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部老剧刨出来看,是因为人义。
人义之所以这么火,可能是现在的小朋友们没看过这些低调而奢华的演员演过的真正好片。
这没有轻视观众智商的案情分析,真实接地气又带着冷幽默的角色(没有人义里若干感觉尴尬违和的角色),不时冒出的金句台词,再搭配正反派们戏精戏骨们爆棚的演技。
啧啧,刷剧去了,老剧比现在这些不知所谓的好看多了。
刷完这个刷黑洞去。
非常好看的一部电视剧,发人深省!
本来以为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破案剧,万万没想到,后面的电视剧主旨如此的感动。
很少有电视剧是越来越好看的,28-31集简直是封神的存在。
后来看到劳东林做的一些努力,真的是要泪目了。
李雪健老师的演技简直太牛了,每一份无奈,开心,害怕,彷徨,都非常感染人。
一开始进度确实比较慢,但是真的很精彩。
当然,这个剧还是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节,但是都是很小的一部分。
我要再说一遍,劳爷太牛了,邵爷太牛了,徐队太牛了,李主任太牛了。
老实说,有些片段值得反复观看。
特别是劳爷的自述 以及28-31集对腐败、群众监督的探讨。
针对剧情说,百姓对于官员的堕落富有监督失察之责,从理论上来说,是这样的。
但实际上,当群众想要行使监督权时,却老是会被打击,被破坏。
所以,百姓还是没有监督权。
什么样的路,一条悲壮的路。
即是我向往的,也是我害怕的。
即是我害怕的,也是我渴求的。
副市长:一念之差,国家失去了一个好老师,一个笨官,一个贪官,一个开枪杀人的官。
我再跟你说最后一句话,一个人一辈子应该选择自己热爱的职业,选择了之后,就不要动摇。
挺不错的片子,可是主题升华后却得出一个很荒谬的结论:官员之所以腐败,是老百姓拍马逢迎造成的;官员受贿,是因为老百姓行贿造成的;官员嚣张,是因为老百姓纵容的。
中国的老百姓真是贱啊!
出钱出力让当官的糟蹋自己!
之前以为《人民的名义》是国内最高水准反腐片,2020年上映的同类型《巡回检查组》证明是彻底的水货,前段时间看的《公安局长》虽然揭开了一些内幕,但主旋律包袱太重显得别扭,指到看了这部《高纬度战栗》,觉得相见恨晚。
总体观感,五集以前在卖关子搞噱头,为此也担心会不会形式盖过内容。
后面慢慢看到一些东西,比较有吸引力,但同时谜面也在滚雪球式增大,于是又担心,会不会烂尾,后面能不能揭开实质性内容,这也是反腐题材卡脖子问题:敢不敢揭露,有没有真货。
看到最后,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不负期待。
总体体会:一是编剧导演有实力。
台词没有一句废话,情节没有一点拖沓,人物也没有一点多余。
这么严丝合缝的高品质剧,比较少见,看过不少片子,有的是错漏百出,边看边笑。
曹楠这个角色,弹幕有争议,骂得比较多,说的还很难听,但细细回忆她的戏份,其实也是合情合理。
她和她爹的人设,充满矛盾,经常动摇,从情感上让人讨厌。
但这也是普通老百姓在面对重大问题时,正常的心理纠结过程。
二是演员演技飙升,直呼过硬。
五六,辉子,长水,李主任,厅长,饶总,个个符合角色形象,不做作,很入戏,都有点睛之笔。
劳爷就更不用说,神来之笔,特别是他劝降李三那段,屏幕之外的观众都被说服了,完全融入角色,远远超乎角色。
通过这个片子,了解了王志飞这个演员,爱了,会追剧。
三是对反腐问题的深层次拷问。
这是片子高于一般刑侦片反腐片的显著之处,尤其是劳爷死后,长水接过棒子,通过各种人物角度的回忆,还原了劳爷的调查过程和分析思考。
其中,与副省长和反腐英雄的几次对话,直击问题本质,腐败是怎样演变的,人是怎样滑落的,都是对现实的认真拷问,依然适用当下。
大量的回忆,抽丝剥茧地还原了事情本身,弹幕有人说,本来五集的剧情,非得拍30集,拖沓啰嗦。
但个人并不以为然,相反,是我特别欣赏之处。
有的观众急功近利,希望更快得到结果,但事实上刑侦不可能一蹴而就。
通过电视剧呈现的多人视角,观众能更快得到答案,但刑侦过程没有“上帝视角”,每个人都只知道事实的一部分。
所以,片子还原的是真实的刑侦过程,一点点拼凑出真相。
就像有人质疑为什么片子要提示时间,没有必要嘛。
是的,对于情节推进来说,时间提示根本没影响,但这却让片子在时间线上显得更加严谨,也是片子忠于事实一个表现。
也有一点疑惑,“老夫少妻”普遍出现,劳爷“四婚”,是作何考虑。
如果这是常规配置,容易让人浮想连篇?
