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是抱着看Laughing哥的心情去看学警狙击的。
最初,是因为在读心神探里迷上了痞痞的黄宗泽,那时还笑言,想看他演黑社会,没想到,就在此时,潜行狙击横空出世。
我第一次真真正正的追了一次港剧。
或许是角色的原因,或许是他不帅的原因、反正一直不DJ谢天华。
(鱼跃在花见里面还欺负我家靖哥哥哪、╭(╯^╰)╮)可是此剧,彻底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
一个满怀抱负的警察,却被看上做了卧底,游走在黑白之间,遭到同事误解,被女友抛弃,每天不断的打打杀杀。
可是,身体的冲击远远比不上对心理的考验——大佬无时不刻的怀疑与Handler的命令。
何况,黑色的世界永远有着那么多的诱惑,唾手可得的金钱,地位,女人,让多少卧底就此沦陷,无法自拔?
可是,laughing做到了,他油腔滑调,在街上打架,戏弄警察,甚至不听命令去做事以致被怀疑变节,可我知道,他永远不会动摇。
因为已经知道了学警的结局,看起来很是悲凉,总在倒数他死掉的那一集……虽然Ron的钟立文很Cool,三苗的柏翘很水嫩,三哥的孝哥很帅(才刚看完刑警超迷他!
)可是我的视线总是离不开laughing,无论他怎样嚣张,怎样过分,只有他的剧情我从不快进……也是这部剧,让我更深层次的认识了他。
原来,他早就知道钟立文是卧底,原来,他一直在暗中保护他,他死前对钟立文说的那句话一度很红:9年了,我忘记了怎样真心对待朋友……心酸!
如此相比,钟立文幸福多少!
而laughing死后,警方不公布身份,使得他不能进入浩园使得我怨念了很久,幸而之后会出现的laughing哥热潮,使得laughing哥成功“复活”,一跃成为电影、剧集的男一号。
谢天华演活了laughing,而laughing也成就了谢天华。
某导演说,想把laughing做成品牌,以后可以叫别的人来演,如黄飞鸿般。
不知别人怎么想,至少在我心中,laughing只有一个,那就是谢天华,而谢天华也只有在演laughing时是那样的才光芒四射,这种契合,已深入骨髓,旁人无法复制。
再见!
PC66715!
(无耻的P个S:PC66336、PC66341我也很喜欢的!
只是光芒略弱laughing哥咯╮(╯▽╰)╭)
看了学警雄心才看这一部的。
没想到漏了第二部。
剧尾有laughing谢天华。
进行一个call back。
这一点我觉得非常的妙。
孝哥贩毒。
最后怀疑自己心爱的女人,甚至怀疑自己亲生女儿,然后被服用迷幻毒品的人开车撞到也是一个拍案叫绝的结局。
但是我认为剧情真的非常不合理。
Laughing卧底进去,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
因为他在Pts就没有毕业。
相反中汉文,他都已经做警察了,这个身份是那么明确的,还让他去做卧底。
我不知道这个高级警司有问题,还是钟汉文有问题,还是这个。
黑社会团体有问题。
无论你相不相信,都不会给这样子的一个身份的人。
去做重要保密的工作,毕竟混黑社会的人有那么多。
至于laughing,他被怀疑是因为开枪打。
钟汉良的时候,那个枪上没有手汗。
但是自己对自己开枪时留了手汗。
因此居然被认定为是卧底,我觉得真的是好无语啊。
杀别人和杀自己,那肯定紧张程度不一样吧。
然后我觉得大反派喜欢了心姐那么久。
在知道项链是laughing送给他的前提下,发现项链有监听器,然后没有怀疑过是laughing留下来,而怀疑是星姐。
我觉得这个人脑子有问题。
关于卧底如果做卧底期间任何违法的事情都会被追究责任。
那卧底又怎么能取得坏人的信任呢?
第一次让你带货就出事。
那不就暴露了身份吗?
