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文这是一部奇怪的电影,用的是《记忆碎片》的倒叙方式,《落水狗》式的场景设置,《花样年华》式的暧昧基调,电影里没有出现一句“我爱你”,没有出现恋人间的“亲密”画面,可这却是一部爱情电影。
林嘉欣饰演的“阿佩”喜欢上了温文尔雅的上司“汤少”(郑伊健饰演),他们所在公司5人小组,貌似“新新人类”的珠珠,敏感爱哭的松仔,老资格的球叔,晚上下班后都要乘汤少的车回家,电影的一开始,就是5人在车上通过互相“摩擦”来迅速展现自己的性格特征。
当其他三人下车后,车里两个主角开始了“亲密”的内心戏,汤少想让阿佩另谋高就,推荐她去其他公司,而阿佩则认为汤少想摆脱自己,她觉得自己被伤害了,冷言拒绝了汤少并要求他干脆把自己辞退了,于是,两个人在香港深夜的街头“亲密”的冷战起来。
最后阿佩冷漠走回了家,一直陪伴的汤少也黯然开车离去。
一般的电影,看到这里,都以为是个开始,大家都想看接下来的结果。
可是这部电影,这个一开始的剧情,按照电影里的时间轴来说,却是最后的结局。
电影接下来的情节所提示的时间都是过去式的:“一个星期前”“一个月前”“两个月前”“一年前”等等,这些情节的大致内容是将阿佩对汤少产生了好感,然后暗藏在心,后来两人心照不宣,直到各自暧昧并且尴尬的相处。
导演岸西或许觉得这种类似“爱情”的情感,如果按照普通的方法去表达,不一定能产生最好的效果,况且擅于编织爱情故事的她,在《甜蜜蜜》等许多爱情电影里,都用了各种方式去展现。
而这回在她自己导演的爱情电影,岸西大胆的用了不同于以往的方式,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去讲述一个平淡的爱情故事,从“爱情”的产生到幻灭,岸西用时间轴的方式,将整个过程的某些片段用时间标签起来,从中抽取出来,这还不够,她还把这些抽取出来的片段,用倒叙的方式展现给大家,这样的感受就非常不同了。
因为倒叙的原因,一段藏在两人心里的“亲密”,从生到灭的过程感被淡化了,而是强调出了现代都市人之间那种似有若无的情愫,让观众通过那些过去式的片段,去感受一番难已言表的办公室暧昧情愫。
原来,爱上一个人不需要任何理由;爱上一个人可能就在一瞬间;爱上一个人后并不需要说“我爱你”;爱上一个人也不一定就要亲吻和拥抱;爱上一个人却也不确定这就是“爱”;爱上一个人也可以不需要在一起;爱,真的就是两个人的事情吗?
在“一个星期前”,阿佩拜访了曾志伟饰演的“赵医生”,并说出了暗藏心中多年的疑问:赵医生和自己的母亲有“暧昧”,阿佩从当年赵医生对自己的母亲说的一句话,一个特别的眼神里看出的。
在“一个月前”,许志安饰演的“的哥”来公司找阿佩吃午饭,坐电梯巧遇和朋友在一起的汤少。
阿佩和汤少“碰撞”出了尴尬的气氛,阿佩也同的哥倾诉了自己对汤少的爱恋。
在“两个月前”,阿佩和珠珠在餐厅里吃饭,巧遇上了汤少和他怀孕的太太还有女儿,这回阿佩和汤少“碰撞”出了的是暧昧的气氛。。。。。。。
电影里时间就这样一直往前推移,直到电影的最后,也是故事的最初,在“一年前”,已经准备好辞职信的阿佩,因为公司大楼出现火灾,和汤少两人跑到大楼天台上,汤少突然说了些生与死的话题,阿佩莫名的对面前这个不怎么了解的汤少产生了情愫,像个小女孩绕着汤少转圈圈,并哼起了自己最喜欢的《鳟鱼》。
这是一部有意思的电影,至少在结构上,它的留白和给观众的想象空间是很多的。
阿佩是个文静淡然的女生,她把许多话都放在心里,只有当汤少因醉酒睡去,才敢在一旁自言自语吐露出来。
阿佩明明知道汤少是有家室的人,也知道他们两人是不可能在一起的,但是在她的心里,就是喜欢上了汤少,而且她也不清楚这样的喜欢到底有多喜欢,会喜欢多久呢?
