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缉枪,心里大概给个及格分 6分,一看豆瓣6.3 ,还挺相近。
仔细一看影评,对豆瓣非常失望。
没有理性中立客观的裁判立场,没有对剧本、剪辑、服装、灯光、摄像各方面的全面评价,完全基于自己对于故事情节的偏见。
这个6.3分,不是大家对影片的冷静客观评价,而是狂热粉和完全黑的平均值。
要么八分十分,要么两分。
但是显而易见,从各方面来讲,这部电影既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差。
这些极端“影评”完全基于个人好恶,喜欢就捧上天,不喜欢就踩进狗屎。
这样的平均分是没有参考意义的。
有人说,来自普通观众的评价是最至高无上的,是普通人的真实感受。
这一点我同意,因为商业电影本来就是给普通人看的。
但是,当影评成了基于个人好恶的、只有满分和零分的差别、毫无价值的相互攻伐,影评网站变成了泄个人私愤的公共厕所,影评就变成了单纯的剧透,没有什么浏览的意义了。
本来想给4星的,原因是这部电影教育片的色彩太重了,虽然整体很不错,但乍一看就是个禁枪宣传片。
无奈看看其他评论说其很差,而且都是学逻辑出生的逻辑侠,完全无法反驳,所以只能打个5星无力的反抗一下。
大家都说这片无厘头,漏洞百出,逻辑不严谨,还能给出一堆理由。
但是,这也是我觉得这部电影优秀的地方,因为生活是不会来和你讲逻辑,讲常理的,发生了就是发生了。
这部电影既然作为一部宣传教育片,里面的故事或多或少都有一点来源于现实,可能是某几个缉枪案的零碎组合,可能是对摸过枪的人的些许采访,反正我在影片中看到了些许现实的无厘头,这使得它更像是现实而不是一个故事。
中国的国情注定了不能和美国一样走枪支合法化的道路,毕竟让人太多了,太杂了,人民的思想水平太不相同了。
管理可能性很低,禁也是无奈之举。
我喜欢枪,经常玩枪,国内找同好一起下场地打水弹,现在水弹也管得严了。
所以,有时间我就会出国走走,去美国或者就近去泰国,打打靶,打打飞碟。
枪是一个人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但现在国内的环境需要你保护自己吗?
你保护了自己法律还要判你“防卫过当”呢(离有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要走)。
在一个不需要枪的环境里,禁枪是合情合理的。
回到电影,大家觉得5000块一把枪不可思议。
其实这都还是禁枪禁得严了,我大学是中北大学,一个老牌军工院校,我们学校学机械的,你只要给他合适的机床,分分钟给你造一把枪出来(附带拉出膛线的那种哟)。
这部电影给我震撼的是,我在看电影的时候想,如果我是当事人我会怎么做。
当电影演下去的时候发现,猪脚们做的事也是我想做的事。
“枪”是一个在中国只有少数人能摸得到的东西,也是继毒品之后禁的最严的东西,观众大都都没摸过枪,难以理解很正常。
只可惜,片子教育意味太浓,观众可能也不是很喜欢这种强行灌输正能量的片子吧。
要是片子商业化包装的好一点,我觉得可能口碑会更好。
利益相关:电视剧《红色》粉丝1、最近悄默声地在《变形金刚5》和《绝世高手》《悟空传》之间上映的,还有部国产电影,叫《缉枪》。
超级低调,也没做啥宣传,几乎就要这么悄默声地下档了。
但是,我很喜欢。
有那么一点像宁浩有那么一点儿银河居然还有一点儿四重奏。
导演是徐兵,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都不熟悉。
但是豆瓣评分9.2的《红色》,他是编剧。
明明是抗日主旋律剧,却在B站排名热门第一,当时看的时候弹幕上全是“我居然在B站看抗日剧”,以及大结局提前20分钟满屏幕的“谢谢导演谢谢编剧谢谢主创……”除了主创和演员,那部剧的好评很大程度来源于扎实的剧本,福尔摩斯+花样年华,节奏处理得很好,该悬疑紧张是真紧张,该谈情说爱就蜜蜜甜。
难得的是每个人物都十分立体丰满,没有绝对的好坏,都是真切的小人物。
这样扎实的编剧功底,也在电影《缉枪》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2、这是一部从头到尾全是高潮的电影,直到最后一分钟。
片尾曲响起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一直憋住一口气。
电影的开头,是一对普通夫妻,女主角的老公在快递公司工作,有点小钱,开着车撞到另外一对恋人,外卖小哥正被女朋友嫌弃、闹分手呢,推推搡搡之间,快递公司工作的老公突然掏出枪,把外卖小哥的女朋友一枪崩了,然后跑路,随即举枪抵抗,被赶来的警察击毙。
转眼就死了两个人,只不过是这部电影的开头而已。
我跟那突然死了女朋友的外卖小哥一样,懵逼脸看着熟悉的北京夜景和急转直下的剧情。
这个故事接下来怎么讲?
