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不鬼/文看之前,专门到豆瓣查了查影片信息,发现是一部讲小海龟周游世界,寻找梦中情人故事的儿童动画,而且还是一部比利时动画,就没抱太大希望。
孰料,戴上3D眼镜的那一刻,我发现,此片3D效果简直太好了,跟那些国产3D大骗比起来,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迎面滚滚而来的海浪和小海龟憨态可掬“凸出”银幕的观感,让我颇为惊喜之余,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动画天下,绝不只有好莱坞这么简单,诞生过“丁丁之父”埃尔热的比利时,也真是好样的。
另外,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影片将主要故事放到了上世纪50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用海龟萨米50年周游世界的历程,串起了那个年代的风云激荡,如五月风暴、嬉皮士、绿色和平组织、迪斯科、刚刚开始的环境污染等等。
故事的进程中,不时插入那个年代的流行音乐,有一首特别耳熟,那就是《重庆森林》里王菲唱个不停的The Mamas and the Papas乐队创作于1966年的《加州梦》(California Dreaming)。
经典就是经典,此曲一响,我身上顿时有种过电般的感觉,眼前两只海龟情人在海中追逐游曳的欢乐画面,也有了某种朦胧的美妙和怀旧感。
影片结尾,看到老年萨米将一只像自己小时候一样,刚出生却孱弱地爬不出沙坑的小海龟,轻轻地托起,放到沙滩上,鼓励它奔向大海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导演的用意——这厮分明就是借助海龟的形象,玩一次二战后出生一代人的集体怀旧、讲述他们的成长故事嘛,儿童动画的外表,掩盖不住影片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忧郁气质和文艺情怀。
不知怎地,我想到了李安的《制造伍德斯托克》,在那部同样描写60年代青年人生活的影片结尾,犹太小伙艾略特跟年迈的父亲以及自己生活了20年的小镇作别,要去见识整个世界。
同样是对一个“在路上”时代的感性总结,对另一个时代起点的伤感回顾,《萨米大冒险》在我眼里,竟有了点动画版《制造伍德斯托克》的意思。
虽然影片底色比较文艺,但作为一部动画片,它依然有着可爱精致的角色造型和欢乐流畅的故事情节,小龟萨米和女朋友莎莉的造型,既写实又卡通感十足,又萌又乖,可爱之极,而海底世界的瑰丽多彩、各种生物的活灵活现,都是货真价实让人惊喜,让我看到比利时这家曾出品过《月球大冒险》的公司的实力和诚意,不仅不输好莱坞动画巨头,比起中国动画也是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
另外,小龟50年周游世界的过程中,经历了海洋的美好、大白鲨的狰狞、友谊的可贵、捕鱼船的恐怖、人类的温暖与污染的可怕,自己也不断成长、成熟,这些一波接一波的历险情节,成为儿童观众尽情投入、趣味“阅读”的有效保障,而且那些与现实的有效连接点,也会让他们在观看之中,朦胧体味到这个世界的无限美好与暗藏的各种危机。
(完)
看比利时3D动画片《萨米大冒险》,内心有种抑制不住欣喜和快乐油然而生,久违的美好感受:重拾童趣、回归自然的心灵洗礼,仿佛把眼球浸在清水中的养眼视听,还有萌态百出的可爱角色扣人心弦的历险故事。
能让一个成年人能有如此强烈的反应,注定这将是一场属于所有孩子们的假日大餐,同时也是欧洲动画的一座里程碑。
