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名字的时候什么都想不起看电影的时候却能随着调哼唱起那首歌若要说里面影射了多少的现状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对我来说 爱跳舞又勇敢的小白鼠是可惜的地球球长的笑点还是不错的然后想了一下地球好像还真是没有一个球长呢好像里面老鼠们变成了人而邋遢大王变成了环保卫士而猫狗则是无条件的跟随者其实对于这部电影我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回忆小时候看的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葫芦娃了就这样保留着原汁原味的重新看一遍可能要比用高科技的3D效果翻拍让人更加感动于心在离职和下一份工作的间隙第一次可以体验豆瓣观影也是十几年来第一次看国产电影感知到除了网络游戏和重复矛盾的工作之外那么单纯简单的、清新的存在之前一直都是习惯性的玩豆瓣现在才真切的体会到它存在,真的是一种幸运
太不值了,本来是打算去唤醒自己的童年记忆的,毕竟小时候对这种动画片很是喜欢,想想应该支持一下国产动画片,就去电影院重新回忆了这部动画片。
结果一开片就后悔了,现在电影票那么贵,真为自己感到不值。
开头小姑娘唱歌也就算了,动画片哪有没个片头的,不过也要音乐跟上小姑娘的嘴型呀。
后来的就更不说了,你至少换个高清的咩,音乐的质量也高点,音效一听就没配上电影院的音效。
周围的小朋友都不耐烦了,更别说我们这些有过记忆的大人了。
邋遢大王不邋遢,大家喜欢他。
第一次看到这部剧的时候还不太懂邋遢是什么意思,毕竟这俩字我都认不全,看完之后看明白邋遢是什么意思。
可能是第一次留下的印象被吓到了,后来它在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一个恐怖片,因为里面的一些画风对于童年时代的我来说实在是有一点小恐怖。
这部动画片还是挺好看的,里面的各种教育意义也很不错。
为什么国产电影总要打着怀旧的旗号来不思进取的骗钱呢,这几年所有的动画冷饭都被炒了一遍,《葫芦兄弟》《黑猫警长》《大闹天宫》现在又是《邋遢大王》,接下去是什么?
阿凡提?
天书传奇??
现在中国的电影人就是在吃老本,整天喊着抗击好莱坞,请问你拿什么抗?
观众的怀旧热情吗?
这种吃老本的行为始终是自掘坟墓,只会让中国电影更加堕落,只会让观众更加高呼坑爹!
拜托现在的电影人,多把心思想想新的剧本好吗?
别再来消费我们… ——最爱BOSE
首先感谢豆瓣观影Club和广州飞扬影城天河店提供的免费观影体验。
城市化的许多东西不喜欢,大鸡笼的房子,挤当当的交通,大片大片温热的水泥地板,扑扑而来的地下商场或是空调的热风。
但是,再一次在豆瓣上抢到票,找寻着电影院,在为房子的事情闹心许久之后,又闻见爆米花的味道,踩过软又绵绵的星星月亮蓝色夜空般的厚毯子,终于又在标准化大墙幕前软椅子上架起蹄子,看着刷刷的广告(乱入:杨丽萍孔雀舞的联想广告好漂亮!