一般来说,就倒叙了。
何以走到今天,变成这个惨痛的结局?
但徐兵老师偏不照常规来,这种一般用作高潮的情节,他只拿来做开头而已。
那即是,后面的剧情需要更强力,才能撑起整个电影的节奏。
没有在怕的。
女主角俞苗,就是前面那个被击毙男人的老婆,带着老公骨灰返乡,独自扛起老公的债务,和贩枪团伙联络还款,外卖小哥尾随而来追讨赔款,警察也另有埋伏,此后剧情一路跌宕起伏。
每一次都以为走到了尽头,故事又来了一个反转,但每一个行为都合理得犹如从角色身上生长出来的。
希望你去看,我就不剧透了。
好编剧主导的电影,还有个好处,逻辑很严密,包括一些思考逻辑,前面你会觉得很奇怪,都走私枪火了,怎么枪贩还这么在意一万五万的欠款,仅仅是为了推进剧情吗?
当然不是。
后面你会发现,一大家子,七八口人,脑袋系在裤带上了,造一把枪才卖5000块。
哎, 太惨了。
别忘了,这不是香港黑帮电影,哪有那么多轰轰烈烈。
而且这是个主旋律电影,怎么把反对买枪卖枪的主题讲得恳切讲得感同身受不招人烦,难,但徐兵老师做到了。
3、本来我还有点担心,编剧转行导演,两套语言不通,可能处理不好。
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特别喜欢的一个镜头:上一场俞苗和来追讨赔款的外卖小哥徐天对峙,下一场已经坐在火车里。
尚不知上一场对峙如何完结,只看女子落寞地倚在窗边,手机里的QQ信息渲染着事情紧急。
当火车驶入隧道,黑掉的窗户上映照出坐在对面抱着骨灰盒的徐天。
很妙。
还有KTV的“吻戏”,没有任何限制级镜头,情欲和情感都在了。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
全是高潮,很厉害。
但是正因为如此,节奏会有点问题。
好电影松弛有度,过于紧绷。
观众要么太累,要么跟不上就掉了。
感觉导演稍微有点用力过猛。
4、重点想说说人物。
前面说了,徐兵老师非常擅长塑造人物。
没有绝对的恶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人。
即使只是一个过场人物,形象也十分完整,这点非常厉害。
本来还挺担心的,知道这个片投资不高,组不了特别好的演员阵容,即使是《红色》的阵容,也难以复现。
但忠厚中带着凶残的洪剑涛,凶狠中带着一点笨拙的王泷正,愣头青白举纲,老成持重连奕名,记不住名字的路人甲乙丙,真是没一个掉链子的。
即使过场的小角色,比如二姐,形象也很完整。
一场把握方向盘,姿态随意,眼神警惕,一场指示拿枪对峙的家人,“算了”,足见其领导地位,一场枪战,没多余废话和动作。
镜头不多,但一看就是悍匪。
热依扎饰演的女主角俞苗,尤其有意思,国产电影里少有,但是在日影日剧里很熟悉的“恶女”。
她让我想起《玉观音》里的安心。
安心是一个人民警察,卧底,为执行任务牺牲了自己的丈夫、情人、孩子,最后还被迫隐姓埋名孤独一生,还是一个我见犹怜的清纯美女,作者海岩以“观音”比喻。
但是对于给她好的生活却被出轨还受连累丧生的丈夫,对于痴心爱她却因为爱她失去所有家人甚至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亲手杀死自己孩子的情人,对于一见钟情因此扭转一生命运的恋人,她是个好女人吗?
每一个接近她的男人都几乎是灰飞烟灭。
是善,是恶?
俞苗也有点如此。
她有一种神秘的蛊惑,坚毅又楚楚可怜,明亮眼睛中似乎有很多故事,引得身边的男人如飞蛾扑火一般的献祭,这种我之前在《嫌疑人X的献身》中,描述为“愿意为她犯罪的气质”。
或许上一次看到接近这种角色设定,是在刁亦男的《白日焰火》里。
但林心如没有,桂纶镁不足,热依扎却演出来了。
演员和导演相互成就。
这是今年到目前为止,最让我惊喜的一个角色,一个演员。
5、可惜《缉枪》这名字不太好,很容易在电影页面被忽视,赶上一个非常不好的档期,又是主旋律电影,口碑也没起来,不像《冈仁波齐》好歹有情怀加持,《明月几时有》也有人背书,这部电影大多数人都直接错过了。
有意思的是这部电影的英文名,Strangers.天天生活在一起的夫妻,不知道对方在走私卖枪;痴情以待的恋人,不知对方究竟是谁;鲜血横流的枪战现场,路人兴致勃勃地举着手机拍摄;亲人之间的厮杀,亲密背后的阶级差。
人人都是孤岛。
导演是有野心的。
虽然我觉得,还少了一点什么,为此,打四星好评。
但不影响这部电影提前预定我今年的电影十佳。
中央台看的,逻辑有问题,故事发生的莫名其妙,主角都也是奇奇怪怪刚刚在cctv6看完这片,觉得全片故事发生得莫名其妙,女主的行为很奇怪,看着老公拿枪杀人为啥一点反应都没有不阻止?