阿佩估计不是不去想,而是不愿意多想,因为在她的繁忙且平淡生活里,心灵一直都是空虚着的,这或许就是她在一年前最初想辞职的原因,因为喜欢上了汤少,她似乎感受到了生活里的喜悦,也断了辞职的想法。
阿佩是因为空虚,而产生了对汤少的好感;还是因为她喜欢上了汤少后,生活反而多了许多烦恼,她自己似乎也分不清了。
其实爱情这个东西,谁又说得清楚呢?
可是汤少呢?
似乎他并不寂寞,他有自己的家庭,还有刚刚出生的小儿子,还有公司一大摊的问题等着他去签字,可是每次面对阿佩时,他总是显得那样克制和镇定,而恰恰是这样强装出的克制和镇定,暴露了他对阿佩说不清楚的感觉。
他也无法分辨出自己的内心,到底是不是喜欢上了阿佩。
直到最后他推荐阿佩去其他公司时,才彻底的证明,他害怕自己喜欢上阿佩,因为他对现在的生活已经满足了,他不想破坏现在的安静和平淡,他知道再和阿佩相处下去,他们的关系会控制不了的,在电影有个情节里他们差点就情不自禁的吻上了。
汤少是个成熟的中年人,他把他和阿佩的“亲密”在还未萌芽前就将扼杀了。
而阿佩呢?
她在自己暗恋的世界里似乎越陷越深了,在她自言自语中坦露自己梦见过汤少,汤少在她心中,已经变成了一个填补心灵空虚的符号了。
因为寂寞空虚而产生的爱,是爱吗?
因为长时间的相处,而产生的爱,是爱吗?
这或许就是许多发生着和已经结束了的办公室恋情共同疑问了。
电影里的故事其实并没有结束,人们的生活还将继续着,阿佩或者真的去了其他公司,汤少或者真的把阿佩当成过客看待,只是许多人生中的事情,还没有发生,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下一秒会是怎么样,这或许只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电影有个地方我看不太明白,就是在台风暴雨那天阿佩在的士上一直拨打的电话,是拨给谁呢?
还有那辆飞驰而过让阿佩呆立在雨中的车里,又是谁呢?
是汤少吗?
难道他们真的发生了什么?
在看这部片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等待,阿佩和汤少发生了更为“暧昧”的事情,可是,一直都未等到。
作于病初愈3月30日
自《双雄》,《恋之风景》,《后备甜心》,《亲密》已经是林嘉欣和郑伊健的第四次合作了,自然默契。
再加上写出《甜蜜蜜》和《男人四十》的金牌编剧岸西的导演处女作。
《亲密》有太多要看的理由。
预告介绍是讲办公室恋情,婚外情。
无数的人写过拍过演过,只是名字撩人,教人猜测这亲密会有多亲密。
好好先生汤少(郑伊健饰)总是逐个送同事下班,而阿佩(林嘉欣饰)是最后一个,到最后车里只剩下他们俩,因为公司最近要裁员,他打算给她介绍工作,她不愿意因此发生了争执,她欲开车门回家,他没让他下车,把车开到了海边,他在车外站了一会儿,回到车上他们继续争吵,他好像要吻她又好像不是,总之这个时候,电话响了。
后来她下车走回去了,他一直开车跟着直到她安全的走入公寓。
这是第一幕,也是电影的结局,总之岸西只说到这里为止了。
一个星期前,啊,原来是插叙。
一个月前,她和同事与他们一家人在某餐厅相遇, 三个月前,八号风球,她在高尔夫球场附近他的车子旁等他,等不到,后来她坐的计程车抛锚,电话不通,却看见他的车子在雨中开过。
六个月前,他们公司的人一起应酬,汤少喝了很多酒,阿佩开的车,开到自己家楼下,发现他已经睡着了,她叫了他一声他没醒,便跟他说起话来,这是表白吗?