那如果带货不出事又会被认为是协助贩毒。
试问这样谁还能够做卧底?
而且混入大奸大恶的社团不杀人。
真的很难取得大奸大恶的人的信任。
在中汉文财政经济收入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就被丧尸怀疑他变节。
因为上次联系不到他,而认为他变节,救命,怎么会有那么傻的剧情?
这部剧陈键锋是颜值巅峰了。
药堡我也很喜欢他剧里面的性格,尤其是面对超sir的指责。
的批评。
他没有任何负面情绪,反而是自我检讨,我认为这样子的警察,这样子的人将来一定会有很厉害的成就。
带入大反派去想一下。
站在他的立场已经那么有钱了,我觉得根本就没有必要做。
祸害别人的。
社团生意,尤其是毒品。
他赚的钱都够过下一辈子,为什么要冒险?
不冒险。
那不就可以好好的过个晚年跟相爱的女人跟疼爱的女儿。
成立一个幸福的家庭吗?
虽然知道是剧情,但是我觉得很不符合常理。
但港剧也一如既往的都是不符合常理的。
另外我觉得爱心屋的那个工厂太容易被发现了吧。
真的觉得好蠢,好蠢,好蠢。
但是有好看的颜值总是会让人想看下去。
而且会让看剧的人觉得看着很开心,很舒服。
颜值真的是一个稀罕物,所以大家都要努力保持好看一些。
首先我得说,撇开很多因素,如果能把整剧看完,会觉得这是tvb近期少有的精彩之作了。
然后我得说,我没能看完,因为我一开始就是为41和36看的,所以我删掉了他们的bg戏份,也删掉了那些抢戏的配角们的戏份,那么剩下的内容就少得可怜了。。。
学警拍到第三部的意义是什么的?
其实持续去追是因为出于对两位主角的热爱。
铁打的立文和柏翘,流水的女主和配角。
曾经说过第一部的时候41和36两个人像小冤家,第二部的时候是老夫老妻,那么第三部就是两个变帅了n倍的男人的甜蜜-分手-误会-再和好。
从写虐文的角度看,警察与卧底,误会与信任,黑与白是最好的体裁,而柏翘那个纠结深情又少女怀春的眼神啊,是虐文的最佳诠释了。
好吧,我得说一句别人说了n多次的话:“36和41,求求你们在一起把。
”7年6部戏,就缺个民国的合作了,虽然他们各自都有民国扮相,但是剪辑的自然不如真实合作的。
哪怕是最吐血的两男争一叉烧的场面,有爱的同学们还是能看出来JQ的,不是吗?
至于他们本人什么关系,谁争风吃醋,谁又嫌弃了谁,谁又避嫌了谁,谁又单恋了谁,都不重要了。
去听听他们一起上的两次电台节目,看他们一起上的节目,Ron and sammuel,我管你们私下是什么关系,那些不经意的默契感你们是逃不掉的。
吴卓羲同志,连马国明都说陈键锋是你的最佳拍档了,虽然你的好知己林峰同学在旁边笑得不顾形象。
没事干嘛要追问人家陈键锋的感情状况,还追问了不止一次。。。
你是调戏我们的吧:)tvb就再放手让你们两个继续合作下去吧。
虽说你们都觉得看对方看到腻,可是观众还不腻呢。。。
化学反应这个东西,不仅仅存在于一男一女的。。。
在学警2的影评中我写过 男女主角是 张景峰和袁慧妮而学警3的男女主角 便是 江世孝和程若芯我刻意在没有看第三十集 便是最后一集的结局时写这个影评在还没有看到最终的结局时 我想看看到底会写成什么样忽然才发现 学警系列其实在看到第二部时 已然不是我最初心中理想太多的情感纠葛 人物关系的铺垫牵连到第三部 相信很多人很明显看出了其在很多方面的用心最先是立文柏翘‘同居生活’再来惊似李Sir的大人物出场在头几集中就呈现了飞车翻车撞人等貌似惊险的场面还有每一集的结尾都有一些关于香港警察方面的小讲解这样用心自然吸引我 只是故事的发展可惜没有朝向我理想的状态当然我并不是说不喜欢 