如果只是美女噱头,那便是个人认为此片一大瑕疵。
新的地方有两点 - 剧情上, 主角中间突然死了. 内容上, 提出了反腐败中人民群众的责任. 剧中演员表演参差不齐.曹楠马三表面化.李雪健出神入化. 另外中间没有明显穿帮,是下了点功夫的电视剧.
看到第六集,其实剧情已经很明显,没什么好悬疑的感觉,劳爷离职去调查没什么好说的,开剧一场吵架,后面几集就不停的表达劳爷有多么坚定,转场背景音乐动不动去渲染劳爷的悲壮,在内容上泛善可陈,导演强行烘托悲壮,可惜了这么多老演员的演技,画蛇添足,有点燕双鹰的味道,怎么形容呢,一顿大餐里面发现一只蟑螂可能有点过分,有一根头发的感觉
我看完这部连续剧发现在我家发生的这事几乎完全一样 就是我们家没有警察,哎太黑暗了 ,现在没人敢管 媒体不敢曝光,也不知道谁能管的了呵呵
引子 《突围》虽高开低走(详见《突围》为何会高开低走),有很多不足欠缺,但不失一个好剧,还是值得一看。
由《突围》引起我与家人对反贪反腐题材电视剧的兴趣,我们挑选了评分很高的2007年播放的电视剧《高纬度战栗》。
《高纬度战栗》讲述博学的副市长祝磊开枪杀人,并在看守所自杀,他的交代材料牵引着各方的神经。
公安厅刑警总队大案要案支队负责人劳东林为了查案脱掉警服去了陶里根做了盛唐集团的保安经理,与盛唐集团老总饶上都彼此心照不宣各施手段明争暗斗,当案情渐渐明朗马上就要成功之时劳东林不幸被谋杀;从基层调到省公安厅的邵长水11次往返陶里根和省城之间(每次往返1000多公里),从开始阻止劳东林到帮助劳爷,到查劳爷死因,期间各方势力扑朔迷离、迷雾重重。
此片虽然是2007年的,但立意高远,值得思考,不同于其他一般意义的反贪反腐主题电视剧。
它用荧屏语言讲述反贪反腐的不容易,尤其是来自高层的贪腐,官官相护官商勾结。
同时,它用神探劳东林劳爷的迷茫来探讨贪腐表象下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这些曾经政绩斐然被人称颂的现在却堕落贪腐的官员们,他们为何会走着走着就变质了,他们为什么要贪腐,责任在谁?
如何规避、防止贪腐?
剧中通过劳爷与反腐英雄寿泰求、代省长顾立源的两次谈话给出的解释是:除了官员本身的原因之外,还有他们身边的人的原因,是他们的温顺、供奉、依赖滋养了、助长了他们的贪腐之心,没起到监管的作用,反而推波助澜,他们正是在周边人的推动下一点点地变质,堕落、腐化掉的。
防贪腐,除了官员自身要有坚强的意志,要保持党性,身边的群众也要担负起监管的责任。
注:此图为劳东林劳爷与顾立源在白桦林里的对话 但我们讨论分析,除了剧中上述的两条还不够,还要再加上一条,那就是还要靠制度。
当党性和意志薄弱的时候,当身边的人缺乏勇气的时候,制度上的监管要让其想贪而不能贪,不给贪的机会,这才是真正防贪腐。
怎样制定一个充满力量的制度,一个合理的制度,才是防贪腐防苍蝇老虎的王道。
是人就有弱点,光靠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绝对不够的。
而绝对的权利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
比如,《突围》中这个问题也很突出。
有才干的董事长林满江为何会在中福集团一言堂,纪委书记张继英是否也是推波助澜之一?