他老公在开片那莫名其妙想死还杀人,但是片中也没有说清楚这个前因的背景故事,既然老公已经自己作死了,干嘛还去找那些人找他老家把钱给了他妈,故事动机主题就很不明确,男主也是,为啥要跟着女主要钱?
知道了那个杀了他女朋友的家在哪儿,钱也给了他妈,不应该找他妈要钱吗?
还有看到这么可怕的人为啥还不走?
也想作死?
其他地方,例如那个老警察这一条线挺好的,可惜死了,他一直想拯救女主别走歪路。
这个警察是电影唯一的亮点,那个反派也还可以。
在警长怀疑借火人时,为什么给了几个镜头女主,是否女主看到了小马没出声?
以下是为了凑字数的可忽略。
还有外卖小哥真惨,为了死了的骗子女友不顾一切,很憨居!
但我喜欢这样的人。
还有警长被问杀过几个人时,回答的很好!!!
字数还没够啊!!!
问个问题要写这么多字很烦啊!!!!
飞机上看的影片,因旁边乘客看的热闹,就打开座位前方的屏幕搜索了一下,只看了一半,为逻辑混乱给个最低分。
抱憾豆瓣没有负分!
简单举几个例子:1)刘明义开枪打死徐天女朋友,不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还要徐天自己去追补偿?
2)警察不监察刘明义后继的贩枪QQ信息,让两个平民自己去江湖执法?
作为手无缚鸡之力的平民,收到枪匪信息和被枪匪开枪击中,第一时间不去报警?
要知道任何一个枪击案在中国大陆都是大案要案!
3)徐天女朋友被枪打死了不通知父母等家属,只有一个没结婚马上要分手的男朋友知道?
4)重庆闹市区有这么大的一个制枪、贩枪交易基地?
......其实第四条也没什么,算是影片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了拍得热闹嘛,港片把香港拍的也是黑社会横行。
但前面几条实在说不过去,缺乏最基本的逻辑和对观众最基本的尊重!
警察说:“枪这东西谁碰谁死,命只有一条,留着好好活。
”最后,警察被打死了。
所有跟这起缉枪行动有关的人都基本上殊途同归了。
枪贩说:“贩枪和杀人差不多,有胆贩枪,还怕杀人?
”随后,扣下扳机,开枪打死一个人。
在禁枪厉害的中国,持枪罪、贩枪罪和杀人罪罪名及量刑不尽相同,但持枪的人却没有法律观念,认为既已走上贩枪的这条不归路,多杀几个人也无妨。
持枪人的心态,要么发财,要么被捕,所以随之而来的是拒捕时的有恃无恐,鱼死网破。
可笑的是,在电影里,有了枪,枪贩为了一万块钱,要开枪用一条人命来偿还。
有了枪,任何人的复仇的冲动都有了可以实现的作案条件。
有了枪,亡命之徒可以更加肆无忌惮地杀警察,杀路人,杀任何他所认为的绊脚石。
《缉枪》电影里,范围是非常小的,不是恐怖组织,不是军火商,不是黑社会,他只是一个家庭式的制枪工厂,一个民间的贩枪组织。
也许,整个电影只是想告诉我们,在中国如果公民持有枪支合法化,会是怎样一个局面?