)等待影片开场的时候,差点儿就热泪盈眶了。
无论哪个时候哪个地方走进放映厅,像是所有的人生经验洗白,所有空间和时间的感受清零一样,剩下的就是各种奇遇生活的呈现。
似乎还记得那只尖嘴的老鼠,还记得那些样奇形怪状各般武艺的老鼠兵,尤其是那只妖冶漂亮的小白鼠。
但是现在再看邋遢大王已经全然变样了。
看到了许多邋遢身上有的机巧和有心思,看到了许多庸俗脑子的机械和阵仗,甚至看到了许多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英雄般的愤慨和激烈,领导人物的号召利用和兄弟帮衬,还有终于都还来不及有几帧为小白鼠掉眼泪的画面,就匆匆而来的死亡战斗。
殊不知最美的,是邋遢刚缩小时徜徉于大花大草的植物之中,是小白鼠枕着收音机说她最喜欢的是人类的音乐,是那些聪明的小鼠仔们不辨是非的好奇和求知。
没有马达加斯加的鲜艳和梦想,没有大闹天宫的音乐和精致,邋遢实实在在地教了我们一种中国的大经验:遇到坏人,要勇于斗争,最后一定会胜利的。
但是多少父母在热热闹闹之后,会如此告诉孩子呢。
兴许会说,看吧,邋遢喝了脏了的桔子水,就被坏人带走了。
以后不干净了,就要去老鼠窝当细菌实验品了。
影片没变,观影人的心思变了。
影片重温,是告诉我长大了。
所有对人和事的感受再也不像从前了。
但是我还是很心疼影院后头被吓到的孩子哇哇的哭声,很美好旁边小朋友忙不迭地看大屏幕,脑袋从左扫到右,从右扫到左。
生活如果称得上“奇遇”的话,也许就是这样。
一个月前从重庆出发,走着走着,就远了。
然后又抢到票,走着走着,就到了一家广州的电影院了。
现在的我依然可以准确地哼出《邋遢大王》的旋律,我依然喜欢这部动画以及所有陪伴过我成长的其他国产经典,这些光影都承载了我人生中最天真烂漫的岁月,但是有的美好,还是留在记忆里吧,毕竟我已经难以将心境调回如当初傻傻地守在电视机前的单纯,更无法只用记忆与怀旧情绪来填补这跨越十几载仍无任何进步的国产动画。
首先感谢奉孝再感谢豆瓣又一次赐予我免费观影资格……其实对上美这几次重制有点不满,葫芦娃我有叫朋友们集体捧场,黑猫警长忘记了,大闹天宫3D也是豆瓣请我看的……如今再到邋遢大王也重制,未免就有点太过的感觉,不过小八说重制是为了保护版权,因为版权要到期了;嘛,不管是不是,这个先放到一边。
就我观影的这个场次,影院里小朋友不多,大部分是像我这样的二逼青年还有怀旧的中老年。
我印象中我应该是看过这部电影的……结果看下来之后才发现,原来只是我以为我看过而已。
开幕就是一个肉肉的小萝莉唱那首经典的小邋遢的歌,裙子好短……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齐B小短裙?
好像叫董洁来着?
不知道为啥……我看着邋遢大王还觉得挺美型的……我的脑袋一定是哪里不对,邋遢大王衣服领口好开,露锁骨不说还随时准备露香肩(。
灵感来源应该是爱丽丝梦游仙境吧,密探老鼠的缩小药真是比ATPX都还好用啊!
还扯到了黑死病和细菌实验什么的,碉堡了?
(烧汽油爆炸是不是太重口了)除去一开始邋遢大王吃蛋糕和喝橘子汁(虽然我怎么看那都比较像汽水)的场面,联系后面的剧情,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能跟邋遢扯上关系了。
感觉这个片叫混世魔王奇遇记或者懒鬼奇遇记也无所谓……吐槽的就是明明邋遢大王一只鞋子没了和只带了一只气球走的,一进地下王国的入口就自动穿好鞋子和拥有了两个气球了。
无论是短尾巴还是长尾巴,两只小白鼠的身材都好好。
可惜短尾巴死了,不死也没办法,因为她是老鼠嘛。
所以阿黄和大灰狗就和邋遢大王就成功回到了地上世界变回原样,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邋遢大王能文能武,会一笔画解智慧锁,能一把小刀战群鼠,还能忽悠老鼠婚礼,还有2个忠心的翅膀,还能义正言辞的嘴炮“偷东西就是不好!
”“我不吃偷来的东西!
”,邋遢一点而已你们又有什么不满,嗯?
背景全是彩铅画的,很有风格。
因为地下王国其实是古墓的设定,所以背景有很多镇幕兽和好看的陶俑,还有七彩斑斓的棺材。
连入口都是驮碑的那种龟……故事到“哈哈哈我们成功出来咯!