在京州中福的干部逆淘汰问题上我就没有看出她应有的作为,在林满江的强势下,她不敢大胆地表示自己的态度,唯唯诺诺。
《高纬度战栗》中顾立源是一个能做事敢做事的好官,在他的带领下陶里根由县变市,改革中饶上都、祝磊是他的左膀右臂,可是随着杰出的政绩和不断高升的前途,同袍的情谊淹没了本应坚守的原则,他利用手中的权利,接二连三地违规操作,越走越远。
《高纬度战栗》现在看来它的许多影视剧手法略显老套,但剧情不错,演员很棒,立意更好。
祝磊的交代材料,不是交代他的冤枉,而是陈述事实,以此为例,引发思考,解决问题。
陶里根,一个高纬度的边境城市,副市长开枪杀人到自杀,牵扯出代省长顾立源、民营企业家饶上都等官商勾结、贪污腐化等一系列的问题。
“高纬度”不仅指事发地点,还指地位、官位,“战栗”的是人心,身居高位要位要时刻保持清醒和持戒,心存敬畏,才能无畏,方能进退有据行有所止。
番外:窗子和镜子的差别 摩天大楼里,一位富翁去见一个哲学家,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指着外面问:“向外看,你看到了什么?
”富翁说:“许多人。
” 接着,哲学家将富翁带到一面镜子前,指着镜子又问:“你现在看到了什么?
”富翁说:“我自己。
” 哲学家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分别在于一层薄薄的银子,但是,正是这一点银子就教你只看到自己而见不到别人了。
”备注:图源网络侵删
看完之后回想起来,从主角到配角,每个人的表情神态都能想的起来,这应该不仅仅是演员演的好,也在于背后人物性格的刻画都着了笔墨。
尤其是剧中的女性角色,都是有情有义,完全没有脸谱化或者让人吐槽的点,让人同情、钦佩、惋惜………,是生活中会碰到的人。
另外也替邵长水累的慌,从第一集开始就一直奔波在路上,动辄上千公里的路程,彻夜赶路,驾驶技术和体力都了得,警察真是辛苦。
以后去东北也要点大丰收大拉皮和大骨头!
最近重新在看这部剧,好看的剧在看也觉得好看,李雪健饰演的劳爷,帅气、幽默、忠于职责。
讨女人喜欢,先后结了4次婚。
他除去荣誉,孑然一身,走上这条如逆水行舟的侦查之路。
他在白桦林和副省长顾立源的对话振聋发聩。
从老百姓和执法者的角度关注社会,俯瞰罪恶。
李雪健的演技毋庸置疑,很稳很到位,还有王志飞、李强、翟万臣都很👍。
李雪健演技没的说
太多说教和套路
李雪健我差点因为你哭了
值得一看,李雪健和王志飞撑起了这部剧
宋江哥哥大战西门大官人,雪健老师的表演还是一如既往的好,王志飞好帅,郭靖宇以前拍的片还挺好的,现在怎么……这是表明多好的导演都跳不过真臭定律么
8.6的评分高了,7分差不多,剧情和表演都挺好,就是老故弄玄虚,还有拖沓说教的毛病,一看导演是郭靖宇就不奇怪了
非常过瘾,30集不长不短,正邪、官民各方面的人设都立得住,李雪健、王志飞演技炸裂。李雪健实在是演技天花板前几位,王志飞在前阵子的扫黑风暴中的高明远也让人不寒而栗。李主任也是亮点。对交代时间地点的字幕特别提出表扬,侦查线显得特别清晰。
早期版的《人民的名义》
前面挺好看的,后面太拖了
侦破的方式是逼迫罪犯再次犯罪
这个剧有点意思啊,男主的人设好真实
此剧平淡无奇,又臭又长,磨磨唧唧。不知道评分为啥这么高?此剧败笔李雪健,根本不适合演警察,王志飞演啥剧都一个样。此剧不适合老百姓看,不接地气。还是张嘉益的公安局长好看。不好看,不好看,2倍速观看完的。不想浪费太多时间
遭遇恶,身心战栗。思考恶,是深度的战栗。扫扫屋子、照照镜子、等等灵魂,应该是我们经常做的。最初和最终,还是要过自己心里的那道关。
小时候超喜欢看的一部刑侦剧
剧情比较紧凑,推理有点勉强。反映出腐败深层次的原因,有些表演痕迹有点过了。
逻辑硬伤,bug无数,评分虚高。
在小灵通时代或许是一部好剧吧。
讨论的问题绝不是反腐这么简单,并且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真的很不错!
人的一生 一定要选择自己最热爱的职业 一旦选择了 不要动摇Ps:王志飞 真的好帅呀 劳爷这个角色有点刻意了 个人觉得 李雪健老师和蔼温润 不太适合演粗人😅
这次,宋江亲自出手捉拿西门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