
在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明显是一本书打开之后又合上,这是在呼应最最原始的民间故事,就是从前有一个什么什么地方,国王怎么怎么样,最后他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10分的满分,如果以普通动画的标准要求刚好及格给6分;如果以迪士尼应该做出的水准,只能给4.5。
当然这部动画,它代表了一种迪斯尼的意识形态,而且是非常宽光谱的意识形态,它的核心特点就是梦幻,这个梦幻可能会导向未来,可能会回到过去,但是绝对不会留到当下。
不管是博伊姆在写怀旧的乌托邦,还是波德里亚在论述超拟像的时候,都拿迪士尼之城来进行过讲述,这个比较复杂的哲学段落,就让女主的爸爸来说吧——我也是没有想到,女主的爸爸居然是个哲学家。
简单锐评一下。
用平庸来致敬伟大,似乎是这个年代的通病。
迪士尼在百年诞辰时呈现这样一部作品,就像村子里百岁老人寿宴结果只做了一荤一素似的,确实也能吃,但感受不到对“百岁”传奇的丝毫尊重。
迪士尼这个名字本身是有商业价值和情怀寄托的,至少在迪士尼乐园里用真金白银投票的人已经表明了他们愿意给这个从小听到大的名字花钱。
但迪士尼内部人员到底如何看待自己呢?
《星愿》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他们的回答:Frankly, my dear, I don't give a damn. (一)《白雪公主》不是万能灵药 作为迪士尼百年基业的支柱,《白雪公主》的影响已经深入到迪士尼所有人的骨髓中了。
她当然是伟大的作品,不论艺术性还是商业价值(算上通胀她依旧是影史动画票房第一),但《星愿》中的致敬已经多到了让人有些反感的地步。
白雪公主坐在许愿井旁唱着I'm wishing的画面给整部电影奠定了足够的基础,再加上《匹诺曹》的加持,《星愿》应该给自己开辟一片新的梦想之地,而不是在前辈的花园里打转。
但显然制作组不是这么想的,他们恨不得每隔五分钟就告诉观众“我们可是白雪公主的孩子",反复出现的故事书、魔药、地牢、魔镜……伟大的母亲和丢人的儿子,真是一对经典组合。
你有多辉煌的历史就能以多大的力度反衬出你今天的堕落。
(二)反派不应该是缝合怪 迪士尼这些年对待反派的态度无疑受到了全球zz环境的影响,女性、少数族裔、儿童渐渐失去了邪恶的权利,白男做反派似乎是本片唯一的选择。
这倒是无所谓,但是“反派邪恶得不彻底”就太糟糕了。
King Magnifico集合了毒皇后、玛琳菲森(注意看名字,Magnifico与Maleficent)、Gaston这三个反派身上的元素,成了一个会做魔药,会施绿色法术的自恋白男。
他的全部特质也就如此了,没有反转,没有内心剖析,好平面的一个角色,怎么能担得起百年致敬电影的大反派?
也许“吞噬别人的梦想”这个设定本身还算邪恶,但是电影里处理得太柔和了,民众要交出自己的梦想这种无厘头的设定更是难以自圆其说。
反派行为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
(三)《魔法满屋》不值得如此致敬 女主为什么长得跟《魔法满屋》的伊莎贝拉那么像?
电影开头介绍环境的歌也跟《魔法满屋》开头几乎是一样的结构。
在那么多经典电影里,偏偏从这部选择了如此多的元素,意义何在呢?
(四)音乐剧是迪士尼的灵魂 作曲和作词对迪士尼的音乐一无所知,几首歌都缺乏记忆点,根本不具备红的因素。
而且整部电影用了太多歌,尤其是女王策反那首歌的插入几乎毫无意义。
现在的编剧已经学会写不出合理的台词就用歌来充数了?