讲着讲着自己都甜蜜的笑起来了,总之这一次最温情了,说到,有一晚我梦见你,该死的电话又响了,也许最想说的话还没有说。
十个月前,他们在一起在封闭的办公室里看爱情题材的广告,看来真的是倒叙了。
一年前,有一天加班,办公楼发生了火灾,他们跑到了天台,他发了很多牢骚,她说她应征了新的工作,他突然变得严肃紧张,他正准备跟她说些什么的,也许是告白的话也许不是,总之这时消防员已经上来了。
他们下楼的时候,她走在前,他在背后看着她,她在拐角处抬头了头,目光交汇时,有点明白了。
电影至此也完了。
才发现整部倒叙的片子,我们一直都在寻找彼此心动的痕迹,捕捉那一些爱情的蛛丝马迹。
女未嫁,但,男已婚,他们没能在一起,但是我还是觉得该欣慰的笑笑。
想起八号风球那个场景,扮演司机的许志安跑出去修车,是因为他觉得车里只有他和她的气氛太奇怪了。
看嘛,原来这样的距离,是那么亲密,那么多的清晨和晚上车里只有汤少和阿佩,只是这样坐着,也许一前一后,也许一左一右,也许沉默不语,也许聊些毫无意义的话,而感情是那么微妙的东西。
暧昧,君子的亲密方式,未有亲密动作和亲密字眼,连一句舍不得一句我爱你也说不出口没有机会说,也许只悄悄装饰彼此的梦。
想起李敖的句子: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别人的爱比海深我的爱情浅,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别人眉来又眼去,我只偷看你一眼。
恰如其分。
观看亲密这部影片首先不能抱着太多“野心”:惨烈或香艷的婚外情、火爆的床戏、“小三”的痛苦心路历程,或者正室与“小三”之间的争锋相对等等诸如此类的。
我认为,这部影片不适合在影院观看,尤其不适合情侣。
亲密适合放在电脑里,一个人在午后的闲暇时光或者深夜百无聊赖的寂静时分观看,同时你也可以一边上网聊天或者做着别的无关紧要的事情。
这部影片很淡,它不像碳酸饮料那般刺激,也不如果汁饮料的甜酸,是犹如白开水一般的淡然无味,只是在心底轻轻划过,却什麽痕迹也不曾留下。
两个人之间的暧昧情感也始终是淡淡的,即使在亲吻(而未成)的那一刻,除了淡也未让人觉得有任何其他感觉。
而当他们的爱情无疾而终时,观者并不会为他们悲伤。
同样的,他们短暂的快乐时光也不会让观者跟着欣喜。
到最后观看完了,甚至让人怀疑爱情是否来过,连那暧昧也让人不禁起疑了,因为影片太淡了,一如风过无痕。
林嘉欣的声音很轻柔,还带有台湾腔特有的一丝甜腻。
尽管有人不喜欢,我却觉得很搭影片的风格。
PS:我竟然到现在才发现林嘉欣的甜美可人,真是被她那些参加颁奖礼时的失败造型所蒙蔽了。
xjmanu记于2009-05-30可能这是一部手法略显生涩的电影,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岸西的风格,大量的留白,人与人之间的微妙正在于此。
场景一:汤少的车上,汤少载球叔、阿珮、珠珠和小松下班。
通过几人间简单的言谈交代了人物的性格和背景。
5个人供职于一家规模不大的贸易公司,汤少是其中的小leader,球叔是老臣子,却没有汤少做得高,珠珠是个典型的小喇叭加十三点女人,小松和她差不多心理年龄,一举一动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小毛孩,怕吵好安静,容易意气用事。
虽然和珠珠吵吵闹闹到最后还赌气扬长而去,这两人倒是显得两小无猜相得益彰。
阿珮也和他们年龄相仿,但是她和他们身处两个世界。
球叔下车去调停。
车上留下了汤少和阿珮,一曲客途秋恨,多少默契。
“领带深圳货,一打两百块,脏了就扔,省了干洗。
”短短一句话,再次说明了球叔的处境,年过半百,混得不是特别得志,捡便宜货的同时,还不忘维护自己的尊严,将这种不上不下的中老年男人特有的小圆滑表现得很到位。
blog一段,小松是个感性的小男人,球叔是个年过半百碌碌无为的八卦老男人,进一步深化这两人的性格。
球叔下车一段,注意到阿珮比球叔先开车门准备换到汤少旁边,那是属于她的座位。
影片后面有一段类似情节,阿珮比球叔晚开车门,与此处呼应,说明汤珮两人关系的进展。
此中有深意,绝妙。
“酒后勿驾驶”标牌,与后面呼应。
汤少对红灯视而不见,他想什么出了神?