只是我更希望看到立文柏翘在当警察后他们之间真真正正地兄弟联手抵制罪恶破获罪案其实在看到几乎二十集以前我是真的觉得每一集我想再彻底重新回味一遍或许就是因为江世孝的关系 从最初像立文一样对他的好奇甚至对他的信任 到后来被利用 甚至看到了江世孝无比阴狠的一面而他还自以为伟大还号称自己是黑社会中的好人 要开创新的黑社会制度次序从他说这些话的那刻开始 我才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厌恶无论他曾经有多爱若芯 对他女儿有多么的疼爱和愧疚这一切都无法成为替他开罪的借口和理由从最初江的出现 原本我的脑海中还在设想为什么李Sir又复活了难道当初李Sir的死是假死 难道当时警署高层给了李Sir秘密的任务然后潜伏到三合会给他们彻底的打压击毁不到第二集我幼稚的设想就彻底被瓦解掉了江彻头彻尾就是另一个人 可是当时看到他对女儿的态度及后来他当立文的线人我似乎还在期待着什么 我还天真的真的以为江真的如表面上看到的那样而程若芯后来对他爱的彻头彻尾这也是出乎我意料的即便到最后她已经知道了杀死天哥他的前夫的人就是虽然爱她却还是怀疑她的江虽然几乎处处牵扯着过多的情感冲突但还是得说 不管是Laughing若芯的妈还是喇叭这样的小角色每个人的情感铺陈描述刻画的都很好不得不说Laughing死的那一段 我哭了就像江说的那样 这就是游戏规则 他们老鼠和猫的游戏规则输不起的人根本没资格玩这样的游戏像柏翘后来辞职一事 已然他那一刻是输了幸好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娶了一个好老婆 在关键时刻终于把他拉回来了只是柏翘的老婆药煲 我真是怎样都喜欢不起来她也是为学警系列添加了一位倔强固执的名额即使后来她接受了姐姐程若芯当然我也清楚她的倔强固执是黑白分明 立场坚定但依旧无从喜欢的起来 这时候我才想起了Fiona 被很多观众念叨想念的人在这场游戏里 有人辉煌过 有人退出过 有人牺牲了 有人依旧坚守着什么只是再好玩盛大的游戏 输或赢都要你付出所有的代价这场游戏选择了就无法回头 又像走进了另一个无法预知的宿命旋窝最终我发现自己 开始敬畏每一个进入这场游戏的人至少他们每个人的勇气意念无人可及从学警1开始 我自以为是的把自己融入到他们的生命中怀着我自身对当警察的志向和想同他们命运同呼吸的荒唐想法到学警2再到学警3一切已然偏出我最初设想幻想的轨道我才知道 他们每个人的这场人生的游戏我只有旁观的份。
By Kite100213(文止于二十九集 未完)
警匪片是翡翠台的一大特色,从陀枪师姐到法证先锋,从学警1到学警3。
80后对香港电视剧的印象大多始于警匪题材吧。
有别于一直宣扬警皆正,匪皆邪的主题,《学警3》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的突破:就算是“模范警察”李柏翘都具有许过心理上的弱点,他无法接受死在自己枪下的卧底,还有自己无法营救的白粉妹。
而黑帮老大江世孝十恶不赦,但是力保女儿生活在单纯的白道正常世界里。
更别提周海媚饰演的黑帮大嫂,如此善良贤淑高雅,又不会太假,难得啊!
不得不提“钟立文”这个角色,角色设置得很真实,演员把握得也很好。
他冲动、好强,但又柔情,不忘一位警察的职责,在卧底期间那么好的把握了爱情和黑帮的事业。
看的意犹未尽,惊心动魄。
这样的生活也太难了吧。
亦正亦邪,很多时候都很边缘,道德规范失效,只靠人性的最终的判断。
哎……像我们这样简单的世界多好!