”就结束了,说好的带出毒药给人类社会研究的立功呢???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个小男孩儿非常不注意卫生,所以大家都叫他邋遢大王。
就是因为他不讲卫生,才误喝了被老鼠放了缩小丸的橘子水而导致自己缩小到老鼠大小,被老鼠骗进地下城后,邋遢大王就时时被追杀,因为国王想拿他做实验。
后来老鼠国的公主想按照人类的方法结婚,因为经不住公主的苦苦哀求,国王只好让邋遢大王来准备婚礼。
邋遢大王抓住了这个机会,让爆竹充当礼花,把老鼠王国炸得一片狼藉。
邋遢大王趁老鼠们慌乱的时候骑着新郎的摩托车逃出了老鼠王国,就在他站在地面上的那一刻,邋遢大王也恢复了原形。
邋遢因为吸取了这次教训,也变得讲究卫生了
其实很小的时候就看过邋遢大王这部动画片,当时的我由于年纪小对于剧情等各方面的理解都还有限,看着只觉得最后主角逃出来了,是个欢喜的结局,很开心。
长大后重看,才注意到了前期剧情中的一些略带“惊悚”的部分,血肉模糊的老鼠,甚至还有老鼠想吃人的剧情,想想觉得还有些可怕。
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当时的动画片比起现在,深刻多了,基本没有什么弱智的剧情,几乎每一个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还是怀念的。
邋遢大王奇遇记 (1987)8.71987 / 中国大陆 / 动画 儿童 / 钱运达 阎善春 / 丁建华
曾经的《邋遢大王奇遇记》是一部非常好的电视动画,如今的《邋遢大王奇遇记》却难称是一部精彩的电影动画。
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们(特指70后、80后)跨越的其实不是人间与老鼠的地下王国,而是一段20年的时间,是如今的繁冗的生活与那一去不复返的童年。
最让人感慨的是,中国动画曾经辉煌的缔造者——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现在只能沦为把旧片子翻出来重新剪辑拼接的地步,贪婪地吮吸着先辈们留下的那最后一点血液,却对给后人带来新的作品与希望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在《葫芦兄弟》、《黑猫警长》、《大闹天宫》相继被重新搬上大银幕之后,《邋遢大王》终于也被编辑成电影动画上映了。
难道这种吃老本式的重拍,就是上海美影厂今天最大和最引以为傲的创意?
为什么说《邋遢大王》是优秀的电视动画却不是称职的电影动画呢?
因为它虽然有一个连贯的主线——邋遢大王来到老鼠地下王国,他要寻找回去的路——但原本每集10分钟的剧情却各有矛盾冲突和不同的重点。
比如有的剧集讲长尾小白鼠的好心,有的剧集讲短尾小白鼠的阴险,有的剧集讲老鼠公主的矫情,有的剧集讲老鼠科学家的愚钝……在每集电视动画片的小情境下,它们是完整的,但是如果一部电影,每过几分钟就出现一个新人物,而这个新人物之前没有任何征兆和铺垫,之后又很快结束了使命,那么这个电影看起来就不像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是一个流水账。
《邋遢大王奇遇记》就把电视动画改编成了一个流水账式的电影,它机械式地按照原先的剧情顺序发展,没有能让其人物、逻辑、蒙太奇剪辑成为一个整体。
比如,一个简单的假设是,它能否以老鼠王国正在开发能毁灭全世界人类的病毒,要寻找人体实验品作为剧情的开端——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以邋遢大王为开端呢?