毋庸置疑地是,如果是法律观念淡薄,头脑简单,缺乏理智,唯利是图,这样的人拥有了枪就是永无止境的冲动和暴力。
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又搜索了一下世界上到底有多少国家是可以合法持枪的,只有二十多个。
大部分是欧美国家,还有像也门、以色列、伊拉克等出于自卫、保卫国家目的持枪的。
有人说正是因为美国人普遍持有枪支,才使得美国历史两百多年没有出现军事独裁、暴政和高度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权。
当然,民众持枪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大多人的权利,赢得了美国社会的选举自由、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等等,也制衡了少数人的独裁专政,但也正是因为美国的民主,民众的理智,才使得普遍持枪成为一种可能,才使得公民持枪非但没有演化为政治暴动、社会暴力,反而维护美国社会走向进步和稳定。
也许只有真正的还政于民,赋予大多数人权利的自由,社会到了高度民主的那一天,统治者或者政府才能解除禁枪。
然而,在发展中国家,或者不够民主,人民素质不够高的国家,持枪非但不能推动民主,还很有可能发生武装割据、政治暴动,社会暴力事件,这样的“民主”和“自由”将会是天下大乱。
看完整个电影,终于知道中国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了,在中国禁枪是必须的,禁枪还有很长很远的路要走。
非类型片里高度多元化的作品,看似漫不经心以及逻辑混乱的枪战片,其实骨子里爱恨情仇元神归位的公路片,很难一类以概括之近年来金盾加持的作品,不再绷着端着,脱了制服接了地气,不再以黑白好坏的模式贴标签,价值观的是非善恶反而更加分明角色观感就像一部华丽的机器,每个部件都恰到好处的存在
假的很夸张,在那么一片民房里面不论白天还是黑夜能制造出那么多支枪就算有后台也不可能没人举报,从这点说就不应该出现这么垃圾的故事。。。
两个买枪的敢和警察火拼竟然不敢和枪贩子较劲太窝囊。。。
徐女朋友被打死政府就没有说法?
没有赔偿?
13年别说15万,50万政府都能帮你争取。。。
太多不合理的地方,导演可能就是偶尔产生的灵感往结构上塞上几个主要线路就没有注重合理性和细节。
只有结尾的套路有点点真实
『缉枪』一部优缺点很明显的影片,演员们虽然演技持续在线,但剧情上和逻辑上的硬伤无法挽回,导演极力想把造枪者、贩枪者、买枪者、缉枪者以及局外者串联在一起,融入更多的想法,可惜人物情感转换突兀,事件发展和承接太过零散,对于主题“缉枪”来说已跑题。
【6或7分】
『缉枪』一部优缺点很明显的影片,演员们虽然演技持续在线,但剧情上和逻辑上的硬伤无法挽回,导演极力想把造枪者、贩枪者、买枪者、缉枪者以及局外者串联在一起,融入更多的想法,可惜人物情感转换突兀,事件发展和承接太过零散,对于主题“缉枪”来说已跑题。
【6或7分】
国产片中的好片了。虽然男主丑了点。女主很漂亮。剧情还好。
455
因为见过这个人,对他的作品就会➕星。关于贾小朵这个情怀。非常好。
一部很“装”的影片,故事其实并不复杂,却叙事混乱(主要是不合理),对白莫名其妙,想靠塑造人物性格来弥补,白举纲(不认识)完全不会演戏,谢娜脸的女主演的还凑合。本片属于乍一看以为是有格调的影片(其实是被导演骗了),但是越看越没意思……
本以为是一部寻常的国产犯罪片,像湄公河非凡任务等,结果非常出乎意外,居然是一部黑色喜剧!里面有几点很亮:1.马氏家族的冷酷,虽然没有一酷到底;2.有原则的小马,夺取了主角光辉;3.徐天的常人力量,连接观众的核心;4.俞苗的坚韧,女性的力量;5.导演对问题的黑色喜剧处理…国产如此深感我心!!
感觉国产片只要是警匪都没什么逻辑
失望,行业内人士在这片子上映前极力吹捧,成片不过尔尔,开篇台词又空又水让人大跌眼镜,更不要说徐天这条线的刻意和勉强了。另外还有很多常识性错误,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成熟编剧写。此片既想商业化又想文艺化,结果两不靠。编剧还是踏踏实实做编剧的好,做导演不够格,视野太窄
随便看看
休斯顿看的首映。主角塑造还是有些力道,但无奈故事有两个大的逻辑漏洞……
每个人物的刻画都是如此的真实,饱满,枪贩除了狠毒外也有手足情,办事上也讲岛上规矩,徐天的角色面对横祸可以说除了无奈还是个有责任感的人,这样的人现在太少了。电影还是很好的。
摒弃了类型化的快感,在地化营造的让人难受。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好神奇的剧本,能够集这么多无法理解的逻辑于一身…
王泷正的马三叹正经还行!
正义方脑残,邪恶方弱智,中间夹个漂亮的呆傻姑娘,然后大家没事找事瞎作,作到最后,死了几个该死的和不该死的,人生升华一下下,就华丽的结束了。
我是搞不明白这种不知所云漏洞百出的剧本怎么能找到投资的。
白举纲演技……唉
本來想支持下國產電影,也說句良心之作的。。。
《缉枪》算是类型片题材中非常好的了,故事讲述的细腻,可见导演作为编剧出身的功力,镜头的把控算上乘,戏骨的表演非常棒!
可以看出导演的把控能力,故事说的非常完整,一环扣一环的,每个人的命运让人唏嘘不已。
山寨银河映像+《边境杀手》粉丝片。高潮一场戏蛮动人,潺潺的配乐,如河的公路,逆流而上的匪徒,逃不出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