作为一部音乐动画电影,歌不好听,这值得回炉重做吧。
(五)小丑难当 《冰雪奇缘》的雪宝是姐妹俩感情的象征,但小羊瓦伦蒂诺没有任何背景设定,也几乎不具备《海洋奇缘》里那只荒唐的鸡的娱乐性。
虽说无丑不成戏,但如果画不出有趣的丑角还不如不加吧。
而且瓦伦蒂诺的愿望是建一座“疯狂动物城”,于是整个王国的动物都会说人话了,他经过别的动物同意了吗!
第一部宣传片放出来的时候我已经感觉到这将会是一部平庸之作,最后它果然没辜负我的期待。
有太多无聊的环节共同组成了这部乏善可陈的电影。
一部以“wish”为名的电影却辜负了全世界粉丝的希望,迪士尼真的还有明天吗?
这部电影我印象最深的歌是“你们就是这么感谢我的?
”太可惜了,看个开头故事介绍还以为能做到80分的电影,结果他给你做了50分。
可以说我站反派吗?
绝对不是因为他长在我的审美点上[脸红]就像他电影里面讲的,一群白眼狼,供你们吃,供你们住,还帮你们实现愿望,你们就这样感谢我?
我还以为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反派,就这?
反派简直就是在做慈善,他建立国家,对于任何外人来者不拒,供他们吃住,国民对他的崇拜就可以看出来,他日常也没有压榨人民,他是渴望权利,但一直以来也没有胡作非为。
而且他一开始也不知道心愿有强大的魔力,建立国家的初衷也是为了保护人们的心愿不要消失,维护人们心中的美好,他又没有拿刀架着脖子要人们把心愿给他,人们都是自愿的,电影最后他们又表现出哎呀,我的心愿回来了,我???
这么舍不得,当初为什么要给出去呢?
电影大概是想表达出心愿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要靠自己实现,可惜剧本好烂,编剧对反派的塑造太扁平了,就因为女主出现干扰了他,就莫名其妙黑化,他建立国家之前发生了什么故事,他以前是怎么样的过往?
为什么他会这样?
电影这几句话就草草概括,对于他这个人本身怎么样也没有深刻挖掘,就塑造了一个脸谱化反派,这点真的太可惜了。
他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肯定也是花费了很多艰辛,他没拥有魔法之前经历过苦难的事情,他肯定也不是一开始就会魔法,肯定也是一点一点慢慢的积累,学习,突破。
跟他相比女主超级幸运好吗?
女主没有经历过任何苦难,只是对着星星唱了一首歌,星星就下凡来帮她实现愿望,最后还给她魔棒,让她成为魔法师,心疼一路摸爬滚打才有成就的反派,反感一路开金手指自以为是的主角。
是,反派后面为了自己的欲望和统治选择作恶肯定是不对的,主角作为正派,肩负着阻止反派,维护正义当然是对的,剧本也必须这样写,但是我就是看着怪怪的。
剧本也是没有什么新意,反派一开始跟女主见面就露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没有任何隐瞒,女主崇拜了他那么多年光速脱粉,就是一看就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女主和所有人被他的魔法绑住的时候,我就猜接下来大概就是要唱歌了,果不其然。
既然是100周年的纪念作品,整个团队就只能讲出这种没有深度的故事吗?
看完就是感觉就是用100周年当做噱头,拿来凑数的电影。
第2138部2023年, 喜剧歌舞奇幻冒险动画电影《星愿 Wish》海报都直接剧透,不装了都了。
呃,果然是没有让我失望的电影,基本在预期之中,预期中的不怎么样。
百年老店用这个交作业确实有点诚意不足,除了彩蛋吧,这可能已经预示了,迪士尼会在奇怪的道路上走的越来越远了。
直入主题,音乐,非常棒,加分中的加分,强项就是不一样,反正没有什么不能用唱歌演绎的,然后就是。。
没有什么别的可以说的上来的优点了,什么作死主角人设,莫名奇妙的队友,坏字写在脸上的反派。
这个剧情可以说是过于低幼了,6+剧情吗?