两人沉默不语,心里却是五味杂陈。
隧道里在他们前面的那辆绿色敞篷车,一男一女在里面卿卿我我,这个镜头很长,强烈的心理暗示。
聊起女儿学钢琴,无话找话,两人间究竟是尴尬还是太过知己知彼。
同时也说明汤少已是有家室之人。
汤少给阿珮介绍新工作,“我想你好”包含了一切一切。
手机铃声总在最不该响起时响起,有点俗。
场景二:诊所,阿珮找赵医生看病鱼缸一段引出的对话,暗示了赵医生的生活圈子和生活处境都非常不错,不免让人想起不得志的球叔。。。
养猫一段,十多年未见的病人,对对方生活细节记得还那么清楚,若不是时常惦记起,又怎么可能。
阿珮年纪轻轻却血压偏高。
无从得知她为何所困,工作抑或感情?
总之是一个心思细密之人。
(记得最近一次体检我的低压也偏高,险些未达标。
)顺势介绍了阿珮的家庭背景。
原来暧昧也可遗传。
场景三:办公室,电梯,午餐球叔教育珠珠这段,方显老江湖本色。
小松找阿珮吃午饭,阿珮说有约在先,不过他可以加入。
可见阿珮对司机小姜还没有那层意思。
小松也是拾趣之人。
汤少友送来的礼物,一个气球系在篮子上,专门用了一个镜头,与后面呼应。
汤少见到小姜,平静的招呼下内心泛起波澜。
汤少让阿珮和小姜先进,准备和朋友再等一趟。
如果和阿珮只是一般同事,又有何可尴尬和避嫌?
结果四人还是同处一部电梯,周遭的对话,拥挤的空间,午餐时间公司周边的小餐馆一席难求折射出讨生活的艰辛。
司机小姜对阿珮有着私有若无的情绪,但阿珮将朋友的距离维系得很好,此姑娘深得马努赞赏!
场景四:饭店,周末珠珠一如既往体现她十三点女人的本性。
汤少以不让别人以为他在插队为由替阿珮珠珠买单,也是心思细密之人。
他想为喜欢的人付出,哪怕微不足道。
汤少和女儿的对话,体现出他是一位好父亲。
这让阿珮更喜欢他,也更知道这样的喜欢不会有结果。
气球爆了,和前面生儿子礼物上的气球呼应。
所谓夫妻间的感情其实是名存实亡。
场景五:码头,出租车阿珮得知汤少周末要去打高尔夫球,在码头边守候偶遇的机会。
对方看不见的努力,是没有意义的。
她明白,但她还是要做。
小姜冒雨修车,一来避免车内的尴尬,说明他也是一个老实人。
二来如他所说为了学一门手艺,虽然不是自己的车,拖去修,就少了几天的收成。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轻松。
场景六:汤少车内,5人工作应酬完一起回家和第一幕相似的场景。
唯一的不同是阿珮与汤少两人间的气场比第一场轻松了很多。
这是最佳的尺度,少一分不够,多一分就要开始受伤。
阿珮替微醉的汤少开车时,她的笑容很真很满足。
“我怕你知道,又很想你知道。
”你又何必要说?
“有其他人倒也是好事,要是没有他们,我们可能就没话题了。
”值得体会。
“两个人在一起,一定有一盘帐要算计。
”阿珮在说他的父母,更是在说自己。
阿珮这番难得的吐露心声,汤少是真的睡着还是在装睡?
其实听没听到,已经不重要了。
场景七:大陆公司会客室 汤少带着阿珮和球叔去谈生意口香糖广告和两人的聊天很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忽远忽近。
阿珮对汤少的好感慢慢滋长。
闭路电视里看到球叔在赌马,每个人在幽闭的空间中都无处遁形,再次点题。
球叔走进来,两人相视一笑,无穷默契。
场景八:着火,公司天台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
一年前的阿珮,打扮一下子青涩了很多,但始终是那个阿珮。
汤少讲起他买了很多的保险,中年男人的生活压力让他没有一点安全感。
此时汤少和阿珮的关系还比较一般,汤少倾吐那么多或许并不是因为她喜欢阿珮,而只是有倾吐的欲望,而冥冥中他觉得阿珮是值得他信任的人。
天空两只飞鸟盘旋,若即若离。
阿珮自得其乐地哼起了鳟鱼的旋律。
汤少和她的对话并没有将哼唱中断。
阿珮美丽而自我的心境在此淋漓尽致的展现。
马努对此段情节爱极!!