最后说一下那个花若葆,我彻底无语严重无语,连演员是谁我都懒得去查。
学警4她不会再出现了吧
我不谈《狙击》的剧情漏洞有多百出新人多撑不住场被langhing江至孝若芯盖过风头我只想说江至孝和若芯。
他们两个本来是不可能的。
本因路上遇见时一个恭敬客气地叫大嫂一个微笑点头擦肩而过。
然而他们终究在一起了,尽管感情的开始,是江至孝的欺骗和故意接近。
然而,那段情感是真的。
若芯被江的父爱和忠诚而打动,江被若芯额情意而吸引。
这其实是上天的冥冥注定,若芯从小缺乏关怀和爱,因而江恰到好处,不可言说的关怀和对亲人的爱护吸引了她,而江一生最恨人的背叛,若芯从不撒谎,对丈夫,对朋友重情重义,打破了他的心墙。
苗侨伟和周海媚堪称荧幕情侣最佳黄金组合,一个把江至孝饰演成隐忍而绝狠,一个把若芯饰演的真诚而缠绵。
可惜故事不能总是happy ending,江至孝最爱的人其实是自己,他内心深处并不相信有人愿意真正地,无条件地爱他。
能找到那么个爱人是多么的困难!
若芯知道了他背叛老大的真相,知道了他利用自己制毒,可最后的最后,还是选择和他一起,生死无悔。
江至孝注定是个悲剧,他有无数个机会把握住幸福,在柏翘劝他收手的时候,在若芯希望和他离开香港的时候,甚至是他的女儿让他上车逃跑的时候,可惜,他不相信,他只相信自己的野心,自己的事业。
他不知道,人生哪怕有那么一次机会,都应该合十庆幸!
有的找不到真的爱人,有的找到了对方不愿意。
江至孝,当她穿着美丽的婚纱,朝着你微笑的时候,你知道她是在用整颗心去相信,去包容你么?
你怎么能够开了下去,那一枪?
Laughting哥的死令TVB想不到会在港人的心中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以致促使TVB竟为了害怕会激起民愤而临时把已经拍好了的Laughting哥被苗老三和钟立文抛尸于大海的镜头删掉,好换来一个Laughting哥没有死的强硬剧情篡改,让他在剧中大结局最后几秒的时候突兀地现身出来,身穿一套超帅警服,说出一句让全港黑社会都应当心有戚戚焉的话。
颇为具有一些后现代的即兴拼凑色彩。
这让我想起了《阿飞正传》里的最后几秒梁朝伟的粉墨登场。
《阿飞正传》的结尾无疑是充满了象征色彩的:阿飞是打不死的;一个阿飞死了,会有千万个阿飞站起来;一只没有脚的小鸟死了,会有千万只没有脚的小鸟飞起来。
以此观之,《学警狙击》的结尾亦是:Laughting是打不死的;一个Laughting死了,会有千万个Laughting站起来。
因此,《学警狙击》的结尾事实上处理得颇为模糊,即你可以认为Laughting哥已经死了,也可以认为还没有;若没死,则最后突然登场的那个就是Laughting哥本人,若死了,则最后突然登场的那个Laughting哥当然就只是一个象征物了。
TVB就是通过这样的强硬临时剧情篡改而平息了港人的那点莫须有的民愤。
如果按照点现实主义精神,我们都知道Laughting哥应该是已经死了的。
港人盼望他没有死,或许是与希望有关,尤其是在如此这般的经济危机的背景下。
多少有点这边厢的心理投射。
其实客观一点来看,Laughting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无间道警察,而且按照先前他的形象和所作所为完全与一个古惑仔无异,只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才在后来勉强解释他是一个无间道;若无如此的解释,那么把他当作一个完完全全货真价实的古惑仔来处理也是误伤剧情的。
只是现在流行无间道无办法。