但凡用点心讲故事,也不会一点心都不用的。
无力吐槽。
无力吐槽。
你说这个剧情有木有借鉴原神须弥的一点点皮毛?
开个玩笑,(这完全是一种侮辱)还有中间的母鸡舞,应该换成鸡你太美,可能效果拔群哈哈
对了,还有一点,我没有想到,皇后登场唱歌的时候,给我尴尬的起了一脖子鸡皮疙瘩,真的是太厉害了。
真的是太厉害了。。
不愧是你我是唱歌的分界线-推荐指数:两个星,百年老店的超低龄歌舞星星秀。
迪士尼百年之际以最简单的故事、极简陋三渲二的画面、唯一值得称道的音乐来献礼确实令人跌镜。
但反过来说这也是初心的一部分(毕竟除了主角黑妹外也没什么政治正确了),给人以最简单的欢乐,在九十分钟里感受动画最纯真的美好,用最传统的故事道出:人人心里有星愿,要靠自己守护实现。
本片来说还隐含点批判王权专制的意味,霸权要靠团结人民来推翻,众志成城民心汇聚终会得到理想的社会,而好国王也会在权力蒙蔽下堕落,这挺贴咱古代史的,属于封建社会的小剪影吧。
此外,依然会被迪士尼动画里拟人化的富有想象力的小设计小细节所感染打动,会说话的动物和魔法、母鸡合唱团集体下蛋也很戳笑点……这也是为什么我仍然会看迪士尼电影的原因之一,即使它已然式微。
百年后迪士尼会怎样不知道,但如果保持现状,恐怕是等不到第二个百年了。
星愿 (2023)6.42023 / 美国 / 喜剧 动画 歌舞 奇幻 冒险 / 克里斯·巴克 弗恩·维拉桑托恩 / 阿丽亚娜·德博斯 克里斯·派恩
1,主题很明显,主观上就是我们不能丢失了自己的心愿和梦想,没有任何人可以替我们决定心愿是否能实现。
客观上来看电影想要传递的东西,那就不只是这一点了。
国王并不在乎他的子民到底想要什么,只需要他们臣服于他,由他来决定每个子民的心愿是否能实现。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全世界的统治者和领导层都要的是这个结果,稳定且听话。
对于那些类似于亚莎爷爷的启蒙他人的心愿,是万万不被允许和鼓励的。
但是国王不管多强大,他是无法真正囚禁人们的心愿的,囚禁心愿的,是恐惧,是胆怯。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喊出内心燃烧的火,强大的国王也会瞬间被打垮。
2,亚莎和王后携手合作也蛮有意思的,其实女王早就看国王不顺眼了,自大自私且贪婪,但是没人鼓励她背叛反抗,亚莎的出现改变了王后,最终她们打败国王之后把国王囚禁在了地下室,自己登上宝座!