阿珮稍加思量还是把自己应聘保险公司的事情说给了汤少听,也许对上司她是不应该说的,但是她感觉到汤少的不同,知道他值得交心。
“讲一套做一套,人之常情。
”这句稀松平常的人情世故,被阿珮讲出来,变得如此天真纯洁。
汤少马上将她打断,告诉她部门不会裁员。
直觉告诉他不能让阿珮跳槽,尽管他自己都可能还不知道为什么。
天台的这段交流,让他觉得在这样一个狭隘的空间能找到一个彼此懂得的人,是如此的难得。
情愫就从这里开始,电影在鳟鱼的旋律中结束。
比起单纯的开始,纠结的结束;纠结的结束,单纯的开始更让人觉得美好。
片名直译为《幽闭恐惧症》 倒叙的叙事手法,沉闷的100分钟。
无处不在的封闭空间。
整个片子都在讲在幽闭的空间下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得亲密 在车上,在电梯里,在餐厅独处,在天台独处, 因为空间封闭,距离缩短,他们之间逐渐变得亲密,甚至暧昧。
阿佩在餐厅尴尬地对汤少说,如果没有旁人在场,他们之间是没什么话题的,两人之间若有若无的情愫,无言以对的沉默充斥在整部电影的每个细节中。
两个人每次独处时,那种凝神屏气的气场,无言以对的沉默,顾左而言他的尴尬,以及拖地无穷无尽长的节奏,欲言又止的焦灼感,都莫名地让人浑身压抑。
彼此似乎想打破这难堪的沉默,却又无力困在原地打转。
(此段是一个豆友的评论,写得很棒!
) 最打动我的是阿佩对着昏睡的汤少的那一些话。
在汤少听不到的情况下,阿佩才能在他面前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又随着汤少的醒来终结,继续沉默。
也许整部电影就是阿佩的一个漫长又细碎的回忆吧,她的回忆在最快乐的时候,是由于意外而与汤少在天台独处,处于亲密中,回忆也在她哼唱鳟鱼的曲调中结束。
阿佩也得以从这段若有若无的感情中的得到解脱。
岸西交了一份刚好及格的导演处女作。
一直替林嘉欣鸣不平,这样好的姑娘,总是拿不到好的本子。
这么多年了,始终冲不到一线……这次我觉得她表现很好,可惜这样一部片子,注定不会太火……加油!
淡淡的来,却萦绕不退。
说得好。
这是一部别扭的电影,所以在电影中场的时候有一部分人先离场了,嘴里不忘了叨叨着要求退票.我想说这样的电影只能怪它太美,贯穿始终的如抹茶般的色调,女主角的衣服颜色实在漂亮,适合她也适合这部电影.可能别扭的电影就只适合给别扭的人看吧.就像剧中的两个人,别扭的跟自己的感觉过不去,男主角的压抑,女主角的不知所措.这部电影的观众一定也喜欢花样年华这样的电影,而这样的电影需要配合优美的情节优美的音乐和耐看的美女,绝对不要那种第一眼美女,要向嘉欣这样的淡然亲切.在美术指导上导演还是眼光比较准确的,也符合剧情.电影分了几个小片段来讲述,每个段落看似平凡却透露了两人间微妙的变化,当然有些交代比较清楚,有些就比较晦涩了,似乎心理的状态需要观众要给予一些自己的想象进去才好,林嘉欣的表演很好,像个小白领的样子,但郑伊健似乎不适合这种文艺强调的电影,这么细腻一片子把他这么个如此粗糙的人放在里面顿时逊色不少.最后回忆几个喜欢的片段,嘉欣在去看病时看到她为情失眠的样子真让人跟着心痛,还有就是当两个人有着共同的小秘密互相微微笑的那份甜蜜.无论他们是相爱了与否,那份甜蜜还是有过的.但像抹茶一般淡淡的,清爽的,干净的,美丽的......