但事实上亦正是由于他之前的演绎太像是一个古惑仔了,所以才反而在观众的心理激起了对他的同情,因为这种无间道竟然做到了这样的一种地步就更是印证了一个有着良知的警察的内心苦难;而临到他的死,这种同情就更是让观众走到了一个精神崩溃的地步。
死亡是一种奢华,更是一条通向偶像之路,尤其是一种悲剧性死亡。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Laughting哥亦正是通过这样的一种悲剧性死亡而由一个普通的无间道警察走上了偶像之路。
电影《无间道》里的梁朝伟也是死了的,虽然也颇具悲剧性,可是却没有像Laughting哥这样通向偶像之路,甚至产生了一点莫须有的民愤,就是因为观众早就知道了他是一个警察的,并没有像Laughting哥这样让人意外。
《无间道》里梁朝伟的死,在观众的心里多多少少是心中有数的,甚至,亦只有这样才符合逻辑,才符合来自梁朝伟本人的那一点悲剧性气质,才符合观众的期待视野。
最先开悲剧性死亡而通向偶像之路先河的,无疑就是两千多年前的上帝之子耶稣基督了。
基督若没有死,若没有被钉上十字架,若没有这一种悲剧性的诗意的死亡,若他一生都顺顺畅畅然后寿终正寝,那么可能他终其一生就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异端传道者,而不会在人们心中的心中激起那样的巨大的震荡从而又引发更多的信众,而不会由一个普通的异端传道者上升到一个信仰崇拜的偶像的地步。
可以说,正是这样的一种悲剧性的被迫害的非正常死亡成就了耶稣的。
因为死亡即是一个结束,耶稣都用自己的死亡来践行到底自己的一生的传道了那么他所宣讲的教义还会不是真的么?
有什么大得过自己的死亡呢?
若为一件事情可以奉上自己的生命那就是非同小可了。
正所谓生命的力量需要生命去撞击。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死亡又可以说是一种美学。
而美,也是可以诱人“犯罪”的。
而且还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诱惑性力量。
伊甸园里天真无邪的夏娃之所以会受到邪恶的蛇的引诱而吃了智慧之果,而事实并不仅仅在于那被禁止的诱惑与想得到如上帝一样的智慧的狂妄,而是因为爱美之心,谁叫上帝把那果子造得太好看太漂亮太美了呢?
“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若上帝把那果子造得难看些就不会引起这样的恶果了。
我们都知道失败往往并不是一件事情的结束,而是一件事情的开始。
我们就先不要说中外古往今来的那些革命事件了,被屠杀的仁人志士并没有使革命的火种熄灭,反而是撒下了更大的革命的火种在民间。
并不是所有的失败都是见血的,但无疑失败亦是另一种形式的死亡。
这就让我想起了在电视上看到的当年陈水扁与马英九竞逐台北市长的事。
陈水扁已经做了一届台北市长了,他所要竞选的是连任。
在竞选的结果出现之前,从民调来看,陈水扁的支持率一直以来都是非常的高的。
而陈水扁和他的绿营支持者们当时可能都非常的踌躇满志。
因此结果出来时都大为出乎所料。
陈水扁落选了。
那一刻陈水扁的信众们可以说是群情汹涌,怎么也不能相信这样的一个结果。
他们聚集在台北市政府门前久久不肯离去,他们痛哭流涕,失败的现实把他们的心中失望和悲愤推向了极端,于是陈水扁在他们的心目中就成了一个圣徒,一个悲剧性的英雄。
他们当场就喊出了要竞选总统的口号。
虽然竞选台北市长失败了,但我们可以竞选总统!