相比遥远和陌生的宇宙,大海才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不管对还是不对,大多数人都认同进化论所述的地球生命源于海洋,所以十几亿年之后,人类的内心深处还在痴痴的向往着海洋,所以大家总是在假期不由自由的举家奔卦海滩,在鸥鸣浪啸中感受大自然的呼吸和脉膊,所以会有《海底两万里》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会有无数大人和孩子都喜欢《海底总动员》《海洋》中畅游,今天的《萨米大冒险》又是如此,借着三只萌海龟的冒险之旅,用无尽的清凉、斑斓的新奇世界给孩子们制造一场深入海洋的奇妙历险。
既然选择了海洋为叙事背景,《萨米大冒险》当然要展开对生命世界和环境的描写,影片运用细致入微的画面,为观众描绘出海平面下那个神秘而多彩的世界,你可能看过很多电影,也可能亲身经历过潜水,但你绝无可能看到过这样美丽的海底,身临其境的立体效果中,当五彩斑斓的珊瑚、植物、鱼虫闪耀出独有的流光异彩、扑面耳来,这种感觉,确实也只有去年的票房黑马《海洋》曾为我们打开。
尽管本片的导演本•斯塔森此前已经曾在《狂野大陆》《月球大冒险》等作品中极尽营造天地奇观之唯美画风,《萨米大冒险》的3D技术及画面细节的水准还是让观者为之一振,从开场在一片沙滩上的大视野试镜,幼年萨米在空中莎莉相遇,萨米和雷在海上相识的戏码,既有每一个,画面中细致到每一颗水滴的光泽,每一粒沙子的形状,木板般上红色残漆的质感,绳子上被磨损的痕迹,纤毫毕现的细节令人惊叹,和好莱坞的《冰河世纪》《玩具总动员》等技术标杆性作品相比亦是毫不逊色。
等故事转入水中再进入人类世界,影片的画面更是打开了想象力阀门,配以恰到好处的3D效果,精美绝伦、千变万幻的海洋世界令人心旷神怡。
片中的无忧无虑畅游世界的小龟萨米在经历渔船惊魂后,在人类的围猎下展开对生命尊严的抗争,美丽的海洋,蓝色的世界,勇敢的少年为了朋友、女孩和被污染的家园,踏上了冒险的征途。
影片贯穿着对大自然的爱,也表达了创作者对未来地球环境的担忧,对人类野蛮开荒的谴责。
《萨米大冒险》和好莱坞的商业动画大片区别不小,后者往往在人物结构和剧情设计方面比较复杂,用比较成人化的节奏还吸引更大的观众群体,而前者却把欧洲文化中的优雅、舒缓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画面风格,都做到了最大化的新奇和童趣,情绪上也是萌态喜感居多,无疑是更适合孩子们的口味,而恰恰是这种纯粹、简单又美妙的影像风格反而能让大人也沉醉其中,我们都很需要童真的感觉,不是吗?
面对未知的人生,年少的我们不知所措,我们渴求同伴,我们小心翼翼地探索生活,不知不觉一种叫做友谊的羁绊把我们紧紧联系……直到一天,我们偶然地被命运分开。
当我意识到必须开始独自面对一切时,世界加快了脚步,生活开始乏味,日子充满无奈,惊喜转瞬即逝……直到一天,她闯进了我的生活,或许是我进入了她的世界,一切又开始变得有趣起来。
我寻找惊奇,我急于分享,目的、意义、梦想又重新浮现……直到冲动教会了我克制和顾虑。
我踏上约定的路线,心里无时不在憧憬与你的重逢。
可命运之神就是这么顽皮,总在我嗅到你的气味时撒点浓香。
我一路小跑,终于看到了你的影姿,却发现你已被夺走芳心。
不是每个Sammy都能找到Shelly,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有补救的机会,也许这正是青春的美妙……不去想存在的意义,只是默默地回忆往昔,生活这首曲子是否被我谱出了跌宕起伏?
柳文扬曾在他的短篇科幻小说代表作《闪光的生命》里塑造了一个只有半小时生命的男人,从他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在为爱狂奔,当女主人公惊异于他的举动时,这位“半小时人”淡淡的说到:“你知道小海龟吗?