这样就把影片的主要矛盾一开始就明确了出来。
再比如,小白鼠的出现实在有些突兀,能否从邋遢大王一踏入地下王国的土地,她就关注上了这个来自人类世界的男孩,以一个黑影的方式被镜头反复交待。
这样当她形象曝光的时候,观众也能有个心理准备。
总之,对于有着众多脍炙人口的形象的美影厂来说,不是不能将它们改编,而是要创新地去改去编,要让老片焕发新意与新的青春,无论是角色、剧情还是叙事结构方面,而不是一味地用一个旧的方式再重复一遍旧的故事。
作为一个同《葫芦兄弟》、《黑猫警长》一样留给我们无限怀念的动画片,《邋遢大王奇遇记》的文本有着不同于上述两部影片的独特价值,那就是主人公不是刻板的典型形象,而是一个成长过程中的人。
影片着力刻画的,不是正义战胜了邪恶这样的意识形态教条,而是一个最开始很邋遢的小孩子,怎样变得懂事、珍惜友情,怎样变得不邋遢,在这个过程中顺便摧毁了老鼠世界的阴谋,完成了英雄的蜕变。
邋遢大王不是高高在上的,而就是你我他。
影片中最值得一提的角色还是善良的小白鼠。
它的存在让非黑即白的世界观有了一种新的色彩。
应该说,上世纪80年代的动画片中有这样的意识形态突破是很让人诧异的,这就好比在《葫芦兄弟》的蛇蝎洞中有一只蛤蟆兵竟然是好人一样让人感到奇怪。
虽然我们看到了导演在人物构造上寻变的努力,但这种寻变在当时表现起来也还是比较生硬的。
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你只能被动地接受在以偷盗和霸占为文化的老鼠世界中,有这样一只另类老鼠的存在,但你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另类会出现。
当然,从现代商业动画的角度去看《邋遢大王》,也还是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的。
首先,邋遢大王这个形象不易于衍生产品的开发,因为哪个小孩会买个邋遢大王的玩偶放在家里呢?
这个选题的教育意义,还是大于其商业价值。
第二,邋遢大王的故事不好往下进一步延展。
他叫邋遢大王,已经从邋遢变为了不邋遢,那么如果有第二部续集的话,还能怎么编呢?
总不能再让他重新邋遢一次吧。
也就是说,邋遢大王这个名字虽然辨识度很高,但是既影响了其商业延伸性,又限制了其剧情的进一步拓展。
在80年代这部动画片诞生的时候,导演们是不会考虑这么多的,当时也没有这个氛围、没有这个必要进行如此众多商业化的考量;但是如今,上海美影厂在市场经济时代还把这个选题搬出来,还考虑不到其市场推广的困难,那就是不应该的了。
观看《邋遢大王奇遇记》,那种本应快乐而温存的怀旧感,最终不及对上海美影厂的没落与其自甘没落的痛心。
有的小孩子看不懂过快发展的流水剧情,问妈妈:影片什么时候完啊?
我却想问问上海美影厂还能称之为“动画人”的那些人:没有创新的吃老本,什么时候完啊?
配音和嘴型对不上哦
童年回忆。但支持老版,新版完全是吃剩菜。
老本吃没了还吃啥
童年经典不容猥亵~
想想,有什么意义呢?
回不去的不只是童年
@mega
史上最恐怖儿童电影,没有之一!!!!!
就是垃圾!!!
二十多年前中国动画就能有这种水平,为什么这么多年中国动漫产业还是这样烂泥扶不上墙!
没有任何心意,电影的导演似乎只想着令成年人寻找回忆,几乎与老版没有一点差别,真不知要他有什么用,直接出个老版的剪辑版不就完了???
那只猫和那只狗出现得太突然了!
重口味。。并无童年记忆,旁边的小孩说恐怖,她妈说不恐怖,不让他走
最近貌似电视刚重播…
小邋遢,真呀真邋遢,邋遢大王就是他,没人喜欢他。突然有一天,小邋遢变啦,邋遢大王不邋遢,我们大家喜欢他~~~
并不是哪个年代所有的动画片都是好的,我国拍教育类的动画片,赋予意义时总是那么生硬。最讨厌的是基本每个角色都要有成人的影子。这算半成人动画吧,相比之下《海底小纵队》之类的更好看
一星仅仅给美影厂。
重新修复剪辑的很棒!剧情紧凑惊险还不失幽默,俨然一部好莱坞大片的结构。惊叹于那时中国动画制作人的想象力,这么看来我们小时候真幸福啊。
童年回忆
真的只是一份童年的记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