我想若不是这样的一种失败,可能还不会那么快就把陈水扁推向了总统的宝座。
若他没有做总统,那么他可能也就不会从“台湾之子”而成为了“台湾之耻”。
当然这些都是马后炮,而且按马克思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理论,一件事情是不会因其偶然性而改变其必然性的。
一切都皆有定数。
然而从此亦可看出了一种悲剧性失败的强大力量。
所有“悲情城市”的故事的秘密亦就在于此。
许多年前,谭嗣同说出:“没有行者,无以图将来;没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未闻中国有因变法而留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梁启超是图将来的行者,自当令人尊敬;而谭嗣同是酬圣主实质为酬变法的死者,却在大众的心目中受到更多的怀念,而且亦果然因他的死而感动了更多的仁人志士起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由此亦可见,失败,更悲剧的失败,即流血、死亡,往往并不是一件事情的结束,而是一件事情的开始。
人们会随着死者的足迹继续前进。
死者,这时就是一种榜样,一种让人崇敬的偶像。
悲剧性的死亡往往是会通向偶像之路的,现代的掌权者已经熟谙了这样的一套游戏规则,因此他们在对待异见领袖的时候就不会再像以往的掌权者那样粗暴地把他杀了自以为这样就一了百了高枕无忧了,他们不想为那些异见领袖的信众们造就一个悲剧英雄、一个道德殉道者,他们不想因此而激起这些信众们的内心的更为强大的悲愤力量。
他们一般都是把他软禁了,或顶多投进监狱,遭遇前者的如缅甸的昂山素姬,遭遇后者的如南非的曼德拉。
而他们即使是要杀戮,也肯定是不会就这样开枪的,他们一定会先用他们所掌控的舆论工具把他们所要杀戮的人的名声搞臭。
美国佬至今仍后悔的就是当年怎么就那样地把切•格瓦拉杀了。
二十世纪有几多这样的世界级的道德偶像呢?
甘地和马丁•路德金亦与一种悲剧性的死亡有关。
(二零零九年四月五日)
要是黑社会跟警察卧底是这样混的,那早挂完了。。。
警察软、黑社会纯、卧底低能,处事漏洞百出干啥都不严谨,唯一像样的卧底还早早领了盒饭只能说角色颜值还好,其它的一言难尽啊,,,派了两卧底是毛作用都没起,没产生任何价值,可能有日志当上庭后的证据吧。。。
年轻女角色从颜值上到表演上都被周海媚压戏了,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电视剧终归不是电影,无法做到像电影完全颠覆人们对既定事实的想象。
所以即使学警系列第三部《学警狙击》被不少观众指责它在情节上明显抄袭《无间道》,但它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抄袭者,因为它仅仅抄袭了一半而已,把正面的那一面像扩音器般放大了,而阴暗一面的萎缩只不过为了说明“邪不能胜正”的主流价值观。
所以《学警狙击》也只是主流意识下的半吊子抄袭罢了。
不可否认,当年《无间道》的大获全胜,得益于影片敢于突破人们对黑白两道的既定印象的桎梏。
当黑并不黑,白并不白,黑白开始颠倒的时候,你是否还在坚信一个信念“邪不胜正!