这一层上看星愿可以说是女权主义在给孩子们的一点朦胧的启蒙哈哈,是我喜欢的点。
看得出来创作者讨厌被男人统治的世界。
3,电影是不会流行的,尤其是不会在东亚国家流行。
这里的大家被PUA惯了,这个简单的童话故事太温和,来得不够猛烈,激发不起大家对电影里反派象征的怒火。
另一方面,电影动辄开始唱歌,大篇幅积极的主调都在鼓励并追求心愿,对于成年人来说确实过于童话了,甚至有点残忍,因为明白了也无可奈何,很多人成年前的心愿这一生都实现不了。
东亚这边的人们还是得看小丑那样猛烈极端且疯狂的表达才能释放自己,大概这也是为什么韩国的疯批影视剧这两年这么受欢迎的原因。
4,家里有小孩鼓励带小孩去看,非常适合带小孩看。
其他情况的话就看心情了。
电影看完,回味歌词发现,其实迪士尼百年,初心未改。
尤其是电影片尾,闪耀在两侧的迪士尼动画的主人公们,他们都是自己的星星。
我以为100周年献礼,女主会是位公主,结果是位仙女教母。
最后她没有王子,拿到了属于自己魔法棒。
她有一只三个月大的会说话的可爱驴,他的愿望是有一座疯狂动物城。
她爷爷今年也100周岁,正好过生日,他的WISH是启迪他人。
以为是爷爷,其实是那100岁的还未实现的初心。
影片到高潮的时候,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星。
这里面的角色,不美不帅,代表的不是观众,而是每一个迪士尼的创作者。
他们是自己的星星。
朋友说,这场电影,是迪士尼创作者们自己的狂欢节。
剧本反而变成了不那么重要的东西,这剧情仿佛是从上个世纪的废弃剧本库抓出来改了改。
观影的朋友说,她看到主人公虽然是深色皮肤,并不觉得讨厌,反而觉得进行的很自然。
我俩在看到高潮的时候,都哭了,虽然狗血,但是那坚定的歌唱起,就感到了力量。
SO I make this wishTo have something more for us than this预告片的时候,就很喜欢这句,make this wish
三编:(写给回复一条就拉黑不想听别人说话的小可爱)冰雪奇缘2我压根没看就是因为我讨厌艾莎隐退的结局。
我纳闷了,我觉得女王贡献不足能力不足不配当女王怎么就成了“女人不能有野心”了?
我真觉得女人不能当女王我就不会把女主拿出来和她对比。
别给女王戴高帽,说什么“女性也能追求权利”讲的她很有野心很脱俗一样,笑死我了,从头到尾她都没追求过这玩意儿,结尾的皇冠还是别人戴她头上的。
而我作为观众看到的就是女王的能力和贡献完全无法敌过女主的朋友们,那她为啥能当女王?
不就是因为她是国王的妻子吗?
这就是迪士尼这干瘪的角色塑造带给我的感受,迪士尼宁愿去拍男人吃鼻涕饼干,也不愿意花时间塑造这个将来的女性领导人。
二编:就这还有人夸是反抗父权?
女主失意的时候是和家人回忆那个完全没出场没铺垫没存在感的父亲,实际上这个精神图腾完全没有出现的必要,情节就扣一个为朋友国民就足够了。
结局那个拥皇后当女王是什么鬼?
皇后反抗国王的时候就干了一件事:引开假国王,还被她玩砸了。
全剧唯一展现领导力的就是安排梦想相近的年轻人一起工作,在城门口按个公告牌让国民们自己贴海报找合作者就能有同样的效果。
全剧看来女王论能力和魄力完全比不上女主,为啥她会被捧上位,不就因为她是皇后吗?
还反抗父权,见到王权又跪下去了是吧。
原本内容:咋咋呼呼的青少年主角,邪恶的反派大boss,耍宝的随身宠物(讲真看到羊刚能说话的时候用低音对镜头挑眉弄眼的时候我快被烦死了,好好的小羊羔演出了一副油腻老男人的样子)。
总体来说就是迪士尼的春晚,不求突破但求无错,然而故事够无聊的,剧情转折也够生硬。
我本来以为wish的剧情简单是因为95分钟要塞入大量歌舞所以篇幅不足,然而查了下发现冰雪奇缘也不过102分钟,那剧情不是吊打wish吗?
想靠音乐冲口碑也没问题,可是论音乐也不如魔法满屋,啥啥不行。
整个故事作为迪士尼百年献礼片还是过于平庸了,情节推进全靠歌曲,但《The Wish》和《I’m A Star》这两首歌还是好听的,最后大合唱也能牵动情绪。创新的画风和迪士尼彩蛋让人眼前一亮,可惜了这么好的制作。
我永远会被普通人联合起来抵抗强权的故事感动。另,片尾回忆杀暴哭😭
作为迪士尼粉丝,还是给个五星吧!迪士尼动画的经典元素都在:各种戳萌点的喜剧元素,可爱的小动物,说着说着就唱起来,拯救自己和家人的女主,合家欢大结局。。观影过程很愉快,看完之后心情会变好,这就是迪士尼动画的魅力!