它们一出壳就会往大海里爬……一辈子这么短,可是能遇到你,真好。
”如果不考虑夭折率,人这一辈子,还不如海龟长,但绝大多数人过得还没有海龟有意义。
海龟们的目标性很强,他们用一生环游世界(这也是不少人类的终极梦想),然后回到陆地产卵,下一代小海龟被孵化出来,便毫不犹豫的爬向大海,开始他们新的生命环游……《萨米大冒险》里的萨米就是一只海龟(我生物学的不好,看不出品种),故事从当了爷爷的他回忆往事开始:萨米出生的时候,比别人都爬的慢,差点丧生鸟嘴,不过勇敢的一口唾沫,救下了自己,也救下了小女海龟莎莉的命。
然后,萨米就在海洋里开始了他的神奇旅程,跟雷的友情撑起了前半段剧情,跟莎莉的重逢、寻找和再次相遇,则让《萨米大冒险》充满了爱情的力量。
《苏州河》里的马达找牡丹,也就找了半条苏州河,萨米为了找莎莉,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从南极到赤道,半个世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度过了最初生存危机的萨米,其实过了一段很消停的日子,如果没有人类的捕捞,没有对爱情的渴慕,萨米会一直这么无忧无虑下去——“无忧无虑”的同义词就是“没心没肺”。
可惜,天要下雨,龟要长大,《萨米大冒险》勾画了萨米的一生,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萨米的成长路径。
电影当然是以龟写人,萨米曾经与嬉皮士和环保主义者们为伍,他背上被嬉皮士环保主义者画上的和平符号,以及台词中对“1968年5月”的调侃,再加上面对人类时永恒的、缓慢的沉默,都让我们想起那个一去不复返的销魂的“花童年代”。
萨米就是大海里的“花童”,他的出现,本身就是对和平、环保的呼唤,以及对人类贪婪的无言抗议。
当然,《萨米大冒险》在类型上是一部儿童动画片,不能指望孩子们明白这些,故事的编排也很简单,从成人的角度看,有些地方逻辑都有些含混。
但比利时人用他们精进的动画技术征服了我们,从视听效果上来看,说是梦工厂的动画片,也不为过。
虽然是一部旧年批片,《萨米大冒险》仍旧是中国动画的标杆。
再者,孩子们开心就好了,这片不是用来讨好文艺青年的。
大学时有个男同学,每次伤心时都要喝酒,每次喝酒时都会喝醉,每次喝醉后都会讲故事,每次讲故事都是《闪光的生命》,每次讲《闪光的生命》最后都会问一句“你知道小海龟吗”,每次问完“你知道小海龟吗”后,他总会泪如雨下……那时有点烦他,女同学们好像也不太看得上他,现在明白过来,估计她们肠子都悔青了。
你知道小海龟吗?
虽然故事有些平淡。
但是!
画面超漂亮!!!
应该是3d的吧!!!
偶然在往上下载到的这部电影,虽然我只是在mp4里面放,但是画面已经足以震撼我!!!
超美的海洋,超美的风景,。。。。。。。
还有被石油污染以后一切黯然失色的样子如果看了这部片子,大家都懂该怎么保护环境怎么保护地球,怎么才是对这些可爱的动物好,那就最好了
难得看到一部动画片前面没有迪斯尼、pixar、梦工厂或者宫崎骏工作室的标志,以至影片结束之后我和小淳关于它的产地起了疑云重重。
按常理,日场放的动画片是配音,夜场的就是原版的,可是我们晚上8点看的这部依然是法语的,所以合理推测这该是法国原产,然而根据我们以前看的法国动画来说,这么低龄化的故事设定,这种赤果果的”寓教于乐“却是不大可能出现在法国动画人的脚本里的——毕竟这里的小盆友满13岁就可以看足版《色·戒》了。
回家之后查了一下,原来影片开始之前忙着聊天,竟然错过了nWave的logo……这样一切就解释得通了:比利时出品应该是原就做了英语和法语两个版本,无需法国另行配音的;而且该公司致力于3D技术,向来领先同业水平,而在讲故事方面从来都不讲究,fly me to the moon时就只剩得一把技术让人赞叹一下了;这间公司热衷于环保题材(可能上层当中有绿色地球的成员),难怪如此致力于“教育小盆友”保护海洋,其实当年的finding nemo也有同样的效果,虽然那个是2D的,虽然那个主题故事不是在“人与海洋生物之间的关系”,但是电影就是有这个效果——让观众和角色们一起待上一个半小时,然后我们会同情甚至爱上其中一些角色,当虚拟的故事结束后,我们仍将这份爱与同情带回现实世界……所以重点不是“这回3D眼镜终于派上用场了”,如果想要这个效果,我再去看10分钟一场的《恐龙》就可以了。
重点是,这么优秀的技术,做了这么长的一部电影,除了将海底世界做得缤纷美丽之外,其余却没有为拍摄的目的帮上一丁点儿的忙。
人类现在还没有拍摄一部全海底电影的能力,唯有动画技术可以实现这样的构想。
而美奂美伦的3D理应让这个构思充满异想与色彩的吸引力,只可惜这种流水账式的故事情节,我六岁的时候就要嫌疑了。
nWave真是白瞎了,死不悔改啊!