”所以影片最后不是以陈永仁的胜利告终,反而是刘建明笑到了最后,这似乎在告诉我们“邪有时候也是可以胜正的”,因为正邪的界限早已模糊不清了。
《学警狙击》以电视剧的面目出现,尽管在剧情上以黑白两道的卧底故事展开,但始终脱离不了电视剧以守候在电视机前的主妇为主要受众的市场定位,所以反派即使再老谋深算,最后还是要被绳之于法的,这也是以前TVB的警匪剧一直在向我们灌输的关于“黑白分明”的信念。
《学警狙击》对《无间道》的抄袭主要停留在两点上,而且也加入了许多试图将黑的白化,白就更加一清二白。
这主要体现在苗侨伟饰演的江世孝以及谢天华饰演的Laughing两个人。
作为剧中唯一的大反派江世孝,以翻版李sir的样子出现,无疑是为了延续观众在第一部里面对李sir的感情寄托。
然而他虽然身为反派,我们还是可以瞥见那包裹着罪恶里面的那颗赤子之心。
因为剧情无时无刻在向我们宣扬“他是一个对待女儿非常好的二十四孝爸爸”,甚至他还对一个原本是敌人的妻子的女人动了真心,最后还是由手下阿忠来提醒他要以事业为先。
所以无论是在亲情还是爱情方面,都是在告诉我们,江世孝并非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他似乎是因为在台湾做了十年的冤狱才变成这样,所以在感情分上无疑是加得最多的一位,这样也就模糊了他作为反派的身份特征。
因为我们始终相信“虎毒不食子”的说法,所以反派也就没那么坏了。
卧底Laughing虽然在很多方面都有陈永仁的影子,包括还没从警校毕业就被开除,然后足足做了将近十年的卧底,还有一个当卧底前的前度女友,甚至到最后Laughing也要走上和陈永仁一样的死亡之路。
但是很明显不同的一点就是,他每次做完坏事都会向上帝祷告,为他所作所为赎罪。
从宗教出发,这正是教条主义下的善恶分明,而在《无间道》里面陈永仁只是找了一个心理医生做下心理辅导甚至还带点心猿意马的想法,远没有向上帝祷告来得如此神圣。
此外,《无间道》里面韩琛在警察那边设置了双重卧底,可《学警狙击》却反过来把双重卧底用在了黑社会那边,而警察那边却连一个卧底也没有。
这无非是在告诉我们,警察的势力是比黑社会更加强大的,连O记的总警司胡sir也在向江世孝示威:“全香港有三万多警察,我怕你玩不起!
”这点差异,也是主流意识下宣扬正义的需要。
相比陈永仁在《无间道》的壮烈牺牲,警察还是在最后大获全胜,而反派江世孝则被绳之于法,所以反派到最后还是没有落得好下场,这也是电视作为主流媒体,永远无法做到像电影那样反主流,有也是昙花一现的一瞬间,哪怕是被人誉为港剧复苏的《金枝欲孽》也同样脱离不了主流意识的控制,把四个主角的尔虞我诈都归于自保的需要,而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皇后身上。
总得来说,这部剧在节奏和角色设置方面还是有可取的之处,在港剧江河日下的情况还是值得看一下的,尤其是laughing未死的前二十三集。
想做人就不要做卧底。
这是《学警狙击》里,梁笑棠对钟立文说过的一句话。
我一直记得很深刻。
Laughing太像古惑仔了,坏的让我一度有些讨厌。
可是继续看下去才越来越懂得,如果不是这样的坏,他根本不能走到现在这个地位。
做卧底,他真的是最成功的。
他说过,自己是没有底线的。
即使是有关父母他也无所谓。
当然这只是说说而已。
所以他那么成功,他几乎就要达到目的了,他几乎就可以做回警察而不用提心吊胆的过打打杀杀的生活。
可是,他还是输了,输在一个女人手里。
如果没有程若芯,就不会有Laughing的死(当然如果不是观众的厚爱,Laughing哥是没办法复活的。
爱死观众了!