麦国王就像一位典型的东亚家长:自作主张替孩子决定一生该学什么该做什么该成为什么,而且一旦孩子稍微表达一点个人意志说我想活出我自己的人生,就马上开始大破防“我这么多年为你做了这么多都是为了保护你都是为了你好你不但不心怀感恩反而还想脱离我的掌控真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迪士尼这百岁生日过的,比Anna Wintour亲临的Vogue盛典还要摆烂。创意枯竭不说,在这个时代高呼梦想、心愿、世界大同,总给人一种丧事喜办坟头蹦迪的不适感。你们继续狂欢吧我回家煮泡面了。
这是一个多么烂的故事。。。。。。。。。。
做了三渲二 剧情像是很久之前写的 直到现在才端出来给观众看 人物的塑造也很老旧作为百年献礼片 确实有些敷衍了事了 片尾字幕出现各个经典人物的形象都比前面的用心一点
我承认它的故事很老套,但这就是迪士尼的味道,反而觉得这片子挺回归初心的。最后上字幕跟着走了一遍迪士尼动画长片,突然被击中泪点。
无趣乏味不是这部电影的错,而是迪士尼工业流水线的发挥就是如此水平,几乎所有的起承转合都靠看似温情满满,实则和稀泥的方式带过,另一方面在视觉奇观维度上不断加码,最终变成空洞无味的MV,还不如开场短片精彩,起码人家有情感
故事真的不大行, 尤其是用这来给 Disney 100 献礼显得极为廉价 (虽然还是有被彩蛋戳到). 唯一好的就是歌好听了 (I'm a star 真好听啊!)
迪士尼的开篇如果是这部的话,还会有一百年吗?
梦想是极其美丽、壮阔又有力量的东西。迪士尼造梦一百年,每个角色都是作者的一颗星。而在星愿里,迪士尼说,你们也都是星星。不用把你的愿望交给任何人,你有足够的力量去实现它。去探索,去攀登,去歌唱。迪士尼城堡上的每一颗璀璨的星星,是我们。
很奇怪,明明剧情无聊但是该哭的地方还是想哭,idea是好的,梦想还是要有的既然可能实现不了。(btw这部片的立意看着过程觉得有点不对劲,能在大陆上映大概是广电真的没认真看吧哈哈哈)张靓颖唱的主题曲好听的,刘亦菲配音毫无违和感,不愧是迪士尼公主,于适配音的小瓦纯萌物。
刚刚看了零点首映,好棒!歌曲一如既往的好听!关于自我价值、自由主义和爱,一百岁的迪士尼依然拥有触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的魔法!有无数惊喜的彩蛋,迪士尼粉丝必看!
迪士尼,100周年你让我花90多喂我吃💩...我的情怀,稀碎💔
开头的附加短片《迪士尼动画·筑梦100年》比正片好。而正片《星愿》着实是迪士尼的平庸之作,作为迪士尼动画100周年纪念作品,更是显得平庸,动画制作和美术设计也有些粗糙,像是抢时间赶工完成的,还不如直接做成复古2D画风,这样或许更有纪念意义。单论许愿这个题材,远有迪士尼自家的《阿拉丁》,近有梦工厂的《穿靴子的猫2》,都比这部《星愿》更加精彩动人和有创意。
原来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动画电影,和当下的中国好像。
配音阵容及效果一流,歌曲配置是不难听的二流,剧情呈现则属常规三流,用作迪士尼百年致敬作实属寒碜了。各种直接间接致敬/套用昔日迪士尼动画经典角色/桥段,最终竟也如此乏味,令人唏嘘。
D/在概念设定本身就很无聊的前提下也算是尽力了。
就这么说吧,通过审核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