看完了,到最后就差没崩溃了。
强烈感受到tang少的中年危机。
男人年纪大了,真的要加强锻炼,保持一下才可以,而且不能生那么多,想当初我还一直想要两个小孩呢了。
看完后,受不了了。
不建议看,没什么意思。
小朋友更不值得看了。
林嘉欣,就像个少妇了。
郑伊健现在可以演大叔级的角色了,想当年的古惑仔形象一去不复返。
圈子是小的。
一个人看见和想到的东西往往是模糊的,不确定的。
每个人都是身边的其他人的旁观者和评判者。
故事是不重要的,不管它是否遵循逻辑,只要有时间的串联,那么就是真实和完整的。
如梦境般,你不知道他为什么发生也不知道何时发生,无所谓美丽或丑陋,所有的一切都以生活的节奏展现,并与你发生紧密的联系。
这部电影不重讲述,像是由一部架在街头的摄影机记录下来的每天必定会经过镜头前的几个人的生活。
这样的记录,没有野心。
平淡地像照镜子时,镜中那个只有呼吸的自己。
且不论剧情和画面,林嘉欣的口音和口气都超雷人,听起来真累,有气无力,无病呻吟的感觉,虽然她的脸看起来很舒服,五官超秀气若不是因为那句话,我绝对不会看完,实在是不值得一看的电影啊……为了一句话浪费快2个小时,还是在这么忙乱的时候,真2!
办公室恋情,女下属和男上司,几乎没有开始,也几乎没有结束整部剧是暧昧的倒叙,倒叙着两人无言的暧昧关系从相谈甚欢,到相对无言最喜欢的桥段是,郑伊健睡着,林嘉欣温柔地看着他诉说心事,刚说到这句话的时候,郑伊健的老婆打来电话,打断了一切。
全剧再没有其他有关爱情的表达,一切皆在眉目轻扫和相对沉默中那时,她正说道:“有一晚,我梦到你……”可惜,她说话的腔调是那么的奇怪。
那段对白很多人喜欢,我也喜欢。
“……哎……我该怎样说呢…… 你有没有发觉,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话了。
我怕你知道,又很想你知道…… 有一晚我梦见你,我记不清那个梦中的情景,总之有你,还有其他人,就像平常上班那样,有你和我,还有其他人。
有其他人是好事…… 要是没有他们,可能我们就没话说了……也有可能……………… 有一晚,有一晚我梦见你……” blogbus上有个人写了影评,题目是“你我之间,难道只是想象一场?
”其实很多时候,只有想象一场才够美好真的接近了,真的开始了,也许会发现对方也是那么真实,布满缺点的一个人,也许并不值得我们思恋,只有远远地看着,沉默地对峙,才能延长感情和暧昧,即使连友情都不算,也能在彼此心里停留更久。
晕
虾米鬼..完全没内容...
好慢好长
没看明白
很细腻工整的短篇 李屏宾一直用镜头在摸人物 特别是林嘉欣 摸得好舒服 岸西真的可以再拍啊
不知所云
边听故事,边做别的事情 小电影 很可爱
保险主义者的极度推荐......-.-||||
痴心都付云雾中
整体无聊。但是爱情里那些小细节在别人看来总是无聊的,于自己却暗潮汹涌惊心动魄。
真的是能淡出个鸟来,闷出一串骚来。岸西真能克制的住,其实跟花样年华从精髓上是一致,只是此片不那么浓郁,不那么流韵外漏。一点点让时间倒带,跟薄荷糖似的。。。我因为连看两片,看到这片时已经困不行了,没按暂停,醒来时接着看,看到结尾,觉得有深韵,特意把睡过的那小节补回来了。
暧昧女林嘉欣···喜欢···
like 伊面。。。看见憔悴的他我就内牛满脸
其实...这样暧昧的感情才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导演对于细部的描写和构建是相对较差...没有太大的张力...导致没能把两人之间的那种若有若无的情愫表达出来...两位演员的表演也只能说是不过不失吧...
2009-5-24 11:39:10 7/6.6(89) 个人比较喜欢喜欢这样的精妙小品,不来也不去,看似平淡了无痕迹,其实水深了去了,有时间要再看过
微妙的感情捉摸不定,暧昧暧昧~林嘉欣的笑真好看,只是,啥时这妮子能演部叫好又叫座的片儿呢。。。
看不懂的亲密。不明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说他好,是真的懂,还是故弄玄虚?
含蓄,节奏缓慢,无冲突,真实。
紧张的亲密,值得细味
我不觉得这部片子烂阿,我都愿意给5颗星呢。