)怎么说,我对程若芯也是有点不太喜欢的。
而钟立文总是坚持着自己的底线,所以他做卧底注定会失败。
做人没有底线不行,可是做卧底不同。
卧底的世界我也许不太懂,可我想那种灰暗的日子,那种胆战心惊的日子必定不好过。
不然Laughing不会在若芯对他假意示好的时候说,昨天我还觉得生活很灰暗,可是现在我却觉得生活很美好,连呼吸的空气都是甜的!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真的很难过。
九年的卧底生涯。
如果换了我,也许早已忘记自己是个警察了吧,也许早已彻底沦为一个古惑仔做坏事,砍人磕药。
可他没有,他从未忘记自己身上肩负的正义。
卧底的忍耐力是必须异与常人的。
因为不仅要面对所有挚爱的人的决裂,还要在任何时候刻都不能泄露一丝一毫自己的身份。
即使是喝醉之后,即使是说梦话的时候。
《潜行狙击》里,最开始他卧底是装一个哑巴,所以在别人用瓶子打破他的头,甚至是为他取身上的子弹的时候,他都不能有任何声音的泄露。
这样的忍耐常人如何做到他熬的太辛苦。
所以每次斗殴砍人之后,他都会去教堂与圣母交谈。
神父说他不是教徒。
他是警察。
他做警察的时候想的应该也是除暴安良保护弱小,而不是现在这样砍人卖毒品做一个坏人。
女友不理解远嫁他国,教官不理解以为自己开除这样的人是对的,同事不理解与他划清界限。
他没有朋友,无人诉说更不能说。
一个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
他快死的时候对钟立文说,快九年了,我都忘记怎么和人交朋友。
是啊,做古惑仔哪会有什么朋友,身边哪个人能够信任?
要防着手下的人上位,要防着其他人抢走地盘,还要努力做好一切老大交待的事以免被怀疑。
身边的都是恶魔。
所以他只能和不会说话只是雕像的圣母诉说。
只有这样他才可以撑下去他才可以更接近成功,他才可以做回那个一身正气的警察!
游走在黑白两个世界,早已忘记了还有其他的颜色。
是程若芯,让他看到了黑白以外的颜色,让他看到世界也会有美好的时刻。
可是就是这个女人,害的他最惨。
也许因为有最后一幕他穿着警服的模样,因为有《潜行狙击》,我还可以安慰自己,让自己在他死的时候没那么难过。
自欺欺人,反正故事都是假的。
那么让他死而复生又有何不可。
我一直以为自己最喜欢的会是《潜行狙击》里的Laughing Sir,可原来我最爱的依旧只是《学警狙击》里的Laughing哥。
喜欢他的坏,他偶尔的温柔,他的深情,他的舞蹈,甚至他的歌!
我开始爱他的一切,甚至是谢天华。
就像当初我会因一个惊才绝艳顾惜朝,而爱上钟汉良一样。
爱有时就是这么简单却又不可理喻。
终于看完了~有laughing就好开心~
雖然江世孝突然IQ暴降,竟然會想不到心型鏈咀裏面的偷聽器是送禮者梁笑棠的手筆——除了這裡是全劇最離譜的地方,基本上沒有別的雷死人的硬傷了。tvb編劇這囘算是心慈手軟沒要人命。苗橋偉和周海媚的表現很不錯,尤其苗的演技和外型一樣增色,二人的表演給有點夯的對白大大地加了分。
主要演员没一个特别喜欢的
laughing死了我气死了!卧底了九年,辛辛苦苦被猪队友坑死了!这么蠢就不要做卧底啊!!mmd好气!!!
这部好像没看
哎呀,laughing
李柏翘真系蠢到冇人有啊,一星畀三哥一星畀laughing
给我们家阿苗配的女人太丑啦!!!
我只想说这剧是我看晚了,要不我会是第十万零一个祭拜拉风哥并要求更改剧情的。
比不上潜行狙击
22集Laughing死后即弃。。。
不开心的是换女主……最喜欢第一部的阿花和Finoa……结果……最后……给阿文的就是一个奇奇怪怪的黑道小姐…然后柏翘就是这样一个人奇怪的女主我都觉得TVB故意黑陈键锋…为了Laughing看完了…心疼阿文和柏翘…我一个直女都希望他俩在一起不要被糟蹋…Ron这几年也愈来愈……还我陵少
苦逼。
一般,没有特别留下记忆的地方。
想念粤语了
你认识梁笑棠吗?他是就是Laughing哥,Laughing哥就是他。
比前两部都精彩 不过有幾個演員實在是噁心
看过最弱智的电视剧。。。豆瓣怎么没有半颗星啊?
吴卓羲好帅!!
喜欢 李柏翘 钟立文 laughing最讨厌花药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