你们讲法语,就不能从法国抓几个会写脚本的人去帮忙写个故事吗?
---缅怀的分割线---作为一个电视儿童,我童年的记忆上镶嵌着日本来的,美国来的,法国来的,甚至俄国捷克来的,当然也有中国自产的好多动画片,也不全都是闪闪发光的,不过放在一起五光十色的很漂亮。
就在快要步入可怕的成人阶段的某只纠结于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学生时,中国一个神奇的部门以“保护本土动画产业”为名,禁止了一切泊来的动画。
在如此仔细小心的保护下,终于有一天,我也听到有小盆友说《喜羊羊》什么的flash“很好看”了。
当然技术什么的只要给钱很快就可以洗去这身flash味,不过我想以后中国的动画片就是这个路线的了吧,前提是这种程度的”寓教于乐“还不至于“三俗”
是某个闲暇的午后,独自坐在客厅的坐垫上,打开电视,寻找着动画片,调到CCTV6电影频道,正在播放着电影,《萨米大冒险》,插曲《Talking to the moon》那个时候还不认识 Bruno mars,但是爱上了这首歌,也慢慢爱上了这个人如其名的人,他会深情款款的对你说《just the way you are》,也会在你伤心时对你说《nothing on you》,也会对你说《treasure》,也会在某个慵懒的早上,一起《The lazy song》,也会偶尔独自黯然伤神《grenade》,还会骚气的对你说《that's what I like》百变又惹人爱。
随意写写,我也不知道我想表达什么。
也许是我爱火星哥吧。
😂️😂️😂️
尽管都知道《海底总动员》是难以超越的海洋动画片,但《萨米大冒险》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一种小清新感觉,挺萌挺舒服挺浪漫,让众多小朋友们很喜欢。
故事具有很鲜明的爱情主题,同时还带了点环保意识,追求寓教于乐,当然画面也五颜六色的,有一些绚丽视效与温馨搞笑,让你能轻轻松松地就能看完了影片。
一只小乌龟,遇见女友了,两人相爱了,一起冒险了,突然分离了,为她冒险了,找到朋友了,然后相聚了,故事呢?
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就是很传统很可爱的温馨小冒险。
其中不少很萌地方,让人喜欢!
例如小海龟爬行的姿势,例如善良的人与海豚,例如海龟在海里找花送给爱人的镜头,总是让你觉得很亲切很生活。
还有那只人类身边的大花猫,它曾放弃帮助男主角,那种懒洋洋的傲慢劲儿,很有趣。
本片在画面技术上,比利时编导们下尽了功夫。
超美的海洋,超美的海底风景,超萌的海龟们,还有被石油污染以后,任何事物都黯然失色的样子,极富冲击力。
还有一些3D效果。
例如长蛇伸长个脑袋,也是能让动物蹦出画面一样,很是惊艳。
这样的动画,或许是为卖萌,但你必须承认它的视效针对性很强,并没任何重大的BUG。
此外,片尾那本小书当真特别有爱!
影史上最痴情的乌龟萨米呢?
也有“成长烦恼”。
他不仅时不时受着鲨鱼、食人鱼、老鹰的袭击,逃啊逃!
躲啊躲!
避啊避!
还由于爱上了莎莉,饱受相思之苦!
谈过恋爱的人都知道,最爱的她突然消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儿。
看萨米为寻找莎莉在动物所里嚎叫,看其它动物也跟着叫,那种感觉是苦郁的。
例如我们看到善良的人对着海龟说:“你居然这么大了”,那么看萨米个头长大了,仍没找到莎莉,不禁为他担心。
从不断冒险到终成眷属,也正是每对情侣最想看到的。
片中,有句画龙点睛的台词“我有一个目标,一个旅程,而最重要的是,有人和我一同分享。
” 当世界加快了脚步,生活开始乏味,日子充满无奈,惊喜转瞬即逝,并不是每个萨米都能找到莎莉的,一旦错过?
补救机会还有多少?
想起任贤齐唱的“我要你陪着我看那海龟水中游?
”现实中那个她又在哪里呢?
如今《当萨米遇到莎莉》这部经典爱情片中两个名字,按在了乌龟身上,又似乎在告诉你珍惜眼前人,免得追悔莫及!
想不想跟女友傲游世界?
我想过,却没机会,甚至没可能!
偏偏萨米和莎莉做到了,羡慕!
因为看过一些影评,而且是在假期放映的唯一一部动画电影,所以也就作为了唯一的选择陪女儿去看!
其实本来抱着一颗平常心,并且在观影前,我竟然买了一杯咖啡,担心自己不够专注,怕在寥寥几人的影院里昏昏入睡!
结果却得到了不同的收获。
首先普通的3D电影,竟然是在第一城的4D影院播放,这是除了黑衣人3,我看过的最精彩的3D制作效果,虽然它只是一部动画片!
另外,让我欣喜的是,这是一部由碧蓝大海为主题的电影,配上绝佳的3D效果,让我和女儿置身在海洋的怀抱,仿佛我们是两个小美人鱼,或者是两只小海龟,畅游其中,呼吸着海水的新鲜!
还有就是影片中配的音乐,是可以和狮子王相媲美的,唯美的爱情,貌似很老套 ,但也那么让我感动,可能是其中的音乐加了分值!
其中环保,爱护小动物等等教育题材,也不错,至少给女儿上了生动的一课,而且还做到了举一反三!
最开心的是可以和女儿一起在电影院里笑,怕,惊呼,各种表情,各种开心!
小家伙竟然嚷着还要再看!
看来她是迷上看电影了!
而且是3D电影ps-因为女儿身高不足120cm,所以买了一张票,影院的工作人员好心,也给了我们眼镜,总之赚到了!
在等待过程中,影院外还有LG的免费3D电影,是我的最爱哈利波特7,虽然只看了片段,我依旧开心,后半段是变3,女儿竟然看的比我还开心,貌似成人电影,她也可以涉猎了!
真好,从此多了一个玩伴,从此不再孤单!
2010年,动画电影《萨米大冒险》,比利时的,其实也算不入流了吧。。
这个海龟象征性的尖喙没有,弄个跟忍者神龟一样(你怎么不戴个眼罩),不够讨喜,就说绿海龟有肺,但怎么感觉跟半水龟一样基本都在陆地上呢?
就这样教小孩子吗?
剧情也是非常幼龄化,但又设计到人与自然,还设计了人类对于自然保护的矛盾和问题。。
儿童又看不懂吧。。
好尴尬的定位,基本没有什么主线和意义的电影,简略就是80分钟看完海龟的一生,伪纪录片。。
推荐指数:★★(4/10分),吐槽一下中文配音能不瞎改词吗?
语境和人物性格都变味了好吗。。
本来就不怎么样的电影,配了个音更恶心了。。
真3D,就是故事弱了点儿
萌
好吧,儿童电影你还想让他如何,并不是每部动画都是老少皆宜的。虽然给3星,但是如果是给孩子看,还是不错的
挺无聊……各种老套……美国动画片是黔驴技穷了吗?
好唠叨的海龟啊
补登记
音乐还不错
坑爹
看前以为是另一部“海底总动员”,看后才发现是成长故事,而且用的是非常标准的成长故事套路,若熟悉的话就没有任何悬念很容易猜到后来的事情。影片同时包含了环保思想。画面做得非常精致。综合考虑我还是愿意打个好分的。
还不错
和弟弟妹妹一起看 可感人
情节稍逊些吧。
陪着儿子看的,不错! http://movie.mtime.com/98271/
烂片。。。。
这故事...也太低龄化了吧...看的粤语版,为杜汶泽加一星吧~
虽然剧情一般,但是3D效果真心超级好啊!
这个片子拍成3D的效果一定很赞
坚持信念的小海龟、
大海〜全都是水^_^
快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